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谁还记得天山的雪?谁忘得了塞外的风沙?

《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故事发生在康熙年间,凌未风、易兰珠、飞红巾、武琼瑶、桂仲明、冒浣莲、张华昭组成新的天山七剑,仗义行侠,与反清志士一起为抗清斗争。天山七剑不是七把剑,而是以凌未风为首的七位剑客。

天山派

天山派是梁羽生小说中的第一门派,是最强的门派,由霍天都创立。天山派的镇派之宝是游龙剑和断玉剑,独门暗器是天山神芒。天山派武功融会各家之长,剑法、内功、暗器为三大绝技,天山剑法号称天下第一剑法,内功心法与少林寺的《易筋经》、《洗髓经》并驾齐驱,天山神芒是天下威力最强的暗器。凭着这三样绝技,天山的高手实力超群,其实已超过中原的各大掌门。

天山派最早的源头是天下第一剑客陈玄机,陈玄机的武艺则是来源于张士诚的那批部下,为的就是剌杀他的父亲云舞阳。陈玄机有五个徒弟,分别是董岳、潮音和尚、谢天华、叶盈盈、云澄,每个徒弟只传一门武功。明成祖年间云靖担任大明使节出使瓦剌,其时张士诚的后人张宗周在瓦剌为相,年轻气盛的张宗周痛恨明廷,使得云靖被扣留在瓦剌牧马20年。

20年后,云靖的儿子云澄邀请同门谢天华、潮音和尚,千里迢迢赶赴漠北,去瓦剌营救父亲云靖。谢天华见张宗周后改变了主意,辅佐他十余年,并且成为张丹枫的师父。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张丹枫是梁羽生创作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张丹枫得玄机逸士和彭莹玉的真传,被尊为天下第一剑客、天下第一高手,无敌于天下。张丹枫有四名弟子,分别是霍天都、于承珠、张玉虎、陈石星,于承珠是于谦的女儿,张玉虎是他好友御林军统领张风府的儿子,陈石星是张丹枫晚年收的关门弟子。至于孟华,则是张丹枫的隔世弟子,沐燕、沐璘则是张丹枫的记名弟子。霍天都则是天山派的创派祖师,创立了威震武林的天山派。

霍天都一生致力于创派,唯独钟于剑道,为此不惜与妻子凌云凤分道扬镳。霍天都创立了最强的天山派,剑术称雄天下,凌云凤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剑客,开创了奇诡的反天山剑法。所以,天山派分成南北两派,南派为凌云凤执掌,北派为霍天都当家,这两人都是天山的始祖,他们的弟子也都十分出色。

霍天都的徒弟是岳鸣珂,年轻时在辽东经略熊廷弼麾下当参赞,意气风发,与铁飞龙的女儿铁珊瑚许下白首约。其后,熊廷弼惨遭陷害传首九边,铁珊瑚身遭不幸死在他的怀中。意冷心灰的岳鸣珂灰心出家,法号晦明禅师,回到天山,精研武功,正式在天山北高峰创立天山派,就是天山派北支。晦明禅师收有塞外奇侠杨云骢、游龙剑楚昭南、天山神芒凌未风三个徒弟,都是武艺高强,天山派也得以开枝散叶。

凌云凤的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发魔女练霓裳,练霓裳是个狼孩,被凌云凤收养为徒弟,传授了她诡异的反天山剑法。年轻时的练霓裳是陕南绿林首领,凭一手剑法统领群雄,江湖上称她为玉罗刹,喜怒无常,杀人不眨眼。练霓裳遇到卓一航后,受尽了折磨与痛苦,变得满头白发,心碎远赴天山,创立了天山派南支,与晦明禅师的天山派北支分庭抗礼。练霓裳两名弟子,飞红巾哈玛雅和武琼瑶,也都是武艺高强的女侠。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卓一航,卓一航是武当派首徒,武当的新任掌门。卓一航与练霓裳之间不打不相识,互生爱慕,期间却有着种种阻拦、误会。在练霓裳大闹武当时,武当四老、四大弟子联手围攻练霓裳,在双方大战时,曾被练霓裳削去二指的耿绍南挑唆让卓一航用弹弓打练霓裳,这下彻底伤了练霓裳的心。练霓裳挥剑杀出武当,伤心欲绝的她一觉睡醒头发全白,自此退出中原武林,远走天山南峰。练霓裳走后,卓一航也寻到天山,但是练霓裳心灰意冷,不肯谅解和好。自此,卓一航在在天山南北、草原沙漠中漫游行侠,守候六十年花开能使白发变黑的优昙仙花。卓一航在天山收了一个徒弟,就是辛龙子,石天成也是他的弟子,韩志邦、张华昭、桂仲明则是他的隔世弟子。

