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做反派,这在《神雕侠侣》中武敦儒,武修文身上已经有所暗示。
朱九真和武青婴是一灯大师门下朱子柳,武三通的后人,在《神雕侠侣》中武敦儒和武修文为人处事,虽算不上大奸大恶,但是他们兄弟俩的表现,不能让人满意。
在《神雕侠侣》中第二回“故人之子”中既指杨过是故人之子,也指武氏兄弟,他们也是故人之子。
武氏兄弟既悲惨又是幸运,一方面他们兄弟俩母亲早逝,父亲疯疯癫癫,另一方面郭靖收留他们做徒弟,在桃花岛居住,又可以说是大大的幸运。
郭靖武功人品都是绝顶,有这样一位师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郭靖的指导下,兄弟俩的前途应该是不可限量。
武氏兄弟知道倘若打他头部,有了伤痕,待会给郭靖,黄蓉看到,必受斥责,是以拳打踢足,都招呼在他身上。武氏兄弟欺负杨过,虽然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但是可以对比郭靖小时候的表现。
郭靖得到哲别的垂青,哲别也多次救郭靖,就是因为小孩子郭靖侠义心肠感动了哲别。他没有要哲别的黄金镯子,也没有主动把哲别的隐身之所告诉术赤等人
郭靖痛得要命,却拼命忍住泪水,昂头道:“你为什么打我?我又没做错事”。郭靖和拖雷结为安答,郭靖勇斗都史,这些都可以看出郭靖小小年纪,天生侠义心肠,不似武氏兄弟以强凌弱。
长大之后的武氏兄弟,在英雄大宴中故意让杨过出丑,同年龄时期的郭靖目睹比武招亲大会杨康的轻薄无赖,郭靖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襄阳危如累卵之时,郭靖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守城上,襄阳城的安危比郭靖的性命都重要。武氏兄弟也帮助郭靖守城,但是他们两个为了得到郭芙的欢心,兄弟一时兵戎相见,一时又不自量力去蒙古大营刺杀忽必烈。他们兄弟俩武功不高,人生的格局也不大。
知子莫如父,对武氏兄弟了解最深的应该是他们的师父郭靖。郭芙对武氏兄弟的选择好生为难,黄蓉曾以郭芙的婚事来询问郭靖的意见
只听郭靖“嗯”了一声,隔了好久始终没有下文,最后才道:“小事情上是瞧不出的。一个人要面临大事,真正的品性才显得出来。”郭靖是个忠厚之人,武氏兄弟是自己多年的徒弟,郭靖虽没有明说,但是也能看出郭靖对武氏兄弟的品性并不满意。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朱九真和武青婴成为反派,是一种必然。其中缘由,金庸先在《神雕侠侣》中就有暗示。
大小武恃强凌弱,欺负得杨过无法在桃花岛立足朱九真和武青婴是一灯大师门下朱子柳与武三通的后人。武三通有两个儿子,武敦儒与武修文,就是武青婴的先祖。
《神雕侠侣》中,武三通见妻子为救自己而死,不由得疯病复发,撇下两个儿子跑了。郭靖、黄蓉见到武敦儒、武修文无依无靠,便将他们和杨过一起带到桃花岛上,收他们为徒。
兄弟二人一到桃花岛,就为了跪舔郭芙欺负起杨过来。
先是几个小孩斗蟋蟀的时候,杨过与郭芙闹矛盾争吵了起来。郭芙一脚踩死了杨过的“黑小蟀”,气得杨过重重打了郭芙一个耳光。大小武见状,赶紧扑上去,将杨过按倒在地,“四个拳头猛往他身上锤去”,而且还是下了死手,往死里打。
武氏兄弟知道倘若打他头脸,有了伤痕,待会被郭靖、黄蓉看到,必受斥责,是以拳打足踢,都招呼在他身上。
杨过伏在地下……但觉腰间、背上、臀部剧痛无比,渐渐抵受不住,武氏兄弟自幼练功,拳脚有力,寻常大人也经受不起,若非杨过也练过一些内功,早已昏晕。
从此之后,杨过不想再招惹他们,且常常躲着他们,可是他们依然不肯罢休,还以比武为由故意向杨过找茬儿。结果杨过又被他们按在地上混合双打,且又是被他们下了死手,往死里打。
