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蜀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是三国末年最出名的武将。陈寿的《三国志》中将五人合并列为一传,为《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其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又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做成剧本搬上舞台,三国的故事在唐宋金元时代已经人尽皆知。元末明初罗贯中吸收正史、民间传说、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这其中蜀汉五虎将更是力压同代武将。
在民间神话中,忠义勇猛的武将,清正廉洁的名臣,造福一方的人物,对某个行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等都会被老百姓尊为神仙,建筑庙宇拜祭。三国时代,群雄割据,英杰辈出,有的智谋超群,有的忠义无双,在他们死后,人们为了推崇纪念他们,从而把他们封为了神仙。
五虎将关羽
关羽是蜀汉五虎将之首,在正史中就是万人敌的猛将,白马之围中在万军之中策马刺杀袁绍大将颜良,斩首而还。此后关羽长期镇守荆州,最显赫的一战就是襄樊之战,这一战关羽水淹七军,逼降于禁,擒获斩杀庞德,关羽的声势达到极点一度威震华夏。
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关羽的故事就更多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义释曹操等故事。因为关羽的忠义无双、义薄云天,更是被尊为“义绝”。
关二爷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武将,因为他的忠义,历朝都把他作为忠君爱国的榜样。从北宋开始对关羽一直进行加封,“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南宋、元的时候,对关羽、岳飞两人进行追封,明朝朱元璋削去关羽前朝加封的王位,只有岳飞的本朝追封的鄂王保留。明神宗时期,又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关羽、岳飞并列。等到清朝的时候,关羽力压岳飞成为唯一的武圣,清朝皇帝以关帝庙为武庙,全国上下祭祀关羽。至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地位和文圣孔子等同。
儒家、道教、佛教也对关羽极为推崇,尊为神灵。儒家尊他为“文衡圣帝”,山西夫子。佛教奉他为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道教尊关羽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关圣帝君,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还是武财神。
在民间关公的信仰更是广,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关公庙,在东南亚地区,美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信仰也是极为广泛。因为关羽是武财神,又重情重义,各行各业也都供奉关公。
张飞
张飞是和关羽齐名的万人敌猛将,长坂坡据当阳桥厉声大喝吓退曹军,入川义释严颜攻取巴郡、巴西两郡,随后又大破曹魏名将张郃,威震一时。
张飞一直是重情重义、嫉恶如仇的形象,同时又武力过人。在关羽死后,刘备兴兵伐吴,让张飞也出兵。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经常鞭打士卒还让他们伺候,刘备多次劝说也不听,最终因此被手下所杀。
在汉末三国时期,张飞死后,人们敬念他的忠勇,又同情他死得又太悲惨,就建起桓侯祠,进行祭祀。在宋朝以前,张飞庙在各州县大多都有,享受着人们的香火,但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
明朝保宁知府李直《桓侯灵异记》记载载:“凡有水旱之灾,疫疬之作,有祷必应。”在四川阆中的桓侯祠镶嵌有这篇碑文,还有人民祭拜的场景。这时候的张飞是城中的大小事都管,和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城隍类似,保一方平安。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于去恶》,其中写道“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阴曹,三十五年一巡阳世,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这就是说张飞三十年巡视一次阴间,三十五年巡视一次阳间,两世不平事他来了都可以解决,是阴阳两界的巡察使。
