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我个人认为包容地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昨晚上我问他!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成绩优秀,在全班第一还得了不少奖金和荣誉证书!哪知道他回答:让你大吃一惊!我大学毕业后到工厂上班,每个月都领工资!真是服了!所以不管他做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完成!我们作父母的支持!谢谢大家,欢迎点评!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我有一个弟弟比我小5岁,确实不是学习的料,读完初三就说不想上了,不管怎么劝就是死活不愿意参加中考,说是考了也考不上。我妈每次给我开家长会都是一顿表扬,给我弟开会则每次都是批评。过年走亲戚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拿我们俩个作比较,你看你哥学习多好,跟你哥多学习,将来也考个好大学。每次听到这,我弟弟就有点不高兴,用他的话说,他一直都活在我的“阴影”之下。
虽然是一个父母生的,但我们俩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很喜欢打篮球,喜欢对抗型的运动;我则刚好相反,我更喜欢安静的环境,闲下来的时间更愿意看看书或者下象棋,我拉他下象棋,他没有能静下心坐下来完整下三局的。这种性格也反映到了学习上,我经常帮他辅导作业,老实说脑子其实很聪明,但就是不愿意放在学习上。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坐不住,我给他讲题,他眼睛看着书,但是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又想喝水,反正心思就没放学习上。我让他做暑假作业,他不知道哪找到一份答案,没多久就抄了完了。
有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痛苦”,上课听不懂,听不进去,还经常被老师批评,人坐在教室里心不在教室,每天上课就像被捆住了,不学习耗也得耗一天,这种感觉确实难受。大道理都懂,确实学不进去也没办法,哪怕上完高中也考不上什么大学,后来我父母也接受了,上学这条路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吧!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说一说我的儿子成长的一些经历,我的儿子今年30岁,他的小学,成绩平平,贪玩儿,不爱学习。虽然我是老师,可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我的工作也忙,孩子还不爱学习,也就随其自然了,到了中学,成绩更是一塌糊涂了,最后勉强进了一所普通高中,不到三个月孩子和我哭着说他不是读书的料,除了语文其他学科跟听“天书”似的什么都不会,理科成绩都是一位数,放生吧!别让我学习了!作为老师的我非常理解孩子,但是作为家长的我没有选择放弃,我严厉的告诉孩子,你现在的年龄可以没有成绩,但是不可以离开学校(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我怕他学坏了,只要他该读书的年龄留在学校即使没有成绩我都能接受,也就是说,我内心是接受了他没有学习成绩),并且告诉孩子,只要你继续上学有没有成绩我都不会批评你。
就这样他安心的回到了学校,但是接下来,我给他找了各科的辅导老师,一有时间就一对一的辅导,并且只要我有时间都是全程陪伴,我看我的教案,他学他的习,偶尔我会陪孩子谈谈心,谈谈他喜欢的事儿,不太谈学习,刚开始的时候他有些反感,半年后各科成绩都进入两位数,但还是不及格,不过接下来我俩再谈心的时候就偶尔谈到学习了,儿子你发现没有,你现在只努力了一点点,你的成绩就上来了一截儿,我相信只要你再认真一些你还会进步的,孩子听我这么说他很反感,但是在我的诱导,陪伴,鼓励下他真的再努力尝试。他也真的在提高成绩,每次月考成绩出来时我都本着,发现没儿子你在进步,而且你比你前边的同学的成绩就差一个判断题,就这样到了高二的下半年,基本不用我说什么了,他开始自己主动学习到深夜,有时需要我催了睡觉,最后他考了一所一本大约,并且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地方公务员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轻易不要放弃,即便放弃,作为家长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说出来,学习是苦的,要让孩子感觉到:再苦——有妈妈陪着你!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说说我女儿的故事吧~
女儿24了,今年大学毕业。去年年底她自己找了一家上司公司,并得到了实习的机会。今年七月被正式留用,且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了真正的小白领。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回想她的求学之路,真是感慨万千啊~幼儿班的时候就学了珠心算,很神奇,数字还在跳动答案已在心中。一度也曾自以为她是个天才,哈哈。四年级之前,她一直是重点学校重点班里中等偏下一点的学生。班主任是个数学老师,非常喜欢她,说她聪明,善良,不自私。。像男孩子,没有花多少努力,却也不会太落后。。等哪天开窍了,就会突飞猛进。让我们放心她会托着她走,也让我们多鼓励。五年级的时候,突然换了班主任,也换了数学老师。开学摸底考试,直接把她踢出了数学强化班,从此噩梦开始~也许这个陌生的老师是没有错的,是公平的。但是对一个小小年纪的她来说是无法及时转过弯来的。。渐渐地,她对数学失去信心。。最后听见这个老师的声音都觉得很惶恐。这以后初中,高中,她的数学再没有满过60分。期间数年,我们想尽办法,报了无数补习,一对一都无法让她的数学有一点点的进步,真心非常遗憾!
