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1941年7月16日,斯摩棱斯克战役打响第六天,雅科夫所在的部队遭到德军大炮猛烈轰击,死伤惨重。性格本就沉郁的雅科夫,死里逃生和他的战友藏在附近的一个农家,换上老百姓衣服。他对战友说,他厌倦了这一切,只想休息。但他还没来得及休息,被搜索而来的德军小分队抓住。刚开始德国人并没认出他来,他是被送到集中关押苏联战俘的地方,有苏联士兵认出了他。
德国人立即派来最训练有素的俄语专家质询他,对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在案。起初,雅科夫很谨慎,话不多,也说得小心翼翼。但不久,他说话就毫无忌惮,直率而激烈,既批评红军,也批评德军。
戈培尔曾想让雅科夫上德国广播电台用俄语发表讲话,但是被拒绝。德国人替雅科夫拍了许多照片,将他批评红军及战场形势的话,摘选出来刊登在德语报纸上,还印成传单到处散发。雅科夫的一张照片,背后印上了他给斯大林的短信,通过外交邮件递到斯大林手中。这些文字,实际上是德国人模仿拼凑出来的。
斯大林对雅科夫被俘一事十分愤怒,对幼子瓦西里说,“真愚蠢,他为什么不开枪自杀!”现在收到雅科夫当俘虏的照片,斯大林更是怒不可遏。雅科夫被俘后,斯大林立即下令逮捕了他的妻子尤利娅。他认为儿子在战场上的懦弱,和犹太儿媳妇的影响有关。德国人的确想拿雅科夫,交换被红军关押的德军战俘,被斯大林断然拒绝。但另外两种说法,即希特勒打算拿他换保卢斯或自己的外甥利奥·劳巴尔,却并不属实。
当德国人知道能拿雅科夫做的文章有限后,便将他解出柏林郊外的别墅,换了几个地点关押,最终来到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此后,仍不停有人带着照相机、录音机去采访他,为他拍照。此时的雅科夫,神经高度紧张,常常暴躁不安,已有自杀倾向。
1943年4月14日放风时,雅科夫和一名英国战俘又发生了争吵。情绪激动的他不顾一切地跑向铁丝网,卫兵叫他停下无效,于是开枪射杀了他。斯大林收到雅科夫死亡的消息后,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体面的死法,因而对雅科夫的态度稍微软化了些,下令释放了他的妻子尤利娅。
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雅科夫是被德国纳粹特工杀害的不是自杀。2002年1月10日,美国人权领袖罗伯特·布尔斯廷公布了雅科夫遇害真相,这是他用10年时间翻遍苏联及德国档案资料,经过调查、引证、核实发现的。德国纳粹特工格哈特·多马克中尉和巴巴罗萨·荣特金上士是杀害雅科夫的元凶。
雅科夫,斯大林之子。1941年7月16日,雅科夫在斯摩棱斯克大卢基镇战斗中被俘,很快被送到德国吕贝克的奥弗拉格克斯集中营里,后来转到萨克森集中营关押。
德国刚刚抓到雅科夫的时候主要是想用雅科夫打击斯大林的威信,所以一方面对雅科夫进行政治诱降,许诺雅科夫为俄罗斯总统让其帮忙劝降苏军;另一方面伪造雅科夫对苏联及斯大林的控诉,想造成苏联国内混乱。但这些都被雅科夫言辞拒绝,雅科夫总是强调说:“我从未发表过任何声明;我是共产党员,苏联人民忠实的儿子,我相信苏联的卫国战争一定取得胜利,我希望和祝愿这一天尽快到来。”
雅科夫在战俘营中一直和纳粹作斗争,集合时,雅科夫从不立正站着,也从不向德国军官和狱卒致敬。为此,雅科夫在集合时常常被送到禁闭室关押。
