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金庸小说的影响力是超过古龙一筹的,但要说古龙写作水平远不及金庸,金庸甩古龙一百条街,那是不存在的。单论经典作品,古龙还要超过金庸。
在武侠小说界,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被誉为“新武侠四大宗师”。要论名声,金庸、古龙的名声又最大。两人的书迷数十年争执,究竟两者谁的水平更高,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人说金庸的任一部名作就可以把古龙所有作品摩擦,是古龙任何作品也无法逾越的天花板。这里的名作指的是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甚至还有人说金庸最差的作品也比古龙写得好。说这些话的,基本都是没有看过古龙小说的,这话金庸先生也不会这么说。当然,简单地说古龙甩金庸一百条街的,也是基本没看过金庸小说的。这些评价太过偏颇,不符合事实。
金庸和古龙的小说是各有特点,各有千秋。论影响力,金庸小说是要超过古龙的,影视剧改编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多人都没看过小说,但要说郭靖、萧峰、杨过等人都是知道的。论特点的话,金庸小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小说中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的精髓,磅礴大气;古龙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小说融入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多有神来之笔。论人物形象,金庸小说追求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一种理想的人物,像郭靖、萧峰等;古龙的武侠是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勇气、侠义、爱与宽容是永恒的主题,只要仔细看,都能发现你我。
再说金庸和古龙的读者,这其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金庸的读者博而杂,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各色人物都有。古龙的读者大多是中产阶级,贩夫走卒看不懂他的小说,说不知所云;达官显贵不愿看他的小说,称太虚太幻太假。不过,对于真正喜欢古龙的人说这才是古龙小说的魅力,不知所云是你不懂留白之意,不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意境;太虚太幻太假是你深处浊世已久,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看下金庸、古龙两人的作品。先要说的是金庸、古龙的小说大多都看过,这点真的是古龙的经典作品数量更多,毕竟古龙的小说数量也更多。
金庸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一生写了十五部小说,对联的十四部加上一部《越女剑》。
十五部小说的数量并不多,但却有着三个版本。金庸武侠最原始的版本是《明报》上连载的版本,被称为旧版。其后,金庸花了十年时间来修订,就有了修订后的新版。这还没算完,金庸先生又花了七年时间改成了新修版。
这两次改版有着很大的变化。在旧版之中,最显著的就是有很多异兽,张无忌有一只玉面火猴,郭靖有一只血鸟,瑛姑有三头灵狐,哲罗星坐着两条大蟒蛇来的中原等等,比较魔幻。旧版中改动最大的是《射雕》,杨过的母亲秦南琴、捕捉血鸟、蛙蛤大战都被全部删除了。因此,旧版改动到新版时,很多读者不满。
新版改到新修版变动也很大,金轮法王、尹志平等人都改了。《天龙八部》的结局中王语嫣也是回到了慕容复身边,因此有很多人批评金庸改变了共同回忆。不过,改版也解决了很多的矛盾问题,因为旧版错漏特别多,之前的一些名字也很土,就像赵敏在旧版中叫赵明。
正是这些改版让金庸小说更加严谨。这是比古龙强的一个地方,你能想象古龙去修改小说吗,他可能写过就不记得了。
虽然经过两次改动,但金庸的15部小说并不都是精品。《鸳鸯刀》是金庸小说中最差的一部作品,稀松平常,还不如金庸新模仿的《九阴九阳》。《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碧血剑》,这几本都是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比较平庸。《侠客行》、《连城诀》这两部作品评价不一样,有人评价很高,有人评价一般。说实话我也不喜欢《侠客行》,《连城诀》还是挺不错的,对人性有着深刻犀利的反映。
