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在历代天皇中最为长寿且在位最长,执政长达63年。正是裕仁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相继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对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侵略和践踏。1945年8月,裕仁发布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战后的裕仁生活得怎样呢?可以从已为人知的和不为人知的两方面来谈。
先说已为人知的。
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利用裕仁在日本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京审判中将裕仁排除在外,裕仁因此从滔滔罪行中脱离出来,还不断发表各种言论撇清自己和所犯罪行的关系。在美国人的庇佑下,日本仍然保留了天皇,虽然脱掉了神化的外衣,放下了全力的法杖,但可以在皇宫中逍遥法外、养尊处优,裕仁已经十分知足。
除此以外,失去了实权的裕仁还在《人间宣言》后,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和平使者”的帽子,对日本全境特别是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几个地区进行了巡视,频繁地向公众抛出和蔼仁慈的形象,且代表日本高密度地参与国内国际大项活动,怒刷存在感。受美国救命之恩的裕仁积极促成了美日联盟,在充当美国服务员的同时,促成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崛起,上天眷顾,裕仁有命目睹了日本经济的鱼跃辉煌。
再说说不为认知的。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史料可以佐证,单纯属于主观臆测,那就是裕仁是否在灵魂的拷问中终其一生。尽管裕仁致力于撇清自己犯下的滔滔罪行,但历史的严肃容不下小丑的遮掩,事实和公道自在人心。没人知道裕仁战后的心理状态到底如何,走下了神坛丢掉了权力的裕仁是否真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真心悔过,这些心理活动我们是无法从他的一系列行为中得出的,毕竟裕仁已然成为了美国的提线木偶。或许他的内心也一直备受折磨,或许他也在无数个夜晚被良知的煎熬唤醒,然而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各国人民始终都没有得到他应有的一句道歉。
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日本天皇自身的掩盖以及战后麦克阿瑟的有意纵容下,日本天皇很成功地在二战之后推脱掉了自己最大战犯的名号,逃过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制裁。
无论是在我们的历史书中还是在其他的很多地方,人们都将东条英机当成了日本最大的战犯,将他强行拔高了一个高度,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二人并称为了二战三大魔头。
在这些说法中,日本天皇就是了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傀儡君王,在战争中是不需要负担任何责任的。
但是我们仔细深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谎言,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就相当于被日本天皇和麦克阿瑟联手给欺骗了。
裕仁天皇在获得权力之前的暗中努力二战时期的日本天皇名叫裕仁天皇,在二战之后以及918事件爆发之前,他的权力确实并不是特别大。
但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以及二战结束之前得这一段时间内,他的权力、影响力却大到了极点。
在裕仁天皇刚登位的时候,因为日本当时的内阁政府权势极大,所以裕仁天皇就处处受到了掣肘,他的手中是没有掌握太大权力的。
不过他与西方的那些国王又有所不同,因为日本天皇在日本数千年来的历史中,都是被神化的对象,日本的民众们相信日本天皇是神的子孙后代,所以裕仁天皇还是有一些不可低估的能量的。裕仁天皇为了能从内阁手中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他暗中接触了许多日本年轻的将领们,通过自己日本天皇的身份俘获了他们的忠心,使得当时年轻、手中没什么权力的少壮派将领们开始变得对他死心塌地。
裕仁天皇通过多年的暗下发展,培养出了一股对自己极度忠诚但是没掌握多大权力的少壮派将领们,如果事情没什么转机的话,这些少壮派将领们要等到掌握大权,还得等到许多年后。
九一八事变后转变为真正神灵的日本天皇不过在东条英机等少壮派将领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形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在这些少壮派将领们没经过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东北后,原本没什么权力以及影响力的少壮派将领们就逐渐占据了日本军部诸多的高层位置。
在日本军部的大权超过了日本内阁政府之后,日本天皇开始成为了全日本权力最大的人,那些昔日的少壮派将领们,都是极度忠诚于他的。
然后在日本军部的统帅下,军国主义就弥漫了整个日本,而军国主义的核心就是日本天皇本人,因为军国主义的扩散,裕仁天皇成为了日本当之无愧的神、一个不打折扣的神。
