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大闹天宫的除了孙悟空,还有他的后代孙小圣,还有马王爷,还有最强悍的土地爷,还有双龙平和、胡飞龙......

天宫是玉帝所在之处,是众神所聚之地。不过,在神话传说中,大闹天宫的人并不在少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自是不用多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实,在其他故事传说中,还有着不少的大闹天宫之人。

1、《南游记》华光

《西游记》为人所熟知,其实还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都是明朝的神话小说。

《南游记》的主角是三眼华光,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马王爷。华光本是如来佛祖座前的一盏油灯,乃是火之精,听经问法化身为人形,名为妙吉祥。那年独火鬼王去灵山找茬,妙吉祥直接放火烧死了他,如来责他投胎转世。

妙吉祥第一次转世为三眼灵光,是马耳山大王的小儿子。灵光小时候就曾斩杀龙王,却因偷盗紫微大帝的金枪被困死。第二次转世为三眼灵耀,是炎玄天王的儿子,并拜了妙乐天尊为师,学得一身法术。

下界风火二判官闹事时,灵耀奉玉帝之命前去伏妖,成为火部兵马大元帅。只是琼花大会时,灵耀打了金枪太子,就被玉帝贬到了卯日宫做游神。正巧,卯日宫的长官邓化与灵耀有仇,天天刁难于他。灵耀受不得这气,一怒之下写反诗反出卯日宫,打了邓化一顿下界。

玉帝听闻灵耀造反大怒,让金枪太子招军买马去下界捉拿于他。灵耀听闻后,就要去军中杀掉太子,不过那太子跑得挺快,大叫天兵天将捉拿。灵耀不是对手,往北方而走,但北方属水,正好克制于他这个火之精。真武大帝接连收了灵耀的法宝,又将他镇压,灵耀答应当他部将,真武才放了他,并指点他往南走,火烧南天宝德关可下界。

2、《后西游记》孙小圣

《后西游记》是清代的白话长篇神魔小说,接的是《西游记》的故事。当年唐僧求取真经之后,却被愚僧讲解差了,因此需要人再去西天求取真解。

孙小圣名为孙履真,是花果山仙石所产。这块仙石正是当年生下孙悟空的那块,只不过孙悟空是先天而成,孙履真是后天所生。说起来两者本是同源,孙履真称孙悟空为老祖,自号为齐天小圣。后来,孙履真又得孙悟空传授法术,并得如意金箍棒,实力不下于当年的孙悟空。

孙履真法术大成后,也是不安分,先下地府再上天宫。在天宫,孙履真直接去了瑶池找王母娘娘要些仙酒、仙桃吃。王母娘娘看孙履真和当年的孙悟空一样,不愿因一些酒食再引发祸乱,就吩咐给他上了一些酒食。孙履真吃喝上还不满足,又让王母娘娘找仙女给他唱曲。这可惹恼了王母,派人去禀告了玉帝。玉帝也是大怒,派众神捉拿孙履真,但孙履真本事比当年孙悟空还厉害,根本没人能挡得住,直接被他杀穿众神下界去了。最后,玉帝派人请来了斗战圣佛孙悟空,这才收伏了孙履真,让他和大颠法师唐半偈一起去西天求取真解了。

3、《八仙得道传》平和、胡飞龙

《八仙得道传》是清代的白话长篇神怪小说,是无垢道人所作,主要讲述的八仙的故事。

平和、胡飞龙不是人,而是一雄一雌的两条龙。这两条龙的来历颇不简单,是太上老君的两个金仙弟子所度化,有着强大的后台。不过,两条龙只是听说过对方而已,一直没有见过,等他们第一次相见却惹出了大闹天宫的故事。

平和和胡飞龙初见时,都想要对方的龙丹。于是,两龙同时出手,各自抢了对方的龙丹。虽然有了对方的龙丹,却丢失了自己的,于是两龙就打了起来。越打越往上,直接打到了天宫之旁,但他们没来过天宫,只以为是凡间帝王的宫殿,继续打斗着。

