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20多年前 F16战机差点成为中国空军主力战机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讲史堂第一百六十四期】【军事系列89讲】

解放军曾有机会大批量装备F16战斗机?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历史的真相!当时只要我们愿意,至少60架F16就会列装我军了。听萨沙说一说吧。

众所周知,打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中美进入蜜月期,一同遏制苏联。当时美国或亲自或借助盟友,出售给中国很多先进武器。比如将越南炮兵打的屁滚尿流的炮兵雷达,就是美国让盟友出售给中国的。

当时中美合作的项目很多,海陆空三军,坦克飞机大炮军舰无所不包括。萨沙问大家?当时解放军最大的短板是什么?答案自然是空军!

我军的飞机完全来自于仿造苏联!其中米格19是我方完整仿造的最后一个版本,而米格21或者说歼7我方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资料,属于部分仿制。

歼7的问题很多,性能一度低劣到越南都拒绝接受(不要钱白送给它的),直到80年代才彻底解决歼7的各种问题。

而在80年代,区区数十架落后的歼7还是我军战斗机的主力。同时代,苏联已经批量生产了下一代的米格29战斗机。

显然,目前我军急需的是换装先进战斗机。可惜,由于多年的欠账,由我国自行生产类似于米格29或者F16战斗机这种先进飞机,几乎没有可能。

道理很简单,连歼7的生产改造尚且不行,何谈全新设计!

当时我军高层对先进的西方战机很感兴趣,考虑直接购买。

我军考虑的主要是三种: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美国F15战斗机和F16战斗机!

相比起来,中法之间更没有政治瓜葛,适合长期合作。

刚刚改革开放,我国就派员赶赴法国测试幻影2000战斗机。1983年,我们甚至派出试飞员试飞了幻影2000 B型战斗机。我军试飞员对幻影2000评价非常高,内部报告写到:在当时我国试飞员及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对于幻影2000高性能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让长久以来一直使用俄系武器的我空军高层,对当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

性能好是好,关键不便宜!

法制飞机价格几乎是国际市场最高的,且要求直接用外币结算。80年代初期,中国还是很穷的,大部分资金要用于经济建设。我国希望法国方面能够降价,大有你只要降价我就买的意思。法国军火公司是商业公司,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不同意降价。甚至当年我国总书记亲自会见法国总统,提出战斗机应适当降价的建议,也没有成功。

最终,我们只得抛弃了昂贵的幻影2000战斗机。

相比我军高层,科研机构尤其是三机部优先考虑的是美制战斗机。美制战斗机参加的实战远远多于法制战斗机,性价比也更高。

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的F15和F16狂胜叙利亚的苏制战斗机。以色列宣布,他们的美制战斗机以0损失,击落叙利亚的82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

我军对于贝卡谷地空战很清楚!

当时我们希望得到的是F15和F16。但前者基本不可能!F15是美国的看家宝,只出售给最铁的盟友,普通盟友尚且得不到,更别说中国。况且,F15的价格也极高,中国同样买不起!

那么,看来看去,就是F16比较合适了。

F16是轻型战斗机,价格比较便宜。它主要用于战区制空,也用于近距空中支援,非常符合中国的需要。F16于70年代末期刚刚装备美军,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

1983年,大名鼎鼎的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访问中国。他们驾驶F16A/B战斗机,在北京南苑机场作了精彩的表演,当时就打动了我军高层。

F16的性能非常优秀,远非当时我军的歼六、歼七战斗机可以相比的。

表演后,我们就联系美国方面,表示希望购买F16。当时中美关系很好,美国政府经过研究,原则上同意了我们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美方开价并不算很高,比自用的飞机还便宜100多万美元,甚至同意用农产品支付。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点个头,F16就飞到中国来了!

不过,我军却没有同意,原因也不复杂。

第一,给我们的不是真正的F16,而是猴版。

美国方面愿意卖给我们的是F16/79!

早在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因为多次军售导致科技成果泄露,宣布不再出口美军现役战斗机。以后出口给盟友的美制战斗机,性能一律较低,F16/79就是这一产物!

