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少林武僧一龙被泰国拳王KO:中国传统武术真打不过泰拳吗?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本周,中国武林风第一人,武僧一龙,被泰国拳王西提差在一个多回合内KO。怎么回事?中国武术真的不如泰拳吗?听萨沙说一说吧。
泰国古代叫做暹罗,在宋代就有和中国商业贸易的明确记录。到了明代,暹罗成为大明的进贡国之一,双方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中国福建、广东一带的老百姓开始逐步向暹罗迁移,最终形成了今天庞大的华裔族群。
迁移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就包括武术。在明代,中国人开始和凶狠的泰拳过招。
当年没有什么记录,胜负并不清楚。不过,明清的中国功夫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想来切磋应该是互有胜负。
进入清末,随着火器的流行,政府对于练武人群的打击,中国功夫衰落的非常厉害。很多时候,中国功夫已经演变为江湖卖艺的东西,一些拳师还以半真半假的武术甚至舞术混饭吃。
当年中国武师自己切磋不多,谁也不想砸了自己招牌。即便公开切磋,也多是留有余地,比划比划而已。
不过,泰拳手不会给中国武师留什么面子。
泰拳自称站立搏击天下第一,现代泰拳有200年的历史,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拳术。
泰拳的杀伤力强,也比较危险。泰拳手比赛的主要目的就是击倒对方,而不是普通比赛那种凭借点数获胜。泰拳手一旦上场往往用尽全力。为什么?如果泰拳手有所保留,可能性命都难保。
老一辈泰拳手很多被活活打死在擂台上,时至今日泰国每年仍然要死数名拳手。
练武的人有句俗语:拳击是玩技术,泰拳是玩命。
可以说,同泰拳的切磋就是检验中国武术强弱的最好东西。
1921年泰拳总监受到中华总商会的邀请,组织中泰武术交流赛。
8月6日,泰国派出顶尖高手"高原虎"乃央参战,中方参加的拳师也有些名气(一度传说是鹰爪名师陈子正,但陈此时正在新加坡开馆)。
结果让人震惊!
一个回合不到,中国武师被乃央一脚踢中下巴晕倒,泰拳获胜。
此次失利以后,中方觉得丢了面子,连续4次向泰拳挑战。
结果3次都输,只有1次打赢。
海南武师李德曾经在泰国生活过,对泰拳有所了解,赛前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苦战3回合,李德攻其弱点,9次将泰拳手抱摔。最终泰拳手受伤无法爬起,李德获胜。
可见,中国武术不是对付不了泰拳。
不过,这一阶段仍然是败多胜少。
最后一场,也就是1924年泰国福建武师挑战重伤后,中泰就没有继续交流。这个青年武师胆子很大,但水平不高。他只是业余爱好者,是曼谷的华裔挑夫。这小伙子学了几年武术,仗着年轻力壮,主动挑战泰拳。结果,自然是技不如人。
苦战2个回合,武师仗着身大力不亏,苦苦支撑,几次被打倒坚持爬起再战。
第2回合最后,中国武师已经摇摇晃晃,支持不住。混战中,这个武师被泰拳手一脚踢中颈部,随即用力抱住对方腿部摔跤,眼看就要获胜。危急之下,泰拳手膝肘并用,连续击中中国武师头部天灵盖,导致后者颅内出血,受重伤。
侨居加拿大的白鹤拳教练李鹏曾经这样说:泰拳手那双脚的确犀利,被扫一下,即痛入心脾,那种痛法是一种莫名其妙、令人冷汗直冒的疼痛。
中断了30年后,1958年香港武术兴起,中泰武术再次交流。
可惜此时的香港武师多是靠名气吃饭,实际功夫平平,还不如20年代。
那一年,2名太极拳师胡胜、张耀强,受泰国侨团邀请,参加和泰拳的交流活动。
10月17日,双方正式比赛。
名气较大的拳师张耀强,开始表现不错。一轮快攻,张耀强将措手不及的泰拳手沙原塞重重摔倒在地。
可惜,香港观众没有高兴多久。
几秒钟以后,张耀强突然被对手肘击打中胸部,当场倒地不起。
至于胡胜就更夸张。出场仅仅40秒,被泰拳手巴越肘击打中太阳穴,倒地昏迷。
大败以后,香港拳师不死心。
1961年5月,香港体坛名流韦基舜发动组团再战泰拳。结果6局输了5局,只有1局打和。其中蔡李佛拳师杨康,上场45秒被泰拳手苏沙利一脚踢昏。
港、台、澳三角擂台大赛丙组冠军,北少林名将黎雄,被泰拳手炳良打得脸部血流不止,被迫弃战。
赛后黎雄接受采访,认为泰拳厉害:肘膝并用,四肢全出,长距离拳脚用老后,肘撞膝顶随之而来,令人顾上失下防不胜防,厉害之至。
连续大败以后,10多年内,双方没有太多交流。
1973年12月,香港武师翟光、邝汉杰再次挑战泰拳。
赛前,武师翟光还出了洋相。
翟光自认为必胜,赛前主动要求表演中国武术传统套路。一时间,擂台上龙腾虎跃,拳脚无影,精彩至极,翟光受到满堂喝彩。
正式开战,仅仅1分多钟,翟光被泰拳手玛纳勒踢倒,挣扎不起,输了。
邝汉杰也是不倒一个回合就被打翻,抬下擂台。
香港方面大感丢了面子,媒体嘴硬死撑“一是仓猝成军,未经充分准备;二则是不习惯穿手套,令其功夫绝技无从体现,竞赛时吃亏”。
武术界多名资深武师要求参赛报仇,都被国术总会劝阻(知道他们赢不了,怕去了丢人),最终派了一些强壮的徒弟参赛。
泰国方面也降低标准,派了一群二流拳手上场。
香港媒体认为是规则限制了中国武术发挥,此次双方达成协议:香港拳手可赤手空拳打斗,自由发挥绝招(但不能插眼踢裆)。
此次比赛盛况空前,有1万多名观众观看。结果呢?5名中国武师全部告负,坚持长的不过2分20秒,短的甚至不到20秒。
华侨和香港市民大失所望,指责他们是“豆腐拳师”。
写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中国功夫没用?
