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博林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是冤枉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安妮博林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最好注解。

安妮博林是威尔特伯爵托马斯·博林的女儿。亨利八世将自己的妹妹玛丽·都德嫁给法王路易十二,安妮的父亲(外交大臣)安排她作为新娘的陪嫁女官去到法国。

众所周知,法国宫廷始终领导者欧洲王室的时尚,保守的英国宫廷,在法国人眼里就是土包子。

安妮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美貌,迅速成为法国宫廷的顶尖宠儿。

当时资料记载:这段时间里,安妮接受到法国上流文明社会的薰陶,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妆扮,音乐,舞蹈,编织,缝纫;还学习了家族谱系、算数、阅读、写作、历史、社交。安妮除了和一般名媛淑女一样擅长针线刺绣、烹饪厨艺、操持家务和唱歌跳舞外,还会玩纸牌、下象棋、赌骰子、骑马、打猎、射箭、驯鹰。所以安妮很有文化和艺术修养,还精通多门语言,穿着打扮上也很时髦,深得法国宫廷之道。她还在英国贵族前来拜访法国宫廷时担任翻译官。

法国宫廷之花安妮,1522年回到英国,自然成为英国宫廷的超级宠儿。

无数贵族男人,被她的高雅气质、贵族谈吐以及各种特长(宫廷擅长的所有技巧)都迷倒。

更别说,安妮还有美貌机智、媚骨的风骚和伯爵女儿的身份。

众多追求这种,就包括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亨利八世是个有作为的国王,但是个特别风流的家伙,以追求女人作为最大的娱乐。

此时亨利八世的妻子,是西班牙的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这完全是政治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亨利八世娶凯瑟琳的目的,仅仅是缔结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及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同盟。

亨利八世很快厌倦了妻子,开始四处寻花问柳。

当时的安妮,绝对是英国宫廷的第一人,深深迷倒了亨利八世。亨利八世立即追求她,要求成为自己的情人。亨利八世为了讨好安妮,用财富和大量珠宝、衣物,还有各种奢华的礼物包围她,在1527年至1528年间至少给她写了十七封情书。

此时的安妮,有三个选择:

第一,拒绝。

拒绝国王可能会有可怕的后遗症,但也不会太恐怖。安妮可以继续去法国,英国国王也管不了那里。

第二,同意作为情人。

这就没什么关系。历代英国国王总是有很多情人,还有不少私生子女,大家见怪不怪。

不过,即便是国王情人,地位也不会很高,还会被世俗、宗教鄙视、讥笑。

第三,要求成为往后。

英国是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英国王后自然也是地位极高的。

英国王后是每一个英国女孩的梦想,安妮也不例外。

但是,此举有很大威胁。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此举必然导致强大的西班牙的敌对。

西班牙当时非常强大,建立了很多海外殖民地,是帝国最强大的时代。

同时,无理由的随便离婚,也不会受到天主教教皇的批准。

但野心勃勃的安妮,选择了第三个,成为王后。

搞笑的是,安妮使用的手段并不高明,和今天普通的女人一样。

安妮答应了亨利八世的追求,但拒绝和他上床。

欲火中烧的亨利八世由此失去理性,借口凯瑟琳没有生儿子,毅然要求离婚。

结果,西班牙国王大怒,两国陷入敌对。

更可怕的是,因为教皇不部批准离婚。1533年1月,在没有获得教皇许可的情况下,亨利八世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

罗马教皇勃然大怒,宣布将亨利驱逐出教。

大家知道驱逐出教是什么概念?是最为严重的惩罚。原则上,叛教以后的亨利八世不但没有资格做国王,甚至不能成为英国普通公民。

1533年6月1日,安妮·博林加冕为英格兰王后。凯瑟琳被褫夺王后的称号,并幽禁在一个下等庄园里。

1533年9月,安妮·博林生下女儿伊丽莎白,也就是后来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但是,夫妻关系却迅速改变了。

亨利八世为了安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不但西班牙和天主教反对,连英国绝大部分贵族也认为他昏了头。

