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一般来说,核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极限是1个月,但是在极限测试中,也有达到30天的,这个时候的艇员各个都和喝多了一样,晕晕乎乎的,记得某记录中就说,在091潜艇完成连续长时间潜航测试后,艇员上岸都轻飘飘的,眼睛都发光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根本不分白天黑夜,也感觉不到冷热,因此人类的身体极限就是这样,让谁3个月不晒太阳,大概都会被逼疯吧。

任何远离补给的问题只要涉及到了人,就免不了成为大问题。一艘大型核潜艇上,几百号人,这些人吃喝拉撒玩全都在潜艇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这些人很难保持持续的作战能力。如果是在实战当中,当这些人连续潜航了几十天,还要机敏的作战,这就需要潜艇补给舰的跟随,在机动补给点对潜艇进行保障。

俄罗斯是一个使用核潜艇的大国强国,有潜艇浮动基地舰,这些军舰在核潜艇在远洋航行的时候就在附近海域进行机动待命,在舰队司令和后勤司令协调后确定补给地点,潜艇在约定地点上浮,基地舰靠近后将所有艇员接出来,然后对潜艇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同时补充淡水、食物、蔬菜、药品和化学品,对潜艇进行维护保养,艇员们则可以在基地舰上洗个澡,去食堂美餐一顿,还可以在休息室内看看书籍报纸。这都是对人的一种保障,可以有效确保潜艇的持续战斗力发挥。

要知道,让几百人个普通人挤在几米宽,一百多米长的潜艇内,还要分好多隔舱内进行生活就已经很难了,但是这些潜艇里的士兵们还承担着高压力的战斗任务,他们不但要生存,更要作战,潜艇内有制氧设备,艇员们的呼吸健康暂时不成问题,但是这些制氧设备的材料也大都只能坚持3个月最多,另外,潜艇里的淡水最多也只能坚持3个月。

食物方面也不好解决,淡水和氧气还可以制造出来,但是食物就必须要依靠出海时携带的那些食物了,艇员们在水下作战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吃的就多,食物消耗特别快,尤其是有营养的食物,更是消耗的无法计算,往往根本坚持不到3个月。再次,潜艇里的卫生条件较差,空气不流通,一人有病全艇都被传染这是常事,而3个月内难免有个感冒发烧啥的,一般如果有条件可以就近用直升机调走病人,但是如果在远洋就只能忍者。

图为我国海军的潜艇支援舰。

潜艇内的生活是艰苦的,连风吹日晒都是一种奢望,每当潜艇上浮,艇员们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跑到甲板上晒晒太阳,钓钓鱼,就算是一无所获,就算是无所事事,也比呆在艇内要让他们更加感到舒心,因此潜艇内还必须为了艇员的精神健康来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比如唱歌、讲笑话等活动,这样才能让艇员挺过超过1个月的航行。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皇家海军的“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在执行了3个月的北海巡逻任务后返回朴茨茅斯母港。核潜艇所谓“无限航行”只是相对的,理论上来说,1990年代中期制造的核潜艇采用的是“全寿命反应堆”与艇体寿命基本一致,使用了93%以上的武器级铀235,潜艇在服役期内不需要更换核燃料…但这也得“省着用”可以维持150万海里左右的航程,所以核潜艇“无限”并不存在。

那么,核潜艇一次执行任务为何要定在90天左右?核潜艇或者水面舰艇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自持时间。这个词汇的解释就是:舰艇一次性加满燃料、淡水、食物…够在海上巡逻的时间(天数),当然有补给舰可以增加巡逻的时间。美军核潜艇的节日餐,有牛排和蟹腿…潜艇官兵的伙食标准是海军当中最高的。

