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迫击炮了。
名将之花究竟是什么人?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39年11月7日,黄土岭战役结束,阿部规秀被击毙。那么,阿部规秀究竟是什么人?听萨沙说一说。
首先,我们看看击毙阿部规秀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八路军迫击炮手打冷炮。
看到有个院子里面不少日本军官出入,八路军炮手就朝着里面开了几炮,意外碰到了大鱼。
对于这一战的介绍这么写:
1939年11月7日下午3时,日军进入我黄土岭预设阵地,战斗打响。
4时许,1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用望远镜发现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座院落里,日本军人进进出出;院后的小山包上,也有几个日军军官用望远镜瞭望。
他判断此院落可能是日军的指挥所。便命通讯主任邱荣辉跑步急调迫击炮连,立即派人调迫击炮上山。
连长杨九坪带着一门82迫击炮上山。
杨九坪在目测距离后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
炮手李二喜以最快的速度测距定向,调整炮位。一声令下,李二喜手起弹出,连发两弹。不偏不倚,炮弹在小院开了花。硝烟刚散,只见小院里日军慌乱地进进出出。
阿部规秀当场被炸成重伤,3小时后死去。
其次,阿部规秀是名将?
当然不是,翻翻他的履历,一目了然。
这厮1886年出生,1907年也就是21岁时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
然而,他到1933年才担任陆军大佐,花费了26年时间。
这26年,他担任各种无足轻重的副官职务:第32联队副官、第8师团副官、第18师团参谋、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
到了1935年,阿部规秀才担任第8师团步兵第16旅团步兵第32联队联队长,1937年升任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
1938年10月阿部规秀被派入关内,担任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属于日军三流治安部队,是野战部队口中的笑柄。
1939年11月阿部规秀被打死。
可见,这家伙在1938年派入关内之前,根本没有作战经历。
在1938年以后,阿部规秀仍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
最大的战绩,竟然是同察南晋北方面与“共产军”郭其峰部的交手。
实际上,八路军没有郭其峰此人,只有东北骑兵军的第4师师长叫做王奇峰。
东北军本来在国军中就属于三流水平,骑兵军更是三流中的底层,1个师也不过二三千人。说是骑兵师,其实到了1938年大部分士兵已经没有马匹,成为步兵。
可见,阿部规秀直到战死,都是打酱油的将领。
再次,名将之花谁说的?
这是日本报纸《朝日新闻》说的,对战死将领的恭维而已。
日本媒体因为战时宣扬鼓舞士气,对战死的将领一律歌功颂德,大肆夸奖。
他们说的,不代表日本陆军的观点。
国内多数文章(包括《聂荣臻传》)都称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前来吊唁,并赠送了“名将之花凋落太行”的挽联。这种说法没有史料可以支撑,也没有任何记录和照片,一般认为是不存在的虚构。
实际上,无论是阿部规秀的同僚还是上级,没人说过这个名将之花。
就阿部规秀的表现来看,也非常业余。
既然是扫荡作战,也就意味着时刻能够和八路军遭遇,前敌指挥部应该设置在稍后的地方。
退一步说,就算指挥部比较靠前,也要安排观察哨吧。
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八路军迫击炮能够从800米距离从容开炮。
这说明,阿部规秀对于反游击战基本没谱,胡搞一通。
最后,阿部规秀死活对这次扫荡没有什么影响。
阿部规秀死亡完全是意外,不代表扫荡的日军遭受了什么严重损失。
实际上,日军仍然按照既定计划继续扫荡。
杨成武,贺龙两部约4个团为了避免被阿部规秀部队和110师团一部的合围,被迫放弃黄土岭地区突围出去。
根据战史前辈姜克实教授的通缉,三天黄土岭战斗,伤亡如下:
八路军方面记录的死伤,总部(朱德,彭德怀)向蒋介石汇报的有夸张的伤亡数为800余名(对外数据),而杨成武做成的内部记录为,雁宿崖,黄土岭两战损失545名(内死亡136名,失踪37名)。
一般认为,杨成武的数据是可靠的。
那么日军伤亡多少?
