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1941年7月14日,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

德国中央集团军先头部队刚刚攻占了这里,但是,他们来不及休息,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因为装甲部队的快速挺进,后勤补给远远跟不上速度。攻占了奥尔沙之后,德军赶紧利用缴获的苏联宽轨列车,马不停蹄的把补给物资运到这里,准备下一步的行动。正当他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时,忽然,大家听到了很特别的声音。

莫斯科时间下午2:30分,远方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咆哮声,所有人都停下来手中的工作,寻找着声音的来源。但是,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就遭遇了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击。

物资和列车直接被炸飞,无数德军被炸得支离破碎……

仅仅10秒钟的时间,一切又停止了,周围一片死寂。发生了什么?到底怎么回事?

德军指挥官立刻联系附近的空军,让他们赶紧派战机升空,寻找苏联的大规模炮兵阵地,炸毁它们。

但是,德国飞行员驾驶飞机找了很长时间,根本看不到什么火炮。回来之后他们报告,没有发现炮兵阵地,只看到几辆行驶的卡车而已。

这是什么新式火炮,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倾泻这么多炮弹?打完之后居然还找不到它们的影踪?

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次亮相。

其实从沙俄时代开始,俄国人就在研究火箭武器。一战之后,他们迫切的需求威力更大的武器。最开始,设计部门努力把战机上的机枪和机炮提高威力,但是他们发现,以当时的战机制造水平,机炮重量提升、后坐力变大,对简陋的战斗机来说就是灾难。于是,他们转而研究火箭技术。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专门研究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了。经过不懈的努力,能够稳定飞行的火箭设计成功,1938年开始,火箭炮车的研究也开始了。

秉承俄国人一贯的特色,火箭炮车的设计要求尽量多的携带弹药,所以最初设计了上下两排发射轨,每排12条,共24条。当然,因为射击精度等问题,最终定型的是8导轨的BM-13-16,发射架是工字型,上下各挂一枚火箭弹。也就是说,一辆发射车可以一次性打出去16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弹。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政府决定建立BM-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1941年6月底,这个特殊连队成立了。

但是,当时只有7辆试生产型的BM-13,拥有3000发火箭弹,连长是弗利尤洛夫上尉,所有成员都是从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的党团员中精心挑选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急训练之后,他们就被派上了前线。

因为当时这款武器极度保密,所以就连炮兵连的战士都不知道这款武器的正式称呼。因为所有的炮架上都有一个“K”字(共产国际工厂的首字母),于是战士们就亲切的称呼它为“喀秋莎”。没想到,这个名字一炮打响,传遍了全世界。

7月14日,火箭炮连进行了文中开头的那场战斗,共发射了112枚火箭弹,重创德军。打完之后,几辆发射车迅速撤出阵地,让德国人摸不着头脑。

此后,“喀秋莎”成了德军在战场上的噩梦,每一次都是铺天盖地的弹药倾泻而下,根本来不及反应。打完之后,“喀秋莎”又能迅速撤离,找不到踪影。

大量的不同型号“喀秋莎”出现在了战场上,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对德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听到“喀秋莎”的咆哮,应该是他们最害怕的时候。

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笔者认为有两个,

第一是变幻莫测的俄罗斯天气,第二是城市巷战。

先说第一个。

1941年10月,苏德战争进行到第4个月,德军在连续取得几场大战役的胜利后,歼灭了数以百万计的苏军,随即将进攻矛头指向了苏联首都——莫斯科!但是在欧洲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德军,却在这里碰上一个强悍无比的对手——俄罗斯天气。

先是秋雨,从9月份开始直到10月中旬,几乎没有停歇。伴随着滂沱大雨使得河流决口,大片大片的地区沦为泽国。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直到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大部分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部队行进在这样的地形上人马挣扎着前进,烂泥经常没到士兵的膝盖,车辆从车轮子开始一直没到车轴。唯一能动弹的是像坦克那样的履带车辆,缓慢而又吃力地拖着其他车辆和牵引式火炮挣扎着前进....