并不是中国功夫如此,日本人曾经受到过一样的待遇。
1966年,日本空手道顶尖高手泽村忠挑战泰拳手,全场被打的体无完肤,最终抬下擂台。
赛后发现泽村忠受伤16处,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能下床。
早在3年前,日本武术界就认为空手道可能不是泰拳对手。
1963年,日本极真会首席拳师黑崎健时曾说:对于泰拳师的技术深感惊异,空手道的动作在实战发挥时相形见绌,给人迟缓之感。空手道的踢技,在与经五百年不断用腿的考验所产生的泰式腿踢相比之下,其实效性顿见低劣。肘击膝撞方面,泰拳运用自由自在,圆活洒脱,而空手道则因拘于"型"(大致相当于中国武术中的套路)之束缚,失去应有的流畅和灵活。
可见,实战性较弱的传统武术,无论中日韩美,在泰拳面前就会原形毕露。
为什么都败的如此惨?
除了比赛规则以外,关键在于泰拳是一种凶狠接近实战的拳术,压根就没有花架子。
泰拳手上台可以打擂,下台可以用拳防身甚至杀人。
而中国传统武术花架子太多,半真半假的大师也太多,和泰拳一碰就见光死,也并不稀奇。
以上似乎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我们的散打,最初也不是泰拳的对手。
建国以后,我国体育界有识之士,就意识到中国武术很多门派华而不实,实战能力弱。
在融合各派精华和吸收国外武术经验后,我们推出了散打这一体育项目。
客观来说,散打的实战性强大太多,不过仍然偏重于运动竞赛性质。早期散打比赛很少有KO,多以点数取胜。
结果90年代中泰第一次交流,我方准备不足,对抗不足,吃了大亏。
资料中写道: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触泰拳是在1990年。当时,作为北京武术散打队的首任总教练,他带队参加刚刚设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带去的都是当时的国家级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没办法,我一看到泰拳用肘用膝,就只好丢毛巾(认输)。”梅惠志说,当时,北京武术散打队第一次出国,根本不懂什么是自由搏击,对泰拳的膝肘攻击很不适应。“与泰拳硬碰硬,我们根本打不过,拳脚打在对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样。而当时我们的队员抗击打能力比较差,挨上两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此次惨败之后,梅惠志等人才把泰拳的录像拿回来反复研究。“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边腿和膝肘。他们的记分主要是以击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时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们根本就不躲。但我们的散手没人家能挨打,散打只有发挥摔法的优势才有取胜的机会。”梅惠志说。
随后散打进行针对性训练,中泰胜负开始逐步趋于平均。这10多年来,颇有泰国拳手被散打血洗的战绩。
抛去拳法不谈,就身体素质来说,中国北方的男性明显要比泰国人更强壮一些。只要训练得法,中国拳手的胜率应该还大一些。
自然,比赛规则的修改,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允许摔法的比赛中,散打往往有压倒性优势(泰拳不允许摔跤)。允许膝尤其是肘的比赛中,散打就会处于很大的劣势(散打不允许用肘)。
萨沙练过一点拳击,曾经问过练过散打和泰拳的师兄,到底哪个更厉害。
师兄是这么说:没有谁更厉害一说,关键要看练武者自身水平如何?还有,练拳是为了干什么?如果是打擂,就要看规则对谁有利,谁就能赢。如果无限制格斗,泰拳因膝肘厉害,似乎略强一些。但散打选手只要掌握要领,发挥自己优势,也是可以秒杀泰拳的。
至于一龙,武僧的包装就不提了,实力不能说没实力,毕竟打了这么多年,如果菜鸟早完了。
不过,一龙和泰拳老拳王播求的对阵中,可以看到双方差距还是明显的。作为一个业余选手,一龙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没有炒作到的那么高。至于什么中华第一武僧和民族英雄,就更是不知所云了。
客观来说,一龙水平和西提差压根不是一个档次,大家自己看看比赛就知道。一龙第一个回合基本就是撑下来的,第二个回合能坚持这几十秒也属于不易。
萨沙个人认为,一龙不能代表散打的最高水平。但即便散打最高水平,也顶多和西提差伯仲之间而已。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泰拳是泰国的一个职业,每年有大量泰国人从事这项运动。无数业余选手练拳,有一定成绩就会放弃本来职业,成为职业拳手,以此谋生。
泰拳是泰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萨沙在泰国芭提雅,看过酒吧里都有泰拳比赛。
同时,泰国甚至亚洲乃至世界,到处都是教授泰拳的拳馆,练习者非常多。
散打在中国有多少基础?
