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是在吉林去世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死的算是很惨,葬的就更惨了。这个只能摘录一段。

以下都是摘录内容:

智姐(李万智,省司法系统长春监狱退休干警,科级待遇)回忆说,当年她虽然只有8岁,但家里的事记得都很清楚。一天早上,老叔(1946年3月—12月在延吉(县)公安局司法科科员)回家说:“皇后娘娘来了,昨晚上闹了一宿,我也不能睡觉。”老叔说完,扒拉几口饭,又到监狱上班了。他说的皇后娘娘就是末代皇后婉容。在那段日子里,因看护婉容的仅他一人,老叔上班时间没有规律,经常是一天一夜才回一趟家,回来每次都凑在奶奶耳边说些什么。智姐听不清,但她记得老叔当年亲口对家里人说:“皇后娘娘自己住一个房间,身边没有人照顾,因抽不到‘大烟’,所以,一犯烟瘾,她就连翻带滚,又哭又叫,甚至把被褥和衣服都撕成了布条,精神很不正常。”

奶奶听了之后,十分同情,就对老叔说:“不管怎样,人家也是皇后娘娘,一定要照顾好。她过去已经抽惯了‘大烟’,如今没有了,肯定受不了,再折腾下去就没命了。去找你二哥(我父亲李延田),就说我说的,给皇后娘娘点‘烟’,让她安静下来再说。”老叔特别听奶奶的话,立刻找到在公安局任社会科科长的二哥李延田,说明了来意。其实,当时身为公安局社会科科长的李延田,可能负责婉容等的安置看护工作,他又派了自己的弟弟具体负责看护。

为了不扩散影响,父亲李延田亲自用缴获的大烟土熬成烟水,让李延侠分时限量给婉容喝,减轻她的毒瘾发作。

 智姐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早晨,老叔李延侠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对奶奶说,皇后娘娘天没亮就咽了气,死时也没有亲人在身边。当时没上班,狱门开不开,手续还没办。办完手续,上了班才抬出去。不知是否领导有话,还是因为监狱条件太差,几个犯人用炕席裹了婉容的尸体,抬到了监狱东墙外的水沟旁。

  奶奶一听老叔的介绍就急了,马上嘱咐老叔说:“这可不行,不管咋的,人家也是有身份的人,大清朝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人死了连棺材都没有,这事说不过去。不管怎样,也要弇装入殓,有葬身之地。快去找你二哥(李延田)想办法。”老叔听奶奶这么一说,也犯了难。他十分委屈地对奶奶说,现在这条件,棺材铺早就关板(关门)了,上哪儿弄棺材去?再说婉容是个被推翻的封建皇后,谁还愿意跟她“沾边儿”?奶奶激动地说:“不行!不行!皇后娘娘活着富贵,死了也要安身,一定要弄口棺材给安葬了,延侠你要是不去找你二哥,我去!”

  奶奶说话挺严厉,老叔扒拉几口饭,出门就走了。奶奶在家里等老叔的回信。因为老叔当年才18岁,又刚参加工作,弄棺材安葬婉容这么大的事,他肯定自己做不了主。老叔一整天没有回家,奶奶仍不停地念叨,盼着。

下午三四点钟,老叔回来了。向奶奶汇报说,又忙活了一大天,在监狱里找到几块木床板,和犯人一起钉了口棺材,虽然简易,但还挺结实。

他指挥4名犯人抬着棺材来到监狱东墙外水沟旁,打开棺盖,又将裹尸的炕席打开,把婉容小心抬进棺内。其间还有什么细节老叔没有说,只讲了婉容没有什么东西(遗物)随葬,只有一杆黄色的烟枪是她生前喜爱之物,不弃不离,干脆当做随葬品放在了棺里。之后,钉上棺盖。

老叔领着犯人,走了挺远一段路,挖了个大坑将婉容安葬。老叔还说,皇后娘娘人不胖,抬着很沉,走了挺远才挖坑埋的。这回埋得挺深,狗也扒不出,涨水也淹不着。奶奶听了老叔的“汇报”,脸色方才舒展开来。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是在吉林去世的吗?