它同F16A/B战斗机有一定差距,主要在于发动机不同。F16/79采用的是J79涡喷发动机,而不是F100涡扇发动机。J79发动机比较适合高空高速战斗机,用于F16/79这种制空战斗机就不太合适。

发动机的不同,导致F16/79的航程短、滞空时间也短,性能相比F16A/B有一定差距。

更奇怪的是,F16/79莫名其妙的安装了沉重的发动机防热护罩(重近1吨),导致机动性也有明显下降。

正因为这个原因,F16/79始终没有卖掉1架。所有盟友都拒绝购买,要求提供F16A/B战斗机。

我军对此也不满意,认为花大价钱买二流产品,太亏了!

第二,出售条件也不是很好

美方虽没有开高价,也愿意用农产品冲抵,但还是有一定要求。

美方要求中国必须一次性购买60架,这才转让组装生产线。

单架F16/79价格不贵,60架可就不便宜了。

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来说,这也是一大笔钱,必须仔细斟酌。

第三,政治方面的考虑

中国方面有过被苏联黑的经历。当年仿造了苏制武器体系,随后苏联不愿意提供新技术,我们又研发不出来,导致20年来我军海陆空武器发展几乎停顿。

以轻武器来说,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军还在使用几十年前的56式系列。

而越军则有诸如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PKM通用机枪等先进苏制轻武器。为此,我军在实战中吃了大亏,缴获后迅速进行仿造!

中美关系虽好,未来却有很多不确定性。刚刚合作就搞这样的大手笔,万一将来崩了,岂非鸡飞蛋打?

第四,对于我军研发中的战机,过于乐观

当时我军正在量产比较先进的歼8战斗机,同时计划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将歼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我军拨款高达5亿人民币(当年可是巨款)研发歼10战斗机,要求可以对抗米格23战斗机,达到F16A/B的水平!

客观来说,当时对于歼8和歼10的计划都过于乐观。似乎我们花费10年,就可以完成西方30年的技术积累!

诚然,买飞机不如造飞机,但前提也要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个实力。

歼8无需多说,直到90年代才解决了雷达和发动机的严重问题,却早已过时。外售的歼8 2M更差,压根就没卖掉一架!

全新的歼10研发难度就更大!

从1983年确定发动机方案,到了89年所谓的涡喷15发动机仍然是一个图纸而已,8年之久几乎没有进展!

拖来拖去,几次更改设计,最终歼10正式定型是2004年的事情了,整整20年之后!

最终,在80年代,我军拒绝了猴版F16的引进计划!F16也就没有能够列装中国空军!

对于这一点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专家各有不同的意见!

萨沙也不敢下结论。不过,F16/79至少是西方的先进技术产物,不是我军当年战斗机可以相比的。我军如果能够引进后,将其核心技术学习大部分,对我国各方面技术积累也是很有帮助的。

【萨沙讲史堂第一百六十四期】【军事系列89讲】

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与我国擦肩而过的装备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因为在1970年代中后期国门打开后,我国军工部门在对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我军的整体军工科技水平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当时需要借鉴和引进的装备种类很多,但是借鉴也好或者引进也罢,事情总得有个轻重缓急,不能所有的项目都一股脑儿的上马,不但当时的国家财力所不及,就是引进了也消化吸收不了,只能是根据最需要的来引进。

在诸多的项目名单中英国的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级)没有被整体或部分引进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42型驱逐舰是英国在1960年代末期研制的一型区域防空驱逐舰,首舰“谢菲尔德号”1970年1月开工建造、1971年下水,1975年2月正式服役于皇家海军,该级驱逐舰从1970年~1986一共建造了12艘。1980年英国海军“安特里姆大型驱逐舰”(郡级)编队访问我国上海,其中就有42型驱逐舰“考文垂号”,图片里右侧的那个,但它在“马岛海战”中与姊妹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空军击沉了。

42型作为区域型防空驱逐舰排水量只有4200吨,它是皇家海军经费逐年下降、还要维持军事实力对抗苏联舰队的条件下折中方案,钱少以控制建造成本为原则降低了标准,简化武器装备的安装量,而获得一型“低成本”的区域防空驱逐舰。

42型最主要的武器装备就是图片上的“海标枪”中程防空导弹,也是我国看中42型舰的最根本原因,1970年代初垂直发射技术是不成熟的,世界各国海军的防空导弹都是机械结构复杂的倾斜发射器,以42型驱逐舰才4000多吨的排水量安装中程防空导弹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先进的环境、人机工程学设计俩理念,并且导弹系统的电器设备和机械设备安装的要比较紧凑,机械部分部件加工要精细才行!才能将几十立方米体积的“海标枪”导弹系统安装进主炮后和舰桥前的一小块空间内。

