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影《集结号》里面的谷子地说过:谁他妈不怕死啊?头皮上飞子弹,裤裆下滚手榴弹,就算神仙来了也得尿了。

电影《坦克大决战》中,海斯勒上校身边的下士是个老兵,曾经参加过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入侵苏联的历次战役,算是身经百战。当时海斯勒他们一个坦克团,到1944年底几乎全部死伤,仅剩下海斯勒和下士老兵两个人。

大家注意,这个老兵是有铁十字勋章的,脸上也有炮弹上,说明曾经是英勇的战士。

然而,在电影开头,老兵被一架没有武装的盟军侦察机吓得半死,弃车逃入路边。

还有电影《女狙击手》中,柳德米拉经历残酷的战争,射杀了300多名德军士兵,多次受伤死里逃生。在外人看来,柳德米拉应该是毫无畏惧的女英雄。然而,做客美国期间,罗斯福夫人在厨房里不慎碰掉一个锅。听到锅落在地上的巨大相声,柳德米拉吓得躲在橱子后面,手持着餐刀全身发抖,几乎崩溃。

这说明什么?

在无休止的战争中,人类的勇气一点点的消耗殆尽,开始是麻木,最后变为一种胆怯。

他们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无法预测的各种灾难和痛苦。

所以,只要是人,没有不怕死的。

而柏林战役,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城市作战之一。

参战的苏军伤亡超过35万人!

实战中,一些狂热的德军士兵,尤其是党卫军士兵,甚至一些老人和孩子,死守每一个堡垒甚至碎石,同苏军拼命。

苏军遭受重大伤亡。甚至在希特勒死后,很多阵地的德军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这种极端残酷的战斗中,苏军士兵几乎随时随地可能送命,当然也会害怕了。

况且,柏林战役结束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在这种最后关头,大家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都希望活到战争之后。

所以,一些苏军战士临阵退缩,也就容易理解。

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在一切将要结束时候,谁也不想这时候去死!

只要在坚持一个星期,就可以享受战后胜利的美好生活!

不光苏军,德军不也一样,德国人也不是傻子,每个德国人心里都清楚,战争失败了没希望了!那谁还这种情况下去死?反正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德军后期也出现大规模的集体投降,比如柏林战役苏军俘虏了五十多万德军,捷克斯洛伐克战役俘虏了七十多万德军!捷克斯洛伐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共才七十八万人,苏军就抓了七十多万俘虏,几乎是兵不血刃就集体投降了!

美军这边更夸张,光四四年六月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开始到四五年四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抓了五百多万德军战俘!要不一名美军前线随军记者给后方发回报道写的,在我眼里西线根本就不复存在,在我面前除了哭着喊着要求投降的德国佬!

也正是短时间抓了太多德军俘虏完全超出美军意料之外,后勤供应保障根本无法一下子承载这么多俘虏,最后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推出新的战俘政策,德国本土之外抓的德军俘虏当做战俘送往战俘营,攻入德国本土后抓的德军俘虏不算战俘,就地释放回家去了!物质保障在强大的美军也受不鸟了没那么多物资去供养这么多战俘去,抓的战俘数量比美军自己还多好几倍!毕竟物资要优先供应美军自己部队啊!可就这样,死在莱茵大营里德军战俘也有一百多万,因为极度缺乏食品药品,这成了美军在二战最大污点!当时换谁也无法一下子保障五百多万战俘的衣食住行!更何况美军登陆法国反攻欧洲后,由于诺曼底地区港口吞吐量有限,物资无法运送到欧洲,这也是为啥美军和德军在阿登战役拼死争夺荷兰的巴斯托普原因,101空降师死守住巴斯托普导致德军计划没能实现,希特勒还指望阿登战役攻克荷兰掐断美军后勤补给,那么法国战场几百万美军就全被赶下大海了,德国就还有扭转战局希望!荷兰当时拥有欧洲最大规模港口,法国战役期间,百万美军已经都经常断绝补给,靠缴获德军装备撑着!