核潜艇由于有核反应堆相对的“无限航行”,淡水也可以海水淡化,这两样可以不做主要考虑 但是食品问题是要考虑的,毕竟核潜艇的食品储存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供应,而核潜艇巡逻一次基本上不做外界再补给(现在潜艇支援舰只在个别情况下给核潜艇进行补给)到了食物快告缶的时间核潜艇也必须返航。美军核潜艇执行任务前需要大量的各类食品补给,100多号人90天的食品配给量要一次性补齐!不要指望潜艇支援舰 ,现代侦察手段发现潜艇进行补给会使潜艇暴露并且会被跟踪。这是潜艇里的挂钟,上面是24小时的叫做“全日钟”潜艇里没有白天黑夜,艇员每班8小时轮换一次。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就是艇上官兵的身心健康问题,潜艇在水下见不到太阳,根本分不清白天还是晚上,虽然现代潜艇有模拟日光的灯,但是与真正的阳光相比差距甚远,人整日的在这种“黑白颠倒”的封闭空间环境下工作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并且潜艇要求静音,除了管道里的各种液体流动声音和一些避免不了的机械噪音,不允许有明显的生活噪音发出,可以看电视、听音乐但都必须使用耳机……总之,工作之余的生活也是枯燥乏味的!基本上都是战备、吃饭、睡觉这样的三点一线,现代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冷不丁的上百号人被禁锢在一个经常碰头的大铁罐子里,精神的紧张、心情的压抑常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而且这种紧张和压抑要持续90天左右的时间,长期这样下去艇员患上自闭症、忧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现代军事医学发达,潜艇兵都有心理咨询师,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这些皇家海军的潜艇兵经过远航之后,精神状态还算不错!都刮了胡子说明淡水充足,潜艇上安装了M60通用机枪,可以对付小艇。

总之 核潜艇一次出航3个月(90天)时间是自身携带给养的数量所定的,吃饭可是大事儿!另一个原因就是医学和心理学对艇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做过研究和测试,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程度在黑暗的封闭空间至多保持在三个月(女性加入艇员的队伍可能会有所缓解,外军已经这样做了)!这还是经过训练的军人,普通人能经受一个星期就很了不起了!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没有谁规定核潜艇必须三个月返航,核潜艇理论上续航能力可以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海里,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话,绕地球跑几十圈都没问题,但一般情况下核潜艇的自持力也就在1-3个月(俄罗斯“奥斯卡级”核潜艇可达4个月!),关键是“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抗拒,具体包括:海上狂飙的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1)艇员生活、补给品等存量有限:核潜艇一般配备上百名艇员(法国2600吨的“红宝石级”艇员约70人),在“寸土寸金”的核潜艇内部还必须想方设法尽量多储备艇员日常生活必须的食品、用品等,巡航时间就受物资储备的限制;此外,核潜艇长期水下潜航对艇员的心理影响极大,为保证艇员心理健康及核潜艇的安全,也不允许核潜艇无限制的在水下航行!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艇员在餐厅就餐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内狭小的生活空间,对艇员心理承受能力考验极大!

2)核潜艇机械设备需定期检修:核潜艇的核动力系统具备无限巡航的能量储备,但是核潜艇毕竟是一个由大量机械设备组成的整体,是机械设备就肯定会发生老化、故障,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核潜艇也需要定期检修、更换部件,这也是限制核潜艇不能无限制巡航的核心因素之一!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内部大量的仪表设备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内部玲琅满目的机械设备

3)根据不同任务调整武器配置:核潜艇执行任务前会根据需求配置武器系统,根据任务对象配置鱼雷、水雷、反舰导弹、甚至潜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巡航也不会一直满载核导弹),而且其所携带的武器也需要定期检查,保障装备的可靠性。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吊装M51潜射弹道导弹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鱼雷舱

其实,上述第一点是限制核潜艇巡航时间的最核心因素,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官兵曾创造了水下连续航行90天的世界纪录,那是全体艇员冒着生命危险开展的极限试验,据说艇员上岸都需要别人搀扶、而且还进行了心理疏导,这样的长航并不具备实战意义!即使再先进的装备,也要受人的控制和限制!参加南海阅兵的国产核潜艇!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潜艇作为一个国家隐蔽军事力量的象征,通常都会最终作为杀手锏武器来作用。正是这样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各国核潜艇的隐蔽性,那么核潜艇就不可能像其他军舰一样采取光明正大的军事行动。而只能采取更为隐蔽的军事行动。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想隐蔽行动,那就要求潜艇的航行不能被发现才行。佛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而这样的要求就是核潜艇要起到战略威慑和偷袭的作用。核潜艇虽然能够做到无限续航,整个动力系统不停车航行。但是潜艇上要求的隐蔽性,决定了潜艇官兵基本不能露出水面。这样问题就是要求核潜艇上的食物、淡水、氧气、生活用品至少要保证能做到3个月以上。也就是说潜艇的艇内的后勤保障要在三个月以上,那是否拥有足够的后勤物资就可以流亭更久呢?台风级核潜艇