说婉容死于吉林的出处,应该是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描述:“她和我分手时,烟瘾已经很大,又加病弱不堪,第二年就病死在吉林了。”如果溥仪说的这个“吉林”是指今天的吉林省,那说的也是对的,但是我们根据溥仪记录这件事分析,他所说的“吉林”应该是指吉林市,那么这种说法就不对了,因为据考证,婉容是死于延吉市,而不是死于吉林市的。既然是说婉容的死,我们就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婉容:

婉容其人

婉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说是皇后,其实她在进宫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早已经不是皇帝了,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婉容也算不上末代皇后了。但是既然大家都称呼溥仪为末代皇帝,那婉容也就算是末代皇后吧!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她的先祖曾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为官,其曾祖长顺曾担任过吉林将军,其祖父锡林布和父亲荣源也世袭爵位,其父郭布罗·荣源曾担任内务府大臣职务。

1921年,满清皇室为16岁的溥仪筹办大婚,婉容因为是“群芳众美”,被溥仪通过照片选定为皇后。1921年12月1日,婉容与溥仪举行大婚,进入紫禁城,同时嫁进紫禁城的还有文绣。新婚本来应该是甜蜜的,但是在新婚之夜,溥仪却不在洞房睡觉,抛下婉容自己回到养心殿去住了。这也给溥仪和婉容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说,可能是溥仪在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他自卑,而不敢在洞房入睡。

虽然,两人在夫妻生活上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但是在新婚伊始,溥仪对婉容还是非常不错的,甚至有些宠溺,他专门为婉容请了英文老师,教授其英语、历史、地理等知识,并为他取了个“伊丽莎白”的英文名字,而且还时常带她到颐和园、玉泉山等地游玩,这期间两人相处的还是不错的。

在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婉容也和溥仪一起到了天津居住,由于不在紫禁城居住,对于婉容反而有了更多地接触外边世界的机会,她与溥仪也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但由于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却没有夫妻之实,这对两人的感情始终是难以忽视的阴影,再加上两人中间又有文绣的存在,导致溥仪、婉容和文绣三人之间矛盾重重,最终发生了“刀妃革命”,文绣要求与溥仪离婚的事情。

再后来溥仪逃到旅顺,婉容随后也在川岛芳子的劝说下,于1932年赶到了旅顺。不久,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了伪满洲国。 1934年,伪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溥仪称帝,立婉容为皇后。婉容也继续在伪满洲国过着她的宫廷生活。但是不久她就感觉到,说是皇后,实际上时时刻刻被日本人监视,溥仪也就是个傀儡,连人身自由都不能保证。

由于生活的压抑和长期的情感无以排遣,婉容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而且先后与溥仪的两名随侍李体育、祁继忠通奸而怀孕,婉容生下一个女儿,但是在当天就夭折了。婉容与侍卫通奸一事也激怒了溥仪,他将婉容打入冷宫,对其进行严加看管。婉容在这种生活环境下,逐渐在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而且烟瘾也越来越大,昔日如花似玉的婉容,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

婉容到底死在哪里

1945年,日本已经是自顾不暇,溥仪和伪满洲国也是即将土崩瓦解,8月11日,溥仪带着婉容等一帮子人,从长春坐火车,于8月13日逃到了通化的大栗子矿业所,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次日,溥仪也宣读了《退位诏书》,维持了13年的伪满洲国彻底结束。

在宣布退位的当天,溥仪感觉到大栗子沟已经不能久待,当天下午,溥仪带着弟弟溥杰等人从通化坐飞机到沈阳,准备从沈阳坐飞机逃往日本。而对于婉容等人,溥仪已经顾不上了,他对婉容等人说:“大家齐心协力,争取去日本再见吧。”言下之意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各自顾各自吧!

