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牛逼的。

萨沙写过纳粹四大超级武器,其他都是大件,只有STG44是小东西。

STG44是自动步枪之母,具有极大的意义,也是划时代的武器。

当时各国步兵班武器大概是这样,若干只单发步枪或者半自动步枪,使用长步枪子弹;若干只冲锋枪,使用短手枪弹;1挺轻机枪,使用长步枪弹。

如果日本人,一度机枪还是使用专业的机枪子弹,不能通用步枪弹。

也就是说,步兵班要装备2到3种子弹。

这对于后勤来说,压力极大。

二战说白了,就是打后勤,看谁后勤厉害。

而STG44就是划时代的实现了步枪和冲锋枪的一体化。

STG44最大特点,就是两个,一是使用短步枪弹,二是可以连发也可以单发射击,可以做步枪也可以做冲锋枪使用。

这样一来,德军步兵班只需要装备STG44和轻机枪即可,可以完全淘汰手枪弹,只需要两种子弹。

再说通俗一点,STG44就是今天的AK47和M16,是新一代的武器。

实战中,首先是使用STG44的德军后勤大大减轻,毕竟少装备一种子弹了。

其次,是火力大大增强。

其实STG44大部分时候是作为半自动步枪使用的,但它又强于半自动步枪,主要是它的装弹为30发,半自动步枪美国加兰德是8发,苏联SVT40是10发,装弹上不能和STG44相比,对射很容易被压制。

而美苏英的冲锋枪射程太近,在这种中距离对射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样一来,在中远距离对射中STG44占有很大优势。

即便是在近距离,STG44因为可以连射,性能也比冲锋枪差不了多少。

况且当时美苏步兵班,装备冲锋枪的不过一二个人,但德军STG44步兵班等于全部是冲锋枪,近距离火力又强大太多。

总之,STG44综合性能非常强,就是二战的AK47。

据军方的要求,黑内尔公司在11月份生产了10000支STG44试验枪,全部在1943年春交付给东线的德国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实战中,MKb42(H)步枪发挥了非常不错的战斗作用,深受德军士兵爱戴。

德国兵一致要求,尽快批量装备STG44。随后STG44在1944年后生产了50万支,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少了。

可找到的资料显示在1944年秋天所编成的44年装甲旅中德军士兵第一次大量使用了该枪,给它的敌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枪主要装备东线和西线的德军精锐步兵,比如死守卡昂的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师就大量装备该武器。

STG44的意义还并不是实战,还有更重要的理念。STG44诞生以后,对于步兵班的轻武器装备是划时代的变化。

事实证明,二战刚刚结束,各大国就开始研发生产自己的自动步枪。

这说明,元首希特勒的眼光还是高人一等的,虽然他最初反对STG44。

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stg44,mp43,mp44这三个型号实际上是一种步枪,也就是世界上的一种突击步枪。

在二战中,德国陆军鉴于毛瑟步枪射速太慢,但是冲锋枪由于弹药的限制,200米以外命中率低,提出要研制一种有效射程在400米内,可以填补步枪和冲锋枪之间火力空白的武器。

最初这种步枪不被希特勒认可,于是才有MP43,MP44这些伪装成冲锋枪的型号,不过在希特勒从前线回来汇报工作的德军将领处了解到前线的官兵十分欢迎这种步枪,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顺水推舟默认了,同时把新式步枪命名为突击步枪,也就是stg44这个最终型号。

44步枪可以说是顺应了战争发展对于步兵火力的需求,使得自动武器可以普及到单兵,并且可以由单兵轻松的携带使用。机枪也是可以在紧急地情况下单兵使用,但是对于单个士兵来说还是太重了。

虽然俄国人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自动步枪的概念,并且首先推出了费德洛夫1916步枪,但是这只是一种探索性的武器,并不成功。而44式步枪则是开创了大规模使用的突击步枪先河,虽然德国生产的44步枪只有60万支,和后来的AK上亿支的产量无法相比,但是已经足够体现出自动步枪的优越性了。

后来苏联人借鉴了44式步枪的一些概念,推出的AK则是彻底改变了步兵班的火力编成,首先是把冲锋枪调整出局,到了现在甚至开始影响班用机枪的地位。而这一切都是从44式步枪开始的。

德国人一开始是把44式步枪作为冲锋枪的替代品使用,这个也没有什么,毕竟新的事物要取代旧的东西需要一段时间,一开始肯定还是按照旧有模式使用,但是一旦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尤其是44式步枪使用的7.92短弹,找到了如何解决自动武器后座力和威力平衡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美国的M1卡宾枪使用的大号手枪弹也是一种办法,不过子弹的威力不足。而减少发射药,降低子弹的最大飞行距离使自动步枪的概念终于落实到了实际。从此步枪进入了自动步枪时代。

可以这样说,stg44突击步枪开始使步枪进入了自动时代。

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画家笔下装备了STG44突击步枪的德国装甲掷弹兵,1945年初,东普鲁士。

