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我年轻的时候,在单位有这样一个感触!
单位那时流行一个口头语:“处长面目可憎,局长笑容可掬。”
想想也是。
每日白天追在我们后边,要资料,要进度,追项目的人是谁?每到夜里,出现在我们的噩梦里,拍着桌子训斥人的又是谁?就是那些让我们“朝思暮想”的处长啊!
处长大人们是具体工作的执行人。你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可不就得挨批。被领导呲对哭了的人,还真不仅仅局限于女同志。
我们单位那时候对工作要求特别严。各路报表不能出错,无论是文字还是数据,都必须精益求精,有根有据。否则出现问题就不是小事儿。所以处长们临阵督战,都非常认真仔细,最后再慎重地检查一下,然后掏出笔来,在每一页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我爱人他们单位也是这样。如果哪张图纸有问题,出了大事儿,那可弄不好,真得进去。因为造成的损失足够大呀。这种工程图纸还真不能有岔子。他们那里也是中层干部铁面督战。
但是大领导呢?比如说我们单位的局长,见面就笑容可掬了:“小同志,哪里人呀?哪个学校毕业的?”
有的时候,一个新来的职场小白,回答问题可能有点拘谨。局长还会笑着打个哈哈,开个玩笑。我们那儿有个刚从大学毕业来的新人,局长亲切地问他:“小伙子长的挺帅呀,有女朋友了吗?”
小伙子略带紧张地说:“没有。”过了一秒钟,脑子不知又怎么一转,说:“正打算有,正准备在发展。”
局长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看来帅小伙是女友太多,挑花眼了。”
其实局长和我们之间根本没有业务联系。所以他老人家犯不着跟我们拉脸。
但是,我以此类推,估计他们在面对处长的时候,就不是这么像吉祥物一样笑容可掬了。拍桌子瞪眼的情况也是有的。要不然处长们怎么会经常黑着脸从他的办公室出来,再跑到我们面前大发雷霆呢?
嗯,这就是多米诺骨牌啊!
…………………………………………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真正千万身家,亿万身家甚至是上那些“服不服”榜的大富豪?他们和我们的生活有毛线关系啊?
但是如果你和他们在一起,萍水相逢,点头之交的时候,他们还是愿意和普通人在一起聊聊天儿的。
聊什么呢?
“嗯,我去年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项目赔了7000万,一个项目盈利1.6个亿。”你觉得这个话题,对于一个工薪阶层人来说怎么接呢?你跟他说:“我去年上了两个班,一个班黄了,没给我赔偿金。一个班又入职了,一个月挣3500。”
这也不配套呀!所以人家当然礼节性地对你说:“哎,最近我挺困难的,工作压力大,经济大环境也不好……”
……………………………………………
我以前在一个培训机构工作过,主要就是讲点儿 企管方面的课。那时候好多院校,都爱联合培训机构组成个“工商管理课程”。草台班子遍地。
各种讲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为什么呢?我们国家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主,他们往往都是草莽英雄出身,摸着石头过河,从三四个人,七八杆枪起家,最后做成了一个比较像样的企业。实战经验他们都有,但是需要一些理论支持,也需要一些财会方面的技术,于是,这种班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这个草台班子比较low。
没有什么大型企业家到我们这儿来,让我们这些无名小辈培训一通的。人家常说的长江商学院啥的,我们达不到,我们相当于人家的A货。
但是A货也能使呀!企业不分大小,管理都是一套。很多运营方式也是相通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他们更需要技术支援,所以我们的生意还是不错的,反正只要你交了费,我们就愿意讲,我们这也是一种服务啊!
这里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我认识一个“羊老板”。他还真姓杨。他起家的故事比较传奇。有一天他正在街上瞎混(他以前就是个该溜子,对此人家不避讳)有个半熟脸的人跑来,问他能不能下礼拜帮着跑一趟货?羊老板就答应了,跑什么货呢?从坝上弄了一群羊,塞上火车送到保定,进行宰杀分批之后冷冻,再送回北京,这就是一趟。
这位大哥跟着跑了一次之后,心里就活络起来,敢情这一条线就能挣钱呀!于是他自己像模像样的也搞起了收羊贩运。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天津,北京已经开了八家涮肉馆了。他发现真正贩卖的利润不高。但是自己干涮肉餐馆就大有可为了。直接从产地采货,加工,饭馆的生意不错。已经成了连锁业态,他到我们这儿来学习学习这方面的经验。
羊老板非常客气,经常请我们这几个讲课的老师下馆子吃饭。可不是吃他们家的涮肉,是吃大饭。他经常开台子,送华子,带着我们在大酒店里可劲儿造。车接车送,手面挺大!
