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史16支精锐军队
1.大秦锐士
秦始皇横扫六合,靠的就是无坚不摧,无敌于天下的大秦军队,大秦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将士被冠之以大秦锐士之名。
秦军有多厉害,据历史记载:“齐有技击,魏有武卒,秦有锐士。”,“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三个是战国最出名的兵种,齐国的技击之士和雇佣兵性质一样,杀敌一人,赏金八两;魏武卒就厉害了,是吴起精心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彪悍勇猛,随吴起征战四方,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而大秦锐士更是悍勇天下,被称为是连魏武卒也不可相遇的存在。
魏武卒是天下知名的劲旅,也比不上大秦锐士,魏武卒的负重约50斤,但秦锐士要在此基础上外加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近80斤。
当然,这是秦锐士的门槛,之后秦锐士还要会各种空手格斗技能,阵战关,以及各种兵器。
经过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度,秦军成为天下最厉害的军团,正是靠着百万大秦锐士,秦朝才能横扫天下。
2.魏武卒
是吴起精心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彪悍勇猛,随吴起征战四方,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魏武卒选拔严格,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一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虽然魏武卒的训练很艰苦和选拔标准非常挑剔,不过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
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的秦军。好的军队也需要好的将领,吴起死后,庞涓带领魏武卒在马陵之战被齐军伏击,庞涓战死,魏武卒元气大伤。之后又被白起在伊阙大败,这支悍勇天下的劲旅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期,虽然魏国想要重建魏武卒,不过这支队伍选拔要求高,训练、装备的成本非常昂贵,强盛时的魏国可以支撑,衰落也难以维持。这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魏武卒依靠的是那些百战老兵的经验,这些多少钱也换不来的,是靠的时间的磨练。
3.虎豹骑
《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操最信任的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不过听说这个却是在江南的小说中听说的。
虎豹骑虽然名声不大,在历史上战绩也是相当初中的。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北征乌桓时,俘获了乌桓的蹹顿的单于,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
4.陷阵营
吕布手下大将高顺以骁勇善战闻名,他手下有七百最精锐的部队,对外号称一千。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打起仗来也是以一当十。可惜的是这支军队的主公是吕布,吕布为人反复无常,高顺这样忠诚的将领都不能信任,夺取高顺兵权给宋续,这支部队也随着消亡。
5.无当飞军
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蛮夷兵源,建立的部队。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这些南蛮本就剽悍善战,又是其中的精锐,更是勇猛。这支军队在诸葛亮北伐中立下不少战功。街亭之战后,由王平当统领,王平死后,张嶷统帅。在随姜维第七次北伐时,留下断后的无当飞军全军覆没。
6.白毦兵
蜀汉精锐部队,由陈到统帅。这支部队长期以来不为人熟知,文献资料见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6年至蜀汉中都护李严的书信中。这支部队是刘备的亲卫,守护刘备和蜀汉安危,都是百里挑一、忠诚勇武的精锐,不过这支军队一直很神秘,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7.乞活军
五胡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乞活军的基本成分是汉族流亡农民。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 ,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乞活军就是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的为了活下去的一支部队,人为了求活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也就不会怕死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连活都不能活下去,谁又愿意去乞活,所以这支为活而战的部队战斗力也是极强的。
8.北府军
中国东晋时,为了抵御北方强敌的入侵,谢玄在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由北方流民组成的军事组织。因为谢玄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大军号称投鞭断流,数十万的大秦军队却遇到了不足十万的北府兵,这一战北府兵面对十倍的强敌,无所畏惧,以一挡十,一举击败强敌,北府兵也威震天下。