谢邀

它可以被看做是现代步兵全自动突击步枪的鼻祖。自动步枪概念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初,墨西哥枪械设计师蒙德拉贡和北欧设计师索伦.邦就提出了“导气式原理”,以求让枪械自动射击,具体过程为,子弹发射后的高压气体从枪膛中导出,推动连杆解锁枪机,并推动枪机顶住复进簧。当然因为技术还未成熟,各国陆军依旧装备相对可靠的栓式枪机单发步枪。后来蒙德拉贡的7*57毫米1908式自动步枪的设计方案和专利落到了瑞士知名军工企业SIG手里,进而这项技术转入德国。

一战后,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陆军被严格限制在10万人的规模,重武器研发也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德国只能在轻武器研制上发力,以求获得一点技术领先优势。1921年,德国陆军武器与装备监察处开始系统推敲对于自动步枪与弹药的完善与改进,具体提出的技术指标为,20到30发弹匣,有效杀伤距离400米,弹药口径在8毫米以下。

当然,德国各大军火商懒得进行冒险创新,包括毛瑟和莱茵金属公司在内,依旧坚持使用原本的7.92x57毫米制式步枪子弹,很明显,这种子弹的威力过大,如果应用于自动武器会产生严重的后坐力。然而一些新兴军火公司则从中看到了希望,比如古斯塔夫.根舒夫公司的设计师海因兹.沃尔墨设计的沃尔墨M35自动步枪。但最终保守的德国陆军武器局并没有采用这支革命性的武器。

尽管如此,德国陆军依旧在寻求一种更为简便,耐用的自动步枪。1938年,陆军武器局又委内海内尔公司和瓦尔特公司继续开发自动步枪,具体技术指标为重量和长度都必须小于现役装备的98K步枪,全自动射速达到350到400发/分钟,坚固可靠,能用于沙漠和高尘埃环境,全自动与半自动精准杀伤距离达到400米,制造时尽量使用便捷的焊接和冲压工艺。

1940年,海内尔公司依旧这些技术标准,研制出了MKb42自动步枪,使用7.92x33毫米短步枪弹,开放式枪机变成了密闭枪机。另一个革命性的设计是,该枪采用“直列型”构造,枪管,机匣,枪机,枪托完全在一条抵住射手肩膀的直线上,方便射手在自动射击状态进行瞄准,控制枪械。

但由于战时物资原料匮乏,并且希特勒对这种介乎冲锋枪和单发步枪之间的“过渡性武器”始终持怀疑态度,导致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6月,只生产了12500支,对于德国陆军庞大的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尽管如此,陆军武器局对这款武器还是给予支持态度,海内尔公司不断地进行微调和改进,包括调整了瞄准具和护木,这个改型就是MP43/B冲锋枪,即题目中Stg44突击步枪的原型,之所以叫冲锋枪,是为了迎合希特勒对所谓“突击自动步枪”的厌恶。1943年2月,在柏林库莫斯多夫武器试验场,希特勒亲自莅临观察一场新式轻武器展示,果不其然,他再次表示了对MP43的厌恶,然而此时东线战事吃紧,前线发来像雪片一样的告急消息,要求尽快提供一款自动轻武器,以抵消苏联红军越来越强大的人力优势。

帝国军备部国务秘书奥托.绍尔,苦口婆心地拿着这些报告,恳求希特勒允许大规模生产MP43,终于,希特勒松口了允许以月产3万支的速度开工生产,逐步替代前线装备的Mp38与40式冲锋枪,当然东线前线陆军的真正想法是,让MP43彻底取代98K,成为德国步兵的基础制式装备。帝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也赞同这一意见,秘密地允许MP43的月产量提升到10万支,并开始在第1,第32 步兵师进行试装备,以进行最后的战地测试,能够加装42式枪榴弹的MP43改型,被定名为MP44。

1944年12月,MP44正式被更名为STG44突击步枪。

STG44确实是一款革命性的武器,全长0.94米,重量仅有5.1公斤,操作简便,射速达到500发/分,战后,美国陆军武器测试局的人员在测试STG44时,也承认这是一款非常优越的武器,后坐力很小,3发点射状态精准堪比单发步枪,握把和枪托射击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看非常优越,至于间或出现的卡膛现象,并不是枪械本身的瑕疵,而是大战末期德国军火工业由于原料短缺,弹药质量不稳定所导致。

由于 STG44产量有限,所以优先配备给装甲掷弹兵和武装党卫军,它使得小型步兵作战单位在中间距离拥有了毁灭性的火力优势,每个步兵可以携带六个30发弹匣,再加上枪支上预装的一个,统共210发子弹。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1944年东线的几次战斗中,一些处于苏联红军包围中的德军部队,在接收到空投的STG44突击步枪后,直接利用火力优势,成功突围。

画家笔下,stg44步枪上装备了ZG红外线瞄准仪的德国装甲掷弹兵夜战分队,1945年4月,柏林。

在大战末期,德国还为STG44研制了一些黑科技配件,比如说代号“吸血鬼”的ZG红外线瞄准仪,包括一个红外瞄准镜,一部红外聚光灯,以及一个背在使用者背上的电池包,虽然总重量超过15公斤,但在大战末期的一些零星夜间战斗中,配备它的特殊野战步兵分队还是给盟军以相当的杀伤。

