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和陆小曼有关的男人似乎结局都不好:前夫王赓被离婚后终生未娶,丈夫徐志摩飞机失事身亡,同居情人翁瑞午破产……

相比之下,陆小曼父亲陆定相对幸运些,不过他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陆定与妻子吴曼华一生共生育了九个孩子,最后却只有排行老五的陆小曼一人存活。当然,这事不能怪陆小曼。幸运的是,除去这点外,陆定的一生还算不错。

陆小曼父亲陆定,原名陆子福,晚清举人,因他少时聪慧,每考必中,长辈因此替他改名为陆定。从这点可以看出,陆定的运气和才气都相当不错。后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在此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后期,学业亨通的陆定,官运也相当了得,他在担任国民党要员的同时创办了中华储蓄银行,现在的“零存整取”就是陆定发明的。

此外,陆定在找老婆方便也相当幸运,他的妻子,陆小曼生母吴曼华不仅才貌出众,还是名门闺秀,她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

这样的家庭用一句时兴话形容,那就是:典型官二代加富二代啊。按道理,这样的家境,陆小曼又是独女,女儿守寡后,不说让她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保障她衣食无忧是完全没问题的啊!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偏偏,陆小曼在守寡后过得穷困潦倒,一度只能靠情人翁瑞午变卖家产才能勉强度日,这到底是为何呢?

实际上,陆小曼守寡之时,即1931年11月19日,陆小曼父亲陆定已经过世一年了。而他留下来的家产中的一部分早已捐给了同盟会,有小部分就给了妻子吴曼华,其他的钱(后期包括吴曼华的部分)都被宝贝女儿陆小曼败光了。对,这就是陆小曼守寡后过得穷困潦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起陆小曼的败家,就得从她的十口镶金大衣箱说起。旧式的名媛,包括唐瑛等,都是有家什的,家什是什么,就是名媛的行头。这上海滩头号交际名流陆小曼的行头,那可不是一般的,每一口箱子里装着的,那都是名贵至极的家什。在这些之外,陆小曼家里更加不得了,光裘皮大衣就挂满了大橱;她最喜欢的一件旗袍,上面镶满了红宝石和金丝线。这些都不算,陆小曼家里,那是有专配裁缝的,但凡法国贵族小姐所有,她一样不缺……

这奢华程度,就连郁达夫的妻子都不无羡慕地吐槽说:“陆小曼一次就买了5双名牌皮鞋,相当豪气。”

其实,女人会花钱也没什么,但太会花钱了还是会让一般男人吃不消。根据相关人员的叙述,陆小曼花钱那可不是一般女人的花法啊,她不善理财,没有固定收入,但却打牌、跳舞、包戏院捧场、赌博、炒股票等,样样都会。

陆小曼自1925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徐志摩就深觉压力山大。这点,从两人平日的生活就可以看出。

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在上海租了一个很气派的洋房住。这个房子一共三层,其中一楼是客厅,平时夫妻双方的聚会都是在这个地方。二楼则是他们的甜蜜小屋,而三楼也是徐志摩为陆小曼特地设置的吸烟房和书斋放。两人婚后,因为徐志摩经常两地跑,所以为了更好地照顾陆小曼,徐志摩还为陆小曼请了几个佣人。但陆小曼可不是一般人能伺候的,相关传闻说陆小曼一年换了18个佣人,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却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如果大家认为陆小曼的花销就这些的话,显然是不了解陆美人。在这上面所有之外,陆小曼还需要租小汽车、请专职司机、专职医生等等。

为了养这个金窝里的老婆,婚后的五年里,教授徐志摩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都还不够。当时的徐志摩,眼见经济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只得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五所大学任职,这辛苦程度不用说大家也想得到。

但这些辛苦钱,怎么够陆小曼花呢?眼见自己负债累累的徐志摩一面向前妻张幼仪讨钱,一面各种发展副业,除了教书外,徐志摩还写作,到处投稿,并且创办了新月书店,还倒卖过古玩,甚至做过房产转让中介……

即便这样,也压根儿不够陆美人花销啊,于是,徐志摩一次次地接受好友、陆小曼私人医生翁瑞午的馈赠。

相比过得滋润的陆小曼,徐志摩自己的日子却让人看着心疼。婚后的徐志摩,经常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有一次胡适妻子还看到他衣服上破了两个洞,让其脱下来缝补。想想陆小曼那十口大衣箱,再想想徐志摩衣服上的破洞,真真令人心痛至极!