武敦儒双手按住他头,问道:“你服了没有?”杨过怒道:“谁服你这疯狗?”武敦儒大怒,将他脸孔向沙地上直按下去,叫道:“你不服,就闷死了你。”
杨过眼睛口鼻中全是沙粒,登时无法呼吸,又过片刻,全身如欲爆裂。武敦儒双手用力按住他头,武修文骑在他头颈之中,杨过始终挣扎不脱……
杨过窒闷难当之际,丹田中忽然一股热气激升而上,将欧阳锋教的“蛤蟆功”使了出来,打晕了武修文。这样一来,杨过与欧阳锋的关系也就暴露了。
欧阳锋当年杀了郭靖的五位师父,并嫁祸给黄药师,柯镇恶、郭靖与黄蓉均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柯镇恶和黄蓉原本就不喜欢杨过,现在见他与欧阳锋关系密切,就更加容不下他了。
郭靖只好宣称杨过不再是自己的徒弟,将他送到全真教门下拜师学艺。至于后来杨过不堪忍受赵志敬等人的虐待反出全真教,拜古墓派小龙女为师,那是后话了。
大小武家学渊源,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得上乘武功。杨过只跟着穆念慈学过一些粗浅武功,原本就不是大小武的对手。他们来到桃花岛之后,黄蓉害怕养虎为患,一直不愿给杨过教武功,只教他读书。但是大小武却是日日跟着郭靖学武,于是他们的武功更加远远超过杨过。
更重要的是,他们打架时,始终是杨过一个打大小武两个。然而这两次打架,都是大小武与郭芙率先挑事不说,而且无一不是大小武下死手,把杨过往死里打。要不是杨过第一次聪明用死蛇吓唬他们脱了险,第二次使出了蛤蟆功,恐怕早就被他们打死了。
然而他们这么欺负杨过,并不是因为杨过得罪了他们,只是因为要讨好心中的女神郭芙。可见他们心中毫无道义可言,只会狗仗人势,恃强凌弱,是个欺软怕硬之人。
大小武为郭芙手足相残,又轻易喜欢上其他人大小武和郭芙长大之后,郭芙一直在兄弟二人之间举棋不定,总觉得哥哥有哥哥的好,弟弟有弟弟的好,不知道该选哪一个。结果兄弟二人为了争郭芙,竟不惜拔剑相向,手足相残。
当时蒙古军队已经兵临城下,襄阳满城的军民性命只在呼吸之间。但他们并不管这些,甚至嫌在城内打不过瘾,跑到城外去决斗,胜利的来回来找郭芙。即使他们的父亲武三通来劝阻也不管用,最后还是杨过主动出手,化解了这场恩怨。
兄弟二人这才发誓,永远不再见郭芙。然而他们在去终南山的路上很快又碰到了郭芙,但这次两人始终不肯搭理她,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姑娘身上。哥哥武敦儒爱上了耶律燕,弟弟武修文则对完颜萍关怀备至,好像从来没有喜欢过郭芙似的。
黄蓉心中暗笑:“好啊,又是一对!没几日之前,两兄弟为了芙儿拚命,兄弟之情也不顾了,这时另行见到了美貌姑娘,一转眼便把从前之事忘得干干净净。”
大小武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着郭芙,对她毫无底线的跪舔,甚至不惜为她自相残杀。可见在他们心中可以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起长大,血脉相连的手中之情。
然而当他们放弃了郭芙之后,竟转眼间又轻易地喜欢上了其他姑娘,中间毫无过渡。由此看来,他们心中曾经为之痴狂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在旦夕之间就可以消失地无影无踪。
由此可见,大小武骨子里是非常的凉薄又无情。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任何感情,比如爱情和亲情都是可以轻易舍弃掉的,他们只在乎可以得到的。
再无人约束,子孙愈来愈坏大小武骨子里凉薄又自私,既喜欢恃强凌弱,又可以轻易地割舍掉亲情和爱情,为人实在不怎么样。而他们之所以一直待在正派阵营当中,守卫襄阳城,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一灯大师的徒弟,自己的师父师娘是郭靖和黄蓉,有师父和父亲等长辈的严格管教和约束,才没能让他们误入歧途当中。