天山五剑

杨云骢

杨云骢是明朝忠臣杨涟的儿子,杨涟要弹劾魏忠贤时提前让罗铁臂带杨云骢离京。罗铁臂是陕西的寨主,曾是练霓裳的手下,他们一路上被人追杀,幸好被练霓裳所救。罗铁臂本来想让杨云骢拜练霓裳为师,练霓裳却没同意,让他去天山找岳鸣珂,因此,杨云骢成为了岳鸣珂的大弟子。

杨云骢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持有宝剑断玉剑。杨云骢艺成之后下山行侠仗义,帮助哈萨克族人抵抗清军,联合飞红巾抵抗清军,是回疆草原的著名英雄,被称为“塞外奇侠”。飞红巾暗恋着杨云骢,杨云骢却喜欢着大仇人纳兰秀吉的女儿纳兰明珠,并且有一个女儿易兰珠。在纳兰明珠被许配给多铎时,杨云骢前去纳兰府中抢走女儿易兰珠,在半路遇见多铎的师叔“铁掌”纽祜卢,由于保护易兰珠和纽祜卢同归于尽,死前托付凌未风把易兰珠带到了天山。

楚昭南

楚昭南是岳鸣珂在喀达草原收的弟子,是他的第二个徒弟,持有宝剑游龙剑。早在当年岳鸣珂刚收楚昭南时,练霓裳就说他聪明不在杨云骢之下,心术却似不如。楚昭南是天山派的叛徒,是一个两面三刀、自私自利的反派人物,他剑术极高,与傅青主、石振飞是康熙初期三大剑术名家,但人品却是极差。在哈萨克草原,楚昭南追求飞红巾不成叛变投入清军,成为了吴三桂王府三杰之一,清廷禁卫军统领,带领大内高手对抗狭义之士。最后楚昭南被杨云骢的女儿易兰珠击败斩断左臂,他不甘心败在自己晚辈的手下,为了避免被天下人耻笑,使用游龙剑插入了自己心窝。

飞红巾

哈玛雅是南疆罗布族族长唐努的女儿,是草原的公主,武器是长鞭和剑,骑术剑术精妙。因为哈玛雅喜欢披着红巾在马背奔驰,所以被称为飞红巾。练霓裳曾救过唐努,来到天山后看唐努时见了飞红巾非常喜欢,又因为岳鸣珂有一个非常好的徒弟,就收了飞红巾为徒。飞红巾是草原女英雄,飒爽英姿,在唐努被害后她被推为盟主,带领各部抗击清军。杨云骢在草原上帮助飞红巾抗击清军,飞红巾喜欢上了杨云骢,杨云骢心里却只有纳兰明慧,拒绝了飞红巾。飞红巾步上了她师父练霓裳的路,一夜白了头发,从此遁隐深山。

辛龙子

辛龙子是哈萨克族人,自幼天生神力,卓一航在天山找优昙仙花时收的徒弟。卓一航没有等到优昙花开便去世了,辛龙子一直遵照师父遗命等候优昙花开,同时静修武功,武艺早已超过他的师父。辛龙子是罕见的武学奇才,天分远超他的师父,同时他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由于常年处在深山修炼,对是非观念并不明确。后来,受到楚昭南的挑拨与凌未风等人为敌,最终虽然及时改邪归正,却在与齐真君等人的恶斗中力战而死。

凌未风

凌未风是岳鸣珂的弟子,天山派第一代掌门,绰号天山神芒,以游龙剑和天山神芒纵横塞外,没有敌手。凌未风原名梁穆郎,少年时因为刘郁芳误会他是叛徒要投江自尽,正逢遇见将死的杨云骢,杨云骢拖他将女儿易兰珠带上天山,让师父晦明禅师教他天下独步的剑法。十六年后,凌未风艺成下山,拒不承认自己是当年的穆郎,凭借游龙剑仗义行侠,和众多义士侠客一起抗清。

