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现在我们很多人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初步的影响中,只知道他爱骂人,骂过很多人,但是究竟为何而骂,是对事还是对人,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笔者在这里说说鲁迅和李四光的故事。

鲁迅先生与李四光的争执,起源于“女师大风潮”。

当时李四光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女师大”风潮中,他加入了陈西滢(即陈源)的“国立女子大学后援会”,支持章士钊、杨荫榆等人。

【李四光】

1926年1月的《晨报副刊》上,刊登了一封陈西滢给徐志摩的信,信上说,李四光是他们认识的一个最纯粹的学者,当时国立京师图书馆让李四光担任副馆长,但是北大的规矩是不能兼差的,李四光为了去担任副馆长,就向北大校长告假一年,期间不拿薪水,可是鲁迅却一再说“北大教授兼国立京师图书馆长月薪五六百元的李四光”。陈西滢言下之意,就是鲁迅冤枉了李四光。

【陈西滢】

关于李四光兼职的事,鲁迅是之前在《“公理”的把戏》一文里提到的,1925年12月,陈源、李四光等人组成了“教育界公理维持会”,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赞成章士钊成立女子大学,反对女师大复校,压迫进步女学生和教育界人士,这个组织即后来的“国立女子大学后援会”,该组织随即发函,对支持女学生的教职工进行公然侮辱,说北大教员充任女师大主任,实属违法。

对此,鲁迅予以了驳斥,鲁迅身为“女师大维持会”成员,也是女师大的教员,他写文说明了所谓“后援会”的成员与杨荫榆的关系,并且举了李四光作为例子,说杨荫榆曾经开车邀请李四光去看戏,并说李四光的图书馆馆长为“后援会”成员推荐,同时担任北大教员。鲁迅以此说明“后援会”成员自己也不能守规矩,又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不能兼职呢?

并且鲁迅在之后的《不是信》文中指出,告假是告假,辞职是辞职,不能说不拿薪水就不是北大的教员了,也就是说,虽然李四光告假了,但仍是北大教员,担任馆长依然是兼职,那么按照“后援会”的要求,也可以算是违法了。

要注意的是,鲁迅举出李四光为例,并不是针对李四光,而是为了说明“后援会”所谓“兼职违法”的说法是彼此彼此,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鲁迅先生对李四光的批驳,主要是针对他站在了进步学生的对立面,支持章士钊杨荫榆等人。

【章士钊】

鲁迅先生也知道,李四光是科学家,平时很少和别人斗争,所以只是点到即止,并没有像批判陈西滢那样不留情面。

但是李四光显然并不领情,在陈西滢发表了第一篇给徐志摩的信之后,1926年2月3号,《晨报副刊》又发表了李四光和徐志摩的通信。李四光在信中批判了鲁迅使人“无故受骂”(看上文,他的受骂可以说并非无故,参与政治斗争哪里还能独善其身),并且感慨“指导青年的人,还要彼此辱骂”,可以说非常鸡汤了,徐志摩就在回信里讲,要让他们“带住”,不许再互相攻击了。

【徐志摩】

徐志摩的话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也很公允,但是实际上是在拉偏架。因为《晨报副刊》先是刊登了陈西滢对鲁迅的指斥,紧接着又刊登了李四光对鲁迅的指斥,骂完了之后,徐志摩才说,你们几个不许再骂了,等于鲁迅白白挨了两篇的骂。更别提就在上个月的1月30号,徐志摩和陈西滢两人在《晨报副刊》上已经把鲁迅骂得体无完肤了,这时候跑出来装和善,不嫌太迟了吗?

【鲁迅】

当然鲁迅先生岂是好惹的,你《晨报副刊》不刊登,还怕没有别的地方刊登吗?于是就在这个月的7号,《京报副刊》刊登了鲁迅先生的《我还不能“带住”》的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装腔作势的导师……倘有戴着假面,以导师自居的,就得叫他除下来,否则,便将它撕下来,互相撕下来。撕得鲜血淋漓,臭架子打得粉碎,然后可以谈后话。

真是痛快淋漓,这所谓的导师,针对的是哪些人,不言自明。

当然啦,我们也必须明白,一是鲁迅先生的论断只是一时的,并不是所谓的“盖棺定论”,不是说经过鲁迅先生一骂,这个人就万劫不复了,就被钉上耻辱柱了,因为人是会变化发展的。

鲁迅先生仅仅只是评价此时的某人的一个方面,并不涉及“以后”的某人,以及“其他方面”的某人。鲁迅先生痛骂过陈源,可也肯定陈源的部分成绩。他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其次,鲁迅先生骂了此时的某人,这个某人以后的变化与鲁迅先生的骂是不相干的。

有些人因为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学对新中国地下资源开发的贡献很大,就说鲁迅先生当年批评他是不应该的,这种逻辑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后来做了好事就否认他之前的错误,也不能因为后来做的错事而否认之前做过好事,人毕竟是复杂的。

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许广平。

当时许广平和女师大的学生,和鲁迅秘密搞师生恋,但外界没人知道。

后来因许广平等人不遵守学校纪律,被女校长杨荫榆开除。

鲁迅为了保护地下女友,也就是名义上的自己女学生,搞得天翻地覆。

具体怎么搞得,萨沙懒得说,大家自己百度。

而当时李四光大体支持杨荫榆的,认为学校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只是李四光毕竟是科学家,只是客观发文《在北京女师大观剧的经验》记录了自己看到的女师大真相。