无论他做出任何决定,军部统治下的日本,都不会有任何人会违抗他的命令。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日本军队中下克上的传统,这种传统之所以能延续,就是因为日本天皇的存在。
下克上的主角一般都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以及海军军机令的参谋们,在日本的军队中,参谋本部以及军机令代表着天皇的权威,他们的军衔身份虽然没有指挥官、司令员那么崇高,但是因为他们的身后有着天皇权威的笼罩,因此他们常常可以越级让指挥官们听从他们的命令。从这种种的事情来看,大家还会觉得日本天皇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吗?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麦克阿瑟对日本天皇的灭神行动日本天皇之所以在二战之后没有死,是因为麦克阿瑟要保他的原因,而麦克尔之所以要保他,是因为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中余威尚存,仍然是日本人心中的神、不可亵渎的神。
因此麦克阿瑟为了防止自己管理下的日本发生民众哗变以及军队哗变,所以他不得不将日本天皇这个位置保留了下来,帮助日本天皇逃过了战争的惩罚。
在那段时间内,日本天皇也极力配合麦克阿瑟,兢兢战战地讨好着麦克阿瑟。
在二战后,他甚至编撰出了自己只是一个傀儡、战争中许多决定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话语来逃脱战争的罪行。
麦克阿瑟在统治日本的时候,他也经常戏谑日本天皇,他曾经对日本天皇问过日本有那么多剖腹自尽的将领士兵,为什么日本天皇在战后不自己自杀的话。
这些话语常常使日本天皇尴尬到了极点,但因为居人篱下的原因,他只能像一只温顺的哈巴犬一样默默听着麦克阿瑟的调戏,不敢反驳。
最后,麦克阿瑟为了使日本天皇的权威能在日本人的心中消失,他特意和日本天皇拍了人间合照,用照片记录下了日本天皇矮小卑微、丝毫没有尊严相貌的样子。然后再逼迫日本天皇写下人间宣言后,让他承认自己只是普通人,并不是神的话语,通过开启民智的方法,彻底在日本人的心中将日本天皇神的身份被剥夺了。
至此之后,日本天皇成为了普通人,不再会有人傻傻地相信他是不可亵渎的神灵了。
日本天皇的最终结局这个时候的日本天皇才真正变成了一个傀儡,成为了日本的象征物,虽然在麦克阿瑟离开后,裕仁天皇一直极力地想挽回自己的权威、拿回自己曾经丢失的权力,不过在大势之下,一切都变成了过去,日本天皇的东山再起美梦最终也变成了泡影。
在看清了时势后,裕仁天皇最终选择了妥协,好好担当起了自己吉祥物的身份,一般在有外国元首来访的时候,他都会被请去接待一番。
后来他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在日本政府每年调拨的庞大资金供养下,他很安稳地活到了87岁。
不过因为当时日本还有不少人相信裕仁天皇是神的原因,所以在裕仁天皇去世后,日本各地接连有数人自杀为他殉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他们,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由此可见日本天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而在日本天皇被轰下神坛之前,日本军队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如果那个时候麦克阿瑟要动日本天皇,估计有半个日本的人会跟他拼命。
所以说这就是裕仁天皇战后的生活,麦克阿瑟在日本担任“太上皇”期间,裕仁天皇遭受到了各种不痛不痒的羞辱,在被从神坛上抬下来后,他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度过了晚年,如果把他的下场与他曾经所犯下的罪行来相比较的话,他的结局是非常不痛不痒的,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根据美国比克斯裕仁传记,战后裕仁生活一点也不快乐。
他的晚年生活主要有两件事:力图摆脱战败责任和不断被人追究责任。
(裕仁,1901-1989)
为了摆脱战败责任,他写了两部自证清白的回忆录,一部是《独白录》,一部是《拜听录》。
两本书都是说明一个观点:作为天皇,我是没有什么权力的,都是大臣们拿好建议,根据大家的决定作出的最后选择。力图撇开自己与战争的责任。
比如在谈到末期,东条、小矶内阁都让他发表诏书,对战时的民众进行鼓励,但他不同意,说是发布这样的诏书“不能立即恢复和平……我一一加以拒绝了”。
(裕仁战后巡幸)
此时背景是:东京审判正在进行,裕仁怕战犯把战争责任归到他的头上。
同时为了配合麦克阿瑟的“天皇无罪”说辞。
实际上,裕仁作为天皇,不但参与了重要战事的决策,而且还过问得非常详细。
如南京大屠杀,他亲自下令“攻下敌国首都”,并详问日军在南京城中的表现。
南京暴行裕仁是知道的,但他没有制止。而是把责任推到了松井石根身上。
(裕仁晚年)
被人追责,主要是1950、60年代日本右翼当政时,战后一代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安保条约。
这时候裕仁作为被剥离政治权力的天皇,又去巡幸,又去慰问,还企图安慰游行的学生,结果在京都大学,学生们举条幅反对他:
“在曾经是神的你的手上,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被杀死……请不要让我们再听‘海之声’”等。(1951年11月12日)
(裕仁与家人)
在国外,裕仁出访欧洲时,马路上遭到扔汽油瓶,植下的树被人倒硫酸,街头人们用日语骂他混蛋,他却装没听见。
1975年10月访问美国回来后,日本记者在采访时突然提问“陛下对战争责任是如何认识的”,以及原子弹问题。
裕仁支支吾吾,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怎么回答不重要,关键是透露一个信息:日本人没有忘记他对日本带来的战争伤害的问责。