后来襄阳城陷落,郭靖和黄蓉双双殉城而亡,大小武逃出襄阳城,与朱子柳的儿子一起来到昆仑山创建朱武连环庄,就再也没有人约束他们了。他们虽然出自名门正派,但心术不怎么正。所以子孙在他们的影响下,品性也好不到哪里去。
《神雕侠侣》中虽然未写明朱子柳的儿子是个怎样的人,但以他和武修文一起创建朱武连环庄来看,两人极有可能是臭味相投之人,是同样的人。即便朱子柳的儿子人品好,但是他的子孙在武修文或者其子孙长期的影响下,人品也会越来越不好,最后发生质的变化。
正因为如此,朱长龄作为朱子柳的后代,看似在昆仑山一带德高望重,但本质上也是个品行低劣的伪君子。当他看出张无忌的真实身份之后,就与武烈联合起来,给张无忌施展美人计,套出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
而朱九真和武青婴,在父亲的教导下,人品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即便朱九真和武青婴是名门之后,也能发展成反派人物。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朱武两家偶然得到杨琏真迦收敛的大批财宝,和大宋百年来积累的财富秘密,于是举家迁往昆仑山,修建山庄。待到解救出宋恭帝之后,朱武两家竟有了携天子以令诸侯,登基大宝之心。朱九真为了讨情人欢心,意欲成为公主,不想阴阳差错之下,竟丢掉了一个皇后。
宋咸淳九年,襄阳城破,郭靖夫妇与其子郭破虏以身殉国,郭襄因突围求救于临安而躲过一劫。咸淳十年,咸淳皇帝龙御归天,尚在幼冲的恭帝承继大统,谢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改次年为德祐元年。
德祐二年,蒙古铁骑围困临安,谢太皇太后与尚在幼年的恭帝吓得六神无主。郭襄率义军前来解围,围虽未解,但也突入临安城中。
谢太皇太后对郭襄感激涕零,言听计从。之后,郭襄诸多安排,连施巧计,亲自护送,太皇太后与恭帝才得以逃出临安,南下而去。
元军主帅伯颜丞相接管临安后,点算大宋府库财目,却发现府库中本来尚有数百万两的黄金白银,以及无数奇珍异宝,竟大多不翼而飞。
本来兵荒马乱,烧杀抢掠不计其数,但如此一大笔财宝凭空消失,却也是绝无可能,伯颜丞相虽仔细勘察,却也毫无端倪。
后来,谢太皇太后与年纪尚幼的恭帝被元军所擒,并押至大都,封为瀛国公,囚禁于虏廷。之后蒙元便开始彻查此事,但也毫无结果。大宋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就此下落不明。
然天下仁人志士,无不渴盼恭帝重登大宝,御宇华夏,亲率王师,扫除胡虏。
亳州团练使朱长龄与团练副使武烈,联络江湖豪杰,数次闯宫救驾,却都功败垂成。其时宋室新亡,大宋遗民不堪忍受异族欺辱者比比皆是,暗杀暴动此起彼伏,激烈异常。
忽必烈为扫平江湖上的反叛势力,便派金轮法王的旁系传人、吐蕃红教高手杨琏真迦前去剿灭。这杨琏真迦确有本事,数年间便剿灭了数十个大小帮派及反元势力,江南一带的反抗也暂时归于平静。
杨琏真迦自以为无敌于天下,为了彻底扑灭大宋遗民的反抗之心,公然挖掘江南的多座南宋皇陵,盗走陵中无数奇珍异宝,又将其中皇帝尸骨暴露荒野,任风吹日晒,野兽噬咬。
最令人骇人听闻的是,杨琏真迦将皇帝尸骨挂于树上,头骨砍下,截为饮器,四处向人炫耀。天下大宋遗民闻之,无不悲愤扼腕。
天下武林高手无不以杀杨琏真迦为生平之愿。然杨琏真迦并非浪得虚名,数名武林高手去设法刺杀,都被其或擒或杀,无一幸免。
就当其以为华夏无人之时,不惑之年的张三丰,手持利剑,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杨琏真迦的居所,三招便取了他的性命,将皇帝遗骨取走,飘然而去。
