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杨再兴是一个正史比演义更猛的武将,但他并不是天波府杨家将后人。
杨再兴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部将。这是一个真实的武将,而且历史上的杨再兴要比演义小说中的更厉害,是个驰骋万军中的猛将,正史有记载的四大百人斩之一。
杨再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杨家将后人?在演义小说中,经常都会把杨再兴设定为杨家将后人。
演义小说中的杨再兴在《说岳全传》之中,就说过杨再兴是杨家将后人。
杨再兴初次出场,是与罗延庆一起在大相国寺闲听评话。听到说书先生说到杨令公父子九人闯幽州,杨再兴大喜,赏了两锭银子,只因这是说的他先祖父子九人,百万军中没有敌手。再到后来岳飞大战杨再兴之时,岳飞因久战不下,杨六郎梦传他杀手锏,说杨再兴是他的玄孙。玄孙也就是四世孙,杨延昭之后依次是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也就是杨再兴是杨怀玉的儿子。
在明清时期的杨家将中,就是传承到杨怀玉。在宋神宗时期因朝廷不容,杨怀玉就带着杨文广隐居到了太行山,不再为朝廷出力。因此,清朝的《说岳》杨再兴承袭了这一个说法,他是杨怀玉的儿子,杨六郎的玄孙。
随着杨家将的故事的传播,又增加了几代的故事。杨怀玉之后又有杨士瀚、杨金豹、杨满堂三代,在《杨满堂除奸》的结局之时也有说过杨满堂的儿子是杨再兴,是杨家的又一代英雄。其实,在最初还有一部是《杨再兴寻父》,是在杨金豹之后,在这里杨再兴是杨金豹儿子,不过这本书并没整理出来,就失传了。
总之,在这些演义评书中,杨再兴都是杨家将之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是杨再兴曾孙,使用杨家枪法,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历史上的杨再兴在《说岳》中,杨再兴也就是上中等实力,在历史上他就更猛了。
杨再兴原是曹成部将,跟随他占据道州。岳飞征讨曹成之时,派出张宪先去攻打莫邪关,张宪帐下有猛将郭进,他与旗头两人先登破关,赢得了这一战。等官军进城之后,岳飞部下第五将韩顺夫见贼军已然溃散,就下令部下解鞍卸甲,还以俘虏的妇女助兴恣意狂饮。杨再兴趁势袭击,大败正在饮酒的官军,韩顺夫也被杨再兴斩掉一条手臂,重伤而死。不过,这个韩顺夫也不像是什么正经武将,被斩也是罪有应得。
韩顺夫死后,岳飞再派张宪、王经去攻打杨再兴。杨再兴接战,再次斩杀岳飞的亲弟弟岳翻。不过,杨再兴没能挡住张宪的后续攻击,被官军追击之下,走投无路跳入深涧。张宪本想直接杀掉杨再兴,他大叫我是好汉,要见岳飞。岳飞见到杨再兴后,惊奇他的相貌,没有为弟弟报仇斩杀他,而是亲自解开了他的束缚,说你是个好汉,我不杀你,以后当以忠义报效国家。杨再兴深感岳飞之忠义,成了他部下一员最善战的猛将。
在平贼寇战伪齐之战中,杨再兴屡屡奋勇在前。真正让杨再兴扬名于世的还是与金军之战,在万军之中,他单骑冲锋,要去擒拿金军主帅完颜宗弼,最终虽没有捉到却是连杀数百人返回。这个不是演义小说,而是《宋史》记载的,“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这里就算杀数百人有夸张,但单骑入阵却是真实存在的,《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也有记载:“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
这场大战后,杨再兴再次带军血战小商桥。虽是面对金国大军,杨再兴依然带人杀金军士兵二千多人,以及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一百人。到最后,杨再兴满身都是箭矢,依然奋勇冲杀,直至最后战死。等杨再兴战死后,金军烧毁了他的尸体,身上的箭镞竟然有两升之多。
杨再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杨再兴虽然也是姓杨,但根据一些相关记载来看,他并不是天波府杨家将后人。
在《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中有记载: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杨邦乂是北宋末年官员,吉水县杨家庄(今江西吉安)人,也是一个高风亮节之人。在金军入侵之时,杜充等人望风而降,杨邦乂却是迎难而上,被俘后仍是忠贞不屈,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金兀术几次派人劝降,杨邦乂都是怒骂痛斥,最终被金兀术剖心而死。
