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广岛称为小城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非要加个边缘小城就有些过分了!首先原子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性装备,美国人并非战争疯子,罗斯福也不是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疯子,因此在使用原子弹问题上是慎之又慎,不是想扔就扔的。美国经过多轮的讨论,甚至还听取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意见,而且当时的日本完全陷入了疯狂,号称要1亿人玉碎,最终美国才祭出了杀手锏:原子弹!虽然在爱因斯坦看来,罗斯福批准使用原子弹的行为事实上与希特勒没什么区别!至于为什么原子弹投放地点选择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小城,而非东京与大阪这样的大城市,理由大致如下:
1、东京已经被多轮的汽油燃烧弹烧成废墟,已经炸无可炸了。
虽然原子弹的威力确实非常惊人,但远没有汽油燃烧弹来得那么疯狂,这种没过最新研制出来的凝固汽油弹,对日本的各大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有多么疯狂呢?东京城熊熊燃烧的大火将参与执行轰炸任务的B29轰炸机的机腹都熏黑了,整个东京90%被烧成了废墟。东京城除了日本所有高层还集中在这里外,基本已经失去了价值!而日本的其他大城市,比如大阪、名古屋、神户等等同样被烧得满目苍麟。
2、东京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为了战后控制日本不能炸
日本天皇、内阁以及海陆军的高层都在这里,如果把天皇炸死了,以日本被天皇的信仰,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日本人心中的神被杀死,恐怕整个日本都会陷入疯狂,那么战后美国要想控制日本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经过多轮讨论后,东京这个目标直接被美国高层否定了!
3、大城市太大了,无法显示核弹的威力!
对于投放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来说,威力并不是那么大,也就2万吨TNT当量,这样的核弹投放在大城市里,虽然威力也很惊人,但一次性破坏半径也就5公里左右,甚至破坏能力并不比一次轰炸机群的汽油燃烧弹来得更大。因此美国专家团经过评估,认为选择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城市,一次爆炸直接毁灭一座城的震撼力,远比投放在大城市效果更好。而在这些小城市的选择中,美国则是优选了工业中心和军事重镇为主要目标,最终京都、长崎、小仓、广岛和新泻。
京都本应是第一目标,东京大轰炸后这里变成日本军工业中心,但因为梁思成的一封信送到了美国,这个千年古城作为文物古迹和人类共同的财富而得到了幸免,当然美国考虑肯定不仅限于此,这里也是日本信仰所在(天皇上千来的居住地),美国已经在为战后如何控制日本而做准备了!于是美国原子弹的第一目标选择了长崎(佐世保海军工厂所在地),第二目标则是小仓,但却因为轰炸机飞到小仓上空,天气不好看不到地面而逃过一劫,不幸的当然就是广岛称为了替代者!对于原子弹的使用问题,美国是经过评估后才做出的决定,美军认为采用常规的类似“诺曼底登陆”形式登陆日本本土,保守估计伤亡人数会在150万左右,而且在太平洋的岛屿争夺中见识到了日本军人的疯狂,一旦登陆作战环境只会更恶劣,日本军队和日本人可能会更疯狂,伤亡也会更大!日本的殊死抵抗会波及更多无辜。因此,经过评估后美国决定动用核武器,通过这样的核威慑方式逼迫天皇下令投降。当然,后来麦克阿瑟顺便就单独占领日本,独享了战争胜利果实!
所以,美军投掷2颗原子弹的意义,在于促成天皇宣布投降,并让美军占领日本。而如果原子弹的目标选择投放东京,这本身就会引起日本全名公愤,如果顺便把天皇和内阁高层全炸死了,那么谁还能代表日本投降呢?更坏的结果是日本选择向苏联投降怎么办?所以美军选择了广岛和长崎作为投掷点,而且这两个城市都是军工重镇,原子弹的威力也确实给日本造成巨大震撼:如果天皇再不投降,还会有更多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的!