于是乎,在这种奢侈生活下的陆小曼,很快把陆定留下的钱花光了,徐志摩去世前,两人甚至就已经到了负债累累的地步。但陆小曼似乎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前半辈子一直被人养着从未尝过挣钱滋味的陆小曼,似乎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陆小曼意识到生活的严峻,是在徐志摩死后。但他很快又找到了另一个靠山,一直喜欢自己的翁瑞午,做陆小曼私人医生时,翁瑞午就与陆小曼有过暧昧。徐志摩死后不久,已有家室的翁瑞午就干脆以方便医治为由与陆小曼同居到了一起。

此后近30年,翁瑞午接替徐志摩一直负担着陆小曼的生活,这以后的陆小曼,得以再次依附男人过活。只是,可能是徐志摩死后有所悟,也可能是意识到翁瑞午没那么有钱(有很多孩子要照顾),陆小曼一改奢侈作风并戒了鸦片,开始过上了相对简朴甚至称得上穷困潦倒的生活。

如果翁瑞午不外遇不破产,陆小曼的晚年应该也还能过得下去。但偏偏,晚年的翁瑞午有了新欢并破了产。这时候的陆小曼才知道:男人靠不住,于是乎,老年的陆小曼,只得迫于生计出来找工作了。图为晚年陆小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约就是陆小曼晚年的真实写照吧。晚年,在困苦中挣扎良久的陆小曼,不得不在所有同龄人退休之际,冒着生命危险出来觅食了。考虑到陆小曼的情况,陈毅将其安排在了上海文史馆做一个馆员,这份工作,成了陆小曼晚年唯一的保障。此后,陆小曼每个月都能通过这份工作领到几十元……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民国多才子佳人,但大多都一地鸡毛。譬如陆小曼,她是个出类拔萃的才女,但跟她在一起过的三个男人都没有好下场,她本人更为因为奢侈的生活而导致晚景凄惨。

事实上,陆小曼的出身就决定了她一生很难过平凡人的生活。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清末举人,曾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陆定后来加盟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是同盟会的元老元老人物。

民国时期,陆定曾在民国政府财政部工作二十余年,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始人,他发明“零存整取”更是流传至今。

毫无疑问,陆定是个亦官亦商的上层人士。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也是出身名门,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吴曼华才貌双全,贤良淑德,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跟丈夫陆定的感情很好,也时常教导陆小曼如何为人处世。

但可惜的是,陆小曼继承了吴曼华的才貌,却没有继承她美好品格。

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居然在她之前,陆定还有八个孩子,但都夭折了,所以陆小曼就成为了家中唯一的孩子。

出身富贵,又是家中独女,陆小曼享受了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无法得到的美好生活。

除了生活优优渥之外,陆小曼还接受了最顶尖的教育,家里更是给她请了最好的私人教师来辅佐她学习,这是她后来在文学和绘画上取得不错成就的根源所在。

但是,也正是因为陆小曼从小就过惯了富贵生活,以至于她后来挥金如土,很少有男人可以满足她,她的第二个男人徐志摩为了她奔波劳累,她的第三个男人翁端午更是为了满足她而破产。

可能就有就要问了,男人满足不了陆小曼奢侈的生活,她家里那么有钱,那为什么她晚年还是穷困潦倒呢,她娘家的钱又哪去了呢?

要明白这件事,我们得从陆小曼一生之中的三个男人说起了。

1922年,在父母的安排下,19岁的陆小曼离开圣心学堂,跟27岁的王庚结婚。

王庚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勤奋好学,是个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1911年,王庚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取得多个学校的学士学位,后来又就读于著名西点军校,与艾森豪威尔成为同学。

1918年,王庚从西点军校毕业,回国后即被安排的北洋政府陆军部工作。

1922年,王庚升任陆军上校,成为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陆小曼的父母慧眼识珠,将王庚召为女婿,这一桩婚事也可谓是门当户对的。

但是,陆小曼是个新式女性,跟王庚的婚姻却是包办婚姻,她因此一开始就不情愿。

不过跟王庚结婚之后,陆小曼还是找到了一些慰藉,因为王庚毕竟是军官,又是上层社会的宠儿,陆小曼经常有机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比如说酒会。这种灯红酒绿生活一度让陆小曼十分陶醉,她也逐渐开始成为了社交名媛。