42型驱逐舰所安装的“海标枪”是轻量版的Mod2型,导弹采用大后掠三角翼,头部带有冲压进气口和极化天线(吸收目标的反射雷达波)导弹全长只有4.36米,采用一台罗.罗公司的奥丁冲压发动机为主发动机,弹体的尾部带有推力为16000公斤的火箭助推器,“海标枪”导弹弹径420毫米、翼展920毫米,发射重量550公斤,装有破片式战斗部,“海标枪”的设备先进程度和作战能力都高于我军当时正在研制的“红旗–61”近程点防御导弹。被“飞鱼导弹”击沉的“谢菲尔德号,被误认为是舰载雷达系统和“海标枪”没有发现/跟踪到和击落“超级军旗”攻击机的结果。

“海标枪”导弹被认为是一种失败的防空武器,是因为它在“马岛海战”当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区域防空作用,才导致了“谢菲尔德号”被击沉,这也是它没有来到我国的原因…但客观的说:迎击“飞鱼”导弹失败的责任不能都由它承担,42型驱逐舰雷达存在扫描盲区和驱逐舰本身也末端防御的近防炮,才是“谢菲尔德号”被击沉的主要原因。

当时,皇家海军“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航母没有舰载预警机,需要多艘42型密集部署周边以提高“特遣编队”的远程预警能力,这就让“谢菲尔德号”成为阿根廷空军首要打击的目标…“海标枪”导弹在表现“马岛战争”中是表现不错的,战争期间一共击落了7架阿根廷空军的各型战斗机,其改进型还在“海湾战争”中击落了一枚偷袭美军航母的伊拉克的岸舰导弹,说明它还是一些很有效的区域防空导弹。

42型驱逐舰第二个值得我国借鉴或者说需要引进的就是“奥林普斯”TM3B燃气轮机,英国是最早研制舰用燃气轮机的国家,也是最早将燃气轮机安装在军舰上用做主动力系统的国家,而且在燃气轮机的设计与制造方面要比美国略强一些...美军到现在都大量的战舰上安装英国的燃气轮机,比如:MT–30型,安装在了“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自由/独立”两型濒海战斗舰上。

“奥林普斯”TM3B燃气轮机是性能比较优秀的燃气轮机,总重量为20.5吨,最大功率27200马力,持续功率21000马力,油耗233克/马力.小时,进气温度15℃,从静止加速到全功率状态只需30秒钟,TM3B整体设计紧凑、先进,油耗量适中,海况适应性良好…是一款很出色的燃气轮机,当年它与美制LM2500一同竞争我国新一代战舰的主动力系统。

1970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正常化的同时,我国也派出大量的专家考察欧美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发展状况…英国也积极向我国推销刚刚服役不久的42型驱逐舰,由于该级舰排水量适中、动力系统和防空系统都很先进…我国当时确实想引进整舰或者一部分子系统,经过接触/洽谈英国人将42型“打包”要价超过了一亿美元,但这个价格超过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承受能力,“改开初期”我国外汇储备仅十几亿美元,虽然也适当的引进了一些急需的武器装备,但有限的外汇还是要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上,引进成套的先进工业设备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然要大于引进一型驱逐舰。

而且“马岛战争”中42型驱逐舰表现“拙劣”!我国也就没有继续和英国洽谈引进事宜,最后42型驱逐舰也就没有落户到我国。当年我军引进42型的技术后建造的新驱逐舰就是这个样子,舰艏也安装了“海标枪”导弹...在没有引进42型后,我国在1990年代初建造了两艘052型驱逐舰。

现在来看这段打算引进42型的历史,假设当时引进了42型整舰或者一部分“子系统”还是有价值的。首先就是:我海军在1980年代初就会有了“中程区域防空能力”,会在南海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能收复更多的岛礁,当时的国际背景是我国与美国关系良好与苏联关系也大为缓和,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有了防空型驱逐舰这样的装备对南海的控制力度会更大一些。

有趣的是,“安特里姆编队”访问我国途中在南海偶遇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明斯克号航母”,苏联航母是在金兰湾休整后继续北上...偶遇后,英舰编队里的“考文垂号”对“明斯克号”进行了跟踪...两舰的结局是“考文垂号”在马岛战争中被击沉、“明斯克号”退役后来到我国成了“主题公园”。