即便是普通英国老百姓,也反对安妮,认为她是荡妇,色诱了国王。

而亨利八世也是一个超级喜新厌旧的人,很快移情别恋,爱上了安妮美貌的侍女珍·西摩坐。

同时,亨利八世逐步看清楚了安妮的真面目。

相比忠厚甚至木讷的前妻凯瑟琳,安妮奢侈、凶残、野心勃勃又刁钻刻薄。

上台以后,安妮立即大肆迫害曾经反对她成为王后的贵族,手段凶狠。

同时,安妮还迫害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血腥玛丽)。玛丽的服装和所获得的钱财,甚至比皇室仆人还差。

亨利八世对此深感恐惧,认为安妮性格凶残狠毒,绝对不是合适的妻子。

双方经常争吵,进而几乎决裂,亨利八世开始后悔这段婚姻,考虑废除安妮。

这一期间,又传出了安妮和众多男人过于接近的丑闻。

虽然一般认为,这是大臣克伦威尔的阴谋,但毕竟无风不起浪。

随后,在亨利八世的支持下,安妮身旁的音乐家马克·斯米顿首先被捕。他最初否认自己是安妮的情人,但后来承认与安妮通奸。

随后,2名年轻的贵族和亨利八世的侍从也被指控同样罪名。

最后,甚至安妮的兄弟乔治·博林也被捕,被控与安妮乱伦和叛国。

这些证据看起来很逼真,亨利八世对此深信不疑,恼怒之极。

而当时安妮处于众叛亲离,人人反对的地步,不会有人来救她。

5月2日,安妮由驳船带到伦敦塔,轻度精神崩溃。5月14日,克兰默宣布安妮的婚姻亨利无效。5月15日,在伦敦塔里,安妮被指控通奸,乱伦,和叛国罪。5月17日,乔治·博林等被控告的几名男子被处决。

亨利八世从法国请来一位有名的刽子手,让他用一柄极其锋利的长剑,以一种相对优雅的手段,砍下了安妮的脑袋,被斩下的首级甚至还公开展示了一段时间。

安妮被处死后第二天,亨利八世随即与安妮生前的侍从女官珍·西摩订婚。十天后正式举行婚礼,珍·西摩成为新王后。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安妮和弟弟是否乱伦,不能确定;但安妮和这几个男人,确实又不检点的情况,但有无发生关系也不能确认。

但现在是国王要你死,你还能不死吗?

说白了,安妮也不值得同情。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安妮博林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是冤枉的吗?

安妮·博林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处决的王后,导致她被处决的罪名是与人通奸,然而关于这一罪名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事实上认为安妮·博林之死是源于权力之争的政治阴谋的大有人在。目前有足够多的证据让历史学家进行各种猜测,然而在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也想永远无法得出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只能就事件梗概及现有证据分析安妮·博林存在的疑点,但我们无法确切得出她一定是冤枉的或者一定不是被冤枉的结论。

安妮·博林的父亲是托马斯·博林是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外交官,因此安妮·博林很小就出入欧洲各国的宫廷。在法国生活期间安妮·博林受到法国上流文明社会的薰陶,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妆扮,音乐,舞蹈,编织,缝纫;还学习了家族谱系、算数、阅读、写作、历史、社交。安妮除了和一般名媛淑女一样擅长针线刺绣、烹饪厨艺、操持家务和唱歌跳舞外,还会玩纸牌、下象棋、赌骰子、骑马、打猎、射箭、驯鹰。所以安妮很有文化和艺术修养,还精通多门语言,穿着打扮上也很时髦。安妮·博林其实并不漂亮,当然也并不丑,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可由于她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使其具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同时她对男性的心理也拿捏得相当到位,以致于年纪轻轻就成为欧洲社交圈里有名的交际花。当时的诗人托马斯·维埃特就曾给她写过情诗,然而与国王亨利八世的结识改变了安妮·博林此后的命运。