在明代的小说《列仙全传》中有记载,岳飞母亲生产前曾梦见一铁甲武将,说“汉冀德,当住此。” 清朝的《西湖佳话》也有同样的故事,“我是汉朝张翼德也,今暂到汝家。”也就是说岳飞是张飞转世,在民间还有张飞转世为张巡和岳飞,唐留姓、宋留名的传说故事。
张飞早年以屠宰业为生,所以他也被屠宰业尊为祖师爷,盐业也有尊张飞为祖师。
马超
马超半生为枭雄,是西凉最有名的猛将。在《三国志》中仅有两位被评为“虓虎”的猛将,一位是吕布,一位是马超。在民间更是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前三国吕布、后三国马超”等俗语,在《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更是多次表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
马超最扬名的一战是潼关一战,这一战打的曹操割袍断须落荒而逃,差点丢了性命,让曹操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其后归顺刘备后,凭靠威名震慑刘璋开城投降,可见马超当时的名声。
马超在官方和民间的地位也是很高,被道家封为“马超元帅护羌神”。在明代时期,官方修编道藏《正统道藏》,马超是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之一,称为“阴雷副将、五虎神将、征西大将军”。清末后有很多地区以马超为门神,在年画、剪纸等民间工艺中也有很多以马超为神明,台湾地区也是奉马超为“马圣帝君”。在《四库全书》子部收录的《耳谈》中还有马超在明代时期显圣的一个故事。
赵云
赵云一直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几乎参加了蜀汉的所有重大战役。在刘备去世后,继续跟随诸葛亮北伐,为蜀汉作出了重大贡献。赵云最显赫的战绩就是在长坂坡之战时,保护幼主刘禅、刘备的夫人回到刘备身边。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护幼主。赵云虽然也曾单独指挥过战役,只是没有其他四人的战绩出名。
在全国各地赵云的庙宇也有很多,道家奉他为南宫辅佐真君,也有尊为赵府元帅、赵府千岁、玉敕赵圣帝君等。台湾人民更是将赵云奉为赵圣帝君,子龙爷,台湾的子龙庙也是数不胜数。
黄忠
黄忠是勇猛的老将的代表人物,在正史中记载他常常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真正让他出名还是定军山一战,这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也让他与关羽、张飞、马超并驾齐驱。
在成都黄忠墓旁,有黄忠纪念祠,附近的乡民们在清明时节到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不过现在早已被摧毁了。
其他人物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最显眼的一个是武圣关羽,另一个就是武侯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历朝历代所推崇,从晋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极为推崇诸葛亮,给他加封爵号,赐庙修祠。在民间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空城计等故事广为流传,为《三国演义》中的智绝,鲁迅先生也曾说"诸葛之智而近妖"。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武庙,不再对原来的武庙诸将进行国家祀典,前朝追封的美谥、爵位王号也全部被革去。其后,朱元璋又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优秀的开国帝王,并选从祀名臣37人,为新的国家祀典,汉末三国人物仅有诸葛亮一人被选中。在清朝的时候,不仅修缮诸葛亮古祠,每年春秋祭礼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甘宁
甘宁是东吴的名将,武勇过人,是有名的斗将。甘宁在早年为盗贼,投靠孙权后屡立战功,是江表之虎臣。在曹操率军攻打江东时,甘宁率精锐一百多人夜袭曹营,被孙权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逍遥津之战,甘宁大战合肥,保护孙权死里逃生,在他去世后,孙权非常痛惜。
在民间甘宁也被封为神,在宋朝时不仅关羽被封王,甘宁也被封王,先是被封为武惠王,后又进行一步步加封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并建庙享祭。在《聊斋志异》中有篇《竹青》其中的吴王庙供奉的就是甘宁。