(裕仁访问美国)
所有舆论都指向一个目的:退位谢罪。包括昔日文臣,甚至他的同胞兄弟,都想借此发挥,把他搞掉自己当天皇。
但这个倔强的老头就是死不退位,谁也没有办法。
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力,他有时还想参言,但被报道后遭到民众的反对,他哀叹“我只不过是个纸糊的摆设罢了。”
(裕仁葬礼)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直肠癌死去。
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个轴心国的最高领导人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前面两位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但是唯独日本方面的最高领导人与人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应有的制裁!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方面,第一战争罪犯绝对就是日本天皇裕仁!不仅大规模鼓吹帝国主义,而且蛊惑日本国内人民积极的参与侵略战争,在战争快要接近于失败的时候,又劝日本国内的人民说你们替我们去死吧!这种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仅没有受到真正的制裁,在日本人心里面的地位没有变化,这一点让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面的数千万的亡魂感到不值啊!
首席的战争罪犯为什么能够脱离掉了战后正义的审判!这件事情如果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感到特别好笑,为什么?因为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日本这个裕仁究竟是怎么一副嘴脸!
东条英机可裕仁真不愧是一对好主仆,两个人在蛊惑别人贪生怕死,这个方面简直就可以互相借鉴!个人一直响,当时日本国内的民众鼓吹说我们去清着更多的土地,拿到更多的资源,如果敌人杀了你们不用害怕,你们这是为了日本天皇去死,你们死得光荣,死得其所,饭日本面临被美国人占领的威胁的情况之下,他又鼓吹当时日本国内的民众为了天皇去死吧!而且还要坚决的执行武士道精神,不能被敌人俘虏,要跟敌人拼死作战到底!
等到日本看起来真的打不过了美国两颗原子弹扔下来了,日本天皇兢兢业业的赶紧跑到日本广播台,连续录了两遍的投降诏书!就是要告诉美国人你看我是赞成投降的!东条英机心里面实际上是妈卖批!打仗?你把我推到前面去,让我打,投降你第一个跑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然后两个人就好像忘记之前所说的言论一样,对于武士道精神,谈都不谈!东条英机当时家里的电话都被别人给打爆啦,就说你到底什么时候自杀!东条英机脸皮就厚着我不自杀,你能拿我咋的?日本天皇也待在皇宫里面什么事儿都不管,什么事儿都不看就一个劲儿的朝美国人说投降的事宜,等到美国要组建远东军事法庭派出士兵去抓东条英机的时候 东条英机觉得自己活不了了一,枪对准自己心脏开了一枪,然后美国宪兵冲进他家里面去抢要去找他的时候,他倒在血泊之中,还告诉美国宪兵说不要救我!美国人怎么可能让他这么轻而易举的死你?如果死了,谁给日本天皇顶岗去!
这个时候日本天皇在干什么?在那儿认麦克阿瑟做干爸爸,不仅如此,他还出于全局的考虑去美国士兵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服务不停的开始照顾!比如说著名的日本慰安妇,也就是成立的军妓组织,解决美国大兵的生理问题。而且为了证明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什么事情都没干,全是那帮底下的大臣做的,他还特意出了两本书,就是用来推脱责任的我什么都没干,我什么都没做,我什么话都插不上。这帮人自己替我做的决定,但实际上当时日本无论任何的战争决定都必须经过日本天皇的同意才能够发动日本天皇就是当时日本的最高领导人!你跟别人说不是你干的谁信啊?但是美国人信美国人醒了以后,嗯,那就随意吧,反正也是你爸爸,你爸爸决定你这个儿子到底是死是活。
而且二战之前,裕仁如果去视察日本民众的话,都是穿的军装或者是传统的天皇服饰,但是第二次世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他向美国人投降以后,除了重大节日,他都是穿的西装,证明自己接受的是西方文化。跟西方的美国爸爸有共同语言,而且麦克阿瑟叫他去干啥,他就屁颠屁颠地去干啥叫他去民间,好,就像一个上班族一样屁颠儿屁颠儿赶到民间,去跟当时日本民众一个一个握手,这要搁以前,日本天皇可以这么做,估计都瞧不起这帮贱民,别忘了是谁喊出来1亿玉碎的口号的,日本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压根儿没把它底下这帮臣民当自己人看就当成炮灰了。
当然,这个时候美国人急需占领日本,利用日本组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用来拦截前苏联巨大的威胁,并且将日本作为一个后勤基地,用来支援在朝鲜战场上面作战的美国军队,所以说能够方便他们去统治日本的手段,一个一个尝试,包括饶恕了曾经最不可饶恕的敌人日本天皇裕仁。
美国的降临,麦克阿瑟,他曾经是特别痛恨日本人的国内给了他这个命令,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够执行,最后他实在是憋不下去了,问了裕仁,你说武士道精神为什么其他人都死了,你还活着?裕仁支支吾吾的说,我天生有大的事情要去做,所以我不能这么快就死……麦克阿瑟也觉得问下去没什么必要了,也就不再问这个问题,反正在日本做太上皇的日子过的也不错,麦克阿瑟也就在保护日本天皇这个议题上面支持保留裕仁!