天山七剑

晦明禅师和白发魔女分居天山南北两高峰,卓一航在天山一带游侠,居无定所,三人传下的弟子就是天山七剑。

在武林中,以前就有天山五剑的说法,五剑是指杨云骢、飞红巾、楚昭南、辛龙子和凌未风。杨云骢、楚昭南、辛龙子三人去世后,江湖把“五剑”扩大称为“七剑”,除了原有的飞红巾和凌未风之外,又加上了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和武琼瑶五人,七人以天山为家,并经常下山仗义行侠。至于天地会总舵主刘郁芳,虽然不在天山,但也被称为“天山之友”。不似天山五剑中有叛徒楚昭南和亦正亦邪的辛龙子,天山七剑和刘郁芳这八人都是英雄儿女。

天山神芒凌未风,剑法辛辣,说话又尖刻,被称为天山神芒,以游龙剑和暗器天山神芒纵横塞外。

飞红巾哈玛雅,牧民爱戴的英雄,草原的盟主,爽朗大方、嫉恶如仇,擅长长鞭和剑,叱咤草原。牧民们还特别为她编过一首歌,“我们的英雄哈玛雅,她在草原之上声名大......”

桂仲明

桂仲明是卓一航徒弟石天成的儿子,晋王李定国手下“四杰”之一的桂天澜的义子,他也是卓一航的隔世弟子,开创了武当派北支。桂仲明得了达摩一百零八式真传,武艺高强,在七剑中也仅在凌未风之下,凭手中腾蛟剑行侠仗义。腾蛟剑比游龙剑更加锋利,仅次于三百年来第一大魔头乔北溟留下的裁云剑,曾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佩剑,后又成为晋王李定国的剑。桂仲明虽然是个傻小子,却娶了同是七剑之一冰雪聪明的冒浣莲。

冒浣莲

冒浣莲是明末清初某名士冒辟疆的女儿,她的母亲就是董小宛。冒浣莲的师父是康熙初期三大剑术名家之一的傅青主,董小宛被洪承畴抢进宫献给顺治皇帝,被封为贵妃,冒辟疆抑郁而终,冒浣莲自小就跟随世伯傅青主。冒浣莲手中持有天虹剑,一手无极剑法十分高强,曾为了母亲多次进宫犯险,同时她又是江南第一才女,是七剑中才华最高的一个人。

在冒浣莲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傻呼呼的桂仲明,另一个是风华绝代的纳兰容若,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更喜欢的桂仲明。

易兰珠

易兰珠是杨云骢和纳兰明慧的女儿,在纳兰明慧被许配给多铎后,杨云骢上府抢走她。杨云骢在半路和纽祜卢同归于尽,临死托付凌未风将女儿带上天山交付给师父晦明禅师,其后由凌未风抚养长大。天山一派,代出英豪,易兰珠还是飞红巾的义女,也是飞红巾的弟子,有着白发魔女一派诡异的剑法,手中持有天山宝剑断玉剑。

三代白发,易兰珠也步了练霓裳、飞红巾的后路,一夜白发。易兰珠行刺多铎不幸失手被擒,被仇人楚昭南狠狠折磨,母亲也自尽,被飞红巾救出后她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青丝变白发。不过,易兰珠是最幸运的一个,张华昭一直深爱着她,也服下了优昙花,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华昭

张华昭是前明鲁王手下大将张煌言的儿子,因为按照卓一航的遗命把优昙仙花带给白发魔女,成了卓一航的隔世弟子。桂仲明开创武当派北支,张华昭也列入武当门下,学了达摩剑法,算是桂仲明的师弟。张华昭的兵器是降龙宝杖,又因他本是终南派的门人,所以武功有无极剑法、达摩剑法。张华昭将优昙花带给练霓裳后,练霓裳让她给了飞红巾,最后又给了易兰珠,张华昭和易兰珠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武琼瑶

武琼瑶是终南派名宿武元英的女儿,白发魔女练霓裳的徒弟。武琼瑶是七剑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是她是练霓裳的关门弟子,武艺高强,曾在大漠一战中恶斗成天挺旗鼓相当,而成天挺在清廷高手中武功不亚于楚昭南。武琼瑶的丈夫是闯王李自成的侄孙李思永,两人一直坚持抗清,李思永战死后,武琼瑶携一双儿女回天山定居,行侠仗义。

