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拉客是为了,挣钱,不为看你脸色。对499个人好有一个人给差评500单也是差评效应。所以没必要对乘客好。
现在乘客上车我问都不问。到点下车。一句话没有。
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1,平台无底限偏袒乘客,对司机根本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2,为了抢占市场,对乘客价格过低。
3,平台抽成过高。
4,乘客被惯坏了,欺负司机不在少数。
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我是一名全职网约车司机,跑了快四万单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各大平台打价格战,搞一口价恶性竞争,平台给乘客的优惠算在司机头上,平台抽成不降反而提高,比如,在厦门市以十公里订单为列之前跑十公里,我们司机能得23~25左右,乘客付30左右,现在一口价跑十公里,司机得16~19块左右平台给乘客优惠三块左右,导致司机心理崩溃。(这样压榨态度会好?)
2.现在的乘客大多数没有时间观念,十个乘客八个都在家里面叫车,导致司机从远处开过来,还要等候乘客,早晚高峰人车密集,路边以及小区门口很难停车等候也容易被拍违停到至罚款,尤其是像那种单车道的上车点,后面来个车拼命的按喇叭,让司机怎么办?高峰期很多时候司机从一两公里开过来要个七八分钟乘客都还未到达上车点,你让司机怎么能不生气?司机给你打电话你还没出门或者在电梯里让司机等你三五分钟,你们想过没有司机从远处过来开个七八分钟到达上车点在等你几分钟你一单就浪费十几分钟能给你好脸色?(不要自己迟到,上车后就很硬气叫开快一点我赶时间,多加个称呼不然很可能不会鸟你,反而开的更慢)(这样态度会好?)
3.有的乘客非常的矫情,明明自己走二三十米就有大路,他非要定位在小巷子里面,让司机拐进去,在里面掉头再出来,还有就是让司机进小区,进地下停车场,定位在城中村里面的来个车都搓不开必须一方退的那种小巷子。小巷子各种违停的车,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占道的商户这些都会导致司机很难开,你看司机面无表情,实际心里面早都在问候你全家。当然特殊情况,你可以打电话给司机说清楚,司机也不会说什么,肯定也会耐心的开进来接你。
4 .不要在车内抽烟吃槟榔吃各种零食,早餐有的味道很重,有的会掉渣,你以为司机心里面很高兴吗?尤其是小孩子吃东西,座椅脚垫掉到哪里都是,素质差的穿着鞋在座垫上面踩来踩去全是脚印。成年人也不要上车就脱鞋把脚凳在前排座椅或者中控台司机和后面的乘客不希望你留下足迹。(这样服务态度会好?)
再多说几句,想要便宜那几块钱就把自己的定位定好,一口价订单不要一上车,各种要求司机(列;前面拐一下,我接个朋友,前面停一下,我买个早餐 等等等),安全把你送到你定位的地就行了,你要是对司机不满,可以要求靠边停车,重新打一辆就好了,没必要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尤其是那种当面说要投诉司机的,司机肯定会跳脚跟你吵,投诉下车回家,有空慢慢投诉,这都没关系尽量不要当面说投诉他,他会认为你在威胁他,我认为很多司机跑久了之后会心理扭曲容易暴躁,到时候对自己不利影响双方一天的心情最真诚的建议。
最后,祝愿每一位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祝福全国各地网约车师傅安安全全回家。
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我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对于我而言不存在态度越来越差,只是心情越来越差,这份工作已经做到毫无乐趣,每天行尸走肉一般。
我不会与客人发生争执,也不会服务态度不好,礼貌用语,礼貌问候还是必须要的,谁叫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呢!
当我到了目的地等上好几分钟,我不生气
客人一上车就催促快一点我赶时间,我不生气
高峰时段我拼命从车堆里挤到目的地时,客人已经走了,但客人不取消订单,我不生气
高峰时段接连发生在接驾途中取消订单,浪费几十分钟,我不生气
被平台无辜判责,我不生气
订单行程有20公里,我才得到25元钱,我不生气
客人把车子搞得乱七八糟,吃东西,抽烟,我不生气
……
因为,我要成佛了!
我心里骂娘,但我一脸慈祥
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因为差评和好评跟我这种只开普通的车的,一点关系没有。
好评又没钱
差评呢。顶多就是会麻烦点,钱还是不会少的。
甚至你不付车费,都有滴滴给司机垫付。
说白了,你的差评还是好评跟我没关系,也不会影响我。你要是上车直接把几张百元钞票拍我脸上,那我不介意态度好,说去哪去哪,
40分钟的车程就40块钱多点。态度好也不会给我加钱,那我态度好不好,只跟我的心情有关咯。
跟上班一样,
月薪给我8w,老板是我爹,我不介意24小时报道。随时出门等候差遣。
月薪就3000,那我就是老板的爹了。上班期间都不一定好好干呢。
为什么网约车司机态度越来越差?难道是没人给差评吗?
你去试试专车,你就知道司机的态度是多么的好。价格决定的。拿着10块钱坐车几公里,我真想不到还要什么好的服务?摩托车起步价都10块钱啦[偷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