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1987年9月,北欧巴伦支海上空,挪威海军的一架P-3B“猎户座”反潜机在对公海正常航行的苏联舰队进行侦察之时,被苏联警戒雷达发现并识别为威胁目标,随即苏联方面派遣瓦西里辛巴尔上尉驾驶一架机身涂有红色“36”编号的苏-27“侧卫”战斗机对P-3B进行拦截。

著名的“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中“操刀者”:苏-27

上午10时许,P-3B“猎户座”与苏-27在巴伦支海相关空域遭遇,当时北约方面对苏-27机型并不了解,所以P-3B机组乘员也开始对苏-27进行拍照观察,希望获得其更多的细节线索,但是苏随着两架战机之间的距离愈发近后,压抑的气氛就开始出现在P-3B的机舱内了。

但是由于P-3B已经提前向北约方面呼叫了支援,所以事实上两架挪威空军的F-16已经接近巴伦支海相关海域上空,所以即使像苏-27驾驶员传达了将要离开的消息后,P-3B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沿着航线飞行。

但是苏-27驾驶员肯定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了,瓦西里辛巴尔上尉做出了一个惊险动作来驱赶挪威的P-3B反潜机:通过突然减速并且飞抵P-3B的机身下方,试图让P-3B机组乘员感到畏惧并离开。但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苏-27的后垂直尾翼就像是手术刀一样直接把P-3B的右侧靠外的发动机给戳坏。

空中“肉搏”瞬间

突然失去一门发动机,P-3B机动性收到较大影响,在失速下滑足有上千米的距离后才稳住机身,随即由于机身受损被迫返航。这次空中“肉搏”在冷战末期可谓大名鼎鼎,虽然苏-27的尾翼也遭到严重损坏,但是这次“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事件给西方各国心目中留下了苏联驾驶员作风剽悍的印象,而更重要的,就是让西方首次通过特写照片和真实较量认识到了苏联这种刚服役没多久的新式战机:苏-27,那么为什么苏-27可以成为令北约各国心生畏惧的“空中手术刀”呢?

苏-27战机继承了苏联军方一贯的追求机动性的传统,所以在苏-27原型机T-10诞生后,当设计师发现T-10与美国的F-15“鹰”式战斗机相比仍然处于劣势,所以T-10S(苏-27基本型)在T-10的基础上几乎是完成了重新设计,再次加强其机动能力。

瓦西里辛巴尔在机舱内冷酷的表情

首先整机的气动布局完成了重新规划设计,机翼面积大幅增大的同时,减小了后掠角并去除了翼刀,仿造F-15的机背减速板设计为苏-27重新设计了减速板(从机身下方改到机背)。另外在进气道上,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使用并免受吸入异物的影响,进气道中还加装了网状隔板。

苏-27机动性是其最大特色

这些设计概念在苏-27上的使用,在整体上提升了苏-27的外形流畅性,所以从1986年开始,大幅轻量化的苏-27接连打破爬升时间、爬升速度和高度等一系列机动方面的记录,就仅在1986年到1988年3年间,苏-27一共打破27项世界纪录。所以在机动性堪称当时世界第一的情况下,苏-27能够做出惊险刺激的动作完美对P-3B进行“空中开刀”,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肯定是刻意的,因为苏联飞行员不止一次对美国空军如此做过,双方在空中比拼的就是意志和水平。这其中苏联飞行员有过很多此类似的举动,有些举动还显得极为悲壮。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大战在即,黑海上空阴云密布,作为战争双方的各自幕后“老板”,美苏同样如箭在弦紧张对峙。

美国军机不断飞越黑海公共海域,抵近苏联进行窥探骚扰,苏联战机毫不示弱,每一次都以近乎白刃格斗一样,与美机“擦机”纠缠,最近只有3米,可以说用“尾气”几乎都能致敌方死地(喷气式飞机吸入尾气会停机),好在这样的事没有发生。