影视七剑

影视的《七剑》和小说的差别很大,也有了七把剑。晦明大师是一个擅于铸剑的世外高人,他倾毕生心力铸造出七把宝剑,分别赠送给七人,展开了七剑下天山的武林传奇。

莫问剑,七剑之首,剑主是傅青主,七剑中“智慧”的象征。

由龙剑,天下最锋利的宝剑,无坚不摧,可以斩断青干剑外的一切。剑主是楚昭南,天山派的大师兄,出手冷酷无情。

青干剑,是最高防守兵器,奇钝无比又削铁如泥,是克制由龙的宝剑。剑主是杨云聪,天山派的二师兄。

竞星剑,七剑中唯一一把双剑,是晦明专门打给辛龙子的,象征“牵制”,配合“追月”、“流星”两种剑法。竞星剑轻巧灵便,出剑快如流星,可以放出去,再收回来。

日月剑,是两把相连的子母剑,可以合成一体也可以分成双剑,象征“变化”,,剑主是天山派四弟子穆郎。

舍神剑,是一把开山辟石的大剑,钝重有力,象征“克制”,剑主是韩志邦。

天瀑剑,是一把双头剑,忽攻忽守,用剑者必须很专一,象征“纪律”,剑主是武元英。

《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七剑下天山中实际上只有5把宝剑,万剑臣服者也不是众人皆知的游龙剑

一、天山三绝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七剑下天山中的七剑,就指的是7把宝剑,实际上不是的,七剑下天山中的七剑指的是活跃于天山南北的三大顶级高手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卓一航的7个传人。

晦明禅师,本名岳鸣珂,和卓一航是铁哥们,与白发魔女是同门中人。

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卓一航晚年都隐居在天山,3人武功盖世,可称天山三绝。

3人原本都各自收有一个徒弟,晦明禅师,收有徒弟杨云骢,白发魔女收有徒弟飞红巾,卓一航则收有徒弟辛龙子。

飞红巾

晦明禅师在收杨云骢为徒3年之后,又收下楚昭南为徒,多年之后,杨云骢在钱塘江旁身亡,临终前把自己女儿易兰珠托付给凌未风,并推荐凌未风给晦明禅师,晦明禅师又收下凌未风为徒弟。

易兰珠跟随凌未风长大,也归入晦明禅师门下,不过易兰珠的武功都是凌未风传授。

二、天山五剑到天山七剑

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卓一航都擅长剑法,晦明禅师的3个徒弟杨云骢、楚昭南、凌未风和白发魔女的徒弟飞红巾、卓一航的徒弟辛龙子也深得他们各自师父真传,对剑术之道颇有心得。

因此,武林中人把杨云骢、楚昭南、凌未风、飞红巾、辛龙子五大剑客一起称为天山五剑,后来杨云骢死在钱塘江旁,辛龙子与关外第一高手齐真君同归于尽,楚昭南在败给易兰珠后自尽而亡,昔日的天山五剑客,只剩下凌未风和飞红巾两位剑客。

楚昭南

辛龙子临终前让韩志邦加入卓一航门下,并让韩志邦收桂仲明和张华昭为徒,韩志邦钟情刘郁芳,但是刘郁芳心里只有凌未风,韩志邦最后为成全凌未风和刘郁芳,代替凌未风而死。

卓一航一系的天山剑客,还剩下桂仲明和张华昭。

桂仲明妻子冒浣莲是冒辟疆和董小宛之女,冒浣莲自幼父母双亡,她跟随剑术名家傅青主练得一身盖世神功。

白发魔女晚年还收了一个女弟子,名叫武琼瑶。

晦明禅师系的凌未风、易兰珠,白发魔女系的飞红巾、武琼瑶,卓一航系的张华昭、桂仲明和桂仲明妻子冒浣莲,这7位天山剑客又被武林中人称为天山七剑。

武林中人,以前本有“天山五剑”之说,“五剑”是指杨云骢、飞红巾、楚昭南、辛龙子和凌未风。杨、楚、辛三人死后,江湖把“五剑”扩大而称“七剑”。天山七剑除了原有的飞红巾和凌未风之外,又再加上了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和武琼瑶五人。

——《七剑下天山》

三、五把宝剑

天山剑客们所使用的宝剑实际上并没有7把,只有5把。

游龙剑与断玉剑

游龙剑和断玉剑都是晦明禅师所打造,晦明禅师在天山采五金之精而练成,断玉剑比常规的剑要短,晦明禅师把游龙剑传给楚昭南,而把断玉剑传给杨云骢,杨云骢死后,断玉剑归于杨云骢之女易兰珠所有。

易兰珠的断玉剑和楚昭南的游龙剑同是晦明禅师采五金之精所炼,剑质一样,双剑碰击,两无损伤。

——《七剑下天山》

江湖传言,晦明禅师原本要将游龙剑传给杨云骢,而将断玉剑传给楚昭南,结果楚昭南看断玉剑太短了,觉得没有游龙剑好使,心里很不高兴,觉得晦明禅师偏心,师兄杨云骢见状立马把游龙剑让给了楚昭南。

