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并不是所有有资格出入后宫的男人,都是被阉割的宦官。后宫的管理制度,各个朝代并不完全一致,事实上,在东汉以前,有很多内侍都不是宦官。比如西汉的黄门郎、侍中等。一般有资格出入后宫的官员,官名都带“中”字,统称中官。

后宫管理的严格有一个渐进过程,到明清时期,出任中官的,基本都是太监。但并意味着只有宦官才有资格,自由出入后宫,比如御医。

御医的职业有它的特殊性,随时需要出入后宫,不可能每次都要等皇帝的诏令。我估计提问者可能看到《甄嬛传》,或者别的什么作品,御医绿了皇帝,所以才这么问。那么,御医为什么不被阉割呢?

御医和宦官的身份等级相差悬殊

御医,跟朝中的大臣一样,是士大夫阶层,有品级。以清朝为例,太医院的大夫分四等,只有一等的,才有资格叫“御医”,官居七品,跟县太爷一个级别。

宦官不一样,最早的宦官,身份上属于奴隶,是最下等的贱民。虽然后来宦官的地位并不低,但基于工作的特殊性,宦官在大家的眼中,事实上就是一个奴才,处处受到歧视。比如红极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陪醇亲王巡视北洋海军,因为身体残缺,连登上船舰的资格都没有。

通俗来讲,御医是高精尖技术人员,是社会精英。宦官是最低贱的从业人员,是冒着被世人耻笑,不得已才进宫的最底层人员。无论皇帝的脑洞有多大,他也不会不清楚这两个职业之间的差距。

御医的医术多是祖传

中医艺术博大精深,门派庞杂,所以民间一般认为:中医越老越值钱。不混到那个年龄,你的医术精湛不到哪儿。同时,如果学中医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好老师,你也不大可能出色到哪儿。

中医非常讲究师门传承关系,父子相传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医术世家自古不绝于史,即便今天依然如故。古人还有一个陋习,好手艺被称为独门秘笈,从来父子相传不外流,传媳不传女,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把御医都被成了太监,无疑断了这种有效的传承关系,对传统医学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古代还没有西医,没得选择,皇帝想这么干,连他妈都不能让!

御医入宫有严格的流程管理

其实,御医入宫,并不像一般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简单,而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常见的有如下几个方法,避免皇帝被绿:

出入登记:几道宫禁出入有凭证,且都需要登记查验;

医案记录:太医院会对御医出诊情况做详细记录,甚至有吏目或其他助理人员相随;

悬丝切脉:并不是说御医真的绝对不能与女人们接触,而是说各种接触都会受种种限制,比如隔着帘子切脉、问诊;

侍从伴随:宫中有地位的女人,身边侍从如云,没有地位的女人,又不可能有独居的条件,不大可能有跟御医单独相处的机会;

有这些制度的管理约束,皇帝基本高枕无忧。再说了,后宫的女人除了有病能见到御医,还不一定每次都是同一个御医,谁有那个胆,在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对陌生人“放电”?再退一万步,假如御医们都被强行阉割了,御医只要稍微动点手脚,皇帝不得随时驾崩呐?他有那胆给人家净身吗?

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每一部宫廷戏中都有那么几个太医,有的被皇上威胁“治不好就掉脑袋”,有的帮助邪恶的妃嫔谋害皇嗣,还有的直接给皇帝戴了顶绿帽子。《甄嬛传》中的温实初就是典型代表,温太医和沈贵人还有了一个温宜公主。要说古代皇帝没考虑自己被绿,可能性是很小的。否则,服侍后妃的男性人员都不用阉割去生殖器官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皇帝不要求阉割太医呢?

一方面,阉割是一件极为痛苦很残酷的手术。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以残缺的身体和无后为代价进宫当太监。换而言之,很多人当太监是因为走投无路了。而太医是有医术傍身的,多少可以混口饭吃。

如果以阉割为入宫当太医的前提,估计没有那么人愿意进宫当太医了。而且古代许多医生是跟随祖父、父亲、兄长学习的,阉割会直接导致“医学世家”的覆灭。当然了国家也有培养太医的机构,唐代的太医署就具有医学教育的职能,但是太医署选拔的医学生亦所多是名医子弟。

另一方面,皇帝想出了办法监督太医。以明代为例,一个太医要进后宫为妃嫔看病,需要内官监太监、守宫门太监、御药局太监、当值太监和老年宫女等八人的陪伴。太医如若违反规定私自进后宫看病,就会遭到杖责甚至是处死。在这种情况下,太医并不能随意进入后宫。就算太医进入了宫中,有这么多人的监督下又如何敢做不该做的事呢?