《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是什么?就是赵构在郾城之战时写给岳飞的书信。虽然这个跋是出于元代学者虞集的《道园学古录》,但依然是可以信服的。因为在《道园学古录》中还有《送杨拱辰序》,记载了杨拱辰是杨邦乂五世孙,而虞集与杨拱辰是好友,是了解他们家族的。元朝和宋朝相差又并不远,杨拱辰是杨邦乂五世孙,前几代的世系不至于弄错。另外,在《鸿山杨氏家谱》中也有说杨再兴是杨邦乂季子,与虞集的记载是相吻合的。按照这个来说,杨再兴就是杨邦乂的儿子,也就是江西人。
天波府杨家将没有演义中那么多代,在历史上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名将。其后,杨家就没有什么名将了。不过,欧阳修写过一篇《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里面的杨琪就是杨家后人,他的祖父就是杨业的弟弟杨重勋。再往后还有杨琪的儿子杨畋,还是比较有名的,官做到了龙图阁直学士,与王安石、苏辙都是好友。另外,在杨琪、杨畋的墓志铭上都有记述杨家将,而且都表明了杨家将是麟州新秦人,也就是陕西人。
杨再兴是江西人,天波府杨家将却是陕西人,所以杨再兴不是杨家将后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杨再兴是岳飞部将,也就是说岳飞帐下的猛将杨再兴并不像演义中的一样是天波府后人。在北宋末南宋初,是有好几个杨再兴的,还有个瑶人首领叫杨再兴,是湖南人。也有可能杨家将确实有一个杨再兴,因为杨家将家族还是很庞大的,杨业也确实有七个儿子,不过并不是岳飞部下血战小商桥的杨再兴了。
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小说《说岳全传》里,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起初跟随曹成为山贼,使一杆长枪,武艺十分高强,被誉为"百万军中第一人"。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杨康的父亲杨铁心也说自己是杨再兴将军的后人,被丘处机说是杨家将满门忠烈。
首先要说的是杨再兴是一个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载: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宋史》对杨家着墨不多。杨业、杨延昭(杨业之长子)、杨文广(杨延昭三子)确实存在,其余如穆桂英及杨排风等皆是杜撰出来的,并不存在于《宋史》等史实中。杨文广以后,杨家后人显见于册。
南宋时期著名的杨再兴有四人,第一个是湖南杨再兴,湖南新宁盆溪人,南宋武冈军瑶人首领,农民起义领袖,率九十团侗瑶造反,起义失败被杀。第二个是河南杨再兴,河南相州汤阴人,为南宋著名抗金名将,知名度最高,为岳飞有关的演义、戏剧、评书中杨再兴之原型。初为流寇曹成将,绍兴二年岳飞击破曹成后随为岳军统制。绍兴十年战死小商桥。第三个是吉水杨再兴 ,祖籍江西吉水杨家庄,因战乱随宋廷南迁临安,为南宋著名抗金英烈杨邦乂与刘氏的第三子,为父报仇从岳飞北伐抗金,未几而战死。第四个太原杨再兴,山西太原人,号杨铁枪,这个是杨家将后人,金兵入侵时为宋军主帅,他抗金时间在岳飞死后,未战死。
由此可见,岳飞部将杨再兴是河南杨再兴。杨家将后人是太原杨再兴,两个不是一个人。
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近日有网友提问:看了《说岳全传》,杨家枪的传人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冲锋陷阵,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但是杨再兴据说出身于山贼。那么,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再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1、史书中的杨再兴是什么样
