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1838年~1842年、1879~1881年、1919年~1921年三次让大英帝国秃头灰脸;
1979~1989又用了十年时间,拖垮了红色苏联;
2001~2014不可一世的美国也黯然收场。
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存在,但这三个大帝国不约而同的来到阿富汗,又走出了几乎完全相似曲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阿富汗为什么会被列强觊觎,是因为资源丰富吗?阿富汗是个极有意思的国家,西边的伊朗、北边的中亚五国、甚至就连南边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唯独面积接近65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是个黑洞一样的土地。
曾经有个笑话,一个基督徒、一个佛教徒、一个穆斯林在一起讨论谁的神最慷慨。最终,三人一致认为是安拉,因为祂赐予子民们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时上天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不知道,我还安排了阿富汗吗?”
但这么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三大列强会纷至沓来呢?这就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了。
和世界上每个人的头上都贴着标签儿一样,这世界上每个国家的脑袋上也都分别贴着不同的标签儿。
阿富汗是属于脑袋上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它既是个南亚国家、也是个西亚国家、还是个中亚国家。
一个国家脑袋上同时贴着三个地区标签,是不是看起来有点霸气侧漏?!
但可惜,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说到西亚问题的时候,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南亚问题的时候,也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中亚问题,同样没有阿富汗的戏份。
这就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他是一个繁忙三岔路口上的隐身人。
充满高山深谷的阿富汗地形
虽然脑袋上贴着三个地区的标签儿,但是因为距离这三个地区的政治核心太过遥远,当讨论这些地区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阿富汗的存在。
但再穷的三岔路口,也是三岔路口。虽然阿富汗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隐身人,但是他毕竟是在三岔路口上,而且是在分别通向三个重要地区的三岔路口。
这就是列强觊觎阿富汗的唯一原因,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扩张的大帝国来说,阿富汗都是最好的前进基地和踏脚石。
其实,在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三个大帝国之前,敢于踏足阿富汗的,没有一个不是威名赫赫的强者。
波斯的居鲁士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然后是巴克特里亚王朝(中国称大夏、吐火罗)、大月氏、贵霜王国、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这些名字对于熟悉历史的朋友来说,随便捏一个出来都是“能止儿啼”的狠人。
这些狠人带给阿富汗的,不光是千年以降的战火,还把生活在这个地方各部族民众,锻造的骁勇善战、桀骜不驯。
杜兰尼王朝疆域
1747年,阿富汗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第一次建立了属于阿富汗国家——杜兰尼王朝。
杜兰尼王朝出现后,就开始爆锤西边的波斯和东边莫卧儿帝国。当英国人到达印度次大陆时,杜兰尼王朝已经吞并了西北印度大片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名城白沙瓦(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省会)。
当英国人开始经营印度次大陆的时候,曾经强悍一时的莫尔王朝已经成了一捆儿废柴。它成为废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锤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英国帝国应该感谢阿富汗人。
当然了,英国殖民者也表示了他们对阿富汗的谢意,这种谢意的表达方式是,1839年2.1万英军侵入并占领坎大哈,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4个月后,喀布尔沦陷,英国人举杯欢庆,以为女皇皇冠又多了一颗叫喀布尔的明珠。
但英国人很快就发现,阿富汗可不是三哥这种祖传菜瓜,他们很快就陷入了,阿富汗人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3年零8个月以后,损兵折将3万余众的英印军队自阿富汗全部撤退。此后80年,英国人又尝试了两次,但最终,都淹没在阿富汗人的游击战术里。
第一次英阿之战
公允的说,英国人不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装备的质量都呈现碾压性的优势,但却始终不能在阿富汗行使有效的统治,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英国人希望达成的是一个有限的目标。
英国人入侵阿富汗的目的,是在自己的英属印度和中亚俄国势力范畴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能建起来当然最好,如果建不起来影响也不大,因此英国人不会倾其所有的进行战争投入。