但是很快他就认清楚了自己干儿子这张嘴脸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朝鲜战场上面的进展不力导致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职,在麦克阿瑟离开日本的那一天,很多人都过来送行,但是裕仁没有来!麦克阿瑟十分火冒,当初我把你保了下来现在你就用这个态度对你干爸爸!是打算再去认一个亲爹吗?
裕仁说,我就是!曾经的亲爹!
在这之后,美国无论形式如何改变,裕仁就是抱大腿,美国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我们跟紧美国爸爸的步伐!并且自己再也不明目张胆的出来抛头露面了,我所有的事情全部交给那批人去干了,我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与我无关。
一直活到了1989年,裕仁就这样逃过了战争审判!一方面就如同大家说的美国人确实有跟日本人合作的意向,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装疯卖傻装孙子!怎么样,各位看清楚这位曾经的日本秦皇是一副什么样的脸了吧!
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裕仁天皇还是很爽的。
战后,美国考虑到如果消灭天皇制度,日本民众必然反对,可能出现国家的剧烈动荡甚至动乱。
美国从实际考虑,觉得保留天皇作为吉祥物并且不追究他的责任更为有利。
所以,美国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
但是,天皇的权力被彻底免除,也公开演讲说明:朕是人不是神。
其实,天皇在二战中有一定的权力,绝非裕仁自己说的:所有事情都是大臣决定,我只是被迫同意而已。
战后,裕仁天皇失去了权力,但形式上仍然是国家领袖。
裕仁天皇和他儿子明仁天皇,始终保持很高的待遇。
他们作为国家的名义上元首,仍然具有很高的地位。
我们看看他们每天的工作,资料这么写:
在日本,天皇也是要上班的。每天早上9点半,有“御车”到天皇居住的赤坂御所来接,然后将他送到皇宫内的天皇办公室——“菊之间”,在那里阅览各种文件。需要签名的,天皇就写上“明仁”两个字;天皇认证的,就盖一个“认”字的印章;天皇裁决可以的,就盖一个“可”字的印章;天皇看过的,就盖一个“览”字的印章。需要盖“御玺”和“国玺”时,就由侍从人员拿到旁边的房间去盖。因为这两颗玺的重量分别都是3.5公斤,天皇连连去盖,身体是吃不消的。
每周二和周五是举行内阁会议的日子。会议结束后,那些成为“阁议”的文件就都会送过来。所以,这两天是天皇最忙的日子。每天中午12点,天皇可以回到赤坂御所吃饭,并且休息到下午2点,接下来是继续上班。每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天皇要带回赤坂御所“加班”继续完成。据统计,天皇每年平均要在1200份文件上签字,一年大概要会见200多次客人。
除了在国内的工作以外,天皇作为日本的代表,必须长期在国外访问。
然而,这种访问未必是愉快的了。
在欧洲,尤其是东南亚、东亚这些日本侵略过的国家,裕仁天皇往往会遭到各种指责。
他的坐车曾经被酒瓶、鸡蛋、甚至大粪袭击过,他在国外种植的树被人铲除,他演讲有时会被人打断“屠夫”“二战的战争罪犯”等等。
裕仁虽然表面上装作看不见,心里是非常郁闷的。
他的侍卫官说天皇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出国,认为必然会受到屈辱和挑衅。但日本内阁认为天皇必须出国访问,裕仁也只能遵从。
至于生活上,天皇的生活是相当优越的。
资料中这么写道:
皇室服务人员阵容庞大,总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一个24人乐团、30名园丁、25名厨师、78名水暖工、电工等。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时待命的医生,5名专门负责侍奉他更衣的服务员,11名专门帮他准备日本国教神道教典礼的工作人员。由于皇室生活多繁文缛节,天皇夫妇居住的皇宫里配备了160名仆人。
天皇的餐饮由宫内厅大膳科的主膳和主厨负责,他们都是政府的公务员。天皇有26名厨师,有11人负责做日餐,11人负责做西餐,还有两人负责做点心和面包。此外,皇宫里还修建了造价高达22万美元的酒窖,里面储存了4500多瓶名酒。天皇一家还拥有一片约为252公顷的大农场,可以为皇室提供新鲜的牛奶、肉类和蔬菜。而维护这个农场,每年就需要近500万美元。
然而,裕仁在战后的生活未必是开心的。
他的侍卫官回忆:去世前几个月,1987年4月时,年85岁的昭和天皇曾就战争责任吐露苦恼,并称“长久活下去也没用”。“只会看到听到更多痛苦的事情。兄弟等近亲遭遇不幸,还被提及战争责任。”
二战结束后,并未受到惩罚的裕仁天皇,其战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裕仁,日本第124代天皇,大正天皇的儿子。早在裕仁的祖父明治天皇时期,日本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幕府专政时代,天皇的权利得到加强,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效仿西方,大搞“明治维新”,并在明治后期走上了对外军事扩张的道路。