答案是否定,这主要是在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人的承受极限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目前核潜艇创造的潜航记录最长的就是我们的核潜艇,在1985年派出刚入役不久的091型“长征3号”核潜艇,进行长航深潜行动,创造了90天的记录。可是这样,代价也是艇员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压力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一直在没有正常生活规律的封闭环境中生活,普通人连一个月都很难承受,那么在水下狭小的潜艇空间更是一种折磨,这对于人类的思想意志是极大的挑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

之所以是一个挑战,举一个最基本例子,我们呼吸的空气,在潜艇内部都是长时间污浊的空气,连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即使是通气管状态都不允许。那么可以想想一下,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有多?而美国“海神”号核潜艇的潜航时间达到了惊人的89天,可是潜艇里的潜艇兵都是抬着出来的。据当时资料记载:当时“海神”号核潜艇里的士兵最终都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问题。精神专家称,一个人在一定的压力下久而久之会精神崩溃的,那么就需要改变这样的封闭环境。因此这种极限记录就是3个月,世界各国尽量都不去挑战这样的极限。美国海神号核潜艇

如果不进行秘密的潜航,那么潜艇就可以像军舰一样可以露出水面,甚至可以停靠港口,水兵自然也可以上岸活动,这样就与正常的军舰无异。那么按照水面舰艇的方式航行,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得到很大的延长,毕竟士兵们可以有上浮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力。所以,这三个月是指核潜艇在隐蔽潜航期间,官兵们的身体承受极限,并不是核潜艇自身的问题,毕竟是人与武器的结合才有战斗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所谓“无限续航”指核潜艇的动力系统,即因为核燃料一次加注可用好几年,因此无需中途靠港加注燃料,或像常规动力潜艇那样,需要不时进行海上燃料补给。

然而燃料仅仅是决定续航时间的重要参数之一。

潜艇是复杂的机械构件,各种机电设备、系统、零部件需要定期检修、保养,否则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下,发生事故的概率会直线上升。相较于常规潜艇,核潜艇的构造更复杂、更精密,各子系统检修保养的间隔周期也就更短,而许多较大、较重要的保养、检修,是必须在母港完成的。

更重要的是,潜艇是由艇员来操纵的,而艇员可不是“核动力”的,如果长时间在暗无天日的水下航行、作业,艇员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这不仅对他们本人有害,也会严重影响潜艇的安全,因此各国海军都对艇员实行“两组交换式”,即为一艘潜艇准备两套完整的艇员班子,定期轮换(如美国海军核潜艇就有蓝色、金色两组定期互换的艇员班子),以确保艇员和艇的“健康”,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构成木桶中最长那根木板有多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那根木板有多短,就核潜艇而言,“最短的木板”无疑是艇员的健康耐受力,如果非要以“最长的木板”即燃料续航力来排班,那是一定要出人命的。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我是小新

我来回答

潜艇巡航一般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能挺三个月那就是极限了!

核潜艇用的核动力是无所谓的,但开核潜艇的人呢,要吃饭吧,要喝水吧,在水下与世隔绝了几个月要休假吧,木桶效应用在这里还是很合适的。

人在一个封闭空间的心里和开阔的空间是完全不同的。封闭也就算了,关键是没有网络,也没办法与外界接触。

坐过绿皮火车的都知道,硬卧虽然睡在那里,但让你睡个一天一夜试一下,睡得浑身难受,前两年有次坐从广州到兰州的绿皮火车,硬卧那感觉,别提了,想想都是泪,何况潜艇在水下又没有太阳。

潜艇里头缺点挺明显,就是特别窄,基本上就只能容纳一人单向通过,而且为了保证总纵强度,横舱壁开口特别小,每次过都挺费劲,不带安全帽估计会磕脑袋,睡的小床感觉就像是见缝插针的放的,又小又窄。

相信很多都看过潜艇类的题材影视,电影中也算是充分展示了一个潜艇的内部空间,最大的聚集活动空间,可能就是指挥中心!

老爸单位有个转业的潜艇兵,据老爸所说,此人很认真,感觉上有点抑郁,遇到门会习惯性低头,话很少,跟他讲话他听,但是很少回话。潜艇上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解闷的方式只有聊天,时间长了,感觉话都说尽了,连聊天都觉得没劲。

虽然现今男女平等,但是潜艇上基本是没有女兵的(常规潜艇上会有一部分女兵,但很少)。潜艇出航时间太长,环境又封闭,这么紧张压抑的气氛下,如果男女间出现了突破常规的事,后果怎么处理?对艇员要怎么交代?对部队作战风气有多大影响?

可以说,最艰苦的兵种,就是潜艇兵,没有之一!

... ...

客官留步

感谢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