玉帝听闻打斗,派太白金星前去查看。太白金星看见是两条龙打斗,斥骂一番,让他们赶快离去。这可惹恼了两条龙,哪里来的老头子竟然敢骂自己,当即停止战斗,一起去打太白金星。这可把太白金星吓坏了,慌忙跑回去。两龙也不知道天宫,直接冲进去就要打死那个老头,众天兵天将根本不能拦住他们,玉帝也跑回了后殿。两条龙继续大闹,大叫交出刚才那个老头。

后来,有仙官出面喊话,两条龙才知道打的是天宫。等说明情况后,两条龙就跑回了下界。虽然这次玉帝丢了面子,但两条龙后台大,也没受责罚,反而结为夫妻被封为四海龙王,并且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为各处大小海的龙王。

4、《土地宝卷》土地爷

《土地宝卷》是民间传说故事,在这里面记载了一个最强的大闹天宫之人——土地爷。

未有天地,先有无极,无极以后生天化地有了天地。土地爷就是无极的化身,与原始天尊是同源。只是土地爷一心向佛,他去天宫访佛时,正巧遇见了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对他也是极为客气,给了他一柄玉如意助他去求佛。

土地爷得到玉如意后,化作一根拐杖,拄着去灵山。在路过南天门时,土地爷看见风景不错,就想去参观参观。镇守南天门的天兵天将哪里看得起这么一个老头,大声斥骂。土地爷手中宝杖一挥,直接震退了天兵天将,轰开了南天门。

玉帝听闻后,急忙派众神带着八万四千天兵天将去捉拿土地。只是土地神通变化,散者成风,聚而成形,手中宝杖一晃而地动山摇,再晃而众神溃逃。天庭只得再加派人手,从西方借来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再加上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人出手。土地爷大发神威,一拐戳倒通天大圣,又是一拐拉了齐天大圣一个跟头,再一晃拐杖化成万万根拐杖,只打得众神逃散。那孙大圣也施展神威,要与土地比个高低,他化身千百个,土地却是变成一个撑天拄地、无边无岸的大身,把众天兵天将全都装了起来,孙大圣再跑也只在土地身中。

如此强悍的土地爷又有谁能收伏,最终还是如来佛祖出手了。如来虽然说土地之神,我也难敌,但还是灭了土地。不过,土地灵魂长存不灭,就变成了各地祭祀的土地爷。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也说过自己拱倒了斗牛宫,还有青狮怪也说自己吓退十万天兵天将。《宝莲灯前传》中的杨戬,《宝莲灯》中的刘沉香大闹天宫的故事,也是有着很多人知道。还有《西游记后传》中无天控制三界,里面还有回忆上古刑天大闹天宫的故事。

天宫成了刷副本的地方,不大闹下天宫都不好说话。

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每次见到妖怪自报家门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俺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可见在孙悟空心中,大闹天宫的经历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因此才会不厌其烦、不加掩饰的大肆宣传。从实际反应看,基本上可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绝大多数妖怪听到后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害怕,在气势上就泄掉了一半,足见大闹天宫的威慑力。不过在《西游记》中,有大闹天宫经历的并非孙悟空一人,除他之外至少还有三位。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

01 孙悟空

在所有大闹天宫的神仙或者妖怪当中,孙悟空应该是最知名的一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很明确,就是因为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时没有请他赴宴,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一怒之下偷仙丹、盗御酒,搅乱了蟠桃会,进而演变成大闹天宫事件。在本次闹天宫事件中,交战双方均投入了大量人员和装备:天庭一方先后派出巨灵神、哪吒、托塔天王、二郎神、梅山六兄弟、如来佛祖等主力战将,外加十万天兵天将,并且还有太上老君、观音菩萨等三界顶级神仙暗中助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孙悟空一方,除了本人参战之外,还有花果山的几万猴子猴孙,几乎压上了全部家底。

从交战过程看,战况非常激烈和胶着。交战之初,面对巨灵神、哪吒和托塔天王,孙悟空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们打败了;随后,天庭派出二郎神,并且有老君和观音参战,孙悟空实力不济被俘;逃脱之后,遭遇王灵官、三十六员雷将阻击,双方实力相当,战况胶着;最后,玉帝宣旨调来佛祖,才将孙悟空完全压制。从结果来看,孙悟空大闹天宫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本人被压在五行山五百多年,终日以铜汁、铁丸子果腹,他的猴子猴孙几乎被二郎神杀尽,老家花果山也被放火烧焦。