据史书记载,杨再兴确实曾是山贼曹成的部下。岳飞奉命讨贼时,岳飞部将韩顺夫攻入莫邪关后解鞍卸甲,大吃大喝,还弄来一帮美女歌舞助兴。杨再兴则趁机率山贼冲入大营,杀死韩顺夫,还杀死了岳飞的弟弟岳翻。
最终岳飞打败曹成,杨再兴跳入沟里被捉,张宪想杀他。杨再兴说:“你把我绑着去见岳飞。”岳飞见到杨再兴,看到他仪表堂堂,气质和寻常山贼不同,给他松绑说:“我不杀你,但你要投军报国。”杨再兴叩头归降。
此后,杨再兴成为岳飞帐下的的一员猛将,曾在西京长水县的业阳斩杀伪齐将领孙都统、统制满在,杀敌500多人,俘虏100多人。又打败孙洪涧,击敌2000余人,收复长水县和西京险要地区,得到伪齐马匹1000多匹,粮草数十万石。
杨再兴最终死于金军战场。史载,金兀术会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韩常进攻郾城。岳飞派儿子岳云抵挡,激战数十个回合,金军支撑不住。杨再兴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最终杀敌数百人返回。
金兀术盛怒,集中优势兵力12万驻扎在临颍。杨再兴率300名骑兵在小商桥同金军狭路相逢,向金军发动了突袭,杀敌2000多人、敌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100人。此役,杨再兴中箭数百枝而战死,死后尸体焚烧得到箭镞2升。
2、关于杨再兴的身世成谜
杨再兴是不是天波府后人?杨家将的称呼始于杨业,在与契丹的战争中被活捉,绝食三日而死,同时战死的还有儿子杨延玉。史载,杨业死后中,其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都同朝为官。
这6个儿子中,杨延朗后来改名杨延昭,为大宋守边20多年,契丹人称他“杨六郎”。《明史》载,杨延昭病死后“录其三子官,其常从、门客亦试艺甄叙之。子文广。”大宋录用他3个儿子为官,他的亲信、门客也都择优录用。他的儿子叫杨文广。
对于杨文广史书多有记载,他获得范仲淹的赏识,曾跟随狄青南征。那么,杨文广的后代呢?除了杨延昭之外,杨业其他5个儿子的后代呢?史料记载不详,但杨家将作为一个群体形象,已鲜活的存在于民间故事和演义中。
因此,也就有了杨再兴是天波府后人的说法。不过,还有人认为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一则,史书明确说杨再兴出身于山贼,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怎么会有后人成为山贼?二则,史书曾记载宋朝至少有3名叫杨再兴的人,身份和经历各不相同。
那么,杨再兴除了可能是天波府的后人外,还有可能是谁的后人?
3、也可能是杨邦乂(yì)的后人
杨邦乂是谁?据载,他是南宋的进士,曾任溧阳县令。建炎三年,金军兵锋直指长江,宋高宗跑到浙西去了,留下杜充、刘光世、韩世忠、王燮等人守卫。统帅杜充指挥不当,陈淬被擒,王燮逃跑,杜充率部数千人投降。
金军进入建康,一帮文臣武将早早写好降书。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入城,南宋众官员跪拜,只有杨邦乂不跪,在衣襟上血书:“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次日,完颜宗弼派人劝降,杨邦乂用头撞碰柱下石礅,鲜血直流。他说,不怕死的人能改变他的志向吗?快杀我吧。
第三天,完颜宗弼和南宋降臣举行宴会,杨邦乂站在庭中痛叱一众降臣:“天子让你们守城,敌人来了不抵抗,和敌人喝酒玩乐,还有脸面对我?”有个叫刘团练的,在纸上写了“死活”二字,交给杨邦乂:“别多说了,想死就写‘死’字吧。”杨邦乂挥笔写下大大的“死”字。金兵金将却不敢加害他。
不久,完颜宗弼又劝降杨邦乂,杨邦乂盯着完颜宗弼大骂:“你们女真图谋中原,上天怎么会帮你,早晚把你裂为万段,你有什么资格玷污我的声名!”完颜宗弼大怒,下令杀害了杨邦乂,剖腹取出他的心脏,时年44岁。
那么,杨再兴有可能是杨邦乂的后人吗?很有可能!因为,与天波府后人出生就自带光环不同,杨邦乂生前官职不高,功绩不盛,惨死后其后人很可能流落为寻常人家,几代人后成为山贼的部下也是有可能的。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先介绍一位牛人 真实历史上 杨再兴的父亲:杨邦乂,字希稷,现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进士第,曾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宣教郎、溧阳县知县等职。公元1129年,金兵攻下南京城,杨邦乂拒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被金人剖腹取心,享年44岁。