另外,既然英俄缓冲区。阿富汗获得毛子的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毛子对盟友历来都有口惠实不至的传统,英国人真的打过来时,毛子军队都跑的没影了,但支持点武器还是能做到的。
1879年第二次英阿战争期间,英印军炮兵部队驻扎在喀布尔老城以南的巴拉·希萨尔高地堡垒周边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富汗国内的部落山头。
阿富汗政权的基础,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国王不过是国内众多部落山头中势力最大的一个。
英国人打过来搞倒了国王,并不意味着搞垮了国家,其他部落的老大还没答应呢。国内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是阿富汗能够拖垮大帝国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不过,英国人在阿富汗也不是一无所获。三次英阿战争最大的收获便是,1893年英国殖民者强迫阿富汗政府签署了“杜兰线”协定。
这条由英属印度外务秘书杜兰在地图上设定的边境线,将阿富汗东部的一大块领土划入了英属印度,而印巴分治时这部分领土又进入巴基斯坦的版图。
这块领土就是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西北边省的名称换过好几次,现在它叫“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而它最初的名字是叫“阿富汗尼亚”。
我曾在《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的回答中提到,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和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闹分裂时,西北边省的普什图人也跟着凑热闹。
苏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阿富汗游击队的补给基地,美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塔利班游击队的藏身地。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种族都是普什图人,甚至可能曾经是一个部族。
要知道,你问一个阿富汗人,他会先说自己是哪个族、哪个部落的人,然后才是阿富汗人,这就是他们对国家和族群的排序方式。
“杜兰线”的另外一个副产品是“瓦罕走廊”。
有意思的是当时阿富汗政府,对这根长300公里,最窄处15公里,最宽处75公里的细线根本就不想要,因为它对阿富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这块领土既不属于英属印度,也不属于阿富汗,而是在清政府的疆域内。
但不要不行,英国按着阿富汗的脑袋接受了这个狭长地带。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上文说的,英国的目的是用阿富汗作为缓冲区,隔开自己和俄国的势力范围。
之后,1979年的苏联和2001年美国踏足阿富汗,不过是帝国扩张谋求在中亚、西亚展现影响力的体现,其在阿富汗的经历堪称英国人的翻版,甚至战争曲线都一模一样。
千万不要,把美国入侵阿富汗简单看做是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想想2003年开始的中亚“颜色革命”,你就是能看出美国踏足阿富汗的效果了,这大概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唯一的收获。
那这些牛逼掉渣的大帝国,为什么就始终弄不服小小的阿富汗呢?原因就是三个字“不划算”,我们之前说过,阿富汗本身并没有多少资源,其国内的基础设施也聊胜于无。所以,不管谁来都实现不了以战养战,只能是无限度的持续投入。
北约后勤车遇袭
美军打击塔利班时,后勤补给只能海运物资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卡拉奇,然后用重型卡车组成车队,穿越两千公里,经过巴基斯坦的西北边省运到坎大哈和喀布尔。
虽然美国每年都给巴基斯坦上百亿美元的“买路钱”,但西北边省的部落民和塔利班可是本家,袭击后勤车队可是家常便饭,甚至曾彻底截断补给线数周,让驻阿美军饿肚子。
所以,从2001年开始,持续了17年的阿富汗战争,成了美国财政的黑洞。据五角大楼统计,阿富汗战争花费了七千多亿美元,同时每年对阿富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还需要450亿美元,而这个金额已经达到了阿富汗每年GDP的两倍。
美驻阿军队数量图
十几万大军打了十七年,结果怎样呢?就是下面这张图!
2017年初阿富汗领土政府控制地区(红色)
大片红色政府控制区里面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这些白色区域依旧在塔利班手里。更搞笑的是,在美军泰山压顶之势的帮助下,卡尔扎伊的政府军控制区域反而日渐减少,美国政府真是要一口老血吐在地上了。
这是阿富汗政府军控制区域的比例
其实阿富汗反抗军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战术,阿富汗也从来没有爆发过可歌可泣的大决战,不论是美国、苏联还是英国都没有。反抗军的战术就一条“拖死你”,胖子拖瘦了,瘦子托病了,病的拖死了。
早晚有一天算经济账,您会感觉“不划算”,自然会退出阿富汗。您要是不怕花钱,咱就耗着,比穷阿富汗怕过谁?!
归根结底,阿富汗会成为“帝国坟场”,就是这三个标签,“三岔路口”、“太边缘”和“不划算”。第一个是勾引帝国来坟场的原因,后两个是埋了帝国的原因。
但历史上的喀布尔,可不是今天这副断壁残垣的模样,她是丝绸之路上从长安出发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枢纽。波斯人塔布利兹·赛义伯曾在长诗《喀布尔》中,充满感情的描写她:
“喀布尔的每条街道都令人神往,
埃及来的客商穿过座座市场,
数不清她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她早上的笑声快乐得如鲜花一般荡漾,
她的夜晚闪烁着丝发的光亮……”
这是1960年喀布尔的照片,你敢相信吗?繁华程度远超咱们,抚今追昔,感慨实多!