丁奉
丁奉是东吴名将,骁勇善战,是江表之虎臣。丁奉的一生都在为东吴征战,从曹操时代一直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吴国,也见证了汉末三国年代的兴衰变化。
丁奉曾带兵在现在安徽宣城市金宝圩督筑圩堤,造福一方。金宝圩内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丁奉,在圩中心建造了一座总管庙,供奉丁奉像,尊称为总管菩萨,四季香火不断。在《靖天世帝宝诰》中丁奉被封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灵威应化天尊。
这些人或忠义、或勇猛、或造福一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建造庙宇供奉他们,也就成了神。
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有个相声叫《关公战秦琼》,说的是山东好汉秦琼和关老爷比武的穿越故事。
但是山东好汉秦琼和关公委实没有可比性,尤其是死后。
秦琼死后成了门神,和尉迟恭一起兢兢业业的为老百姓看守门户。门神就是一个基层的神,和城隍爷地位差不多。但是,人家关公可不一样,关公死后地位节节攀升,从刘备的小跟班,慢慢在儒释道三家都有兼职,而且还都是高层。
在佛教他是护教珈蓝菩萨。在天庭他是三界伏魔大帝,还兼职财神。在儒教,他是武圣人,和夫子平起平坐。关羽的神格在宋以后逐渐升高,唐朝时他还是刘备身边的爪牙,属于跟班性质,宋朝以后他在民间逐渐比他大哥还受欢迎。宋朝时,关羽被封为勇安王,元朝时他被皇帝封为显灵义武勇安王,元朝时很多戏曲演绎关公故事,也让他在民间地位飙升。比如,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到了明朝,关羽的地位再度飙升,草根起家的朱元璋对关羽推崇有加,在南京城建关帝庙。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也建了规模浩大的关帝庙,并且赦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已经到了协助老天保护大明的地步了,距离神格越来越近。明朝时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盛行,导致,刘关张在民间的声望日隆,尤其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季忠义行为深入人心。皇帝恰恰需要的就是忠义。所以历代皇帝不断给关羽赦封,就是暗示臣子们要做忠义之臣,万历四十二年,关羽再被赦封为三界伏魔大神,神威远震天尊关帝圣君。彻底成神了。佛道两家看关老爷这么受朝野欢迎,也纷纷递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到自家兼职。所以,在儒释道三家,关羽都地位显赫。
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当然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因为在《三国志》中关张赵马黄是在一个传中,所以有五虎上将之说。同样情况的还有魏国的五子良将,吴国的十二虎臣,都是这些人在一个传记中的合称。蜀国的五虎上将。死后大多被民间崇拜,成了神。但是这些人的待遇却千差万别,最大的神当然是关羽。其他四位呢?张飞死后当过一段时间的城隍爷。算是从基层干起的神邸。后来张飞也升官了,明清时被尊为阴阳两界大巡环使。他这个巡环使专管阴阳两界的不平之事。
他只负责抽查,三十年去阴间巡查一次,三十五年来阳间巡查一次。
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张飞这个台是其实挺清闲的,60年只工作两次,剩下的时间大约就是喝酒画美人图了吧。
马超死后也被封神了,在明朝《正统道藏》中,马超被封为雷部阴部七十二将之一。这应该是一个不太高的官职,和《封神演义》中闻太师的雷部正神隔得有点远。雷部官职一直比较乱,在马超这七十二将之前,还有三十六天将,关羽赵公明何仙姑都曾经在三十六天将里呆过,不过后来都高升了。马超这这七十二将是明朝搞出来的,大约是借鉴了《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配合吧。马超在清朝末年还兼职任过门神爷,和秦琼尉迟恭抢饭碗。
赵云在三国志中地位不如其他四位,他一生大多时间是刘备的保镖,不像关羽张飞马超等人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但是自从小说《三国演义》盛行后,赵云的名望地位直接飙升,为救阿斗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心疼的刘备都以摔孩子来收买其心。在民间赵云一直是无敌的代名词。赵云死后,被道教封为南宫辅佐真君,台湾也有赵云的庙,尊他为赵圣帝君,享受人间烟火。这个南宫其实就是玉帝居住的宫殿,南宫辅佐,就是辅佐玉帝,他一介武将能辅佐皇帝什么呢。无非还是保镖而已。可怜赵云生前常时间当刘备及其家族的保镖,死后还要给玉帝当保镖,这辈子好像离不开安保行业了。
