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达特遇刺原因非常简单,和以色列搞和谈。
在当时整个阿拉伯世界来说,犹太人占据了圣耶路撒冷,就是穆斯林的共同敌人。
这个涉及宗教的根本性问题,在阿拉伯人看来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无论是极端保守的沙特、伊朗,还是相对世俗化的叙利亚、伊拉克,甚至被西方成为疯狗的卡扎菲,对于以色列的态度都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消灭这个国家。
甚至是已经亡国的巴解组织,被以色列人搞得站不住脚,仍然拒绝和以色列进行任何谈判。
然而这个节骨眼上,一直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在1977年飞到耶路撒冷同犹太人何谈。
此举顿时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指责。
在所有阿拉伯人看来,埃及总统萨达特毫无疑问是穆斯林中的叛徒,为了自己的利益向异教徒屈服。
阿拉伯人从古至今的观念都是:敌人可能会被宽恕,但叛徒一定要被处死。
所以,萨达特的下场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
当然,萨达特搞和谈在他看来是正确的。几次中东战争都是埃及作为主力,几乎每次都损失惨重,偷鸡不着蚀把米。
盛产石油的西奈半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一直收不回来。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再次倾全国之力出动20万大军进攻,结果不但没有获胜,反而丢了苏伊士运河,还被以色列军队打倒距离开罗不远的地方。埃及损失4万多人,2000辆坦克被击毁超过1200辆,元气大伤。
战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又进行武器的换代,军事实力飞速增加。埃及因缺乏军费,军队战斗力反而极速下降。
萨达特认为,埃及没有能力打败以色列,既然如此还不如何谈。
同时,埃及这几年因人口暴增,国内经济发展困难,经济增长从百分之四降到百分之一,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为备战,埃及军费却从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下去,恐怕也不用以色列来打,埃及自己就要垮了。
自然,还有国家战略的因素。萨达特上台以后,认为必须废除前总统纳赛尔的亲苏政策。萨达特认为,苏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
找干爹也要找个强的,应该选择美国作为盟友。
美国为了抑制中东的反美实力,也可以和埃及合作,仅仅79到81年就提供了55亿美元的援助。
但是,美国援助是有要求的,让埃及带头和同以色列何谈。在美国人看来,埃及是阿拉伯联盟的领袖,他只要和谈就会导致阿盟的垮台,以色列就安全了。
为此,美国以让以色列规划占领的埃及西奈半岛领土作为诱饵,并且真的先还了百分之六左右的领土。要知道,当时埃及是没有本事采用武力收复的,现在以色列竟然愿意通过和谈还,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以上原因,萨达特觉得和美国以及以色列何谈。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萨达特作出惊人之举——访问了以色列并在其议会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说。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埃以双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次年3月26日,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持续30年多年的战争状态。由此,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但以色列船只可在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航行。
对于萨达特来说,他的行为几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得知萨达特和犹太人何谈后,仅仅首都开罗就有11个不同的极端组织宣布要干掉他。
阿拉伯社会包括埃及内部都有大量的极端分子。这些人为了处决所谓的叛徒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要么萨达特不再公开场合出现,只要一露头就会有生命危险。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主持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8周年阅兵式。在中午12时59分,一辆牵引苏制M46加农炮的炮车突然停在了阅兵台前。众人都以为这辆炮车很可能遇到了故障抛锚,也没有在意。
很快四名身穿埃及陆军军服的男子冲出炮车,向主席台冲去,一边向人群投掷手雷,一边用手中的冲锋枪扫射,目标就是萨达特总统。
萨达特总统被近距离击中5枪,其中2颗子弹击中肺部,当场死亡。
整个刺杀行动仅进行了45秒。
事后查明,这4名暗杀者都属于埃及国内的极端宗教势力。对萨达特造成致命伤的人,还是埃及军队连续7年的射击冠军阿巴斯·穆罕默德。
萨达特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埃及人要杀我?真是不可思议!
