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以后,东罗马帝国占据了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地中海区域。与此同时,红海也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的海盗越来越多,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与此同时波斯的萨珊王朝和东罗马之间的战争,也是没个消停。

这么一来,从阿拉伯半岛通行,似乎就成了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条通道。因此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也发现了麦加的繁荣,因此主动前来传教。3年的秘密传教过后,信徒越来越多,因此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

抛弃旧信仰,迎接伊斯兰教,这事儿引起了当地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因此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被迫离开麦加,来到了麦地那。这一年的7月16日,被称为伊斯兰教历中的元年元旦。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如鱼得水,传教事业风生水起,继而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伊斯兰教军队。他们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当地统治者接受了伊斯兰教,同时穆罕默德便以麦加为中心,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一、四大哈里发时代,阿拉伯帝国顺势崛起。

那时候的欧亚非大陆上,大家都着眼于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的战争,很少有人去注意他们的南部,其实有一个阿拉伯帝国,正在不断崛起。

  •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时期。他当政期间,与叙利亚交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曾经同时对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发起了进攻。不仅消灭了拜占庭帝国的5万大军,而且还占领了叙利亚的首府大马士革。

这还不够,他们甚至瞄准了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围攻2年后,居然成功将其拿下。差点把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给整哭了。这还不够,他们还顺道占领了埃及,拜占庭帝国只能干瞪眼。

打赢了拜占庭帝国以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挥师东进,朝着波斯萨珊王朝而来。公元642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击败,6年以后,阿拉伯人彻底征服了波斯人。

  •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期,先后征服了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非洲的利比亚等地。此时的阿拉伯帝国,甚至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可盛极必衰,盘子大了,内部矛盾就凸显了。

正当奥斯曼准备进一步对外扩张的时候,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对出身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的正统性提出质疑,并且因此组建了什叶派。

当时大家都认可奥斯曼的逊尼派,因此什叶派和逊尼派,成为了伊斯兰教中的两大派系,争斗不休。最终在公元656年,奥斯曼被刺杀。

  • 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时期,奥斯曼被刺杀,阿里顺利继位。可奥斯曼的家族以及支持他的人,却不认可阿里的统治。这么一来,双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候什叶派内部,又出现了分裂,冒出了一个哈瓦利吉派。

公元661年,哈瓦利吉派的人,又把阿里给刺杀了。这么一来神权共和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不过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在四大哈里发的经营之下,已经拥有了2140万百姓。

二、2大王朝,将阿拉伯帝国推向了巅峰。

公元661年,阿里被刺杀以后,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成为新任哈里发。他可不想帝国再这么乱下去,因此将禅让制度,改成了世袭制度,这就是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时期,继续秉持着昔日的对外扩张路线。公元664年,阿拉伯帝国攻占了阿富汗,此后兵分三路,一路向北进军中亚草原,一路向东,在帕米尔高原与唐朝的军队交战。还有一路向南,阿拉伯军队占领了印度大陆上的各大邦国。

可以说,这些出征,对伊斯兰教向东传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人口达到了3400万人,算是相当辉煌了。

这时候,老问题又来了,除了此前与逊尼派一直斗争的什叶派外,如今又冒出了一个阿拔斯派,这个派系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有人说自己是先知穆罕默德叔叔的阿拔斯的后裔,并且利用这个身份,拉起了一支队伍。公元747年,阿拔斯派与波斯后裔、什叶派等力量联合在一起,共同推翻了逊尼派掌权的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他们都穿黑衣服,所以史称黑衣大食。

3年以后,阿拔斯王朝再次恢复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他们这回又惹上了唐朝的军队,还跟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打了一仗,结果凭借人数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此后的100年里,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期,不仅政治稳定,而且生产力发达,经济相对繁荣。总体来说小日子过得不错。

因此到了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的人口,到了4000多万,控制的地盘,也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

三、阿拉伯帝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一个过程。这就好比是抛物线,过了制高点以后,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阿拉伯帝国显然也无法摆脱这一规律。

公元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达到了巅峰时期。但与此同时,此起彼伏的起义也就接踵而至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阿拉伯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呢?