战后,各国依照德国STG44自动步枪的路子,迅速将具备“中间距离杀伤力”的单兵自动步枪作为新一代步兵的主要列装武器,无论是苏联的AK47,还是美国后来的M14与M16,以及比利时的FN FAL,从弹药到设计理念与参数,都能看到STG44的影响与烙印。

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在前几期,刀叔为大家介绍了不少突击步枪,像HK416、SCAR等。说到突击步枪就不得不说说突击步枪的鼻祖人物,本期刀叔来给大家说说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突击步枪——StG-44。

大家都知道,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从古代小规模战役再到一战二战,以及现代的局地战争,双方交火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可以说,StG-44的成功就是在市场的夹缝中找到了合适的定位。一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各国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战术和战略,轻武器的研发也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StG-44的出现,弥补了在一战和二战战场上200到500米火力支持的空缺。

无论是德国的毛瑟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还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有效射程都超过600米,标尺射程都在1000米左右。如果在150米内,像MP40等冲锋枪又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如果让MP40射击400米的目标,子弹末端动能是个问题。如果让Kar.98k射击300米的目标,万一打偏了,在这个距离上它很可能会更快地见上帝。根据纳粹德国军方的要求,黑内尔公司和卡尔-沃尔特公司共同研制了StG-44突击步枪,并于1942年7月将100支7.92×33毫米步枪短弹的StG-44交付使用。正式装备到军队是在1943年,黑内尔公司生产了10000支试验枪,全部交付给东线的德国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

在经过了两次的改进后,StG-44突击步枪在库尔斯克战场深受德军各级官兵的好评。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第一 StG-44是首次使用中间威力弹的突击步枪

在400米射程上,连发射击时比较容易控制,射击精度比较好,可以连续射击而且火力非常猛烈。重点是它比较轻,便于携带,是步枪与冲锋枪性能特点的优化结合。

第二 StG-44是首次使用30发容量弹匣的突击步枪

从冲锋枪的20发弹匣32发弹鼓到机枪的300发弹链,德国设计师根据实战对于火力的需要和士兵携带弹药的体力上限,还有持续作战的需要,最终选择了30发弧形弹匣。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手持M1的美军士兵和数量更多的使用波波沙冲锋枪的苏联士兵。

后来美国的M16以及苏联的AK系列仍然采用30发子弹弹匣,可见其成功之处。

第三 StG-44是首次使用弯曲枪管套件的突击步枪

二战时期,纳粹德军对拐弯枪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改良,观瞄仍是通过透镜装置,但枪管则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进行弯曲。StG-44装备的弯曲枪管套件有30度、45度、60度和90度这四种规格。

另外,还有一种P型是专供装甲车辆乘员使用的,借助这一系统,他们可以隐藏在车内直接向外开火。实战测试显示,用30度的弯曲度时,StG-44在100米的距离上可以对敌军实现比较精准的杀伤。但是,它的出现并不能阻止德国的整体溃败,到战争结束时该枪仅产量40万支。不过,在相关战役中对西线同盟国士兵却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二战结束后,该枪同时落在苏联和美国人手里。不过美国人认为它过于笨重和不顺手,容易出现故障而没有重视它,仍然选择大威力半自动步枪。直到越南战争时期,更加笨重的M14遇到AK-47后,用鲜血才明白中威力弹突击步枪的重要性,从而研制出M16。StG-44的时代已经落幕,但它的设计理念却沿用至今!

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是一款革命性武器,它的设计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时代。

STG - 44 / MP - 44 全自动步枪

1 . 简介

第一种使用中间威力弹药的自动步枪,由于缩短了弹体,减小了发射药量,使其在全自动设计模式下更容易操控,射击更精准,填补了机关枪和冲锋枪之间的火力空白,是款革命性武器。

名称由来

MP- 44:MP 为德语 Maschinenpistole 缩写,Maschinen — 机械,pistole — 手枪(弹匣式手枪),因为发射手枪弹,所以Maschinenpistole 意为“冲锋枪”。

STG-44:为德语 Sturmgewehr 缩写,Sturm — 风暴,gewehr — 步枪, Sturmgewehr 意为 “风暴步枪 ”或 “突击步枪”。

德军中的有识之士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资源里争取到优先生产的配额,就以MP(冲锋枪)项目名称进行申报并通过批准。希特勒在注意到来自军队对该枪的评价之后,认识到了该武器的优越性,便下令加大此武器的生产,并将其命名为 STG-44 步枪 。

2.技术参数编辑

口 径:7.92mm

弹 药:7.92×33毫米(中间威力弹)

初 速:500米/秒

有效射程:400-500米

理论射速:500发/分

闭锁方式:枪机偏移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弹 容:30发

枪 长:940mm

膛 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枪质量:5.1kg (不含弹匣)

瞄准装置:觇孔式瞄准,带护圈准星

STG-44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一只小枪,历史意义是说不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