现在看来,萨达特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为了埃及,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不过,当时绝大多数阿拉伯人都认为,萨达特死有余辜,4个刺客是烈士。在巴格达、利比亚、德黑兰、黎巴嫩,当地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犹如庆祝节日般欢庆萨达特的死。
事后,穆巴拉克接任埃及总统,埃及法院判处四名罪犯死刑,同时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有300多人被判处死刑,埃及军队进行了内部的大清洗,那些具有极端宗教思想的官兵被大批开除或者提前退役。
鉴于萨达特对中东和平的突出贡献,197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给了埃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萨达特!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如果萨达特看到今天的中东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是否会对自己当初的行为而感到可笑或者是悲哀?无论萨达特的行为多么正确,但只要时机不恰当就是错误的,这不是萨达特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悲哀。自他死后。阿拉伯世界再有也没有一个领导人可以把中东国家团结在一起的人了。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18年—1981年),埃及第二任总统,也是唯一在战场击败以色列的人。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反以的盟主和领袖。在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刺杀,终年63岁。萨达特的遇刺主要是基于国内国际两个矛盾。国际上是由于同埃及“擅自“同以色列和解。再就是国内经济的衰退。在两个国内国际两个原因相互作用下,导致遇刺身亡。
在国际上,萨达特已经深刻地意识到,阿拉伯国家根本无法消灭以色列。以色列在中东的存在将是必然的。而埃及为了消灭以色列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以色列“和解“同。通过和平手段收复西奈半岛是唯一的选择。所以,萨达特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前往以色列进行和谈。会谈的结果无疑是成功的。埃及和平收回西奈半岛。为此在1978年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9年3月签署《埃以和约》,结束了两国之间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战争状态。但萨达特的行为在阿拉伯世界看来无疑就是背叛,恶棍,叛徒。阿拉伯国家联盟把埃及开除。纷纷与埃及断交。埃及在阿拉伯国家内部空前孤立。也遭到埃及国内强硬派的指责。萨达特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状态。
如果说国际问题对国内影响不大的话。那么埃及的经济衰退和腐败和对穆斯林分子的打压就成为压死萨达特的最后一颗稻草。萨达特的经济政策,使得埃及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没有享受经济改革的成果,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的安宁取决于广大的普通民众对国家看法和认同感。
七十年代末的大幅度农产品价格提高,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抗议,罢工,枪杀此起彼伏。而萨达特对激进宗教的打击,也使得萨达特成为穆斯林世界的敌人。各类反抗被虽然被萨达特镇压下去。但熊熊烈火已经是无法避免了。此时的萨达特即便不不遇刺也必将下台。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看,萨达特无疑是正确的今天埃及激进穆斯林的泛滥,正是由于萨达特继承人对他们的放纵。现在阿拉伯国家都已经与以色列和解。而当初最先与以色列和解的却是萨达特。只不过萨达特看到太远,走的太早。所以成为了错误。成为叛徒。萨达特的作为现在看来,是他为埃及作出的最大的贡献。伟人的眼光超越时代,看到本质。但为此他献出了生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作为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埃及可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不仅有着璀璨的古埃及文明,还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曾主导四次中东战争,尤其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在前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的率领下,赢得了对以的战争胜利。
