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是村里赚不到钱还是养殖赚不了钱呢各位提提意见!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精彩!我在家养殖母猪,照平常人这样计算,一头下十几个,一年就算两窝仔,也有三十几只,过年出栏后,一头1000多元,一年随便几万元,如果十头母猪,可以卖几十万元,百头母猪,几百万元,……那么为什么农村人宁愿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今天我具体谈谈农村人宁愿打工为什么也不家搞养殖?

我在家养母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几年,猪价高峰时,一窝猪仔10个卖过20000多元,昨年7个猪仔喂肥出栏,卖了16000多元,除去饲料钱20000元,倒亏4000元,幸好不要本钱,不算人工钱,反正亏本,就不急着配种,所以去年只配了一窝猪。今年猪又产仔了,这回怪了,从昨天晚上7点产仔,晚上11点胞衣下来前,只有1个猪仔,到了胞衣下来,我们就睡觉了,早上起床后,又多了一个了猪仔在吃奶,好家伙,又下了一个,到早上9:30分时候,又生了一个,我以为还要生,一直守着不能动,直到中午,没动静,总共才下了3个猪仔,又是气又是恨,翻开书本找原因,原来是配种时间早晚出了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总之,不是我往年打工赚了一点钱,也就经不起这么折腾了!所以农村人为什么要打工不搞养殖!

我侄儿子周明他很年轻,是个八十年代出生的高中生,在外面打工挣了一点钱回来,包了一个大型养殖场养猪,正遇猪价高峰时,他发了大财,亲朋好友都来恭贺他,他自己也兴高彩烈扩建自己的养猪场,还在南充一中买了一套房子,9千多元一平米,给了首付,月月还房代,可是去年等到猪价降下来的时候,他哭了,辛辛苦苦喂一条猪,还不够本钱,更不用说饲料钱,于是欠了别人的帐,偷偷地去打工了,事后,我问我姐,我侄儿周明搞养殖还是把钱挣到了,在南充买了一套房子,哪知我姐说:“买房是她自己打工赚的钱。你问侄儿周明他给钱没有?”哦!我还以为周明养猪赚的钱!充分说明在农村搞养殖先要作好失败的准备,再说赚钱,只有勤实肯干,努力学好养殖技术,才能创业成功。

只有农村人才知道搞养殖不容易,搞养殖不如打工,打工就出个人,一年也能搞个几万元,所以农村人宁愿打工却不愿搞养殖,喜欢就关注我互相学习,欢迎留言,谢谢大家!

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我家是农村的,父母养蚕20多年了,每年也有15万左右的收入,但是我却不愿在家养蚕,宁愿在外面上班2000多元一个月。因为养蚕实在太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吃不了那种苦。

这里是四川大凉山,我们县是世界第一蚕丝被大县,蚕丝质量达到7A级,是世界最好的蚕丝,而这边的蚕丝也是出口国外的。由于全县都发展蚕桑产业,蚕茧价格在全国都算高的,今年均价是52元一公斤,有可能还有二次计算补贴,最贵的能达到56元一公斤。

我家每年养蚕80张左右,分五季养殖,从蚕蛋到蚕茧大约45天,而我们这边的农民有95%都养蚕,平均每户养蚕年收入7.9万元。我家算是养得多的,每年蚕茧收入15万左右,2018年蚕茧收入有19万元,那一年价格好,蚕茧也好。

我家的蚕房就有400多个平方,每年4月份开始养蚕,一直养到10月份结束。其余时间基本没有农忙,都是休息期。冬天需要剪桑枝,管理桑树。养蚕期间农活比较多,也非常累,每一季都要请短期工人打桑叶。

蚕蛋是蚕农到县上订购的,统一发放。需要支付蚕种钱,如果养得很多的就免费。每家都有小蚕共育室,把蚕蛋孵化出来,慢慢养大。蚕要经过四次休眠期,会脱皮变化。经过了第四次眠期之后,蚕宝宝就会大口大口吃桑叶,连续6天左右不停地吃,生长速度也很快,一天一个样。

这6天时间也是我们蚕农的噩梦期,因为蚕需要吃很多桑叶,我们根本摘不回来那么多桑叶给它们吃。又不能饿着它们,会影响蚕茧的质量。所以就请人打桑叶,一天需要3000多斤桑叶。

我们这边打桑叶二三四季每斤3毛钱,帮忙运回家的还要贵一些。我家请的工人每天能挣300多元,连续做五六天就挣1500元以上。每家的价格都差不多,而我家有时候一次请四五个人打桑叶。一季下来要花掉8000元请人工的费用。