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谢谢邀请: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中国没有参加,而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却是美英中联合发布的,为什么苏联没有一起发布公告?因为苏联还在待价而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用老百姓的话说,还在拿着架子呢,但美国此时早已信心满满,根本不在乎苏联的态度了,因为美国己在会议的前一天的7月16日,原子弹已经试爆成功了。
美国陆军部早在1942年6月就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了,亦称“曼哈顿计划”,该计划的保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连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杜鲁门都不知道,你想,连自己的副总统都不知道,别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所有国家全被蒙在了鼓里。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突然在白宫去世,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总统后才由陆军部长告诉他整个曼哈顿计划。
盟军在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再实施日本本土的九州和关东登陆,美国军部根据日本的抵抗能力和意志,做了个全面评估,预计盟军的伤亡应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自1944年底,美军全面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后,日本的门户洞开,这里距日本东京只有二千多公里,美军的B-29轰炸机从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出发,对日本的东京、名古屋、神户、横须贺、佐世保等城市,进行了几十轮的轰炸,虽然轮番轰炸,但毕竟用的是常规炸弹,一时半会摧毁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意志,好在原子弹试验成功了,美国高层一片欢欣鼓舞,那时也没有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国际禁令,估计一颗原子弹下去,日本帝国全没了,美国的这颗原子弹也会投下去的。
杜鲁门选择了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六座城市的二座作为投掷点,因为试爆成功的同时,只有两颗,首先,东京被排除在外,因为之前东京已多次轰炸过了,如果再用原子弹,事后不好评估,还有就是头头脑脑包括天皇都没了?盟军找谁去投降?想想京都也不行,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名城,炸毁了不利于今后的统治,新潟太远,小仓道适合,因为它是日本九州的重工业基地,但投掷当天的气象不佳,所以美军把核打击的目标定在了广岛和长崎。
广岛是日本的陆军城,是日本防守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的所在地,打掉广岛,日本就很难再组织起大规模的本土守卫战,长崎则是日本造船业的基地,使日本无力再继续建造军舰。1945年8月6日早晨9点,美军在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苏联得知消息,赶忙宣布8月9日对日宣战,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死硬地不投降,就在苏联宣战的当天早午11时,美国在长崎又投下了第二颗,长崎27万人口,当日就死亡了六万,这下日本傻眼了,日本天皇不得不在8月15日宣读了终战诏书。
谢谢阅读
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凭借自己在工业革命时取得的优势曾一度想称霸全世界,进兵中国的同时,又突然对美国发起袭击,轰炸珍珠港。在他们如此肆意妄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愤怒与反击:向日本投放当时的新型武器原子弹。1945年8.6日,在广岛投放名称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原子弹威力之大是不估量的,在事故发生时,大约有71379人受害,房屋土地的毁坏更是不计其数。两天后又用“胖子”把日本长崎炸的遍地开花。
“小男孩”
日本很多人受到了原子弹投放后的无穷遗患。在经历过原子弹的摧残后,大部分幸存者都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人。
按照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话,那为什么当初美国没有选择把原子弹投放到日本首都呢?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惩罚也会更彻底一点。
- 其实,美国在投放原子弹之前,还曾成立过专门的研讨会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考虑一系列原因后才做的选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放弃更具影响力的东京而选择广岛呢?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其实也是想借此展示一下它的具体威力。原子弹作为一个新型军事武器,虽然在向日本投放之前曾做过一次引爆实验但却远比不上真正实战中的效果,要想更精准的确定它的威力和伤害值,需要经行一次战时投放,这时的日本就刚好可以作为实验对象。
当时美国针对日本原子弹投放地点形成的目标选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投放地标准是:目标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以,当初选定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面积大的城市和佐世保等小城市就被排除在外。
况且,那时候的东京大部分地区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毁坏,就算投放原子弹也看不出来它的威力,而广岛相比其他城市基本没什么损害,再加上广岛市位于辽阔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附近地势平坦,容易看出原子弹威力(主要是能让日本人看到原子弹的厉害)。