这一战可谓是惊天动地,张三丰也因此一战而名震天下,被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张三丰行侠江湖,多少邪魔外道栽在他的手里,唯有这一战,最令大宋遗民扬眉吐气,时至今日,也被武林中人津津乐道。
杨琏真迦死后,其手下党羽大乱。朱长龄与武烈趁机带人去诛灭其他余党,结果竟意外发现了杨琏真迦收敛的大批财宝。
此时大宋灭亡已有数年,随着忽必烈统治的巩固,大宋遗民对昔日大宋的荣光记忆,随着时间推移已渐渐模糊。
朱长龄与武烈得取得财宝之后,认为推翻蒙元暴政的希望日益渺茫,还不如自用,于是不远万里,迁到西域昆仑山居住,同时朱家修建了红梅山庄,武家修建了绿柳山庄,二庄合称朱武连环庄。
转瞬,朱长龄之女朱九真与武烈之女武青婴已年方十七八。二人虽说年龄相若,但论到相貌之美,则是各有千秋。朱九真容颜娇媚,娇艳欲滴,又白又腻,武青婴身形则更加苗条,言行举止也比朱九真斯文许多,昆仑山一带的武林人士更因两人美色合称为“雪岭双姝”。
朱九真的表哥、武青婴的师兄卫璧看似容貌英俊,长身玉立,实乃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一个。由于昆仑山常年人迹罕至,二人少见世面,是以朱九真和武青婴芳心可可,暗中都喜欢上了卫璧,以至卫璧有了熊掌与鱼,同时兼有之意。
然武青婴与卫璧同门学艺,日夕相见,朱九真自是不如武青婴近水楼台,以至二女常常唇枪舌剑。
便在此时,张无忌万里西来,将杨不悔送到杨逍手中之后,迷失于昆仑山,被朱长龄偶然解救。朱长龄得知张无忌乃张翠山之子后,大喜过望,为得到屠龙刀,遂让朱九真以美色诱惑,令张无忌说出屠龙刀的下落。
朱九真见张无忌衣衫污损,身材瘦弱,与表哥之玉树临风相差甚远,自是不愿。不想朱长龄的一番言语,朱九真的想法断然改变。
原来,朱武两家始出大理汉人显贵忠良之后。大理国灭后,朱武两家北奔襄阳,出仕朝廷,效命宋室。后襄阳城破,朱长龄与武烈出任亳州团练,在江南一带率义兵和元军周旋。
当日,朱长龄与武烈取得杨琏真迦收敛的大批财宝后,无意之间还得知了两个惊天秘密。
昔日被蒙元掳去的恭帝,初被囚于大都,后被转移到昆仑萨卡寺,同时放出假消息,恭帝在漠北和林。数百位武林高手前赴和林救驾,不想被一网打尽,无一幸免,南人义军,就此遂衰。
而倚天剑、屠龙刀中也并非只藏有百胜兵法《武穆遗书》与武功秘籍《九阴真经》。
当日,宋朝覆亡,谢太皇太后不甘心皇家财宝落于蒙元手中,于是便委托郭襄将财宝设法藏匿起来。由于时间紧急,郭襄便将这批财宝藏匿于临安一隐蔽之处,并将所藏之地,制成藏宝地图,藏于倚天剑剑柄暗格。而屠龙刀刀背离刀柄七寸处为软铁,慢慢切入倚天剑剑柄,拧转之后,便可取出其中藏宝图。
于是朱武两家举家不辞万里徙入昆仑山中就近居住,利用杨琏真迦的财宝修建山庄,储备武器粮草,准备营救恭帝。
数年后,朱武两家暗中操作,终于从萨卡寺中将这个末代皇帝解救了出来。然而,令朱武两家大跌眼镜的竟是,这个恭帝早已忘了自己的身份族类,更别说亡国之痛,反抗之念,甘心在庙里青灯古佛,终老一生。
朱武两家见毕生精力已化成泡影,始有不甘,遂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念。
此时,蒙元朝廷暴虐无道,昔日遗民无不思宋。北方虽被蒙元割据日久,但天下有识之士,仍是只认宋朝为华夏正宗,以恭帝为号召,天下英雄自然会前来归附。
然而,此等招兵买马,号令天下,驱除鞑虏之事,杨琏真迦的财宝远不够用,朱武两家自然便想到大宋几百年积累的那笔财富。
倚天剑在峨眉派风陵师太手中,风陵师太与朱武两家素来交好,施计取之,如探囊取物一般,最难的便是这失踪已久的屠龙刀。
随后,朱武两庄在中原西域各处遍布眼线,笼络豪杰,打探屠龙刀的下落,并在昆仑山万仞绝壁上凿洞建屋,悄悄供养起恭帝。
今天遂人愿,张无忌竟意外落入朱长龄手中,岂会让这个机会白白溜走。