知名程度:★★★★★

战况指数:★★★★★

被罚指数:★★★★☆

02 青狮怪

与齐天大圣相比,青狮怪大闹天宫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仅限于在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小的圈子里流传。但两者有一点比较相似,即大闹天宫的原因都是由于蟠桃会时王母娘娘没有给他们发请帖。看来这蟠桃会的邀请工作着实不好干,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大闹天宫这样严重治安事件的发生。青狮怪大闹天宫的过程比较简单粗暴,双方派出的战将和装备规模也相对比较有限。天庭一方派出十万天兵天将,青狮怪只有本人参战。从交战过程看,因为青狮怪拥有吞下十万天兵的本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导致天庭一方闭门不出。而青狮怪一方也没有强攻,最后不了了之。由于并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失,事情结束之后,天庭并没有对青狮怪进行惩罚,人家该吃吃,该喝喝,没事人一样。

知名程度:★★☆☆☆

战况指数:★★☆☆☆

被罚指数:★★☆☆☆

03 猪八戒

与前两位大闹天宫的主儿一样,猪八戒大闹天宫也是因为蟠桃会(貌似天庭每次开蟠桃会都会出事儿,沙僧被贬也是因为蟠桃会打碎了玻璃盏)。不过并不是因为王母娘娘没邀请他,而是因为二师兄在宴会上太嗨了,喝醉了酒。之后便大耍酒疯,搅乱天宫还不够,又逞着天蓬元帅的威风跑到月宫中撒泼,还意欲对嫦娥仙子做点儿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由于天蓬元帅属于天庭中的高层公职人员,加上参加蟠桃会的神仙人数多、范围广、级别高,因此这件事的影响力很大,三界之内几乎都传遍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二师兄被钉上了好色的标签。

不过,尽管猪八戒闹腾的比较欢,但却没掀起什么大浪,没过多久就被纠察灵官带着几个天兵天将绑去见玉帝了。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猪八戒喝醉了酒,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实力发挥不出来;另一方面,猪八戒属于体制内的高层,深知天庭的实力和反抗天庭的后果,因此也不敢闹得太过份,象征性的闹腾闹腾就投降了。尽管如此,二师兄受到的惩罚可不轻,不仅被罢了官,没了铁饭碗,还被打个半死投成了猪胎,过起了拦路打劫吃人的境地,混的简直不要太惨。

知名程度:★★★★☆

战况指数:★☆☆☆☆

被罚指数:★★★★★

04 二郎神

二郎神大闹天宫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自己被玉帝贬谪的母亲。当年,玉帝妹子因为思凡下界,私自与凡间一位姓杨的男子成婚并生下来杨戬,也就是二郎神。玉帝知道以后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将自己妹妹抓回天庭并压到桃山脚下受罚,导致母子、夫妻不能相会。为此杨戬潜心修炼,待时机成熟之后,以一己之力斧劈桃山,救出了自己母亲。天庭感其孝道,不但没有为此惩罚他,还赦免了杨母,最终一家人得以团聚。之后,玉帝一心想要杨戬入天庭为官但均遭拒绝,无奈之下给予他听调不听宣的待遇。在大闹天宫的四人中,只有二郎神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天庭的善待。

知名程度:★★★★☆

战况指数:★★★☆☆

被罚指数:★☆☆☆☆

综上所述,在小说《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之外,还有青狮怪、猪八戒和二郎神三位也曾大闹天宫。按照知名程度,四人中无疑是孙悟空排名第一,猪八戒、二郎神次之,青狮怪知名度最低;按照战况的激烈程度,孙悟空大闹天宫最激烈,二郎神、青狮怪次之,猪八戒最弱;按照罪犯被惩罚的程度,猪八戒最惨,其次是孙悟空,而青狮怪没有受到惩罚,二郎神甚至还得到了奖赏。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由于八三版《西游记》的影响,所以很多没看过原著的朋友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堪称三界大事,毕竟三界至尊都被逼到了桌子底下,若非如来及时赶到,或许悟空真的就做到了“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