令溥仪没有料到的是,他在沈阳刚下飞机,就被苏联红军俘虏了,接着被押往苏联收容。而留在大栗子沟的婉容等人就乱了套,卫兵也跑了。无奈之下婉容和李玉琴(溥仪的福贵人)、溥杰的老婆嵯峨浩等人,在总管严桐江的带领下,租了一辆汽车,从大栗子沟回到了临江县城,住在一个旅店里。不久婉容一行被解放军收容后送到通化。

到通化后,婉容等人住在公安局的宿舍里。到了1946年4月,解放军准备进驻长春,就将婉容一行带到长春继续收容。4月14日,长春解放,婉容一行中李玉琴、严桐江等人先后都回家了,只有婉容无家可归,而溥杰的妻子嵯峨浩因为是日本人,也没有地方可去。

由于婉容是伪满洲国的皇后,即放不掉,她又无家可归,在那种困难的战争环境下,部队只得带着她到处转移。不久因为国民党军队要夺长春,解放军将婉容和嵯峨浩送到吉林市,关进了拘留所。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轰炸吉林,婉容二人又被转送到了延吉,关在了延吉监狱。

对于婉容到底死在哪里?有着几种说法, 其中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婉容死于吉林,他所说的吉林应该是指吉林市,他认为婉容是在被送到吉林市时病死的。溥仪在书中说:“八一五以后,她和我分手时,烟瘾已经很大,加上,病弱不堪,第二年就病死在吉林了。”

另一种说法是婉容死于图们。这是溥杰的妻子嵯峨浩所说的,她在后来回忆说:“将婉容送到了位于中朝边境的图们,婉容皇后就在那里,一个人孤独寂寞地死了。”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她和婉容后来分手,并没有在一起,婉容也并没有被送到图们。

第三种说法,说婉容死于敦化。这种说法的来源是溥仪的福贵人李玉琴在回忆录里的描述,她在回忆录中说:“部队撤出长春后,末代皇后只好跟着部队走,部队带着她十分不方便,加上她又病重,生活不能自理,部队到延吉时将她留在了那里,以后听说她死在敦化了。”这种说法也是没有依据的道听途说。

那么婉容到底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据一位婉容去世时的目击者,也是一位曾担负押送、看管伪满被俘人员的解放军战士回忆,婉容是病死于延吉的江北监狱。后来也有人专门对婉容的去世进行过调查、走访,并翻阅了相关资料,也证实了婉容的确是病死于延吉的江北监狱。

婉容在由长春转移到吉林时,已经是身患重病,神志有时不清醒了,生活无法自理,她的亲属不愿意将她领回去抚养,部队不得不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带着她到处转移,而且为了维持她的烟瘾,还需要给她提供适量的鸦片。在国民党军队逼近吉林时,于1946年5月23日,解放军战士将婉容抬上火车和嵯峨浩等人一起转移到延吉。

1946年6月10日,再次决定将婉容和嵯峨浩、溥俭等人一起转移到牡丹江,然后再送到佳木斯。但是由于婉容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承受长途颠簸,嵯峨浩、溥俭等5人被送往了佳木斯,而婉容就留在了延吉。1946年6月20日,婉容在延吉的江北监狱因病去世。在婉容去世时的一份原始记录表上,记录着她的准确死亡时间“6月20日5时亡去。”

婉容死后,由于战时环境条件困难,婉容被人用炕席卷着埋葬在延吉南山附近的一个山沟里,没有留坟头。通过这些记载,末代皇后婉容的确是死于延吉的江北监狱,死后被葬在延吉南山附近,其坟墓已经无迹可寻了。

1995年,溥仪的骨灰安葬于位于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2006年10月23日,经婉容弟润麒同意,以招魂形式将婉容与溥仪合葬,实际上已经无法寻找到婉容的遗骨了。按照清朝皇帝的陵寝名称,溥仪墓被满清皇室后裔称为清献陵,婉容也按照满清皇后身份,被追赠谥号为“孝恪愍皇后”

婉容的一生也是个悲剧,她虽然嫁入皇家,名义上贵为皇后,但实际上过的却是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生活,而且她与溥仪的夫妻关系也是名存实亡,她对于溥仪就是一个摆设而已。她的一生即没有获得爱情,也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像一只被养在笼子里的鸟。在没有目标、没有精神寄托的畸形生活中沾染了毒品,直到孤苦无依地死去,她大起大落的人生,的确令人唏嘘。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是在吉林去世的吗?