1943年初,进攻斯大林格勒的第四集团军在司令保卢斯元帅的率领下向苏联红军投降。这对德国来说是个惊天丑闻,所以德国希望用雅科夫换回保卢斯元帅,遭到了斯大林的严词拒绝。纳粹恼羞成怒将雅科夫囚禁到特别的集中营营区,对雅科夫进行种种的严刑铐打和折磨。4月15日晚上11时,纳粹德军党卫以上校中队长卢德维拉·艾特加指使纳粹特工格哈特·多马克中慰和巴巴罗萨·荣特金上士将雅科夫秘密枪杀。然后将雅科夫的尸体扔到集中营的铁丝网外,伪造现场,对集中营内的战俘说:雅科夫因逃跑被哨兵发现而枪杀。
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早在1945年德国投降时,美英就通过研究德国遗留档案,确认了斯大林长子雅科夫惨死的详细经过。但英国却将有关档案束之高阁长达35年,以致斯大林至死都不知晓长子的死亡细节。那么英美当初为何要做这个决定?或因雅科夫自杀导火索与英国飞行员战俘有关。
其实民间有关雅科夫被俘后的命运曾有多种版本说法:有人说雅科夫于1941年末因患斑疹伤寒死于德国拉姆斯道夫集中营。也有人说雅科夫被美国从德国集中营救出后,又被美国藏了起来。
还有人说斯大林拒绝用德国保卢斯元帅交换雅科夫后,德国欲将折磨雅科夫的经过拍成电影,以报复斯大林。雅科夫知晓德国阴谋后,遂通过碰触电网成功自杀,从而粉碎德国企图。
甚至还有一种更离谱的说法,说是1944年夏天,雅科夫在位于意大利的一个集中营逃出后,来到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员乔万尼家,并与其妹妹帕奥拉恋爱结婚。1945年2月,雅科夫带队侦察时陷入重围牺牲。帕奥拉为雅科夫生下一个儿子后,隐瞒婚史另嫁他人,并将这个儿子收为养子。
各种传闻将雅科夫死亡之谜搞得扑朔迷离,我们也只有从近年来解密的各种档案资料,以探求雅科夫死亡真相。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出生于1907年3月,母亲是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父亲斯大林当时正在监狱服刑。同年母亲因伤寒病故,尚不满周岁的雅科夫就由舅舅、舅妈抚养长大,直到1921年才从格鲁吉亚来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回到父亲斯大林身边。
雅科夫面对身居高位的父亲、继母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以及弟弟瓦西里与妹妹斯维特兰娜,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不过雅科夫虽与父亲的关系比较淡漠,但继母对他还是比较关心。据阿利卢耶娃评价,雅科夫虽然看着有些胆小,但只要惹恼了他也会暴跳如雷。
1930年,雅科夫考入莫斯科工程技术学院,后又遵从父亲的意见于1937年考入炮兵学院指挥系。在此期间,雅科夫曾有两次婚姻。雅科夫的第一次婚姻因为刚出生的女儿夭折而破灭。后来他又看上了已婚舞蹈演员朱丽亚,竟不惜破坏朱丽亚的婚姻,以达到结婚目的。1936年,雅科夫与朱丽亚的女儿加林娜出生。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奇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就在6月23日,担任第44坦克师第14榴弹炮团榴弹炮连连长的雅科夫走上了前线。他临行前未来得及见父亲一面,只通了一个电话,父亲告诉他:“你去吧,好好打仗!”