五虎将中最可怜的是老将黄忠了,由于投降刘备很晚,所以战功不多,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定军山斩了魏国大将夏侯渊。这一仗奠定了黄忠在蜀汉集团的地位,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黄忠为: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关羽听说自己和黄忠并列,很受伤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说这话的时候,关羽大约没想到自己也五十九了,也是老兵了。和另外四位五虎上将相比,黄忠死后很尴尬,因为没人祭奠他,没人给他赦封神位,甚至连城隍庙的城隍爷都没有他的份。前将军关羽都当上武圣了,祭奠关羽的庙宇都用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后将军黄忠却连个祭奠的庙宇都没有,两人对比,黄忠当地起冷冷清清凄凄切切惨惨。
========================
文:薛白袍
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蜀汉五虎上将在演义中,那是神乎其神,见谁灭谁,包打天下。
在他们死后,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各地建立祠庙,进行祭祀,当做神一样供奉。
01
五虎上将在各地的祠庙
关羽去世后,逐步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清代更是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据说清末民国初,全国关帝庙多达三十多万座,几乎成建制的村庄,都有一座关帝庙。关羽被尊为财神,现在还有许多人敬奉,这个不必多说。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四川阆中古城区。明代又叫雄威庙,包括张飞陵墓和祭祠。
马超墓,又称马公祠,位于陕西勉县。被汉惠渠分隔为两院,墓北祠南,有桥相连。
在四川新都原有马超墓,后被毁;在甘肃成县、湖北钟祥市等地也有马超墓。在台湾桃园昭烈帝庙将马超奉为“马圣帝君”,其弟马休、马铁为护将等等。
赵云因为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死后刘禅敕令葬在银屏山麓。在河北正定有赵云庙,全国各地赵云庙也不少。河南南阳、四川黎州大渡河、台湾台南、湖广桂阳城外芙蓉山等地都有赵云祠。
黄忠墓,位于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黄忠祠就在其墓旁边。每到清明时节,乡民们都要在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
在黄忠故里河南南阳新店乡夏饷铺村,有黄忠祠堂一座,内有黄忠塑像,供人祭祀。
从这些情况来,蜀汉五虎上将在当时都是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死后各地都有建庙立祠,以祭祀供奉。一是出于对他们的怀念,二是祈祷求得保佑一方平安。
在古人的传统理念中,凡是不平常的人都是天神下凡,死后自然回归天庭。人们都会把他们当做神一样看待,究竟是位啥神,不一定清楚。
不管他们是啥神,只管磕头膜拜,求得保佑就是,那些庙祠都是供奉神灵的地方。
这是民间自发的祭祀封神的活动,只不过有些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罢了。
02
官方认可的神灵
关羽去世后,大约经过三百多年后,在民间开始立庙祭祀,逐步被官方赐封成为了关圣大帝。
另一个被官方认可的就是马超,明代官方修编道藏《正统道藏》记载,马超为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之一。
清朝末年,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马超为门神的传统习惯。在台湾地区,每逢过年过节,也有以马超为神明的做法。
马超被曹操战败后,投奔了汉中张鲁。张鲁对马超十分欣赏,还准备把女儿嫁给他。
张鲁是天师道教(五斗米教)教祖张陵之孙,其女儿张琪瑛,一说是嫁给曹操之子曹宇,一说是眷恋马超,并未嫁入曹门,在汉中一带一直传教,通称为张鲁女,现存有张鲁女墓。
由于早年马超与道教这个渊源,或许是他被道教奉为雷神的原因吧。
张飞之奉为神,相关的史料也很少。在小说《聊斋志异》中有篇《于去恶》,其中记载:
北平人陶圣俞在去赶考的路上,遇到了也去赶考的顺天人于去恶。二人聊得很嗨,就相约同住。
后来得知,于去恶不是人而是鬼,要考的是地狱的官。由于监考官徇私枉法,就落第了。