楚昭南后来用游龙剑与持有断玉剑的易兰珠对阵不敌,最终自尽而亡。

天虹剑

天虹剑历史极其悠久,乃是东晋时期桓温的佩剑。在七剑下天山中,冒浣莲能文能武,深得大才子纳兰容若的喜欢。不过,冒浣莲在遇到纳兰容若之前,已经心属桂仲明。

纳兰容若胸襟极其开阔,他得知冒浣莲要和桂仲明成亲时,直接把流传上千年的绝世宝剑天虹剑当做道喜的礼物送给冒浣莲,冒浣莲当时是高兴无比。

纳兰公子知道她对那个“粗鲁”园丁(桂仲明),相爱极深,心内暗暗叹道:“缘之一字,真是奇妙。每人都有他的缘份,一株草有一滴露珠,这真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他神郎气清,情怀顿豁。问道:“你们成亲了没有?”冒浣莲道:“尚未!”纳兰公子笑道:“你们异日成亲,我必不能亲临道喜,今日我就送你一件薄礼吧。”说罢在墙上取出一柄短剑递过去道:“此剑名为天虹,是一个总督送给我父亲的,听说是晋朝桓温的佩剑,他们说是一把宝剑。你拿去用吧。”冒浣莲拔剑一看,只见古色斑谰,但略一挥动,却是寒光耀目。心中大喜,正想道谢,纳兰公子袍袖一拂,笑道:“若再客套,便是俗人!”

——《七剑下天山》

天虹剑威力极大,常规兵器遇到它都会被折断。

只见冒浣莲挥舞着一道金光,也把攻来的兵刀,纷纷截断,桂仲明大喜叫道:“浣莲姐姐,你从哪里也得了一把宝剑?”

——《七剑下天山》

普通兵刃,碰到天虹剑,纷纷被截断,天虹剑的威力,当真不可小觑。

天龙派镇山宝剑

西藏天龙派有一把顶级宝剑,是天龙派的镇山之宝,后来这把宝剑落入凌未风之手,凌未风又将其送给辛龙子。

辛龙子

辛龙子临终前,又把这把宝剑送给韩志邦,韩志邦拿着天龙派的镇山宝剑与楚昭南的游龙剑有过一场交手,结果两把宝剑彼此一番交锋之后,各自完好无损。

韩志邦一声不响,刷的又是一剑,楚昭南突觉冷气森森,剑锋指到胁下,想起韩志邦使的也是宝剑,一迫得回剑防守,剑锋一碰,又是一溜火花,两口宝剑,都没有伤损。

——《七剑下天山》

天龙派镇山宝剑与楚昭南的游龙剑正面硬碰硬,都完好无损,可见天龙派镇山宝剑的威力也和游龙剑、断玉剑是一个级别。

万剑臣服 唯有腾蛟剑

腾蛟剑,本是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佩剑,熊廷弼以黑龙江的白金练成腾蛟剑,当时晦明禅师还没有出家,那时候他叫做岳鸣珂,是熊廷弼的手下,恰好见过腾蛟剑。

晦明禅师取过桂仲明的宝剑,弹了几下,喟然叹道:“想不到今日复见此剑!”对凌未风道:“我年轻时曾是能经略的幕客,他取黑龙江的白金练剑之时,我也在场。”

——《七剑下天山》

熊廷弼死后,腾蛟剑辗转落入抗清名将李定国之手,李定国将腾蛟剑和一大堆黄金埋一起藏起来,用以留给日后有志之士抗击清廷所用。

多年之后,凌未风和桂仲明一干人发现李定国当年埋藏的宝藏,腾蛟剑也得以重见天日,并归于桂仲明所有。

桂仲明和他的腾蛟剑

腾蛟剑极其锋利,而且伸曲自如,伸直时可以削金断玉,屈曲时可以做为腰带缠在腰间。

凌未风道:“我在天山学剑之时,晦明禅师曾将著名的武林人物和著名的宝剑讲给我听。他说有一把‘腾蛟剑’,乃是明朝辽东经略熊延弼的佩剑,这把剑用东北的白金(铂)精炼而成,屈伸如意,可以当作腰带围在腰间。真可称得是‘百炼钢如绕指柔’。

