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第一次车臣战争,对于俄罗斯而言,简直就是一个耻辱。以当时可与美国媲美的军事强国力量,对付小小的车臣叛乱武装,俄罗斯不但自己损失惨重,导致了大量的平民伤亡,让西方媒体对此口诛笔伐,还造成了车臣的事实独立和暴恐事件频发,为其后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了导火索。实实在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第一,车臣人的兵力并不少。

虽然车臣族人口仅有30多万,但这个民族很吓人。

车臣人类似于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单位,常年处于对立甚至仇杀。

同时,这几百年车臣每隔几年就和沙俄、苏联政府作对,几乎每代人都参加过反政府的战斗。

所以,车臣的男人非常尚武,几乎每个人都是战士。

近代车臣人以畜牧为主要产业,也就是在山区放羊。然而,车臣人却有句俗语:不是每个车臣人都会放羊,但所有车臣人都会开枪。

民族极端尚武,男人以会作战为最基本的素质,整个民族尚武好战。

所以,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前,车臣青壮年男性只有三四万人,却有2万5000军队,几乎是全民皆兵了。

而俄军兵力虽多,但多则有限,比如攻打格罗兹尼的俄军不过3万多人!

第二,车臣人的武器不错。

同时,车臣武装虽然没有什么重武器,却有还算优秀的轻武器。

当年苏联解体,车臣境内开始报复武装冲突。当时俄军已经常年发不出军饷,高层忙着夺权,最终就是俄军撤退离开车臣。

撤退期间,可以装备数万大军的武器装备,不是被丢给车臣人,就是干脆直接卖给车臣人。

因此,车臣人得到了相当不错的整套轻武器。另外,车臣人还得到一些穆斯林国家支持,得到了从黑市买来的单兵防空导弹、单兵反坦克导弹等先进步兵武器。

苏联解体后,苏军将领公开盗卖军火,单单乌克兰境内就有几十亿美元军火失踪。

这些武器都流入军火黑市,只要出钱就能买到。

总之,当时车臣武装正规军,轻武器装备和俄军差不多甚至更先进。

比如车臣人有很多从日本购买的先进通讯设备,性能远远强于俄军。实战中,车臣人发出通讯干扰,俄军的通讯就中断了,但车臣人仍然可以高效联络。

自然,还有一些诸如车臣军阀部队和民兵性质的武装,武器比较低劣,有些人还是用自制武器,但他们基本都是打游击的,这些武器也足够了。

车臣正规军也主要采用城镇战,伏击战,而不会傻到同俄军野战拼重武器。

这种作战模式,主要依靠轻武器和轻型火炮,车臣人的武器足够了。

第三,车臣人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杜达耶夫、马斯哈多夫之流,本来就是苏军高级军官。

杜达耶夫是空军少将,熟知俄军空军的所有战法,只能怎么对付俄军的空中掩护。

而马斯哈多夫则是陆军上校,对俄军陆军一切战法了如指掌,深知俄军的优点和缺点,知道怎么对付俄军。

因车臣人缺乏重武器,所以采用类似于斯大林格勒那种战法,将俄国人放到格罗兹尼这种城市来打。城镇战中,俄军的重武器和空中优势发挥不了,大家主要拼轻武器、战术和作战意志,这都是俄军不擅长的。

最终,俄军在格罗兹尼被车臣人打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堪。

比如第一个冲入市中心的俄军摩托化131旅,基本全军覆没。全旅共789人阵亡,75人被俘,余部全部受伤。所有的军官被打死或者打伤。26辆坦克损失20辆,120辆装甲战斗车辆损失了102辆。

第四,车臣人是全民战争

夸张的是,车臣的男人下到十二三岁少年,上到五六十岁老头,人人都可以操枪射击作战的。就连妇女,也能突然抱住俄军士兵然后拉响自杀性炸弹。

俄军士兵曾经回忆:车臣小孩说可以提供给我们情报,用情报同我们换手榴弹去炸鱼。我们把手榴弹给了车臣小孩,他立即朝我们投过来,炸伤了我们好几个人。这里每个人都是敌人,无论是孩子还是妇女。