之所以说杨再兴 乃 天波府后人,主要因为 清代传奇小说《说岳全传》的影响。小说中:杨再兴乃杨家将 杨六郎 杨景的玄孙,于九龙山落草为寇,兵器为一杆金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岳飞曾劝杨再兴归顺朝廷,杨不从,二人交战不分胜负。后岳飞于梦中随杨景学会杀手锏,并于两军对阵时打败杨再兴,杨被岳征服从此归顺,并与岳飞结拜一同抗金。后带兵大破金兵战功卓著,却因误入小商河,中箭身亡为国捐躯。
那么,真实的杨再兴 时如何成为岳家军的呢?公元1131年,杨再兴为曹成(南宋抗金义士,时为土匪,后归顺朝廷)部将,随曹成南下劫掠岭南。1132年,岳飞派遣张宪攻打曹成。攻破莫邪关 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岳飞部将韩顺夫解鞍脱甲喝酒作乐,却不料被杨再兴率众偷袭,并砍掉韩顺夫一只手臂,韩顺夫重伤而死。 后岳飞令王经与张宪 攻打杨再兴,杨再兴又斩杀岳飞弟弟岳翻。但最终杨再兴兵败被张宪紧追,杨再兴无路可走跳入深涧,张宪欲杀死他,被杨再兴叫停 并说要见岳飞。岳飞见到杨再兴后惊奇于他的相貌,赦了杨再兴死罪,收归帐下,后跟随岳飞抗金。1140年,杨再兴与金兵于小商桥对战,因寡不敌众中箭而亡。
杨再兴墓 在河南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东,俗称“杨爷墓”。长238米宽80米高10米,有一断碑,刻“杨再兴坟墓”。
- 欢迎关注 头条号:历史春秋
- 和大吕一起 品读历史、探寻古迹、传承文化!
- 评论留言您家乡的古迹,我们将第一时间前往探寻分享!
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肯定不是的。因为据史籍记载,杨家自杨业(杨继业)杨老令公开始,世代单传,总共历经了杨业、杨延昭(杨六郎)、杨文广三代人。然后,
杨再兴其实是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
历史上的杨再兴。杨再兴(?—1140),新宁崀山人,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1140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
历史上杨再兴投降岳飞的情形。绍兴二年(1132年),曹成派兵守卫莫邪关,岳飞派遣张宪前往攻打,张宪帐下郭进先登破关。莫邪关失守后,岳飞第五将韩顺夫见曹成军已散,于是解除鞍马脱掉盔甲,用所掳掠的妇女在旁助兴喝酒。杨再兴率领部众趁机偷袭韩顺夫营,砍掉韩顺夫一条手臂,韩顺夫重伤而死。
岳飞军败后,又派遣粮军统制王经,前军统制张宪去攻打杨再兴,杨再兴与王经等接战,又将岳飞的弟弟岳翻斩杀。 但杨再兴最终还是被张宪击败,逃往广西。 张宪引军紧追不舍,杨再兴走投无路,跳入深涧,张宪准备杀死他。杨再兴让张宪绑他去见岳飞,岳飞见到杨再兴,惊奇他的相貌,却不杀杨再兴,让他报效国家。
《岳飞传》当中的杨再兴。在《岳飞传》中,杨再兴是杨家将杨延昭(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和罗延庆等人一起在九龙山落草,杨再兴使一杆金枪,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
按小说的描述,岳飞和杨再兴总共有过两次交手。第一次的时候,岳飞去参加武科举考试,适逢牛皋(岳飞的结拜兄弟之一)被杨再兴和罗延庆二人击败戏弄。然后,岳飞见状岳飞就打马上前,用了一招“败枪”绝招打跑了罗、杨二人。第二次是岳飞岳元帅前去劝说杨再兴离开绿林投靠大宋未成,二人由此激战起来。岳飞梦中跟随杨延昭学会了杀手锏绝技,阵前打败了杨再兴。杨再兴从此归了宋营,与岳飞结为八拜之交,跟随岳飞抗金。最后,杨再兴也是在小商河里遇难的。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只是演义小说当中描述“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而已,史籍当中并没有介绍到。此外,一些演义小说还把诸如杨宗保呀、杨志呀等人,也一股脑儿地说是杨家将杨老令公的后人,实际上只是演义小说虚构的人物而已。
岳飞帐下的战神杨在兴到底是不是天波府后人?