【伊朗起飞的幻影式飞机,后排做的都是美军情报军官】

到了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这种“克制”不必要了,美苏战机的较量达到了新“高度”。11月28日高潮降临,这一天一架从伊朗起飞(伊朗巴列维时代)的美国侦察机,又一次骚扰苏联黑海领空,苏联空军一架米格21战机随即升空拦截,与以往不同的是,苏军再不做任何警告、拦截动作,直接就朝美机发射导弹!美机急忙躲避,一枚导弹落空。

【苏联飞行员叶利谢耶夫】

米格战机随即发射了第二枚导弹,吓慌了的美机拼命摆脱导弹后,掉头企图逃脱。

没有了导弹了的苏联飞行员叶利谢耶夫试图用机炮开火,不料机炮卡住,便请示苏军基地指挥所接下来怎么办,苏军地面指挥所这时用明码发出了足以让每一个打开电台的美军飞行员魂飞魄散的命令:“追上去,撞毁它!!”

【撞机画面】

苏联飞行员叶利谢耶夫听到这个命令,毫不惊慌、诧异、犹疑,而是同样以坚定的语气用明码向这个世界留下他最后的话语:“明白,坚决执行命令!!”

随即叶利谢耶夫架机径直朝美机直追上去!在美军基地和苏联的地面指挥中心的雷达屏幕前,同样惊人的一幕出现,一个光点迅速逼近另一个光点,然后两个光点融为一团火花一闪既逝!

苏联飞行员以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震撼了所有美军飞行员。很长一段时间,美机再不敢飞近苏联领空半步!参考文章:前苏联空军悲壮的“撞机”战术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意外导致的操作失误,“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也成为典型的“战术失败,战略胜利”。1987年9月13日,北约成员国挪威的一架P-3B反潜机在巴伦支海中立水域负责监视苏联军舰,这是一架苏-27奉命驱逐反潜机。苏-27两次逼近反潜机,后者不为所动。第三次,苏-27飞行员用力过猛,加速从P-3B机身下通过时,后垂直尾翼划破了P-3B右边机翼靠外侧的发动机。这直接导致发动机停车,P-3B瞬间失去动力,急坠数千米才稳住而被迫返航。苏-27的尾翼也受损严重,但平安返航。

冷战时期,华约和北约集团总是在明里暗里相互较量。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下。1987年9月13日,苏联舰队在巴伦支海公海区域航行。挪威空军的602号P-3B反潜机也升空奉命监视苏联舰队情况。苏军自不甘心,派出第10防空军第941飞行团飞行员瓦斯里坦西姆贝尔驾驶36号Su-27进行拦截反监视行动。

当天10点39分,两机短兵相接。苏-27从外海方向以横滚动作逼近P-3B反潜机。苏-27在飞离P-3B时,苏-27飞行员还故意在P-3B前方产生强大的喷气流,这给P-3B的操控带来很大麻烦。不久后,苏-27又卷土重来,重新出现在P-3B前方。接连两次都没有赶走P-3B,这也惹毛了苏-27飞行员,第三次他决定给反潜机点颜色看看。

这次,苏-27先飞到P-3B的右翼下方,然后突然加速。苏-27飞行员避开P-3B的螺旋桨后,左垂直尾翼像手术刀一样对着P-3B的右外侧发动机就飞过去。瞬间就给P-3B的发动机划开了。“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也让苏-27开始扬名立万,这也让西方国家见识到苏-27卓越的性能。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战斗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有续承性的,在二战期间常常发生在弹药耗尽、飞机性能弱于对手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牺牲精神撞击敌机,带给敌人强大的精神震撼。不过随着二战结束,和平年代当然不能一撞了事,所以这种战术逐渐衍变成以“击伤、迫降”为目的,同时充分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苏联女英雄,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泽连科架机撞击德机。