——《七剑下天山》

桂仲明曾经用腾蛟剑和杨云骢留给易兰珠的断玉剑有过一场交手,结果断玉剑直接被腾蛟剑给磕掉了一个小缺口。

只见那人(易兰珠)接到被磕飞的短剑(断玉剑),在灯光下细看,满面疑惑之容。原来那人的短剑也是把宝剑,她接了一看,只见剑锋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分明是给桂仲明的剑所损伤的,哪得不惊。而桂仲明的腾蛟剑,自使用以来,已不知截断过多少兵器,如今用了十成力量,满拟把它截为两段,不料见对方接了下来,细细把玩,竟似毫无伤损,也是大吃一惊。

——《七剑下天山》

断玉剑和游龙剑材质相同,腾蛟剑能把断玉剑磕掉一个小口,自然也能把游龙剑磕掉一个小口。

由此看来,在七剑下天山中的5把宝剑中,真正能够万剑臣服的,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游龙剑,而是桂仲明手中的腾蛟剑。

《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七剑者,分别是楚昭南的游龙剑、杨云聪的青干剑、辛龙子的竞星剑、穆郎的日月剑、傅青主的莫问剑、武元英的天瀑剑、韩志邦的舍神剑。

七剑下天山,是我国著名武侠作家梁羽生先生的作品。梁羽生的武侠世界,有一条明线。这就是从张丹枫时期,一直存在的天山派。不管是金世遗还是七剑,都是从天山派衍生出来的故事。

而七剑时期的天山派,是由晦明主持大局。而他当时锻造了七把剑,并且将它们交给自己的徒弟以及前来救援的傅青主等人。而后便开始了,七剑下天山中的一系列爱恨情仇。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时势造英雄,七剑下天山中有哪七把剑,它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七剑

天下大乱七剑出山

明末清初满洲铁骑入主中原,他们一路攻城掠地希望一统天下。其中傅青主带领韩志邦、武元英试图抵挡,然而自己的力量太过于渺小。因此为了寻找帮助,他带领二人上天山寻找晦明禅师。

晦明禅师是当时天山派的话事人,而他也是一位铸剑大师。他手底下有四大亲传弟子,楚昭南、杨云聪、辛龙子;穆郎。这几个人的武功,也是笑傲江湖的存在。恰好此时傅青主三人上山求助,于是晦明禅师就让四大弟子和他们三人一起下山。

而他们七人,就组成了我们后来看到的七剑对于。在下山之前晦明禅师铸造七把宝剑,分别是游龙剑、青干剑、舍神剑、天瀑剑、莫问剑、日月剑、竞星剑。

由此七剑组合正式形成,而他们七人带着七剑下山拯救万民,被称为~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

楚昭南~游龙一出万剑臣服

七剑当中的第一把剑乃是~游龙剑。剑柄末端装有一颗龙珠,进攻的时候会随着招数的变化,发出类似于龙吟的声音。游龙一出万剑臣服,剑未到声先到乃是万剑之尊。

而它的主人则是晦明禅师的大弟子楚昭南,此人亦正亦邪难以捉摸。他太在乎自己的得失与荣耀,因此在下山之后很快迷失了自己。最终他沦丧在美色与权利之下,最后落得悲惨收场。

而游龙剑和楚昭南,两者配合主“攻击”!

楚昭南与游龙剑

杨云聪~游龙克星青干剑

七剑当中的第二把剑乃是~青干剑。青干剑的剑身没有锋芒,但是在出招过程中剑体会散发无限光芒。这些光芒会让敌人眼花缭乱,从而被使用者一招制敌。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剑中青干剑是专门用来克制游龙剑的。

青干剑的使用者,乃是晦明禅师的二弟子杨云聪。他深的晦明禅师真传,因此为人正直不阿。他对于争权夺利完全没有兴趣,一心只想做一个超然于物外的人。然而后来他爱上纳兰明慧,最终两人生下易兰珠。但是他自己最终伤重而死,七剑也因为这样分解。

而青干剑和杨云聪,两者配合主“防御”!

杨云聪与青干剑

辛龙子~双剑齐出竞星剑

七剑中的第三把剑乃是~竞星剑。说是一把剑其实它是由两把小剑组合而成,而两把剑柄缠绕有钢丝做成的链接。使用起来闪转藤萝,一把接一把永不停歇,令人防不胜防。

而竞星剑的使用者,就是晦明禅师的三徒弟辛龙子。他从小就和狼一起长大,因此生性十分的孤僻。而他古怪的性格,让他出招如同狼一样刁钻毒辣。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是干就完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他也很少听从师兄们的全解,最终自己也是力战而死。

竞星剑和辛龙子,两者配合主“牺牲”!