真正奠定金庸地位的是其余六部长篇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六部小说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塑造了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萧峰、虚竹、段誉、令狐冲、韦小宝等经典角色,就是配角也为人所知,改编的影视剧也是最多的。甚至可以说,去掉上面的九部小说,只靠这六部小说也能奠定金庸的武学大宗师地位。
金庸小说包含了很多文学精髓为人所知,很多句子也比较精美有内涵。《倚天屠龙记》中的那句“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这可谓一见郭襄思百年。还有赵敏的那句“我偏要勉强”,陈圆圆的“可是我甚么坏事也没做,连一句害人的话也没说过”;还有彭和尚的“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等等,都是非常经典。
正是这种种原因,让金庸武侠更加经典。不过,金庸武侠也稍有缺陷,奇遇得神功套路有点太多了,一眼就能看穿。这种套路吧,简单来说就是“被人追杀,掉落悬崖,大难不死,习得神功”。除去一些小问题,金庸武侠的文学艺术性是很高的,是武侠文学中的精品。
古龙小说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回首江湖梦,又怎么能少得了李寻欢的小李飞刀,楚香帅的月下踏歌,陆小凤的灵犀一指,边城浪子中孤独的天涯刀客。相比于金庸武侠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武侠的江湖才是江湖,浪子、剑客、酒的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江湖。
古龙的一生有近70部小说,远远超过金庸。这些小说按照古龙写作历程来看,主要分为前期初创、巅峰时期、衰退时期三个阶段。
1960年,古龙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当时古龙写了《苍穹神剑》、《剑毒梅香》、《剑气书香》、《失魂引》、《护花铃》、《彩环曲》等作品,不过大多都很一般。这其中的《护花铃》和《彩环曲》是前期很优秀的作品,可惜的是《护花铃》。
《护花铃》这部小说算是不错的作品了,人物形象非常好。孔雀妃子梅吟雪是一个很出众的人物,提起她就想起那句“如云的秀发,苍白的脸庞”。还有南宫平、叶曼青、狄扬、任凤萍等人刻画得也都很好,就像狄扬,提起就能想到神采飞扬一词。可惜的是,《护花铃》后期太仓促了,本来南宫平从诸神岛回到中原之后故事正式开始,结果直接结局了。如果这部小说能用心写,也是一部经典名作了。
初创期过后,古龙的巅峰期到来。这一时期,古龙写了很多经典作品,《大旗英雄传》、《萧十一郎》、《武林外史》、《绝代双骄》、《欢乐英雄》、楚留香系列、小李飞刀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等。
单单只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就要超过金庸小说,因为这里好几个都是系列。楚留香系列的《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等,陆小凤系列的《金鹏王朝》、《绣花大盗》、《决战前后》等,小李飞刀系列的《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等,还有七种武器等等都是精品,塑造了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叶孤城、西门吹雪、傅红雪、叶开等一大批经典人物。这些作品的经典程度,并不逊于金庸的名作。没看过古龙小说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书的名字,只知道楚留香、陆小凤而已。
值得一说的是《欢乐英雄》。这本小说并不怎么出名,很多人也都没有看过。其实,这部作品是很优秀的一部作品,是一部温情的小说,也是古龙本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要读这本书的话,用古龙《楚留香》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乖乖地坐下来,陪我晒晒太阳,讲个故事给我听,要开心的故事,要有快乐的结局,这世上的悲惨之事已够多了。”
巅峰期过后,则是衰退期。在古龙的衰退期,依然有《三少爷的剑》、《圆月弯刀》、《白玉老虎》等经典作品可以媲美金庸名作。
所以,单论经典作品的数量,古龙确实要超过金庸的,他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然,古龙也有着很大的缺陷。古龙是个有才华的浪子,嗜好酒色,经常喝酒误事,所以他的写法比较简单,创作也是留有余手,不尽全力的。
