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01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亲戚。
袁术的大女儿是孙权妃子。按照这样来说,袁术的辈分可是非常高。
袁术的孙女(袁耀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是刘禅的皇后。
刘禅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关羽的孙子关统,费祎的儿子费恭。
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的侄女。
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表妹。
曹操的长女清河长公主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
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羊祜。
曹操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都嫁给了汉献帝。
曹丕有两个妃子是汉献帝女儿。
世家大族都是互相联姻,盘根错节,深究起来都是亲戚。
02
诸葛亮和汉献帝刘协同是在181年生,234年死,只是两人没见过,因此有人说两人是同一个人。
03
贾诩(147年-223年)是谋士的老大哥,他出山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出生,他去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死了。
贾诩比诸葛亮(181年—234年)大34岁,
比司马懿(179年—251年)大32岁,
比郭嘉(170年-207年)大23岁,
比荀彧(163年-212年)大16岁,
比荀攸(157年-214年)大10岁。
荀彧虽然是荀攸的叔叔,但他比荀攸还小。这因为两人是同族但不是直系亲属,荀彧的辈分较高。
04
汉献帝刘协虽然前期一直被挟持,但是不当皇帝后真正自由了,生活条件是相当优越,还很长寿。董卓、李傕、曹操、曹丕都死了,汉献帝还活着。
05
蒋干盗书是演义虚构的故事。
蒋干是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他确实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但是蒋干回去后只是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06
蔡阳不是关羽杀的,而是刘备杀的。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鞭打督邮的也不是张飞,还是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
07
斩杀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
《三国志·孙坚传》: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08
廖化是三国时期的长寿之人,忠义之士。
261年,廖化路过看望宗预时,宗预曾说:“吾等年逾七十”,廖化是在264年去世。因此,廖化的寿命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间,而三国时期人的寿命都很短。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是形容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事实上廖化能力很强,他做先锋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蜀汉人才凋零,只能让老迈的廖化上阵。
廖化的忠义不输关羽。关羽兵败遇害后,廖化归入孙吴,他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在秭归廖化与伐吴的刘备相遇,刘备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宜都郡太守,随后参加了伐吴之战。
09
曹操是个美食家,尤其是喜欢鱼,写有《四时食制》。
曹操是个人妻控。据可考记载,曹操的妻妾能够见于记载的共有16位。
卞夫人,是以声色谋生的歌者舞伎。
