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原本是你的地盘,或者是你家的院子,无缘无故被人家给占了。你告诉我这是平等条约?很显然《尼布楚条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很多人说,丢掉的那些地方地广人稀,又没啥资源,没了就没了呗。还有人说,跟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边境线算是非常不错了,偷着乐吧!

其实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清朝控制的地区,的的确确被沙俄给抢占了。而且在谈判过程中,沙俄有恃无恐的强硬态度,也使得清朝步步退让,不断丧失土地。由此可见,《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

一、沙俄对西伯利亚和外东北的窥视,由来已久。

其实沙俄刚成立那会儿,地盘非常小。他们主要生活在芬兰以东、乌拉尔山以西的地盘上。不过从17世纪开始,沙俄对外扩张的政策,就正式确立了。

向西,他们与欧洲各国交锋,结果没尝到什么甜头。因此他们把矛头对准了东方。那时候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只有个蒙古人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在那儿过着牧马放羊的好日子。

雁门关外,牧马放羊,这是乔峰和阿朱最期待的日子。只可惜,如今这种好日子,还是被沙俄给破坏了。

沙俄派遣残忍无道的哥萨克骑兵,一路向西伯利亚推进,西伯利亚汗国就这么被他们从地球上抹掉了。他们将边境一路推进到了勒拿河流域,在这里建立了雅库茨克城。

这地方建城是干啥用的呢?一来是为了在以后的国际纠纷中,证明这地方是他们的固有领土。另一方面,沙俄对东方的蚕食,其实并没有结束。

沙俄希望以雅库茨克城作为蚕食东方的桥头堡。沙俄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寻找出海口。

  1. 在西边,有丹麦、瑞典拦着,波罗的海很难出去。
  2. 在西南,有奥斯曼帝国把持着黑海出海口,沙俄的军舰也出不去。
  3. 在北边,有偌大的北冰洋,常年冰封,更别想出去了。

因此沙俄不断向东方试探,就是想要在东方找到出海口。占了西伯利亚还不够,他们还要继续往前推进,就这样,他们来到了黑龙江流域。

很明显,外东北地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海口。清朝刚成立那会儿,沙俄就已经开始对外东北地区下手了。

公元1658年,沙俄的叶尼塞斯克总督帕休可夫,在黑龙江支流石勒喀河建立了尼布楚城。那时候顺治皇帝要死要活地想出家,清朝也还没真正统一天下,所以没工夫搭理他们。

因此沙俄又往前走了一步,公元1666年,已经到了康熙五年了,沙俄来到雅克萨,在这里修建了军事城堡。很显然,他们要以这里为跳板,进一步蚕食东北地区。

二、《尼布楚条约》签订时,索额图步步退让。

1669年,沙俄终于开始对东北地区下手了。这里可是清朝皇族的龙兴之地,康熙当时抓鳌拜,平三藩,没工夫搭理沙俄,这使得沙俄在这里越做越大。

到了公元1685年,康熙皇帝已经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终于腾出手来,要解决东北的问题了。因此他派遣了3000多人的军队,由朋春带领直奔雅克萨城而来。

双方争论了一阵子以后,直接动手。清军人数众多,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雅克萨城。这年秋天,沙俄的援军来了,又把雅克萨城给夺走了。

康熙大怒,又派了2000多人前来,围住了雅克萨城。由于攻城不利,因此他们选择围城打援。最终城中826名俄军,只剩下了66人,大部分人都病死饿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的摄政王索菲亚,这才急忙与清廷和谈,希望清军撤围,大家好好坐下来谈判,商定边境事宜。

很明显,清朝这边在军事上是占据很大优势的,沙俄的援军劳师远征,到了这边也得挨打。所以说,这对清朝谈判应该是有利的,那么谈判过程是怎样的呢?