朱九真貌美无脑,心想此事若成,朱长龄登基大宝,那自己便成了皇室贵胄,贵为一倾绝天下的公主,那时表哥卫璧还不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岂料,机关算尽,朱长龄费尽心思的阴谋被张无忌揭穿后,竟纵身跳下万丈悬崖,朱长龄唯恐自己毕生心血付之东流,情急之下伸手去张无忌,一并摔了下去,后又拼命钻入洞中追赶,以至永远嵌在了狭窄的山洞里,进退不得。
朱长龄不知所踪后,红梅山庄一时群龙无首,犹似一盘散沙。卫璧为得红梅山庄资产,趁机向朱九真提出媒妁之言。朱九真喜出望外,以为表哥终于被自己的深情打动,自然一口允诺。
朱九真与卫璧成婚后,初期还情投意合,双宿双飞,然时间一久,朱九真骄矜之色便显露了出来。卫璧不能忍受朱九真的蛮横霸道,便与武青婴又重新勾搭在一起。
武青婴自是趾高气扬,常常以庄主夫人的身份指桑骂槐,朱九真常常也是面子难堪,却也无可奈何,反而到想起了昔日张无忌对自己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之好。
再说张无忌被朱武两家欺骗而跳下悬崖之后,不仅幸免于难,还偶遇殷离,治愈了腿疾,继而从白猿腹中习得了九阳真经。
然其年纪毕竟尚幼,对男女之情终是一知半解。当初,张无忌在颠沛困厄之际初见到容色艳丽的朱九真,神魂颠倒,如痴如呆,不禁心生爱慕之情,以至倾倒难以自持。
青年男女知好色而慕少艾,本无可厚非,不想张无忌自从见到朱九真后,便情窦初开,以至念念不忘。
这一日,昆仑山麓,茫茫冰峰雪谷,照例看不到什么芳草绿树。张无忌趁殷离不在身边之际,偷偷潜回了红梅山庄。红梅山庄对张无忌虽说是轻车熟路,但也唯恐庄人发觉,于是便藏于朱九真闺房屋檐之下。
入夜,朱九真打开窗户,望着绵亘千里,余脉不断的昆仑山,想到数月未归,不知和武青婴又去那里风流快活的卫璧,黯然心伤,由不住的珠泪盈盈。
张无忌窗外见朱九真凄楚不胜,十分可怜,心中也是不忍,于是纵身一跃,从窗外进到屋里。
朱九真一时惊愕,定睛一看,竟是昔日多番玩弄,今时偶尔想起的张无忌。朱九真看到现在的张无忌已从昔日懵懂少年蜕变成俊美男子,不由得春心荡漾,心之所往。
朱九真坐在床榻之上,娇羞无限,似笑非笑,有意无意地朝自己身边一指,张无忌见状,喜乐无穷地挨着坐了下来。
朱九真身子微微一偏,软玉温香依偎在身边,少女体香一阵阵钻进张无忌的鼻子,让其一时心摇神驰。张无忌初近香泽,自恃矜持,也不禁心旌摇摇,趁势拉过朱九真一只纤手,朱九真也觉芳心微动,脸颊撩热,垂下了头。痴男怨女,干柴烈火,此情此景,自是情不自禁。张无忌初经男女之事,自觉妙不可言,认为此乃天下最美之事。
天亮之后,张无忌猛然顿悟,知道闯了大祸,仓皇逃离红梅山庄,回到了殷离身旁。不料,张无忌一日口误,竟将自己与朱九真春风一度之事吐出真言。殷离大怒,愤然前去红梅山庄质问朱九真。
朱九真百般抵赖,殷离只得寻来卫璧,来断此事。朱九真恼羞成怒与殷离大打出手,不想殷离失手将朱九真重伤以至昏迷。殷离心中惶恐,未加仔细端详,以为朱九真被其所杀,匆忙逃离红梅山庄,并将自己错手杀死朱九真告知张无忌。
张无忌唏嘘感叹之后,痛斥殷离一番,只有作罢。
卫璧得知朱九真红杏出墙,怒不可遏,未等其伤愈,便一纸修书将其扫地出门。无家可归的朱九真离家后,便开始四处寻找张无忌。此时的张无忌正率领明教与蒙元四处征战,居无定所,朱九真那里能寻得到,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昔日父亲起家的亳州之地,投奔远方亲戚朱重八而去。
不料此举正合卫璧心意,于是对外谎称朱九真已被殷离所杀,然后又迫不及待地迎娶了武青婴。
昆仑到亳州,远隔万里,未出三月,朱九真便发现自己已经怀有了身孕。由于腹中隆起,无法行走,到了长州之后,朱九真便开始留在此地待产。
待到朱九真之子出生后,朱九真抱着尚在襁褓的孩子准备再次开始前往亳州,不想竟在此地意外遇到了已经改名为朱元璋的朱重八。