第二点,42型驱逐舰在1970年代属于先进的装备,其设计思想和建造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工程质量控制都是一流的,如果我国引进之后会同时引进这些“软件”,那么造舰水平从1950年代末提高到1980年初的水平!这对于我国提高海军舰船建造质量是大有帮助的,即便只是引进了42型所用的TM3B燃气轮机会使我军战舰的燃气轮机化提前10年。

其实,我国早在1970年代就引进了英国的“斯贝”航空发动机(飞豹战斗轰炸机用的),它和“奥林普斯舰燃”都是英国产品,理论上来说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是互通的,有可能在仿制TM3B工程上会轻松一些。

有诸多的原因使得“谢菲尔德级驱逐舰”没有来到我国,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30年间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有条件拿出更多的军费提高部队装备的质量,而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使得我国有能力去研制比42型驱逐舰强大了许多的战舰!

所谓“百年海军”就是在强大的国家实力支撑下才能建设,国运强则海军强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必须是幻影2000啊。

法国达索公司的的幻影2000,是一款无尾三角翼布局的轻型三代机,这款战斗机和中国的渊源,要从1978年说起,也就是改革开放元年。

1978年6月底,邓小平在听完第三机械工业部关于航空工业的情况汇报后指出:“一、战略目标......歼-6算第一代,歼-7大改(指歼-7III)确定为第二代,到1982年生产1000架。还可以买‘猎兔狗(也就是‘鹞’)’30-50架,同时搞歼-8,技术过了关,算第三代。第四代考虑引进两种,一种是幻影-2000,另一种是‘旋风‘战斗轰炸机。”旋风就是英国的狂风。

幻影2000和狂风

引进西方的先进战机是出于改善中国过于落后的航空工业现状考虑的。接下来的日子,第三工业部制定了2个目标,一个是成套引进西方战机,一个是引进先进子系统,安装到国产的歼-7上(当时尚无歼-8)。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没有引进幻影2000乃至任何一款西方战机,而是从西方买了多种电子设备和子系统,甚至包括“斯贝”发动机,究其根本,还是一个字:穷。

然而幻影2000优秀的性能还是给当时试飞的中国飞行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幻影2000座舱配备的先进数字化仪表设备,大屏显示器和高清摄像头,宽阔的视野以及合理的人机功效,无疑是最能吸引飞行员的地方。但幻影2000的优势绝不仅仅于此。其实法国人在航空工业上走的路线更符合今天对德国和日本的溢美之词:工匠精神。法国人由于坚持使用推力偏小的发动机,幻影2000的M53-P2军用推力仅64.3千牛,开了加力也仅有95.1千牛,使得飞机在爬升率和最大升限上往往落后于美国,但推力的劣势并没有难倒法国人,他们采取的是另一种策略来增加战机的机动性:优秀的气动设计。为了给飞机减阻甚至每一款配套弹药,油箱的外形设计都考虑其中,达到整个作战系统的气动最优化。这个策略从幻影2000到阵风都贯彻始终。

达索公司给幻影-2000采用的还是无尾三角翼布局,这算是法国战斗机一大特色了;幻影2000的无尾三角翼前缘和后缘安装了襟翼副翼,因此飞机的滚转效率达270°/秒,瞬时盘旋达30°/秒。无尾三角翼的设计还可以使飞机的超音速下的波阻力进一步降低,使发动机的推力达到最有效的利用。幻影2000还在进气口后面一小段距离的位置加装了两个扰流片,相当于鸭翼的雏形,可以减缓附面层分离的角度,改善失速性能并提供额外升力。

幻影2000三视图作为一款轻型战机,幻影2000的挂载能力达到了6.3吨,可以说性价比相当高了,而且幻影2000还拥有不俗的对地攻击能力。印度最近为什么出动幻影-2000而不是苏-30mki越境投掷激光制导炸弹,已经证明了幻影2000的对地能力比苏-30还要强。

幻影2000对地模式,可携带4枚激光制导炸弹

但是由于我国当时几乎没有外汇储备,而且幻影2000要价过高,最终并没有引进这款战机,更没有机会接触后面配套给幻影2000的米卡导弹,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也许是对中国幻影III和幻影2000都是看了不买有些不满,法国人在90年代把这款飞机卖给了台湾当局,引起了外交上的轩然大波,在台海力量平衡上给我国增加了很大压力。

