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当时的形势,坐镇荆州的主帅位置,没有人会比关羽更合适,也没有人比关羽更有资格,更没有人比关羽有这个能力。论战绩来看,魏延虽猛,却终究不低关羽。且不论三国演义中那些虚构的情节,单就历史上的襄樊战争来讲,凭魏延之力势必难以取得。而魏延除了兵出子午谷的计谋外,多半只是小打小闹。事实上,荆州之失,并非是关羽大意轻敌。以当时关羽手中的兵将来看,单独面对曹操或是东吴,都已经捉襟见肘。不过,在危难之际,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刘备争夺汉中的压力,关羽才动用节钺之权,以攻为守,发动了襄樊战争。只可惜最终还是遭吕蒙抄了后路,致使功败垂成。

刘备让关羽去攻打荆州第一是相信他的作战能力,第二是相信关羽的人品,所以选择关羽去完成这项任务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魏延虽然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是和关羽相比,魏延不太可信,而且魏延不是一直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人,他只是一个降将,所以在刘备眼中魏延没有那么可靠,也就不会将这个重任交给他去办,所以无论荆州是否失守,关羽都是唯一人选。所以个人觉得让魏延守荆州是不可能的

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刘备不可能让魏延去守荆州的,为什么?因为不可能放心。荆州离益州太远了,根本没有办法管,唯一能保证荆州一直能够在刘备手里的办法,就是靠部将的忠心。关羽够忠心吗?当然够了!那可是拜过把子的弟兄。以前人头脑简单,对结拜非常看重。不像现在的蒋介石,今天跟人换帖子,明天就翻脸打人家。唉😔人心不古啊!那么魏延够忠心吗?刘备是不能完全放心的,因为没拜过把子啊哈哈,再说诸葛亮也是不会同意的,因为诸葛亮早就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为什么会有反骨呢?因为心太大了,总觉得自己是比诸葛亮还厉害的天才,怎么能只做一个将军呢?这样的人,不要说刘备诸葛亮了,就是蒋介石也不敢信任他,因为不管是谁愿意给他一份高官厚禄,他都会分分钟叛变的。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嘛!这事现在说起来很轻松,在古代可是大逆不道灭九族的事啊哈哈!主要是连带伤害太大了,这个我不说大家都知道的是吧?唉😔古人真的是太累了,还是做现代人比较好哈哈哈。

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在三国时代,荆州的争夺关系到三个国家的命运。曹操企图夺取荆州,进取江南。刘备企图占领荆州,完成《隆中对》的计划。孙权企图占有荆州,完成他全据长江,北向争天下的设想。这样,荆州就成为三方争夺的焦点。

一、东吴和蜀汉围绕荆州的争夺。

在鲁肃执掌东吴军权的时期,他坚持孙刘联盟攻抗曹操的方针,以大局出发,将南郡借给刘备。这样,就形成西线由刘备负责,东线由孙权负责,共抗曹操的局面。当时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把正在写字的笔也掉在了地上。

可是,孙刘联盟是不稳固的。孙权和刘备都各有私心,有着自己的战略要求。于是,在荆州的所有权上,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双方先是发生了湘水之争,后是发生了孙权败盟,袭夺荆州的事情。

由于荆州被孙权夺取,关羽被孙权所杀,孙权和刘备彻底翻脸。不但孙刘联盟破裂,还造成了双方的夷陵之战。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使得曹魏坐收渔人之利。随着实力的增减,孙权和刘备都失去了夺取天下的能力。

二、关羽对丢失荆州应负的责任。

荆州的失守,和关羽的失职有着巨大的关系。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说的就是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对荆州的失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由于他个人的性格问题,得罪了不少部下同僚。史书记载他“傲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因此,关羽和他的部下,尤其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员都关系处得不好。