但当蜜月期过后,陆小曼就开始觉得不开心了,因为王庚是个耿直Boy,工作忙碌且不懂得浪漫,陆小曼很快就陷入孤独之中。

就在陆小曼彷徨不可终日的时候,徐志摩出现了。

徐志摩是王庚的好友,那时候也在北平。王庚因为忙于公务,没有时间陪伴陆小曼,于是委托好友徐志摩陪陆小曼出去玩,自己就可以解脱出来,为前程而奋斗。只不过王庚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陆小曼年轻美丽而又才华,徐志摩风流倜傥,是个出了名的大才子,也刚刚摆脱了世俗的包办婚姻。两个人惺惺相惜又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好感,后来发展到一刻也不能分开了。

就比如说,王庚在1925年调到哈尔滨去之后,陆小曼虽然跟着去了,但没过多久就以不适应哈尔滨的生活为由,返回北京跟徐志摩日日厮混。

因为两地分居,陆小曼得以放纵自己,她跟徐志摩爱得死去活来,后来终于在王庚的唾骂声中跟他签订了离婚协议。

为了跟徐志摩结婚,陆小曼不惜冒险打掉了她跟王庚的孩子,但手术并不成功,她也因此完全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而徐志摩为了娶陆小曼,也遭受了来自家庭和道德的极大压力,但他依然坚持于1926年跟陆小曼结婚,为此还差点跟父亲徐申如断绝了父子关系。

但徐志摩想不到的是,这一段婚姻会让他十分痛苦,因为徐志摩家里虽然有钱,但奈何陆小曼更会花钱。

结婚之后,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上海租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楼,一层是客厅,二层是两人的爱巢,三层则是专门存放陆小曼物品的地方,有单独的抽烟房和书斋。

据说陆小曼的生活十分奢侈,家中的佣人非常多,还有专职司机,私人医生和裁缝,等等,开销非常大。

陆小曼是没有工作的,也不善于理财,她除了搞搞文艺之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包戏院请朋友听戏,再就是打牌,抽烟和赌博,有时候也会炒股票,总之是样样都会,但样样都只出不进。

这还没完,陆小曼毕竟是名媛,名媛的派头自然是要有的,但旧上海的名媛跟现在的名媛是不一样的,她们是有自己专门的家什的。

就拿陆小曼来说,她的家什比较出名,就是十口镶金的大衣箱,里面装的都是名贵的珠宝和首饰,还有化妆品和衣服,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娘家给的钱买的,也有一些是徐志摩给置办的。

不仅如此,陆小曼家里的衣橱更是名贵衣服鞋子数不胜数,裘皮大衣竟然装了满满一个大衣橱。

据说,陆小曼有一件她最喜欢的旗袍,上面镶嵌了大量宝石和金丝线,其价值绝对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

陆小曼有段时间特别喜欢法国贵妇的服装,因此专门请了个裁缝,按照法国贵族小姐的派头专门给她定制衣服......

关于陆小曼的奢侈生活,郁达夫的妻子很有发言权,有一次她到陆小曼家中做客,两人还一起出去逛了街。

回去之后,郁达夫的妻子就无不羡慕地对他说,陆小曼一次就购买了五双名贵的皮鞋,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实在是太阔气了。

郁达夫不敢接话,只能若无其事地跟着附和几句就溜了。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家里是浙江乡绅,也算是有钱人了,但是徐志摩跟陆小曼在一起生活之后,依然感到经济压力非常大,甚至一度让他感到崩溃。

为了挣钱养活陆小曼,徐志摩开始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任职,同时赚取几份工资。

因为这些大学并不在一个城市,所以徐志摩不得不整日在外到处跑,十分辛苦。但徐志摩也不得不如此,毕竟他跟家中的关系微妙,也不方便开口要钱。

即便如此,徐志摩依然无法满足陆小曼的生活需求,所以他后来又开始疯狂写作,到处投稿,创办新月书店,还倒卖过古董,做过房产转让中介,甚至还曾恬不知耻地向前妻张幼仪张口要钱。

但陆小曼就是个无底洞,徐志摩赚的钱越多,她花的就越多,以至于到后来,徐志摩的好友兼陆小曼的私人医生翁端午,还时常倒贴钱给陆小曼花。当然了,翁端午是没安好心的,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一个男人被老婆逼到这个份上,放到现在也很难找到几个吧,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一个民国文人。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徐志摩,一个男人这么辛苦地爱着一个女人,图什么呢?