在古龙小说中,只突出结果,而忽略过程。同样是对战,金庸的招式动作还没写完,古龙笔下刀剑一出,已经倒下两个了,这是古龙小说的一个特色。不过,这并不代表古龙写不出好句子,《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就很有意境:“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还有李寻欢和阿飞数梅花的经典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最后再说古龙写作水平不如金庸这一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金庸邀请古龙在明报连载小说之后,销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蒸蒸日上,这就是读者的一种认可。再看武侠小说大家对古龙的评价,温瑞安认为“古龙和金庸的地位,绝对应该是并排的” ;金庸也曾评价过古龙:
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荡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 作可读,深自悼惜。古龙的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有成就。
所以,无论从作品质量,还是读者认可度,以及评价来看,都看不出古龙写作水平不如金庸。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大家,只是各有特色,一方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一方是“天涯在何方”的漂泊浪子。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古龙有24部经典作品,金庸只有7部。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当中,有8部比较平庸,可读性较低。
金庸有8部平庸小说。
1.《鸳鸯刀》。
金庸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武侠作家,1972年封笔之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慢慢修改作品。
但是,金庸也有应付差事的时候。
这部作品,一群武林高手参与争夺鸳鸯刀,他们的目的性,都不是太强。
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更加草率,大家像小孩子扮家家一样打开了鸳鸯刀的秘密,却只有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部作品,真不像金庸的风格。
但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找不出任何代笔或伪作的痕迹。
由此可见,金庸在创造鸳鸯刀的过程中,就为了连载任务而应付差事。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这部作品基础太差,没有多大的修改价值,金庸就懒得去理会它了。
2.《白马啸西风》。
这部作品,虽然带着武侠小说这顶高帽子,却没有任何武侠味道。
从头到尾,最多的内容就是描述李文秀的心理活动,全是相思之泪,完全没有“侠”的味道。
这部作品,打斗描述得非常少。
偶尔打一架,不是你推我攘,就是在草地上翻来滚去扭打,完全失了“武”的风范。
把《白马啸西风》归类为武侠小说,只因为它出自金庸的笔下,而不是依据小说情节。
事实上,这部作品仅仅是一个爱情小故事,情节又不太感人。
3.《越女剑》。
原本,这部作品构思得很不错。
阿青的师傅是白猿,这种设定脱离了常规,确实有新意。
阿青的武功没有具体招式,却天下无敌,属于古龙式的“无招胜有招”。
但是,这部作品太短了,我们希望看到阿青多展示几次武功,金庸却懒得写下去了。
最后,金庸让阿青去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西施,引出成语“西施捧心”之后,就草草收尾了。
4.《飞狐外传》。
这部作品,平庸的矛盾冲突设定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情节转来转去,就是无法推到高潮。
胡斐有两个仇人:凤天南和苗人凤。
因为情节没有铺垫好,胡斐仇恨凤天南,总给人多管闲事的感觉。
胡斐仇恨苗人凤,更显得牵强附会。
胡一刀与苗人凤惺惺相惜的情节,不应该让胡斐过早知道,矛盾冲突才有足够的支撑点。
袁紫衣三次救下凤天南,让矛盾冲突设定更尴尬了,读起来非常反胃。
一句话:《飞狐外传》很平庸。
5.《雪山飞狐》。
这部作品,比《飞狐外传》还糟糕,堪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典型。
在飞狐外传期间,胡斐与苗人凤的恩怨已经非常清楚了,胡斐本人也知道苗人凤不是自己的真正仇人。
然而,一直到雪山飞狐收尾,金庸还在纠结这个问题,还故作高深地设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悬念:胡斐会不会对苗人凤下手?
