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印度已经放弃了抵抗,为何还要甘心放弃?

武力镇压?面对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英国已经无力继续用武力镇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铭苏先生从以下几点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二战英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无法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

二战英国跟德国厮杀,英法联军被德国追着跑,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本土都遭到德国轰炸,这场战胜让英国的实力大幅受损。而要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不是说说就可以,二战后面对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浪潮,英国已无力回天。

第二、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苏崛起。

二战期间,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遭到瓦解,而美国和苏联成为战后世界强国,两国为了各自利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英国只能当美国的配角和跟班了,你说哪还有多少力量去维持印度殖民地?

第三、为了让印度参加二战,英国曾承诺给予印度自由。

二战时英国军队里有相当数量的印度兵,印度兵跟随英军到处作战,替英国人卖命,当然也是有代价的。丘吉尔曾给印度承诺,二战后给予印度自由。

第四、印度频繁的民族起义运动,使英国无力应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就连英国人一手建立的军队都开始起义支持印度独立,并且英国建立的印度雇佣军数量庞大,靠武力镇压已不可能了。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印度借这次机会实现了独立。英国作为宗主国,二战差点被德国打残,哪还有实力维持印度的殖民统治。

铭苏先生,历史与地缘关系类文章原创作者,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看了好多,基本上没有答到点子上的。很简单,英国守住不了。不单单是英国、还有法国,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的许多重要殖民地都先后独立。为什么呢?因为世界的霸主换成了美国和苏联。新秩序下,力量和利益都要重新分配。

世界的形势变了,换了一片天地,美国、苏联成为霸主,英、法已经力不从心

二战期间,英国、法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英国不敌日本,在东南亚迅速败退,丢失了新加坡,充分说明英国的力量有限,已经不能支持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了。

英国在二战时期,在欧洲顶不住德国的压力,在亚洲,阻止不了日军的进攻,力量下滑的特别厉害。二战后也无力继续维持这么多殖民地。

尤其是美国、苏联在战争中的迅速崛起,不可能让英、法继续占有那么多殖民地了

这个最突出的事件是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这个过程中,最戏剧性的变化是,美、苏合作迫使英、法撤军。美国作为英国最强的盟友,居然是反对英国的。为什么呢?只有把英法从中东挤走,美国、苏联才能堂而皇之的进入。

明白了吧,英法失去了霸主地位,也就失去了对很多战略要地的控制权。你就是自己不撤出,美国、苏联也会给你点教训。

英国继续占有印度,代价太大;法国的教训就很深刻

印度当时的独立要求已经很强烈,陆续出现了社会动荡的现象;加上二战时期,印度军队的壮大,如果英国继续维持统治,代价会很大。

就像后来,法国为了维持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的统治,采取战争的手段。结果战争从1954到1962年,持续了8年。法军伤亡士兵总数24,614人,包括371名海军,1,047名空军和487名宪兵。停火协议签署后,另有360名士兵阵亡,以及许多失踪的士兵。

法国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依旧不能平息阿尔及利亚的反抗势力,最终阿尔及利亚独立,所以维持殖民统治的代价很高昂。

总的而言,英国在二战中力量遭到了削弱,无力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即便是军事上英国仍然占有优势,但是在海外长期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英国而言,负担太过于沉重。何况,美国、苏联已经是真正的霸主了,英国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

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英国和俄国不一样,英国人是殖民,俄国人是直接统治。

俄国人占领一块地方,会逐步的将本地的老百姓削弱甚至消灭,最终形成以俄国人为主的群体,彻底控制这块地区,吃掉这块地盘并入俄国,比如西伯利亚、远东等等。

但英国人不是这么玩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殖民。

殖民的意义就是,英国人对于占领这块地盘其实没兴趣,他只是建立殖民政府,尽可能的掠夺这里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

所以,英国人在印度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占领,在印度的军队不多,移民更是屈指可数。

绝大部分英国白人都在在印度捞钱,捞到了就回国享受。

将通俗一点,英国人把印度当做一个租来的铺子,没想一辈子经营,到期的就还回去。

但英国殖民政策的本质,就是掠夺奴役被殖民国家,用来养肥英国。

拿缅甸为例,该国生产的高档柚木、宝石等等资源,均以很低的价格被英国人收购。英国人稍微加工一下,在以价格高昂的船只、首饰这类反而卖给印度人。

长期下来,当地老百姓肯定反抗。

而1947年之前,印度老百姓和英国人的矛盾已经非常激化,几乎是全民反对英国人。

而且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包括种族、种姓、宗教等等极为激化,到处都是混乱。

二战期间,印度人甚至借助日军成立了自己的军队,试图将英国人推翻。

到了这种地步,印度已经成为烂摊子。二战后衰落的英国也无力再经营印度,加上国际社会反殖民主义的盛行,英国人只能干脆撂挑子走人。

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一、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两代人人口大量减少,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锐减,国家根本无法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

二、民众渴望和平,厌倦战争。战后重建工作牵扯了英国大部分精力,使整个英国没有精力维持对印度的统治。

三、美苏希望瓦解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积极从中作梗。使英国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印度本身对英国已经缺少了价值。印度的资源,已经被英国消耗殆尽。完全处于农业化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源。英国本土的战后重建也需要大量的资源。而印度人独立倾向又加大了英国统治的成本,成倍增加。对于英国而言,印度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拆毁英法殖民地是美国苏联的一致行动,美苏首先肢解了欧洲,将欧洲划分为东西两个阵营,二战法国被灭国,虽然进入了五常,但显然自己就觉得不好意思,所以,首先是法国丢失了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接着,美苏开始整英国,在苏联的威胁下,英国海外基地被迫转交给美国,美苏开始联合怂恿所有殖民地国家独立,中国也是支持的,但首先将香港和澳门排除为殖民地,避免其成为独立的国家,苏联和美国在国际事物中,只向对方让步,而不再向其它国家让步,往往联合起来瓜分世界利益,俄罗斯支持印度,美国就支持巴基斯坦,如此等等。美国老大和苏联老二都变相的使对方强大,让第三方没有活路,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当年为何没有武力镇压而是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英国的辉煌在一战后就不断地下降,当初他们遍世界都是军队,霸占了许多地区,殖民地也是数不胜数,印度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更是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大英帝国了,对于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国家,他早已经力不从心。大把的势力与利益都被美国所占有。

表面上英国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胜国,但实际上他的势力却在逐步减少,到了二战后就只能做美国的跟班了。而世界的主力却在美国与别苏联的手里,英国显然是退出了一流国家的行列。

印度是个大国民族人口众多,而英国的财富在二战时已经几乎耗尽。面对各地的独立运动,英国感觉印度不易控制,不如放弃印度已获取最后的利益。

对于印度的独立也作出了最大整合,那就是让印巴分治等等,从而使印度力量彻底的分裂。由于印度的独立没有英国的镇压,从而换取了印巴对英国的感激。

做尽了坏事的英国,同时也留足了面子。让印度感激涕零的同时,印巴都成功成为英国的小弟。试问谁愿意将口里的肥肉吐出来呢?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英国只能选择笑比哭好,无可奈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