据冈部直三郎大将的日记,日军死伤数为79名。其中阿部规秀被炮弹炸毙的战斗,日军一共伤亡9人,推测都是迫击炮弹炸死炸伤。
这个数字既然是写入日记给自己看的,理论上没有必要造假。
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1939年11月7日,日军被我军伏击之后,日军方的中将阿部规秀,亲自带领着日本陆军精英旅团向河北涞源进发,打算继续进行扫荡计划,并且要对我军展开报复。
一路上阿部规秀率领的日军烧毁了诸多的村庄,掠夺了许多的物资,但是始终都没能和我军正面交手,最后一步步进入了伏击圈,被迫击炮击毙。
一、日军和我军在黄土岭交战阿部规秀所率领的第二旅团,被我军边打边撤,将日军引入了黄土岭一带。随后我军的几支游击队向不同的方向开拔,打算打一场围歼伏击战,彻底消灭这支深入腹地的日军。
日军找不到我军的踪迹,只好在黄土岭的一个村庄里,设立了指挥部,打算一边作战一边探查。这个设立在前线的日军临时指挥部,聚集了不少日军的指挥官。率领日军开展扫荡工作的阿部规秀也在其中。
因为日军已经落入了我军的伏击圈,所以在日军指挥部的旁边儿,到达伏击地点的一团,发现了村庄里的指挥部。
一团的政委用望远镜,观察到了院子里有很多日本军官,正在观察四周的地形,日本士兵也是在周围严密戒备,政委和团长先后对日军的指挥部进行了观察,断定这里就是日军的前线指挥部,只要能够打掉指挥部,日军必定大乱,到时候再趁势杀出,会轻而易举地拿下胜利,于是轰炸日军指挥部的计划就这样形成了。
二、800米开外炮弹精准命中,阿部规秀重伤身亡二人在做出了判断之后,立马急调了迫击炮连,带着一门迫击炮上山,迫击炮连的连长,上山之后目测出了山头到指挥部的距离,800米的距离虽然在射程之内,但是想要精准命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连长杨九坪又调来了连里的主炮手李二喜。
作为迫击炮连的主攻手,李二喜迅速地测好了距离,定好了方向,只等连长一声令下就能见分晓,可以说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计划。随着连长的一声令下,李二喜连装了两发迫击炮炮弹,四发炮弹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日军的指挥部。
一时间院子里的日军大乱,剩余的两发炮弹,也在日军慌乱之间射了出去。行动指挥官阿部规秀虽然没有被当场击毙,但是也被炸成了重伤,仅仅三小时之后不治身亡,一代“名将之花”,到最后都没明白自己是怎么丢掉性命的。
当时我军也并不知情,一直到十三天之后,才知道这一次的斩首行动,干掉了一个日本的高级军官。而且这也是我军首次,干掉的级别最高的日本军官。
这一次斩首行动的成功,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提高了我军的士气,再加上其戏剧性十足,在之后也经常被人们提起。
三、阿部规秀真的能被称为名将吗这场斩首行动颇具戏剧性,在事后也得到了大肆地宣传,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夸赞这位日军的指挥官,客观地来看,这位日本中将真的能被称为是名将吗?如果从阿部规秀的履历来看,他还远远达不到名将的标准。
在1907年,阿部规秀从军校毕业进入了部队,一直到1933年才担任了陆军大佐。在此之前他的职务大多都是副官,参谋,这些职务对于一位“名将”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在1938年入关之前,阿部规秀基本上没有亮眼的战绩。
当时日本的报纸极力地夸赞阿部规秀,其实也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手段。当时日本的报纸媒体,为了鼓舞部队的士气,凡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将领,不论能力的高低,一律都会得到褒奖和赞扬。
而且从日军的扫荡计划来看,阿部规秀被炸死之后,日军扫荡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我军最后也是被迫撤出了黄土岭。所以阿部规秀是“名将之花”,可能只是日本媒体在造假。
不过阿部规秀虽然不是名将,但是在日本的大肆鼓吹之下,他战死的消息也成了众人皆知的一件事情。而且日本媒体或许也没有考虑到,虽然把阿部规秀塑造成高级名将,能够鼓日军的士气,但是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我军的信心。
击毙了阿部规秀的炮手李二喜,事后也被授予“神炮手”的称号在抗战的关键时刻,能够击毙日军的高级将领,完成斩首行动,更加坚定了我军抗击日军,打游击战的方针。所以这场斩首行动的胜利,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答,
