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这就属于冤枉美国了,对死硬的日本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政府来说,一颗原子弹根本就没有起到威慑作用,那么,反正丢一颗是丢,丢两颗也是丢,就赌你想不想吃第三颗吧。

这不是老王搞笑,当时的日本确实就是这么个状态。美军在投下广岛原子弹前,投掷了几千份要求居民避难的传单,如石沉大海,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核弹爆炸以后,日本居然也是一副该吃吃该喝喝,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模样,令美国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真的是日本民众受军国主义影响太深,太有“素质”了?显然不是,广岛核爆区一片惨状,人民流离失所痛不欲生,日本政府不会看不到。

事实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掩盖了广岛原子弹的爆炸信息,他们称之为“广岛遭遇了外太空的陨石袭击”,这是“自然灾害”,故而人民完全不必惊慌。同时对于盟军“超级爆弹”的信息也是四处封杀。

要知道,那个时代可不是互联网时代,1945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被投下,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中间仅3天时间。那个年代报刊是传媒的主力,消息还被封锁和引导,全国的日本民众根本就无法搞清楚是什么回事。

不同于被游戏、电影、文学、纪录片洗刷过无数遍的现代人,那时候的人知道原子弹是什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美国的沙漠,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前,全世界都不清楚这东西的真正威力。何况第一颗投下的广岛原子弹仅1.7万吨TNT当量,并没有后世人们脑子里那些冷战热核武器的威力。

现代日本将原子弹宣传得毁天灭地,主要出于一种将自己制造为“战争受害者”的悲情炒作,是淡化军国主义历史的手段。过分当真你就输了。

在当年日本民众的观感里,即便是被原子弹炸过的人,当时也没有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许多人通过前不久的认知,认为这是美国的“巨型烧夷弹”,直到战后许多人陆续死于辐射病,许多人也没弄清楚何谓原子弹。否则要是按照今天人们对核辐射的敏感与恐惧,广岛长崎炸过后干脆不要住人了。

说过人民,再说日本政府层面。

美国为了与苏联抢夺战后势力范围,急于令日本屈服,因此不惜在《波茨坦公告》中加上了“全部歼灭”的用词,但刚刚接任东条英机担任首相的铃木贯太郎,在答复对方的新闻发布会上非常倨傲的使用了“默杀”这个日本词汇。

当时他是这样说的:“盟国所谓《波茨坦公告》,无非《开罗宣言》之翻版,我方(日本政府)认为其并无积极之意义,故唯有采取‘默杀’(mokusatsu)态度,坚持推动奋战之继续。”

其实日本人只是想装个哔,当时的日本东条英机内阁垮台,已经喻示着日本主和派压过军国派占了上风,但是日本高层及天皇对投降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老觉得美国话里有话,应该不是让日本真的“无条件投降”,其中大有商量的余地。

尤其是天皇,他对保持“国统”,也就是维持天皇制度非常在意,因此不惜又与主和派闹别扭,临时找主战派的军人抱大腿。例如打过数次长沙会战的阿南惟几,这个老实人完全被天皇当枪使,最后天皇在得知美国人不会动“国统”的保证后,很干脆的与铃木贯太郎、前首相米内光政这些人走到一起,逼得阿南惟几落得个剖腹自杀的下场。

上图,电影中的阿南惟几。此君不甘心投降,但也没有参与叛乱,只以死谢罪。

死前阿南惟几万念俱灰的意识到自己被卖,可是不敢拿天皇说事儿,免得落个逆贼的名头进不了靖国神社。他切腹时是这样说的:“诸君!一定要诛杀米内光政啊!”

但也有人认为,正是阿南惟几这帮人给不甘心的军国主义势力当了头脑,致使日本在《波茨坦公告》后一直游移不定,最终让一件本该搭梯子就下的事情,闹成挨了一颗原子弹,又挨一颗原子弹。

不过这都是后话,但也足以看出日本投降前的那段混乱。铃木贯太郎明摆着就是推出来做善后的,可日本高层摇摆不定的态度和故作倨傲的装逼行为,再加上死不甘心的军国主义孽障,直接导致他们被原子弹炸过后仍负隅顽抗。

可惜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政府的混乱态度仍然没有改善,他们一方面为《波茨坦公告》慌张,一方面又实在不愿就此投降,放弃军国主义的幻想。至少至少也要以日本的国民血肉为本钱,拿“一亿人玉碎”为招牌,逼迫美国做出“有条件投降”的让步。

所以,广岛遭遇核弹轰炸的消息是一定要掩盖的。

在此之前,实际上美国对日本的摧残早已超过了原子弹。柯蒂斯·李梅对东京发动的凝固汽油弹攻击连天皇宫都烧掉了。而李梅的全盘攻击计划烧掉了日本96个城市,直接死亡50万人,间接造成的饥饿、受伤、流离失所的有800万之巨。这些火攻轰炸比原子弹恐怖多了。

对于日本民众而言,究竟是“超级爆弹”还是“天外陨石”已经毫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日渐崩坏的世界如何活到明天。甚至许多人连这种思想也没有了,可以参考《萤火虫之墓》的结局,那位失去妹妹的小哥从身到心都彻底的死了。

有人品评过吉卜力的动画,认为高畑勋《萤火虫之墓》是对那时日本人心态的一种最直观表达,死去的清太代表着日本军国主义感染的肉体,而那个小女孩节子则是当时日本人对未来的希望。未来没有了,再去拼搏与生存,又有何意义?