(广岛原子弹投放)
二,东京内居住着日本的天皇和很多高层人物,它本身满面疮痍没有炸的必要。在日本,天皇在人们心中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是日本人的信仰,他们对天皇有着绝对的信任与尊敬,如果真的把他们的信仰杀害了,他们还指不定会有多疯狂呢,(单凭日本人在硫磺岛、冲绳岛等地的激战中体现的顽抗到底的精神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在战争中不要命的疯狂)那样一来战争只会更加混乱,美国到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麻烦,而这是只想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就是,东京早前就已经被汽油燃烧弹轰炸过,此时的城内到处都是废墟,除了日本的高层聚集在这里外,基本上已没什么值得提的地方了,这时候再扔原子弹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二战东京照片)
三,为了达到以后控制日本的目的以及给对手苏联敲一个响钟。其实不止是日本,美国心中也一直想成为世界霸主,美国虽然准确的把握住了工业革命的脉搏,并在战争时审时夺度,成为了财力物力军力兼备的强国,但他还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苏联。当时的美国也意识到了自己以后的对手会是苏联,所以在轰炸日本的时候正可以向苏联展示下自己的强悍,想让其对自己敬而远之。
对于日本,美国是想成为他的老大,方便以后控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就需要让日本害怕他的同时还要顺从他,那么天皇就是最好的切入点。让天皇看到和他作对的下场,对其唯命是从,还要留着天皇的命来安抚日本。
总而言之,美国就是想证明他的厉害,让日本以后都服从他的命令。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其实一开始美军圈定的六个主要的核攻击目标(广岛,长崎,小仓,新潟,京都,东京)是包括东京的,但是随后被白宫高层给划掉了。后来美军轰炸的两个核攻击目标一个是既定目标(广岛是日本军队重要的陆海军兵力集结地),一个是出击目标的备份(当时准备攻击日本国内的重要重工业基地小仓,由于小仓被浓云笼罩只能转而攻击另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长崎)。至于东京为何没有被列为核攻击目标,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
一是当时的东京从物理角度也确实没什么可炸的了,3月与5月的两次“李梅火攻”几乎彻底摧毁了东京城市建成区的60%,85%的城市建筑都被不同程度地毁坏了,伤亡人数高达20多万。在这种反复轰炸的基础上再投下一枚原子弹,无非是把已经炸完的废墟再炸一遍,造成的威慑效果并不明显,最好是找一个基本完整的、没有被轰炸过的大城市实施核突击才能给日本方面造成最大的震慑;
二是东京作为战争的中枢依然猬集着日本帝国大部分的陆海军高级将领与以大本营与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为代表的指挥中心。在先前的李梅火攻中,由于考虑到消灭高级将领的行为可能导致日本军队的中下层军官更加疯狂与难以控制,因此这些要害部位并未被列为轰炸目标。而原子弹的杀伤效果可不管你是不是高级军官,这些将官被核攻击消灭后怕是鬼子会出现更多的下克上事件(从投降之前日军中下层还能搞出宫城事件可见一斑);
▲李梅火攻下的东京
三是东京还是皇居所在地与昭和天皇的驻地,彼时的美军与白宫高层已经在考虑战后的日本社会天皇的位置与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且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天皇不能被消灭,日本需要这样一个精神偶像来作为现代化进程的“离合器”,美军也需要这样一个媒介来深入并控制日本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消灭天皇不仅会使得美军同未来占领区民众的关系彻底对立,还会给日本战后的现代化进程造成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麦克阿瑟和裕仁天皇
于是经过权衡,美军未将东京列为核攻击目标,东京也就侥幸免于一劫。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二战时,外国为何不将原子弹投放在东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大概以下几个:
第一,东京已经没有继续炸的意义
通过火攻,整个东京被烧毁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成为一片废墟。
那么,再投原子弹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除了东京以外,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都没有继续轰炸的意义。
相反,广岛则被轰炸程度较低,是首选的目标。
第二,如果炸死了天皇,对美军并不利
即便火攻东京,美军也故意绕过天皇不炸。
其实,投掷原子弹时,有的美国将军要求直接投到天皇皇宫上去,但被否定了。
如果炸死了天皇,一来会激发日本人的仇恨心理,那么无条件投降就没这么容易;二来如果炸死了名义上的领袖天皇,只能让实力派军人更为嚣张跋扈,无人能够制约他们。
所以,如果原子弹扔到东京,天皇就很有可能被炸死,对美军不利。
第三,炸广岛、长崎有一定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长崎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军工基地之一,有着三菱重工长崎船厂等大量兵工厂。
而广岛则是日军南方防御的指挥中枢,还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有大量驻军。这里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原子弹投下的时候,广岛有2万驻军还有2万等待中转的士兵,一共被炸死炸伤7000多人。一旦美军试图在日本登陆,就必须首先干掉广岛。
更关键的是,广岛和长崎地势比较平坦,适合原子弹发挥威力。
所以,炸掉广岛和长崎有实际意义。
如果日本还是不投降,炸平这两个城市就为下面登陆提供有利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广岛师团也就是著名的抗战中著名的第5师团。它在中国犯下过无数屠杀罪行,其中一部还参加过南京大屠杀。
这颗原子弹炸得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