9.白袍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这支军队是南朝陈庆之为将帅的军队。陈庆之带领这七千白袍军,北上洛阳,在睢阳大破7万守军,攻占城池;考城歼灭2万守军,攻占城池;进攻7万御林军防守的荥阳,胶着中遭援军20余万包围,然后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大破荥阳,攻占城池。这支军队简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大战四十七,全部胜利!攻城三十二,全部攻破!攻取帝都,席卷半国!可惜的是这支军队最后在撤退时,遇到了山洪暴发,正在渡河的军队被洪水吞没。再厉害的军队也抵不过大自然的威力,白袍军全军覆没,只有陈庆之自己活下来了。如果没有这场洪水,恐怕也能全身而退。
10.玄甲军
《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这支军队全部身穿黑色衣服、佩戴黑铁盔甲,分为左右两队。玄甲军的共有4 人,分别是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玄甲军的将领都是秦王李世民的亲信,从上到下都是精心挑选的精锐力量。并且武器装备也是最精良的,黑铁盔甲,武器全部都是精挑细选。这支军队相当于特种部队,总是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战斗之出现,扭转战局。
11.背嵬军
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南宋时岳飞的岳家军是最为强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支部队代表了“岳家军”的精华所在。背嵬军作为岳飞的亲兵卫队,分为步兵、骑兵,由岳云统一节制。岳云带领这支部队立下无数战功,让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悍的部队,岳飞才能百战百胜。岳飞死后,这支部队就由朝廷派人接管,推出了历史舞台。
12.铁浮屠
金国铁骑引的一种,属于金国大将金兀术的手下。金兀术率领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攻打南宋。凭着铁浮屠这支重甲骑兵和拐子马的机动灵活,一路上势如破竹的杀到长江边上。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岳家军的碰撞,这支军队最终也是全军覆没了。
13.怯薛军
怯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他们的统帅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这支怯薛军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成吉思汗死后,怯薛军被当作传统一直流传到了元朝末年,但是此时的怯薛军已经空有其名,实质上已经非常腐败。
14.戚家军
明朝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常胜军队,戚家军因为主帅戚继光而得名。戚家军有着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还有着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还有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戚家军的威名也并没有因为戚继光的去职而低落,在以后的多任主帅的统领下,戚家军依然是勇猛无敌的存在,也一直是明朝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最出名的主将还是戚继光,此外还有戚家军的鸳鸯阵也是非常出名。
15.关宁铁骑
明末清初精锐部队,关宁铁骑驰骋疆场几十年,从辽东到北京,从北京到秦蜀,从秦蜀到云南,从云南到缅甸,再从云南调转马头向北京杀去。几十年中,这支骑兵阵斩过蒙古名王,打败过八旗护军、刺杀过多尔衮、追杀过李自成部、追剿过张献忠部,在吴三桂未死前打到清庭宗亲怯战,康熙亦曾一度禁止八旗与其进行野战。不过由于关宁铁骑曾经被袁崇焕指挥过,所以明朝对这支部队的记载只是轻描淡写。清朝建立后,对于这支八旗军的死敌,清朝的记载也是能贬低则贬低。所以这支军队记载就很少了。
16.满清八旗
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时期时期的八旗战斗力很强,萨尔浒之战证明了其实力。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就开始追求安逸和物质享受,早没有了当初征战时的勇猛,战斗力是直线下降。到后期别说战斗力不堪一击了,生活更是腐败不堪。
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说到王牌部队,不得不提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0大王牌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共有50多个纵队,分属四大野战军(另外还有一些特种兵纵队、炮兵纵队、铁道纵队等),其中涌现出无数能打硬仗的强悍之师,下面是我心目中的10大王牌纵队(一野1个,二野2个,三野3个,四野4个,如此匀称),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讨论。
1、一野(西北野战军)一纵,司令:张宗逊上将一野司令员由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兼任,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地处西北,打仗少,装备差,知名度和战绩不那么突出,但一野副司令张宗逊率领的一纵战斗力剽悍,尤其一纵主力358旅,乃一野三大主力旅之一,战斗力极其强悍,面对蒋介石爱将、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统领的国军主力,在陕北三战三捷,解放战争期间,累计消灭国军10万余人,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足见其地位之高。