当时亨利八世正为离婚官司焦头烂额: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是来自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后。凯瑟琳王后曾生下三名男婴和两名女婴,然而最终只有玛丽·都铎幸存下来,其他孩子均夭折了。这意味着当时的亨利八世并没直系男性继承人,尽管欧洲历史上也曾诞生过女王,可几乎每次女王的婚姻问题总能引起继承权争议,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甚至为了保护英格兰的国家利益而放弃结婚。在这种情况下亨利八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这一方面是因为女儿继位可能带来的继承权争议问题,另一方面当时亨利八世膝下只有玛丽·都铎一个女儿,而这其实是极不保险的——都铎家族可能具有某种遗传疾病:亨利八世的父亲亨利七世有三个儿子,可除了亨利八世均走在了老爹前面:一个在十五个月时就夭折了,一个在十五岁时夭折了;亨利七世还有四个女儿,可均死于幼年时代,也就是说亨利七世的孩子最终只有亨利八世一人活到他父亲去世之后。而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王后夭折的三名男婴和一名女婴似乎也验证了这个家族的遗传疾病。曾有研究英国都铎王朝的学者声称“这个家族所生育的孩子简直脆弱得可怜”。

我们现在已很难说清亨利八世究竟是自己好色,还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希望得到一位王子,又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总之他开始沾花惹草:他和情妇生育了一个孩子,本来基督教是不承认私生子的继承权的,然而亨利八世却将自己这个私生子公开养在宫里并封他为里士满公爵,也许他还存着如果王后生不出儿子就把这个私生子扶正的念头也未可知,然而这个孩子在十一岁时也夭折,由此看来导致亨利八世的孩子普遍夭折的原因恐怕真就是他们家族的遗传疾病,这和王后没多大关系,所以无论亨利八世再找多少女人,估计生出来的孩子也就这种身体素质。有些事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亨利八世自己可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想到了离婚。在古代中国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乃是常事,可在欧洲由于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度使君主们只能拥有一位妻子,当然事实上欧洲君主们普遍有找情妇的传统,然而私生子的继承权却是不被教会认可的,而在那个年代欧洲各国的政治生活几乎都受到教会的影响。亨利八世心想:不是一夫一妻制吗?那我离婚,然后再明媒正娶一个,这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生儿子了吗?问题在于:离婚不是你想离就能离,哪怕亨利八世贵为一国之君,这是因为基督教将婚姻视为两人对上帝的誓言,如果要背弃这一誓言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亨利八世还真找了一个理由:他的王后凯瑟琳本来是他那位十五岁就夭折的哥哥的妻子,他哥哥死后作为父亲的亨利七世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就让凯瑟琳改嫁给自己的小儿子亨利八世。本来按照基督教义:若娶兄弟之妻等于是侮辱了自己的兄弟,上帝必将咒诅二人永无子女。可凯瑟琳的娘家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西班牙王国,所以亨利七世为了攀这门亲就特意请求罗马教皇允许特事特办,而教皇也声称会在上帝面前祈求对这桩婚事的宽恕与祝福。本来这事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亨利八世又翻出这老黄历说事了。

罗马教皇在收到亨利八世的离婚诉求后犯难了,因为亨利八世声称:如教皇不允许他离婚,那么他将再找一个夫人,而这显然是违反基督教义关于一夫一妻的原则的。然而教皇不敢允许亨利八世离婚,原因还是凯瑟琳王后的娘家西班牙过于强大——事实上这时的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同时处于凯瑟琳的侄子查理五世统治之下,除西班牙本土外他还统治着那不勒斯、撒丁岛、西西里岛、奥地利以及辽阔的美洲殖民地。教皇不能不对这位强势君主有所忌惮。亨利八世在迟迟未能得到教皇对自己离婚诉求的答复的情况下索性和自己的情妇安妮·博林结婚,罗马教皇随即宣布将亨利驱逐出教,而作为报复亨利则宣布此后英国教会脱离与罗马教会的关系,此后英国不再信仰罗马天主教会,转而信奉英国国教圣公会。由此可见安妮·博林的上位源于国王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的离婚案,那么安妮·博林是如何结识亨利八世的呢?她又是如何一步步坐上王后之位的呢?1520年安妮·博林的姐姐(一说是妹妹)玛丽·博林成为了亨利八世的情妇,1525年亨利八世在博林家首次见到安妮·博林后就展开了对她的狂热追求。不得不说安妮·博林还是很有一些手腕的:她先是声称不愿伤害玛丽·博林,因此拒绝了亨利八世的追求并搬到肯特郡居住。然而这招欲擒故纵之计反而令亨利八世欲罢不能,一年后亨利八世终于如愿将安妮·博林接入宫中。可当亨利八世想要进一步发展时安妮却将他拒之门外,不结婚、不同床!安妮手腕之高明成功撩拨起亨利的欲火,而又不让他得手,于是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奇痒难耐。安妮坚称除非戴上后冠,否则绝不接受亨利八世轻浮的求爱,这意味着她不可能满足于永远扮演亨利情妇的角色,亨利以王后之礼明媒正娶。