杨再兴,岳家军大将,历史上著名的“百人斩”之一,曾为曹成部将,归顺岳飞后随其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后率三百士卒与金军相遇,虽浴血奋战,无奈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小商桥。
忠肝义胆、为国捐躯,颇有小说中杨家将之风范,《说岳全传》中也将其定性为六郎杨景之后。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再兴并非所谓的“杨家将”后人,而杨家将本就没有小说中那样传奇。
弃暗投明杨再兴本为曹成部将,曹成拥兵十余万,占据道州、贺州。莫邪关之战,岳飞麾下大将韩顺夫见关破敌散,故而不加防范,饮酒做乐,杨再兴率人突袭,砍断韩顺夫手臂,致使其重伤而死。
岳家军折戟,岳飞大怒,令王经、张宪领兵攻打杨再兴,杨再兴极为骁勇,在交战时又斩杀了岳飞之弟岳翻。
此时曹成见兵势不利,岳家军不可抵挡,于是自行撤退,只留下杨再兴一支军,换言之,杨再兴所部不过是断后拖延时间的弃子。最终,在大将张宪的调度下,杨再兴大败,逃亡广西。
杨再兴屡屡令岳家军受挫,又连续斩杀大将韩顺夫、岳翻,于是张宪率军穷追不舍,杨再兴走投无路,跳入深涧躲藏,被张宪发现活捉。
张宪本欲将其杀死,杨再兴大呼请见岳飞,张宪怜其英勇,故而引见岳飞。岳飞见杨再兴一表人才,又骁勇善战,于是恕其前罪,令其在军中听命,为国效力立功。
南征北战至此,杨再兴正式加入岳家军,凭借其悍不畏死,能征善战,很快崭露头角,屡立大功。特别是在郾城之战中,岳云与金军斗将取得大胜,压阵的杨再兴趁机单骑杀入金阵,欲生擒金兀术(完颜宗弼),结果被其趁乱逃脱,杨再兴翻身而回,冲出金阵,斩杀百余人,至此声名大噪。
公元1140年,杨再兴与李璋率领三百骑兵,分两队向临颍进发。在小商桥同金军遭遇,杨再兴率军与金军浴血奋战,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终因寡不敌众,乱箭穿身而亡。
战后金军焚其尸,箭镞竟有两升之多。可怜一代忠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
身世其实关于杨再兴的身世,在《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中赵构称:“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也就是说杨再兴是杨邦乂之子。
说起这个杨邦乂,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却是极有气节之人,被著名历史学家朱加雁称作“古今第一人”。
杨邦乂是政和五年进士。曾先后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阳县知县。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
建炎三年,金兵取建康,杜充等人投降,杨邦乂率部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之后誓死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金兀术令其为官,杨邦乂以头撞柱,鲜血崩溃。之后又大骂前来劝降的昔日同僚,同时怒斥金兀术。
金兀术勃然大怒,命人割其舌,开其膛,剜其心。至此,杨邦乂慷慨就义,后被追赠为朝奉大夫,谥忠襄。
历史上的杨邦乂是吉水县杨家庄人,没有任何文献显示其与杨家将有关,由此可见,杨再兴是天波府杨家之后只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情节。
杨再兴虽非天波府杨家之后,但其父子之忠义,丝毫不逊色于小说中的“杨家将”。最终父子皆为国捐躯,惜哉!痛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