2、二野(中原野战军)四纵,司令:陈赓大将二野司令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合称“刘邓大军”,战斗力强,功勋卓著,有2个纵队足以名列十大纵队,其中四纵司令陈赓是十大纵队司令中唯一一个大将军衔。
临浮战役中,四纵全歼国民党“天下第一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一战震惊天下,仅次于三野全歼整编74师,因为该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全副美式装备,曾是蒋委员长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第一任旅长由蒋介石首席心腹爱将胡宗南担任。淮海战役中,四纵为歼灭黄维兵团立下头功。四纵在二野中歼敌数量第一、战功第一,谁敢不服?就连被俘的黄维听说对手是陈赓四纵,也立刻心服口服。
3、二野(中原野战军)六纵,司令:王近山中将王近山打仗特别猛,号称“王疯子”,他率领的六纵完美发挥这一特点,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定陶战役中,王近山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六纵在二野中堪称铁血第一、战斗力第一,令敌军威风丧胆。
二野领导邓小平同志曾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4、三野(华东野战军)一纵,司令:叶飞上将三野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粟裕,麾下猛将如云,每个纵队都是战力强悍,至少有3个纵队可列入十大纵队,若非名额有限,本可更多。
叶飞是最独特的开国上将,因为他生于菲律宾,却在中国打仗,是惟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将军。解放战争中,叶飞率领的三野一纵以“跑得、饿得、打得”著称,可见部队特点是善于在不利局面下打硬仗。一纵独木支撑,钳制5万多国军,为歼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孟良崮战役,一纵同时与国军三大王牌部队作战,一面死顶整编25师,一面阻击整编65师,一面参与围歼整编74师,以一敌三,浑身是胆,表现极度极其强悍,堪称三野头号王牌。
5、三野(华东野战军)四纵,司令:陶勇中将四纵司令陶勇,号称“拼命三郎”,既有张飞之勇,又有关羽之威,所部四纵是三野中最擅长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纵参与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打满了华野所有大战,堪称“百战雄师”,且无不是攻坚主力。淮海战役中,四纵是我军参战部队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渡江作战前,敢于炮击英国佬的远东舰队,大长国人志气,足见作风之硬。
6、三野(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许世友上将解放军向来不乏猛将,但许世友的猛全军当属第一。他率领的华野九纵如同其本人勇不可当,能征善战。孟良崮战役中,九纵参与围歼整编74师,号称“五把尖刀”之一。
九纵最高光表现是济南战役中,许世友任攻城总指挥,九纵由副攻变身主攻,攻破济南城,活捉国军王牌、陆军上将王耀武。淮海战役中,参与围歼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歼敌数量排全军第二,仅次于四纵。
7、四野(东北野战军)一纵,司令:李天佑上将四野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麾下将星如云,所属纵队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十,在四大野战军中战斗力当属第一,有4支纵队入选十大纵队,应该不会有太大疑问。
四野一纵是林彪红一军团的老底子,司令李天佑是林彪麾下头号爱将,深通林彪军事思想和战术理念,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纵都立下卓著功勋。辽沈战役时,一纵作为总预备队,成为稳定军心的定盘星;东北南下后后,1纵一直打到云南边境,是东野爪子伸的最远的部队,改编38军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万岁军”的美名,名头不下一野一纵的“天下第一军”。
8、四野(东北野战军)二纵,司令:刘震上将刘震的名头似乎不如前面几位,但他率领的二纵论在解放战争的表现要强于一纵,不仅在四野中歼敌数量最多,堪称四野头号王牌,就是放在四大野战军中也敢称最强悍的纵队。二纵所部第五师,师长钟伟少将,以“猛打、猛冲、猛追”著称,被誉为“四野头等主力师”。二纵最擅长打大仗、硬仗、恶仗,纵横白山黑水,从未遭遇败绩,是林彪最信任最倚靠的部队,每逢战役特别是硬仗必用二纵,几乎无战不予,从关外的锦州,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
9、四野(东北野战军)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胆大包天,能谋善断,有“旋风司令”之称。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率领的三纵坚守南满,为扭转东北战场形势立下首功;其后纵横南北,足迹遍东北大地,因行动迅猛,所向披靡,让国军吃尽苦头,被杜聿明等国军高级将领称为“旋风部队”;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打垮廖耀湘兵团,活捉廖耀湘本人;改编成40军后,在韩先楚率领下,为解放海南岛立下首功。
10、四野(东北野战军)六纵,司令:黄永胜上将四野六纵与一纵、二纵并称“东野三只虎”,纵队司令黄永胜是林彪心腹爱将,打仗勇猛不在许世友之下,大兵团作战指挥和韩先楚不相上下。下辖3个师中2个师名头响当当,16师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朱毛红4军,野战军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17师是四野攻坚力量最强的部队,有“攻坚老虎”之称,四平、锦州、天津攻坚战中,均担纲攻城主力,攻无不克。