中国顶尖散打高手都是体制内,人数寥寥,比赛寥寥。
播求、西提差之类退役之能打上百比赛,我们散打拳手打的比赛也就是他们一二成而已。
真要想振兴中国武术,就学学韩国,把散打作为国术作为学校体育的必修课吧。
中国的小伙子们人人都练散打,几亿人练散打,还能搞不过一个泰国吗?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泰拳500年不败这种说法自媒体吹捧的成份更多。
在世界各种格斗中泰拳的知名度是很高的,当然他们的技术是一流的,并不意味他们就是最强的武技,相比欧美搏击术,泰拳在训练科技器材、训练手段上并不先进。泰国更多是高度的经验学,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赛事的经验沉淀。
欧美的体育大学就要比泰国的体育大学多很多,在学术研究上也要比泰国先进很多,尤其是他们对运动员的健康保护方面,做的比泰国好很多。
泰国经济还是比较差的,很多泰拳手从小就可以参加职业的博彩泰拳比赛,他们很多是为了吃饭生存去打拳,他们的训练也是非常枯燥。
现在很多顶尖的赛事,泰国选手并不多,MMA综合格斗、拳击、柔术等等,甚至可以扩展到奥运会的成绩,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的训练科学性并不高。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能500年不败,泰国就不会这么小了!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是,这是毫无疑问的!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只有孙悟空才能五百年不败,因为他在五行山下这500年没有打架。
泰拳有站立格斗最之称,主要特点是通过凶狠肘击和膝击和刚猛的打法所闻名。因为在近距离徒手搏斗中,肘击和膝击的隐蔽性,灵活性更高。
但是如果说泰拳是世界最强武术我不能认同,本文的回答不会从李逵和张飞谁更厉害的角度来说,我们从实战和理性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武术的种类很多,先不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光是我们能在综合格斗最著名的赛事UFC的擂台上看到的就有:拳击跆拳道、巴西柔术、泰拳、空手道、摔跤等等,而在其他的格斗比赛中我们还能发现俄罗斯桑搏、蒙古摔跤等等。
下面笔者从以下个角度为您解答:
1.历史演化:从第一届UFC比赛中巴西柔术以“在地板上摩擦”的方式爆冷夺冠(当时人们不看好躺在地上也能打赢比赛的格斗术),巴西柔术在早期UFC无人能敌,但之后对手们逐渐找到了应对的手段,这一时间段属于不再地面缠斗,而是直接“骑着就打”的古典摔跤当红时期。现在的UFC我们很难看到选手们只依赖于一种战法,更多的胜者是精通站立、地面、抱摔等综合格斗技巧的选手。
2.体型特点:泰拳在轻量级的比赛中胜率很高,比如最著名的泰拳选手播求。因为在轻量级比赛中相对来说对于灵活性和爆发力的要求更高。随着重量级的增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抱摔和关节技(反关节让对手屈服,或失去战斗能力)而随着重量级的继续增长,绝对力量的优势体现的更明显,这也是为什么重量级拳击比赛的OK率要高过点数取胜的原因。
当然,体重身高也不是绝对的制胜法宝,俄罗斯选手菲多就在比赛中战胜过比自己高30多公分的崔洪万。
尼克-纽维尔,一个天生只有一只手臂的人,但是对格斗的热爱让他毅然决然参加格斗比赛。最后这个图片中您可以看到,这名独臂战士只有一条右胳膊的格斗选手也会取得比赛胜利,所以说武术最重要的不是哪个更强,而是让自己更强。
并没有一种格斗技法可以说的上是无敌的,无敌的只有你的内心!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是否可以认为是世界最强武术?
从现在传武的现状来看,泰拳在实战方面,确实走在了传武前头!现在的传武,以健身和收徒敛财为目的,已经艺术化、体操化了,实战的精髓丢在历史车轮后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