婉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末代皇后,其实当然婉容进宫时,清朝已经没了,清朝真正意义上的末代皇后,其实是光绪帝皇后,也就是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

如果仅仅是有名无实也就算了,可婉容这个皇后做的,历经坎坷结局凄凉。

从嫁给溥仪开始,婉容的人生悲剧就已经注定,她跟着溥仪四处漂泊,战后连个栖身之所也没有,在吉林离开人世的婉容,被破草席一卷埋入深山,至今不知下落。

婉容姓郭布罗氏,出身满洲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人,她的父亲荣源是内务府大臣,生母与继母都出身宗室,因家教开化,婉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1922年,逊清小朝廷为溥仪择立皇后,婉容也参加了选秀。

虽然那时候的清朝已经没了,可溥仪毕竟是曾经的皇帝,在满洲遗老心中非比寻常,更何况溥仪依旧拥有着惊人数量的财富。

婉容姿色出众,加上端康皇贵太妃的干涉,最终被溥仪圈中册立为后。

不过溥仪最初看中的并不是婉容,而是额尔德特·文绣,尽管文绣长相普通家世一般,与婉容根本没法比,但溥仪就是喜欢,婉容被封后,文绣成为淑妃。

从各方面来说,婉容的确是非常优秀的,出身好、学识好、性格好,甚至于她还精通西洋文化之类,这让溥仪也很宠她。

可溥仪因为身体原因,从未与婉容同房,夫妻俩的感情存在着巨大隐患。

并且,婉容的皇后也做得并不安稳,因为在1924年的时候,溥仪被冯玉祥逐出了紫禁城,婉容也只能跟着溥仪漂泊辗转。

抵达天津租界的婉容,换上了高跟鞋与旗袍,还染发烫头,成了摩登女子。

也就是在天津的时候,婉容与文绣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最后文绣提出离婚,成为史上唯一与皇帝离婚的妃嫔,而溥仪深感屈辱,并将过错推到婉容身上。

日本人占据东北后,企图更进一步,因此找到溥仪寻求合作,而溥仪也想着勾结日寇恢复他所谓的祖宗基业,便前往关外,成为伪满的“康德皇帝”。

溥仪如此,婉容亦复如是,只不过夫妻俩在伪满,都只是日本人的棋子罢了。

婉容并不愿意一直过这样的生活,她想过出逃,也想过反抗,但毫无例外全都失败了,压抑的环境与丈夫的冷漠,让婉容的心无法宣泄,她染上大烟。

不仅如此,婉容先后与溥仪的两名侍卫私通,并生下一个女儿。

就在婉容生下女儿之后,这个孩子莫名夭折了,而婉容随即被溥仪打入冷宫,之后的婉容变得神志异常,曾经如花似玉的皇后,变成了个疯子。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攻占满洲,日寇自顾不暇,眼看着伪满即将不复存在,溥仪带着婉容等人离开长春到处奔逃,日本投降次日,溥仪宣布再次退位。

就在溥仪宣布退位当天,他与弟弟溥杰乘坐飞机前往沈阳,准备中转前往日本。

这个时候,溥仪已经完全顾不上婉容等人,果然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溥仪刚下飞机就被抓了,而婉容等人,在总管严桐江带领下逃到了临江县城。

不久,婉容被抓送往通化,但当时风云变幻,婉容又几经辗转。

最终,婉容与嵯峨浩被送到吉林市,关入拘留所,可那时吉林不断受到轰炸,婉容又被送去延吉,而不久之后,婉容就离开了人世。

关于婉容离开人世的细节,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婉容在吉林市离世,是病死的,因为两人分手时,婉容已经虚弱不堪了。

溥杰之妻嵯峨浩则说,婉容是在图们离世,可婉容并没有被送去过图们。

第三种说法来自于婉容的福贵人李玉琴,她在回忆录中描述,婉容被部队带出长春后,送去了延吉,后来死在了敦化,可这种说法也没有依据。

目前主流来说,婉容被认为是病故在延吉的江北监狱。

婉容病故时条件艰难,因此被直接拿草席一卷埋进了延吉南山的一个山沟,并没封坟立碑,因此直到如今,都找不到婉容的葬地具体在什么地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