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芝麻大的小官。
宋代有虞候和都虞候。
这种职务起源于唐代。当时藩镇军阀的亲信武官为“都虞候”、“虞候”,在军中执法。皇帝的中央军神策军中,也有这种职务。
其中都虞候的职务比较高。
在宋代,都虞候属于中高级军官,从五品,相当于今天的少将或者上校。
打仗的时候,都虞候主要是司令员的副手,类似于今天的高级参谋甚至参谋长。
平时,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中,都设置都虞候,马军司中的称马军都虞候,步军司中的称步军都虞候,殿前司所属诸班直禁军,以都虞候为主宫。
换句话说,都虞候不但军衔高,也有实权。
但虞候就完全不同。
虞候的地位低下,就是今天的普通参谋,没权没军衔。
宋史上有“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指挥使是上校正旅(副师)。
可见,虞候最多是个少校或者上尉级别的军官,营级或者连级,甚至更低。
水浒中,杨志一行人护送生辰纲,里面就有2个虞候跟着。这2个虞候被杨志呼来喝去,根本没什么地位,和军人差不多。
所以,林冲自己是一个校级教官,算不了什么,所以他很抱怨,觉得有才能却被压制。他的好友陆谦、陆虞候的级别也差不多。
所以,陆谦第一次设计陷害林冲,未必是他原因。
为啥?他是高太尉麾下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无权无势。而高太尉的职位类似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陆谦哪里敢得罪。
所以高太尉让他去欺骗林冲,让高衙内有机会非礼林冲娘子,陆谦恐怕也不敢不从。
《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虞候”一词最先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薮之薪蒸,虞候守之。”《辞源》“虞候”条(一):“官名。掌山泽之官。”孔颖达《疏》云:“水希曰薮,则薮是少水之泽。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为名也。”可见虞候在春秋时为掌管山泽的官吏。 到了宇文泰相西魏。开始设置虞候都督,后代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 到了隋代,虞候的身份有了变化。《辞源》“虞候”条(一):“隋东宫置左右虞候,掌斥候伺非。”也就是说虞候在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 唐代后期。藩镇以亲信武官为都虞候、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唐以后的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曾任此官职。“唐末藩镇有都虞候、虞候,五代之君,皆以藩镇身分称帝。”(《辞源》)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就做过后周的殿前都虞候。“宋开国君赵匡胤在周时曾为殿前都虞候。”(《辞源》)
《辞源》“虞候”条(二):宋时官僚雇佣的侍从。宋吴自牧《梦粱录・十九・梦梁录,雇觅人力》:“凡雇倩人力及干当人……虞候、押番、门子……俱各有行老引领。” 虞候应该就是高级官僚雇佣的侍从,已不是官。没有了职位和地位。
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
《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水浒传》里面陷害林冲的陆谦陆虞候,他的官职在北宋禁军中是一种很低的存在。陆谦应该是殿前司骑军将虞侯,类似现在的副排长,简称虞侯是一种恭维,可以跟官职很高的都虞侯混淆一下啊。
1,首先,陆谦并不是高俅雇用的侍从,而是一个低级军官宋朝时期,官员也雇佣一些起保镖作用的侍从,也被恭维称作虞侯,这些侍从不是禁军的编制。是官员自己私人雇佣的保镖。
陆谦并不是高俅雇佣的私人侍从,而是一个军官,和林冲是从小认识的好友。
陆谦的房子在高俅房子的隔壁巷,看来也是一个小富人家。
2,陆谦不可能是殿前司都虞候,都虞候是高级军官宋徽宗的中央禁军是三衙: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
高俅是殿帅,正式名称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类似某军区司令。
二把手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三把手是都虞候。
都虞候是皇帝任命的,所以从陆谦不入流的表现看,肯定不是都虞候。
3,陆谦应该是殿前司骑军将虞侯高俅是殿帅,陆谦作为下属,当然在殿前司。
殿前司还分诸班、诸直、骑军、步军。
诸班、诸直要到皇宫附近值班的,《水浒传》没记载陆谦有类似的值班经历。
陆谦的好友林冲是马军的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是一个技术武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上尉连长或少校副营级。
陆谦很有可能是骑军。
骑军里面有军都虞候,一军有多个指挥,一般是10指挥,1指挥500人,1军是5000人。军都虞候是旅长级别。
所以,陆谦也不是军都虞候。
所以,陆谦是将虞侯。1个都100人,1都分左右2个十将,十将是一个军职管50人,将虞侯比十将还低一级,相当于副排长。
一个军区司令看到你一个小排长,给你安排点脏活,你就受宠若惊了。陆谦就不惜出卖良心,下手害自己的发小林冲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虞候在宋代全名是“将虞候”。是北宋中央禁军步骑兵都一级官僚,有左将虞候,分左將虞候、右將虞候,负责管理都一级士兵。官位次于十将。
“都”是北宋禁军编制单位,是指挥下面的编制。《武经总要》:五百人为一指挥,指挥包括五都的编制。一都大概一百人,骑兵每都含枪手、旗头共13人,其余八十多人是弓箭手。步兵每都包括刀手8人,枪手16人,其余七十余人是弩手。宋代军队分工合作还是很细致。
《宋史兵志》每都有军使(步军叫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
虞候管理100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级别。属于低级军官。
此外还有军都虞候,简称军侯。是禁军军一级编制,十个指挥为一军,大概五千人左右。军的正领导是军都指挥使,副领导是军都虞候。军都虞候相当于现在的副师长,属于高级军官。
更高一级的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是军长级别高官。
因此陆虞候的官位并不大,就是一个连长。难怪总想着出卖朋友林冲,攀附高俅这样的司令官。
《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根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述,宋代的官员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18个级别。不过,宋代重文轻武,武职人员的地位并不高。
北宋末年,官称跟实职是分离的,虽然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职事。
《宋史·职官志一》记载:【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虽然陆谦像是个武官,但其实【虞候】一职却是文官,而且是文臣京官。据《宋史》记载,【无出身自虞部】,就是说没有正经功名,相当于员外郎。
员外郎,员“外”,即正额以外的郎官,为六部以下各司的副主官,从五品。因此,陆谦这货官也算不小了。
以陆谦的行为举止来看,他应该是属于【枢密院】下属【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但是并不参与统制、训练、扈卫、戍守这些事,而是负责迁补、罚赏等事务的职官,以北宋跟现代的对比,大约是省一级的办公室主任的样子。
《水浒传》中陆谦的官职「虞候」,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宋朝都虞候是副职的意思,有高有低。如:三衙殿前都虞候马步军都虞候属高武官一般都是正任防御使、观察使担任,真宗时高阳关副都部署张凝为殿前都虞候丶宁州防御使,杨六朗的前任(张凝病逝后/杨六朗以正任莫州防御使任高阳关副都部署节制高阳关一路五万余禁厢军。宋英宗是郭逵以容州观察使担任殿前都虞候。另一种厢虞候属中级武官。如:殿前司禁军天武右一厢都虞候。步军司神卫左二厢都虞候常思敬。他们都是厢都指挥使的副职。官阶有的带遥郡刺史丶有的不带。如宋太祖开宝二年攻太原阵亡的石汉卿就是殿前司的不知捧曰还是天武厢的都虞候死后仅追赠遥郡防御使。还有一种不带″都”字的虞候属于指挥使的副手。宋初步军一指挥五百人。如狄青曾任延州指挥使小官无品级/保安军之战才升右班殿值(正九品)。无″都"字虞候属极低武官没品级。陆谦可能就是无品级的小虞候只配侍候高官的公子衙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