不知何时,喀布尔能重复往日“灿烂千阳”的荣光?!看在辛苦码字的份儿上,各位看官赏个关注呗!也不花您钱!是不是呀!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阿富汗是地球上最贫穷、最闭塞的内陆国。但是这个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从亚历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从大英帝国到美国。阿富汗几乎经历了历史上所有大国的入侵,但是仍旧屹立不倒,但是所有的国家都证明的一点,就是一旦败走阿富汗那就会迎来帝国的衰落,所以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又或者是“帝国的折翅之鹰”。可能你不知道什么概念,我们来一张图说明一下。
首先太远的我们无法考究,因为当时的王朝打来打去一些珍贵的书籍资料都没有流传下来,这点我们的史圣司马迁就做的很好,写出了一部完整的史记。不过当时的外国人好像都没有过这样的书籍,所以外国的一些历史也都七零八落的,所以我们就从英国入侵开始说。
19世纪和20世纪的时候,阿富汗遭遇了英国的入侵,当时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当时英国国王一直吹嘘说:“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不会落下。”实际上当时的英国除了南极洲没有殖民地,其他的各个大洲都有他的殖民地,并且还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从此英国开创了一段空前绝后的帝国时代。
当时英国在印度站稳跟脚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第一步就是对阿富汗,但是当时的沙俄也对阿富汗垂涎以久,英国和沙俄那是为了抢夺对中亚的控制权,那是三番五次的出兵,在1839年到1919年连续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英国输了。而且当时因为陷于阿富汗这个泥潭,而当时的德国又发动了一战,华盛顿宣布美国独立,也导致英国错过了黄金时期,之后日不落帝国一去不复返。
然后就是苏联折戟阿富汗,当时阿富汗企图发动政变以摆脱苏联的控制,但是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历史的巅峰,战斗民族也不虚什么直接出兵阿富汗,并且以钢铁洪流占领了阿富汗,但是阿富汗又展开了游击队,苏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之后苏联在长久的战争中竟然有了一丝颓势,当时美国、西欧、也包含中国开始痛打落水狗,导致了苏联被迫折戟阿富汗。这也就成了苏联最后解体的原因之一,但最多的还是树敌太多,阶级矛盾压不住才爆发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直到普京大帝才将俄罗斯从低迷中慢慢走出来,但是这个昔日伟大的国家再也不复存在了。
美国的911发生之后,本拉登发动恐怖袭击,一时间全球震动。之后美国就大举进行阿富汗战争,当时阿富汗在美国面前那就是不值一提,可想而知美国大兵长驱直入横扫阿富汗,但是就这样美国虽然占领了阿富汗但是并没有消灭其政权,反而在这个泥潭里陷入了十年之久,最后手忙脚乱的撤兵。美国的折戟导致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出现,美国对阿富汗的影响力也日益衰弱,无疑这是失败的决定。
为什么阿富汗能成为帝国坟场,我们分析了这几个原因,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可以补正。首先就是地理位置,阿富汗是连接欧亚和中东的要冲,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附近大国林立,也使这里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互相牵制谁也灭不了。
而且阿富汗是多民族国家,民风彪悍,从来没有说有哪次和平能超过五十年的,基本上都是在打仗,战争史绝对远超和平史。对他们来说白天打仗就和我们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差不多,清早起来就扛枪去阵地,晚上回去就包扎伤口。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首先我来回答一下为什么大国都想控制阿富汗,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可遏制俄罗斯,南可直接印度洋,西面是石油王国中东,东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谁占领了阿富汗,谁就可以控制整个亚欧大陆的中心,进而控制整个亚欧大陆。所以任何一个像称霸世界的国家都必须控制阿富汗。
但是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大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不论谁控制了阿富汗对自己都是多多少少有危害的。所以当一个大国想控制阿富汗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明里暗里的反对,而这些反对的国家就会明里暗里的支持阿富汗的战斗组织,这是阿富汗为什么能打的外部原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阿富汗的本身的优势也很明显。阿富汗这个国家多山而且土地贫瘠,从而导致不论是英国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红衫军,苏联八天推平整个欧洲的钢铁洪流还是美国人的信息化部队在阿富汗都没法有效的施展,再加上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所以个个大国在阿富汗折戟就很容易理解了。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答案是:从古至今世界上的强大帝国和超级大国,都没有彻底征服过阿富汗,让他们憎恨,折服和伤心而退。