即使5天时间就花出去8000元给工人,但是也值得,把蚕养出来才是大事。这几天就在家喂蚕桑叶,管理蚕宝宝,只要它不生病,安全上茧,看见密密麻麻的蚕茧心里就放心了。

最累的时候就是那两周,坚持下来了就有三四万收入,除去工人的七八千块还有两三万。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养蚕是比较好的出路。因为我能这边主要产业就是蚕桑,我们村就有蚕茧收购站,县里还有大型丝绸公司,所以农民不用担心销路。

根据每家的蚕茧质量进行测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需要抽样检查,涉及很多专业知识,这里我不做详细解释。总之蚕茧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我小时候就看到父母养蚕,也和他们一起养,上学那会回家后都得去地里摘桑叶。后来到外面工作了,我很少回家,也没养蚕了。有一年我失业回家又养了一年,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养蚕最重要的是防治病害,各种消毒剂、石灰、漂白粉、蚕药都要按时施放。桑叶不能有雨水露水,不能发热,否则蚕吃了要生病。有人不知道桑叶会发热,因为几千斤桑叶堆在一起,叶子会呼吸,开始产生热量,一会儿就烫得不行。这个只有农民才最了解。所以我们每天要把桑叶翻很多遍,不能让它变热,否则蚕吃了全生病。

别看蚕那么小,它们还要喝水。我们把药剂兑水装进喷雾器里,再喷到桑叶上,让桑叶上充满药水再喂给蚕宝宝吃,这样能增强蚕的抗病能力。喂了水的蚕又大又好,蚕丝质量也好。没有喂水的蚕个头小一点,茧子也小。还有很多养蚕技巧,当地农民最清楚。

我家的桑树地就有20多亩,我们一个镇有30多万亩桑树地,几座山都是桑树。还被搞成旅游区,外地游客很多去参观,购买蚕丝被。春季还有好吃的桑葚。

虽然养蚕能赚到钱,年轻人却没几个愿意在家乡养蚕。现在只剩父母那一辈人在养,年轻人都去外面发展。就算在家养蚕一年能赚10万,在外打工只能赚3万元,也选择在外面打工。家里那种苦没几个人吃得起。

我养了一年的蚕,和父母一起干活,忙的时候凌晨三点起来喂蚕,晚上10点多才休息,一天都在努力干活,还请了3个人帮忙才勉强忙出来。过了那几天真的要好好休息一下,实在太累了。

如今农村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我们这边也有人不养蚕了,有养猪的,养鸡,养鱼,种果树,种其他作物。但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农村发展,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亲戚在家搞养殖5年欠债40万元,被迫打工5年,还清债款。他用自己辛酸的经历提醒农村人,外出打工,可别在家搞养殖。

亲戚今年40岁,有一个儿子,三口之家,种着1o多亩耕地。

按理说,这样的农村家庭,两个大人,有着不少地。农忙种好责任田,农闲男的在家门口打点工,女的在家干点杂活,两人挣钱一人花,日子虽然过的不多殷实,但也能红红火火。

可朋友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他一心想干的事情,在村里混出个人模狗样。

镇上有个做饲料生意的,知道他的想法,便动员他养殖肉鸡,给他列举出了好多家靠养鸡发家致富的例子。

最让朋友觉得可靠的,对方可以包鸡苗,包防疫,包销售,只要按他提供的模式做,无本生意,一年发家致富不是梦。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加盟对方的养鸡模式。

妻子及老岳父都劝他,千万别这样,看到好的一面,更要想的坏的一面。

养殖业有句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足见养殖业的风险。

要是好干,农村还有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挣钱,谁不知在家好过?

正在憧憬养鸡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日子的他,哪里能够听进亲人的良言相劝。

摸着石头过河。先在自家的庭院里养了2000只,饲料销售户真象如他说的那样,送鸡苗,送疫苗,送技术员,送销售。

短短几十天,除去给饲养销售户的一切费用,挣了好几千元。

这让亲戚感觉到了饲养肉鸡是一项不用本,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发家致富项目。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激发了他干大干強的热情。