二战日本名将阿部归秀是被迫击炮弹给炸伤,后因伤势过重死的。日本当时的新闻报道以“名将之花🌸,凋零太行山麓”而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到日本的日军幸存下来的老兵,在写回忆录里,把阿部归秀指挥的黄土岭之战的战败,说成了当时的大雾导致迷失了方向导致。我个人觉得这与阿部归秀的狂妄自大有关系,孤军深入,并且在地域复杂的黄土岭地区,作死。
阿部归秀的死,谁都没有想到,即使阿部归秀被围于黄土岭,八路军早就设计好的埋伏圈,但是当时八路军的火力及能力有限,要想胜利,可以采取围而不打,但是阿部归秀被围,日军的救援从各个方向,尤其是空军,如果不是因为地形原因或天气不好,八路军有可能被反围歼。
鬼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扫荡都是围绕一些据点和城市的周围,即便是进攻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通常都是伪军,日军,地方的武装。从来没有清一色的日军联队进山作战。这与阿部归秀的专业有关,他是日本军队,唯一一个山地作战的专家和教授型的将军,他不但要指挥作战,而且还要把作战的经验进行推广,并且他需要一次作战的胜利,来提升他的军衔,这些因素导致他孤军深入,以当时八路军的军力,怎么打,都不可能将他的队伍销毁了,更不要说是他的性命。要阿部归秀性命的李二喜,手里就有两个迫击炮弹,(有说是四个),修好迫击炮临时抽调到阵地上,路过一个地主院子,进进出出的日本兵,有士兵站岗在院子大门外边,警戒规格很高,有时有黄妮子大衣的出现,并且房子附近有电台天线,于是他就在迫击炮的有效射程架好迫击炮,瞄准了,当时只想打掉一个鬼子指挥所,第一发是个臭蛋,据说落尽关地主一家人的房间。没有炸,第二发炸了,重伤了阿部归秀,导致日军指挥中心失去,一阵大乱,日军迅速撤离战斗。
李二喜立功受奖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炸死了,鼎鼎大名的日本名将阿部归秀。
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严格来说并不能说是被击毙,因为阿部规秀是被迫击炮打死的,只有枪打死的才有击毙,这门迫击炮现在还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见证着中国军人在艰苦条件下抗战创造的奇迹。
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几百万军死于日本的侵略中,由于双方国力上的差距,中国军队对日军造成的伤亡有限,而我军击毙的日军高级军官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在抗战战场上被击毙的日军少将以上军官不过五十人,其中很多少将还是死后被晋升的,像李云龙打掉日军华北观摩团,1个少将,几个大佐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阿部规秀的击毙,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接下来,纵横就来讲讲阿部规秀被击毙的过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军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军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对于日军来说是极为恼怒的,尤其是我军在后方对日军进行的侵扰,使日军的进一步侵略计划极为危险,因此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就把进攻的重点放到了敌后根据地。
在多次挫败了日军的扫荡后,1939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调集两万人,再次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就包括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的阿部规秀,当时阿部规秀刚刚晋升中将,在日本军界享有“名将之花”的称号,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被称为山地战专家。他担任这次北线扫荡的总指挥,并且率领一直两个大队1500人企图对我晋察冀第一军区主力进行打击。
我军打算借助有利地形,将日军引入山谷中,然后进行埋伏,在日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军集结了数千人的部队,当阿部规秀的部队进入埋伏圈后,我军开始对敌人进行攻击,由于突如其来,日军并没有防备,因此造成很大伤亡。
