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目前还在用,但估计迟早会退役的。

珠海航展唯一畅销全世界的老武器?2004式40毫米火箭筒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萨沙在2016珠海航展上看到2004式40毫米火箭筒时,真的相当吃惊。它是著名的69式火箭筒的简单改良,后者已经生产了40多年。换句话说,它就是69式火箭筒,换了个造型而已。说起69式火箭筒,则是大名鼎鼎的RGP7火箭筒的一母兄弟,也是中国造武器畅销全世界的典型。在亚非拉,随处可见拖着两条支架的69式火箭筒。简单介绍一下69式火箭筒的历史。二战期间,德军利用铁拳火箭筒重创了苏联装甲部队。铁拳火箭筒非常实用,德军曾生产了670万枚之巨,让人十分惊叹。战争结束以后,苏军立即仿造了这种简单有效的武器,这就是RGP1火箭筒。50年代,苏军推出了性能强大数倍的RGP2火箭筒。解放军从1956年开始仿制RPG2火箭筒,命名为1956式40火箭筒,这就是老40火箭筒。56式40火箭筒经历过1962年中印战争的考验,证明它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武器。中印战争的解放军老兵回忆:在无风情况下,56式40火箭筒炮击非常准确。有经验的射手100米内可以大中胸靶大小的目标,曾经有9发火箭弹消灭印军10个地堡的战例。56式40火箭筒发射超口径榴弹,威力不小!地堡被它击中后,往往被炸得碎石、残肢、机枪零件满天飞。轻便的火箭筒比无后坐力炮机动性好,野战中能跟上步兵猛打猛冲,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如某连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冲击时在50米距离上击毁拦阻我步兵的机枪一挺,后又击毁正准备逃跑的106.7毫米迫击炮一门,牵引车一辆。 随后的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斗中,56式40火箭筒就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威力不足。珍宝岛战斗中,56式40火箭筒对付不了苏军的T62主战坦克。看看这一段记载:于洪东(一等战功英雄)指挥着两架40火箭筒和两挺机枪也开了火,子弹打在苏军“乌龟壳”的 钢板护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后面有一辆装甲车被40火箭筒命中,冒起了黑烟。突然,于洪东身旁的贾玉明喊道:“排长,敌人坦克从后面冲过来了。”于洪东回头一看,果然,4辆苏军坦克和2辆装甲车,绕过了岛南端,从我国内河的岛西江叉上包抄过来。于洪东心里一阵暗喜,来得好,反坦克雷场该发挥威力了。随即命令战士周锡金说:“用40火箭筒,敲它两炮,把他们引过来。”周锡金熟练地装上射弹,瞄准第一辆坦克的侧甲板,击发了扳机。“嗵!”地一声,火箭弹准确地命中了坦克的腰部,但没有钻透,只震得苏军坦克巍巍一颤。鉴于这些问题,苏军很快装备了改进版的RPG7火箭筒,在60年代全部淘汰了老式的RPG2火箭筒。西方认为,RPG7的性能强于RPG2三倍以上,相当了得。美国统计,到今天共110个国家拥有500多万具RPG火箭筒(还有大量没有记录的黑RPG),至于火箭弹药数量更是不计其数。这500多万中间,就有中国生产的一部分。

中国在1969年仿制了GPR7火箭筒,制造出了1969式40火箭筒。

中国在1970年投入生产,很快装备部队,淘汰了老的56式40火箭筒。1969式40火箭筒,也被称作新40火箭筒。

它的射程达到了300米,威力也更大,精度更高,深受部队的欢迎。

有意思的是,69式40火箭筒和RPG7还有些不同。

外观上最大的不同,在于设置了一个脚架和一个提把。这都是接受解放军官兵的意见,进行的实用化改良。

以脚架为例,让火箭筒发射的时候能够有所支撑,大大提高了炮击精度。

刚刚装备几年,69式40火箭就接受了中越战争的考验。战前解放军一个步兵排下辖2个40火箭筒班(每班3具发射器,每具发射器备弹8发)。40火箭弹筒组为2人,1名发射手1名弹药手。发射手携带火箭筒和3枚火箭弹,弹药手则携带5枚火箭弹。原则上,一次战斗有8发火箭弹就足够了。