杜夫人,原为吕布将秦宜禄之妻。这个就是关二爷心心念念的人。
尹夫人,原汉大将军何进的儿媳。
邹夫人,是西凉军阀张济的遗孀。为了她,曹操儿子曹昂,猛将典韦都死了。
其实不止曹操,曹丕的皇后甄姬是袁绍为次子袁熙的妻子。
关二爷也多次找曹操说,要迎娶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曹操答应了,结果不厚道,自己收了。
10
鲁肃不是演义中那种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老好人,而是文武双全。
单刀赴会的不只是关羽,鲁肃也是。
《三国志》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鲁肃以大局为重前去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一番慷慨陈词,令关羽哑口无言。
鲁肃的战略眼光非常高远,没有鲁肃,就凭关二爷的狂傲,孙刘联盟早瓦解了。
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1)刘禅在位时间非常长。
中国有几百个皇帝,在位时间超过20年的只有大概60个左右,而刘禅在位时间挤进前十名了。
刘禅在位长达41年,让人惊奇的是蜀汉没有皇室内斗,总体来说政治局势非常稳定,内部没有流血权斗,而且涌现出一大批忠贞之士,这和同时期的江东孙吴政权形成了完全相反的鲜明对比。
(2)曹丕上位之后,没有对任何一个兄弟开刀。
中国历朝历代,皇权争夺,同室操戈的不在少数,但是曹丕做了皇帝之后,没有对任何一个兄弟开刀,这是一个非常少见难得的情况。
在这一点上,曹丕做得很不错。
(3)东吴立国最晚,灭亡最晚,西晋建立了,它还没灭亡。
三国里,曹操没有做过皇帝,曹丕最先称帝,次年刘备称帝,而孙权在曹丕称帝的九年之后才称帝。
西晋在265年建立,东吴直到280年才灭亡,也就是说,东吴和西晋并存了15年。
(4)三国人物年龄最让人惊奇。
如果把三国风云人物也按照世代划分的话,那么:
40世代:刘表,贾诩。
50世代:曹操,孙坚,吕布,袁绍
60世代:刘备
70世代:郭嘉,诸葛瑾,鲁肃,周瑜,杨修,孙策,马超,吕蒙,司马懿,庞统
80世代:汉献帝,诸葛亮,孙权,陆逊,曹丕
新00世代:曹叡,刘禅
新10世代:司马昭
原来,吕布不是帅小伙,而是和曹操同一个世代的;
三国风云人物,明星集中在70世代和80世代;
郭嘉,周瑜,孙策,鲁肃,马超,司马懿,庞统年龄差不多;
汉献帝,诸葛亮同年出生;
诸葛亮比孙权只大一岁;
刘备比曹丕大了26岁,但是他俩的儿子,接班人只相差一岁。
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我是以史为鉴,我来讲几个三国冷知识吧。
一、著名谋士荀攸,年轻时行刺董卓,差点被杀荀攸是曹操核心谋士之一,给人的印象就是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动的文人。但是荀攸年轻的时候可是干过行刺董卓的事情。以史为鉴给大家讲讲荀攸的故事。
董卓率西凉兵进京作乱,惹得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于是烧掉了洛阳,带领天子迁都长安。
荀攸这时候还是黄门郎的官职,于是荀攸联合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打算刺杀董卓。
荀攸说:董卓无道,残暴行径比之于商纣王、夏桀王都过分。现在天下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有强兵保护,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匹夫罢了。如今应当杀了他来谢百姓,然后占据肴关、函谷关来辅佐皇上号令天下,这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一样的义举啊。
大家纷纷给荀攸这番话点赞,成立秘密刺杀董卓联盟。
但是董卓自从曹操献刀之后,一直小心提防,派出密探四处查访,荀攸等人的秘密联盟被发现了,何颙、荀攸没能跑掉被捕入狱。
入狱后,仪郎何颙想起董卓动不动砍人手脚、挖人眼,一害怕干脆自杀了。而荀攸在监狱里谈笑自若举动和寻常一样。结果正好赶上王允和吕布密谋杀了董卓,荀攸成功活了下来。
二、公孙瓒年轻的是领导司机,差点被罚到越南公孙瓒年轻的时候在卢植门下读书,出师后当了辽西郡中小吏,经常给领导开车(御车),混得还不错。
但是有一年,领导刘太守犯了事,被抓到廷尉审判,公孙瓒作为领导司机也没能跑掉。最后廷尉判处刘太守和公孙瓒流放到日南郡(日南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地区。)