他求亲靠友跑贷款,借钱,投资好几十万元,在他的承包地里建起了一个高标准自动化的养鸡大棚,引进了1万多只鸡苗。

养殖业有句话,宁养贵鸡,不喂贵料。

可对他来说,那年鸡苗也贵,饲料也贵,鸡也长的好。

正当他美美的做着发财梦时,突如其来的非碘,给他来个当头一棒。

出栏的鸡没人要,抱着等等的心理,过了非常时期再卖,谁知等了十天半个月,一看,再撑下去,得赔大钱。

于是,他把鸡低价卖给了街头上的宰杀户,他和妻子也开着车,走村串户,沿街叫卖。

卖了20多天,才把鸡卖完。一算账,赔了不到20万。

不怨自己,怨市场。做事哪有一帆风顺的事。

从头再来。抱着这种心态,他又引进了10000万鸡苗进行饲养。

谁知养到中途,因管理不善,一场大火,正在喂养的鸡全都完完。

墙倒众人推。得知他的情况后,银行的信贷员上门催还贷款,饲料大户上门要鸡苗,料钱,亲戚们围门要借款。

钱不够,贷高息。这样不要紧,他把自己拖入了拔不出腿的沼泽地。

最后逼的没法,痛心思痛,他带着妻子孩子跑了。

地被人给种充欠账了,房子被人给占了,鸡棚让人打钱修好包给别人用了。

后来听他的家人说,他和妻子在南方的一家制板厂打工,两人一个月能挣1万5千元。

头段时间见到他,才40出头的他,面色灰暗憔悴,象5o多岁的人。

他告诉我,在外5年,用挣来的钱还清了所有外债。兑回了地,房子。

处理完这些事,他还带着妻子孩子去南方打工。

说起养鸡和打工的辛酸,他说,农村养殖投资大,风险大,套路深。不如打工,只需出力,省事,省心。

他还告诫农村的朋友,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没有过硬的管理技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千万不要入养殖这个行业。因为你不干起,拖不起,赔不起。光有满腔热情是不行,干不好一踏涂地。

对于大多数农村人来说,搞养殖不如打工相宜。

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这个问题我来说一下,我有一哥们事业有成,现回老家搞养殖,从最初的养牛变成养羊,养羊变成养猪,到现在的负债300多万,人生一塌糊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慢慢讲来。

事情是这么回事,我这哥们属于早期进城,倒招城中村,后来城中村开发,分了2套房又分了一百多万。不知怎么想的,想靠养殖发大财,把五金店都转了,连带一百万共凑了小200万,信心满满的回老家创业去了。因他的老家是山区,建养殖场到没有费什么周折,没多长时间建起来了,然后买母牛繁殖饲养,等于是自繁自养吧,不知怎么搞的,老是死牛,饲草涨价,可能是闲周期长,也没挣到钱,反正是放弃了。开始养羊,没准羊吃的少,好饲养,周期短,又看上养羊了,在原址上把牛卖了,改建羊场,心想这回该挣钱了吧,没成想羊也没弄成,不知听了谁的话养猪。说养猪来钱快,说谁谁养猪一年挣了几百万上千万,不听劝阻,把羊全部处理大搞养猪场。那时候猪肉价确实挺贵的,确实有发财的不在少数。

身边好多朋友劝他,安心做一种养殖,不要今年养牛明年养羊,看到猪价高又养猪。好良言难劝呀,后果可想而知了,养牛养羊基本上没有赔什么钱,自打养上猪,猪肉一直掉价,就没赶上价高过,一直赔钱,赔到现在,大约三百万了。整个人也没有往日的风光,一天天无精打彩。整天见人就说,猪肉什么时候能涨上去,都快半疯了。现在猪肉是很难在涨了,都劝他认赔钱吧,赶紧别在养了,在养赔的更多。可不听啊,还在幻想靠养猪发财。要是把养猪的干劲养牛养羊,我想应该早挣钱了,也不至于赔这么多钱。

所以说呀,农村农民宁可打工求稳,也別挣风险太大的养殖业,不是说养殖不挣钱,有挣大钱的毕竟是少数。一没有技术,对市场走向把握不对,是很难成功的。不如打工求稳,农民老百姓挣的起赔不起呀。有句话说,家有万贯家财,带毛的不算。就是这个理。牛羊鸡猪,价格浮动太大,不好把握预料。农民兄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搞养殖,挣钱了自然是好,可万一赔了,想翻身可就难了。

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农村有不同的回答。

在粮食主产区,通过粮食转化,在家搞养殖是完全可以的。自己种的粮食减少一道交易,搞养殖更有优势。养殖成本会低于购买粮食或饲料养殖的。

要是在茶叶、柑橘、药材等多种经济主产区,没有粮食搞养殖。如果依赖购买粮食或饲料搞养殖,我本就会增加。

当然,农村人出来打工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人均耕地少(常说的人多田少),必须通过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第二种情况是季节性打工,就是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第三种是失地农民,他们的土地或被征用,或被转让,通过打工增加收入。

外出打工,村里劳动力也是很有限的。如果不懂养殖技术,搞养殖也是限有风险,甚至赚不了钱的。只有掌握了养殖技术,懂得怎样养殖,怎样能高产,在家搞养殖也是可以的。

农村人为何出来打工却不在家搞养殖?