于去恶很丧气,泫然流涕。但他有个好友叫方子晋,告诉他说:
“适闻大巡环张桓候将至,恐失志者之造言也;不然,文场尚有翻覆。”于去恶就破涕为笑,喜形于色。陶圣俞就询问缘故,于去恶言道:
“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阴曹,三十五年一巡阳世,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这里说的大巡环张桓侯翼德,就是张飞。他三十年一巡阴曹地府,三十五年一巡阳世。凡是阴阳两界不平之事,张飞都管。这或许就是张飞爱管闲事的由来吧。
果不其然,张飞看了榜单之后大怒,撕掉了榜单,只留下三分之一,从落榜者中重新选拔有能力的录用。
于去恶就又高中上榜了。
作者异史氏(蒲松龄)最后说道:“每到张夫子庙,见到张将军威风凛凛,矛马所至,无不大快,出人意表。呜呼,三十五年,来何暮也。”
这就是张飞为神的故事,是在小说里。
由此看来,五虎上将的武力值都不一般,但能否被官方认可成神,与这个武力值还真关系不大。
在民间,他们都已经为神,但在官方只有关羽、马超称得上是神,张飞这个只存在小说中,似乎还没有被官方认可。
去探究赵云、黄忠之所以没有被官方认可为神,不如去探究关羽、马超为何被官方认可为神更有意味。
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忠义报国为栋梁,肝胆护兄筹铁肩。蜀汉五虎上将,神勇无比,对于蜀汉政权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羽镇守荆州,独霸一方,曹吴不敢正视,凭借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横扫三国战将,敌人无不胆寒。张飞手中丈八长矛,不知多少英雄死于非命。虎牢关当阳桥,张飞一马当先,威震古今,他和关羽一起并称为万人敌。马超更是横扫天下,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战许褚,应战张飞,毫不逊色。
赵云更是在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少主阿斗,听到赵云威名,无人不服。老将黄忠手中刀法不输关羽,更有百步穿杨之神射,定军山一战怒斩夏侯渊。可以说,这五虎上将都是绝世悍将,不仅武艺出类拔萃,更是战功卓著。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五人死后待遇却有所不同,三位被后人封神,两位虽有威名,却始终被视为凡人,这究竟为何?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首先第一个被封神的却是张飞。张飞骁勇善战,脾气暴躁,出了名的不怕死,就连吕布也惧怕张飞的胆识。虽然被叛将范疆张达杀害,但依然不能改变其在人们心中英雄的形象。张飞死后,在三国末期,就被人神话,后人为张飞立庙供奉,香火不断。依据《桓侯灵异志》的相关记载,张飞因生前脾气耿直,为人刚正不阿,被后人化身为负责地方冤屈事务的城隍。后来又有人祭拜张飞,求得风调雨顺,防止瘟疫的发生。张飞这个神位作用巨大,因此香火不断。当然这只是后人的追捧,不是真的成神,正所谓神鬼之事,不可轻信。
其次关羽死后,逐渐被神话。关羽因其勇冠三军,被后人敬畏。尤其是三国魏晋时期,关羽的英勇事迹被广为流传,很多人添油加醋,加上封建迷信思想,逐步让关羽神话。南陈和隋朝时期,得道高僧智颛,对关羽受五戒,并且尊称他为伽蓝护法神。唐高宗年间,关羽以军神的形象,被送入武庙里,但当时主祀仍然是姜太公。
到了宋朝宋真宗面见,道教天师张继先更是捏造了关公战蚩尤的说法,关公由此更为道家的尊神。宋徽宗时期,关羽被追封为“义勇武安王”。明神宗时期,更是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地君”。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关羽直接被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被祭奠。由此可见,关羽被历朝历代加冕,逐渐被神话,这也不枉关羽一生英勇作战忠义无双了。
再次马超虽然名声不及关张,但也被神话。马超在三国中也是勇冠三军,协助刘备平定益州,率军参加汉中之战,马超也是家喻户晓。马超在三国时期就被羌人拥戴,成为神威天将军。后来《三国演义》流行于世,民间更是对其大加称赞。《正统道藏》中,更是将马超列为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之一。由于民间传说的影响,马超逐步被百姓神话,直到后来成为一部分地区的门神,享受供奉。马超虽被神话,威名却不如关羽张飞,也算留下生前身后名了。
最后赵云黄忠虽然英勇,却未被神话。赵云一生戎马,为蜀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两次救助阿斗,可以说没有赵云,蜀汉的历史都要被改写。虽然赵云的形象深受大众的喜爱,但却未被神话,可能与平生的战绩有关吧。但他在世人心目中的的形象,却一如既往地好,这也算是一种封赏吧。
