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班主任应该算半个警察,跟小孩斗智斗勇,其实蛮快乐的。做了25年班主任,小偏方太多了。
我说两件小事,大家听听。在班级没有安装监控之前,很多事情老师并不知道,想要了解班级事物,我就让他们写匿名状,收上来之后,整理一下。如果只有一个两个说这个孩子违反纪律了,你不用管,因为很可能是有人平时得罪人了,打击报复。要是很多孩子说他干了坏事,那就准了。找到办公室谈话,我通常先不说,就盯着他看一会,他也会低着头,时不时偷瞄我一眼,然后鼻尖冒汗,我就开始问,干啥坏事了?他可能不会承认,我再问一句,我都知道了,没有把握怎会找你?他基本上就招了。但我会说,不是这件,这件我已经知道了,你再想想,还有啥事?他想一会就会说,啊,老师,我就是……完事!然后我就跟他谈谈,很少找家长。
如果是组团干坏事,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比如周二发现学生上课睡觉,那基本上是周一来上学带手机了,晚上在宿舍玩了,所以白天上课睡。那就把全寝室的都叫到会议室,单人单桌给我写,都谁带了,谁跟着玩了。直接告诉他们,这么多人,你不说还有人说,查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几分钟收上来,一点不带差的,写的基本一样。
初二初三到了青春期,会有偷偷抽烟耍酷的,他们通常躲在男厕所,故意迟到,等厕所没人了,开始抽。迟到的孩子,我能闻出来烟味。偶尔我会派俩男生晚自习铃响之后去厕所,回来就能知道哪个学年哪个班的谁抽烟了。
孩子
成长的路上会跑偏,要把他们及时抓回来才不能掉队。这么多年哪怕是最淘气成绩最差的孩子我也不讨厌,我不喜欢的是品质不好的孩子,因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孩子犯错找家长他们除了骂骂咧咧,什么也不能做,孩子还不听,直接跟父母吵,说父母就知道喝酒打麻将,或者有的单亲家庭,是父母一方跟别人跑了。那样的家庭孩子很难教育,父母说话都不如老师说话让孩子信服。
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走进他们内心,他们挺可爱的。闯祸了,被我收拾一顿,也不记恨,进步了,我奖励一点零食,开心的满脸笑容。毕业多年回来看我,都会拥抱着我,说,老师,我想你了😘。愿这些小可爱健康长大,能有一份好工作,过上平淡却幸福的小日子!
今天调研考试,还有六十天毕业了,扶上马送一程,愿他们未来可期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我是一名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教师,处理过各种各样的班级事务。正如题主所言,处理过程的确是需要一些“小技巧”。我以“班级手机管理”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事由背景
我所工作的学校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家长大多工作繁忙,为了便于接送和联系小孩,会把自己淘汰的旧手机给孩子使用。学校也没有做出关于禁止手机入校的硬性规定。作为班主任,我无法简单地一刀切,让家长全部收回孩子的手机。所以,班级里先是5个左右的学生带手机,不久就出现了近10 个带手机上学的学生。
二、问题呈现
一个教室里有了10 部手机,后果可想而知:有上课响铃的,有偷玩游戏的,有盗取wifi密码的,有课堂互传消息的,有拍照录音的……简直到了失控的边缘。
三、问题处理
怎么办?没收吗?那是给自己增加保管的负担,万一丢了一个,自己还得倒贴赔偿。
开“批斗会”吗?六年级的学生,有的已经练就了一身硬骨头,任你铁齿铜牙,也油盐不进,拿不下他。请家长?也许能好上一两天,但本身家长有需求,一旦他觉得找孩子不方便的时候,手机就又会回到孩子的手里。
经过慎重考虑,我设计了下面的处理方法:
第一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每位学生都写出自己对手机的看法;
第二步:我检查作业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并将作业内容拍照;
第三步:我将照片中的文字内容进行提取、整理、排版,制成了班会PPT,也生成了WORD文档备用;
第四步:我利用班会课时间,轮流出示每位学生的看法,并请该学生大声朗读,展示完毕之后,宣布将此内容作为班级公约;
第五步:出示预先打印出的纸质版文档,邀请带了手机的几位学生亲自粘贴到班级公约墙上。
第六步:后续过程中,出现了与手机有关的违纪行为,我要求相关学生到班级公约墙,重温自己的话和同学的话;重复犯错的,我把“手机大家谈”电子稿发给家长,请家长在家中配合教育。
四、处理结果
班级中的手机现象大为改观。绝大多数学生端正了对手机的认识,也增强了对自己的控制力。
🍁我是赏枫亭🍁,一位在小学语文的天地里耕耘了20多年的园丁。有缘与你相遇,不妨点击关注,我们一起分享教育工作的快乐。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当班主任快三十年了,我处理班级事物的技巧就是努力和孩子们建立感情和尽可能的公平。
每年每个孩子们过生日,我都会送上我的一份礼物。有时候是做的面包,有时候是做的炒米饭,有时候是买的汉堡。
孩子们很惊喜,也很开心,觉得老师的关怀不只停留在嘴上,还落实到了行动上。
家长知道后,更是比孩子们还开心和感动。他们觉得,能为孩子们这样真实付出的班主任,是值得信任和托服的。
有了感情基础,我处理各种班级事物时,孩子们和家长都很配合和支持,我处理起来自然容易有效多了。
尽可能的公平也很重要。比如排座位,我们一般情况下是一周一次滚动。第一排往第二排滚动,最后一排往第一排滚动。近视的,个子低的,如果滚动到后边,上课时就让孩子们搬着凳子坐前边听。反正也坐不了很长时间。
因为做到了如上两点,家长就非常放心老师的教育管理,孩子们也很少有怨气。就像家和万事兴那样,班级里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画面。
育人先育心,管事理先行。我觉得这条规则在哪个年月都不会过时。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做了二十七年班主任,没有大智慧,倒是有些小技巧。
