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个话题没有必要搞成民族攻击,某些满族人也没必要急于洗地。
事实上,作为满族人公认的正统皇帝,溥仪带着一群伪满遗老遗少投降日寇,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洗地是洗不了的。
与其尽全力粉饰,不如老实承认。
一个民族自然什么样子的人都有,有的成为汉奸,有的则成为抗日英雄。
满族人不愿意投靠伪满洲国的也有不少,包括溥仪的老爸载沣。
载沣虽在1934年在伪满洲国短暂住过,但很快回到北平,在这里终老。
所以说,溥仪是汉奸,但他老爸载沣却还颇有骨气。
话虽如此,溥仪和他那批满族遗老遗少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通过溥仪的伪满洲国来蛊惑人心,日本大体控制了伪满洲国,将他建立成战争基地。
而伪满洲国军,也是作恶最多的伪军,远远超过关内任何伪军。
杨靖宇和赵尚志,均是死于伪满洲国军警的直接袭击或者告密。
萨沙接触过很多所谓的满族人,没觉得他们和汉人有任何不同。
他们之所以将民族填写为满族,主要是可以生二胎(没有放开二胎的时代)、高考还有加分,仅此而已。
虽然明知道有人会骂我,但我忍不住要说:从任何角度来看,满族这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人为去复兴这个已经不存在的民族,纯粹是为国家添乱。还嫌民族问题不够复杂吗?
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溥仪的叔叔算是在没去的人里最有代表性的吧,爱新觉罗•载涛,他出生于1887年,作为皇族贝勒爷,做过大臣,管过禁卫军,也在张勋复辟中乐呵了一阵子,最后渐渐的淡出政治,活出了一个老北京人的样子。
到了1920年年代,贝勒爷其实也就30多岁的年龄,但家道中落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在1929年把自己的府邸卖给了辅仁大学(现在的北京十三中),然后继续卖卖古玩字画什么的维持生活。眼瞅着就要上街摆地摊了,这是溥仪准备去东北了,想带着他一起走,载涛直接拒绝了溥仪送来的高官厚禄,情愿穷死,也不愿意给日本人做事情。
然后么,载涛一直过着穷日子,解放后,鉴于载涛在民族大义上的表现,他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优待和关照,他住进了新家。毛主席还让他做了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并派他去多关心关系溥仪,由于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热情为家族成员办事,载涛也逐渐成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族长”。
载涛做过第一到第三届人大代表,也做过2届政协委员,后来于1970年9月2日去世,享年83岁。
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溥仪他亲爹摄政王载沣就拒绝追随他的做这种危害国家的事情。载沣这个人简直是那个时代的传奇,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自己儿子还是皇帝,而他自己却是一个思想开明的老实人。即使当年那个“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汪精卫刺杀他被抓,他最后还是赦免了汪精卫。
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摄政王,那个时候他是清朝权力最大的人。不过他除了顺着潮流搞过一段时间的新政以后,奈何大清还是亡了。在南北和议以后,宣统能够顺利退位,载沣也终于不用干着这个摄政王了。他把权力看得淡,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马上就退隐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上的这个摄政王,他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也没法承担历史的重任。
之后,他除了呆在醇亲王府,读读书,看看戏,基本上从不干涉政治。因为他明白大清是真的完了,所以他对国民政府是真心表示感激的。张勋复辟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在胡闹。日本人一再邀请他过去,他的儿子溥仪溥杰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他也没有过去担任过任何伪职。
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首要份子非川岛芳子莫属,不仅没追随还要监管溥仪自由,反而是溥仪需追随讨好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待考证)),又称川岛东珍,号诚之,汉名金碧辉,汉奸、日本间谍。清朝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 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华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要职,曾先后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运动等秘密军事行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事件,被称为“男装女谍”、“东方女魔”。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在北平第一监狱执行枪决,终年41岁。川岛芳子别说拒绝,川岛密谋自己有朝能顶替溥仪自己当皇帝,苦于日方觉得她是女的资历又不够,溥仪去沈阳做傀儡还是川岛芳子连哄带骗整去的,做为日本间谍部门梅机关的核心人物在日本人将她视为自己人,而溥仪只是傀儡,毫无自由可言,在抗日战争期间川岛芳子杀害了无数的抗日志士,包括共产党地下党员与国民政府官员及军统人员,更为日本侵华窃取了无数的重要情报,可以说是罪大恶极,实足的铁杆汉奸,实际上已经不能当汉奸来讲,把自己当日本人了。
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满清行将覆亡之际,王公贵胄们不甘束手就擒,成立了宗社党,骨干人员是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人,有人后世虽然痛斥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但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再加上当时谁也不敢说看清什么是历史潮流,其实也无从指责。
宗社党最有军权和决心的良弼被彭家珍行刺炸死,随即作鸟兽散,但大部分人仍然积极从事复辟活动,张勋复辟时,溥伟,善耆、载涛、载泽也都深度介入。
恭亲王溥伟与肃亲王善耆两人对满清王朝在东北老家复辟更有兴趣,为此不惜与日本人勾结,在北洋时期,多次在内蒙、辽南等地组织“勤王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了拉拢、刺激溥仪加入,加快了扶植溥伟的进程,宣称将支持他做“明光皇帝”,溥伟这个铁杆复辟派后来在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皇帝后,却没有得到多少信任。
溥仪的七叔载涛后来不问政治,潜心京戏,后来家道破落,王府也卖了,甚至混到在德胜门外“晓市”卖家当的地步,饶是如此,他却拒绝了溥仪的高官厚禄诱惑,未去伪满洲国任职,为此几乎和溥仪反目。
溥仪的七叔载洵,前期也参与过宗社党活动,后来寓居天津,不问政治,日本侵华期间,对来自于伪满洲国的任命,同样是坚辞不受。
说起抵制伪满洲国最坚决的,还得算是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不像他的六弟七弟,载沣连宗社党、张勋复辟这些事儿都从来不参与。溥仪要去东北就任时,他也苦劝儿子,认为“凶多吉少”,溥仪就任后,多次邀请他去东北,他不仅自己不去,连其他年纪轻一点的孩子也都一个不放。不得不说,载沣的谨慎最后是得到了事实验证的。
哪些满洲皇族或者贵族拒绝追随溥仪做伪满洲国傀儡皇帝?
我是正宗的汉族,但我认为;此时的满族,由于大清的初始入关,就遵从的是中华传统的统治制度,一样的尊孔、尊历代先朝早。科考也是以汉文化为主。到民国时,早已不是初进关前的满族族。中华文化、孔孟之道经刻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孟子的“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对其的影响并不比汉人少。此时,除了在汉人面前有点莫名其妙的自高身份(因为他们曾经是国家的统治阶层)之外,其他心理和汉族并无二致。
其实,看看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也可以感觉到,他是幼稚,真以为日本人会帮助他复国。他要是知道仅仅是个傀儡,我看他也不见得会接受日本人的要挟!他不知道日本人要他建立的是“满洲国”,而不是“大清帝国”,他也心中不愿意,但一切都来不及了。一个亡国之君,时刻想恢复自己的国家,人同此心,可以理解。所以,他和汪精卫还是稍有不同的;他是被半骗半要挟而去东北的。而汪精卫却是真正的叛国、出卖祖宗、出卖民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