然而在原著中,孙悟空虽然折腾得不轻,但根本没有进入凌霄殿的大门,在通明殿被王灵官挡住后,很快就被雷部众神合围。对于玉帝而言,悟空带来的不过是生活插曲,疥癣之疾,从始至终大天尊稳坐钓鱼台,宣如来降妖并非他自己没有镇压猴子的能力,而是以孙悟空的“咖位”还不配他亲自出手。

不过,天庭毕竟代表着三界权力巅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都不为过,所以但凡在天宫中有些风吹草动,皆是对“天权”的亵渎。整部《西游记》下来,算上孙悟空共有三人曾搅闹过天宫,勉强都可称之为“大闹天宫”。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

不服天朝管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悟空本是傲来国花果山上一块神石,吸天地之灵气,一日崩裂产一石卵,石卵迎风化作一个石猴,这就是后来的孙悟空。所以电视剧中仙石崩裂孙悟空一跃而出和民间常说“孙悟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些都是不准确的。另外,原著从来没有说过这块仙石和女娲补天有任何关系,在《西游记》的设定中,女娲乃是太上老君所化。

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艺成后的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击败过李靖和哪吒领衔的天兵天将,玉帝接纳太白金星的建议先后两次将悟空封官,先是让悟空深感耻辱的“弼马温”,后是有名无权的“齐天大圣”。

由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没有邀请自视甚高的孙悟空,使得其恼羞成怒,大闹蟠桃会,又醉酒擅闯兜率宫,将太上老君的仙丹无论生熟吃个精光。酒醒后的孙悟空自知闯下弥天大祸,惊出一身冷汗,急忙下界返回花果山,天兵天将拿之不住,于是观世音菩萨举荐了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昭惠灵显王显圣二郎真君。

二郎真君与齐天大圣武斗、法天象地、七十二变一一施展,两人武艺相当,法力相近,打得昏天暗地却始终难分伯仲,于是在天庭观战的太上老君抛下金刚琢将悟空打个跟斗,二郎神的细犬趁机一口咬住悟空,帮助主人将其擒获。

不过由于悟空吃了老君仙丹,并以体内三昧真火将其炼化,因而刀枪不入,任凭刀砍斧剁也难伤其分毫。最终道祖提议将其压入八卦炉中,亲自以文武火将其炼化。

悟空纵有千般本事,却也禁不住太上老君亲自控火,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被他发现了炉中的通风口,这才幸免于难。这里有一个大家理解的误区,就是悟空在通风口被烟熏坏了双眼,得了眼病,从此最怕烟,这种眼病叫做“火眼金睛”,换言之,“火眼金睛”从来不是神通,而是一种病,取经时悟空面对红孩儿被打得极为狼狈并非本事不济,也不是怕三昧真火,而是因为被红孩儿正巧一口烟喷在了眼睛上,以致败北的。

老君见时日已到,以为猴子早已化作灰灰,于是开了炉,结果被猴子推了个倒栽葱,同时踢翻八卦炉。此时的孙悟空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开启了暴走模式,打得九曜二十八星宿胆寒,一路乱棍冲到通明殿,被负责看守这里的佑圣真君佐使王灵官拦住,二人大战三五十合不分胜负,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趁机命雷部众将将悟空困住,可是却始终擒之不下,于是大天尊下旨,宣召如来降妖。

如来到了之后与悟空东拉西扯了一大堆,还打了个赌,最终将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表面看如来谈笑间就降服了孙悟空,实际上他用了甚深法力,这点在最后取经成功时如来曾亲口承认。

至此,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事尘埃落定,三界也因此流传出有关此事的传说。

客观讲,孙悟空实力不俗,曾击败过不少天将,并且多次在少打多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对天宫而言麻烦确实增添了不少,但也仅仅是麻烦而已。