据徐志摩的好友回忆,他把所有的钱给陆小曼花,自己却过得十分穷酸,有一次徐志摩到胡适家里做客,胡适的妻子发现徐志摩衣服上破了两个口子,便叫他把衣服脱下来补一补,并问他为什么穿破衣服,他却躲躲闪闪不愿意回答。

这件事实在令人唏嘘,一个富家子弟竟然沦落到穿破衣服的地步。如果再想想陆小曼那十口镶金的大箱子,就跟徐志摩破洞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了,也很难让人相信陆小曼说自己爱徐志摩这件事是真的。

1930年,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大部分钱捐给了国民党,一小部分钱留给了妻子吴曼华和陆小曼。

事实上,在此之前,陆小曼也没少从娘家拿钱,毕竟她父母就剩下她一个孩子了,宠还来不及,怎么会吝啬呢?

但在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去世一年多之后,她就将自己得到的遗产给败光了,所以她不得不完全依靠徐志摩赚钱去维持她的生活水准。

徐志摩爱陆小曼,不忍心不满足她,于是更加拼命地赚钱,经常乘坐飞机到全国各地去捞金。

但那时候的飞机不如现在安全,飞机出事是常有的,徐志摩很倒霉,他就遇到了。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飞机北上捞金的时候,因为遇到大雾天气造成飞机触山,徐志摩不幸在空难中死亡。

徐志摩的死不能说跟陆小曼没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对她耿耿于怀的原因所在。

陆小曼将徐志摩折磨地不轻,但直到徐志摩去世,她才发觉徐志摩对她多么重要,因为她徐志摩是她那时候唯一可以依靠的经济支柱。

陆小曼守寡之后,算是彻底没了经济来源,因为她本人从未因为钱发过愁,也不知道如何去赚钱,所以她开始想办法,翁端午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翁端午是徐志摩给陆小曼找的私人医生,因为有一手出色的推拿按摩功夫而备受陆小曼信任。

那时候陆小曼有昏厥症,又喜欢唱戏,经常在唱戏的过程中晕厥,但翁端午每次给她按摩之后,她都有所好转,她因此根本就离不开翁端午。

翁端午家庭富裕,很早就已有家室,但他却疯狂地爱上了陆小曼,别人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但翁端午却不这么认为,他很早就开始追求陆小曼。

为了得到陆小曼,翁端午还做了一件腹黑的事情,那就是诱惑陆小曼吸食芙蓉膏,也就是大烟。

翁端午本人是吸食芙蓉膏的,他经常边吸食边跟陆小曼说,这玩意儿可以减少痛苦。那时候陆小曼经常浑身发痛,所以开始跟着翁端午一起吸食芙蓉膏,两人经常一起躺在床上吞云吐雾,陆小曼也因此越发离不开翁端午了。

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离不开芙蓉膏,因此跟翁端午好上了。

翁端午则以私人医生的名义跟陆小曼住在一起,然后出钱供她开销。不过陆小曼经常生病,所以她除了治病之外的开销开始减少,翁端午因此可以勉强维持。

到了1955年的时候,翁端午得了严重的肺病,花了不少钱,一下子便穷困了,不得不靠女儿接济。

陆小曼见翁端午落魄了,没钱给她花了,因此不得不戒掉了芙蓉膏,还开始过起简单朴素的生活,这就说明她那时候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从1956年开始,陆小曼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上班,在陈毅的安排下,她去到上海文史馆担任馆员,可以拿到一份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除了上班之外,陆小曼就再也没有其他活动了,没事就在家读书,陪伴翁端午。

1961年,翁端午去世。陆小曼曾对朋友是说,她跟翁端午没有爱情但有感情,所以有人劝他不要跟翁端午这个有妇之夫在一起的时候,她选择了无视。最终陆小曼跟翁端午同居了二十余年,她本人则在翁端午时候四年去世,享年62岁。

因为翁端午的彻底穷困,让陆小曼彻底失去了经济支柱,她这才被迫做出巨大改变,过上了平凡低调的生活。这个富贵了大半辈子的女人,先后被三个男人宠上天,这也是堪称奇事一件。

而跟陆小曼好过的这三个男人,一个被她抛弃后终身未娶,一个为了养活她最终在捞金的路上坠机身亡,一个因为喜欢她而甘愿当遭人唾弃的接盘侠。不得不说,陆小曼这样一个挥金如土的女人,难道真的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可以让男人对她欲罢不能?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大家好,我是有书君。今天的话题是民国才女陆小曼。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从这个问题分析,有书君大胆猜测题主对陆小曼了解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了解她的人是不会这样发问的。