阿富汗国旗
阿富汗在古今战争历史上,被人们习惯称为“帝国坟场”、“强国伤心地"和“大国绞肉机”等。
阿富汗全称: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喀布尔,面积6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56万(2O15年统计),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等,GDP2OO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普什图族为最多,其次为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哈萨拉族、土库曼族等。
阿富汗地理位置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南部,伊朗高原东北部,是中亚的一个内陆国家。西部与伊朗接壤,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东部与中国和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区,有争议)相邻,南部与巴基斯坦相接。
阿富汗地区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是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沙皇帝国、蒙古帝国和大唐帝国等争夺、控制、占领和侵略的战略要地。
阿富汗人
在近代和现代世界历史上,又有日不落的英国、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对阿富汗进行疯狂的军事占领和侵略。但是他们都妄想彻底征服阿富汗,现在只有美国还继续苦苦挣扎不断增兵,不吸取沉痛的历史教训,结果是不可能像美国想像的那样“美好”,等侍美国的将是要么主动撒军,要么被动撒军。
那么是什么重要原因,让阿富汗成为“帝国坟场”的哪?其重要原因是:
1,阿富汗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彪悍的民族特性。
英国侵略军
在1839年~1919年的80多年里,英国为了与沙俄争夺中亚的控制权,扩大殖民地范围,先后三次入侵阿富汗,动用3~5万不等的兵力,最后在阿富汗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下,英军每次入侵阿富汗几乎都是全军覆灭,惨败收场。
1921年11月22日英阿两国停火谈判,签订了协议,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超级强国,都没有战胜弱小的阿富汗,可见阿富汗人民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勇敢彪悍的民族。
英阿战争
2,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是极其的特殊。
苏联为了支持阿富汗亲苏的卡尔迈勒政府上台,在1979年12月27日开始大规模入侵阿富汗,至1989年2月15日开始全面撒军,在近1O年的时间里,苏联动用了15O多万的各军兵种部队,伤亡5万多人,损失2OO多亿美元的代价,最后以彻底惨败撒军收场。阿苏战争最终成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勃列日涅夫:苏阿战争的指挥者
苏联惨败的重要原因除了第一点以外,就是因为苏联的现代化、机械比军兵种无用武之力,在阿富汗以高山狭谷,沟壑纵横占8O%,河谷平原占20%交通不变,后勤给养难以补充的不利条件下,阿富汗人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顽强抵抗使苏联人彻底失败。
3,阿富汗人学习和运用游击战术,是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在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后,于2OO1年1O月7日,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阿富汗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了侵略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兵力最多时有15万多人,今天仍有近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己死亡五千多人,伤二万多人,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亿美元。
美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人民凭借掌握娴熟的游击战术,利用熟悉本地的地形地貌,化整为零,对美军等北约军队采取灵活多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明处和喑处声东击西,小规模袭击美军,阿富汗人民给美军以重创,使美军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伤亡惨重。
总之,英国人、苏联人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都没有战胜阿富汗人民,美国今天依靠更加强大的军事实力,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可能彻底战胜阿富汗人民。
美军在阿富汗
历史己经证明了:阿富汗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阿富汗是“帝国的坟场”。