萨达特不仅是阿拉伯世界的杰出政治家,还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为了避免民众长期陷于战火之中,他首倡与以色列和谈,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西奈半岛等失地。同时,他还是一位外交上的能手,打破了美苏在中东的对抗僵局,成为改变世界局势的风云人物。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带领埃及人民走向和平的优秀领导人,却在1981年埃及阅兵式上遭到刺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萨达特)
一、十月战争的埃及英雄。1918年,萨达特出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米努尔省迈特阿布库姆村,其父是陆军医院医生。18岁那年,萨达特考入埃及皇家军事学院,他参加青年埃及党,曾因参加反英国殖民者斗争两次入狱。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萨达特成为前总统纳吉布的政治顾问。等到纳赛尔总统逝世后,开始担任了埃及总统。上任伊始,他便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试图和平解决埃以纷争。但以色列态度蛮横和谈失败,于是萨达特决定以战求和,率领埃及军民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联合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萨达特的指挥下,埃及军队突破以色列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歼灭以军190装甲营,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土地,一雪1967年的耻辱,打破了以色列自吹自擂不可战胜的神话。
凭借10月战争的胜利,萨达特成为埃及国内及整个中东的英雄,一跃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领袖。
(伊斯兰圣战组织)
二、遭到仇视的和平使者。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美国斡旋下,倒向西方的萨达特走进戴维营,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定,还亲自访问以色列,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亲密拥抱。这些举措立刻引起了其他阿拉伯国家,和埃及国内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愤怒。
虽然萨达特的政治转向为埃及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外部环境,国内经济不断好转。但是此后他在阿拉伯世界陷于空前的孤立,加上他强硬反对宗教对政权的干涉,也使得国内原教旨主义者对他的仇视达到顶峰。
1981年8月,原教旨主义者在总统府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了有10万人参加的开斋节大会,喊着宗教参与政治的口号。萨达特拒不让步,并在9月3日的宗教分子抗议游行中,拘捕了1536名反政府人士,这其中就是哈利德·伊斯兰布里的哥哥穆罕默德。
哈利德·伊斯兰布里也是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极端分子之一,他当时是埃及陆军炮兵部队的一名中尉军官。哥哥的被捕,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萨达特总统的仇恨。巧合的是,9月23日,他所在的第333炮兵旅命令他率领12辆炮车组成炮兵方队,参加10月6日的阅兵式。
天赐良机,他决定在阅兵式上对萨达特进行刺杀。
(阅兵式上的方队)
三、阅兵式上的疯狂刺杀。9月24日,在阅兵式的操练现场,伊斯兰布里仔细研究了检阅场地的地形和炮兵方队行进路线后,认为刺杀可行。于是他向所属的组织分支安德科汇报了想法,并提出需要3名帮手。
很快,同为极端分子的预备役军官利海勒、连续7年获得军队射击冠军的阿拔斯·穆罕默德以及退役军官阿卜杜·萨利姆三人,被伊斯兰布里安插于炮兵方队,与他同坐在第一辆牵引车上。同时,他还将子弹藏于第一辆牵引车座位下面。
1981年10月6日,是萨达特领导“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纪念日,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盛大的阅兵式。11时20分,随着军乐队高奏进行曲,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由东向西从检阅台下通过。
12时55分,炮兵方队经过观礼台时,开道的摩托车手摔倒在观礼台前。车手爬起后向主席台敬军礼后继续向前行驶,萨达特也站起身来还礼。
13时04分,6架幻影喷气机飞到检阅台上空,做起了精彩的特技表演,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空中的飞机所吸引。这时,四名极端分子所乘坐的牵引车,已驶到检阅台正前方停了下来。人们以为又出现了和前面一样的差错,萨达特也再次起身准备还礼。
这时有着射击冠军称号的阿拔斯·穆罕默德率先射击,正中萨达特颈部。其他三名凶徒则跳下汽车直扑检阅台,伊斯兰布里从正面一边用冲锋枪向萨达特扫射,一边连续投掷手榴弹。而另两名恐怖分子则从主席台两侧进行围堵扫射,等到还在看飞机表演的总统卫队缓过神来展开反击时,萨达特已经身中三十余弹倒在血泊中。在他的周围,另有5人死亡,28人受伤。
虽然四名恐怖分子全都落网,最终都被执行死刑,但是对于萨达特的死,阿拉伯世界却表现出冷漠和兴奋。他们大多认为,这次谋杀是真主对叛教者的惩罚,巴格达、利比亚、德黑兰、黎巴嫩等城市街头,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犹如欢庆节日一般。