清朝这边派去的是索额图、佟国纲、马齐等人,一看就是去谈判了。沙俄这边派来的是戈洛文、弗拉索夫,除此以外,他们还带了2000多人的军队,270车弹药粮草。很明显,沙俄是准备谈不成就直接开打了。

因此从气势上来说,沙俄就赢了一阵,毕竟从表面来看,沙俄有谈不成就打的底气,这是清朝谈判使团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第一步,喊高价。

刚开始谈判的时候,就跟商场卖东西一样,大家的报价都很高。比如说索额图直接要求沙俄退到贝加尔湖到勒拿河一线以西的地方。西边归沙俄,东边归清朝。

要真这么搞,那沙俄这100多年可就白干了。沙俄这边也不甘示弱,戈洛文开口脆,直接要求清朝把军队退回到黑龙江以南地区。南边归清朝,北边归沙俄。

第二步,砍价环节。

很显然,双方的价码都甩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砍价环节了。索额图率先让步,提出以石勒喀河、鄂嫩河到音果达河一带,作为两国边界。

沙俄这边就好像知道对方底牌一样,完全不同意这一提议。索额图擦了一把汗,又继续做出了让步,提议以绰尔纳河为界,沙俄还是一口拒绝。

索额图感觉大事不妙,只能继续退让,他提出北边以格尔必齐河为界,南边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这回沙俄的使者戈洛文两眼一亮,显然超出了预期结果了。可他表面上还是骂骂咧咧,十分勉强地答应了这一提议。

第三步,签订条约。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朝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中规定,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一直延伸到海边,以南的地区归清朝,以北的地区归沙俄。西边则以额尔古纳河作为界限,以南地区归清朝,以北地区归沙俄。

这份条约看似清晰地划定了双方的界限。实际上对外兴安岭走向的问题,没有一个清楚的交代。按照清朝认为,外兴安岭向北一直到海,这才是正确走向。可沙俄却一口咬定,条约中指的是外兴安岭向南。

这里面差距可就大了去了!按照沙俄的意思来看,整个东西伯利亚山地以东的所有地盘,就都归了沙俄。这么一来沙俄在远东就有了很广阔的一片海域。而清朝则失去了对这些海域的控制权。

三、你的退让,就是他巧取豪夺的理由。

很显然,索额图的谈判彻底失败了,但是康熙却没有责罚索额图。那么为什么索额图会步步退让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当时清朝在跟噶尔丹打仗,压根抽不出多少兵马来和沙俄抗衡。因此索额图的退让,似乎有理有据。

但问题是,索额图的底牌都被沙俄给提前知道了,难怪人家会有恃无恐。其实沙俄当时也在跟奥斯曼帝国打仗,也没工夫支援远东,可索额图却对此一无所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没有调查清楚对方现状的情况下,就贸然退让,把底牌透露给人家,谈判不失败才怪。

  1. 此后沙俄的彼得大帝掌权,他对《尼布楚条约》居然还不满意,声称要拿下涅瓦河口、顿河口、黑龙江口。
  2. 乾隆时期,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打算要拿下黑龙江,作为沙俄在远东的基地。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后,事情就更过分了。
  3. 亚历山大二世,利用鸦片战争时期,清朝遭受列强迫害的档口,强行逼迫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从清朝又攫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可以说,一步错,步步错。一开始谈判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步,大不了打一仗再说。毕竟,领土从来都不是谈出来的。只要你有退让的迹象,毛熊就会一口咬住你,不让你掉块肉下来都不行。

很多人说,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实中两国关系比较好,所以很多历史伤疤就不能揭。这的确是一种历史实用主义。但是我觉得尊重历史,就是要还原历史的真相。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鹅粉的祖上把中国的领土抢跑了,按它们的逻辑是平等条约!按中华民族的子孙来说是不平等条约,应该废除,归还中国。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其实,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就可看清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否平等。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在1689年,即清军击败俄国人之后。但两国的交锋却在清顺治九年就已经开始,即1652年。彼时俄国人已经将领土越过了乌拉尔山,向东扩张到了大兴安岭,并渗透入了黑龙江流域。史载“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众所周知,此时刚入关8年的清朝由于内部不稳,并没有对俄国人进行有效的对抗。于是,随后俄国人相继侵入清朝的龙兴之地,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清朝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军三千人,并于当年5月25日攻入雅克萨。但是清军撤军后,俄军又卷土重来。