德国后期败局已定困兽犹斗,德国不断动员增援前线,全国十五岁到五十岁所有男子都要服兵役,短时间一下子拼凑出来将近一千万大军,哪怕四五年一月战争只剩下三个多月就结束了,德军武装军队人数仍然有七百二十万!柏林会战大量的老人和孩子都被迫参加城防战斗!国民突击队有二百个营二十多万人全都是老人孩子柏林市民临时组建的!大多数人连武器都没有连军装都没有就投入进攻苏军的战斗,结果成群的被苏军打死!那时候德国已经山穷水尽柏林被四面合围,他连最基本的武器都无法保证供应!要不很多人说那时候希特勒彻底疯了,丧失了对局势理性判断力!

这也是盟军能抓那么多俘虏原因,这些滥竽充数拼凑起来的德军根本就毫无战斗力,一上战场就大规模投降!很多人压根就没有任何军事训练和技能,甚至很多人连武器都没有军装都没有!比如阿登战役德军发动反攻作战,拼凑出来的几十万德军里就有大量国民师,说白了就是平民临时组建来凑数的!这也是为何巴斯托普保卫战,几十个德军师都无法攻占只有一个没有任何重武器的101空降师防守的小城!争取时间巴顿将军的坦克集团军抵达!后期德军数量到很可观,全国十五岁到五十岁男人都服兵役,甚至德军还有一个全由残疾人组成的师,可见战斗力多么弱鸡!只不过白白给盟军送俘虏去了!

德国人也不傻,战争打到这个份上,盟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谁心里都清楚战争失败了没任何转机希望了!这时候谁还傻到急着去死?在熬几天就一切结束了恢复正常生活了!除了少数铁杆纳粹分子还在负隅顽抗,大多数人都想活下去!

不光普通德国人,就连纳粹高层心里也清楚结果,要不希特勒的纳粹秘书长鲍曼柏林战役前就把自己老婆孩子先送往意大利并且让他们多准备食品,跟他们说柏林将在未来一个星期内陷落,到时候我会去意大利和你们汇合!

纳粹高层除了希特勒,所有人也都在准备后路准备逃亡了,战争必败无疑没有希望了!甚至柏林战役还没开打,纳粹高层自己都评估出来柏林一个星期内会陷落!结果预测还真准,柏林会战真正好一个星期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

最后一个星期战争就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这时候谁还傻到急着去死,在坚持一个星期就能活下去享受战后生活了!就一个星期怎么的都能熬过去了!

不管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大家都清楚,没人会急着在一切马上结束时去死!最后一个星期熬过去,好日子就来了!那些活过战争的德国人肯定庆幸当时没挂了,否则哪来享受战后德国经济恢复繁荣舒适生活!那些死在最后一个星期里的德国人真够倒霉催的!死的毫无意义什么也没改变,德国还是战败了,可战后的好日子也和他们无关了!柏林会战德国动员一百多万人参战,五十多万被俘,那也意味着还有五十多万人死了!

当时德国也发疯了,逮捕处决一切不参加战斗的逃兵,整个柏林树上挂满了被绞死的尸体,希特勒下令,逃兵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处决无需经过军事审判!大量党卫队特别行动队成员如同幽灵穿梭各个战场,就地逮捕处决一切他们认为不坚决抵抗参加战斗的德国人!帝国的毁灭电影里不也有这方面场面吗,穿着黑皮大衣的特别行动队成员用冲锋枪就地枪决一切他们认为该处决的人不需要任何审判法律程序!

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在二战期间,德国分三路突袭苏联,苏联猝不及防之下被德国军队打的顺风顺水,1个月内推进了将近600公里,甚至打到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不过在苏联反应过来之后,凭借着苏联士兵顽强的战斗意志,抵挡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在反抗中的大无畏精神一直都是被世界所歌颂的。在面临强敌的情况下,他们义无反顾的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很多苏军参与的战役中,苏军的战损比都达到了50%以上,按照一般的军队,如此高的战损比足以让这支军队崩溃,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他们继续战斗。

在二战期间,苏军和我们的军队面临着相同的状况,没有退路,也正如楚霸王项羽一样,陷入没有退路的境遇,只有破釜沉舟,才能爆发出极高的战斗力。不过这样勇猛的苏联军队,在柏林战役的时候,却表露出了害怕的情绪。