朱九真不知张无忌此时已贵为明教教主,于是将孩子之事和盘托出,告知了朱元璋。朱元璋早有图谋明教教主之心,乘机以此事为逼,设计逼走了张无忌,自己取而代之。
当朱九真得知,朱元璋竟用此事逼走已是明教教主的张无忌,而张无忌极有可能就是一统天下的皇帝,自己也极有可能是位高权重的皇后,一时想不开,气血攻心,撒手人寰而去。
朱元璋认为朱九真之死是自己的不义所害,加之昔日起兵,朱家对其待遇有加,况且两家又是远方亲戚,终不忍让朱九真之子流落街道,于是对外宣称此子乃马皇后所生,名曰“朱棣”。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其实朱九真和武青婴并不算反派,她们欺骗张无忌不过是想得到屠龙宝刀,虽依仗父母之威任性妄为,却也没做过大奸大恶的事情。与周芷若和赵敏的所作所为相比,朱九真和武青婴并不算是坏人了,充其量是有点对不起张无忌,况且她们抢夺屠龙刀,也是为了完成郭靖黄蓉夫妇的遗愿。
赵敏阴谋囚禁六大派,制定计划先诛少林,再灭武当,然后嫁祸给明教,这样的手段不可谓不毒辣。赵敏为了提高武功,学习各家各派的武功招式,让手下仆人与各大门派高手对战,输了就要砍掉别人的手指,心肠歹毒令人发指。为了清剿武当派,以刚相假冒少林高僧,对张三丰突施偷袭,丝毫顾及武林规矩,张无忌曾评价赵敏“颜如桃李,心似蛇蝎”。只是后来赵敏放弃郡主的富贵,跟着张无忌闯荡江湖,处处为张教主谋划,才让众人心生好感,朱九真和武青婴的所作所为,与赵敏相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
周芷若虽楚楚可怜,表面上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却也用心险恶,且工于心计丝毫不输于赵敏。为了完成灭绝师太的遗命,阴谋策划嫁祸给赵敏,对无辜的殷离痛下杀手,丝毫不近人情。张无忌化名为曾阿牛时,答应过要娶殷离为妻,此事原本是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不曾想在灵蛇岛上蛛儿恍惚之间,以梦话的形式说给众人听见了,周芷若嫉妒心作祟,不但杀蛛儿灭口,还毁其容貌,其恶毒之心比赵敏更甚。少林屠狮大会上,峨眉派门人趾高气昂,将武林同道的生命视为草芥,肆意用霹雳雷火弹取江湖同道性命,丝毫没有当初郭襄女侠的仁慈之心,相较于周芷若来说,朱九真和武青婴的行为,已经算不上反派了。
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后人。那姓武的少女名叫武青婴,武三通的后人,属于武修文一系。武三通和朱子柳都是一灯大师的弟子,武功原是一路。但百余年后传了几代,两家所学便各有增益变化。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拜大侠郭靖为师,虽也学过“一阳指”,但武功近于九指神丐洪七公一派刚猛的路子。那青年卫璧是朱九真的表哥、武青婴之父的弟子,他人既英俊,性子又温柔和顺,朱九真和武青婴芳心可可,暗中都爱上了他。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五回》
襄阳大战前夕,蒙古人势力不断增加,襄阳城势单力薄,终不可守,于是黄蓉女侠就制定了一个“屠龙计划”,将武穆遗书的兵法藏于屠龙刀之中,将九阴真经及郭靖的一些武功精要藏于倚天剑之中,期盼后世有志之士,能够得到刀剑中隐藏的武功秘籍和兵法,带领中原群雄将蒙元人驱逐漠北,恢复汉家江山。郭大侠夫妇的这个计划,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就连郭芙和耶律齐,武修文和武敦儒这些黄蓉最亲近的人都不知晓。耶律齐身份尴尬,郭芙暴躁易怒,武氏兄弟能力有限,都不是守护屠龙计划的最佳人选,于是黄蓉女侠把屠龙刀传给郭破虏,将倚天剑传给了郭襄,并且告知杨过和小龙女自己的计划,让神雕侠夫妇守护这个计划,拿捏住时机,寻找江湖中的后起之秀,传承武功秘籍和兵法。