从东北一路流放到越南,公孙瓒一想路上就要走好几年,南方也没有开发,怕是回不来了,于是在路上买了米和肉祭拜先人说: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我现在跟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我恐怕这辈子回不来了。在这里,我就向祖上辞别。
围观的吃瓜群众,听到后泪流满面,纷纷表示,赶紧走吧。
公孙瓒也算运气好,走到半路上,朝廷大赦,刘太守和公孙瓒就不用去了。而公孙瓒也因为这件事被保举为孝廉,当上了辽东国的长史,开启了一方诸侯的进程。
三、袁术死后,妻女都被孙吴娶到后宫袁术可以说是三国群雄中最无能的一个,不但没有长远目光,而且淫逸奢侈、荒淫无度,最后被吕布和曹操先后打败,袁术这时候才想起要投奔袁绍,结果走到半路就病死了。
剩下袁术的孤儿寡母没法继续前进,就转头投奔袁术的亲信庐江太守刘勋。
可惜刘勋也不是啥英才,没几天庐江就被孙策占据了,袁术老婆也顺理成章的被孙策纳入后宫。
袁术的女儿估计还小,孙策没来得及纳入后宫,然后孙策就死了。结果便宜了孙权,孙权把袁术的女儿纳入自己后宫,要不是没能生出儿子,袁术女儿还差一点成为皇后。
吴录曰:袁夫人者,袁术女也,有节行而无子。袁术的儿子袁耀也是沾了姐妹的光,当了孙吴的官员,虽然官职只是郎中,不是什么大官,但也算是安定的度过了一生,而且袁耀的女儿再一次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算是彻底和孙吴绑定了。
我是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一:魏国
曹操夺了关羽看上的女人(关羽看上了秦朗的母亲),曹操憎恶朱灵,并让于禁解除了他的兵权。许褚多次保护曹操脱险,连马超都害怕他;有次回到家中坐立不安,于是回曹操营帐,发现有人想杀曹操;许褚和曹仁关系不好,儿子许仪被钟会所杀。五子良将中,张郃的食邑最多为4300,其次徐晃为3100,张辽(张辽原本姓聂)为2600,于禁和乐进均为1200(顺便一提,臧霸3500)。邓艾是个结巴,原名也不叫邓艾。
二:蜀国
鞭打督邮的是刘备,火烧博望坡是刘备的计策,刘备因为私人恩怨而杀降(把神算子张裕杀了)。关羽好色;他的武器应该是类似于长矛的一种武器,而非大刀,他是三国唯一一个做到了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的人(阵斩颜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不是华佗。赵云在三国志中的记载特别少,在所有有传的人物中赵云的传的字数排在后面。马超不仁不义,马超死的比刘备早。黄忠在刘备伐吴前已经病逝(且无后)。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晚来得子。三国时期有两个人叫马忠(蜀国的有传,吴国的没有,吴国马忠是潘璋的部下,捕捉到了关羽)。刘备对待糜竺等人都只是以较高的礼仪对待,但是没有给他们实权。
三:吴国
孙权曾派人去过台湾。江东名将的子孙后代大多都没有什么建树,要么犯事,要么资质一般,还有当降将反过来攻打吴国的,唯独陆逊的儿子陆抗表现突出,很有军事才能,陆逊陆抗也是为数不多的入古今64名将的父子兵(仅两对,另一对是周勃和周亚夫)。诸葛瑾的儿子虽然军事才能突出,但却导致了家族灭门(诸葛瑾以前说过诸葛恪可能使家族灭门,诸葛瑾曾经把一个儿子过继给了诸葛亮,从而使自己的血脉传了下来)。三国志中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是合传,而陆逊却是单独一传(准确的说是陆逊陆抗父子合传,陆抗没有单独立传,他的事迹记录在陆逊传的后面)。虞翻特别喜欢嘲讽降将,嘲讽过于禁,糜芳,说话特别难听,为此,孙权还责备过他。吴国的神算子比较多,有传的就有三四个。
四:其他
董卓,年轻时热情好客,喜欢交朋友。具有较强的军事才能,体恤下属,有次得了奖赏全分给了下属。董卓两次差点被杀,一次差点被孙坚所杀;一次鲍信劝袁绍进攻董卓,袁绍不听。
吕布曾被李进(我也不知道李进是谁)打败过。刘备诸葛亮怕张郃,张郃怕张飞,而张飞又敬畏刘备诸葛亮(有没有石头剪刀布的感觉,哈哈)。孟获应该没有被抓7次,诸葛亮征讨孟获也就四个月的时间。
最后一个,袁术是许多人的爸爸。哈哈哈
欢迎大家补充。
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三国冷知识段位大赛邀您挑战!看一看下面的冷知识已掌握多少,验一验自己对三国的了解是否够深!