在中越战争中,越军基本没有使用什么坦克,解放军初期以攻坚为主。

在攻坚战中,69式40火箭筒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越南人一直对中国深有警觉,边境纵深100多公里都修建数量相当多的防御工事。其中一些工事修建的非常巧妙,解放军火炮无法摧毁。解放军士兵主要使用69式40火箭筒摧毁越军的碉堡,大大减少步兵的伤亡。

一个战例:27日12时15分,在行进至山凹处时,解放军2排4班先与敌人遭遇。战斗中,副营长冯帝万被击中胸部,4班副班长黄顺绪、战士陈玉文先后牺牲;另有几人受伤。教导员徐永培(54军副政委陈得禄女婿)头部被炸伤!看到战斗打响了,7连副指导员李自金同40火箭筒班长黄赣洲从队后冲了过来,他们发现山头上一大岩石右边有一敌重机枪正在向我方疯狂扫射,立即令黄赣洲用跪姿向敌火力点发射40火箭弹。黄赣洲一发并命中敌机枪,将它打掉。经50分钟战斗,我军毙敌20余人,缴获了枪管被40火箭弹打弯了的重机枪、高倍望远镜、冲锋枪等一批敌军物资。

解放军战士曾有发射4弹,从碉堡射孔进入碉堡摧毁之的战例,共摧毁4个碉堡,毙越军21人。163师班长蒋荣伟,连续发射了10枚69式火箭弹,摧毁了炮台的9个火力点,立下一等功。

相比另外一个步兵攻坚杀器82无坐力炮,69式40火箭筒更轻便,更适合越南丛林战的需要。82无坐力炮重达35公斤,单兵携带它在丛林中行军非常艰难。

萨沙本人听过一个82无老兵抱怨赴负重太大,尤其是武装越野中更是苦不堪言。拉练中,他经常恨不得一颗流弹打在头上,直接啥也不知道算了!

而69式40火箭筒仅为5.6公斤,同一把自动步枪重量差不多,火箭弹也不过2公斤,非常适合丛林作战。

进入80年代以来,69式40火箭筒已经不可避免的过时了。相比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强力反坦克火箭筒,69式40火箭筒的威力和射程都无法企及,也没有什么改进的余地了。

中国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69式40火箭筒的生产。

只是,40火箭筒具有价格低廉(黑市价格仅仅200美元),操作简单(非洲童子军都可以熟练使用),威力适中(可以对付除了主战坦克以外的大部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所以短期内绝对不可能被淘汰。

在随后的海湾战争、南斯拉夫内战、车臣战争、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等等各种战争中,随处可见40火箭筒的影子。最近我国维和部队在苏丹遭受袭击,造成多人伤亡,罪魁祸首也是一枚40火箭弹。

我国没有停止外销40火箭筒和火箭弹,这同AK自动步枪一样是中国传统武器出口项目。

鉴于实际情况,中国方面对火箭弹进行了深入改造,推出了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弹药,比如:温压火箭弹、攻坚火箭弹、高精度杀爆弹甚至照明弹等等。

除了弹药以外,中国的北方工业公司又推出了2004式40火箭筒。该火箭弹筒和前辈没什么区别,最大特点是可分解成为两节携带,减少了长度,以适应现代化作战。

2004式的长度只有655毫米,装配后战斗全长910毫米,可以发射69式的所有弹药。

2004式基本都用于出口创汇,性能一般。它不过是新瓶装老酒而已,针对一些低端客户。话又说回来,一种武器能够在中国出口40多年,本身也就够了不起啦!

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用,但是用的不多了。

先说下40mm火箭筒吧,我们所使用的40火是在苏联RPG-7火箭筒基础上仿制的型号。最普遍使用的叫做69式40mm火箭筒。

在装备的时候会占用两人编制。一名射手和一名弹药员。共计会携带8枚火箭弹参加战斗。

由于40火的灵活性和对轻型装甲目标的杀伤力在我军早期还是相当多的装备的。但由于其占用编制,并且对重装甲目标杀伤效果有限,因此在被逐步淘汰的过程中。

最新的型号是2004型折叠式40mm火箭筒。

整体上这个火箭筒的发射管可以折叠隐蔽携带,但这款火箭筒未见装备我军,更多的是出现在外贸市场(你懂的)。

目前我军步兵班主要装备的火箭筒为89式、97式和08式一次性火箭筒

这种火箭筒在一个步兵班装备4枚,不占用编制。这是一种80mm口径的火箭发射器,装药量和杀伤力均大于40火。在战场上的灵活性也要比40火强。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因此维护保障能力也要强于40火。