由于苏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所以战争之初德军长驱直入,苏军则是一路溃败。1941年7月11日,德军攻占了维捷布斯克市,包围了苏联三个集团军,其中就包括雅科夫所在部队。当时第44师师长瓦西里耶夫上校曾下过死命令,撤退时务必要把雅科夫拽上汽车。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斯大林的儿子牺牲或是被俘,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不知为何,当第44师于7月16日趁夜间突围后,却未见雅科夫的踪影,甚至他们当时都未加紧搜寻,直到7月20日才开始寻找。
据一位获救的战士拉普里泽说,7月15日,他与雅科夫换上老百姓的服装,并将所有证件都埋到土里后一起突围出来,但雅科夫觉得附近已没有德国人,就想稍事休息一下。拉普里泽独自前行恰好遇到搜寻雅科夫的摩托化部队获救,而雅科夫却不见了踪迹。
后来雅科夫的好友伊万.萨佩金上校,曾给雅科夫的弟弟瓦西里写信,说起当日炮团落入包围圈后,师长自顾逃命,坦克从雅科夫身边经过都没关心一下他的命运。
总之雅科夫与其他数十万苏军士兵一样音讯皆无,直到同年8月13日,德军飞机突然撒下印有一张胡子拉碴的男人照片的传单,人们才知道雅科夫没有牺牲,而是被德军俘虏了。
照片上的雅科夫身穿苏联红军的大衣,周围都是德军士兵,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了雅科夫是斯大林长子的身份,并说雅科夫已经投降,号召苏军士兵以雅科夫为榜样放下武器。
雅科夫被俘对于斯大林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据朱可夫元帅事后回忆,斯大林得知消息后,一边在房中来回踱步,一边自言自语:“雅科夫逃不掉了,德国法西斯会杀了他。”
战场上节节失利,长子被俘,斯大林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德军宣传攻势越发凌厉,不是炮制所谓的雅科夫亲笔劝降传单,就是伪造雅科夫与德国军官亲切交谈的照片。
虽然苏联情报机关一看这些图片与传单就知道是伪造的,可苏联百姓非专业人员又怎能看出破绽,由此许多苏联民众震惊之余,就开始怀疑斯大林抗击德军的决心。
于是斯大林为表明抗德决心,不仅公开宣称长子雅科夫是叛徒,甚至还将儿媳朱丽亚逮捕入狱。(斯大林逮捕儿媳意在保护,因为苏联民众在德国宣传攻势下,已将朱丽亚当成了攻击目标。)
德国眼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1943年2月提出用雅科夫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但斯大林却斩钉截铁地回应“我决不拿一个士兵去换换元帅。”
这句回应不仅成为斯大林的名言,也使斯大林被打上了“冷血无情”的标签。其实斯大林并非不心疼儿子,甚至莫斯科方面还曾两次筹划营救雅科夫,只不过史书上鲜有记载此事。
据一位名叫科捷涅夫的老兵回忆,莫斯科方面为营救雅科夫曾层层选拔队员,并着重进行跳伞、射击、全天候精准判断方位等一系列技能训练,同时还为行动队仿造了一个德军战俘集中营用于演练。
只可惜当行动队成功到达距集中营12公里时,才发现雅科夫已被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行动队营救任务功败垂成,似乎佐证了莫斯科内部有德军卧底的传闻。同时行动队回家之路也异常艰辛,遭遇数次袭击后伤亡惨重。
1942年,莫斯科方面又派一支小分队前去营救,当时被关押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雅科夫,但这次行动结局依旧以失败告终。随后就出现了斯大林拒绝德国换俘建议的事情。
斯大林之所以不再顾及长子生死,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战场形势已经开始出现扭转趋势,斯大林不愿动摇军心以助长希特勒的气焰;另一方面斯大林也不愿再让士兵为营救雅科夫出现无谓的伤亡;同时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斯大林身为统帅还要顾及,成千上万个儿子同样沦为德军战俘的普通苏联父母的感受。
战争结束后,雅科夫的儿子叶甫根尼曾向爷爷求证当时面对此事的态度。斯大林回忆说,当他听到希特勒提出“用士兵换元帅”的建议后,一个字一个字地缓缓说道:“这可办不到!要是这样,其他士兵的父亲该怎么办呢?”
无论当时的细节如何,斯大林不仅将自己仅有的两个儿子都派上了战场,甚至还为坚持原则,断然放弃了长子雅科夫生还的希望。那么雅科夫被俘后的表现又怎样呢?