陆小曼是谁?除去世人给她的那些光环,还有她自身的才华,其实她是一个被所有人宠坏的女子。

从小出生书香门第的环境注定了她的才情;在家是独生女,所以受父母家人特别关爱;出门,各种仰慕者的关注。这样,性格和习惯的固化形成,让她变成独一无二的陆小曼。

别人鄙视她花钱无度、爱慕虚荣,打肿脸充胖子过奢侈生活,而她自己却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她是陆小曼。

一、文艺女错失耿直boy王赓

宠爱她的父母一路帮她设计人生,就连婚姻也是,精心为她觅得第一任合适人选,他就是耿直boy王赓。

这门亲事,门当户对。男主是西点大学的将军,人长的帅气、正直,女主才华横溢,才子佳人该是幸福的一对。

进入婚姻生活,并非那么美好。一个木纳耿直的丈夫和一个文艺青年的妻子在一起总会出现一些摩擦。

夫妻二人发生问题,耿直丈夫没有从自身上找原因,及时回馈妻子陆小曼温柔。而是,把娇妻推给了好基友徐志摩徐诗人,让他时常陪陆小曼。(咳,有书君觉得夫妻那点事还是亲力亲为的好。)

徐诗人是什么样的人?因为爱情抛妻弃子,民国离婚第一人。陆小曼那是被宠坏的大小姐,丈夫王赓为什么让徐诗人陪,一面因为耿直,一面无非也是个“宠”字当头。

陆小曼从小到大都这么被宠着,她习以为常,继续做她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她。

人非草木,日久生情,何况是兴趣相投的两个人。一个是失去真爱,萎靡不振,或许不再相信爱情。一个是不得丈夫理解,小情绪无处发泄,找不到心灵相同的人。孤独的两个文艺男女遇见后,解决了当前的问题。

是王赓的耿直性格也好,还是陆小曼的任性、自私也好,他们的婚姻关系注定会渐行渐远。终于,王庚意识到挽回不了一枝出墙的红杏时,答应离婚放陆小曼走。

二、文艺男女冲破封建牢笼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陆小曼下定决心打掉了孩子,计划着和徐诗人双宿双飞。可是,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摧残。

陆小曼并不是在徐诗人死后才开始穷困潦倒的。其实,是在他们婚姻开始就已经走下坡路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有书君继续分析:

徐陆两家父母的反对是徐陆婚姻最大的阻力。婆家断然拒绝财力给他们,比如婚礼的支出都是由他们自理的。婚后回婆家 ,为数不多的几次登门都是在别处,不让住正院。这一切都说明,陆小曼在婆家的处境很是不堪。

娘家这边,也是一般模样。离婚事件让陆家丢尽颜面,更是不顾父母反对嫁给徐志摩。由此可见,在娘家的处境好不了婆家多少。另外,堕胎让她不再有生育能力,此痛苦也缠绕了她的一生。

在婚礼上,作为征婚人的梁启超也是少有祝福,多为劝诫: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庆幸的是,二人彼此扶持一路走到婚姻的殿堂。举办婚礼时,前夫哥王庚还托人送了贺礼。(耿直boy拿得起放的下,有书君给你点赞。)

一路坎坷,徐陆这段婚姻着实不易。既然不易那就好好珍惜吧。可是不然,陆小曼不作就不是陆小曼了。

陆小曼大小姐脾性不改,继续热衷于上流社会的生活,结交上层贵妇以及各界名流,花钱依然阔绰。因此,徐陆的婚姻经济上频频亮红灯。

徐诗人承担起一个好丈夫的角色,拼命宠着陆小曼,不断地加班加点,不惜透支健康奋力捞金。

但是他的努力终究是杯水车薪,完全支撑不起陆小曼的庞大花销。在经济的窘迫中,陆小曼认识到了一个人,又是一个宠她的男人。(有书君好羡慕,为什么每次都遇见好男人,这是步步中大奖的节奏呀。)