1、尊重每个学生。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无论高低胖瘦,美丑好孬,都应当受到尊重。
每个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教育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但必须受到尊重,这是受教育的前提。
2、看到学生的未来。
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公民。
今天他们在学校,明天他们就成家立业。
今天他们是孩子,明天他们就做父母。
今天是小树苗,明天就是参天大树。
所以,一定要看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
明天会更好。
3、不体罚学生。
永远不,无论你有何种理由。
你无权体罚学生。
你没有任何理由体罚学生。
一次体罚,终生伤害。
千万不能体罚学生。
体罚学生的老师是愚蠢的。
4、安排座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满意。
你愿意做那儿,就做那儿。
你愿意在前面,就座前面。
你愿意做后面就座后面。
你愿意做中间,就座中间。
教室是学生的教室。
自由选择,是学生的权利。
安排座次不是班主任的特权,更不是处罚学生的理由。
5、班委会的组成,不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投票选最好。
愿意干的就让他干。
班委会成员不能有特权。
不能唯成绩论。
更不能任人唯亲。
召开班委会,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
6、不开除学生。
绝不开除学生。
从不。
一个学生就是好几代人的希望。
开除学生,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犯罪。
多一个学校,就少一个监狱。
7、允许学生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何况学生?
老师只是普通人,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人。
从讲台上下来,你就是凡夫俗子一个。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犯错。
谁也不能避免。
8、谈恋爱是美好的事情。
恋爱无所谓早晚。
所有恋爱都是美好的。
我绝不做讨厌的法海。
我支持,但不明说。
愿意看到你感受恋爱的美好。
愿天下有情人不成眷属。
成了眷属也行。
不成更好。
9、和家长成朋友。
是一般的朋友,不是敌人,但不是知己。
不能疏远,但不能走得太近。
保持距离。
合作关系。
学生一毕业就结束。
10、学生毕业后就断绝来往。
除了几个学生成了朋友,其他一律不交往。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老死不相往来。
你幸福,我高兴。
你不幸福,我不悲伤。
过你的生活。
过我的生活。
一起走过一段时间,分开就相忘于江湖。
沧海一声笑,你我各自活。
11、愿每个学生都幸福。
活着不易,幸福更难。
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
我不能保证你们一生幸福。
但我希望你们幸福。
我尽我所能在你上学的时候,为你一生幸福奠基。
毕业以后你如果不幸福,我也没有办法。
我自己尽量幸福生活。
愿意每个人都幸福生活。
你不愿意幸福,那是你的选择。
岁月静好。
也不一定。
但我们一定努力追求。
12、教师只是职业。
你有可能成就一部分学生。
但你不可能成就每一个学生。
你本身就是普普通通的人。
明白这一点,你就了不起。
可是很多人都不清醒。
或者不敢正视这一点。
大部分人不敢正视这一点。
理性地认清自己,随性地做个普通人。
这是大事。
生活中大事少,大都是小事。
大都是小人物。
甚至在最底层挣扎。
好好活着,最好了。
忘记职业身份,努力活着就很好。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退休前,在学校一上班,就当班主任,一直到退休。
每年的暑假前真是又高兴、又担心。担心的是,学生这个假期能不能都安全度过去。
暑假前,校领导多次强调在假期,坚决制止学生野浴,避免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班主任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求学生安全度过暑假。
那年,我校有一位新教师,所教的班级,学生洗澡一次溺水死亡两个。这件事的发生后,这位老师也只能辞职了。
这个事故发生后,我们这些班主任更是提心吊胆。
我在放暑假前,就到学生家进行走访,和家长讲解野浴的危害性。孩子要洗,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去。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去玩水。
利用家访的方法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假期安全工作,虽然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但是,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再是利用返校时间,调查班级在前段时间,私自洗澡的现象。对个别学生进行多次家访。以保假期安全。
通过各种方法,所任班级从未发生过溺水事故。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们,你们有哪些处理班级事物的小技巧或“小偏方”?
没当过老师,只做过学生。我们那时的老师都是老学究,上课不拿书本,直接叫学生翻到教材的笫几页笫几行,只字不错。所有人对老师包括村民都特尊重。如老师到谁家吃顿便饭都是无比的荣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