1941年7月16日,雅科夫意外被俘后与其他战俘一起被送到集中营。当时党卫军军官以为雅科夫是犹太人,第一时间就想处决他。但站在旁边的一位战俘喊道:“他不是犹太人,是格鲁吉亚人,是斯大林的儿子。”
党卫军一听如获至宝般,将雅科夫送到德军中央集团军司令博克的指挥部接受审讯。德国的盖世太保们千方百计想从雅科夫这里得到想要的情报,可无论他们怎样施压,都遭到雅科夫的坚决拒绝,甚至后来戈培尔亲自审问雅科夫,想说服雅科夫与德国合作都落空了。
1941年12月底,雅科夫又被送回集中营。据一位曾与雅科夫同在一个集中营的苏联上尉军官回忆,雅科夫在集中营中与其他苏联军官一样,每天一次不添加任何调料的150克大头菜汤。
有一天,一名德国看守用红漆在雅科夫的胸前、后背、肩上以及裤子上,都刷满了“苏联”二字。雅科夫淡定地对难友们说:“让他刷吧,苏联是我的祖国。”
雅科夫用他的坚强与毫不动摇的勇敢,证明了他不愧是斯大林的儿子。后来因为一次越狱失败,雅科夫又被转移到了位于吕贝克郊外的纽伦堡集中营。
德国人在这里为雅科夫安排了一个单间,与法国总理之子布留姆上尉的房间紧挨着。据一位同在纽伦堡集中营关押的波兰军官回忆,雅科夫曾说过他从未发表过声明,并表示如果他再也看不到祖国,那就请这名波兰军官转告其父亲斯大林,他从未背叛过父亲,德国所宣传的一切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不过雅科夫在纽伦堡集中营并未待多长时间,因为一次逃跑行动失败,雅科夫又被送到被视为死亡集中营萨克森豪森的“A”营区。可以说雅科夫被俘后,从柏林盖世太保的拷问室,又辗转了多个集中营,最终来到了被党卫军调侃为只能从烟囱里走出去的萨克森豪森。
“A”营区警卫森严,四周都是石头砌成的高墙,墙上还拉着1000伏高压的电网,无论是谁只要靠近围墙,就会遭到警卫的枪击。简单说就是凡是进入这个营区的战俘,几乎无生还的可能。
不过雅科夫对此并未露出胆怯之心。1943年4月14日黄昏,雅科夫像是没有听到看守大声喊其回囚室似的,径直朝警戒线跑去。随即看守朝雅科夫开枪,雅科夫当场死亡。后来雅科夫的尸体被抛到了电网上,德方宣布雅科夫因企图逃跑而被击毙。
事后有关雅科夫死因也出现多种说法,曾有人说德军故意激怒雅科夫,然后制造雅科夫因越狱被杀的假象。毕竟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儿子,希特勒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违反《日内瓦公约》中,关于战俘待遇的协定。
雅科夫死因传闻甚嚣尘上,可与雅科夫一同被关在“A营区”的英国飞行员托马斯.库欣,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雅科夫因精神崩溃而自尽。
据托马斯回忆,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确实像外界传说那般恐怖,许多战俘被纳粹医生当做实验“海豚”,致使战俘死亡率一路走高。雅科夫来到这里后,被德国人安排住进了可以交换德国战俘的“珍贵战俘”囚室。
当时雅科夫心中烦闷不堪,他一方面觉得苏军兵败斯摩棱斯克羞愧难当,感觉自己未能践行父亲誓死保卫斯摩棱斯克的命令,另一方面面对德军的非人折磨,一直靠坚强意志苦苦支撑。
雅科夫想去做苦工以缓解压力,可德军却让其享受“高级战俘”的权利,将其安排在只有5人居住的1号囚室,里面包括客厅、两间卧室,还有一间洗手间。当时雅科夫与莫洛托夫的侄子瓦西里.科科林,同住一间卧室,英国飞行员托马斯、威廉.墨菲以及奥布莱因住在另一间卧室。
也许源于思想意识的分歧,雅科夫认为英国的王公贵族都是希特勒的傀儡,遂与3名英国飞行员之间时有矛盾发生,不是因为分发红十字会寄来的包裹,就是因英、俄两国习惯不同触发猛烈的争吵。
雅科夫出事那天,1号囚室内又因小事开始剑拔弩张,先是托马斯针对雅科夫挑起争执,而后墨菲站在托马斯一边,奥布莱因则开始辱骂科科林,并将科科林打得头破血流。
不知道雅科夫当时对这场风波有何动作,只知其神经系统已经彻底崩溃,即便天色已晚,也坚决不回囚室,固执地要求面见警卫长,以听取警卫长对英国战俘的意见。雅科夫遭遇拒绝后,犹如失去理智般一把抓起地上的木棍,向着通有高压电流的铁丝网猛扑过去。
正往囚室窗户上挂床单的托马斯眼睁睁地看着,雅科夫疯了似地朝着铁丝网猛跑,转瞬间就看见淡蓝色闪光,随即又听到了枪声。托马斯第一反应就知道雅科夫死了。
