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宋江和柴进的差距。
1.柴进的名气其实和宋江差不多大,在江湖上赫赫有名。而宋江不过是山东何泽县的一个小吏,但柴进确实周柴氏子孙,前朝皇族。就名气来说,应该柴进比宋江大。
2.柴进出手甚至比宋江还大方。
柴进动辄收养武松1年,给林冲能够50两银子,凡事路过的犯人都可以给予不错的待遇。
而宋江撒钱的幅度并不如柴进,一次最多就给10两银子而已。
3.柴进比宋江讲义气。
宋江只是撒钱而已,柴进经常冒着自己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逃犯。
比如武松、林冲都是杀了人投靠柴进,他一律收下。
这是宋江做不到的。
但是,为啥柴进混的比宋江差了十万八千里,只能做宋江的走卒呢?
说白了,柴进毕竟是贵族,不懂得宋江那套收拢人性的方法。
他明明养了武松1年,又担负着窝藏逃犯的罪名,最后却被武松嫉恨。
为啥?
因为柴进的方法有问题。
收留了武松1年,对于柴进来说倒是没什么,因为不需要他自己去照顾武松。
但是,柴进的手下对武松则有怨言。因为武松其实是逃难来的人,在这里并没有地位,却让庄客们伺候。更重要的是武松脾气暴躁,一不顺心就动手打人,庄客自然趁机告状。
此时柴进如果聪明,应该选择一些老成的庄客去伺候武松,同时安抚武松。
但柴进也气恼武松不懂道理,对他很冷淡。
看看柴进接待宋江时,武松发了疟疾,竟然一个人在廊下用一个火铲子烤火。可见,武松已经很落魄。生了病,不要说治疗,然给他个火炉子烤火都不行。
要靠武松自己找一个火铲子,自己烤火。
这样的待遇,武松自然是气恼的。
相反,宋江却极为狡诈。认识武松以后,宋江做出雪中送炭的样子,借机给落魄的武松银子,一下子就打动了武松。
后来武松死心塌地为宋江卖命,相反之后几乎和柴进没有交集了。
柴进和宋江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讲述最有趣的文学、史学故事。
曾几何时,柴进在江湖上的名声是和宋江不相上下的。
不信?
我们来看“江湖通”石将军石勇是怎么说的——当时,石勇在一个小酒店独占了一张大桌喝酒,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等人拥簇着从清风寨救出的宋江,和对影山吕方、郭盛以及秦明、黄信众多好汉轰轰烈烈上梁山,路过这个小酒店,想和石勇调换一大桌。石勇不肯,牛气哄哄地说:“老爷天下只让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
这两个人是谁呢?
石勇响亮地宣布:“一个是沧州横海郡柴世宗的孙子,唤做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一个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老爷只除了这两个,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
宋公明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爱结交天下好汉,待人赤诚,古道热忱,经常赠人雪中炭、送人及时雨——他的绰号就是这么来的。
柴进的绰号“小旋风”,与黑铁牛李逵的“黑旋风”相对,是指一种山炮,看不出他的待人温和的态度,反倒就些性急、不耐烦的意味。
事实上也是如此。
本来,柴进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血统高贵,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非常容易获得江湖好汉的崇敬。
血统之外,也有敌国之富供他挥霍、在数不尽的活动资金供他结交天下英雄。
最让天下豪杰羡慕的是,他家里还有可以免除死罪的丹书铁劵,不但自己行事可以肆无忌惮、百无禁忌,还可以充当犯法落难的绿林豪杰的保护伞。
王伦、杜迁、林冲、武松、宋江、石勇等等犯上大案,也都得到了柴进的接济。
柴进这么干,不见得是一心一意做慈善事业。
也不难理解,宋太祖赵匡胤欺负他柴家寡妇孤儿,夺了他老柴家的江山,难道他家就没有点儿想法?
