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纣王无道,天下共伐之!”彻头彻尾的谎话,不过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肆意抹黑罢了!
纣王其实没有史书上的那么不堪,实际上,商纣王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评价过商纣王:“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从这句评价可以看得出商纣王可谓一名猛士、战士,这在历代君王中还算是难能可贵的。
商纣王继位之后,十分重视领土的扩张,曾多次发兵攻打周边的鬼方、东夷等地。特别是发兵平定东夷诸部落,把古代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面积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说他宠信后宫,贪图美色,可是哪一位帝王不喜爱美色,不是后宫佳丽三千呢?
说他害死忠臣之类的话也很可能是后人强加在他身上的,因为周朝要为自己的正统做出铺垫,把这算到纣王的头上也是大有可能的。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唐仲友严蕊朱熹案后半段就是谣言!
许多中华田园女和女文青深信不疑,这些人只生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不可自拔,一厢情愿相信是真的。
你要问她们为什么深信不疑,她们会煞有其事的告诉你,千百年来大家都这么说。
你要她们提供证据,她们是万万不能的,摊手。
美国有个辛普森杀妻案,本来证据确凿铁板钉钉的案子被推翻,原因就是有个关键证据是警方做的伪证!
同样道理,唐仲友严蕊朱熹案有个致命硬伤!传说中解除严蕊妓籍的关键人物岳霖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浙江台州,他是广西钦州地方官,淳熙三年到淳熙十二年连续做了八年,期间除了淳熙五年奉旨觐见皇帝,再无记录,也就是说岳霖即便真的到浙江台州,他也没有权限解除严蕊妓籍。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传言周瑜心胸狭窄,被诸葛亮三气之下,一命呜呼!
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周瑜不是被气死,而是在进军巴蜀途中,而道於巴丘病卒,是病死的!
实际上,周瑜也不是心胸狭窄,而是性度恢廓,雅量高致,还精通音乐!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周瑜死后,传言诸葛亮去柴桑口吊丧,一篇祭文惹哭众人,这也是谣言!
诸葛亮根本就没去吊丧,去吊丧的是庞统!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陈世美,其实关于陈世美的故事,就是一个大大的谣言。
一提起陈世美这个名字,那可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陈世美这个名字,那就是渣男、负心汉的代名词。
陈世美这个负心汉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后来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三侠五义》中得以完善,因戏曲《秦香莲》而广为流传。
故事中的陈世美,是北宋时期,河南陈家庄人氏。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心想要求取功名。其妻秦香莲,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子,不仅上敬父母高堂,下抚一双儿女,还把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后来,陈世美拜别父母妻儿,进京赶考。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讯。
家长遭遇灾荒,父母双双饿死,其妻秦香莲无奈,只能带着一双儿女,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去京城寻他。
不料,此时的陈世美,不仅高中了状元,还被皇帝看中,招为了驸马。整天过着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早就把家中的父母妻儿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秦香莲带着一双儿女,在客栈掌柜马元龙那里,打听到了陈世美的消息,并在他的带领下,来到驸马府寻亲。
不料,陈世美却翻脸不认人,不仅不认他们,还命人把他们给赶了出去。
秦香莲在走投无路,伤心欲绝之际。遇到了下朝回来的宰相王延龄。王延龄找到陈世美,多次劝说,陈世美都不为所动。还派出宫中武士韩祺去追杀秦香莲母子。
韩祺听完秦香莲的遭遇后,不忍心对他们母子下手,于是便自刎而死。
秦香莲在王延龄的帮助下,来到开封府,找到了时任开封府府尹包拯告状。
包拯派人把陈世美骗到开封府,劝他认下秦香莲母子,却被陈世美强硬拒绝。包拯一怒之下,便要将其法办。