可以说,俄军只要进入车臣,几乎每一个车臣人都是潜在的敌人。

这种战争是很难打的。

这时已经是现代,不是古代。古代的俄国人可以屠城,将所有车臣人杀光,现在就不可能。

所以,俄国人等于是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作战。

退一步,就算俄国人打赢了,征服车臣全境,但赢不了车臣人的心,还是等于0。

只要下面一有机会,车臣人还是会武装反抗闹独立。

第五,俄国人轻敌

俄国人开始根本没有把车臣放在眼里。

当时俄军继承了苏军的绝大部分遗产,常规武力非常强大,仅仅坦克就有3万多辆。

而车臣武装总兵力不过2万多人,还没有俄军坦克多。

那么,俄国人还有什么好怕的,实力太悬殊了。

况且,俄军陆军也有300万规模,是仅次于美国陆军最强大的陆军,岂能怕车臣一群半民兵性质的武装力量。

所以,俄国将领根本没有想到车臣人会敢于抵抗,也没有考虑到会有激战。

他们认为,只要俄军数万大军进入车臣,后者就会吓得屁滚尿流,主动屈服。

俄罗斯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甚至狂言:只要1个空降兵团,24小时就可以占领格罗兹尼。

结果是俄国人使用了3万8000大军,230辆坦克,454辆步兵战车,388门火炮和迫击炮,苦战了2周。最终依靠空军和重炮的威力,将格罗兹尼几乎炸平,才获得胜利。

此次俄军损失巨大,仅仅新年一次攻势就有4000多俄军官兵伤亡,总伤亡一般认为在2万左右,接近参战兵力一半。

对比前后,可以看到俄军高级将领的无能和荒谬。

这样打仗,不败才有鬼!

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车臣地理位置重要,车臣以南的外高加索地区就是里海石油的产地和运输通道。

倘若西方掌控这一能源通路,一方面会极大的削弱俄国对里海中亚的能源掌控力,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油气收入方面的损失。因为俄罗斯油气出口,一半左右是转手贸易,也就是收购中亚里海国家的油气资源,再转卖给其他有需求的国家。

另一方面,西方势力还能通过外高加索渗入中亚里海地区。这将会直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潜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只要车臣能挡住俄罗斯,就意味着车臣切断了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陆上联系。只要西方能搞定格鲁吉亚与阿塞拜疆,西方就能打通从黑海到里海至中亚的交通走廊,这不但关乎西方的能源利益,更关乎西方长远的战略利益。倘若此事能成功,就意味着西方有了史无前例的掌控欧亚大陆腹地的机会。

因此西方肯定在幕后支持了车臣,而俄罗斯为了整体战略利益也必须要拿下车臣,无论代价如何高昂也会在所不惜。这也就意味着车臣的结局早已注定,车臣的反击只是多死点人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俄罗斯第一次车臣战争伤亡惨重,铩羽而归,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叶利钦政府能力低下,管理混乱。俄军缺乏训练,而且组织、指挥极为混乱。

2,俄军仗着人多势众没将车臣武装放在眼里,轻敌冒进。

3,车臣武装对俄军有充分的了解,也对自身优缺点心知肚明,所以车臣武装战法运用得当,调度配合都极为合理。

例如当俄军来袭时,车臣军且战且退。俄军进攻并未受到太大的阻碍,顺利的攻入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车臣主力则在俄军行进的沿途潜伏,并不进攻俄军,这就造成组织混乱的俄军,由于前进速度过快,后勤补给供应不上了。

而率先进入车臣首府的俄军装甲部队,由于没见到车臣军主力,就开着战车满城乱转,战车油料很快用尽,其他补给也极为匮乏。如此一来,战车动不了了,士兵们也骂声一片,军心一下子就散了。

而正在此时,车臣首府的“伏兵”出现了。原来车臣对战争早有准备,车臣军训了了一万多名半大孩子,而且以女孩居多。车臣军主要训练她们使用高精度狙击步枪和肩扛式反装甲武器。

俄军初到时,只看见一些小孩,而且大多数还是小女生,所以也就没留意。过了几天也没事,加上后勤没跟上,俄军没腹牢骚,因而警惕也就更低了。就在此时车臣小孩发动了攻击,他们藏身隐蔽处,用反装甲武器击毁了俄军战车,用高精度狙击步枪击杀俄军土兵。据战后俄罗斯公布的数据,俄军被车臣小孩击杀五万多人,战车损失达几百辆。