安妮·博林成为王后的目的实现了,可与此同时她的名声可谓是糟透了:当时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国家,在贵族们眼中每个人都该安于自己的现状,而安妮·博林这种通过手段夺取王后之位的行为正是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因此关于安妮·博林的各种小道消息其实从她登上王后之位那天起就从没中断过,所以我们如今已很难分辨那些关于她和其他男性的风言风语究竟是否属实。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些言论传到亨利八世耳中时会是什么反应——亨利八世不是法官,不负责搜集证据证明一个人是否清白,他只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言论使自己蒙受了羞辱。事实上亨利八世为迎娶安妮·博林所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只是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要知道他可是为了迎娶安妮·博林而公然同罗马教皇和查理五世对抗。亨利八世不惜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就是为了想要一名王子,然而生孩子这种事可不是女性单方面的事——安妮·博林在生下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后连续两次流产,虽说我们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会觉得这应该是亨利八世自带的遗传疾病所致,因为他的其他女人也都出现过流产或孩子夭折的现象,可亨利八世自己可不这么想,他所想的是:我为了你安妮·博林不惜对抗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帝国,结果你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利八世就像当初对的凯瑟琳一样再次移情别恋——这次他的出轨对象是安妮·博林的女侍官珍·西摩。

亨利八世对安妮·博林的厌倦之心很快被那些仇视安妮·博林的人敏锐捕捉到了,于是他们迅速展开了敲到众人推的行动: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都铎一直视安妮·博林是导致自己父母离婚的罪魁祸首,对安妮·博林心存不满的她声称受到了安妮·博林的虐待。这事可能属实,也可能纯属夸张,也许不过是后妈和前妻所生子女的常见矛盾而已,但正对安妮·博林厌烦的亨利八世听到这种言论时就暗暗将其记了下来。相比玛丽·都铎这种小女孩而言:那些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大臣们所采取的行动更是致命的。1536年4月大臣克伦威尔联合了一群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逮捕了安妮的侍女及跟安妮接触频繁的男人(多半是艺术家)。安妮身旁的音乐家马克·斯米顿首先被捕。他最初否认自己是安妮的情人,但后来也许因为是严刑拷打,他承认与安妮通奸。接着两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从也被指控同样罪名。最后是安妮的兄弟乔治·博林被控与安妮乱伦通奸和叛国罪。对安妮不满的教会势力也站出来声称:她是一名女巫,她用巫术蒙蔽了亨利的眼睛,让亨利抛妻弃女,还瞒着国王跟超过一百个男人交往。由克兰默大主教主持的教会法庭宣判安妮与国王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同时指控她与自己的弟弟以及其他四个男人通奸。最终所有法庭成员一致裁定安妮·博林乱伦通奸的罪名成立,5月19日安妮·博林在伦敦塔被斩首。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安妮·博林与自己的亲弟弟乱伦通奸一事纯属政敌栽赃陷害,至于她和另外四名男性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则一直存在争议,如今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正导致安妮·博林之死的根源还是权力之争,即使没被按上通奸的罪名,也会被以其他的方式除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