在89式80mm火箭筒的基础上,还有97式和08式,都是在89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所以说RPG-7虽然是经典武器,但在大军团作战的使用上也稍微落后了,目前虽然还偶尔使用,但终究会被更方便的武器所替代的。

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40火,是军队内部的简称,全名为“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是基于前苏联RPG-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来,最主要的改进地方,就是加装了提把以及两脚架,既方便行军时携带,又提高了射击时的稳定性。此火箭筒诞生的时代背景,在1969年珍宝岛冲突中,原先装备我军仿制前苏联RPG-2型火箭筒,被命名为1956式40火箭筒,发射的弹丸无法击穿T-62坦克的前装甲,因此新40火就面世了。

新40火一经问世,立即成了我军步兵的中坚反坦克火力,在沈阳军区的战斗单位中,甚至出现过在一个步兵班内编制有多具40火的火力配置。

现在,40火配备的反坦克榴弹、高爆反坦克榴弹、纵列双弹头反坦克榴弹等弹丸,用来打击有厚重装甲防护的现代化主战坦克,事实上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反坦克导弹才是反主战坦克的中坚力量。

但新40火用来对付步战车、装甲车、越野车等军用车辆,应该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攻坚作战中,用来打击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堡垒非常管用,70年代末南疆冲突中经受了严峻的实战考验,所以尽管40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停止生产,但目前依然在中国军队中服役。

但随着70式、84式、89式火箭筒,特别98式、08式、11式不占用固定编制的火箭筒装备我军,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携带量,除了传统的反坦克战斗部以外,还有云爆弹、攻坚弹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其他战斗部。

现在,40火在军中的位置,早已今非昔比,装备数量已经大为减少,机械化步兵班组已极少装备,目前已面临功成身退的时候。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我军依然在使用40火这款武器呢,实际上在我军的编号当中成69式,自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至今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目前我军依然有不少部队还在使用中,早已出现了它的替代性产品,比如:120火等等,但是作为一款大量与使用的武器,还有相当的装备数量,不可能很快被完全淘汰掉,而且预计在未来的许多年时间以内也不会被淘汰完毕,包括预备役部队等,不能将继续发挥作用。

这款武器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可靠、使用简单,事实上,这款武器及其同类型号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依然是受到相当欢迎的产品,目前来说许多国家还在装备,真正淘汰的国家还没有。

即便我军找到了更新一代的装备,但是也没有真正的把它淘汰完毕,对技术开发还在继续进行,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还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可以说完全的淘汰他,还不现实。

我们研究替代型号,更多是从技术潜力角度考虑,40火也基本把潜力发挥出来了,没有再多少再改进的空间,故而有必要更换,但是从实际看,它依然是相当实用的装备,退的速度不会太快。

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40火是一种简称,标准称呼是40毫米火箭筒,在中国军队的武器序列中,属于资格非常老的武器。确实有些部队还在使用,但逐渐会被新式火箭筒所取代。40火主要打击装甲车辆的履带,打击固定碉堡,或者对付轻型车辆,而且重量也比较轻,便于携带,操作也简单,很受战士们的喜爱。预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40火都不会退役。当年,两种40火生产了几百万枝,替换都需要时间。其实40火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份额,在南美和东南亚很多部队中,至今都装备着很多40火或者RPG火箭筒。

中国军队还在用40火吗?

能存在就有它的道理。RPG是步兵近距离支援武器,对付轻装甲目标和混凝土工事远好于榴弹和枪榴弹,造价也低于新一代的重型火箭筒,而且可以大量装备一线步兵部队,不能在密闭空间发射可能是最大的缺点。40火箭筒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东西好处不在于威力有多大,关键在于其便携性可操作性,这东西如果在威力上更上一步台阶,使用超小型温压弹及串联部弹头,可能更受士兵喜欢。40火箭筒是一款优秀的步兵火力。不管怎么说,我认为目前不会被淘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