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BAR自动步枪的性能如何?
BAR是什么?
BAR是“上有M1919太重,下无轻机枪”的赶场;
BAR是“火力难敌LMG,却可步兵身上抗”的中庸;
BAR是“弹容散热皆下等,遇袭瞬可腰际射”的从容;
BAR是谁?加兰德火力的补充,轻机枪角色的备选,美帝班组火力的中坚
勃朗宁BAR自动步枪的性能如何?
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性能是很不错的,因此才能在二战以及后来的多次战争中一直得到使用,其同样成为了枪械设计大师勃朗宁的代表作。
布朗宁M1918是在一战时设计的,当时进入欧洲作战的美军发现自动武器严重不足,甚至装备了不少法制英制武器,因此极为需要一款新式自动武器。而勃朗宁拿出了勃朗宁自动步枪,该枪迅速受到军方青睐,并于1918年开始投产,不过此时一战已经即将结束。
而在战后,由于该枪重量较大,空枪就重达9公斤,作为单兵自动步枪未免有些过重,于是美军将其改造成了轻机枪,来解决美军轻机枪不足的问题。此时的M1918A2,增加了两脚架以及快慢机等设计,正式作为轻机枪使用,开始装备美军。
不过虽然定位是轻机枪,但是毕竟其20发的弹匣容量还是太小(虽然布伦式等轻机枪也不多),因此在实战中,很多士兵直接拆掉了两脚架,将其继续作为自动步枪使用,可以直接和其他步枪兵协同作战,火力大增。
二战结束后,勃朗宁自动步枪依然在美军中继续使用,即使是到了越南战争时期,其依然和M1卡宾枪、M1半自动步枪等一起使用了相当一段时间。
勃朗宁BAR自动步枪的性能如何?
勃朗宁M1918式自动步枪,英文名为Browning Automatic Rifle。所以也被称为简称BAR。它于1917年由约翰勃朗宁设计并于1918装备的一款武器,它最初的设计理念是作为单兵步枪使用,但是由于它7.5公斤的重量太重并不适合作为单兵武器,所以后来研发M1半自动步枪作为下一代单兵武器。
BAR自动步枪使用的是7.62×63全威力步枪弹,弹容有20发。由于采用大威力的步枪弹而且采用全自动射击模式导致射击精度并不高。不过由于一战到二战美国都没有研制班组轻机枪,所以BAR在二战中就作为美军的班组轻机枪使用,虽然它和捷克式轻机枪一样是20发弹容,但是捷克式轻机枪可以快速更换枪管,而BAR却不行,所以BAR作为轻机枪倒是有点难为它了。不过他在二战当中的表现还是令美国大兵挺满意的,主要是可靠性高。中国军队也有装备M1918,右边第二个拿就是M1918
在二战当中,它的作战定位比较尴尬,本来作为单兵生产,但是因为体重而落选。美军的班组火力除了冲锋枪以外其余的都是半自动火力,火力可以说是非常能,所以BAR的定位就有点尴尬,不过在太平洋战争的热带的雨林作战中,倒是可以弥补班组火力中、远程的火力空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