1926年,大正天皇病逝,年仅25岁的裕仁接任日本第124代天皇,定年号为“昭和”。号称“万世一系”日本皇室曾长期受到幕府的控制,导致大权旁落形同傀儡。直到明治天皇登基前,随着德川幕府的日薄西山,大权才渐渐被天皇收回,经过明治天皇、大正天皇两代天皇的苦心经营,日本国门大开,效法西方,加强军备,开始有了逐鹿亚洲,征服四方的野心。1894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与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发生黄海大战,日本大胜,将势力发展到朝鲜半岛和中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通过武力征服周边国家的战略方针始终没变过。日本朝野上下皆是无比亢奋,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身为日本最高权利所有者的裕仁天皇无法置身事外,日本渐渐陷入战争旋涡,成为邪恶的轴心三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积极对外扩张,1941年偷袭美国珍珠港,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亚洲的战火迅速从东亚蔓延到东南亚、太平洋甚至南亚和澳大利亚,日本,以一国之力,泯灭人性的对亚洲各国大肆烧杀抢掠。而在日本对外侵略的过程中,作为手握国家大权的裕仁天皇无所作为,在身边主战派的蛊惑影响下,将整个日本带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但冥顽不灵的日本依然试图做殊死一博,在登陆日本本土前的关键一战冲绳战役,美军以惨重的代价最终夺取冲绳,为了彻底打击日本试图本土负隅顽抗的目的,美军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1945年,裕仁天皇通过电视广播发表“终战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作为日本头号战争罪犯的裕仁天皇,却为何幸运的逃过了战后的战争审判?这一方面有日美之间在战后达成的秘密协议,鉴于天皇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崇高无上的地位,废除天皇制度极易引发日本国内的内乱这不利于日本战后的稳定过渡。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想尽一切办法洗脱裕仁的罪名,诸如接受东京国际法庭审判的日本战犯们,都心照不宣的把战争责任往首相东条英机身上推,或者往自己身上揽,总之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使裕仁脱罪,能够逃过战后的处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在麦克阿瑟的建议下发表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宣言,这就是著名的“人间宣言”,这一份宣言直接把裕仁这个至高无上的天皇从神坛上面拉下来,天皇从“神”转变为人,彻底巅覆了日本民众上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这是划时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宣言。从此,天皇只能以日本国家象征的名义存在,彻底失去了皇权。裕仁天皇的“人间宣言”宣告了神话政治在日本的终结,他不再是神,而是一个和普通人无异的“人间人”!
战后,裕仁退居东京皇宫不问政事,但与当时托管日本的美国代表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麦克阿瑟关系交好,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裕仁也曾几度代表日本出访国外,1971年访问西欧多国,1975年出访美国,但几乎都遭到了出访国家民众的强烈抵制和抗议。裕仁还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天皇,经常深入日本各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裕仁天皇的中晚年,日本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远离了政治的他,晚年的生活是安详平静的,他本人早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生物分类学,战后更是经常深入日本各地大搞生物学研究,发表了《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以及《那须植物志》等关于日本本土生物的研究著作。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逝世,终年87岁。他的年龄在历代天皇里面可以排在前十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