同意我的观点的粉丝、网友和读者,不要忘了给我点个赞呀!谢谢您们!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这个问题你把它从特定的历史环境里抽离出来是不可能得到结论的,因为如果你把它抽离出来就会发现,阿富汗确实如题主所说的贫穷落后,毫无任何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可用。而且就整个中亚七河流域的地缘政治环境来说,阿富汗也并不是一个多重要的位置,毕竟历史上从蒙古高原来的游牧民族很少深入阿富汗,而都是从更北方的伊塞克湖一线穿过里海再到南俄罗斯草原的。
阿富汗的地缘战略价值是从19世纪开始凸显出来的,而本质上则是英国与沙俄在中亚、清帝国西部的矛盾。彼时的大英帝国已经彻底征服了印度,更北方的拉达克(Leh,我们叫做列城)也已经被收入囊中,正在跃跃欲试准备向更北方前进,一路直趋沙俄的“软腹”中亚地带,一路进入清帝国的西藏;而沙俄也不甘示弱,在中亚地区连续搞小动作,控制了布哈拉汗国,还在1865年搞出了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大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英、俄之间的对撞无疑只能在二者间的“中间点”阿富汗地区展开,其结果是英国首先发难,派兵进入阿富汗地区试图建立殖民统治,但是苦于阿富汗境内的复杂地形(多山地)与根深蒂固的部落势力,入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也没能将其建设成一个稳固的前进基地,反而耗费了大英帝国大量的人力财力。后来英、俄关系由于欧洲大陆那点破事又有所缓和,入侵阿富汗这档子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无疾而终了。
而冷战时期苏联入侵阿富汗,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大英帝国入侵阿富汗这一剧本的反演,只不过这时苏联成了主动进攻的一方,试图先控制阿富汗再择机从阿富汗南下巴基斯坦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通道。但是相比较19世纪的大英帝国,20世纪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表现也未能好到哪里去,同样被阿富汗的山地与错综复杂的部族势力外加不怀好意的域外大国缠得动弹不得,一样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后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入侵阿富汗造成的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混乱与难以自洽(这个可以留待以后展开说)还间接成为了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可谓赔本赔大了。
至于21世纪初美国又往阿富汗插一杠子,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地缘政治策略中的楔子战术。在一块比较完整的地缘政治区域内选择一个薄弱点打个楔子进去,立住以后通过这个楔子向周边施加影响力,把楔子变成塞子——通过阿富汗进一步削弱俄国的中亚影响力,向我国的新疆地区持续搞渗透搞破坏,给印度可能的北扩限定一个停止线——不过,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美帝想是这么一想,但是同样被阿富汗的地形与部落折腾的够呛,到现在甚至还想出了将阿富汗战争承包给雇佣兵队长这种脑洞大开的主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阿富汗倒真的是“大国坟场”。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所谓帝国坟场,也就是最近200多年的事情。
以前的阿富汗,就是一副弱鸡躺死的样子。这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而且大小部族林立,所以谁来了都能打、谁打了都能当一回土皇帝。
大约在3000到4000年前,雅利安人从中亚进入南亚次大陆的过程中,就征服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区,接着还征服了印度。
大约在2500年前,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崛起,居鲁士大帝远征之时,将阿富汗纳入了波斯帝国的统治。
大约在2300年前,波斯人衰落、希腊人崛起,亚历山大大帝的的铁蹄踏上了阿富汗的土地。亚拉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阿富汗成了塞琉古王朝的一部分。
大约在2000年前,被匈奴人赶到中亚的大月氏人,突然崛起了。这伙人打匈奴人不行,但打遍中亚没问题。后来膨胀到中亚容不下它们,于是就向南征服,从中亚打穿阿富汗,而且一直向南,干到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这就是与东汉帝国、波斯帝国(这时候叫安息王朝)、罗马帝国并列的贵霜帝国。
再后来,中亚一带成为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角斗场,阿富汗也就只能随波逐流。阿拉伯人取得优势后,阿富汗就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现在,99%的阿富汗人口都信仰伊斯兰教,这就是阿拉伯征服者留下的浓重烙印。
当然还没完,因为打遍欧亚的蒙古人在800年前才开始崛起。于是,一支突厥化的蒙古人又来到阿富汗,并打穿这里进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阿富汗当然又成为莫卧儿王朝的一部分。
18世纪中期,阿富汗的普什图族建立了杜兰尼王朝,持续到19世纪20年代;其后是巴拉克宰王朝取代,持续到1973年。
而所谓帝国坟场,主要是18世纪以后的事情。但,不是因为阿富汗突然彪悍了,而是因为改变了的世界改变了阿富汗。