公主闻讯后,赶到开封府要人,被包拯拒绝。
公主无奈,只能搬出了自己的母亲。
包拯在国太的压迫下动摇,拿出三百两银子给秦香莲,劝她带着孩子回乡。
秦香莲见状告无门,拒收银两,并控诉包拯官官相护。
包拯闻言,深感羞愧,于是便不顾公主和国太的阻拦,下令铡了陈世美。
这就是负心汉陈世美的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假的,是编造的。
真实的陈世美,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个官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曾任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布政使参政。
他有一个同窗好友,名叫胡梦蝶,当初进京赶考时,曾经资助过他。
听说他在贵州当了官后,便去投奔他,想要谋取个官职。不料却被他给拒绝。
胡梦蝶一气之下,便存心报复。把社会上,戏曲中一些负心汉的故事,强加在他身上,编成戏曲《秦香莲》四处传唱。
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在陈世美家乡演出时,被陈家后人看到,当场便组织家族众人,砸了该剧团,并且打死打伤多位演出者。
由此可见,关于陈世美是负心汉的故事,纯粹就是一个大大的谣言。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当时流行一句话: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
三元里老百姓能懂把洋人引入“地利”而伏击的战术,就不懂的遇到大炮和防水抢怎么撤退?打仗哪有不牺牲的?遇到挫折就签约割地正确吗?二鸦时候老百姓夜袭,洋人在城上,老百姓在城下发出各种叫声,洋人探头向下观望,然后老百姓用长杆绑着钩子钩着洋脑袋,洋人堕下城来。城下漆黑一片,城上却有亮光,洋人不占优势。如果一直这样打下去,何至于割地赔款?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我们中国历史上流传比较广的一个,关于曹操的谣言,还有徐达吃烧鹅被毒死。
有很多人都认为曹操姓夏侯。
就比如说裴松之《三国志》里面的《曹瞒传》,就记载了曹操姓夏侯。
另外《世说新语》,之中也记载曹操是姓夏侯的。
不过经过近代的多方佐证,也都确认了曹操一下好多这个观点不属实。
就连裴松之本人,在进行注解的时候,也说过自己记载的三国志,只不过是记载了当时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
首先,裴松之是东吴人。
现在许多曹操的黑历史,大部分都是在《曹瞒传》中出现的,比如说曹操杀运粮官,还有他小时候游荡无度。
这属于是敌对势力写出来的书,我们可以品细品。
书名就是《曹瞒传》,对曹操就不怎么尊敬,想想这个可信度能有多高呢?
并没有确实的考证。
然后,《世说新语》只不过是当时的一本小说,更不见得真实性有几何。
正史中记载,曹操对曹丕说,我们是曹参的后人。
这是正史里的,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爷爷,是谁那不比外人认识的更加准确。
《三国志》明确的记载,曹操,汉相国,参之后。
刘邦时候那个曹参的后人。
曹家和夏侯家,关系是比较好的。
两家是世代姻亲,曹操和夏侯渊是连襟关系。
两个人娶的是一对亲姐妹。
这和孙权和孙策,娶大乔和小乔,是一样的。
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娶宋家姐妹也是一样。
所以说,具体情况是这样。
另外我们再说一下徐达吃烧鹅的事情。
徐达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属于响当当的名臣,集功勋于一身。
他自己的大女儿,也嫁给了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在某些影视剧中,也描绘出了他小女儿的形象,虽然在正史之中,并不是很清晰,他的小女儿叫做徐妙云。
后来跟随的是明朝朱元璋的皇太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总之他徐家算是一个大族。
徐达这个梗,属于是凡是出现过徐达,就会有吃烧鹅被毒死。
这个故事最开始的源头,是一本叫《龙兴杂记》的书。
他的作者是一位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的官员。
这个作者他自己都说过,他小的时候喜欢听母亲讲故事,他长大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就把自己母亲曾经讲过的故事都记录下来。
先不谈朱元璋赏赐下烧鹅,就算徐达身后有什么毒疮,吃烧鹅这种发物会死。
古往今来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更何况朱元璋对徐达上哪里有那么大的恶意,死后让徐达入太庙。
也对徐达有,超高的评价: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所以许多事情,历史的真相啊很难考证,就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