对于这样的举动,苏军甚至将此战术写入作战条令,该战术定义:“在确保我方装备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主动撞击的方式对逼近我方控制区的不明方进行警告攻击,逼迫其远离我方控制区或将其俘获。”。对于该战术的应用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巴伦支海空中撞击”以及“黑海舰艇撞击(我舰奉命撞击你舰)”。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1987年9月13日上午10时多,挪威空军一架P-3B反潜机飞行在巴伦支海上空,沿着苏联海岸线执行侦察任务。而苏联立刻就发现了该机,并派出一架苏-27进行监视拦截(当时苏联最新型战斗机)。

撞击之前的P-3B反潜机。

苏-27来回驱逐,作死的P-3B也是反复来回折腾,战斗民族自然相当冒火。大家可以看看P-3B拍下的苏-27携带导弹,以及飞行员瓦西里辛巴尔冷酷的表情。

主要是P-3B没有意识到自己游戏玩过头了,苏-27直接打开减速板,在P-3B右下方同步飞行。做好准备的苏-27突然打开加力,飞机瞬间向前急冲,座舱盖完美的避开P-3B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用左侧垂尾硬生生将P-3B翼下一台发动机划开,就如同手术刀般一样快捷。(粗中有细、技艺高超这才是苏联军人的作战风格,不是凡事都需要伏特加的加持)

苏-27撞击效果图

这是做完空中手术的苏-27垂尾特写,损伤程度并不高。

考虑到低调处理的需要,苏联空军将苏-27战斗机“红色36”编号改为“红色38”,并给它加上了一个P-3B图案的战果记录。

读到这里大家就很清楚了,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不是由苏方主动开启,但是绝对是有备而来。在苏军战术中就已经明确了撞击战术的存在,只是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实施,当然为了避免外界的质疑,苏军还是对这起事件低调处理。

这架立下大功的苏-27功勋战斗机回到基地后,经修复后继续服役。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派出一架P-3B“猎户座”反潜巡逻机日常沿着前苏联领空执行侦察挑衅任务。前苏联预警雷达捕捉到这个老对手之后,派出了一架编号为36的苏-27战斗机,飞行员是第10防空军第941联队第二中队的大尉瓦西里·辛巴尔。这位飞行员是一位有着俄罗斯战斗民族血统,同时又年轻气盛的年轻人。这两点特质加上出色的飞行技术,他经常在和北约的飞机空中斗争时做出一些出格,但是又不突破底线的事情,让北约方面相当头疼。在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之前,他就曾多次骚操作,让前来挑衅的北约飞机和舰船吃尽苦头。据他本人的回忆材料,在一次执行驱逐挪威间谍船的任务时,他曾驾驶战斗机从船顶超低空飞行,然后将携带的多余燃油全部洒在了这艘挪威间谍船上。要知道,挪威地处北欧,和前苏联交界海域位于北冰洋北极圈之内,当时的温度是零下二十多度。航空煤油的凝固点是-47℃,虽然不会像水一样立马结冰,但是零下20多度被低温液体洒在身上的感觉,挪威船员肯定毕生难忘。重归正题。当时正值上午,这架前来挑衅的P-3B遇上了顽劣的辛巴尔和性能相当出色的苏-27战斗机。辛巴尔像往常一样,连续几个特技飞行,不断紧迫逼近P-3B侦察机,想将其赶出去。但是P-3B机组对这种首次见到的前苏联新式战机非常感兴趣,再仗着飞机体格较大,丝毫没有在意辛巴尔的驱离。这直接惹怒了辛巴尔,他打开减速板,将飞机转回来死死压向这个不识相的挪威反潜巡逻机,冷冷地看了一眼这个即将帮他载入史册的挪威反潜巡逻机机组成员。随后,挪威P-3B告诉辛巴尔,自己要离开,于是辛巴尔以为任务结束,便放走了P-3B。但是作死的P-3B却没有离开,兜了一圈之后,再次沿着原来航线飞行。这一波操作彻底惹怒了辛巴尔,他驾着飞机没有多余动作,转身返回直接迫近P-3B,并来到其右侧机翼下方,然后突然打开加力,用自己的垂直尾翼在P-3B右侧发动机下方切开一道长长的口子。受到破坏之后,这台发动机迅速停车,P-3B高度猛掉到3000米,而辛巴尔的苏-27仅仅垂尾受到一点损伤,最后双方各自返回迫降。那辛巴尔究竟是故意操作还是失误呢?根据他的描述,迫近P-3B是故意操作,但是用垂直尾翼切割发动机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时辛巴尔打算从右边挤迫P-3B,但是由于靠的太近,最终双方发生了碰撞事故。在飞行中靠这么近是非常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机毁人亡。而且P-3B是大飞机,苏-27是战斗机,双方发生碰撞相当于摩托车撞上半挂车。辛巴尔虽然是个顽劣的飞行员,但他也具备专业的飞行素质,是一名绝对专业的飞行员,他自己清楚的知道如果碰撞意味着什么。所以说,巴伦支海事件迫近是刻意操作,但是手术切割发动机却是一场意料之外的事故。事后辛巴尔受到了一定处理,编号36的战斗机则改为编号38继续服役。不过这场意外发生的实在是太完美了,再加上后来的一些宣传者的渲染和战斗民族的性格,这个事情被艺术加工,广为流传。最后,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成为航空和军事爱好者心中是一次经典的空中驱离事件,一次载入史册的空中撞击战例。其实说到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我就想到了王伟烈士,如果他驾驶的81192战斗机不是低空低速性能极差的歼-8II,而是性能出色的苏-27。或许历史可以重演,他也可以成功将美国的EP-3逼退,最后全身而返。但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王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但那件事也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想要保卫自己的天空,就必须有先进的战斗机。经过快20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国空军终于有了优秀的战斗机,歼-16,歼-10,歼-15,歼-20这一大批优秀的战斗机都有优秀的性能,王伟您看到了吗!看到祖国强大的今天,相信您在天堂一定会欣慰的。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是苏联飞行员刻意还是操作失误?

