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这符合大多数人的人性吗?

《红楼梦》中贾雨村乃湖州人士,祖上曾是诗宦之家,因其生于末世,家道中落,只落得孤家寡人,流落他乡,暂居庙中,靠卖字画为生。因与甄士隐为邻,时常在一起吃酒谈论,故此也成为好友。一日月至中秋,贾雨村望月心生感想,就吟了一副对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恰被士隐听到,便知雨村是不甘篱下,胸藏大志向之人。谈话之间雨村也说出自己的报负志向,只是苦于囊中羞涩,不能进京应试。甄士隐便拿出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资助于他。后来雨村真的功成名就做了官,只是因其恃才自傲,贪污侮上,被免了官。后来又几经周旋又上任应天府,正好遇到英莲一案,英莲便是他的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开始他也想秉公办事,后来门客告诉他此案涉及贾家薛家和多家权贵,弄不好会丢官削职,危及生命。故此他违心葫芦僧错断葫芦案,没能搭救恩人的女儿英莲。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只因贪图权贵,做了势力小人,为后人不耻。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好问题!感谢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您看《红楼梦》看的真切。

其实我也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如果我是贾雨村,我应该如何呢?

这个问题很难答,真的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我就占用一些篇幅,和各位探讨探讨吧。。

首先,贾雨村绝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

当年甄士隐资助他上京赶考,他高中之后,回来就要来答谢甄士隐的,得知甄家受到的灾祸,“感伤叹息了一回”,对于走失的英联,说“不妨,待我差人去,务必找寻回来”,次日,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要娇杏作二房后,又封百金赠与封肃,又送甄家娘子许多礼物,令其且自过活,以待访寻女儿下落。

.

----以上这些情节,说明贾雨村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 这一点,比起一些我们现代社会的白眼狼,要强多了!

.

但是贾雨村的报恩,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其实这个原则,现世中很多人都在遵循着)

接着,就要说这个问题的关键了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就是提问者这个问题的出处了。

甄士隐和英莲

成年后的英莲

.

刚好被拐卖的就是英莲(恩人的女儿),而动手打死人,强夺英莲的却是“呆霸王”薛蟠,对于贾雨村来讲,这就是两难境地了:

1、英莲是当年恩人的女儿。

2、薛蟠是现在的恩人贾府的亲戚,而且四大家族损荣与共,动了他,就是动了自己的当下恩人的亲人,也是毁了自己的前程(而且,薛蟠也不是贾雨村真的能“拿”的了的)。

3、最为“罪大恶极”的拐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点毫无疑义。

请不要轻易在这个事情上下贾雨村“忘恩负义”的结论,在这个两难的局面下,换了谁,都不一定能做的周全,弄不好人没救出来,还丢了一切。

有人要说:贾雨村可以到薛家,表明原委,花钱赎了自己的恩人的女儿出来——我当时也这么想,但仔细想来,这个方法行不通 ——“呆霸王”薛蟠是什么人?他看上的妾,你想花钱买出来?没门!人家不缺钱,也没必要给你贾雨村面子。弄不好,把你轰出来都未必。

.

其实,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等薛蟠对于英莲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再找个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花钱买她出来,或许可能。 --- 不过,仅仅是我们的自娱自乐而已,这样的情节永远不会出现,也不是曹雪芹笔下的贾雨村的作为。

.

不得不说一句:央视87年版的红楼梦,贾雨村演的不错,因为你真的没法用一句话去评判他,这个角色很阴沉,他演的非常到位!

.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贾雨村先在巡盐御史林家(林黛玉)教书。

黛玉投靠贾府,贾雨村同行,又有林如海荐书。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便竭力协助,不上两个月到金陵应天府任职。

上任第一桩命案,是金陵一霸薛蟠与冯渊争买一婢,把冯渊打死。雨村准备抓捕薛蟠,被门子示意。两人密室谈案,原来这门子是葫芦庙内的小沙弥,并且认识贾雨村,知道被拐卖英莲是甄老爷的女儿,还是贾雨村的大恩人。

贾雨村本想秉公执法,门子精通官场,晓以利害。薛蟠系贾政家亲戚。贾雨村为保自身,言听计从门子,借仙神之法断案,钱财摆平冯家,真凶薛幡逍遥法外。为了混职官场,惧怕得势家族,知道正义却不敢伸张,连恩人的女儿都不敢救。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在贾雨村的意识里点滴之恩怎么能比得上攀龙附凤。富贵临身呢。所以他选择不救。因为他如果救了英莲的话。小小的点滴之恩是达不到他追求富贵名利的目的的。“满把晴光护玉栏,人间万姓仰头看。”要想达到富贵之极,权力的顶峰。万千目光集于我身的目的。自己就要对别人要狠一些。就算是恩人也是如此。“读书人不在黑道黄道,总以事理为要”。何谓之“理”:点滴之恩,可以不涌泉相报。相反可以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英莲做为基石。去攀附权贵。追求自己的最大福利。缘此而不救也。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据冯渊家的仆人告状时说,已经告了一年状,没人理睬。而另一方面,薛蟠买了英莲就进京走路了,还不是为躲避。也就是说,当贾雨村到任的时候,薛蟠已经离开近一年了,他还怎么去救?

当然,能不能救是一回事,想不想救,则是另一回事。

贾雨村自打从门子口中,知道薛蟠的身世、英莲的身世之后,就再不提伸张正义、追究真凶了。回过头来,再看“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你真相信他有正义感?太装腔作势了吗?

贾雨村这个人人性恶劣,忘恩负义是他的本性。这样的乱世奸雄,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很会经营出正义的脸孔。但是一涉及到利益,他的本性就会暴露无遗。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红楼梦的贾雨村是作者开篇就介绍的人物,意喻假语存,书中的贾雨村只不过是一穷酸书生,平日靠着卖字为生,居住在葫芦庙。幸得甄士隐资助五十两白银才得以进京赶考。面对这样的资助,却以简单的略谢带过,可以看出此人对于甄士隐的资助并没有放在心上。

得到甄士隐的资助后,中了进士,官任知府,此时英莲已被卖,甄家 家破人亡,甄士隐也出家做了道士,但面对昔日的恩人,贾雨村却置若罔闻,自己高官俸禄,又偶遇娇杏纳其为妾,一点也不管昔日恩人的死活,而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愣是卖了薛家一个人情,把本来会有一个相对好的结局的香菱——甄士隐的女儿错判给了呆霸王薛蟠,这就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由此可看出此人薄情寡义,最终落得个“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