要命的是由于大批车辆拥挤在泥泞不堪、水坑遍布的主干道上,交通运输几乎停滞,这也就意味着关乎德军命运的后勤补给逐步陷入困境,这也成为后来德军战败的根源。

于是,德军的攻击速度被迫放缓,等待冬天的到来。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大地封冻才能把他们从泥沼中解脱出来。

但是令德国人没想到的是,俄罗斯的冬天又来的十分突然,气温下降又十分迅速。才11月下旬,气温就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以上,数以万计的士兵没倒在战场上,却被寒流夺去了生命。大量的武器装备也因为严寒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坦克、装甲车、强击火炮因为发动机受冻无法启动,自动枪和重型火炮也被冻得不听使唤。当苏军的反击发起后,负伤倒在雪地里的德军士兵基本等于死亡,于是他们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再也挨不下去了”!

再说第二个,巷战

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士兵曾经把这里形容为“日夜燃烧的地狱”。德军进入市区后,遭遇到了苏军顽强的抵抗。如果说在原野上德军的闪电战推进用上百千米的单位来衡量,那么到了斯大林格勒市区就成了用百米,甚至是十米。双方为争夺每一间房屋、地堡、水塔、铁路路基、地下室甚至是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殊死的争夺。德军士兵还把巷战称之为“老鼠战争,”“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

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二战时的德国士兵见过很多可怕的场面。

一、苏德战争后期,德国士兵最怕苏军士兵漫山遍野如潮水一般的涌来,天地之间只响彻着一个声音:“乌拉!”

二、德国老兵回忆,他们还十分害怕苏联人的新式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的管风琴”的呼啸声之狂躁,往往是德国士兵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三、对于苏德战争前期突入莫斯科郊外的德国士兵来说,他们最害怕的是不期而来的整个寒冬,那是一个在莫斯科历史上也罕见的寒冬,气温降至零下五十度,缺少御寒衣物的德国士兵减员严重,士气大挫。

四、德国的虎式坦克不怕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但怕死了美国人的舰炮,在意大利萨莱诺海滩,61辆德国坦克对阵美军2艘驱逐舰和一艘轻巡洋舰,双方互射。20分钟后,双方检查战果,德国坦克的一半被摧毁,很多被拆成零件状态,美国军舰上只有几人轻伤。这场坦克与舰炮之间的大对决,也被称为“萨莱诺海滩拍蚊子”。

五、德国士兵还比较害怕听到他们的盟友意大利军队出战的消息,通常情况下,意大利人一出兵,意味着德国士兵马上也需要被召集起来,保护盟友意大利人。假如德军的侧翼是意大利军队担当,可以想象负责主攻或主要防守任务的德军士兵的心理阴影面积。

无论是德国政府、军队还是民众,最不爱听的可怕消息一定有这么一个——“日本人偷袭美国珍珠港?他们的天皇是吃SHI了吧!”

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由于二战中德军的对手太多,总体实力处于下风,因此很多德军士兵在作战中都遇到过极为可怕的情形。 对于步兵来说,最为恐怖的就是炮击了。就拿苏德战争而言,战争初期德军处于整体上的优势,对苏军的炮火还没怎么领教。但随着战局变化,德军感到了苏军火炮的可怕之处。苏军极为重视炮兵,大量装备有火箭炮、重型榴弹炮等火炮,而且数量极多。战争后期苏军在发起进攻之前总是会组织极为猛烈的炮击,德军士兵只能无助地躲在简易掩体中祈祷不被命中。 敌军坦克。在很多德军士兵回忆录中,都有遭遇苏军坦克的描写,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很多时候德军步兵部队是没有坦克支援的,更不要说指望虎式等这些宝贵的坦克来帮忙了。同时,德军的反坦克武器并不充足,很多时候需要士兵拿着炸药、反坦克手榴弹等武器贴近敌军坦克将其摧毁。而如果在毫无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遭遇敌军装甲部队,将会是极为可怕的灾难。 空袭。二战中后期德军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很多时候在公路行进中就会遭遇敌军空中力量的突袭。西线战场上,虽然德军装甲兵器处于优势,但是毕竟缺乏制空权,很多装甲兵器的损失都是敌军空袭造成的。因此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威胁,可谓是让德军提心吊胆,对士气产生了严重打击。 在潜艇中承受攻击。二战中后期,随着盟军反潜技术的进步,德军潜艇部队的疯狂猎杀已成了过去,德军潜艇损失惨重。而艇员们很多时候面对敌军的反潜舰艇、飞机的攻击,只能下潜,绝望地承受着敌军猛烈的攻击。根据相关数据,二战中的军潜艇部队共有4万人,但是有3万余人最终葬身海底。