没办法,数学几乎是放弃的。所幸除数学之外其他科目,成绩不算很优秀,也都过得了眼。最突出的是英语。也许她自己也清楚这样的数学会影响她以后得考学,所以她在高中毕业之前几乎拿到了所有英语的考证,其中最了不起的GRE750分和同声翻译资格证书。于是,每次升学都是靠着英语及其他的加分来弥补数学的分数。有时我真的非常为她骄傲!
想说孩子的心是脆弱的,家长不是只管吃住,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然后自以为掏心掏肺为了他们,就是好家长。十指有长短,但每根手指都是有用的。真正意义的疼惜他们,做好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老师是否也应该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不要过分溺爱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要嫌弃成绩不好的他们。。谁知道呢?最优秀的学生也可能高考落榜,最差劲的孩子也可能最终带领一大批好学生创业。。
读书学习受教育真正的意义是让人知书达理。所以即使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也可以换种方式让他明事理~不要失望,放弃。也不是包容,放任。而是关爱,了解和信任!愿天下家庭都圆满幸福!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教育不仅仅是读书学习,还包括如何让孩子做一个人。虽然说学习不是靠天赋,但在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学生在读书方面就是不开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失望的放弃孩子,我们还是应该要包容的接受,让他们发挥自身的特长,用不一样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二舅家的表弟就是大家所说的那种不是读书料子的人,上小学期间连续丢了5个书包,找学校连续买了好几次课本,原因就是他经常上学容易把书包搞丢掉,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书包到底在哪里,上初中的时候大家努力的学习,拼命的准备中考,他却在班级上做起了小生意买东西,经常被他父母打骂,但无论怎么管教都是无济于事,于是他的父母也就不再管问他的学习,但抛给了他一句话:书读不好没关系,但你一定要好好给我做人!
于是在中考结束后,他也没有继续读职高或者私立高中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不是读书的料,一看到书头就发晕,想睡觉,我还是换条路走吧!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和门口的亲戚一起去了深圳打工,在打工期间认识了很多人,干了几年之后在深圳开起了外贸公司,就专门做那种小电器出口,听说现在也是资产几千万,成了我们当地的小土豪,他没有选择读书,而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方式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当孩子的确读书无望时,也不要过于的焦虑,更不要逼着孩子去拼命学习,这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可以顺势引导孩子发挥其他的特长,比如学一门技术或者专业等,哪怕是先从一线工作干起,只要努力踏实好好做人,总是有机会出现的。
孩子是自己的,既然生养了,在任何时候也都不要失望的放弃,这是责任,不读书但一定要教会做人做事,这是给孩子生路。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先说我的答案:我愿意包容的接受。我女儿初二的时候告诉我,妈妈,你不要对我有太高的期待,我终究会是个平凡的人。我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很平凡的生活。那个时候,我每天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带着她马不停蹄的奔波在各种培训班,学习各种技能,把孩子和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关系特别紧张。就是孩子的这几句把我喊醒了,我扪心自问,确实,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这个问题换个方式问,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是成功的精英人士你愿意接受吗?我想百分之百的孩子都愿意接受。孩子对父母的包容远远要超越父母对子女的包容度。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总会对他们有太多期待与希望。总觉得咱们的孩子是最棒的,最完美的,他们无所不能,世界的美好都和他们有关。其实那就是咱们做父母的自己的臆想。
等孩子初中以后,他们叛逆,自我,谁也不在乎,我们又会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气人。当然,这个时候孩子的功课说实话,咱们也辅导不了多少了,因为咱们也不会😊
高中呢?有多少爹娘能把孩子的作业题看明白的?我反正是不行。孩子在高中时期不止是学业你控制不了,他们的人生也开始离你越来越远了,三年后他们奔向远方,过他们自己的生活,父母说白了在他们的人生中也会成为最熟悉的过客。你所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看看他怎么样,问问他是不是吃的好穿到暖……虽仅此而已,但我相信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爸爸妈妈,我们是过客,我们也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孩子的未来有百万种可能,父母要接受他们每一种可能啊。我记得老舍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哪怕我的儿子以后拉黄包车,哪怕我的女儿以后卖大腿,只要他们觉得开心,我也愿意。看,这就是接受。我虽然接受不了孩子卖大腿,但是我愿意包容的接受我的孩子是个平凡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