辛龙子与竞星剑

穆郎~双剑闪耀日月剑

七剑中的第七把剑乃是~日月剑。剑分为阴阳二剑,阳者为日剑、阴者为月剑。使用的时候会发出明暗不同的光亮,如同太阳雨月亮一样闪耀不止。从而进一步迷惑敌人,找到机会一击必杀。

日月剑的使用者,乃是晦明禅师的四弟子穆郎“凌末风”。穆郎是一个十分单纯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相信自己的师兄弟。然而他忘了人性的复杂,最终看着大师兄投敌、二师兄重伤而死、三师兄力战而亡,自己心灰意冷之下带着杨云聪的女儿易兰珠回到天山。但是经历生死后的穆郎反而沉浸武学,最终成就了大侠凌末风。

日月剑和穆郎两者配合,主“救赎”!

穆郎和日月剑

傅青主~问心无愧莫问剑

七剑中的第五把剑乃是~莫问剑。莫问剑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剑身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它不同于一般的硬剑,也区别于寻常的软剑。使用的时候需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剑身,一旦掌握它的特性,使用出来的招式令人防不胜防。

莫问剑的主人,乃是七剑中年龄最大的傅青主。他本身的武功十分高强,而且他还具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因此对于莫问剑他十分的了解,而他的大义凛然也让其他六人心悦诚服。因此傅青主在七剑中的地位最高,大家都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莫问剑与傅青主两者配合,主“智慧”!

傅青主和莫问剑

武元英~心随意动天瀑剑

七剑中的第六把剑乃是~天瀑剑。天瀑剑的剑柄乃是中空,因此剑身可以前后移动。这一点在对战过程中会让人出其不意。因为剑身会突然前后转换,并且毫无章法。

天瀑剑的使用者,乃是普通人武元英。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救走了傅青主。因此傅青主教授武元英功夫,也算是亦师亦友。而他也是天性纯良,后来加入天地会反清复明。

天瀑剑和武元英,两者配合主“融合”!

武元英与天瀑剑

韩志邦~血荐轩辕舍神剑

七剑中的最后一把乃是~舍神剑。舍神剑剑身宽厚无比,带有一股强烈的生命气息。使用的时候需要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击败敌人。

舍神剑的使用者,乃是天地会的韩志邦。他一心只为驱逐鞑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刘郁芳。但是刘郁芳爱的人则是穆郎,因此韩志邦最后选择成全二人,自己投入反清复明的大业中。

舍神剑和韩志邦两者佩服,主“热血”!

韩志邦与舍神剑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七剑分别是楚昭南的游龙剑、杨云聪的青干剑、辛龙子的竞星剑、穆郎的日月剑、傅青主的莫问剑、武元英的天瀑剑、韩志邦的舍神剑。

他们七人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带着使命走出天山。七个人七把剑发生的故事被称为~七剑下天山。然而七个人的心性各不相同,最终导致七剑分崩离析。令人可悲、可叹!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的成名作。虽然前面有两本《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但这两本篇幅较短,还活脱脱的旧派武侠小说风格,第三本《七剑下天山》才正式开创新派风格。有人说,《白发魔女传》不是《七剑下天山》前传吗?第三本是《白发魔女传》吧。其实不是,第三本就是《七剑下天山》。梁羽生写《七剑下天山》时,发现白发魔女很对他脾气,于是就为这个角色量身定做一本小说。认真看的话,就会发现《七剑下天山》与《白发魔女传》挺矛盾的。而且《七剑下天山》也没白发魔女的名字练霓裳,因为当时梁羽生根本没为白发魔女构思小说。七剑中经常写白发魔女跟晦明是对头,斗了几十年。晦明也没说情劫而入空门。于是《白发魔女传》里岳鸣轲与铁珊瑚之间的感情发展很突兀,也死得莫名其妙。没办法,七剑写在前,晦明已经出家了,只能往死里写。

好了,前面介绍《七剑下天山》的一些背景,是为了大家知道七剑在梁羽生作品的地位。下面说一下题主的问题。七剑并不是指七把剑,而是指七位剑客。这七位剑客的剑并不是每把剑都有名字的,跟剑没有关系。小说名很明显了,不是说七把剑的故事,而是说七剑客下天山。

