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方人认为晚清各阶层已经无药可救了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最早认为满清各阶层无可救药的是英国人,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

让英国人惊讶的是,签署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但满清官员竟毫不在乎,也没有任何羞愧或者恼怒的感情。

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均把签订条约当做一项皇帝交付的差事,希望尽快了解,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英国佬璞鼎查等进人南京城和耆英等会谈条约,递交了马礼逊起草的条约草案。

搞笑的是,涉及到两国如此重大问题的条约,耆英等人竟然不逐条细看。

他们只是草草一览了之,就全部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要求。

对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满清官员并没有什么兴趣。相反,他们对其他的东西很有兴趣。

8月19日,满清官员到英国军舰上进行外交会晤。

按照外交惯例,英国人摆上了咖啡、茶、酒、糖果与樱桃白兰地。

这群本来谈判的满清官员,立即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高度热情。

英国佬记载:清方代表们对樱桃白兰地非常欣赏,个个品尝不停,尤其是牛鉴,每喝一口就以赞美的表情点头咂嘴。钦差大臣耆英也对所有的英国东西都感兴趣,只是比他的同僚矜持一些。

类似的会晤还有几次,期间钦差大臣耆英甚至颇有新区的和英国佬璞鼎玩起了游戏。

英国资料记载:钦差大臣耆英为了进一步讨好璞鼎查,他临时神秘地提议璞鼎查张开嘴。璞鼎查很纳闷,但又不好拒绝,便把嘴张开,在场的人也不知耆英要出什么节目。

只见耆英用手抓起几粒糖饯梅子,用灵巧的手法,一个一个很准确地远距离投入璞鼎查张开的口中,是那样的灵活和精准。耆英投一颗,璞鼎查就吃一颗,中国人就轰然一声喝彩。

其他英国人个个惊讶异常,有位英国人曾在日记中写到:他们(满清官员)不可理解,何以这位清朝政府代表国家与他们谈判的一个最高首领,如此忘情的讨好打败自己的侵略者。

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吃喝玩乐,真TMD丢人丢大了。

几天后的8月29日,条约正式签字,地点是英舰康华丽上。

搞笑的是,出卖国家主权的条约,英国人并不急,反而满清官员自己非常着急。

耆英、伊里布要求在在3天前,就把条约签订,早点了事。

但英国人反而不同意,策划举行一个比较隆重的庆祝仪式。

搞笑的是,期间耆英、伊里布为了早点签订条约卖国,想尽一切方法不触怒英国人,尽一切可能避免再交火。

据英国军官宾汉回忆,一次英国军营进行日常训练,传出了射击的枪声。驻扎在城外的三四名清朝官员以为对方要攻城,居然“奋不顾身”涉水到正在举行谈判的皇后号英舰旁边,“水几乎没到他们的下颌,摇着白旗声嘶力竭地喊和平!和平!和平!”

看看,这种人也是朝廷的重臣,这个国家还好得了吗?

为何西方人认为晚清各阶层已经无药可救了呢?

西方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