酒后乱性的天蓬元帅——猪刚鬣

我们都知道,猪刚鬣前世是上界天蓬元帅,统领天河水军。在取经路上,一直以懒惰怕事的形象示人。然而实际上,第二次搅闹天宫的正是他。

同样是蟠桃会,天蓬元帅作为高级天将自然在受邀之列,在大会上,老猪开怀畅饮,不由大醉。

所谓饱暖思淫欲,酒后的天蓬跌跌撞撞到了广寒宫,于是发生了书中的经典一幕——酒后戏嫦娥。

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纠察灵官奏玉皇,那日吾当命运拙。广寒围困不通风,进退无门难得脱。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押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多亏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亲言说。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寥寥数语,讲明了他被贬的经过,这里再和大家讲一个常见的误区。《西游记》中的嫦娥与普遍认知中那个后羿妻子不同,属于一个职位的统称,广寒宫的最高神祇并不是什么嫦娥,而是太阴星君,整个广寒宫有很多仙子,统称为“嫦娥”,但是她们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比如给猪八戒开门被调戏的嫦娥在玉兔精篇章曾经出场,本名叫做“霓裳仙子”,而天竺国的公主也是广寒宫中的一位嫦娥——素娥仙子转世,只因曾在广寒宫推了玉兔一把,所以在她转世后玉兔下凡报复。

广寒宫中均是女仙,称之为“男子禁区”毫不为过,孙悟空见到太阴星君降临躲避不及都上前赔罪,说明见了广寒宫的人回避是起码的礼节,可是猪八戒酒后却色胆包天,居然拉着霓裳仙子要求陪歇,人家不肯,他便大闹了起来,这一下被执勤的向玉帝告了状。老猪酒没醒,还毫不在乎,结果被一顿胖揍,贬下凡间。

这次事件的动静同样不小,不过和孙悟空带有“造反”色彩的性质不同,虽然如此,依旧是犯了天条,并且也符合“闹天宫”,所以原著中第二个闹天宫的就是昔日的天蓬水神,后来的猪八戒。

其实猪八戒闹出的动静还远不止此,后来他曾提到一嘴供倒了斗牛宫,所以被贬下凡也算咎由自取。

逞威扬名的菩萨坐骑——老魔青狮

说到取经途中最难过的几个“关卡”,狮驼岭到狮驼国一路必然占据一席之地,青狮、白象、大鹏三妖就是这里的Boss,而三兄弟中的老大青狮也曾闹过天宫,不过并非在天宫内部。

事情的起因依然是蟠桃会(话说写到这里才发现,三次“大闹天宫”全是因蟠桃会而起,王母是不是该考虑把这个盛会给取消了?),青狮自恃本事,对王母娘娘没向他们下请柬极为不满,所以也提出了类似当年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口号,原文说他“意欲争天”,于是玉帝派十万天兵捉拿,谁成想被青狮一口将十万天兵吞下,天宫忙关了南天门,此事也暂时作罢。

严格意义上讲,青狮和悟空、八戒不同,因为他并没有在天宫的范围内闹,不过毕竟让南天门关闭,而且公开插旗,所以将他也算作“大闹天宫小组”成员之一,连悟空都心中暗笑这事当年他也做过。

这里有一个地方看起来比较蹊跷,就是青狮如此猖狂,天庭居然没有下一步行动,难道他们惹不起狮驼岭三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个人推测是因为玉帝知道了青狮等三妖的跟脚后,只须掐指一算便可知前因后果,所以有意留着他们,毕竟这是八十一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唐僧师徒过了这里,青狮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至于他被文殊收走后受了怎样的惩罚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与故事主线无关。

综上所述,闹天宫的除了孙悟空,还有曾经的天蓬元帅、后来的净坛使者猪八戒以及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算起来这些人最后都是佛家的,所以他们的这些作为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或许是某些大能步步为营的谋划,谁又知道呢?