所以,柴进所做的仗义疏财活动,其实就是在暗暗积累自己的势力。
但是,因为政治目的太强,一旦认人不准,目不识珠,不分龙蛇,就很可能沦落到叶公好龙的尴尬境地。
武松是水浒世界里一等一的英雄人物,打虎之前并无拿得出手的经历,只是失手打伤了一个争闲气的小混混罢了。
一开始,柴进也热情接待,但日子久了,误以为他是一名混吃混喝的流氓无赖,情分就淡了,以至于武松患了虐疾,也不闻不问,一任其自生自灭。
不用说,这很伤人。
小说中写,柴进热情招待宋江哥俩,召集了十数个近上的庄客及几个主管,轮替着把盏,服侍劝饮,好不热闹。
武松害疟疾,抵挡不住寒冷,用铁锨挑了一锨炭火在屋檐回廊下烤,好不凄凉。
该死的宋江喝醉了酒,去撒尿里,醉眼昏花,踩翻了铁锨上的炭火。
武松本来就自怨自艾,一肚子没好气,再也忍不住,跳将起来,抡拳就要打人。
提灯笼在前面引路的庄客,赶紧叫:“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武松不听则可,一听更加火上浇油,大吼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
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武松的怨气可真不是一般大啊。
在这种情形下,宋江又是道歉,又是赔酒,后来送银,送衣物,帮武松延医求药,还不怕病菌感染,和武松共卧一室、共卧一床。
不要说武松,任天下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打动啊。
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武松亲近宋江而疏远柴进并不是因为宋江送的那十两银子,如果武松贪图银子这些物质上的东西的话,他从柴进庄上待了一年可以说是白吃白喝要是折算成银两的话那得顶多少个十两银子?这么算的话武松应该更加对柴进感恩戴德才对,但事实上武松跟柴进的关系存在严重隔阂。
武松之所以亲近宋江甚至主动提出要跟宋江结拜为异姓兄弟那是因为他从内心感受到了宋江对他的尊重。宋江并没有嫌弃武松是寄人篱下的落魄之人而是主动邀请武松同桌吃饭喝酒而且晚上两人也是同榻而眠。宋江尊重武松的人格,把他当做是跟自己平等的人,这让武松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虽然武松在柴进庄上长达一年的时间,但武松过得并不舒心,因为柴进根本就没把他当成朋友更没把他当成是英雄好汉而是把他当成了混吃混喝的普通门客或者是下人了,以至于武松患了疟疾都得不到柴进的关心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墙角靠着一柄木掀里的碳火取暖自生自灭。
武松受到柴进的冷遇固然与武松脾气暴躁经常对其他门客动粗有关,但是古往今来哪个英雄豪杰没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呢?作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柴进只看到了武松身上的缺点和负面的东西却丝毫靠不到武松正面闪光的优点,这只能说明柴进识人的眼光真的不行。相比于宋江一看到武松就认定他是了不起的英雄好汉来说,柴进就更显得目光短浅了,这从侧面也印证了宋江的眼光之老辣和精准。
同样是以广撒金钱结交各路英雄好汉而闻名,宋江能成为梁山德高望重的一把手而柴进只能退居二线负责管理钱粮,在梁山的排名也是在十名开外远离核心领导圈子。两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在对待武松的态度上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同样是花钱,宋江能够把钱花到刀刃上能够结交到很多真正的朋友,而柴进却交不到几个真正的知己。
柴进具有皇室血统,他是后周周世宗柴荣的后裔身份高贵,虽然到了宋徽宗年间柴进已是家道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柴进依然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可能跟自己的家世有关,柴进更喜欢结交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江湖豪杰,比如林冲虽然落魄了但毕竟是昔日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名声在外,所以柴进对他就格外尊崇。但对于普通身份的江湖中人柴进就显得比较冷漠,比如他对武松就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拿他当下人对待。