人们常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农村人之所以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在家搞养殖,实属无奈之举,要是养殖有这么容易就能赚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出去谋生,这一切都只不过是生活所迫而已。

很多人估计是致富经看多了,就误以为养殖不但很轻松,而且赚钱快,是农村人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殊不知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实际上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养殖不但很累,而且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加上投入高、风险大,要是运气不好,遇到瘟疫等突发情况,就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农村人宁愿外出打工,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家搞养殖。

曾经听我叔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好没有好好在外打工,非要跑回家养鸡,钱没挣到不说,还把辛辛苦苦攒下的几十万给亏没了,其中的辛酸和苦辣,估计只有自己清楚。

早在2010年的时候,我的老家特别盛行“包山头”养殖,很多人因为入行早,多少都赚了点钱,我叔一直在外打工,想回家发展,也看好了这一商机,就回来在老家承包了将近一百亩的山头搞林下养殖。

刚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叔意气风发,信心十足,觉得这么好的项目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也一心想要把养殖这项事业发展壮大,从而在老家立足。

经过协商,我叔直接就签下了15年的承包合同,可惜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等他真正走进大山里,想要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时,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那么远。

为了能够凑足前期投资的费用,我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不顾家人的反对,把在城里的房子给卖了,带着我舅妈和五十万现金,准备以后在这片山里扎根好好大干一场。

刚开始还好,夫妻二人还是很有信心干好的,但是随着干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养殖的鸡虽然肉质很好,但是价格完全占不到半点优势,销路成了一个大问题,夫妻二人开始互相抱怨。

而在2014年的时候,他们家的养殖场发生了一场瘟疫,养殖的鸡直接损失过半。这下夫妻二人矛盾更大了,来山里辛辛苦苦干了几年,吃不好睡不好不说,冬天还要忍受孤独与寒冷。

现在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还倒亏了一大笔,两人心里都没有底,打起了退堂鼓,可是无奈承包期限签了15年,这笔费用别人肯定不会退,再说还有剩余的鸡也还没有处理,无奈两人只好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走下去。

终于在2015年的时候,行情好了一点,外地很多富商也都想加入这个行业,我叔联系好了买家,把自己的养殖场全部给转了出去。最后算下来,辛辛苦苦干五年,一分钱没有赚,还亏几十万,你说划算不划算。

再后来,我老家凡是养殖的,基本都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几百万打水漂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看起来我舅算是明智的了,及时止损,亏得还不算太多。

当然了,养殖也有赚钱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加上人家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又会管理,赚钱也是在情理之中,只是可怜了后来这些盲目跟风的人,一个比一个亏得惨。

事实上,要想做好养殖,并不能凭借一个人的满腔热血,而是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否则要想靠养殖赚钱,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首先,地理位置必须要选好,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这是减少后期投入最基本的条件

要是养殖的地方远离水源,交通也不便利,那么每天光解决水源和食物问题都是一大笔开支,别说赚钱了,不饿死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说,养殖在选址上面,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的地方,不过这些地方,大多数已经被别人给先占领了,遇到的几率很小。

其次,自己要有养殖的相关技术,并且对于养殖的家禽家畜生病,也懂得简单的治疗和处理,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出现。

养殖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出现传染性疾病,一旦出现一次,那么有可能这一批养殖的家禽将会全军覆没,导致辛辛苦苦的付出颗粒无收,这样的损失无论是谁都承受不起。

还有平时动物生病了,自己懂得简单的治疗方法,也能够很好的减少损失,不然养殖的数量大了,动不动就要请兽医,这笔开支可不是小数目。

再有,要有相应的人脉资源,养殖除了现有技术有产量,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好的销路,没有好的销路,什么都是空话,养的东西卖不出去,也是只有亏本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不愁销路的养殖场无论经历什么风浪,都能够坚持下来,而没有销路的养殖场随便经历一点小风浪就直接倒闭的原因所在。

因此,做养殖,人脉资源也很重要,只要你把人脉资源这块解决了,没有了销路的后顾之忧,那么其它的就只管把养殖技术给搞好,管理好,就可以坐等收钱了。

最后,养殖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其中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辛,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还要能够吃苦耐劳,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这需要很大的毅力。

总的来说,养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做好它,以上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也使得那些跟风的人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真正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写在最后

养殖这个行业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不但辛苦不说,而且很难成功,因此很多农村人宁愿外出打工,我不在家搞养殖,毕竟有了前车之鉴,有的钱没赚到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自然没有人愿意做。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做什么行业,成功都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超越同行,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的话,只有被淘汰的份,这也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所以要想成功,还得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