随后我第一团团长陈正湘在望远镜中发现一个日军指挥官,判断人可能是日军高级指挥官,因此指挥炮兵连对该目标进行炮击,几个炮弹之后,连同阿部规秀所在的指挥部一块被打掉了,阿部规秀身中多处弹片,三个小时之后不治身亡,我军打扫战场发现了一件黄呢子大衣和一把有银菊花的军刀。
在此战斗中,我军击毙日军900多人,给日军造成重创,扫荡计划破产,而那把炸死阿部规秀的迫击炮成了历史荣耀的见证。
阿部规秀的死震惊了日本政府,当时日本报纸报道,自日军成立以来,中将以上军官没有死在战场上过,阿部规秀毙命20天后,骨灰被运回东京,日本政府为阿部规秀下半旗致哀。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俊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叹。
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阿部规秀是抗战初期我军击毙的最高级别的日军将领,这个在日军有“名将之花”美誉的高级将领,最后是怎么被我军击毙的呢?
阿部规秀属于日军的实战派,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有“名将之花”之美誉。他毕业于当时日本的第一军事学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毕业生),毕业后即加入日本陆军,1937年前往中国就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9年10月下旬,日本华北方面军第110、第2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3、第8旅团各一部,共2万余人,分多路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企图摧毁我抗日根据地,打通曲(阳)阜(平)间的交通。但遭到了我军的顽强抵抗,日军500多人被歼灭。而此时的阿部规秀,已经是日军“蒙僵驻屯军”总司令兼独立混吃旅团旅团长,11月4日,阿部规秀所部1500多人,分乘90多辆卡车向雁宿崖、银坊方向推进。
阿部规秀所部的目的在于跟踪寻找我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主力,进行报复性“扫荡”。雁宿崖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境内的一个险峻关隘,是一个口袋型的绝佳的埋伏围歼地点,如果能诱敌深入,阿部规秀所部就是插翅也难飞了。果然,11月7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掩护大部队推进至雁宿崖内,至此日军全部进入雁宿崖,我军形成了口袋型的对敌全面包围。第二天,不见八路军踪影的阿部规秀发觉不妙,率部急匆匆沿山谷东移。下午3时许,慌不择路的日军进入我军埋伏圈,只听一声令下,我军数十挺机枪密集轰发,黄土岭上硝烟滚滚,日军被打的七零八落阵势大乱,慌忙抢占了几个小山头,企图冲出包围圈。八路军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包围圈越缩越小。
战斗至下午四时,我军第一团团长陈正湘于望远镜中发现,在南面的山梁上发现一群日军簇拥着一个穿呢大衣军衣的日军军官,且这个军官也正拿着望远镜看着我方阵地,在不远处有一个独立小院。敏锐的直觉告诉陈正湘这绝对不是一般级别的日本军官,可能是个日军的总指挥,那个独立小院就是日军的临时指挥部。于是他当机立断,指挥炮兵调准迫击炮的攻击方位,随着几声炮响,教场村边的小院子里腾起一股股烟尘。望远镜里再也看不见人影。4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独立小院顿时弥漫在炮火硝烟中。
而其中一发炮弹正好命中在那一群日本军官当中,顿时炸得日军血肉横飞,阿部规秀当场被炸成重伤,全身是血被抬走,3小时后即毙命。阿部规秀之死震惊了日本军界,《朝日新闻》报道称:“自日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这是没有先例的。”阿部规秀是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这位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二战中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是被什么击毙的?
阿部规秀号称日军山地战专家,最后却死在八路军山地游击战的迫击炮炮口下,不得不说是对日军侵华行径的最大讽刺。阿部之死打击了日本侵华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军心士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