除上述10大王牌纵队外,二野陈锡联的三纵、二野王近山的六纵、三野王必成的六纵、四野吴克华的四纵等也都是实力响当当,差距只在毫厘之间。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说到王牌部队,不得不提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0大王牌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共有50多个纵队,分属四大野战军(另外还有一些特种兵纵队、炮兵纵队、铁道纵队等),其中涌现出无数能打硬仗的强悍之师,下面是我心目中的10大王牌纵队(一野1个,二野2个,三野3个,四野4个,如此匀称),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讨论。
1、一野(西北野战军)一纵,司令:张宗逊上将
一野司令员由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兼任,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地处西北,打仗少,装备差,知名度和战绩不那么突出,但一野副司令张宗逊率领的一纵战斗力剽悍,尤其一纵主力358旅,乃一野三大主力旅之一,战斗力极其强悍,面对蒋介石爱将、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统领的国军主力,在陕北三战三捷,解放战争期间,累计消灭国军10万余人,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足见其地位之高。
2、二野(中原野战军)四纵,司令:陈赓大将
二野司令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合称“刘邓大军”,战斗力强,功勋卓著,有2个纵队足以名列十大纵队,其中四纵司令陈赓是十大纵队司令中唯一一个大将军衔。
临浮战役中,四纵全歼国民党“天下第一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一战震惊天下,仅次于三野全歼整编74师,因为该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全副美式装备,曾是蒋委员长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第一任旅长由蒋介石首席心腹爱将胡宗南担任。淮海战役中,四纵为歼灭黄维兵团立下头功。四纵在二野中歼敌数量第一、战功第一,谁敢不服?就连被俘的黄维听说对手是陈赓四纵,也立刻心服口服。
3、二野(中原野战军)六纵,司令: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打仗特别猛,号称“王疯子”,他率领的六纵完美发挥这一特点,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定陶战役中,王近山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六纵在二野中堪称铁血第一、战斗力第一,令敌军威风丧胆。
二野领导邓小平同志曾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4、三野(华东野战军)一纵,司令:叶飞上将
三野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粟裕,麾下猛将如云,每个纵队都是战力强悍,至少有3个纵队可列入十大纵队,若非名额有限,本可更多。
叶飞是最独特的开国上将,因为他生于菲律宾,却在中国打仗,是惟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将军。解放战争中,叶飞率领的三野一纵以“跑得、饿得、打得”著称,可见部队特点是善于在不利局面下打硬仗。一纵独木支撑,钳制5万多国军,为歼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孟良崮战役,一纵同时与国军三大王牌部队作战,一面死顶整编25师,一面阻击整编65师,一面参与围歼整编74师,以一敌三,浑身是胆,表现极度极其强悍,堪称三野头号王牌。
5、三野(华东野战军)四纵,司令:陶勇中将
四纵司令陶勇,号称“拼命三郎”,既有张飞之勇,又有关羽之威,所部四纵是三野中最擅长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纵参与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打满了华野所有大战,堪称“百战雄师”,且无不是攻坚主力。淮海战役中,四纵是我军参战部队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渡江作战前,敢于炮击英国佬的远东舰队,大长国人志气,足见作风之硬。
6、三野(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许世友上将
解放军向来不乏猛将,但许世友的猛全军当属第一。他率领的华野九纵如同其本人勇不可当,能征善战。孟良崮战役中,九纵参与围歼整编74师,号称“五把尖刀”之一。
九纵最高光表现是济南战役中,许世友任攻城总指挥,九纵由副攻变身主攻,攻破济南城,活捉国军王牌、陆军上将王耀武。淮海战役中,参与围歼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歼敌数量排全军第二,仅次于四纵。
7、四野(东北野战军)一纵,司令:李天佑上将
四野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麾下将星如云,所属纵队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十,在四大野战军中战斗力当属第一,有4支纵队入选十大纵队,应该不会有太大疑问。
四野一纵是林彪红一军团的老底子,司令李天佑是林彪麾下头号爱将,深通林彪军事思想和战术理念,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纵都立下卓著功勋。辽沈战役时,一纵作为总预备队,成为稳定军心的定盘星;东北南下后后,1纵一直打到云南边境,是东野爪子伸的最远的部队,改编38军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万岁军”的美名,名头不下一野一纵的“天下第一军”。