柴进这样做难免给人以看人下菜碟的印象,这跟宋江的做法完全不同,宋江从来不会看对方的身份只看是否意气相投。武松在柴进门下讨生活确实有寄人篱下的味道,根本就没有归属感。柴进虽然资助武松供他吃喝,但这更像是施舍。实际上武松对柴进也并不是一点回报也没有,以武松的身手至少在柴府还能充当看家护院的差事吧!别的门客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武松手里就是小菜一碟。
总之,只有用平视的眼光去看待被资助的人才能得到对方的回报;如果用高高在上俯视的目光去对待被资助的人那么毫无疑问你的资助将会打水漂,柴进就是那种居高临下俯视别人的资助者,他自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但结果是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柴进武松两路人
柴进武松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不是一路人啊。
柴进乃后周废帝之嫡后,宋太祖赐有免死铁券,世代富贵翁儿,学孟尝遗风,广待天下豪杰,资助流亡之士,江湖有大名声,实则是要建一个“群”自任“群主”,终极目的或许是复辟梦,当然该群要选有用之人,逃犯宋江大有名声,柴大官人拜于地,沐浴换衣连日大摆宴席;罪犯林冲来投,柴大官人外热内冷,棒打洪教头后热情有加;逃犯武松落魄成“大汉”,有病难医。嘿,群里也有三六九等啊。可笑这位前朝废帝子孙,空守丹书铁券,自视英雄豪杰,却徒负虚名,识不得高低,辨不得良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武松呢,武松性情刚烈处人不恭,自幼父母双亡,侏儒长兄养大,社会底层,倍受冷眼悽苦,在柴进处亦有病难医,类如乞丐。柴进不待见也是人之常情,从宋江结交武松――“连说早知武二英雄(绝非实话),又携手相邀,由柴进让其“坐地”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连日同宿同宴,又做新衣,在归家途中长送不舍,宋自身逃难又送盘缠,武二哥久冷之心倍感温暖,堕泪拜义”的情节来看,武松最需要的是社会认可与尊重啊。
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武松这个人和钱是犯冲的,他一有钱就走霉运。相反,武松是那种名气越大,责任就越大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书中言表,武松刚来柴进那的时候,柴进是以礼相待的,但是武松不被待见,完全是武松的问题。每次喝酒耍酒疯打人,所以柴进才逐渐怠慢武松的。
这是因为对柴进来说,他根本不需要扶植自己的势力,在江湖上有名号就行了,只要大家都认柴大官人的招牌,至于好汉拿不拿他当兄弟,不重要。甚至要是柴进头天敢说:“我和哪个江洋大盗有交情”可能转过脸被卖了,柴进家业都不保,
但宋江不是。
宋江对武松最重要的,是在武松任何状态下都能接纳武松。
如果站在宋江的视角,他第一次见到武松的时候,武松是一个魁梧,但是一身是病的大汉。然后宋江不嫌弃;给他做新衣服,请喝酒,给钱。
给足了武松面子。
第二次见武松时,武松已经被一条狗调戏到河里了。武松被孔明兄弟五花大绑,宋江再一次救了武松。还把武松当兄弟。
这就叫无差别对待。至于中间武松是不是打老虎,是不是打蒋门神,宋江也没功夫知道。反正见面了就是兄弟。
=============================================================
那么,钱和武松的关系是什么呢?
武松在阳谷县打死老虎,把县太爷的赏银全部分了。然后武松就变成了武都头,甚至杀人,县太爷都帮他。可以说一路贵人相助。
在孟州府,武松在张都监那里当亲随,一年攒了100两银子,直接刺配,被迫血溅鸳鸯楼当逃犯。
所以武松这个人,不合财。
所以武松认宋江当大哥,真的不是因为钱。尽管宋江脑子里只知道花钱,但是武松是真把宋江当哥哥看的。花宋江的钱和吃住在武大郎家的感觉是一样的,都是亲哥哥,计较什么?
柴进养武松一年,真的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吗?
武松是被柴进当癞皮狗养了一年,吃剩饭,饥寒交迫,濒临病死。宋江对武松的恩情是提高了他的地位,治好了他的病。让他活了过来。并且还直接救过武松一命,否则武松早就被孔家兄弟打死了。武松和宋江之间,超越10两银子的无数倍。宋江搭救过武松两回,都是救命之恩,两次救命之恩怎么能和十两银子混为一谈?