三、陆小曼:爱情与需要可以同时出现

这个人就是翁瑞午,又是一个阔家大少。他们的相识原因是陆小曼一直以来身体病痛,刚好翁瑞午精通推拿术,所以你来我往走到了一起。

陆小曼有了这个金主,满血恢复继续做自己。也就是在这时,她和翁瑞午一同吸食起了鸦片的。

有次,徐诗人从外地回来,手中拿着为爱妻准备的礼物。推开自家门时,见陆翁二人在烟雾缭绕。夫妻发生了争执,陆小曼用烟灰缸砸碎了徐诗人的眼镜、还打伤了他的眼角。

心碎的好丈夫离家出走了。然后,赶飞机去外地出差,不料飞机失事,夺去了徐诗人的生命。

陆小曼是真的悲伤,因为徐志摩是他的爱情。但她又离不开翁瑞午,因为需要他的供养。她自己曾经这样说,她和翁瑞午之间有感情,没爱情。(有书君认为这句话没说谎。)

四、终究是物质负了陆小曼

被宠坏的女生就是索取再索取。徐志摩死后,徐父每月给陆小曼300块生活费,徐父过世,张幼仪继续给。直到翁瑞午不让她给了,徐家这才正式终止了接济。(其实,这些钱怎么能够一个拜金女的用度。)

另外,胡适曾表示想接纳她。以陆小曼的性格不可能看上他,因为她明白他满足不了自己。就算她同意,胡适也搞不定肯拿刀拼命的老婆。

就这样,陆小曼与翁瑞午过上了同居生活。她优越万分的生活又续上了,但她这次下错了赌注。世界上没有什么长期饭票,因为即使是金山银山,总有一天也会败没的。

不久,他们的生活遭受到了大变故。翁端午身患重疾,财物慢慢散尽,陆小曼才开始尝尽了穷迫滋味。

五、陆小曼的性格决定了未来的窘迫

粗看陆小曼的感情之路,与王赓离婚,与徐志摩结婚,最后又与翁瑞午同居。她的娘家即便再有钱,但也是非常传统的家庭。或许亲人会偷偷接济她,但对于这个养尊处优、生活奢侈、不懂理财的女儿也是无奈,便任由她作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在翁陆二人落迫时,陆家父母已经年迈,女儿不争气,日子也不好过。说到底,他们的状况是一样的,大家都难还怎么接济呀。

这样分析来,大小姐一直在优渥的环境呆习惯了。虽然在别人眼里,她已经得到最好的了。但她不觉得,所以一路追随物质才是她的终极目标。

然而,往往是越在乎的,它越失之交臂。因为陆小曼只懂得享受不懂得理财,到头来自然人散财散,最后过着窘迫的晚年。这大概就是她性格所导致的。

其实,老天对她不薄。刚开始就把最好的送给了她,而她不懂珍惜,结局凄凉也在情理之中。

当初陆小曼选第一任丈夫耿直boy时说,他是直男,上进不像一般的纨绔子弟。后来,不说自己移情别恋,却嫌人家太上进,文艺男徐诗人才是她的菜。

终于,文艺男女在一起了。那就好好过日子吧,但她还是不改“作”的本色。文艺男为了满足文艺女,被她硬生生变成务实的直男。

文艺女还是不满足,又移情别恋了。其实,陆小曼身边的男人她一个也不爱,或者说都爱的不纯粹,因为她最爱自己。

婚姻改变不了她,情人更改变不了她,她是自己的陆小曼。

有书君觉得陆小曼但凡肯让自己改变一点点,也不至于晚年窘迫。但话又说回来,她若改变了,也就不是世人熟知的陆小曼了。这该就是陆小曼这个人物晚年凄凉的根本原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徐志摩没有留下什么钱。

陆小曼这人特别会花钱。

徐志摩在当时是绝对的高收入,在几所大学打工,月收入上百甚至几百块大洋。

而当时上海工人月薪才10元大洋。

即便如此,还不够陆小曼花的,基本都是月光族,甚至还赊账。

同时,陆小曼还有抽大烟的嗜好,优质烟土价格高昂还是无底洞,有多少钱也花了。

其次,陆也已经衰败。

陆小曼的父亲早已去世,只留下寡母吴曼华。徐志摩死掉的30年代,陆家早已今非昔比。

即便如此,吴曼华还是尽量贴补这个女儿。

但抗战开始以后,全国一团乱,加上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陆家区区家底也就彻底没了。

这边,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本来就遭到徐志摩家庭的反对。加上陆小曼之前为了和前夫离婚,果断打胎导致子宫受损,结果同徐志摩又没有生育,没有为徐家做出贡献。在徐志摩没死之前,陆小曼就同男性按摩师翁端午不干不净(当时报纸大肆报道炒作),徐家早就对她非常恼怒,也不可能给什么钱。