这使得东吴得以利用这个矛盾,对关羽的部下进行拉拢利诱。在东吴偷袭荆州的时候,关羽的部下士仁和麋芳都没有抵抗,献城投降了。这使得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士仁和麋芳都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人,尤其是麋芳,还是刘备的糜夫人的兄弟,和刘备还有姻亲的关系。这样的人,能够选择自动投降东吴,可见关羽平日里对他们的欺凌有多么严重了。

不但如此,关羽还因为自傲而对东吴看不起。他轻视东吴的战斗力,动辄说东吴将领是江东鼠辈。在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时,关羽竟然说什么虎女怎嫁犬子。正是因为骄傲,才使得关羽虽然在北伐时对东吴做了防备,可是却没有认真对待。

在陆逊接替吕蒙之后,给关羽写信。在信中,陆逊对关羽阿谀奉承,使得关羽对东吴更是放松了警惕。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关羽将用以防备东吴的军队抽调北上,投入到襄樊战场。这一切造成了荆州防卫空虚,使得东吴有了偷袭的可乘之机。

尤其不可原谅的是,在前线取得一定战果后,关羽对形势发生误判。在无法迅速打开战局,同时没有大的增援,关羽依然在襄樊纠缠不退。甚至曹操把东吴袭击荆州的消息告诉关羽后,关羽依然不退。结果眼睁睁的失去了救援荆州的机会,酿成了大错。

三、魏延镇守汉中的表现。

那么,如果刘备不让关羽镇守荆州,改以魏延来镇守荆州,又会如何呢?我们从历史上看,魏延是刘备军中的一员有勇有谋的将领,曾经被刘备委以重任,以汉中太守的身份镇守汉中。

魏延镇守汉中时,对刘备承诺说,如果是曹操带领全国之兵而来,自己为刘备阻挡他。如果是其他的偏将率领十万人马来,自己就为刘备歼灭他。事实证明,魏延并没有夸口。

在魏延镇守汉中后,他认真的对汉中的防务进行了布置。他依照汉中的地形,采取依托山险,层层设防的方针。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魏延的部署下,蜀军已经牢牢控制了汉中北部的山区。这样,魏延进可攻,退可守,不仅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为北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魏延死后很长时间里,他的防御体系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在王平时代,曹魏发动对汉中的进攻时,魏延的防御体系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虽然拥有几倍的优势,曹魏也被迫无功而返。

只是到了姜维的时代,姜维好大喜功,擅自改变了魏延的防御方针,修改了魏延的防御体系。结果在曹魏的一次攻击下,蜀汉就灭亡了。从这方面也体现了魏延的价值。

四、如果魏延和关羽对换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让魏延代替关羽来镇守荆州,情况要会比历史真实情况要好得多。首先,魏延由于自身的资历问题,不会像关羽那样飞扬跋扈。而且,魏延也只是偏重于军事方面的事务,在行政管理方面刘备还要倚重于其他人员。

这样,魏延就不可能象关羽那样专权,会想办法来调和同僚的关系,让荆州的文武之间协调一致。在魏延和文臣的共同努力下,荆州会比关羽镇守时团结。这样一来,象士仁和糜芳那样的事件就不会出现了。

而且依照魏延的性格,魏延会按照荆州的实际情况,把荆州的防务做得滴水不漏,让东吴找不到可乘之机。东吴想要拿下荆州,就只能依靠强攻。如果是这样,刘备和孙权就会如同湘水之争一样,为刘备从西川救援争取时间。

所以说,如果魏延来镇守荆州,东吴是不可能轻易的拿下荆州的。但是,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荆州不但是刘备发展势力的跳板,还是北伐宛洛的主力的战役出发地。从这一点来说,荆州的部队是准备用以北伐的。

