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JAS-39E战斗机怎么样?
外媒:并不是世界末日,中泰军演歼11A被打了个0:4!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大家都知道:去年中泰联合军演中,歼11A在中距离被泰国鹰狮打了个0:4。细节方面,各方一直守口如瓶。直到最近外媒才开始爆料!洋鬼子认为,这次对抗有一定代表性,但不能反应两国空军的实力。听萨沙说一说吧。
外媒的观点很明确,这次对抗中,鹰狮在中远距离有压倒性优势。
0:4就出现在这种模式的对抗中。至于近距离的对抗,双方互有胜负,鹰狮只是略占上风。
外媒认为,近距离格斗在未来空战中越来越少,所以真正实战中,鹰狮将具有压倒性优势。
甚至外媒认为,泰国的鹰狮相比歼11A存在代差,根本不可能正面对抗。
萨沙总结了一下,老外认为鹰狮相比歼11A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 鹰狮早于歼11A发现和打击
理论上,重型战斗机歼11A的N001E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应该首先发现鹰狮。
鹰狮属于轻型战斗机,PS-05/A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探测距离不如歼11A,应该会被敌人先发现和先打击!
实战中,却不是这样。
鹰狮的体积较小,歼11A体积较大,加上鹰狮的雷达精度高的多,反而是鹰狮首先发现先发打击。
在中距离对抗中,歼11A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很难逃过AIM-120C5/C7导弹的打击。
0:4并不稀奇了!
第二, 双方航电系统存在代差
目前歼11A在中国空军属于老装备,使用了十几二十年了,自然不是所谓三代半的鹰狮对手。
鹰狮采用了全数字化航电系统,歼11A则仍然是老式航电,无法相比。
航电系统存在代差,此次中泰对抗中,鹰狮占尽上风。
外媒认为,如果中国空军只装备歼11A,那么在南中国海遭遇美军F16、F15之类恐怕也会是同样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以色列对阿拉伯战机的翻版。
万幸的是,歼11A对于我军并不算什么,我们还有更先进的歼11B甚至歼11D!
第三, 双方数据链存在代差
鹰狮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每一架鹰狮通过数据链实现传输、接收,使得空战效率提高数倍。在预警机的指挥下,鹰狮完全实现战场的信息化。
歼11A则没有做到这点!
外媒认为歼11A只具备从预警机接受信息能力,大部分不具备传输能力。
那么,如果真正出现大规模空战,鹰狮在预警机指挥下就有更大的优势。
此次中泰军演双方都没有使用预警机,这才没有出现更大的差距。
第四, 飞行员个人技术差距越来越小
现代空战中,飞行员越来越不可能进行近距离格斗。以往对于飞行员判断力、体力和飞行时间的要求,逐步转化为高智力、高学历和高领悟力。
说简单点,就是要求飞行员能够操作复杂的数字化系统!
外媒认为,之所以歼11A不采用全数字化,同一些中国飞行员有关系,他们已经习惯于查看老式的苏27仪表。
自然,泰国方面对中国飞行员的个人技术评价很高,认为他们是全世界顶尖飞行员,可以做出复杂的机动动作,应变能力强。
实际上也是如此!
此次来的是我军一流飞行员,该部队也是全军第二个列装苏27的航空兵部队第2大队:著名的“科技练兵先锋飞行大队”。
只是,这一切却越来越不重要!
中泰军演其实算不了什么
虽然中泰军演结果是中国大败,但外媒认为这算不了什么!
一来是解放军并没有拿出最先进的战机,这不具备代表性。如果解放军用的是歼11B,可能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二来此次军演有明显的测试性质。一方面为解放军了解西方战机和战术,同时也为泰军了解苏27系列战机,以便对付邻居越南印尼之流。
中国空军飞机以自己弱点对泰军优点,表现不佳也就可以理解。
俄国专家认为,这次失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中国方面学到很多东西,会更为重视战机的全面数字化。
萨沙个人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对歼11A的定位如何?
数量仍然不少的歼11A不堪使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么,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两条路:一,干脆将老旧的歼11A直接退役,这样省去使用和维护的费用;二,进行全面改造,将它改造为歼11B或者D!
改造又谈何容易!
歼11A的底子太差,如果全面改造花费的资金和物力巨大,恐怕同造一架新飞机也差不了多少!
但问题又来了!歼11A大批退役以后,更先进的歼11B和D的生产速度,能保证吗?
瑞典的JAS-39E战斗机怎么样?