这七位剑客分别是:凌末风,张华昭,易兰珠,桂仲明,冒浣莲,飞红巾,武琼瑶。

故事发生在康熙年间,一群反清义士跟清廷的斗争故事,跟清廷多铎王爷,以及清廷高手楚昭南多次斗智斗勇,最终手刃多铎以及楚昭南。

本书另一个特点是借鉴了《牛氓》。

小说名有天山两字,是其中反清义士有天山派的门人,以及天山派的友人。着重描写凌末风与刘郁芳的爱情与革命友谊,还有易兰珠的身世以及多铎王妃之间的恩怨情仇。

世间有一种美叫残缺美,也叫凄美。完美只存在理想中,此事古难全!唯有残缺美在现实中不断重复再重复。

最感人的还是凄美,梁羽生前期的作品,将这个令人心碎的凄美发挥到极致。在武侠小说中可谓少见。大家不妨去细读及感悟。

《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题主这样问,明显是受了电影《七剑》的影响,其实原著中是没有七把剑的。

05版的电影《七剑》,是改编自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的经典名著《七剑下天山》,既然是改编的,自然是根据需要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

特别是《七剑》的导演还是擅长拍摄武侠电影的徐克。徐克在监制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时,就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将原本是男儿身,自宫后变得女性化的东方不败,直接由林青霞这位女演员来出演。虽然英气勃勃的林青霞成就了东方不败这个银幕经典,但也惹得金庸先生极为不满,与徐克有了矛盾,双方合作机会渐少。

电影版《七剑》同样是如此。其实原著《七剑下天山》中所谓的七剑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七剑应该是指七位以剑为武器的剑客。除了楚昭南这位原本是晦明禅师的徒弟,后来叛变投降清廷的高手之外,其他几人都是为国为民,反抗清廷的爱国义士。

电影版对原本原著中最为出名的两把宝剑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拓展,创造出了七把宝剑出来。原著中原本是只有两把宝剑的,分别是游龙剑和断玉剑。这两把宝剑是天山派第二任掌门晦明禅师采五金之精用少林寺的《龙泉百炼诀》中秘法,重炼的师传宝剑,其中游龙剑剑身较长,断玉剑剑身较短。游龙剑传给了楚昭南,断玉剑则传给了杨云骢。

在电影版中,七把剑则是指莫问剑、游龙剑、青干剑、竞星剑,舍神剑、天瀑剑、日月剑。其中楚昭南执掌游龙剑,擅进攻;杨云骢执掌青干剑,主防御,克制游龙剑;武元英执掌天瀑剑,主平衡;韩志邦执掌舍神剑,特性则是克制;傅青主执掌莫问剑,主智慧;辛龙子执掌竞星剑,象征着牺牲;穆郎(即凌未风)则执掌日月剑,代表了希望;

实际上原著《七剑下天山》中,通常的说法七剑并非指七把剑,而是指七个人,这七人分别是凌未风、易兰珠、飞红巾、冒浣莲、武琼瑶、桂仲明、张华昭。

其中凌未风可谓是梁羽生的天山系列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原本是晦明禅师的关门弟子,奉师命下山清理门户,与楚昭南大战几场,可惜心太软,明明多次有机会除掉楚昭南,都心软放过了他,最后上了当被楚昭南削去了执剑右手的大拇指,从此再也无法用剑。

但凌未风却从此脱胎换骨,偏执的性格有所改变。他从晦明禅师手中得到拳经和剑谱后,花费几十载光阴苦心钻研,创出了大须弥掌法和大须弥剑法,丰富了天山派的武功体系。他收养了易兰珠,并代师授艺,易兰珠后来能接任天山掌门,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人,连大名鼎鼎的吕四娘师父独臂神尼都要远上天山向她请教剑法,天山派也成为梁羽生江湖中影响力巨大的大派,凌未风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后来这七人先后都归隐天山,在天山附近活动,在西疆一带行侠仗义,铲除恶霸,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大侠。

《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要按照徐克改编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七把剑分别是游龙剑,青干剑,竞星剑,日月剑,舍神剑,天瀑剑,莫问剑。

持有者分别是楚昭南,杨云聪,辛龙子,凌未风,韩志邦,武元英,傅青主。

最后《七剑下天山》上部,楚昭南思想信念崩塌,为黑化没下伏笔;杨云聪死亡,辛龙子疯掉了,梁穆郎回天山正式成为凌未风。其他三个人还好。就这样七剑四散聚不到一起去。第一代七剑的故事落下帷幕。下部就是新一带七剑的故事。

只是当时《七剑下天山》收视率惨淡,才没有下部,要是有下部,也一定很好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