1982年4月24日,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埃以结束了30年的对立,埃及人民这才真正感受到和平的美好。而这一切都是他们的领袖萨达特用生命换来的。
(参考资料:《萨达特:倒在阅兵台上的最高统帅》等)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萨达特帮助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为埃及迎来了数十年的和平,他对于埃及肯定是有功的。
然而萨达特和以色列谈判,违背了阿拉伯国家消灭以色列的共同目标,因此萨达特也成为了极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阿以矛盾是冷战时期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由于以色列占领了圣地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都想要消灭以色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阿以之间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赢得了全部战争的胜利。
在1967年的6日战争中,阿拉伯联军遭到了惨败,伤亡被俘6万多人,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的大片领土。为了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以色列拒绝归还这些领土,萨达特为了收复领土,在上台后便开始扩张军队,准备再开始一场新的战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都将埃及视为首领,萨达特也是最后一个能够领导阿拉伯国家共同作战的人。
在从苏联购买大量先进装备之后,萨达特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爆发前萨达特释放了很多烟雾弹,毫无准备的以色列险些就被击垮。不过反应过来的以色列还是稳住了局势,又一次将阿拉伯军队击败。这次战争阿拉伯军队动员57万,战死人数超过8千人,损失了大量的飞机和坦克。这次战争的失败让萨达特意识到,通过战争击败以色列十分的困难,因此萨达特开始寻求谈判的途径,来和平解决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
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损失也很大,为了避免埃及再发动新的战争,以色列也想要跟埃及进行谈判。于是在七十年代中期,埃及驱逐了苏联的军事人员,开始向美国进行靠拢。美国给予了埃及大量的军事援助,因为美国从中间牵线,埃及和以色列也开始了和平谈判。因为埃及在阿拉伯国家的地位很高,以色列只要搞定了埃及,就等于是瓦解了阿拉伯联军。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以色列在谈判的过程中就归还了埃及部分领土。萨达特对于以色列的态度很满意,双方的谈判没有经过太大的阻碍,以色列就爽快的还给了埃及三分之二的西奈半岛,并且许诺未来将整个西奈半岛还给埃及。萨达特收回西奈半岛,让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其实大部分埃及人也都渴望和平,但是一部分极端分子却认为萨达特是叛徒,想要谋杀掉萨达特。
1981年萨达特在埃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当阅兵仪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4名士兵突然在主席台前面停下。萨达特还没有反应过来,4名士兵就用冲锋枪扫射萨达特,并且朝着萨达特所在的位置投放了手雷。萨达特遇害之后,这几名士兵的身份才被查明,原来他们都是极端组织的成员,为了报复萨达特和以色列和谈,专门趁着阅兵仪式刺杀萨达特。萨达特为埃及和以色列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却惨死在自己人的枪下,在萨达特遇刺之后,各国都吸取了教训,阅兵仪式不再携带有实弹的枪支。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埃及总统萨达特被本国国民暗杀的原因,是因为他在美国的斡旋下,和以色列达成了戴维营协议,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1981年10月,埃及举行纪念“十月战争”的阅兵礼。萨达特作为埃及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指导一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埃及武装部队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以色列在西奈半岛修建的“巴列夫防线”,收复了大片领土,取得十月战争的胜利。