这种矛盾冲突设定和情节推进,既模糊了主角的智慧,也低估了读者的智商。
当然,这只是一种客观结果,并非金庸的主观意愿。
6.《书剑恩仇录》。
这部作品,背景素材确实有强大的吸引力:陈家洛与乾隆皇帝是亲兄弟。
乾隆是大反角,陈家洛是正面主角。
可是,在情节推进过程中,两人的矛盾冲突既不能升级,也无法和解,磨磨蹭蹭地浪费篇幅。
最后,乾隆抢了香香公主,那可是陈家洛的女朋友。
陈家洛也是随和到让人无语的程度,干脆替乾隆当龟公,试图说服香香公主顺从了乾隆。
读到这里,实在看不下去了。
幸好,金庸也写不下去了,就牺牲了香香公主,草草收尾了。
7.《碧血剑》。
最近,我在看《袁崇焕评传》,也就是碧血剑的附录。
原本,碧血剑是主体内容,评传只是延伸阅读。
对我来说,却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怪异现象,我喜欢评传,却讨厌碧血剑这部武侠小说。
崇祯与袁崇焕之间的恩怨,原本是过于错综复杂,就算是金庸,也很难认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有了这个基调,金庸在创造小说的过程中,就无法让矛盾冲突升级。
后果很严重,整部小说的情节推进都相当疲软,结尾也是如此,袁承志干脆逃避现实算了。
8.《连城诀》。
这部作品,压抑到让人窒息。
总体上来说,这部作品的矛盾冲突设定异常尖锐,给我们的感觉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本就无法和解。
但是,这部作品的细节处理,却经不起认真推敲。
狄云作为主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头上依然没有主角光环。
狄云的成长,就是学会了神照经。
但是,他的高深武功,基本没有发挥到任何作用。
最后,群魔为了争夺宝藏,全部给毒死了,就剩下孤零零的狄云,带着可怜的小空心菜。
与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些经典作品相比较,连城诀的制作工艺确实粗糙,不能进入经典行列。
金庸有7部经典作品。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行》、《鹿鼎记》。
这七部作品,近似于无可挑剔。
金庸的影响力,也是完全来自这些经典作品,其它作品可有可无。
就拿天龙八部来说吧。
别说乔峰三兄弟的影响力了,就算是炮灰型角色鸠摩智和四大恶人,名气也大过陈家洛了。
关于金庸的经典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就懒得浪费篇幅继续唠叨了。
下面,我们聊聊古龙的作品吧。
古龙有65.5部武侠小说,《残金缺玉》只写了一半,只能算0.5部。
古大侠的情况比金庸复杂多了。
古龙的平庸作品,就高达41.5部。
古龙的经典作品,也高达24部。
古龙有24部经典作品。
1.《血海飘香》。
金庸有射雕三部曲。
古龙也有楚留香四部曲。
血海飘香拉开了楚留香传奇的序幕。
在这部作品中,楚留香有两个可怕的对手,南宫灵和无花。
南宫灵是丐帮帮主,无花是高僧。
他们还有一个秘密的身份,都是扶桑人,还是亲兄弟。
原本,楚留香与他们都是好朋友。
两人的野心暴露之后,楚留香开始与南宫灵斗武,同时与无花斗智。
无花非常狠毒,但是,他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反面角色。
2.《画眉鸟》。
这部作品里,古龙在打斗描述方面的雄厚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
拥翠山庄大战,楚留香应对六大剑客的诡异战术,神仙都得给他鼓掌。
这一战,在我看来,是武打描述的天花板了,金庸和梁羽生他们,真的达不到古龙这种境界。
这一战的原文有点长,如果引入了本文,篇幅会太长,我就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原著。
3.《大沙漠》。
乔峰三兄弟天下无敌:乔峰+段誉+虚竹。
楚留香三兄弟也是天下无敌: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
大沙漠一书中,为了对付石观音,三兄弟终于聚齐了。
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古龙在环境描写方面的深厚功底。
4.《蝙蝠传奇》。
关于楚留香的身世,一直是未解之谜。
到了蝙蝠传奇阶段,才算露出了水面。
最初,我实在是看不懂,楚留香为何那么傻,要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去蝙蝠岛送死。
直到铁中棠的名字出现时,我才恍然大悟,楚留香是大旗门的弟子,可能是铁中棠的儿子或徒弟。