俄军在遭受挫败后,又缺乏足够补给,就只好乱糟糟的撤退,不但骂声一片、士气低落、组织无序,而且还互相扯皮,一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的作派。

就在此时潜伏在俄军行进沿途的车臣军主力突然杀出,如此一来,俄军崩溃,死伤无数,大肆溃逃。车臣军大获全胜。

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历来战争中,发生过不少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实例。特别是一些本来看似弱势的小国,在大国的欺凌下,最终顽强抵抗以坚韧不懈的意志最终打败对方。而历史上的车臣小国就曾经让强悍的俄罗斯惨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车臣全称是车臣自治共和国,属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麾下的85个联邦主体之一,其全国总领土面积为1.73万平方公里,首都设立在格罗尼兹,总居民人数大约在140万。当年苏联一宣布解体,车臣的人们就趁乱摆脱俄罗斯的管制,从而正式独立,但是身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绝不会让其肆意脱离自己,于是战争就在所难免。

1994年底,俄罗斯正式调遣军队杀到车臣境内,镇压各种叛军,但是车臣的武装部队始终坚持对抗来自俄罗斯的暴力镇压,这一场战争衍变成持久战,一打就打了两年,期间车臣武装人员在各方面都处于弱势,仅能有的只是本地战场的一些微弱优势。后来这些车臣武装分子为了取得胜利,就开始支持车臣的极端暴力组织,通过训练武装人员,使其潜入俄罗斯境内发动猝不及防的恐怖袭击。1996年12月,车臣武装人员已经成功在俄罗斯国成功施行了数起人质绑架行为,此事件闹得俄罗斯人心惶惶,官方迫于压力,最终答应车臣展开和平谈判,并且签下和平协议,并且答应撤军。1997年1月份,俄罗斯遵守约定逐渐把军队撤出车臣。因此这一次战争俄罗斯成为了失败方。

这一次战争的失败,对好斗的俄罗斯人来讲无疑是一个耻辱,他们虽然从苏联解体出来,但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实力,号称能够跟世界第一的美国抗衡,但万万没想到会输给一个小国家车臣,战后总结原因,俄方认为是自己太过轻视车臣武装分子了。当初车臣趁着解体敏感时期独立惹怒俄罗斯,1994年叶利钦执权后,再不想忍不下去,于是就以保护俄罗斯居民生命安全以及维护权利等理由入侵车臣。由于决定得太仓促没有经过充分准备,并且俄罗斯大部分高级将来都轻视车臣,认为只要俄军一到,他们就迅速瓦解,甚至连当时任职俄罗斯国防部长的帕维尔·格拉乔夫都自信满满的公开宣称:“十日内就能解决车臣暴动问题,俄军则只需派出2个空降团,就可以不用见血轻松攻下车臣的首都格罗兹尼”可惜这些高层领导都低估了车臣武装人员的超强抵抗能力。

俄军一侵入车臣境内,当地的武装势力变得更加激进以及不要命,并且有一种誓死保家卫国的执着,于是逼使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另外因为地理原因,俄方完全防不住车臣武装分子入境搞袭击,多起事故发生后,俄方最终无法掌控局势经过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对车臣妥协。

然而这一种憋屈情况,一直延续到1999年,当普京被总统叶利钦提携为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后,俄罗斯才迎来针对车臣的第二次战争。当时普京显得十分硬朗,坚决调遣十万俄军攻击车臣,并且让空军对其进行频繁的轰炸,一旦遇到反抗的武装分子立马就处决,毫不留情面。据说普京为了振奋士气还自己开着一辆战斗机加入战场,当然以车臣的实力根本夺不到制空权,因此可说明,俄罗斯之前败给车臣大部队原因是因为太轻敌。

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车臣自治共和国现在是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之一,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地处北高加索山区,首府格罗尼兹,人口接近140万人。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车臣人也趁着乱局宣布脱离俄罗斯联邦独立,但俄罗斯怎么可能承认车臣人的非法独立呢?