蒙古人势大,与其坚守城池做无谓的牺牲,不如化整为零,保存实力以图后手,于是黄蓉女侠命大武小武和朱子柳后人,远赴西域积蓄力量,待江湖中出现反元之声时,帮助反元义军夺回汉室江山。大武小武和朱子柳后人远赴西域,在昆仑山建造朱武连环庄,密切关注中原武林的动向,直到传承百余年后,武氏后人和朱氏后人,仍然没有忘记当初先祖对郭大侠夫妇的承诺,也就是说朱长龄和武烈抢夺屠龙刀,并非完全出自于私心,而是为了兑现当初先祖对郭大侠夫妇的承诺。
郭大侠夫妇带领江湖豪杰,权力阻挡蒙古人进攻襄阳,蒙古大汗蒙哥在丧生于此,襄阳城破之后,这些守护城池的丐帮弟子和江湖豪杰,像武修文和武敦儒,朱子柳和武三通等人,自然是蒙古军重点报复的对象。为了保存抗元力量,他们不得不远离中原武林,蒙古铁骑势不可挡,唯有暂避其锋芒,远赴西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郭破虏阵亡之后,屠龙宝刀不知所踪,一直流落于江湖,直到几十年之后,江湖上盛传得屠龙刀者,便可号令天下,于是江湖中人趋之若鹜,开始了争夺屠龙刀的游戏。
朱武两家的后人,一直都在等待时机,一个能够号令天下武林的时机,奈何中原武林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要想在武林中站稳脚跟,必须要依靠门派的力量,所以张三丰才创立的武当派,郭襄才创立了的峨眉派。传承至倚天时期时,江湖上都是各大门派割据,个人的力量即使再强,也不能与一个门派抗衡,若想号令天下,唯有抢夺屠龙刀一种办法,所以朱长龄和武烈才会加入争夺屠龙宝刀的游戏。只是他们势单力孤,武功又不行,一阳指虽为一流武学,但是传承至他们手中,却已经是不入流的武功了,所以在面对天下英雄时,他们根本没有资本去抢夺屠龙宝刀。
蒙元人得了天下之后,对丐帮势力进行了打压,使得丐帮失去了天下第一帮的美名,在加上明教势力的迅速崛起,整个中原武林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朝末年,明教各路义军开始抗击蒙元,而明教总坛光明顶也在昆仑山,朱武连环庄也在西域昆仑山,朱武后人选择西域昆仑山,正好和明教结伴在一起,朱武后人也能快速得到江湖上的消息,以便于完成郭大侠夫妇的遗命。
本文由君临天下明月夜原创,欢迎交流武侠心得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金庸先生一共十五部小说,基本上可以说是本本不同,部部有新意。记得以前有条友问为啥不写杨过后人的故事,为啥不写郭襄张三丰的故事?我觉得这也是金庸先生为了创新,也为了给读者想象空间,尽量不让主角之后再做主角,这样就没新意了。而安排名门之后做反派,这样倒也是正常,何况武家和朱家本来的表现就不咋地,金庸先生这么写应该不是随笔乱写的。
首先看武家,在射雕三部曲里,武家起始人物是武三通,此人鲁莽暴躁,更是对自己的养女别有用心,最后竟然把自己逼疯了,算不上什么好人物。他的两儿子武修文武敦儒也只是庸才,心智武功能力皆是平平,不过他俩怎么也算是系出名门,两个师父郭靖是天下武功最高的人之一,黄蓉是天下最聪明的人,有了这么好的条件,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有远超普通人的成就。他俩的天资就不说了,就说品性,阵前为了郭芙这女人争风吃醋,足见不识大体,心胸狭隘,杨过救过他俩师妹师娘,他们却在杨过危难时刻不管不顾,足见凉薄。武修文在比武时别人好意扶他,他却卖弄反击,足见轻浮,不知好歹。就这样的个性品德,教育出的后代能有什么好人嘛。不过因为他俩的师父郭靖太强,品性太忠正,他俩才没走上邪路。