楚留香假装被骗而去了蝙蝠岛,其实是将计就计,粉碎青龙会加害铁中棠的阴谋诡计。
5.金鹏王朝。
这部作品,是古龙送给金庸的惊喜。
1972年,金庸停笔了。
然而,《明报》的武侠板块有庞大的读者群体,就等着武侠内容更新。
深思熟虑之后,金庸老板依然决定,厚着脸向古龙约稿。
金庸非常谦虚,为了表示对古龙的尊重,亲笔写信给古龙,希望他扛起《明报》的武侠连载大旗。
古龙没有让金庸失望,陆小凤在明报上一炮走红,古龙取代了金庸,成为新一代武林盟主。
6.绣花大盗。
古龙擅长悬疑推理。
这部作品,则是古龙在推理方面的巅峰贡献。
金九龄是六扇门的第一高手,又是作案的天才。
客观地说,金九龄的布局,基本上达到天衣无缝的高度,就算福尔摩斯、狄仁杰或包拯他们出场,也未必能击破金九龄的阴谋。
遗憾的是,金九龄遇上了陆小凤。
陆小凤的灵犀一指能够夹住天底下任何武器,也能夹住金九龄的脑袋。
7.决战前后。
很多人不知道古龙,也不知道陆小凤传奇,但是,他们都听说过西门吹雪。
在所有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当中,西门吹雪这个名字,是拉风的天花板了。
就算东方不败遇上了西门吹雪,也会黯然失色,巴不得改成东方常败算了。
更惊喜的是,西门吹雪的对手是叶孤城,“西门”↔ “孤城”,这样的人设意境,只有古龙才有这种天赋。
我敬佩陆小凤,主要缘于这部作品。
决战紫禁之巅,被武林豪客看着是百年难遇的大事。
在陆小凤看来,这次决战,与两条疯狗互撕没有多大区别。
陆小凤的境界,让人高山仰止。
8.《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部作品,是古龙的巅峰之作,能够媲美金庸的巅峰作品。
古龙真正与金庸齐名,就从这部作品开始的。
这部作品的主角设定非常奇葩,李寻欢出场时已经42岁了,是地地道道的油腻大叔。
然而,古龙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在古大侠的精雕细琢之下,李寻欢居然雄伟起来了,不再是油腻大叔,而是少女心目中的偶像。
古龙雄厚的笔力,在李寻欢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龙还有以下经典作品,介于文章篇幅过长,我就懒得一一介绍了。
9.《边城浪子》。10.《天涯明月刀》。11.《长生剑》。12.《孔雀翎》。13.《霸王枪》。14.《多情环》。15.《离别钩》。16.《欢乐英雄》。17.《名剑风流》。18.《白玉老虎》。19.《萧十一郎》。20.《三少爷的剑》。21.《大人物》。22.《武林外史》。23.《大旗英雄传》。24.《绝代双骄》。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文无第一,这是写作圈的共识。
写作水平这个概念,则太抽象了。
我们得说具体一点。
在武侠小说创造方面,金庸与古龙各有千秋。
金庸在历史、五行八卦、传统文化和敬业精神方面,确实超过了古龙不少。
古龙超过金庸的地方,至少有两处。
〔1〕古龙在打斗方面的经典描述,比金庸精彩多了。
那赵老二忽然长身而起,赔笑道:“两位只怕是弄错了,咱们这趟镖是在口外交的货,现在镖车已空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两位……”
他的话还未说完,那人掌中黑蛇般的剑已缠住了他的脖子,剑柄轻轻一带,赵老二的人头就忽然凭空跳了起来。
接着,一股鲜血自他脖子里冲出,冲得这人头在半空中又翻了两个身,然后,鲜血才雨点般落下,一点点洒在诸葛雷身上。
每个人的眼睛都瞧直了,两条腿却在不停地弹琵琶。
很多读者有误解,认为古龙不会打斗过程的细节描写。
我敢大胆地说,上面这个打斗片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精华。
金庸笔下有几百场大战,比上面这场精彩的,肯定找不出来。
在所有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当中,上面这个片段,就是天花板了。
〔2〕古龙去繁化简的能力,是作家当中的天花板。
健马刚停下,他的人已站在马首前,人与马动作的矫捷都让人很难想象得到,他眼神的锐利也令人不敢逼视。
“我叫卫天鹏。”
他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威严与骄傲,他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好像就已足够说明一切,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无论谁听到这个名字后,都应该对他服从尊敬。