他所说的真相,和鲁迅的若干文章是矛盾的。

鲁迅的为人,是谁敢和他作对,一定要骂回去,绝不手软,自然想方设法找理由攻击李四光了。

1925年9月21日,《丝语》周刊第45期发表了鲁迅的《“碰壁”之余》。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对李四光冷嘲热讽。

本来如果是文明人,比较自重身份和诚恳的人,应该就事论事,切记人身攻击。

然而,鲁迅却就是人身攻击,他指责李四光违背校规拿双方工资,没有道德。

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校章规定教授不得兼职,如果兼职,就是违章。 1925年,北京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聘李四光为副馆长。李四光也是聪明人,他为遵守北大的规定,并防止他人攻击自己兼职,一接受京师图书馆的聘书后,就向北大校长蒋梦麟请了一年的假,并商定在假期内,不在北京大学领工资。这就是说,李四光虽然兼了职,工资只拿一个单位的,而且只领一半,并不违规。

然而,鲁迅只是从哪里一知半解的听到一点风声,就立即拿出来攻击李四光。

李四光是老实人,开始看了文章有些生气,但也没当回事,清者自清吗。

谁知道,鲁迅竟然没玩了,又写了一篇。

鲁迅在《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挖苦、讽刺李四光说:

“北京国立图书馆”将要扩张,实在是再好没有的事,但听说所依靠的,还是美国退还的赔款,常年经费又不过三万元,每月二千余。要用美国的赔款,也是非同小可的事,第一,馆长就必须学贯中西,世界闻名的学者。据说,这自然只有梁启超先生了,但可惜西学不大贯,所以配上一个北大教授李四光先生做副馆长,凑成一个中外兼通的完人。然而两位的薪水每月要一千多,所以此后也似乎不大能够多买书籍……

连续攻击李四光,有人看不下去。

陈西滢教授的信帮李四光说了一段话:

鲁迅先生一笔就想构害人家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些事实。他是中国“思想界的权威者”,轻易得罪不得……

李仲揆(李四光)先生是我们相识人中一个最纯粹的学者,你是知道的。新近国立京师图书馆聘他为副馆长,他因为也许可以在北京弄出一个比较完美的图书馆来,也就答应了。可是北大的章程,教授不得兼差的。虽然许多教授兼二三个以至五六个重要的差使,李先生却去向校长告一年的假,在告假期内不支薪。他现在正在收束他的功课。他的副馆长的月薪不过250元。你想一想,有几个肯这样干。然而鲁迅先生却一次又一次地说他是“北大教授兼国立京师图书馆副馆长长,月薪至少五六百元的李四光”。

1926年2月1日,李四光也给《晨报》副刊编辑、著名诗人徐志摩写 了一封公开信,解释了真相,还希望不要继续和鲁迅打嘴战:

…我总觉得骂人是一件不好的事,不管你是骂胜了还是骂败了;在个人方面没有得失,在社会上都有极大的恶果……如果他们变本加厉地骂起来,这个社会还可以居住吗?什么学问事业没有人过问么?

鲁迅先生我绝对没有意见,但是我想他一定有他的天才,也许有他特别的兴趣。任我不懂文学的人妄评一句,东方文学家的风味,他似格外的充足,所以他拿起笔来,总要写到露骨到底,才尽他的兴会,弄到人家无故受累,他也管不着。但是只要我们能尽力地容忍,天下想无不了之事;况且现在我们这个中国,已经给洋人、军阀、政客弄到不成局面,指导青年的人,还要彼此辱骂,制成一个恶劣的社会,这还不是自杀,什么叫做自杀?

看看,李四光说的是大白话,有理有据,鲁迅是搞错了,还说了难听话。

正常来说,你没搞清楚就攻击别人,属于诽谤,在今天就是犯罪,应该主动道歉。

谁知道,到了真相大白的地步,鲁迅竟然还不认错,还在死撑,竟然说李四光没有拿双份薪水是因为被拖欠薪水。

到了这种地步,摆明了胡搅蛮缠,李四光是老实人,又是搞学问的,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多争论了。

此后,李四光不再回复这个话题。

搞笑的是,鲁迅却认为李四光怂了,搞不过来,又来追杀,继续写文。

而女师大事件,也以女性教育家杨荫榆辞职结束,鲁迅以老子天下第一,战无不胜的态度迎接了自己的胜利。

搞笑的是,历史就是这么讽刺。

当时对鲁迅夸奖有佳,认为他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女学生,却目睹许广平成为了鲁迅的妾,才恍然大悟,明白鲁迅当时为什么这么拼。

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李四光,一个令我钦佩的科学家!

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李四光问鲁迅为什么你家门前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是因为你没有邀请我对你家院子地质进行勘探!

你为什么骂我?因为你家院子种不出来其他树,只能种两棵枣树!

你骂我,偏偏不给你改良土壤,两棵枣树饿死你!

鲁迅问李四光我为什么骂你?当初问你我家院子能种什么树,你说枣树,现在我种了你说土质有问题?

李四光气的回骂到,我打电话告诉你土质有问题,你种什么都步入早熟,等我给你改良一下土壤再定夺,你耳背听成种什么都不如枣树!

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有人评价鲁迅怎么怎么样,其实无非是想利用评价名人让别人感觉他学识渊博,这种人就是小丑啊。

鲁迅为什么会写文章“痛骂”李四光?李四光是如何回应的?

鲁迅乃小人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