8、四野(东北野战军)二纵,司令:刘震上将
刘震的名头似乎不如前面几位,但他率领的二纵论在解放战争的表现要强于一纵,不仅在四野中歼敌数量最多,堪称四野头号王牌,就是放在四大野战军中也敢称最强悍的纵队。二纵所部第五师,师长钟伟少将,以“猛打、猛冲、猛追”著称,被誉为“四野头等主力师”。二纵最擅长打大仗、硬仗、恶仗,纵横白山黑水,从未遭遇败绩,是林彪最信任最倚靠的部队,每逢战役特别是硬仗必用二纵,几乎无战不予,从关外的锦州,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
9、四野(东北野战军)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
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胆大包天,能谋善断,有“旋风司令”之称。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率领的三纵坚守南满,为扭转东北战场形势立下首功;其后纵横南北,足迹遍东北大地,因行动迅猛,所向披靡,让国军吃尽苦头,被杜聿明等国军高级将领称为“旋风部队”;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打垮廖耀湘兵团,活捉廖耀湘本人;改编成40军后,在韩先楚率领下,为解放海南岛立下首功。
10、四野(东北野战军)六纵,司令:黄永胜上将
四野六纵与一纵、二纵并称“东野三只虎”,纵队司令黄永胜是林彪心腹爱将,打仗勇猛不在许世友之下,大兵团作战指挥和韩先楚不相上下。下辖3个师中2个师名头响当当,16师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朱毛红4军,野战军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17师是四野攻坚力量最强的部队,有“攻坚老虎”之称,四平、锦州、天津攻坚战中,均担纲攻城主力,攻无不克。
除上述10大王牌纵队外,二野陈锡联的三纵、二野王近山的六纵、三野王必成的六纵、四野吴克华的四纵等也都是实力响当当,差距只在毫厘之间。
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中国历史悠久,战事层出不穷,能称得上王牌部队的也不少,从最早的项羽8000江东子弟兵;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7000白袍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到近现代的国军五大主力;还有著名的“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华野十纵等等。但笔者要介绍一支王牌部队不同,也是来自我军,今天不谈他们在内战中的功绩,就来聊聊他们在对外战争,主要是在朝鲜战争中的丰功伟绩,他们的对手是世界上最强的美军。
这支军队便是赫赫有名的第38军,其前身是彭总当年平江起义的老底子。1946年,该部被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首任纵队司令是大名鼎鼎的万毅将军。辽沈战役结束后,该纵队被编为第38军,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华南大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经历了开始的顺利后,被美军在仁川登陆,开始抵抗不住,连战连败。根据朝鲜劳动党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第38军在军长梁兴初的指挥下,也到达了朝鲜。当时的38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雄心勃勃想和美国佬干一仗,打出四野王牌部队的气势。
但事与愿违,在进攻熙川的途中,梁兴初得到朝鲜人民军的一个情报,说熙川有一个美国黑人团。而梁兴初原来得到的情报是,那里只有韩国军队,没有美军。这个情报让慎重初战的梁兴初犹豫了,于是让部队停止前进,等情报部门搞清楚熙川的具体情况再说。这个犹豫导致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因为38军停止前进,没有及时穿插到位,使韩国军队主力得以撤退,令志愿军的开门红没有能打好。虽然在之后的飞虎山阻击战中,第38军范天恩团打得非常出色,硬是扛住了几倍于自己的联合国军进攻。但在总结第一次战役的会议上,彭总还是狠狠批评了38军,说了一些比较过火的话,梁兴初羞愧得头都抬不起来。这位四野有名的虎将梁大牙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下一次战役中打出38军的威风,打出四野头等主力的气势。
很快,机会来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第38军攻占德川后,兵分两路:38军主力两个师向军隅里推进;该军第113师由南路向价川以南约13公里的三所里前进,切断美军第9军向南撤退路线,配合志愿军正面部队围歼价川和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这个任务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第113师在14个小时内急行军将近150里地,而且大部分是山路,赶到之后还要就地展开阻击,这个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第113师338团的头上。该团在副师长刘海清指挥下,成功占领了三所里,挡住了美军的进攻,并炸掉了大同江上的公路桥,美军再从这里逃跑已经不可能了。