一、青铜段位:基本应知道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小说剧情。真实历史中,刘备在老家当游侠、搞帮派,关羽、张飞在那时相当于是帮派的“左右护法”——刘备最得力的心腹打手。
2、貂蝉其实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正史中,吕布是因为和董卓的侍婢有私通行为,才和董卓反目成仇,帮助王允除掉了董卓。
3、关羽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他和张飞用得都是长矛。没看正史记载都是“关羽刺颜良于马下”、“张飞横矛喝道”等。
4、斩华雄的人是孙坚,不是关羽。当时阳人之战,孙坚大破胡轸,华雄当时是胡轸手下的一个都督。
5、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的,不是诸葛亮。周瑜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在准备征伐益州的途中,得了重病,死于巴丘。
二、白银段位:大部分人知道1、关羽收关平为义子,这是小说中的桥段。其实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羽的次子是关兴没错,但三子关索是小说和话本中的虚构人物,正史上不存在。
2、张飞是怎么死的?有人会说是发兵东吴的前夕,被部将范疆、张达杀死的。错啦,按照正史是范强、张达,演义小说中这个名字被改编了,不可以假当真。
3、刘备早年做中山闻喜县尉时,上面下来巡察的督邮曾刁难刘备,结果被张飞绑在柱子上鞭打,为刘备出气。错啦,这是小说的说法,其实是刘备亲手打的,这个锅别再让张飞背了。
4、张飞的正妻夏侯氏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侄女。官渡之战时,夏侯氏出门砍柴,结果被张飞撞见,于是就被老张带走当老婆了……夏侯氏生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了刘禅的皇后。
5、公元237年,辽东公孙渊改元称帝,建立燕国,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下变成了四足鼎立。不过这一情况持续不到一年,因为司马懿率军北伐,灭亡了燕国。
三、黄金段位:小部分人知道1、提起曹操的禁卫军统领,多数人只知道有许褚、典韦两位大将。其实,曹操早期的禁卫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领军史涣和中护军韩浩,并非是典韦、许褚。典韦和许褚都属于曹操的贴身大保镖,但职位并不算高,典韦生前最高做到校尉,而许褚最高做到中坚将军,都是中领军和中护军的下属。
中领军、中护军都是曹魏的高级军事将领,有开府治事权,下设长史、司马,统帅禁军,有选拔并且监督诸将的权力。既管军事又管人事,权力真的是极大,非可靠心腹不能担任。
其中,中领军级别略高,负责统领中护军、五校尉以及武卫、中垒、骁骑、中坚、游击等禁军诸部,是曹魏禁军最高统帅。典韦死得早,还没来得及晋升。许褚曾做过武卫中郎将、中坚将军,对应分属武卫军、中坚军。
通俗来说,真正的曹魏禁军领导班子,是以史涣为司令,韩浩为副司令的。
许褚、典韦虽然离曹操近,但是职级上充其量就是禁卫军团长、营长这个级别。
史涣病逝后,夏侯渊曾暂代中领军,后由韩浩接任。韩浩卸任后,中领军由曹真、曹休两个第二代宗亲大将担任。
由此可见,曹操能放心授予中领军的人,那都是心腹中的心腹。
2、廖化其实不差,早年他是关羽的主簿,后来关羽在荆州兵败身死,廖化被迫投降东吴。但是他身在吴营,心在汉,通过一年的努力,他竟然用假死骗过吴人,然后带着老母亲逃回了是蜀汉。廖化在秭归正好遇到东征的刘备,重新回到了蜀汉阵营。后来是廖化一直活到刘禅投降,前往魏都,算是完整见证蜀汉集团兴衰史的“活化石”。
3、蜀汉名将王平从小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他一般靠口述让别人代写书信,竟能做到意理通达。他还喜欢让人读史书、传记等书籍,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还不失其主旨。他严格遵守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是端正坐姿。如此看来,王平还真是一个不认字却颇有些文化的严谨之将。
4、王允是个老古板,蔡文姬的父亲大儒蔡邕就是被他害死的。只因为董卓对蔡邕有知遇提携之恩,所以蔡邕叹惜董卓之死,让王允很不爽,便将蔡邕下狱,不久蔡邕死于狱中。
5、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与当地的土著进行了密切交流,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治理开发台湾的文字记录,所以说台湾自古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也别打歪主意。
四、钻石段位:真·铁粉才知道1、蜀汉最后一位贤相费祎,是被曹魏降将郭修刺杀身亡的,而郭修是被姜维俘虏回来的。想必姜维也挺后悔这事,不过也怪费祎这人啥都好,就是太不重视个人的警卫。