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这种还是很多的。

关于苏联人,残忍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残忍,不光光是针对德国侵略者,还针对很多治下不听话的民族。

曼不群自诩为符合基督教徒道德行为准则的正人君子,所以苏联军队的很多行为在他后来回忆中都是看不惯的。

比如其记载——第一个战斗日就暴露出苏军的真实面目。我军的一个侦查组被苏军切断退路,后来我们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全部被残忍地断肢截臂。

同时在克里木战场上,苏联军队对于德军俘虏也极其残忍,经常将伤员打死,或者将他们拖到海边用海水灌他们,扔在凛冽的寒风中让他们冻死。

他们从克里木撤退时,也将当地的工厂,磨坊摧毁,而且还焚烧粮仓,让这里的居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

当然不仅仅是陆军,海军在面临死亡面前也是会感到非常恐惧的。

比如双方爆发海战后,那些被击沉战舰漂浮在海面上的战士只能慢慢等死,能遇到一些富有人道主义精神而打捞他们的就是走大运了。

还有比如战舰斯比伯爵号,因为被英国三艘军舰重创,所以不得驶入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进行修理,然而乌拉圭政府按照国际法只能允许他停留72小时,最后斯比伯爵号不敢出来继续同英军作战,只能自行凿沉。

最恐怖的应该是潜艇部队,这是我从电影《从海底出击》中看到的,改编自战地记者布赫海姆的同名自传。

当潜艇的动力系统损坏后,敌人的驱逐舰就在海面上搜索他们,只能胆战心惊地停留在海底,深海的压强让潜艇发出沉闷的声响,昏暗的灯光下丧失了一切和外界的联系,封闭的舱内满是污臭的空气,只有无尽的等待和维修,或许只能永远地葬身海底……

对于战争中的士兵来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只能眼睁睁等待死亡的降临,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未知的惶恐才是最可怕的,

被丢弃的战俘,弹尽粮绝的孤军,皆是如此。

德国士兵在二战期间见过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南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士兵战斗意志可以说是很高的了。尤其是党卫军那些亡命之徒、嗜血疯子。那么他们真的不怕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德棍们最怕的事。

“乌拉”冲锋

其实这种冲锋意义不大,效果很多时候也和日本的“半载”冲锋一样微乎甚微。不过赢在气势上啊,人多没办法,堆尸体也能压死德国人。特别是对一些德国新兵来说“乌拉”冲锋无疑会留下心理阴影。

想一想,当漫山遍野的老毛子,喝完伏特加,拿着71发弹鼓的波波沙喊着“乌拉”想你冲过来,什么叫绝望?求德军的心理阴影面积。

钢铁洪流

当德国士兵开着先进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喜气洋洋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想起了大片发动机的声音。而有些德国士兵更是驾驶坦克应战,以为击毁几个立功,可刚开启坦克便看到漫山遍野的T34......

意呆利宣战

这个消息无疑是德国最害怕的。意大利可能只占领过埃塞俄比亚,什么希腊战役,北非战役,营救墨索里尼战役等等都需要德国人来帮着打。北非几倍于英军的意大利军队竟全投降了,为什么?没有撬棍,撬不开弹药箱;向德军发出情报表示缺水,结果德军赶到了发现他们再煮凉皮......带着这个坑队友,德国恐怕是最害怕他们对××宣战了吧?

喀秋莎的怒吼

“斯大林的琴风管”可不是闹着玩的。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主要装备在卡车上,这样机动性有着大幅度提高,几乎可以车载到任何地方。这种武器也是德军心中挥之不去的恐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南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