上面这个片段,金庸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3000字。
在语言表达方面,为了追求面面俱到的效果,金庸对细节处理得非常认真。
但是,书生的迂腐与话唠,在金庸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龙则不同,他的语言非常简洁,表情达意的效果却非常到位。
写在最后:
古龙和金庸都是武侠大师。
两人的写作水平各有千秋,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不如,差很远。
我先是古龙迷,后才变成金庸读者。
古龙的小说是初尝味道爆炸的甜甜圈,是糖油混合物,包装还十分艳丽,常常出一些哲句警句,其实十分不贴合逻辑,什么叫逻辑?就是每个人的身份职业不同,认知有深有浅,而古龙每个人,不管马夫还是卖云吞的,都能一套一套的哲理脱口而出。
看起来聪明,实际是作者对生活认知不够。
古龙优点是短句锋利,急智从生,在通俗文学领域算有一技之长,但还不是大家。
金庸是通俗小说大家,但比陈忠实刘震云又弱一点。
金庸像一支乐队,古龙只是一个优秀的吉他手,水平不在一个档次。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金庸一部天龙八部能把古龙所有作品按地上摩擦,也试图读了几次古龙作品,干涩,没有趣味性,身边很多人也都说读不下去,反观金庸,各种阅历知识丰富,对佛法颇有研究,历史架构设置一流,耐读性更是古龙比不了的,试问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还知道或者提起古龙,也几个人不知道金庸。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当然远远不及!金庸写的小说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内容情节丰富,连武功招式都写到精髓上,每一个故事人物发展紧凑,高潮迭起!也能令到读者津津有味地追踪,这就是功力。古龙写的小说,主角一出场永远是无人无敌,基本人物随便早早死亡,故事内容发展断断续续,没有办法令到读者念念不忘!所以两人达到的境界也完全不一样!
古龙的写作水平真的不及金庸吗?
两个人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又一遍,金庸和古龙堪称武侠小说界的卧龙和凤雏,两人都留下很多妇孺皆知的经典武侠小说,究竟谁的写作水平高可能莫衷一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在我看来还是金庸的水平高那么一等。
首先,两人都是哲学家,金庸是儒家和佛家,是属于比较正统的那种;而古龙则是道家,给人玄乎的感觉,还有古龙受日本和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金庸的作品中浓缩了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国学大师,在他的作品中,琴棋书画皆是武器;而古龙应该是一个诗人和心理学家,在气愤的渲染上堪称完美,对人物心理的分析也十分到位,但是看他的小说就像看散文一样,飘忽不定。
金庸写的是侠,是常人无法触及的高度,是贵族,故主人公多用剑;而古龙写的是人,在主人公身上能发现自己和你身边的人的影子,是真实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活生生的人,是平民,故主人公多用刀。金庸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刻画主人公历经磨难而坚忍不拔,不服输而终成大器的精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古龙的作品中,可能主人公一出场就身怀绝世武功;
在武功方面,金庸是写实派,而古龙则是写生派。金庸讲求的是每招每式的细致刻画,画面感非常强,引人入胜;古龙是一笔代过,甚至是无招胜有招,给人感觉是很爽快,不拖泥带水,但总感觉不够丰满,不够引人入胜。
金庸取之以理,古龙动之以情。金庸笔下没有那些过分离奇的事情,并将其哲学思想和关于人性社会的反思融入其中;古龙小说则充满离奇和悬疑,且多是关于人生的反思。
叙事方式上,金庸小说只有一条主线且线条清晰,故事发展方向明确,像烧开水一样,开篇相对平淡,但随着情节深入,越来越滚烫,各种人物不断涌现,盘根错节,精彩纷呈;而古龙小说通常是一条主线代多条支线,故事发展让人琢磨不透,有些感觉很无厘头。
综合对比,还是感觉金庸的作品更有内涵和深度,阅读性更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