2、官渡之战时,刘表不是不想偷袭曹操后方,而是不能。因为长沙太守张羡造反了,席卷了荆南三郡与刘表对抗,刘表连年围攻长沙都没能攻克。而劝说张羡牵制刘表的人叫桓阶,他是亲曹派,帮了曹操大忙了。
3、徐州名士陈登爱吃生鱼片,结果感染了大量的寄生虫。华佗曾为他治好过一回,不过告诉他三年后会复发,到时候周边有名医才有的救。结果,复发时华佗不在周边,也没有别的名医能治,因而陈登死于口腹之欲上。
4、蜀汉没有设置史官,使得很多蜀汉人物的事迹没能流传下来。好在贤相蒋琬执政时期,有个丞相府主簿叫杨戏,他写了个《季汉辅臣赞》,里面用赞诗的形式表彰了蜀汉的众多文臣武将。虽然很简略,没有详细事迹,但是光是提到的名字也对蜀汉人物的史料空白,起到了一定的填充作用。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季汉辅臣赞》征南是赵云,征西是陈到
5、曹操一直缺粮,都是靠屯田撑过来的。那么曹操手下的屯田功臣主要有谁呢?史书记载“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其实主要有三人:韩浩、枣祇、任峻。我们捋一捋大概是这样,韩浩和枣祇(音知)最先提出屯田策略,然后枣祗为第一代屯田主持者,有初建屯田之功。枣祇死后,任峻接替他继续将屯田事业发扬光大。
结语大家评评自己是何段位?对三国历史的研究是否到位?不妨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或是更多冷知识。
三国中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不少人的三国知识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本小说,并非真的史实,如果细读《三国志》、《后汉书》、《三国会要》、《资治通鉴》、《汉晋春秋》等有关三国时代的史书,你会发现很多与《三国演义》传说不一样、让人大跌眼镜的历史冷知识。
张飞并非黑丑莽汉,而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俊秀儒将因为《三国演义》罗贯中他老人家孜孜不倦的塑造,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里,张飞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基本算是个莽夫,不仅个性鲁莽,脾气暴烈,而且还贪酒残暴,经常鞭打小兵。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声如洪钟,长相“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如果想象一下,张飞活脱脱就是一个黑丑、粗壮的莽汉。
一直到很大了,我还经常在奇怪,夏侯小姐被这样的莽汉掳走做妻子,一定是生不如死,她为什么不逃走呢?可是等多看了几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大家都被传说给骗了,张飞的长相并非如此。
2004年,考古专家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发现了一座唐代人制作的张飞石像,石像白面无须,面容端庄,跟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长相粗鄙、黑丑的张飞完全不一样。而且,在元明时代的文献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时人有说美男子有一张“张飞脸”的称法。
至于张飞的才艺,后人文献多有提及,元代吴镇在《张翼德祠》诗中写道:“关侯讽左氏,车骑(张飞)更工书。”明代的《画髓元诠》说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现代邓拓曾写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燕山夜话》),里面就关于张飞擅书画的说法。
由此可见,张飞不仅不黑丑、鲁莽,而且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俊秀男子,也就是今天所谓的风度翩翩的儒将,也难怪出身高贵的夏侯小姐愿意委身下嫁给张飞。
关羽并非不近女色,他曾与曹操争夺杜夫人;他的武器也并非青龙偃月刀在很多传说及文献里,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不近女色的形象,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关羽也是一个正常的有七情六欲的男性。
曹操有一个爱妾,曰杜夫人,原本是吕布手下将领秦宜禄的妻子,史书上说这位先前的秦夫人有“异色”,意思是非常漂亮。这位美女在曹操与关羽攻打吕布时被关羽惦记上了,关羽和曹操约定,等打下吕布的城池,秦夫人就归关羽所有。
结果等曹操见到秦夫人以后,顿时惊为天人,立马将其纳入后宫,史称杜夫人,杜夫人后来为曹操生下了曹林、曹衮、金乡公主等三个子女。