德军哨兵孔拉德呈交给警卫长的报告中,曾详细记录了雅科夫的惨状:雅科夫把右脚伸到铁丝网的方形空档,左脚踩在电线上。那一瞬间,他一动不动,右脚前伸,身子后仰。然后喊道:“孔拉德,你是个当兵的,别胆怯,朝我开枪啊!”我就朝雅科夫开了一枪,子弹从雅科夫右耳旁击穿头部,他当即死亡。
二战结束后,英美工作小组通过研究德军档案,确认了托马斯所言事实,所以英国外交大臣迈克尔.薇薇安致电美国称,不愿将此事告知斯大林,不愿让斯大林注意到英俄战俘之间的摩擦,是导致雅科夫自尽的导火索。美国同意了英国的建议,所以英国外交部档案馆才会封存有关雅科夫的专案文件。
当然会有人质疑此事真伪,其实英国有必要为德国背黑锅吗?更何况雅科夫既要面对德国不间断的软磨硬泡、威逼利诱,还要面对身为战俘对不起祖国的羞耻感。再加上斯大林一直宣传的“没有被俘的士兵,只有变节的士兵,战俘就是背叛祖国”的口号,相信所有的一切早已超出了雅科夫的心理承受极限。
据一位幸存的战俘回忆,雅科夫当时的精神状态已濒临崩溃,经常感到绝望,不仅精神不振,甚至还时常拒绝吃饭,所以说英俄战俘之间的矛盾,很有可能就成为压垮雅科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雅科夫死亡真相到底如何,他都没有忘记父亲教导的那句话“罪大莫过于背叛祖国”,始终将抗击法西斯当做本职工作。
197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雅科夫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授奖虽然姗姗来迟,但也代表苏联承认雅科夫虽因客观原因落入德军手中,但其既未背叛祖国,也未违背自己誓言的事实。
2003年,美国交给雅科夫女儿加林娜的一份长达30页,包括德军审问雅科夫、集中营卫兵和医生的证词、以及盖世太保希莱姆签署的雅科夫死亡证明的文件夹,不仅还原了雅科夫被俘以及死亡经过,同样也证明了雅科夫既未辱没自己的名声,也未辱没父亲斯大林名誉的事实。
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提问的前后半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提问的水平low爆了。德军对雅科夫被俘如获至宝很正常。纳粹是打宣传战的高手,明白敌方领袖之子被俘后的利用价值。但与雅科夫中尉选择自杀没有关系,这其中内情现有回答中不少已说明不重复了。首先要澄清现有回答中某些以讹传讹的东西。例如党卫队特务谋杀说,更无知的有什么“舍生取义”说。如果真想舍生取义,战死沙场简单直接,何必进集中营受辱吃苦?雅科夫的被俘并非在受伤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而且他一开始还意图混入普通士兵中求生。只是因被部下现场指认后失败。同样,他拒不投降遭投入集中营,虽待遇比普通红军官兵好,与盟军(英军飞行员)战俘一同关押,但纳粹集中营这😱环境大家都明白。真要整死他,何须谋杀或暗杀?另外,希特勒也从未有过拿他交换保卢斯元帅或自己外甥(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打算。然后,他自杀受当时苏军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以及自己的身份关系最大。简单说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杀者相同之处就是崩溃与绝望。从雅科夫死亡过程判断,他属主动求死。现在回答中不少提及斯大林的战时名言:“红军没有俘虏,只有叛徒”。并不是针对雅科夫说的,更不是因为听说他被俘才说的。钢铁慈父时代的红军一直都是这样的文化环境。而且,这种苏联特有的意识形态文化,也曾让我们的子弟兵长期深受其害(特别是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所以,赞同@萨沙的说法。这是一出雅科夫个人的悲剧。可以假设,即便雅科夫幸存,回归战后的苏联,同样会备受歧视和煎熬从而郁郁终生。
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斯大林不喜欢他,换成少将的小儿子,你看他换不换保卢斯!
雅科夫被俘后德军如获至宝,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亡?
为了国家,为了苏联人民的凝聚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