黄忠也是作战勇猛,为刘备出生入死,无论是入川之战,还是汉中之战,黄忠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刘备讨伐东吴,黄忠死在马忠的箭下,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黄忠并未因此而被神话,但黄忠忠义无双的形象却深入人心。
你是如何看待五虎上将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蜀汉五虎上将,彰显的不仅仅是他们各自的实力,还是他们各自在蜀汉中的地位。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忠等五位武将中,确切的说,应当是三个半被封神的,唯独黄忠被排除在外。
在五虎上将中,最早被封神的是张飞。张飞和关羽都是最早跟随刘备起义兵的部将,在刘备担任县尉、县令等官职时,关羽和张飞便是刘备的别部司马,不仅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还分别统率着刘备的军队。
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21年,张飞一共跟随刘备37年,深得刘备的信任和器重。在刘备称帝之后,张飞便是车骑将军,兼领司隶校尉。所谓司隶校尉,只有皇帝身边最为亲近和信任的心腹才能够担任,有监察百官和近畿各地的职责,权力极大。
在公元221年,张飞回阆中准备伐吴的军用物资时,因为醉酒鞭笞部下,最后被心有愤恨的张达和范强所杀。张飞被杀之后,人们有感于张飞的刚烈无畏,便为他修建了张桓侯庙。随后,在信仰传开之后,受了人间香火,张飞便一跃成为城隍。主要的掌管民生、天灾、冤案,甚至是不孕不育等民间琐事,都有人跪拜张飞。
或许是张飞赏罚分明,政绩斐然,后来又成为了三界大巡环使。三界大巡环使的职责,和之前他所担任的司隶校尉差不多,但前者范围更大。张飞每隔三十年巡查一次阴曹地府,每隔三十五年巡查一次人间,管世间不平之事。
关羽为人忠义,赏罚分明,而且武力高强。在涿郡跟随刘备起义兵打黄巾,到蜀汉的建立,关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势力前期,刘备都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颠沛流离,而无论怎样,关羽都对其不离不弃。
在曹操攻破下邳后,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不得不暂时依附于曹操。面对曹操的示好,关羽都不为之所动。在官渡之战,关羽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又打探的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后,便辞别曹操,带着刘备的家眷去寻兄了。在后来的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在关羽被杀之后,道教将其尊奉为护法四帅之一的“关圣帝君”;佛教将其奉为“伽蓝菩萨”;儒教则奉其为“武圣人”,和孔子的文圣人齐名。在明朝时期,关羽还被封为“伏魔大帝”。随着关羽的信仰传开,关羽的称号和职务更多了,譬如升官发财、天灾人祸、有冤无伸等都可拜。
马超,是氐羌等部落敬仰的“神威天将军”,威望极高,被氐羌部落尊奉为羌神。有关马超被封神的说法很多,其中,马超还和华光大帝三眼马天君有一定的联系,甚至马超还被延申为三目神;道教则尊奉他为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之一。
在清末以后,河南、河北、西川等地还奉马超为门神,和秦琼、尉迟恭等相似;万荣后土祠,涿州三义宫等都供奉着马超的神像。
和关羽、张飞,以及马超相比,赵云被封神的时间较晚,出现于明末清初时期。却说,在康熙三十三年,家住福建的林廷龙在溪水边捕鱼,突然发现,在溪水中有一块樟木一直盘旋在他们村附近,不随溪水往前留,他感到很奇怪,便过去把樟木捞上来。
而且很奇怪的是,樟木上居然还有大量的白蚁停留。当林廷龙把白蚁驱走时,只见樟木上刻画着“常山赵子龙”等五个字。此事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都感到很神奇,认为是神仙显灵,于是便决定在村子里修建一个草寮来供奉这樟木。
不久,村子里来了一个雕刻师,他说自己在梦中受到赵云托梦,要来此地为他雕刻塑像,塑成真身。在雕刻完成后,村民们挑了个黄道吉日,把赵云神像请进草寮,每日膜拜。相传,赵云也多次显灵,庇护一方百姓。而后,当地一个大户人家听说后,主动掏钱为为赵云修建庙宇,庙宇的名字叫做永昌宫。
道教将赵云尊奉为“南宫辅佐真君”,在中国台湾地区,还有百姓尊奉赵云为赵圣帝君。