关羽和曹操心生间隙,曹操不守信,关羽没有得到杜夫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件事情在《三国志》中有多个版本的详细记载,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注引: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又有《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
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缘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后人之所以把关羽塑造成一个不近女色的形象,我想,大概是因为关羽是武圣吧。
除此以外,关羽的武器也并非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宋代以后才出现。
关于关羽的武器,魏晋南北朝南朝有《刀剑录》,文中说:
羽少时采都山铁为二刀,一铭“万人”,一铭“无前”。
又《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写道:
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从这两段引文可以看出,关羽有两把佩刀,但是战阵交接时用的应该不是刀,而是一种可以直刺的武器,不然就不会有“刺良”的说法,而应该是“劈良”或者“砍良”了。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后代人杜撰的,并非史实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手下的将领,但他们三人的关系也仅仅止于君臣而已,并非结义的兄弟,所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只是后人杜撰的。
在三国时期的史书中,有关关羽、张飞的传记中曾提及他们和刘备的关系,如《三国志· 蜀书 ·关张马黄赵传》中记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史书中说三人的关系是“恩若兄弟”,即关系亲密如同兄弟,但是并没有结拜。至于桃园三结义,只是后人据此夸大想象的。
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她的原型是曹操和关羽争夺的杜夫人在民间,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传说,其中便有貂蝉,再加上《三国演义》言之凿凿,我一直以为历史上真的有个美女叫貂蝉。后来翻阅《三国志》等三国史书时,却愕然发现,其中居然并无貂蝉这个人的半分影子。
因此,历史上并无貂蝉这个人。不过,据说貂蝉其人有人物原型,就是曹操和关羽曾经争夺的杜夫人。
杜夫人美色名闻天下,不仅曹操和关羽曾经为她起争端,吕布也曾对她觊觎不已。为此吕布还把杜夫人的丈夫秦宜禄打发到袁术那里去,给他另娶了汉朝的宗室女,而让杜夫人留在自己身边。
哪里知道吕布被曹操和关羽围攻时,杜夫人又被曹操和关羽看中了,二人争夺不已。
后世很多传说中述及曹操和关羽跟貂蝉之间的勾连,大多根据的是曹操、关羽和杜夫人的事迹。
历史上并无草船借箭之事,但有原型,主人公是孙权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人真的误以为这个故事是真正的史实。有人还曾煞有其事地考证,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应该是周瑜。
其实,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瑜,甚至三国历史上并无此事发生。不过,这个故事有原型,原型的主人公是孙权。
《三国志· 魏略》曾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段史实发生在曹操与孙权对峙东吴期间,孙权小胜曹操以后,曹操闭军不战,孙权艺高人胆大,居然乘坐大船靠近曹营观察敌情,曹操让手下射箭,箭射满了孙权的一面船壁,船的那边受力太重,眼看船就要翻了,孙权不慌不忙,让船转过去,特地靠近曹营,让曹操的手下把船的另一边也射满箭,等船的两边受力均衡了才返回。
以诸葛亮为主人公的草船借箭就是以这个故事为原型创造的。
写在后面的话《三国演义》虽然是写的是三国时期的故事,但是它毕竟是小说,是根据前代诸多的话本改编、发挥而成。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演义》之前的话本,都是人们根据历史史实,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改编而成。
所以,对于《三国演义》及依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我们应该只将其看作为文学作品,如果要了解历史知识,还是应该多看史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