不过幻影2000对我国战斗机研发的启发还是是非常大的,比如我国启动开发的歼-10,就采用了鸭式布局的无尾三角翼构型,获得了比幻影2000更好的瞬时盘旋能力。!此外,虽然幻影2000没买,但是我国成飞从达索公司果断引进了达索系统的CATIA和DELMIA解决方案,构建了设计、工艺和制造一体化的协同平台,将研发周期大幅度缩短至原先的50%。首次让国内掌握了数字化样机技术。这个内功的提升,意义不逊于引入任何一款先进战机。国内军迷常把沈飞和成飞戏称为沈霍伊,成洛马;就受到的影响来看,成飞还是叫成达索更合适吧。

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中西方关密转暖,庞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吸引了无数西方军工厂家的目光。双方之间展开大量的技术合作、装备引进,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S-70“黑鹰”直升机之外,那些年和我们擦肩而过没能收入囊中的先进装备还有很多、很多。

以技术含量最高的空军装备为准,排名不分先后,给大家展示几款有机会引进却没有结果的战机。

一、F-14“红色雄猫”

F-14“雄猫”战斗机的魅力无人能敌,当时我国以歼-6、歼-7为主的机队面临着很严重的防空压力,因此急于求购一款先进战斗机。而格鲁曼公司因为市场的竞争压力,也积极向中方推荐压箱货“雄猫”。

1984年,格鲁曼公司首先向中方表示可以提供一批24架F-14战斗机,这是F-14A的升级版,换装F110-GE-400发动机,性能上得到进一步提升。F-14加AIM-54“不死鸟”标配绝对是当时天空无敌的存在。

中方参观F-14合影留念

美方制作的纪念徽章

中方涂装F-14“雄猫”战斗机,飞机确实是好东西,就是涂装有点跟不上。

二、F-16”红色战隼“

引进背景和F-14相同,中美双方实现互访后,美方向我国推荐了F-16战斗机。大家注意型号美方推荐的是F-16/79战斗机,这是换装了F-4上装备的J79-GE-119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低端版本。

和美军自用型F-16相比,F-16/79性能明显缩水。这是由于1977年,美国实行了新的武器销售政策,规定美国飞机制造商不能向国外出售性能等同于美军自用型号的作战飞机。

中方F-16CH”红色战隼“版涂装。

就是因为性能上的缩水,我国严重不满,才会在接下来接触法国幻影-2000,以及上面所提到的F-14战斗机。

不甘心的美方于1987年,还派遣F-16”雷鸟“飞行表演队到华进行表演,飞机很漂亮就是没留下。

三、幻影2000战斗机

1979年,中国空军受邀参观法国巴黎航展,对“幻影”2000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对美方推销的低端版F-16/79严重不满,自然而然的开始进一步了解。

随后我国飞行员葛文墉前往法国,考察了“幻影”2000的飞行模拟器,还安排了实机体验飞行。中方对“幻影”2000性能非常满意,只是法国货的特点就一个字”贵“,当年可不比现在,囊中羞涩最后因价格问题无果而终。

四、CH-47”红色支奴干“

相比于上面的几款战斗机,CH-47”支奴干“更有引进的紧迫性,在那个直-5当宝贝的时代,军民两个领域都有强烈的引进需求。

当年谈判的主角是波音/Model 234,CH-47运输直升机的民用版本,基于CH-47C改进型。1980年首飞,主要执行客运、货运及其它专门技术领域任务,高原性能出色,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进入我国进行测试的CH-47,这是中国民航涂装的波音-234运输直升机。

从以下的计划就可以看出当时引进的决心多大:计划先进口6架CH-47直升机,同时引进生产技术,今后在国内进行批量生产组装。要的不是单纯的进口,而是技术。

这是当年在我国执行演示、测试任务的CH-47纪念徽章。

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原本这个问题俺是不想答的,但真憋不住那股子火气。有人说什么支奴干可惜了,什么F16可惜了,什么鹞式战斗机可惜了等等五花八门。

要俺说这都是扯淡,都是一些洋玩意有什么可惜的,能拿到最好,拿不到那是人家的东西,有啥好可惜的?

你得想想,你在拿到之前付出的是什么?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付出的不就是钱吗?多给他俩啥都有了?”