此时,刘副师长发现有个漏洞:还有一条路可以让美军安全撤走,要想堵住美军,必须占领一个关键的地方——龙源里。经过和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紧急商量后,他们知道已经来不及,也没有时间向第38军军部和志司(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汇报,于是三个人做了决定,让担任预备队的第337团急行军,火速占领龙源里,挡住美军后撤的道路。几个小时后,当他们终于联系上志司的电台,并向彭总汇报此事时。彭总欣慰的笑了,因为他也发现了龙源里这个漏洞,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下令,就已经被113师自己堵上了。
美国人大概没想到龙源里也有我军阻击,一下子慌了神。反应过来以后,美军以排山倒海的火力攻击我军龙源里阵地,天上有飞机炸,地上有大炮轰,联合国军又有兵力上的优势。这场阻击战打得异常艰苦,最关键的时候,师长江潮让副师长刘海清赶到龙源里前线亲自指挥。这场阻击战打到了连副师长都扛枪到第一线的程度。如果大家还想了解这场阻击战的惨烈,可以读读大作家魏巍先生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此文描写的正是龙源里边上的松骨峰战斗。松骨峰位于龙源里的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守卫松骨峰的部队,正是上面介绍过的第38军335团,就是血战飞虎山的范天恩团。
由于第38军的优异表现,我军取得了第二次战役的全面胜利,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可谓是战果辉煌。或许是因为彭总是性情中人,再加上上次对梁兴初和第38军批评过狠了,所以彭总居然在嘉奖电文最后加上了一句“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的美名伴随着38军这支英勇的部队一直到今天,成了我军永远的一张王牌。著名军事刊物《简氏防务周刊》曾经把第38军定义为亚洲第一陆上军事力量!
参考资料:
任桂兰、李宗儒:《梁兴初将军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八路军第129师,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主力部队。由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委,1938年1月,邓小平 任政委。
129师下辖:第385、第386旅及教导团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等,全师共1.3万余人。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辖第769、第770团;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第771、第772团。
在抗战中,129师先后组织了阳明堡、神头岭、响堂铺、七亘村等战斗。1937年10月19日,夜袭日军明堡机场,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神头岭伏击战,129师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和骡马600余匹。响堂铺线斗,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将180辆汽车全部焚毁,缴获追击炮4门、各种枪130余支(挺)。在抗日战争中,第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县城80余座,创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400余万,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
129师386旅,旅长陈赓,能征善战,敢打敢拚,被日军视为劲敌,大“扫荡”时曾在装甲车外面贴上“专打386旅”的标语,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甚至称“386旅是中国最好的旅”。
新中国成立后,从129师走出了元帅2人:刘伯承、徐向前;大将2人: 王树声、陈赓;还有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等。
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这个问题太大了,都可以写一本书了。以前写得最多的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今天就介绍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王牌劲旅——万岁军38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是一直有着优良传统的优秀部队,其前身为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的部队,1946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 万毅为首任司令员,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辽沈战役结束后,第一纵队改称为第38军。平津战役时,第38军是攻打天津的主力。
第38军是东北野战军的猛虎军和头等王牌主力,敢打硬仗和恶仗,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南方。抗美援朝战争时,外号“梁大牙”的梁兴初担任该军军长,是最早入朝参战的几个军之一。由于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较差,得到了彭老总的批评。在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知耻而后勇,以一个师的兵力急行军穿插到龙源里和三所里,从而堵住了联合国军后撤的道路,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争结束后,彭老总发来贺电“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从此,第38军被称为“万岁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