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回答题主这个问题,仍然依吴承恩的《西游记》为依据。

《西游记》中提到的“闹天宫”的情形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小闹天宫”;二猴王“吵闹天宫”;狮子精“吹闹天宫”。孙悟空第一次“闹天宫”还谈不上是“大闹”,是一次“小闹”。

这在四回中有叙写。当他得知“弼马温”是“未入流”时,“不觉心头火起”,“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这就是孙悟空第一次“闹天宫”。

孙悟空第二次“闹天宫”,也谈不上是“大闹”,只能算是“中闹”。

《第五回》这样写道:当孙悟空从摘蟠桃的“仙娥”口中得知,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没有他这个“齐天大圣”时,孙悟空就“闹天宫”了:用“定身法”把摘蟠桃的“仙娥”定在蟠桃园里,动弹不得;将“赤脚大仙”骗到“通明殿”,远离了“瑶池”;在“瑶池”里,孙悟空让“仙官”在他用自己的毫毛变成的“瞌睡虫”的驱使下,“都去盹睡”;趁着“仙官”打盹的时间,他“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趁着醉意,来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把“五个葫芦”里的金丹,“都倒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因知道自己闯下大祸——“这场祸,比天还大”,使隐身法,从天宫逃回花果山。

第二次真的是“中闹天宫”,虽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暗中做的。做完之后,就悄悄地回到花果山了。

孙悟空第三次“闹天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闹”。

第七回这样写道,当他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出来之后,就在天宫“大闹”:“蹬倒八卦炉”,把太上老君“捽了个倒栽葱”;使用他的金箍棒,一路乱打,“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同三十六员雷将交战,“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在天庭的搏杀,“早惊动玉帝”。

这一次,孙悟空在天庭的搏杀,确确实实是“大闹”,把整个天庭都惊动了。

猪八戒“小闹天空”

猪八戒“闹天宫”的事情,是从他自己的口中说出来的,可信度还是蛮高的。他的“闹天宫”,和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第十九回通过猪八戒的口这样写道: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

从猪八戒自己的叙说中可以看出,他在“酒醉意昏沉”的时候,在天宫里是“小闹”了一番的。他那“险些震倒天关阙”的大叫声,会让天庭一惊的。就因此事,猪八戒被贬下凡。

二猴王“吵闹天宫”

为了分辨谁是真孙悟空,“二猴王”闹到天庭。第五十八回中这样写道:“二人扯扯拉拉,口里不住的嚷斗,径直南天门外,……”“你们既不能认,让开路,等我们去见玉帝!”“指望与臣辨个真假!”“玉帝亦辨不出,赶出殿外”。

二猴王一路走,一路打,一路嚷。走到那里,就吵嚷、打斗到那里。天宫,真的被他俩给吵闹翻了。

狮子精“吹闹天空”

这里说的“吹闹天宫”,不是狮子精自己吹嘘的,而是小妖“小钻风”对着孙悟空替他吹嘘的。第七十四回中这样写道:“小钻风道:‘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大帝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行者闻言暗笑道:‘若是讲手头之语,老孙也曾干过。’”

狮子精是文殊的坐骑,那里能有这样大的能力?只是“小钻风”吹吹而已。另外,从“行者闻言暗笑”的表情和他所说的“若是讲手头之语,老孙也曾干过”,孙悟空是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钻风”的话的。当然,也有认为“狮子精”是真的“闹过天宫”的,这里不取此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杨戬!沉香!狮子精

曾经大闹天宫的不止孙悟空一个?其他的都有谁?

1,杨戬:西游记中,和孙悟空打的不分上下,且七十二变处处略胜孙悟空的杨戬也曾大闹天宫过。杨戬的母亲云华仙子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也是和凡人相恋,被关押在桃山,而杨戬为了救母,不仅拿起大斧,劈开桃山救出了母亲,还大闹了天宫。

2,猪八戒:在一次蟠桃宴会后,天蓬喝仙酿酒劲上头,调戏了嫦娥,被纠察灵官发现,就大打出手,结果天蓬一嘴就拱倒了斗牛宫,还偷吃了王母的灵芝草,也是大闹天宫之人!

3,沉香:沉香本是杨戬的外甥,而他的经历与杨戬颇为相似。沉香的母亲三圣母,也是犯了天规,被杨戬镇压在了华山下。为了救出母亲,沉香上天庭,大闹了天宫,最终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一家人得以团圆。而舅舅二郎神最后也被洗白了!

4,青狮精:青狮精因为没有收到王母娘娘蟠桃会的请帖,觉得受到了侮辱,便开始大闹天宫。玉帝派了十万天兵天将前去捉拿,都被青狮精的獠牙大口所吞,吓的天兵天将赶紧关闭了南天门。最后被太上老君收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