他非常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和那些也他处于不同行业的朋友,用羊老板的话说:“别看我是个卖羊肉的。羊肉之外的事儿,我也得了解了解。”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还给我送了一份礼品,是一个很昂贵的,国际名牌,羊绒披肩。一打听,我们这七位老师一人一块儿。
这位羊老板是个慷慨的大款,我们的学生要都像他这样就好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像他这样的学生,在我们所授课的企业家班里并不多。
那些身家比较大的老板,人家就是来听课的。捎带着和我们探讨一下学术上的问题,根本不进行额外的交流。
有时候我们在外面,中午凑在一块吃饭,这饭还是我们学校提供的,大伙儿一边吃一边聊点天,总得说些轻松的话题吧。
我记得有一个制药企业的老板,指着我的手表说:“你这个可不便宜呀!”我低头看了看,对她尴尬一笑,说:“这是结婚的时候,我一个亲戚送的,要搁在现在也买不起。这表我也不喜欢,但是它是人工动能的,定期就得带。”
那位企业家笑了笑,说:“那你买个摇表器啊!自己在家摇不就行了吗?”我尴尬的告诉她,像这种手表,我只有一块,用不着摇表器。您是有好多好多块吧?
企业家听了之后,点头嘿嘿直乐!
但是,这家伙一毛不拔。“做大衣柜不安拉手,成天抠门!”
有一次我们俩出去打车,我把她送到目的地,她连车费都不愿意结。因为她觉得我之所以给她打车,是因为我们学校的接送车辆没有到位,所以这个费用应当由我们学校出,不应该由她个人掏钱。
不过,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她一个珠光宝气的富婆,如此斤斤计较,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憋气!
…………………………………………
后来我想了想,其实人家也犯不着特别抠,也不是特别小气。就是因为人家觉得这事儿都是公对公的,我到你这来听课,学费都交了好几万呢,你还不得迎来送往,把我接待好了,凭什么让我掏钱?这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问题,和我个人没关系。
越是企业家,对服务水平越敏感。也许都是干管理的,大家都拥有那种特别清晰的思路,和特别到位的情商。不会把什么事情都往交情感情上想。咱们就是公对公,所以这位企业家这样做,我也能够理解。
至于私交,人家根本没想和咱发展。
我知道一些企业家,或者是那些普世中的成功人士。他们这种人把自己私交的圈子控制的很窄。
也就是说,要不然你和他们在事业上有关联,要不然你和他们完全是私人的感情,除此之外,那些所谓的泛泛应酬,他们都不搞。这也是很多会员俱乐部产生的原因,他们就连休闲放松,闲聊散心的时候,也不愿意看到,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应酬的闸门,一旦打开,拥进来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成百上千的人。
我知道一位企业家,应母校邀请,回到学校里给学弟学妹们讲讲课。课后一大帮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要跟他聊天。助理一看这情况,赶紧冲上去说:“下边还有一个重要会,车在外面等您呢。”
企业家听了这话,向大家抱拳拱手,告别离去。其实这是助理给他找个台阶下。对于师弟师妹的心情,他也能理解,不是找他帮着找工作的,就是找他帮着跑推荐的。
每天找他捐款,告帮人太多了,他实在是管不过来。作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或者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面对的都是这个情况。
面对公众,他们一律哭穷卖惨!在镜头前,不是和你谈自己起家时的艰辛,就是和你谈现在生活的忙碌,其实那些财富带来的享受呢?他们就焖得蜜了!
我倒觉得做这种大老板,没啥意思(当然人家觉得有意思)要是我,我倒愿意做个小老板。
我也想开个涮肉居,包子铺啥的。六七张桌子的那种。
我老伴儿说他退休之后,就想开个小超市。小小的那种,或者再开个小酒馆,卖点熟食凉菜,再加上两三种散酒。
每个月挣他个万把块钱的,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干个杯,聊个天儿,八个卦,吹个牛…… 对他们说:“上个月你猜我挣了多少钱,告诉你吧,又挣了一万多块!钞票砰砰响呀!咱这小日子真不错呀!”
你看,这不比一个大企业家,面目凝重的对你说:“我们正在筹措在港上市,这需要政策支持!”这种话题听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愉快多了!
所以,我觉得,还是小日子过起来,有滋有味,很是甘美!
一口烧鸡一口酒,好事儿啥啥咱都有!
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这可能是一种错觉。说句不好听的话,身价千万的老板之所以在我们面前哭穷,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价太低。
不信的话,当他们去面见投资人拉投资时,当他们去面见银行行长商业贷款时,或者当他们在亿万富豪的圈子里试图扩大人脉圈子时,他们会怎么说?——我们公司由于积极创新,管理科学,业绩年年攀升,利润一年比一年多……
仿佛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要成为世界首富,荣登《财富》杂志榜首了!
所以我们看到身价千万的老板在自己面前哭穷,真的不要误以为他们只喜欢哭穷,而是我们还没有到那个段位,值得他们在我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实力罢了。
这话是很难听,可是社会就这么现实!