参考资料:

胡丹:《古代太医出入宫廷,为什么不需要阉割?》

彭炳金:《《医疾令》所见唐代医学教育及考试制度》

《古代太医为何不用阉割就可以随意出入后宫?》

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谢邀,真有人敢给皇帝戴绿帽子吗?

太监被阉割,绝不是因为防止被戴绿帽子,而是皇帝需要助手,高门大户到皇帝身边,有正当途径,而只有寒门才需要阉割自己才能走近皇帝。

在东汉以前,皇帝的身边宦官,并不都是阉人,或者说,皇帝身边都是普通人,但是,也没有谁敢给皇帝戴绿帽子的(嫪毐算一个),也并没有谁证明赵高是阉人,

《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记载,东汉以后,宦官才开始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

为什么东汉开始,宦官才使用阉人呢?

东汉以前,皇帝身边的人是郎官,都是一些官宦子弟、士人、豪强的子弟去做郎官,在皇帝身边当差,皇帝看中你了,让你当官,

这就像清朝八旗的上三旗子弟去当御前侍卫,如明珠、和珅都是这样平步青云的,

汉朝也是一样,这样,皇帝身边都是一些士人,如果让他们当官,只会加强士大夫集团的势力,

皇帝需要寒门子弟,科举的目的就是选拔寒门子弟做官,对抗士大夫、贵族。

所以,汉朝皇帝也需要寒门子弟在身边做宦官,

有什么办法呢?科举制度肯定行不通的,隋唐的科举选拔的大多也是门阀士族,到了北宋才开始成熟,何况东汉?

于是就想到了用阉人做宦官,门阀士族自然不屑于这样,因为他们可以正当途径当官,只有寒门才会这样。

这才是宦官用阉人的原因,并不是怕戴绿帽子。

了解这个原因后,就知道御医为什么不用阉割了,因为没有谁敢给皇帝带绿帽子,为了一个女人灭族,你当御医傻?还是觉得他没见过女人?

其次,御医里还有女医啊,比如杀死汉宣帝原配许平君的淳于衍。

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御医和太医是皇宫中为皇室服务的医生,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和皇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御医和太医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真正的御医数量很少,因为御医院在清朝也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是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太医不一定是御医。

当然,不管是御医也好,太医也罢,都不可能像影视剧里一样随意出入后宫,更不可能经常一个人待在后宫中和某位妃子私会,然后还牵扯出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后宫是皇帝妃子的居住之地,为了不让后院起火,除了皇帝以外,其它正常的男人都不可能随意出入后宫,但因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重体力活需要男性,这时候就出现了太监。除了皇帝和太监,御医和太医也可以进入后宫,虽然不是自由出入,却可以免受阉割之苦,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御医不同于太监。

太监多是走投无路,逼不得已才选择阉割入宫伺候人。而太医是拥有高超医术的郎中,御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换句话说,即便御医不待在皇宫,依旧可以到民间给百姓看病,照样收入不菲。

如果入宫还要受阉割之苦,那以后谁还会愿意当御医?毕竟没有人愿意无缘无故绝后,如此一来,皇室生病了,找谁来治?

第二,传承原因。

古代的医术基本上是祖传的,没有开课传授之说法,即便有教,也很少会把核心的医术传授出去,只会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如果动辄就阉割,那么御医们的医术就很难流传下去,名医也会越来越少。

第三,看病时的规矩限制。

古代御医给妃子们看病,不是单独一人,也不是某位妃子指定某位御医,然后两人再制造幽会的时机,这都是电视剧里无聊的剧情。御医入后宫帮妃子诊病,旁边会有很多的宫女太监盯着,御医的一举一动全都被看在眼里,御医们自然不敢胡来。

还有,中医虽然讲究望闻问切,但通常情况下都不可能去闻,也不能有肌肤之亲,一般会在妃子的手臂上垫一层薄纱,看完病后,太监就会将其送出宫,不会让御医过多的停留在后宫中寻找偷情的机会。

最后就是御医的年龄。

学医是比较难的,即便是现在,也很少会见到二十来岁的主治医生,古代学医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像影视剧里十几二十岁就当御医,这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御医年龄大,就比较稳重,甚至有些御医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自然不可能为了一时的冲动而连累无辜的家人。

大概就这些原因,欢迎补充。

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皇帝那点事儿不是男人都懂吗?太医不是男人了又如何解决皇帝的问题呢?

太医专研的是医术,如果阉割了,他们没有其他欲望了,可能就会像太监一样玩弄权术了,真要对皇帝下手,一粒药丸就搞定了,皇帝不是撒子!

太医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为何没有被阉割?

因为医术高超的太医很难被替代,而且太医到哪里去都能混一口饭吃,要是会被阉割的话谁去当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