《隆中对》说的,荆州是以一上将率领北伐,这员上将非关羽莫属。如果换成魏延,那么不管从资历上、军事能力上都比不上关羽。所以说,让魏延来镇守荆州,关羽调往汉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荆州的北伐任务取消了。蜀汉将所有的兵力集中起来用于秦川。这对于蜀汉倒是一件幸事。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关羽调往汉中,魏延镇守荆州,对于蜀汉政权是极为有利的。这样,集中兵力的蜀汉会拿下雍凉,继续向山西、河北发展攻势。而魏延专心镇守荆州,万无一失。即便是东吴败盟,和曹魏一起来攻打荆州,也会全身而退,不会落得个人地两失的下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会。

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如果让关羽去争夺汉中当然没问题,但是魏延守荆州,他的能力不如关羽,而关羽的缺点他一个不少,所以荆州可能丢的更早。我们先来看下当时的荆州的形式:

《三国志·曹仁传》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三国志·于禁传》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三国志·武帝纪》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三国志·庞德传》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三国志·徐晃传》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命曹仁进攻荆州,十月因为侯音、卫开等纠集数千人在宛城造反,曹仁、庞德先回师平息叛乱,结果接下来就突然变成了曹仁被围,于禁和徐晃赶着回来就曹仁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三国志》里没有记载。

考虑曹仁开始打算带兵进攻荆州,兵力肯定不少,侯音叛乱不过数千人,镇压叛乱损失也不会大,所以不是进攻关羽失败,就是被关羽趁机杀过来,曹仁作战失利,所以不得不退守。因此曹操才不得不派于禁和徐晃回援,其中于禁去了樊城,而徐晃留驻宛城作为后援,结果再次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全军覆没。

所以关羽差不多是打爆了曹军两个军团,要是让他参与争夺汉中的战役,自然没问题。关羽唯一的问题是在取得大胜以后不懂得收手,不过汉中之战有刘备做总指挥,所以这个不是大问题。

而魏延的战绩相比下要逊色的多,魏延虽然有镇守汉中八年无事的记录,但是汉中不是荆州这样的四战之地,地势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汉中之战后曹魏的作战重心是在荆州,而不是汉中。关羽北伐以后,曹操先后派了于禁、徐晃、张辽等人增援樊城,还一度打算亲征,魏军的主力云集襄樊。

曹操死后,曹丕也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容易发挥骑兵优势的荆州,亲自带兵南下屯驻宛城。此后由于东吴的反复,为了报复曹丕两次伐吴,在关中始终采取防御态势,并没有进攻汉中,并非畏惧魏延。

而魏延单独领兵的记录不多,对魏只有在阳谿击败费瑶、郭淮一次,有些人把卤城之战也说成魏延的战绩是不对的,此次作战是诸葛亮指挥,魏延只是参战诸将之一,并不能体现他的统帅能力。但是从他最后莽撞的起兵攻击杨仪,最终兵败被杀一事来看,他对于局势和军心的判断能力很有问题,不能算一个合格的统帅。而魏军曹仁、于禁等都是名将,曹仁率劣势兵力在南郡对抗周瑜都能打个互有攻守,魏延面对他未必是对手。

更重要的是魏延的缺点一点不比关羽少,《三国志》里记载魏延“性矜高”,和同僚的关系极差。这样的人放在荆州,那么和糜芳、傅士仁等关系肯定也不好,而以他的资历更压不住糜芳这样的元老,而魏延又是一个一言不合就兵戎相见的人,真的让他守荆州两个人矛盾还要大,弄不好在曹仁进攻荆州的时候就可能因为荆州军内讧而兵败。

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关羽去夺汉中,是否能万无一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谁来也没用,荆州守不住是因为蜀汉缺少实力。

荆州是所谓四战之地,处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

在蜀汉将主力拉到四川,留在荆州的兵力太弱,这才是关键原因。

三国演义欺骗了你:关云长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本文作者为珀尔修斯之弓,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被后世尊为武圣人,节义无双,人称关公而不名。