现在来说说为什么我们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
这是因为大多数小老板们其实挣的钱并不是很多,只不过比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经济状况好一些。他们还未能完全脱离我们普通人的圈子,也暂时融入不了那些“大咖”的圈子,所以他们的自我价值在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在我们普通人的圈子里体现。
更重要的是,他们公司的经营,大小事务都往往需要他们亲力亲为,不像那些千万富豪可以招聘一些“高级管理者”来帮自己管理公司。所以小老板们需要亲自雇佣与管理我们这些普通打工者,他们要在我们面前表现得大方一点,其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在员工面前表现大方可以获得一种无形的成就感与优越感;其二是拉拢人心,毕竟员工才是公司里创造价值的主体,员工们见老板为人大方,当然会更加卖力些,从而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所以,不管是千万老板哭穷也好,还是小老板大方也罢,我们没必要太在意这些,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其它外界的很多人与事都不过只是浮云罢了!
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谢邀。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钱分分宝钱少更看破,这反映人的一种心态。身家干万的畗翁大款其实不是喊穷叫苦而是立足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着眼理财增值必须精打细算。反观有些刚脱贫致富的小老板手头有了一点钱就摆阔眩富显得比干万大老扳更大方。这也反映人的格局有大小,追求各不同。
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身价千万甚至上亿的老板确实“穷”,因为他们身上的现金不多,全部在项目里了。
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后最缺的是什么?是客户?是订单?都不是,是现金。
刚开始做生意时缺的是客户和订单,但打开市场后客户稳定了下来,基本订单也就有了,之后面临的是如何做大做强问题,这时缺的是现金。
做广告要钱、发工资要钱、采购设备要钱,规模越大要用钱的地方也就越多,但融资缺不那么容易。身价千万的老板指的是资产千万并不是现金千万,有的老板个人银行账户里连100万元的存款都没有,你找他借钱他就差直接给你看银行余额了,人家确实没现金,因为钱都在项目里、都在客户那里。
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是不允许资金躺在银行账户上发霉的,老板们追求的是每一分钱都能为其带来更多的收益,投资、扩大规模是实现收益的方式。你可能不知道很多老板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金流拿自己的房子、股权抵押,从银行借到钱后立马投入到生产之中,资金是上千万了、负债也快上千万了,手上的现金根本没有几个子。
这是有一定身价的老板爱哭穷的最重要原因,他们手上确实没有钱。当然,如果公司不做卖了的话还是能够拿回不少钱的,只是一直经营下去的话就不会有“很有钱”的时候,除非能够跨过现有阶层,比如能够上市了,但有多少家企业能达到上市的程度呢?微乎其微。
小老板为什么大方呢?两个原因。
一是生意刚有所起步后突然赚到了不少钱,这让他们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突然觉得自己有钱了。人性是希望得到认可的,有钱的小老板们急着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财力和成功,对人大方能够满足虚荣心。另外,在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大规模时手上的现金流还不算紧张。
二是招揽更多的生意。小老板大方可以向他人展现不缺钱的形象,通过口口相传让潜在的生意伙伴感到这家伙不缺钱、不会赖账,和他做生意放心。这是一种拿到更多订单的手段,并不是真正的钱多没地方用。就像很多老板即使租着也要开着大奔参加各类活动,大奔对他来说并不是交通工具而是向别人展示财力的道具,有那么点给自己打广告的意思。
因此,千万身价的老板看上去一毛不拔、刚赚到第一桶金的小老板看着反而更加大方的现象并没有什么奇怪,知道了内在逻辑后我相信题主应该能够理解了。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身家千万的老板喜欢哭穷,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一定是绝对的。为什么说不是绝对的呢?因为千万老板一般都是由百万老板发展而来的,一创业就成了千万老板的少之又少,百万老板只是千万老板的一个创业阶段而已,因此说不是绝对的。但也有其正确的一面。
千万老板哭穷,是因一百万只干百万的投资,身家千万时老板他干的是千万的投资,随着资产的增多,资产成本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此时千万老板不是哭穷,有的是真穷。不仅千万老板有穷时,万万老板,亿万老板也会有穷时,主要是有本钱了,扩大再生产的理念不一样了,赚钱的目标也不一样了。一般人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地产大亨恒大集团为什么会差钱呢?也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讲一下小老板为什么大方呢?主要是这部分小老板境界要求不太高,他可能白手起家,上了一百万己经够多的了,他也不想再奋斗了,不需再嫌更多的钱了,不需再扩大规模了,只要享受了,自己定义自己有钱了,因此很大方。
如果我哪天有钱了,那我一定是属于后者,钱够用就行,存在银行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钱够用了就没必要扩大规模了,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保持原有的规模,可用的钱会越来越多,生活会越过越好。
总的说来就是,老板在百万时和在千万时,心境是不一样的,因此表现形势就不一样了。
见过很多身家千万老板都喜欢哭穷,但是见过很多小老板却很大方,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一般来说,一个人最愿意让别人看到他有的东西,恰恰是他内心里觉得最缺千的东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