再看朱家,朱子柳是大理段氏四大家臣里天赋最好的,,为人最聪明,后期武功也最强。聪明人总归想法多,难免有私心。大小武纵然品行不行,但是受郭靖的影响和束缚,始终在抗元第一线。而朱子柳呢,却没怎么看到他的后人在打拼。要知道在神雕最后,连一灯大师、黄药师、周伯通这些年近百岁的老人都亲自厮杀元兵,这是一个所有武林人士都参与的局,但却没怎么看到朱子柳后人。不管这是朱子柳安排还是他后人不想参与,明哲保身,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居然如此做,确实算不上什么好人。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可以看一下一灯大师俗名段智兴,根据年代来看,应该就是化用大理最后一个国王段兴智。在忽必烈时期,大理已经亡国了。就算是小说,大理到了一灯大师这边以后,就没有国王了,四大家臣的说法也就没有意义了。武三通、朱子柳好坏不能一下子给出结论,但他们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对段智兴一灯大师忠诚无比,这点毋庸置疑,大理皇室就是他们的信仰和明灯。后来大理国都没了,四大家臣的信仰就成了镜花水月,没了信仰的约束,后代发展成啥样都不足为奇。
看朱长龄行为做派,完全是个大地主啊,那武烈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当想想也应该差不多,不然朱九真、武青樱也不会合称雪岭双姝。他们那么多钱财我估计是先辈从大理国搜罗的,那大理虽然是个小国,但支撑几个家族绝对绰绰有余。本来他们老老实实当个大地主就挺好的,可是非要想着屠龙刀,妄图称霸武林,坑害张无忌。最后反而下场凄惨,也是活该了。
《倚天屠龙记》中为什么要安排朱九真和武青婴这种名门之后做反派?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的,为什么《倚天屠龙记》之中要找朱九真和武青婴这样的名门之后来做反派。首先说一下两人的身份,朱九真和武青婴两人就是昔日一灯大师手下四大家臣渔樵耕读的后人。这四个人物都曾经在《射雕英雄传》和《射雕侠侣》之中出现过,然而他们的后人却变成了小人。原因有三
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善恶,就像是明教,本来是邪教,但是在《倚天屠龙记》之中却成为了抗元的英雄。而像灭绝师太,本来是名门正派之后,不好好的去抗元,继承郭襄的意志,却多在江湖之内搞分裂,心狠手辣不说,更是为了私仇,借用江湖正义的名讳大义凛然的去找明教报仇,可谓冠冕堂皇。
而朱九真和武青婴以及他们的父亲变成反派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世道崩坏,正邪不辩《倚天屠龙记》的年代是在元末,当时的汉人受到元朝的蹂躏践踏,世道已经崩坏,没有所谓的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令自己过得更好。而对于他们来说得到屠龙刀就能够号令天下,那是何等的权威和权势?
所以他们忍受不了权位的诱惑,诱骗张无忌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成为张无忌得到九阳神功做铺垫,也是为他成为明教教主做铺垫张无忌遇到朱九真和武青婴,毫无疑问一方面作者的用意是为了揭露名门正派肮脏的一面,另外也是为了让张无忌能够借此机会因祸得福,得到九阳神功做好铺垫。
而另外一个也是可以为张无忌后来成为明教教主做铺垫。正是所谓的名门正派多如此鼠窃狗偷的小人,而那所谓的邪教却做着天下汉人不敢做的伟大事业。那么他做明教的教主似乎合情合理,而如果张无忌成为名门正派一方似乎显得不合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