你快拉倒吧!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垮不垮的问题。

今天俺借着题主这一亩三分地,把题主的问题解决了,顺道再把为什么付出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给解决了。

首先俺觉得,咱家最为可惜的武器其实就是运十。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不是客机吗?那算的上是装备?”

这就不懂了,运十是客机,但改进一下就是运输机,咱家里头的飞机目前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运输机吗?

别忘了咱家空警2000的搭载平台还是伊尔76,您感觉咋样?不是自己的东西,用着心里踏实不?教训多了!

接着说

咱别的不说,运十这块飞机,咱都试飞成功。

接着又接到了运输救灾任务,短短十天之内,连续飞行六次,运输四十吨的物质往拉萨,就连经常跑这趟线的飞行员都惊讶,这那是一架试飞的飞机,比他这帮老熟人飞的次数都多。

但这却成为了运十的绝唱,也许在他内心里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最后的证明。但这次的证明,却显得那么的无力和苍白,没多久运十就被封存起来了。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您感觉如何。

要知道运十除了发动机,已经实现了全部的国产。

当时咱开发的机体材料LC4高强度铝合金,和当时美国总统使用的什么专机也差不多了,就这材料现在的军机还在用。

但运十的下马,这机体材料的开发就进入了停滞期,任何东西,尤其是材料领域,其实都是一些个水磨工夫,不赶趟的话,得下血本才能追上去的。

咱别的不说,就算是发动机这块,其实咱已经有了配套项目,就打算以后替代进口美国的发动机。

这发动机的名称叫915发动机,和当时运十使用的发动机性能是一样的,实验数据都支撑到了一千八百四十个小时,而且已经装上去试飞成功了。

可随着运十的下马,发动机生产厂子后来就变成了一家为合资企业生产汽车配件的厂子。二十多年过去了,发动机?咱连915都不会造了。

长歌当哭,俺们哭吗?飞机啊!发动机啊!这是缠绕在咱空军领域的噩梦。

作为半拉军迷,俺做过用五对负重轮去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用八爷就干掉美国人的F几几的梦。

其实俺们离这梦很近的,真的很近的,只要坚持一把,兴许就挺过来了呢?

当初俺看到运十资料的时候,心里很不得劲,哭吗?酸!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你自己建造,也不可能超过人家老外造的,人家这也好,那也好,你就做梦吧!”

俺就呵呵了。

知道咱家军舰吗?你知不知道,咱家的军舰完全是国产的,上边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

知道为什么海军会有如此成就吗?

因为当初咱看对了英国人的42型驱逐舰,那玩意真漂亮,大长腿颜值高就不说了,各种参数更是好上加好,咱看到实物的时候,哈喇子都流出二里地去。

结果前脚咱看完,后脚这船参加了马岛海战,分分钟钟的让阿根廷干掉了,漂亮的舰体如何巧克力一样的化掉了。

什么东西?咱海军彻底放弃了进口的主意,自己造吧!

自己造好啊!这才有了如今如同下饺子一样,咣叽咣叽往海里头砸的劲头,天天让俺这种半拉军迷开心的事,不用为什么发动机担心。

所有的困难俺们都能克服,走到今天,只要你海军有想法,有主意,咱军工拉出东西就能按照你的想法给你划拉,不行咱拉回去重新划拉都成。

因为咱可以拍着胸脯告诉所有人,这东西就是俺们自己生产的,你卡一个试试?

脸把你大的,滚!

而运十的下马,代表着咱需要不断的购进大飞机,租用大飞机。您感觉划算吗?

当一个国家一个领域滞后了,停顿了,您感觉会迎来什么?租用的价格追上你之前购买的价格,购买的价格伸着懒腰翻翻的往上长,因为你没有。

咱把这话拉的在长一点,因~为~你~没~有。

你在想想他们说这话的那张脸,你能咋样?当你醒悟过来的时候,你已经为他们的大飞机掏出了大笔的银子,而他们又会用这笔银子不断的改进他们的技术,而咱们只能撵着屁股遥遥叹息了。

是不是这个理!

花了钱,最后还让人家不温不火的打了一耳光,咱感觉咋样?

不是自己的东西,永远没有说话的资格。

要知道运十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一台先进的飞机,但他是咱自己生产的,别的不说耗油这块就比同一级别的飞机要好上很多,上座率达到60%咱就能收回燃油以及折旧的各项成本,在多点那就是利润。

您感觉按照当时咱自己的市场,这点利润还造不出来吗?