看水浒的人很多都是一知半解,好像深入看吃多大亏一样。柴进是养了武松一年,这个毫无问题,但是武松在柴府受尽了屈辱,他不恨柴进也就不错了,感恩谈不上。柴进收留武松,给一些残羹剩饭像养一只藏獒那样的养武松,完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如果不顾及名声,柴进早就将武松赶走了,不过柴进给武松吃的那些残羹剩饭根本不花钱,都是宴席剩下的,没人吃也会扔掉或者真的喂狗。
武松在柴进府上混得有多惨?柴进是有钱有势,有了钱就会追求名声,因此他就十分看中江湖名声,那些江湖人士在混的不行的时候就去他那里混上些日子。更有一些杀人犯将他那里当成了避风港,一旦进入柴府那可就是大罪变无罪,还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武松比较尴尬,武松在江湖上没有任何名声,只是在清河县帮助武大郎卖炊饼的一个小后生,是因为与人争执打了人,怕受刑罚,逃到了柴府避难。一不是名门将后,二不是江湖知名人士,三不是身背重案,因此一进门柴进就不大看中他,很不待见他。但是柴进因为有小孟尝的江湖名声,热情款待了武松。
柴进府上可不缺来投奔的能人高手,因此不久就开始招呼那些后来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你又没有本事,柴进凭什么天天招待你啊?武松呢,看到自己受冷落开始心里不平衡了,看到柴进那么热情的招待别人,而对自己不再理睬,心里难受的不要不要的,可能还有种失恋的感觉。于是就经常殴打庄客。庄客不是门客,庄客是平时给主人种田地,还要经常在主人家劳动的可怜人,都是劳苦大众。门客就是大户人家豢养的能人异士,打手保镖一类的。武松投靠柴进其实是去当门客的。武松殴打那些劳苦大众,欺负老实人的做派令柴进很是瞧不起他。为什呢?柴进府上的门客分三六九等,地位高低全都是打出来的,当然了不是打可怜的庄客,而是和门客比武,就好比现代的游戏进级一样,这里最著名的就是洪教头了,因为武功高,直接打到了最顶级门客地位。洪教头在柴进面前都是趾高气扬的,上酒席不用人让,直接坐到上首。吃饭时柴进请他和客人说句话,他根本不搭理柴进,柴进对他都是满脸堆笑,毕恭毕敬的。洪教头有骄傲的资本因为自己的地位凭真功夫打出来的,不是诳来的。而且洪教头为人也高傲,输给了林冲之后,立即离开了酒山肉海的柴府,看来真是很有骨气之人。洪教头的武功和骨气都很令人称赞,即使恃才气傲和高估自己实力令人觉得好气又好笑。
武松不能靠拳头和门客比武胜出提高身份,一直处于最低档的档次中,却又想获得高档门客的权益,心理失衡就经常欺负老实人,对没有武功的穷人下手极狠,有这样的门客柴进自己都感到了丢人。于是柴进更加不待见他了,取消了他所有的福利。最后竟然混到了,人家在屋里大吃宴席,他在外面等残酒剩饭的地步。而且连个烤手取暖的炉子都没有,只能用个铁锨放些碳火烤手取暖,真是标准的饥寒交迫啊,并且还得了一身病。柴进开始想这样屈辱的对待武松让其自己离开,但是后来武松不但没走还病了,柴进就只能等他冻饿致死送他一领草席了。
宋江可不是单单给了武松十两银子,而是直接提升了他的地位。武松本来在门外等人家酒席散了去吃剩下的酒饭的,结果直接被宋江带上了酒席让他在酒席上大吃大喝。并且因为宋江与其称兄道弟,武松的地位平步青云。有了锦衣玉食还治好了病。从最低档的门客直接上升到了贵宾。并且在之后,宋江还在孔家庄救下了被孔明孔令要弄死的武松。因此,宋江对武松的恩德可不是区区十两银子。这完全就是他的救世主,就是武松一生的恩人。但是武松却没有报答宋江,在宋江作为梁山老大的阶段,意见各种阵仗,武松一直是在后面不出头的,一直往后躲,没有立过一点点功劳,作用不如时迁、白胜大。更令宋江生气的是,自己如此对待武松,武松却带头反他,反对招安。
难怪柴进一直认为自己的眼光比宋江强呢!
仔细读读水浒传,哪里有什么真英雄啊!每个人都是充满了恶习和缺点,和理想中与电视剧中的英雄完全对应不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