著名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发生于1987年9月13日:当时挪威空军的一架P-3B型反潜巡逻机入侵苏联领空(巴伦支海上空),结果反被一架苏27战斗机用左垂尾在自己右侧一号的T56-A-14涡桨发动机(共有4台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

要知道,如果苏联飞行员稍微操作不当,那么苏27就可能和P-3B同归于尽。不过事后,P-3B凭借着另外3台发动机的支撑,勉强逃离了苏联领空,而垂尾严重损坏的苏27也被迫在最近的军用机场降落。

对于这件事,坊间的看法不一。挪威方面将此看作是苏联空军在向他们故意炫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先进的新式战斗机(这是神秘的苏27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苏联的飞行员故意使用苏27的尾翼划伤P-3B型反潜巡逻机的。

不过在这次事件冲突中,两机最近时相距仅有2米。因此这个动作非常危险,如果苏联飞行员稍有不当,就会造成机毁人亡。

对此我更愿意相信,苏联飞行员并不是刻意地做出动作,而是被入侵领空的挪威飞机点燃了怒火,所以才做出了这个疯狂的举动。

据当年驾驶这架苏27的辛巴尔大尉回忆,他奉命驾驶苏27拦截这架挪威的P-3B反潜机。不过,苏27前后两次逼近这架挪威飞机,但挪威飞机没有一点点想要返航的迹象,所以他才下意识地第三次逼近这架飞机。就在两机继续接近的途中,就出现了经典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在这次事故中,苏27的左垂尾如同钢刀一般在挪威侦察机右外侧发动机下面狠狠划过去。苏27锋利的垂尾不仅划开了P-3B的发动机的外壳,而且还把发动机螺旋桨给打得稀巴烂。失去了部分动力的P-3B迅速出现不可控的下降,在一分钟内连掉了3000多米才稳定下来。吓破了胆的挪威飞行员仓皇逃离,而那架垂尾受损的苏27也被迫返航。(“巴伦支海手术刀”漫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