但俄罗斯由于国内非常混乱,直到1994年12月才开始派兵镇压车臣叛乱,由俄罗斯总统伊利钦指挥镇压,但是车臣武装分子一直不肯放下武器,与俄罗斯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冲突,战争前后打了近两年。在此期间,车臣武装分子不断的让车臣极端势力在俄罗斯全境发动恐怖袭击。1996年底,车臣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境内制造了多起人质绑架事件,在解决绑架事件之后,俄罗斯与车臣达成和平协议,1997年1月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军队惨败而告终。

其实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败,并不是俄罗斯军队战斗力弱,而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顾忌太多,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非常希望俄罗斯融入西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态度十分敏感,也十分软弱,特别害怕西方国家的人权之类的批评,导致俄罗斯军队束手束脚,多次错过战机,无法展开大规模的镇压活动。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民族的自信打击非常大。

但是这种颓势在普京上台后得以缓解,1999年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和代总理,全面主持对车臣人的战争。然而普京一反常态,对车臣人丝毫不让步,发动10万大军对车臣进行地毯式轰炸,对于顽抗分子绝不妥协,坚决绞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置若罔闻,直接说不。普京并亲自开战斗机开往战场,鼓舞俄罗斯军队的士气,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平定了车臣武装叛乱。也因此普京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为第2年(2000年)当选俄罗斯总统,打好基础,而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军队对车臣战争的胜利,也让俄罗斯民族自信再次拾回。

所以总结可知,车臣人的确是一个非常凶悍的民族,其反抗力量非常强,即使在没有其他大国的支持下,依然能够对抗俄罗斯多年。但是遇到了俄罗斯的铁腕领导人普京就不好使,最终还是跪了。现在的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就是普京的迷弟,对普京毕恭毕敬,也看出普京的本事,可真不是盖的。

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车臣战争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对车臣共和国发起的两次大规模作战行动,试图对车臣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进行打压,这两次作战行动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作战行动。两次行动中以第一次车臣战争最为残酷,俄罗斯出动三万多大军,包围攻打车臣首府数个月,结果伤亡非常惨重。

在作战中,俄军一共有3826人阵亡、17892人受伤、408人失踪以及数百人被俘虏,参加作战行动的2200辆坦克、装甲车辆中,有200多辆被彻底摧毁,大部分都遭到毁伤。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伤亡最惨烈的作战是第131摩步旅的战斗。这支率先攻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第131摩步旅全旅有1000多名官兵,装备有146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包括当时最先进、精锐的T-80主战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但是由于陷入车臣武装的城市埋伏,最终整个旅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成功撤离,包括旅长在内的800多人阵亡,剩下的200多人被俘虏或者是失踪。26辆坦克中有20辆被彻底击毁,120辆步兵战车有102辆完全失去战斗力。

俄军在遭到重大创伤后,调整作战模式,最终依靠重火力和人员优势,才成功将车臣武装一步步打压出去,成功攻占车臣武装首府的大本营——车臣总统府。但是,这座耗尽俄军无数生命才艰难夺取的城市,却在两年后又重新被交回给车臣反政府武装,给俄军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99年爆发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尽管俄军在开战三个月内就成功攻占格罗兹尼,整个攻城作战中只有数百名俄军士兵死亡,比起第一次车臣战争的伤亡人员,这次作战无疑轻松得多。

但是,第二次车臣战争却开启一场漫长的小规模袭击战争,俄罗斯经常遭到残余车臣武装的袭击,特别是在2002年~2004年,由巴萨耶夫领导的车臣武装份分子开始向俄罗斯境内的平民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恐怖袭击,其中包括著名的“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人质事件”和“别斯兰学校胁持人质事件”,这些人质胁持事件和其余炸弹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俄罗斯人民伤亡,对俄罗斯人民留下非常惨痛的记忆,俄罗斯的总体损失是难以想象的。

车臣只是个小地方,又没有大国支持,为何让强大的俄罗斯惨败呢?