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惊天浩劫,它波及范围大,牵涉到全球大部分人口和地区。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了70多年,但关于二战的话题从未停止过。二战深刻影响了国际格局的走向,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大事件莫过于美国投原子弹。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在扔下原子弹前,曾经撒下传单,提醒民众撤离。其实这件事不够准确,美国向日本本岛投下大量传单是事实,但核弹一事,却是保密的。

在二战中,除了武器装备和士兵进攻这样的物理进攻方式外,攻心战也是世界各国常用的战术。盟军进攻德国的时候,就经常散发宣传单,意在瓦解对方的军心。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交锋时,也没少用这一招。在蛙跳战术取得节节胜利后,美国已经具备了进攻日本本岛的条件。由于此前美军在岛屿争夺战中遭遇到日军的顽强抵抗,人员损失远超预计,因此美国高层在下一步作战计划上充满疑虑。

美军高层想到的最佳方案就是劝降和空袭,此时的日军士气相比于二战前期和中期,已经下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日军在战前储备的资源几乎快要耗尽。日本是一个领土狭长且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发动几百万军队作战,需要耗费的资源和财力是个天文数字。日军高层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一直追求速战速决,但事实证明,日本的实力办不到。

日本海军和守岛部队节节溃败后,此时日本本岛缺乏油气资源,战斗机起飞都成为难题。汽油的纯度越来越低,很容易损坏发动机。根据日本相关资料的描述,很多飞机在起飞后没多久,出现空中停车现象。日本飞机拦截美军轰炸机的能力也明显下滑,更多的是依靠地面防空火力。让人无奈的是,此时的日本铁资源也成了稀缺物资。过去在中国东北掠夺的煤铁已经用尽,一些日军军工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

日本又回归了传统,开发了很多竹木武器,由此可见日本是抱定必死的决心了。美国高层断定,美军如果强行登岛,至少造成30-50万军队的伤亡。为了避免这些牺牲,美国先是不间断地派出飞机在日本散发传单,传单上明确讲了美军计划轰炸的城市和位置。这样做一方面是震慑日本的军心,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民众及时撤离,避开美军轰炸区域。

在无数次宣传单攻势和炸弹攻势未见效果的情况下,美军认识到这些方式并不能让顽固的日本军官放下武器。此时研制原子弹的秘密工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可以制造一两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美国总共只有三枚,试验用了一枚,其他两枚打算用来震慑日本。由于美国当时缺乏制造原子弹的相关原料,这两枚弹就显得非常宝贵。为了提高成功率,美军对此事高度保密,轰炸航线也违反常规,最终扔下了原子弹。没想到日本高层居然还想隐瞒此事,最终美国只好诈称手中还有大量原子弹。日本天皇听说后大惊,才力压众将,不甘心的投降了。

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当时原子弹实验制造阶段,无法保证效果。

日本当时太嚣张,教训小了无法起作用。

当然也是为了好好报复日本,因为当时对美国的摧残也是很大的!

如果没有美国当时的高强度教训它,也没有后来的臣服而害怕美国!

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因为剩下一颗,怕过期,没机会用人做实验啦!!

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美帝:和我没关系,是他们不投降的。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轰炸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到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巨大的冲击波将整个城市瞬间摧毁,3天后,美军B29轰炸机,再度从提尼安岛起飞,这次另外一颗原子弹投在了长崎的上空,长崎随着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变成了一片废墟。

短短几天后,日本宣布了投降,“无条件”接受波斯坦公告。本来吧,一颗原子弹投下来了,日本就应该投降了,结果美国又投一颗,直接把日本人打崩了。其实美国也并不想再扔一个,奈何,日本人不投降。

原子弹的投放,不光是要进行军事上的打击,之所以选择广岛长崎,目的就是制造混乱,制造恐慌,让日本人知道差距,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从而让日本政府投降。结果呢,日本挨了第一个原子弹之后,不为所动。

事实上,广岛的原子弹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预期的效果就是让日本人恐慌,然而,机智的日本政府选择了封锁消息,别看原子弹爆炸动静挺大,那个时候可没什么网络,信息传递根本就是个困难,普通老百姓顶多能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广播报纸都是政府控制的,政府想封锁消息太容易了。

日本有个老头叫山口疆,这老爷子被原子弹炸了两次,在广岛被炸了一次,回到长崎和别人说起的时候,压根没人信,并且他的领导还呵斥他一顿。这个时候,山口疆看见外面飘下来两个降落伞,瞬间吓尿了。果然,第二颗原子弹还是来了。

这颗原子弹不光把山口疆吓坏了,也把日本政府彻底打崩溃了,按照这么来,一个原子弹炸没一个城市,那日本岂不是要完蛋了。这样,日本才下定决心,赶紧投降,赶紧和盟军联络,投降了,不打了。

一颗原子弹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为何美国要丢给日本两颗?

第一颗效果不理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