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清军再攻雅克萨。经过几个月的围城战,俄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随后,沙皇派使者向清朝“乞撤雅克萨之围”,并希望两国举行谈判。这年11月,清军宣布停战,两方开始进入谈判阶段。

与俄国人在北方咄咄逼人遥相呼应的是清朝的内部也不稳定。不用说费时八年,直到1681年才平定的三藩之乱,更不用说1684年清军因收复TW之地极大地牵制了清朝的精力。仅仅说悄然崛起的漠西准噶尔部对清朝造成的压力也足以让康熙想起400多年前占据中国华北和东北的金朝最终败亡在统一的蒙古人手中。巧合的是,当时金朝正与南宋发生战争,彼时的清朝正对南方三藩发动战争。对于准噶尔给清朝造成国防压力,从下图就可看出。

1689年

当然,让康熙帝惧怕的还有准噶尔人的战斗力。虽然这个游牧帝国的人口不足百万,但是根据噶尔丹自公元1677年兼并四部厄鲁特之后,仅仅在11年就扩张到与清朝如上版图,确实也不容小觑。其实,仅仅是一个准噶尔还不足以使此时已经内部团结的清朝惧怕,但是康熙帝最怕的还是沙皇与准噶尔之间结盟。虽然康熙帝不清楚与准噶尔一样存在边界纠纷的沙皇俄国是否对准噶尔提供了军事补助,但是实际上准噶尔人确实在作战中使用了俄国人提供的枪支弹药。所以,即使清朝已经在雅克萨的战事中对沙俄取得了优势,但为了以防万一,清朝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所以,从大环境下看清朝处于的危局,不用看条约内容也可以判断《尼布楚条约》是否平等。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谢谢邀请: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到了中国黑龙江流域,由此中俄间发生了多起的军事冲突,1657年,沙俄军队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尼布楚城与雅克萨城,1685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朋春率军三千攻克雅克萨城,清军撤走后,次年俄军卷土重来,清军再次起兵两千,经过三个月的战斗,俄军首领被击毙,俄军伤亡惨军,当破城指日可待之时,沙俄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清政府为表示诚意,遂停止了攻城。

1689年9月7日,中方全权代表索额图与俄方全权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国土,客观上来讲,在一定时期内遏止了沙俄东扩,这个条约当时对中国是有利的,在以后的170年中,沙俄也是一直遵守条约规定,停留在阿穆尔河流域以外的地区,但签定条约时,中方做了无原则的让步,致使贝加尔湖以东广大地区和原属中国的尼布楚以及许多广袤的疆域,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失,现在让今人思之痛哉。

回到当时的历史现状,中俄之间的条约并没什么不妥,也谈不上不平等,所谓的不平等条约,是在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而强迫另一方缔结的条约,这种条约是被迫的,无奈的,不得不签的,比如在英国船坚炮利下的《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辛丑条约》以及许多不平等条约,无不是在武力威慑下,不得不签的,如果不签,要么政府倒台,要么灭国,再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即没有俄军的兵临城下,也没有俄国的武力威胁,是双方自愿签署的,当然有先期的沙俄进犯,甚至有沙俄的正规军加入,但毕竟是小规模的,只能算是乘隙的骚挠,所以应该说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只不过如今来看,我们丧失了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吃亏了,不划算,只能说是,这个条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损失了土地,不合算的条约,签订时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武力威迫的事情。