瑞典的 “鹰狮”JAS-39是为说不多的可以和美制F-16系列争取世界轻型多功能战斗机的军备市场的第三代战机,由此衍生出JAS -39E/F,尤其F型双座机在2007年获选为新空射武器的测试载具,改装备通用电机制造F-414G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14000公斤,机内燃油搭载量增加40%,在机身下增加2个武器挂载点,作战半径增加到1300公里,可携带6枚空对空导弹和副油箱。
飞控系统提升以全新的“大乌鸦”ES-05主动电子扫描阵列(AESA)取代PS-05/A雷达,此型雷达是从英国Selex ES电子系统公司研制的“海雌狐”再改良而成。这架样机也已在2008年5月27日首飞,翌年1月21日,在不开后燃器的一般推力即达到1.2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飞行性能树立了E/F型的基础,这些突破也是下一代“鹰狮”和21世纪“标准材质战斗机”的基本性能。
2016年5月18日,萨博公司公开“鹰狮”E型的问世,首次成功试飞于2017年6月15日完成,原本预计在2016年底进行的试飞科目,因萨博全机操控软体重新设计而延后。此外,萨博早从1990年代起就开始研发舰载型,直至2009年,才为着眼于印度市场正式启动“海鹰狮”计划。在2011年5月当局和巴西国防部官员会晤后,外传巴西海军也可能是潜在客户之一,萨博也同意在英国设立“海鹰狮”发展中心。
2014年11月6日,巴西海军就透露对“鹰狮”舰载型机的高度兴趣。2010年,瑞典政府拨给萨博4年期的合约预算,作为发展“鹰狮”雷达与其他装备专款,同时整合新武器,此举可降低操作成本。同年6月,萨博宣布瑞典国防部将采购“下一代鹰狮”,亦即JAS -39E/F, 2017年交付空军,如有海外客户订单则可能更快,2012年8月25日,瑞士预备订购22架E/F系列,瑞典在2013年1月17日确定采购60架E型单座机。
技术综览 “鹰狮”采用轻量化高机动性能的飞行机身,搭配先进、高度通用化航电,它的前置三角小翼飞控介面,提供了各种飞行速度的正面升力稳定性,同时也能补充三角翼设计在高速飞行时,缺乏水平尾翼所产生的负面稳定性,也能降低阻力。刻意采用“线传飞控”的目的,就在于维持松弛稳定性,让飞机能突破传统的飞行机动限制,增加灵活性和减低阻力。“鹰狮”同时还有极佳的短场起飞性能与维持高下沈率,借此创造短场落地的性能,后机背两侧上方的减速板与前置小翼都能调整角度,以发挥在短场起降的操作能力,攻角可调至70至80度。为了让“鹰狮”可长达50年服役时间,萨博将其维修性降至最低,主要系统如RM12发动机(瑞典版的通用电机F404和F414系列)与PS-05/A机载雷达均采用模组化设计,借以降低操作成本和增加可靠性。“鹰狮”是高度具备弹性的战斗机,因此新设计的频谱感应装置、任务电脑和空用武装,都能被以高级化技术标准与欧盟航太技术整合,全机达67%为瑞典或欧盟产品自制,33%的零组件由美国现货市场采购。
航电与电战装置 全系列的“鹰狮”机队均采用美制军规MIL-STD-1553B数位化资料汇流排,称为“感应融合装置”,航电系统的全面整合让“鹰狮”发展成“依计划组装”的飞机,能让机载软体在所有役期中随时升级,增加性能也能有额外的作战能力与新装备适时融入。采用的可编程式任务电脑语言从1996年起就不断应用在量产型机的基本飞行操控功能上,后续的衍生型系列机队也依序采用,现在“鹰狮”的软体还在持续发展之中,增加多种新的性能。
“鹰狮”在服役之初使用的是PS-05/A脉波都卜勒X波段多模式雷达,是瑞典Ericsson和意大利GEC-Marconi合作的产品。这套全天候性能机载雷达可辨识与标定120公里外的目标,还可自动追踪多批不同高度的在空目标,包括地面、海面和空中的目标,它也能导引几种视距外导弹同时接战几个高优先顺序的敌机,目前已升级到Mark 4的版本,大幅度增加高空的空对空探测距离,可探测与追踪更小的目标(包括各种UAV),改良低空的空对空作战,可发射美国雷神的AIM-120C-7、AIM-9X、欧洲MBDA的“流星”超音速中程导弹。
发动机配置 “鹰狮”机队都配备Volvo公司的RM12涡扇发动机,即是美国通用电机授权瑞典生产的F-404发动机,改采用Y型分流导流板,(由双发动机F/A-18布局改良成单发)借此达到单发动机战斗机的安全系数和飞行稳定性,同时能提高预防鸟击对叶片的危害,诸多零组件和次系统均依机身布局重新设计。JAS-39E/F换装F-414G,比RM12增加了20%的推力,让“鹰狮”能有不开后燃器也能超音速巡航的性能,在搭载空对空武装构型时,已能达到1.2马赫。
瑞典的JAS-39E战斗机怎么样?
反正不是f16的对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