所以,抗战结束,陆小曼基本就穷了,无以为继,艰难生活

解放以后私人财产都没了,陆小曼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了,名媛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陆小曼出身名门望族,其父陆定是税务司司长,其母吴曼华是名门闺秀,而且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通晓多国语言,当时风靡上流社会一时,有“南唐北陆”之称。

陆小曼不仅仅是北京城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线,也激起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阵阵涟漪,惊艳了世人。

“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在爱情面前,她真的是”一直在飞”。陆小曼曾在三个男人中留连,分别是王庚、徐志摩和翁瑞午。

1922年,陆小曼奉父母之命与王庚完婚。王庚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与艾森豪威尔师出同门,在当时前途无量。婚后由于两人门第相差悬殊,王庚忙于事业对陆小曼疏于照顾,加之王庚满足不了陆小曼对浪漫的追求,两人与1925年离婚。之后王庚一直未娶,在战场上牺牲。

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婚后陆小曼仍旧不改奢靡不堪的生活模式。为了满足陆小曼奢侈的生活开销,徐志摩不仅要同时在各大高校担任讲师,同时,他还在各杂志社投稿,创办新月诗刊。

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陆小曼。

陆小曼在徐志摩离开后,生活一度困顿不堪,依靠着徐家才得以生存。不久之后,她就和一直倾慕自己的私人医生翁瑞午开始了同居生活,只可惜后来陆小曼人老珠黄,翁瑞午离开了她,不久之后,陆小曼便破产了。

陆小曼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穷困潦倒,晚年为了生计,她被迫出来工作。后来因为她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建树,陈毅帮助她找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所获得的收入是她晚年赖以生存几乎唯一的基础。

1965年陆小曼在上海去世,享年63岁。

我们回过头来看,陆小曼出身富贵之家,两任丈夫皆视她为珍宝,娘家又只有她一个宝贝女儿,那么她晚年生活为何会凄惨呢?娘家的钱去了哪呢?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在早稻田大学留学,在日本留学时期,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回国之后,位居要职,一路直升税务司司长,同时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创办者。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9年陆定离世,我们在前面提到他早年积极革命,所以他的家产一大部分,已经捐给中国同盟会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剩下的一小部分留给了自己的家人,至此陆家家道中落。

虽然陆定留给了妻儿部分家产,但是架不住陆小曼生活奢华不堪,家里面不仅配备了司机,还有私人医生,一系列的佣人。

而且,陆小曼还染上了鸦片这个无底洞一般的恶习,每月的开销在550块银元左右,在当下折算,大概能值4万元。

所以,即使有万贯家产,也怕坐吃山空,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的钱,大部分被女儿很快败完。有道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再者陆小曼嫁给徐志摩之后,由于徐家对陆小曼的不满,停止了对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补贴,加之徐志摩死后家里缺少了经济来源,一直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又没有工作能力,徐志摩死后的一段时间里,陆小曼也是度日如年。

直到陆小曼在后来与自己的私人医生同居后,才解决了部分生计问题。晚年时期,同居人离开,风烛残年的她独自一人游走在生命的边缘。

至此,生计、病痛这一列问题接踵而至,最终使自己晚年凄苦难捱。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穷困潦倒,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相识是在一个灯红酒绿的舞台中,当时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妻、是北洋政府青年有为的将领王赓的妻子、同时也是民国有名的才女、交际花,徐志摩则因为和林徽因的感情跟自己有孕在身的妻子离婚而成为了民国离婚第一人,同时也是近代史中非常有名的诗人、才子。

他们二人是在舞会中相识的,在灯光的映照下,徐志摩高大、富有文人的气质深深吸引了陆小曼的心,而陆小曼富有贵妇人气质的美丽也将徐志摩吸引得如醉如痴,在这个舞会之后他们二人经常借各种机会相见相约,打破了世俗的伦常、陷在了一段纠葛的感情中。

但这个世界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二人之间的私情,一开始还瞒得过别人,当时间久了之后,很多人都看出了端倪,风声开始吹起,关于他们的流言也渐渐弥漫了起来。

经历过波折后,王赓与陆小曼离婚

王庚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相信自己的妻子会做出这样背叛自己的事情的,但是当所有人都在传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感情时,他不得不开始相信了。

他心平气和地询问起了陆小曼,但是陆小曼并没有承认,陆小曼将和徐志摩的感情当做了一段不能开口的秘密紧锁了起来。

后来王庚逼问到了情急处,他甚至掏出了手枪抵住陆小曼的头,严厉地逼问了起来,虽然他在内心中深爱着陆小曼,但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允许自己的女人对自己进行背叛。