谢谢阅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当然不平等了。

事实上《尼布楚条约》不仅让我国丢了贝加尔湖地区,还丢了整个西伯利亚。如果西伯利亚不丢,我国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康熙为首的满清反动统治者实在是罄竹难书,万死不足恕其罪。

关于《尼布楚条约》是否平等的问题,静夜史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分析过:

我们今天的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但事实上这个条约是不平等的,不过这个不平等不是对清朝而言,而是对当时的沙俄而言。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时清朝击败了沙俄,逼迫沙俄从占领了40多年的土地上撤出。

很多人动不动就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对清朝进行一系列批判,比如:

  • 说康熙皇帝鼠目寸光,根本就不知道将沙俄赶回乌拉尔山以西,致使今天我国失去了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是典型的丧权辱国。

  • 除了丢失所谓的1000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土地,剩下的就是说清朝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付出的伤亡要远远大于沙俄军队,由此得出清朝军队战斗力确实垃圾,所以签订这样屈辱的条约也在意料之中。

关于这样的观点,静夜史想说的是:

  • 首先我国在清朝以前从未对外兴安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过有效统治,甚至元朝都没有越过这条线。所谓的失地,不过是某些人地图开疆的结果罢了。

  • 其次,如果单纯的以战斗伤亡来确定胜负的话,那么我国的抗日战争就是惨败,因为我们付出的伤亡要远远高于日军。伤亡虽大,但最后达到了战略目标,难道不是辉煌的胜利吗?

如果以今天设定的目标来要求古人,那么清朝无论如何做都是失败的,都是丧权辱国的。

关于清朝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1950年的半岛战争,很多人说在这场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志愿军虽然浴血奋战,但最后还是和联合国军打成了平手。不过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国1950年参战的时候,战线是在鸭绿江畔,而等到1953年停战时,战线已经推进到三八线。到底谁是胜利者,一目了然。

在清朝兴起之前的1582年,沙俄就越过了乌拉尔山开始向西伯利亚大举挺进,在1600年左右他们侵占了贝加尔湖,在1639年他们到达鄂霍次克海,1643年沙俄就侵入了黑龙江流域。

明朝初期我国在东北设置了努尔干都司,位置在黑龙江入海口处。但是这个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早在1435年明宣宗就宣布撤销,此后明朝在东北的最北边界只是辽宁的铁岭和开原一带。

虽然后金崛起于长白山,但是此地距离黑龙江流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在明朝后期外兴安岭周边地区以及贝加尔湖地区都是属于蒙古部落的游牧区域,根本就不属于中原王朝。

所以清朝反击沙俄的起点根本就不是外兴安岭,甚至西伯利亚,而是辽宁的铁岭和开原一带,这也是为何康熙皇帝要修建从关内到东北的长达数千里的后勤补给线的原因。

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结果就是外兴安岭以南这片本来不属于中原王朝的土地,从此成为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因为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使得中原王朝彻底告别了以烽燧为界的模糊边界的历史。

清朝以前,我国的疆域并没有明确的边界。而是随着国力的增长,我国将烽燧修到哪里,哪里就是封建王朝的边界,特别是边疆的羁縻统治区。当王朝由盛转衰,随着国力的消退,烽燧相继被放弃,边界也会大幅度后退。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原王朝从此不会因为国力的衰退而导致疆域的大幅度收缩,从而为今天的疆域奠定了基本的框架。

将不属于清朝的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将本来被沙俄侵占了40年的土地从沙俄手中夺回来,这难道是沙俄的胜利?