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

战争消耗的是最底层士兵和军官的生命,不管高层做什么决策,不管是胜利与否,永远是基层士兵在用生命去争取。

在二战末期,希特勒在柏林集结了80多万军队,打算依靠地形优势,死守柏林。而此时的苏联高层却为了能够更多的争取到苏联在德国的利益,决定分兵,命令罗科索夫斯基率领一部分军队继续向西进攻,与美军汇合。减少了柏林方面的兵力,无疑加大了进攻柏林的难度,使得很多苏联士兵对高层不满,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士气比较低落,当然会出现一点畏战、厌战的情绪。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柏林战役是它们要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了,只要结束这场战役,他们就可以得到鲜花和赞美,在这紧要关头,当然会小心的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这就使得他们的内心出现了一点对战争的抗拒。

在苏联境内抵抗德军的时候能够勇敢起来,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人,他们没有选择,只能顽强的抵抗。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能活下去,就能收到无数人的赞美,功成身退。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想到的是如何享受胜利果实,而不是无辜伤害自己的生命,有点畏惧死亡是很正常的事。

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这种事很容易理解,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谁都知道,柏林马上就要完蛋了!德国投降已经是指日可待,只要攻下柏林,就可以迎来和平,谁愿意在这个时候去送命呢?就像我们肆意挥霍青春和时间,并不觉得“一寸光阴一寸金”有多么珍贵!但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黄土埋了半截头,距离死亡越来越近,就会异常珍惜时间。

有的老人特别害怕死亡,以前有个老奶奶六十来岁,天天去小区诊所打针看病,搞得大夫都有点烦,不给她打针她还不让,大夫找她儿媳妇好几次,但是就是管不了,头疼脑热必须要住院,特别害怕离开,对于世界的牵挂,儿女的牵挂很多。

普通人尚且如此,而那些久经沙场,看惯了血腥屠戮的士兵,太渴望和平的生活,厌倦战争,因此在柏林城前,他们也害怕,害怕对面的德军会誓死保卫柏林,会不惜一切代价战斗至死,谁都没有把握自己能活下来和亲人团聚,越是距离成功越近,心中越是担忧。

当苏军进入柏林城后,则完全释放了天性,烧杀抢夺,奸淫掳掠,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此时他们作为胜利者,终于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死亡,现在更多的是释放压力和报复,因而当时的柏林城内也是一片惨境。纳粹首领希特勒也得知大限已到,他不想像墨索里尼那样,死后尸体还要受到那样的奇耻大辱(墨索里尼的尸体被倒吊在广场上被民众肆意羞辱,甚至有人往他身上撒尿),所以选择了和爱娃结婚后双双自杀,然后让守卫焚烧掉自己的尸体,毁尸灭迹,无法侮辱自己。

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只要是军人,珍惜自己的生命都是本能,而他们作战的意志有的时候不仅取决于自己,有的时候也取决于面临的敌人和局势,中国古话——“围师必阙”以及“破釜沉舟”都是这个道理。

即便是伟大的苏联红军,也是需要政治思想的鼓舞和严厉的军事监督才能迸发出最强大的战斗意志的,否则斯大林何必要发布所谓的第227号指令。

每个人都知道,对柏林的最后一击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了,每个人都想活到战争结束,活到祖国迎来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

死了一切就都结束了,而活着,可以成为受人民爱戴的英雄,可以骄傲地站在苏联红场上迎接祖国赐予的感谢与荣耀,可以再次回到可爱的家乡重建温馨的家园,可以回到念念不忘的亲人身边……

所以说,说苏军战士怕死是不准确的,只能说他们作战时更加谨慎,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想要活着看到苏联的胜利。

而且本身苏军在大反攻时已经占据了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在进攻柏林时,苏军将领们也尽量做到能依靠坦克和火箭炮摧毁的防线就绝对不用步兵去撞,这和战争刚刚爆发时的情形不一样了。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将近8万苏军士兵永远地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了。

有人说苏军一直英勇善战,打到柏林时为何一些人出现怕死的情况?

简而言之,谁都不想作胜利前最后一个倒下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