1839年,大英帝国第一次染指阿富汗。此时的阿富汗更像是一个阿富汗地区,几乎算不上一个国家。这里土地贫瘠、民族众多、部落林立,是一个连自家国王都管不了的地方。但大英帝国为什么要出兵阿富汗呢?一切都是为了印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开伯尔山口,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印度的关键通道,而且来一拨征服者就能给印度换一拨统治者。这时候,大英帝国肯定不怕游牧民族了,但它肯定怕沙俄。
18到19世纪期间,陆地上是沙俄帝国,大海上是大英帝国,这两个家伙各种明争暗斗。在欧洲,基本上属于明争,欧洲是主要角逐场。在亚洲,则属于暗斗,两大帝国都在亚洲寻找各自的后花园。英国找到了印度,沙俄找到了中亚,而中亚和印度之间,就是阿富汗。
于是,阿富汗愿意也罢、不愿意也霸,自此以后就一直被各色帝国惦记着。
英国率先对阿富汗进攻,但进攻失败。通过战争和交流,阿富汗人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跟外边世界的人不一样。英国人当然不会放弃,后面又连续搞了两次进攻,但同样以失败告终。后来,英国人知难而退,彻底放弃了,让阿富汗独立建国,作为自己与沙俄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
二战以后,就没英国人什么事了,因为连印度都已经独立。但苏联人崛起了。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但随即,阿富汗便成为苏联人的噩梦。持续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给苏联国力造成了巨大损耗。这也成为苏联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没完,苏联人走了,美国人又来了,又在这里打了18年、花了两万亿美元。现在来看,苏联人是怎么走的,美国人还是怎么走。所以说,还是大英帝国最聪明,打不过我就不打了,跟这地方耗十年、十几年,纯属自己折磨自己。
19世至今,英国三次进攻阿富汗,苏联和美国各一次进攻阿富汗,都以失败告终。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开始衰落、苏联帝国(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在20世纪末解体。至于大美利坚会咋样,还难见分晓。于是,阿富汗也就被冠以帝国坟场的帽子了。
那么,阿富汗在近代成为帝国坟场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历史的分析,主要是从地理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其大体解释如下:
一是战略地位,决定了阿富汗必然遭遇帝国征服。阿富汗东面是中国、西面是伊朗、北面是中亚、南面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古至今,这就是几大文明的十字路口。所以,无论东西南北各方,但凡出现崛起的帝国,就一定要占领阿富汗,并以此为基地对外辐射影响。阿富汗,不止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是帝国必争之地。
二是地理构造,决定了阿富汗很难被帝国征服。阿富汗虽然面积不大,但地形复杂。特别是横贯东西的兴都库什山,长约16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的秦岭,平均海拔也才2000米。所以,你就能想象兴都库什山南北的差异能有多大了。而整个阿富汗的可耕地仅有0.2%,山地和高原占据了80%,所以这里主要以放牧为主。因此,无论哪个帝国要征服阿富汗,就只能不停地往这里输血,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造血的地方。
三是没有传统,导致阿富汗很难接受秩序输入。因为地形复杂,所以这里很难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即便是历史上的王朝时期,国王也难以管束桀骜不驯的当地人。而这种桀骜不驯可以说已经写在了基因里。所以,后来的征服者要在这里输出秩序、建立统治,也就难比登天了。
这种大历史的分析,站得住脚吗?
你只看了最近200年的历史,那之前几千年的历史,你怎么解释?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阿拉伯人以及蒙古人,为什么能将阿富汗纳入统治?当然,现在的阿富汗人已经主要是这些人的后裔了。
世界改变了阿富汗,但世界自己也改变了。这才是原因。
阿富汗有过王朝时代,王朝时代是怎么统治的?可以类比同样环境恶劣的吐蕃帝国,靠的是宗教手段。宗教是一种成本最低的统治手段。所以,王朝时代的阿富汗,有秩序。同时,帝国时代的帝国,也不是不能将秩序输入到阿富汗。
那么,近代以来的阿富汗,是帝国坟场吗?
现在总共两百年的历史,不足以给阿富汗冠上一顶帝国牧场的帽子。放大尺度看,几千年来的各色征服者,就是反例。
但阿富汗确实改变了。
这种改变是世界带来的。自英国人第一次入侵后,阿富汗便已经区分了他们和我们的观念,于是整体上开始向内发展,而不再寻求对外扩张。而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普遍民族主义给阿富汗带来的改变。当帝国遭遇民族主义的时候,帝国时代也就只能谢幕了。
同时,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世界,已经不是帝国时代,进入到一种民族主义和主权国家的模式。对外输出秩序,不是首要任务;对内谋求发展,才是主要工作。而现代国家政府的运行成本,也远高于古代政府。文明越升级、政府越昂贵。所以,大蒙古帝国可以打遍欧陆,而北宋帝国却做不到。
近代以来,英国、苏联以及美国,这些现代政府,却还在按照帝国逻辑、使用征服手段,来处理阿富汗的问题。这么做的结果,就只能把自己带入坟场。你是不是帝国无所谓,你处理问题的帝国逻辑和使用的征服手段,就决定了你必然失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