可以说无论是两次雅克萨之战还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朝都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正是因为清朝是胜利者,因此这一条约对于沙俄而言是不平等的。除了让他们失去土地,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抑制了沙俄通过外兴安岭南下寻找温暖出海口的阴谋。

不过虽然清朝取得了胜利,并且从沙俄手中夺回了黑龙江流域。但毫无疑问,清朝作为胜利者,毫无疑问是能够在《尼布楚条约》中取得更多成果的。但是因为清朝内部的原因,选择了见好就收,使得清朝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却输在了谈判桌,留下了诸多的遗憾,这个内部原因静夜史认为应该包括两点:

1、客观因素:用外国传教士和沙俄地图

输掉谈判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清朝启用了外国传教士。

因为清朝以小农经济为主,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在边界谈判中清朝的地图绘制技术远远不及沙俄,在谈判中只能使用沙俄做过手脚的地图,自然对清朝极为不利。

而且因为清朝没有专门的翻译人才,在边界谈判中只能启用西方的传教士张诚和徐日升做翻译,而西方传教士和沙俄代表又沆瀣一气,这种吃里扒外的传教士给使清朝的谈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两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尼布楚条约》谈判期间,在1727年的《恰克图条约》谈判中也出现了类似问题,这使得清朝同样在清俄中段边界的谈判中蒙受了巨大损失。

因为古典王朝的缘故,清朝对于沙俄的了解知之甚少,比如不知道此时沙俄在西伯利亚兵力不足、沙俄正在和奥斯曼帝国作战等情况。而沙俄却通过清朝带去的传教士,了解了清朝内部的底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清朝不了解对方底线的情况下,自然难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而清朝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了本来不该做出的巨大让步。

2、主观因素:康熙重蒙古轻沙俄的取舍

在清朝和沙俄交锋的时间里,对于清朝而言,漠西蒙古准噶尔汗国的威胁显然更大。

清朝和沙俄进行边界谈判时,派出的钦差大臣是索额图。在谈判前康熙给索额图交代的就是,在谈判中做出两个不同程度的让步,最上以尼布潮为界,其次以额尔古纳为界。最后索额图谈判的结果是北以格尔必齐河为界,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清朝做出让步的出发点是换取沙俄作出在西部不支持准噶尔的承诺,不过沙俄从未遵守这样的承诺。

在康熙看来,准噶尔汗国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沙俄,而且清朝对漠西蒙古的土地的兴趣相要远远大于西伯利亚。

所以清朝上下的思想是尽快解决东北问题,以腾出手来对付准噶尔,这一点通过传教士被沙俄所知,给清朝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客观上的条件不足和主观上的妥协思想,使得清朝没有乘胜追击,在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后取得更大的收益。而当清朝走向衰落,沙俄在东北的掠夺远远超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后清朝取得的成果时,《尼布楚条约》被后人认为是不平等条约。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尼布楚条约对中国而言是平等条约还是不平等条约?

简单来说,“条约”就是指国家间依据国际法缔结的国际书面协定。

正常情况下,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都应是平等条约,即双方均属自愿,权利义务基本对等,互惠互利;如果一方强迫对方签订,比如战胜国强制战败国签订的赔款割地的和约就是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也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到底是不是平等条约呢?就看双方谁是被迫签订的了。

1644年起,沙俄武装殖民者不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尼布楚地区,后来干脆在雅克萨、尼布楚设置地方长官,企图永久霸占。清政府多次呼吁俄国停止侵略,举行谈判,均被拒绝。

1685年,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康熙帝决定以战迫和,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政府同意进行边界谈判。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中俄使团在尼布楚正式举行边界谈判,最终中俄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平等协商达成的,尽管在谈判中清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同意将包括尼布楚在内的中国领土让与俄国,但这不是在俄国的武力威胁下被迫作出的,条约是双方意志的真实体现,是一个平等条约。

有意味的是,让出了土地的中国认为是平等条约,得到了土地的俄国却时不时的说它是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苏联政府将《尼布楚条约》认定为不平等条约,称外兴安岭以南是俄国新土地发现者开拓的无主土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术界仍继承了中苏恶化后的观点,《尼布楚条约》是对俄国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平等条约,是对前面不平等条约的修正。一句话,在《尼布楚条约》中失去的,终于在《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扯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