在小说家笔下,更是忠勇无敌,温酒斩华雄,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父子归天。《三国演义》到底是小说,历史上的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答案是否定的。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江南四郡,又从东吴那里借来了南郡,实力从赤壁之战前的不到两万残兵败将发展到了六万多精兵强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统领驻守各郡,可谓兵强马壮。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领数万军队入西川,和刘璋翻脸后又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留关羽守荆州。此时关羽手下再无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兵力也只剩下约两万人,驻守在南北一千华里,东西五百华里的荆州地区。所以除了直面曹魏的南郡由关云长亲自驻守之外,其余各郡并没有很强的守御力量。

事实历史上是孙权在得知刘备取得益州后,就要求归还荆州。被刘备耍赖拒绝后,孙权直接派官员去接收荆州南部的三郡,结果被关羽全部赶走。孙权大怒之下,直接派吕蒙攻取三郡。

刘备知道消息后,率领五万大军出西川下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军队在长沙西北的益阳和鲁肃吕蒙率领的吴军对峙,企图夺回南部三郡。后因曹操出兵汉中,刘备不得不和东吴划湘江为界,把长沙桂阳划归东吴。关羽已经失去了一半荆州!这可是一点大意都没有,纯属实力差距使然。

刘备回西川后,关羽的辖地少了一半,只有湘江以西三郡。此时刘备孙权重新结盟,双方依旧各自提防对方。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率军前往襄阳攻打曹仁,适逢大雨,汉江倒灌,水淹七军,关羽擒于禁,杀庞德,包围樊城,威震华夏。大家注意关羽刮骨疗毒,是出兵攻打襄樊之前的事,中箭时间更早。

刮骨的原因是箭伤痊愈后,遇到阴雨天骨头会疼。当时的医生既没有X光机,也没看到过当年的箭是什么样的,就这样断言箭簇有毒。于是就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施行手术,割开了皮肉看骨头。关羽并不是如小说上和马良下棋,而只是吃烤肉饮酒,谈笑自若。

吕蒙偷袭荆州,小说里提到了吕蒙装病,诱使关羽把驻守在南郡和公安防备东吴的预备队调往襄阳前线。

这是符合历史的。后面只强调了东吴士兵穿平民衣服,冒充商贾偷袭关羽设置的烽火台岗哨。和关羽有隙的公安傅士仁和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断了关羽的后路。

有朋友就会问,为什么西川刘备不派人东下救助关羽呢?那是因为小说里没有提到,陆逊在吕蒙进占公安南郡的同时,已经率军占据了南郡西边的宜都郡的秭归夷道,驻扎在夷陵,封堵住了三峡出口防备蜀军东下。

关羽北有曹军,南有吕蒙,东有孙权,西有陆逊,手下兵卒又纷纷逃散。万般无奈之下,关羽只得退走当阳东南的麦城。东吴攻略荆州,是以“举国”之力进行的多路合围作战,配合北面曹军实现对在外作战的关羽的全面碾压,而不是仅仅靠白衣渡江。

小说最后提到,关羽派廖化去上庸郡向刘封孟达求援。上庸在今湖北省竹山县,和关羽所在的当阳麦城之间隔着可怕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从麦城去上庸求救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沿着汉水上溯到上庸。姑且不说逆水行舟的困难,这条水路首先要经过曹军重兵驻守的襄樊,压根就走不通。另一条路是从神农架东麓走五百华里山路,经过房陵县到上庸。

小弟实在不知道,廖化怎么在几天之内赶完这五百华里山路的?即便廖化一个跟头云飞刀了上庸,但刘封孟达也无可奈何。他们率军无论从水路还是山路,都不可能解救前往被曹魏东吴四面围困的当阳麦城。

关羽失荆州,真的不是大意所致,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悬殊。割让湘江以东荆州后,刘备又要对汉中用兵,可能不再重视荆州。

如果能够在关羽出征襄阳时,派出一员如张飞赵云这样级别的将领,率领一万军队来驻守南郡统筹防备东吴,结局可能有很大不同。

即使东吴三路进击,他们也许能保住南郡根本。关羽也不至于陷入四面包围的绝境,最终败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