在阅兵礼上,一辆卡车突然停下来,卡车上的战士靠近检阅台,一名“战士”用冲锋枪向萨达特射出一枚子弹。 后来官方宣称,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崛起”为幕后凶手,原因是埃及作为阿拉伯人的领袖,签订了戴维营协议,被视为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同时,由于和以色列和解,被视为背叛了伊斯兰教。 萨达特实际上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此前纳赛尔遵循的政策作出了调整,与美国和以色列和解,最终收回了在中东战争中失去的西奈半岛,实际上,萨达特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如果埃及不和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西奈半岛不会被顺利收回,埃及的国家利益不能实现。然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与以色列和解,相当于埃及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 虽然,后来穆巴拉克政府和塞西政府都遵循了埃以和平协议,但实际上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只是停留在官方层面,普通的埃及民众并不认同以色列的合法地位,两国民间关系远没有官方关系那么密切。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萨达特最终遇刺,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萨达特为埃及争回了西奈半岛,促进了中东和平;另一方面,他却得罪了阿拉伯世界大量保守势力。当年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可谓是曾经世界上著名的风云人物,如今几乎所有到访埃及的他国贵宾,都要去拜谒这位曾给埃及乃至整个中东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众所周知,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向来水火不容,尤其几次中东战争,人多势众的阿拉伯各国被打得七零八落惨兮兮,更是对以色列恨之入骨。在这种情况下,萨达特却主动与以色列进行谈判,虽最终争取到了埃及与以色列关系的缓和,并收回来西奈半岛,却也让阿拉伯世界很多人视为眼中钉。说起以色列跟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就是小学生或多或少都可能有所耳闻,这对世代冤家的斗争,也是中东多年来战火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年以色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区强行建立,立刻遭到了阿拉伯诸国的攻击。结果很打脸,面积、人口、装备等各个领域几乎都数倍于以色列的阿拉伯各国,几次都被以色列胖揍,赔了夫人又折兵。
看了就想打,打又打不过,阿拉伯人无时无刻不在想怎么拔掉眼前的这根刺,可每次行动都被扎得皮开肉绽,时间一长,阿拉伯人也就基本放弃了,改用其他方式对付以色列,但也促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大家不能跟以色列低头也走近,两者绝不能共存,只能是你死我活。几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仅实际控制了当年划拨给巴勒斯坦的土地,还夺走了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等诸多他国地盘。虽然事情一直这么僵着肯定不是办法,但阿拉伯世界就是没人肯低头,而这种情况之下,埃及总统萨达特成了头一个吃螃蟹的人。萨达特出生于埃及,是阿拉伯人与苏丹人的混血,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历史上,萨达特都堪称极其杰出的人物。除了拥有非常杰出的文化素养与外交才能,萨达特也善于用兵。第四次中东战争时,萨达特亲自带兵反攻以色列,一举收服被以色列占据的苏伊士运河东部,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阿拉伯士气大振。
然而萨达特也非常清楚,埃及与以色列的实力相差悬殊,如果战争进行下去,埃及也不一定能再讨到什么好,而整个中东的问题也不能完全用战争来解决。如此,向来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与中立、谈判等原则的萨达特,在对以色列作战首战告捷的情况下,主动罢兵前往以色列访问,并且发表了非常震动人心的演讲。两军交战,萨达特竟然突然主动向以色列伸出来橄榄枝,这件事在当时震动了世界。萨达特亲自出访以色列主动示好,知晓自己斤两的以色列也当然就坡下驴,与埃及握手言和。以色列不仅交还了西奈半岛,还与埃及签署了诸多能源等经济领域的合作条约,埃以关系焕然冰开,这件事对于整个中东的和平来说,都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可以说,萨达特争取回的不仅是埃及的利益,更加为中东的和平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后他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也是实至名归。
可凡事都有两面,对于阿拉伯世界很多顽固保守势力来说,就算他们打不过以色列,可也不允许自家有人主动跟死敌言和甚至交好,动手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法,即便他们根本打不过人家。萨达特与以色列冰释前嫌握手言欢,这无疑是在打阿拉伯保守派的脸,尤其是很多宗教人士来说,而刺客就是一名极端者。可以说,实际主义的萨达特,狠狠打了那些没实力却又好面子派的脸,他们自然不能容忍萨达特。
值得一提的是,那名刺客并未获重罪,并在2003年被释放,也由此可见萨达特当年处境的艰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