而且就运十那台试验飞机,咱还可以加长3.5米,这意味着什么?俺想您能明白吧!不仅仅意味着利润的增加,还意味着这就是一架运输机。

当然知耻而后勇,知道错了,咱改,这就成!

争取把丢掉的二三十年咱补回来,再追上去,再唱上一曲笑傲江湖,天下好男儿不怕落在后头,怕的是没有进取之心。

运十俺们错过了,但C919咱不会让他再错过与天比高低的志向。

C代表中国,9代表天长地久,19代表他能载一百九十名乘客。

飞吧!哥们!这里有你一片天!天是蓝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中国在武器研制方面,有哪些遗憾?

个人理解,多年以前与我国擦肩而过的武器装备,可惜的有很多,不过如今看起来,都没什么可惜的。

当年那些与我国擦肩而过的武器装备

一,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段“蜜月期”,这段时间我们有很多机会获得西方武器装备,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就是其中一个。当时的英国有意向对我国出口武器装备,因此我国提出了引进在马岛战争中大放异彩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不过后来因价格过高、英国不同意技术转让等原因,鹞式战斗机的引进并未成功。

有网友认为:鹞式战斗机没有引进实在可惜,如果引进了如今我们的075两栖攻击舰就有固定翼舰载机可用了,实际上并非如此!鹞式战斗机的最大亮点就是垂直起降,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对我国来说并不是特别需要,因为当时我们没有两栖攻击舰也没有航母,而且一架鹞式战斗机的价格可以买好几架歼7歼8或强5战斗机。

如果当初引进鹞式战斗机,理论上今天的075确实有固定翼舰载机可用,不过为075两栖攻击舰配备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是十分急迫的事情,因为我们正在大力发展航空母舰,075目前的主要作用还是跨海兵力投送,而且如果当初引进了鹞式战斗机,今天还能不能得到正常的零部件供应也是个问题,当然引进鹞式对我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发有促进作用。

二,F16战斗机

实际上在中国与西方国家“蜜月时期”,最想向我国出口武器装备的就是美国,比如当年的美国大力向我国推荐F16战斗机,为了表示诚意,美国空军甚至拍派出了一个F16中队来华进行了飞行表演,不过F16同样未能进入我空军服役。

F16这件事同样也没有什么可惜的。美国当初虽然极力促成F16进入我国,但他们向我们推荐的并不是F16A/B,而是猴版的F16/79,这个型号的F16从发动机到航电系统,与美国空军自己装备的都相去甚远,只是拥有一个F16的外形而已,如果当初引进F16/79实际上就等于被美国坑了,而且放到今天,这些F16/79肯定也得不到什么零部件供应,早就报废。

三,幻影2000战斗机

相比于F16和鹞式战斗机,幻影2000当时距离我们更近一步,我空军甚至派出了试飞员试驾过这款战斗机,而且法国准备向我们出口的幻影2000可不是猴版,与其自己装备的性能相差无几,可以说如果当初幻影2000的价格再低一点,我空军肯定就装备幻影2000了,这也会使我空军提前二十年迈进三代机时代。

如果当时引进幻影2000,对我空军实力确实可以带来很大的提升,不过如今看来也没什么可惜的,首先幻影2000的可塑性远不如苏27,苏27和苏30引进后,我国研发出了歼11、歼15和歼16,如果当初引进了幻影2000,我们很难在其基础上研发出一款性能接近阵风的战斗机。

而且,为什么说如今天看来没什么可惜的呢?现如今我国各种战斗机型号齐全,数量规模应有尽有,幻影2000放到今天的中国空军,也没什么位置甚至早就退役了!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幻影2000确实是最值得我们引进的一款战斗机。

四, 图160战略轰炸机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19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当初不仅我国有意向引进这些图160,乌克兰对此也非常积极,并且开出了极低的价格,不过我国引进图160这件事情,遭到了包括美国和印度等国从中作梗,最终这19架图160中的8架到了俄罗斯,另外11架被拆解。

我空军至今未装备战略轰炸机,当初如果把这19架图160引进可以极大提升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不过如今来看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我们的轰20马上就要露面了。通过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今天的中国综合实力没有这么强大,制造不了先进的战斗机和战舰,那么想起来可惜的事情还真不少,但如今的我国任何主战装备自己都可以制造,所以现如今想起来真正值得可惜的几乎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