在王赓的逼迫下,陆小曼才承认了和徐志摩的事情,得知真相的王庚也收起了手中的枪,陷入了一片落寞,但是当时的他选择了原谅陆小曼,他还想和陆小曼继续生活下去。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最后王庚因为北洋军阀内的争斗被关入了大狱,他写信想让陆小曼南下避难时被陆小曼拒绝了,也正是在这个拒绝使他们二人走向了分离。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以及王庚的祝福

刚冲出婚姻囚笼的陆小曼不顾自己父母反对和徐志摩成了婚,也因此和家中闹翻了。

在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礼中,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的人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徐志摩和王庚共同的老师,梁启超给他们的证婚词非常的玩味,在证婚词中,他提及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离异的情感,在里面他少有祝福,更多的还是劝诫两名新人要相拥相爱、下不为例。

在他们举办婚礼的时候,王庚也委托人给他们送了贺礼,还写信给徐志摩让她好好照顾陆小曼,至此,王赓和陆小曼的感情也如飞燕各赴天涯。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的生活窘迫其实陆小曼并不是在徐志摩死后才开始穷困潦倒的,在徐志摩活着的时候,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生活就已经初见窘迫了,当时陆小曼非常热衷于上流社会的生活,她喜好结交上层贵妇以及各界名流们,在跟贵妇名流们交往的时候,陆小曼花钱是非常阔绰的。

而徐志摩的父亲虽然是很有钱的豪绅,但是他非常传统,在徐志摩与原配妻子张幼仪离婚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深感不满,在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勾搭上有夫之妇、毁人家庭的时候他更是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坚决不同意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

虽然后来在胡适等人的劝说下,他勉强同意了徐志摩的婚姻,但也断掉了和徐志摩之间的金钱往来,在这个时候徐志摩是得不到家里资助的。

所以他为了能供陆小曼花销,就拼命地赶往国内外各地演讲、拼命的写书翻译,为的就是能让陆小曼过上公主的生活,但是徐志摩的努力终究是杯水车薪,他完全支撑不起陆小曼的庞大花销,在经济的窘迫中,陆小曼认识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为她解决了经济上的窘迫。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关系以及徐志摩的死亡

这个人就是翁瑞午,他的父亲是清朝知名的知府、是清末权臣翁同龢的门生,他出身豪门大阀,是民国时期家中资财万千的阔家大少,钱在他的眼中只是小事,他这个人混迹在上流社会,很快就与陆小曼相识。

陆小曼一直以来身体都饱受病痛的折磨,而翁瑞午则因为早年曾经跟老中医学过推拿术,所以经常为病痛的陆小曼做起了推拿。

(翁瑞午)

在翁瑞午为她推拿减缓疼痛的时候,陆小曼和翁瑞午成为了无所不谈的朋友,陆小曼好像无底洞一样的金钱花销也在翁瑞午的支撑下得到了很好的满足,陆小曼也在这个时候和翁瑞午一同吸食起了鸦片。

有一次,翁瑞午在徐志摩的家中为陆小曼做推拿,当时徐志摩正从外地回来,手中拿着为陆小曼准备的礼物,在推开家门的时候见到了这一幕,他怒从心起,与陆小曼争执了起来,最后被陆小曼用烟灰缸砸碎了眼镜、打伤了眼角。

心碎的徐志摩悲伤万分地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中,再也没有见到过陆小曼,在一次他赶飞机去外地的时候,飞机失事夺去了他的生命。

从此以后,陆小曼与翁瑞午过上了同居生活,徐志摩的父亲后来在一次探望陆小曼的时候也因为撞见了陆小曼和翁瑞午的事情,彻底与陆小曼断绝了所有的关系,陆小曼也在彻底和翁瑞午同居后,过上了优越万分的生活。

(陆小曼和翁瑞午)

所以说这个题目是错误的,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并没有穷困潦倒,陆小曼的穷困潦倒是在翁瑞午五几年后遭受到了大变故,家中财产尽失、而又身患重大疾病的时候,她才开始尝尽了穷迫滋味的,至于她的娘家虽然有钱,但也是非常传统的家庭,早在陆小曼和王赓离婚的时候就和她渐行渐远了起来,在翁瑞午和陆小曼同居后这种隔阂更是扩大了起来,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在翁瑞午和陆小曼落迫的年代,其实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情况是一样的,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帮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