“车臣”,一个只有1.73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让实力强大,不可一世的俄罗斯,尝到了辙乱旗靡的战败的滋味,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但分析国际大事,若只论“地盘大小”便决定其国家的强弱,未免过于一叶障目管中窥豹。

俄罗斯折戟于车臣的背后,隐藏着一幕幕的暗箱操作与形势变化,这些实际大事互相串联、相互作用导致了俄罗斯这只雄鹰败在了车臣这条“小蛇”的手里。

(A车臣)

一、车臣小,而不弱

车臣的总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北京市加上海市的大小,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车臣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地理位置上,车臣的油管链接着中亚与欧洲,一旦车臣独立,俄罗斯的经济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前提下,较少的人口令车臣地区的经济压力十分微小,因此车臣虽只是弹丸之地却并不穷。

由于苏联解体,车臣政府抓准时机宣布独立。

二、俄罗斯大,却不强

第一次车臣之战发生在1994年,正值苏联解体,俄罗斯建国之际。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想到,犹如一只庞然巨兽般的苏联,竟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而建国之初的俄罗斯政局混乱,国家大员们离心离德各自为政,纷纷维护各人利益而不考虑国家。

在经济上,俄罗斯被美国打压,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调和车臣的独立,俄罗国内的经济雪上加霜。

武力方面,苏联解体后的几年里,俄罗斯的军工产业由于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一直停滞不前,就在这几年里美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而美国恰好又是车臣地区最大的“股东”。

当俄罗斯意识到,一味的放纵车臣等同于“放虎归山”之后,俄罗斯开始最大力度的武力介入,但时机以过,为时已晚。

三、美国的介入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美国依然没有放下对俄罗斯的警戒之心,

美国暗中操控国际油价,使俄罗斯“血液枯竭”以后,又将黑手伸进了车臣地区,

车臣的石油与天然气无疑是俄罗斯的造血机,美国把握住了车臣就等同于掐住了俄罗斯经济的咽喉。

车臣宣布反抗俄罗斯政府,宣布独立之后,美国暗中向车臣提供了大量先进的美式装备与资金支持,

美国“雪中送炭”的举动,极大的加强了车臣反抗俄罗斯的决心,被蒙在鼓里的俄罗斯始终认为,车臣是一个“空降营”就能解决的地区,极度的轻敌行为,给俄罗斯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四、腐败的俄罗斯,腐败的政府官员

车臣地区65%的武器来源于俄罗斯腐败的军事官员,

俄军内部暗中与车臣部队有着长期的军火往来,1992年格拉乔夫不知处于什么原因,

竟然将北高加索地区军事基地中95%的军事设备都拱手送给了车臣武装,

虽然俄军靠着这种腐败的行为大捞了一笔,但也掏空了俄罗斯的武器库,后悔已晚。

五、关羽失荆州,俄罗斯败于车臣

骄傲的俄罗斯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1994年年末,俄罗斯分军三路大举进攻车臣,

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大言不惭的宣称“只需要一个空降旅就可以ko对方”。

但是俄罗斯部队却遭遇到了车臣武装极大的打击,拥有美式装备、俄罗斯装备和t_80坦克的车臣大军,令俄罗斯损失了数千名官兵!

美国暗中点拨车臣武装,建议车臣武装攻击生活在车臣的俄罗斯平民,

车臣武装心领神会,之后2万多俄罗斯平民在战火中沉睡,

俄罗斯国内纷纷谴责俄罗斯这次失败的战争,欧洲媒体借此煽动俄罗斯民众逼俄罗斯政府退兵。

俄罗斯前战不利,后方混乱,无奈之下第一次车臣战争只好暂缓,但部队并未撤出车臣。

至此,俄罗斯军队已经控制了车臣三分之二的土地。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部队死亡3826人,重伤17892人,1906人失踪。

六、折戟未必沉沙,普京握断戟荡平车臣。

1999年,战争了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普京上位俄罗斯代总统后,俄罗斯的腐败势力得到了扼制,

普京亲自驾驶战机飞往车臣前线为俄军打气,

告诉俄罗战士拿们,下车臣是俄罗斯的命运是俄罗斯的意志!

再此后的战争中俄罗斯无往不利,最终车臣政府主动向俄罗斯和解。

世界本就是大争之世!凡好战者必图利益!

就好比俄罗斯战车臣,不仅是收服国土,还因为车臣地区有整个俄罗斯屈指可数的石油资源与天然气,得车臣一弹丸之地,便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捏住了一颗棋子,就控制了整盘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战争并不像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庞大的俄罗斯打一个小小的车臣尚且因为种种原因屡次失利,近十万的民众死于炮火!

战争应该得到永久的唾弃,因为鼓励战争的永远是坐在电脑后的键盘侠,而为战争牺牲的却是保家卫国的军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