而五虎上将中,黄忠是唯独没有被封神的武将。而他之所以没有被封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黄忠跟随刘备的时候,已经是六旬的老将。所谓“自古美人如良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和关羽、张飞、马超,以及赵云等四人相比,黄忠不仅名声比不上,而且年纪大。所以,黄忠都是被塑造成老当益壮一类的形象。
二是黄忠没有子嗣。黄忠年轻时有一个儿子,但儿子不久病逝。在儿子病逝后,黄忠的妻子也郁郁而终。自此,黄忠也没有再找一个妻子,一直孤独终老。没有子嗣,黄忠的墓碑都只能靠他人立。
此外,黄忠是大器晚成的武将,其生平事迹远远比不上关羽等四人。因为缺乏精彩的故事,有关他的作品自然就少了。没有了知名度,就难以进行封神的标准。所以说,黄忠是蜀汉五虎上将中没有被封神的武将。
蜀汉五虎上将有多厉害? 有3人被封神, 为何剩下2个却是凡人?
华夏历史长河有5000年的悠久岁月,诞生了众多英雄豪杰。尤其是三国的这段历史,一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因为在这一段,风云莫测的英雄争霸赛里,诞生了太多的能人异士。
例如,蜀汉有名的五虎上将,他们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将,而且一生忠心为主,他们的精神,过了几千年的岁月,仍然受人们尊敬。那么这五虎上将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何他们5人中只有三人被后世神化,其余两人皆是凡人形象呢?
关羽
蜀汉的这五虎将,就是指当时的风云人物,也是蜀汉政权的领军人物: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他们任何一人,都是功绩卓越,能力出众的将军。最令后人敬仰,而且名垂千古的当属关羽,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三国里面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作为五虎将之首,他一生战功显赫,所以就成了忠义爱国的化身,后世将他称为“武圣、关公”,至今都是黑白两道最尊重的一位神明,甚至在东南亚等地区,那还叫关公当作武财神来祭拜。关羽之所以在后世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就在于他的个人魅力极大。
张飞
张飞也是三国历史中一位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他脾气暴躁,嫉恶如仇,同时也是战场上的万人敌。一生跟着刘备征战沙场,可是毫无怨言。
在张飞去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四川阆中修建了一座汉恒侯祠,这座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城隍庙,千百年来烟火不断。人们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也求子求福。后来在《聊斋志异》这本小说中,张飞的形象甚至被神化为了“三界大巡环使”,管着阴阳两界的不平之事。
赵云
第三位被封神的就是赵云,他一身肝胆,鞠躬尽瘁,两扶幼主,据说在三国的众多人物中,最终人们喜爱的就是常山赵子龙。为了纪念这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雄,全国各地都修建有“赵云庙”,尤其是在台湾各地,将赵云称为“赵圣帝君”,他在神话中的这个地位,可以说是和关羽平起平坐。
黄忠
五虎将中,没有被分身的就剩下了马超和黄忠二人。其实这两人的能力和威名并不输于前三人,黄忠百步穿杨,马超勇冠三军,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是他们两人,尽管同样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却仍然没有走到神话的地步。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可能以后是那些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关。小说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而且在创作故事时,有时候会加入作者个人情感。
马超
当小说家的笔墨更家偏向于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时,这些人的个性就会越发鲜明,优点也会被逐步放大。被封神的三人就是如此,但是在影视剧又或者是小说中,前三人都拥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而马超和黄忠,虽然也是有才之人,可是也只有历史记得他们的功绩,缺少了笔墨的渲染,人们对他们的印象自然就不深,所以他们在五虎将中,只能被归结为“凡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