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二战期间瑞士80万士兵选择中立并且没有受到纳粹侵略呢?
纳粹德国在各个占领国搜罗了大量的战利品,比如黄金、债券、欧洲流通钞票等等之类的硬通货,但是开战以后就受到经济封锁,考虑到战争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结算,所以留着这么一个也没有大战略价值小不点儿,还有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腐败的纳粹党头头们自己也在战争中获取颇丰,他们也需要洗钱平台。
那些说瑞士全民皆兵,希特勒害怕陷进去的,也太小看人家夺了大半个欧洲的元首了,连欧洲真正的是非之地,货真价实的大陷阱——巴尔干,德军也是说打就打,怕你一小小五百年没打过仗的弹丸瑞士?!
为何在二战期间瑞士80万士兵选择中立并且没有受到纳粹侵略呢?
瑞士,可以说就算至今,他在国际舞台是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国家,可你能想到吗?这样一个国家面积仅有4万多平方千米,只有目前北京市2.5倍大小,可以说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国。
可就是这样一个欧洲小国,一战和二战的战火都没有波及到它,特别是二战德国横扫欧洲,希特勒也都放过了这个随手就能翻盖的国家。虽然号称“全民皆兵”,二战当时说拥有80万军队,但这根本不是原因所在,强如法国,一个月就投降,泱泱大国的苏联当时都被打得头大,更何况瑞士。
瑞士“自保”有妙招1,中立国
首先,瑞士在一战和二战时的身份是中立国,这可不是一个临时中立国,瑞士的中立国身份其实早在1815年就确立了,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对于这个中立身份,瑞士也是做得很好,历史上从未对周边有任何军事行为,不管你再怎么乱怎么打,我装作没看见。永久中立国这个身份让瑞士免受战火这是一个原因。
2,无与伦比的经济地位
如果仅仅是中立国,其实在二战更本就是摆设。像荷兰也是一个中立国,但是希特勒可不管你中立不中立,一句话:本来就想打你,别拿中立当挡箭牌。荷兰不是照样挨揍,像当时苏联不是也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没啥作用,希特勒不是大手一撕,照打不误,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纸上游戏,起不了多大作用。
瑞士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很大部分程度是它在世界的经济地位,这个在瑞士躲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为突出。由于中立原因和瑞士的安定,在动荡的年代,有钱放哪里都不安全,瑞士自然是个好地方,久而久之,欧洲大部分资金都流向瑞士银行,而瑞士银行也逐渐成为世界最牛的一个金库,业务服务范围遍及全球,世界4分之一的钱都进了瑞士银行。
各行各业,各个国家的高官政要,富贾巨商的钱都是存在这里。这个希特勒不是没想到,贸然攻打瑞士,真的就是和全世界为敌,搞不好美国卷进来不说,盟友不满就不好了。再者,当时纳粹也有很多纳粹高官的钱在瑞士,从客观因素上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助纣为虐
瑞士虽然号称“永久中立国”,可实际上按照历史客观来平价,这个中立国“太虚伪”。这倒不是贬低瑞士,而是实事求是的说。
瑞士在二战时其实是亲德的,虽然他没有参与战争,但希特勒的战争机器烧的钱大部分就是瑞士以借贷名义在背后支撑的。同时,当时瑞士的人口中64%是日尔曼人,是比较拥护希特勒这个偶像的。
对于瑞士间接帮助希特勒的事,从一些方面就可以看出。你就比如当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瑞士更是间接冻结了许多犹太资本家的大量资金,在涌向瑞士避难的难民中,瑞士尤其对犹太人相当抵制。
战事方面,混乱不堪的欧洲可谓飞机满天飞,有时误闯这个“中立国”的天空也就不足为奇。据相关资料,当时盟军前后有两百多架闯进瑞士领空的飞机被击伤击落,而德国,象征性的驱逐和击落只有十来架,搞不好都是做样子的。不管是瑞士忌惮德国不得已为之也好,还是真的帮也罢,总之这些东西对于瑞士来说并不光彩。
对于这个“保持中立”的盟友,希特勒怎么会打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