第一,奴隶制已经不再受用了。

说实话,到了9世纪的时候,人类的智慧都已经开始觉醒了。谁愿意平白无故做奴隶呢?可阿拉伯帝国,在征服了北非部分领土以后,一直将源源不断的黑人运送到本国做奴隶。

短时间内似乎看不出危机,时间长了以后,国内的黑人奴隶达到了一定数量,那就相当危险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天生做奴隶,大家都要翻身做主人。

公元869年,一个自称阿里后裔的人,四处宣传解放黑奴的思想,使得大批黑奴聚集在一起,发动了反对阿拔斯王朝的起义。

起义维持了14年,虽然最终失败了,可对阿拔斯王朝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此后阿拉伯帝国的黑奴数量大大减少,奴隶制也逐渐消亡,他们不敢随便碰了。

第二,官僚压榨,使得百姓喘不过

这是很多帝国都会出现的一个麻烦,因为帝国运行时间太久,导致官僚体系逐渐形成了世袭模式。大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做官,统治一方。

而官员们家里可不止有1个小孩,小孩多了,都要安排做官。可市面上的油水就那么多,这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压缩他们家孩子的利益吗?当然不可能。

因此,官僚对底层百姓的压榨,就会越来越严重。表面上看帝国越来越繁荣了,实际上底层人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这事儿达到一个极端以后,自然会有人起来反抗。因此公元816年的时候,巴贝克就在阿塞拜疆,带领一大帮底层百姓,发动了起义。

起义持续了20年之久,对阿拉伯帝国的伤害,自然也相当大。

第三,信仰的空子,成为了分裂的关键。

你要知道,阿拉伯帝国,是靠信仰起家的。这种起家的方式,本身就站不住脚。所以说,当人家用信仰来攻击你的时候,你一点儿还手的余力都没有。

比如说,太平军是靠拜上帝教起家的,后来洪秀全就不得不整天听从杨秀清在那儿搞天父下凡的那一套。为啥洪秀全不公开反抗?那是因为他自己也是靠这一套起家的,他要是反抗了,自己的地位不就不稳了?

同样的道理,当时阿拉伯帝国内部,很多人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的派系,你还真拿人家没办法。大家都是信奉先知穆罕默德的,怎么着吧!

比如说阿布阿杜建立的卡尔马特派,就是在伊斯兰教什叶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公开反对逊尼派,并且发动了起义。

别以为人家小打小闹,这帮人在公元899年,居然打下了波斯湾西岸,在这里建立卡尔玛特共和国,持续了200多年时间。其影响力,辐射到了波斯、中亚等地。

公元788年,什叶派也不甘寂寞,他们的一部分信徒,跑到北非的摩洛哥,建立起了伊德里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被推翻的倭马亚家族,跑到伊比利亚半岛割据自立,又延续了倭马亚王朝。他们都穿白衣服,所以史称白衣大食。

有这么多人打着同一宗教不同派系的名义,割据自雄,其他人自然也就跟着效仿了。

  1. 公元800年,大将艾格莱卜,在突尼斯建立了艾格莱卜王朝。
  2. 公元868年,埃及总督阿哈默德,建立了图伦王朝。
  3. 公元909年,什叶派选手们,在突尼斯又建立了法蒂玛王朝。他们占据了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等地,由于他们都穿着绿衣服,所以史称绿衣大食。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割据政权相继建立。所以说阿拉伯帝国在这种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自然是走向灭亡了。

总结:多次外敌入侵,最终葬送了阿拉伯帝国。

说实话,他们内部人搞一搞,这个帝国也就不成样子了。可外形还在,这算得上是他们最后的体面了。

公元11世纪,西欧的十字军开始东征,为了争夺圣城耶路撒冷,他们和阿拉伯帝国打了很长时间,结果阿拉伯帝国损失惨重。

公元12世纪,中亚的花剌子模国崛起,又分割了一块阿拉伯帝国的地盘。

公元13世纪,蒙古铁骑开始西征。125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攻入了巴格达,2年后攻入大马士革,彻底灭亡了阿拉伯帝国。

用一句话来形容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吧:成于厮,败于厮,从忽悠中兴盛,也必将从忽悠中走向灭亡。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是与伊斯兰教的创建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没有伊斯兰教,就不会有阿拉伯帝国。

默罕默德通过传播伊斯兰教,团结了阿拉伯人,是长期以来以部落形式存在阿拉伯人凝聚在一起建立了阿拉伯帝国,而先知穆罕穆德去世后,阿拉伯帝国进入所谓的”神权共和时代“也就是四大哈里发时代。阿拉伯帝国迅速的扩张,征服了波斯(伊朗)整个西亚、北非、拜占庭帝国的亚洲领土甚至是欧洲。

极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四大哈里发时代的在第四代哈里发,先知女婿阿里的哈里发时代,阿里遭到刺杀,伊斯兰教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而政权被逊尼派的倭马亚王朝获得,阿拉伯帝国进入家族传承时代,后来阿巴斯又取代了

倭马亚王朝。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东面已经与大唐西域都护府接壤,北面的高加索、土耳其、南面整个西亚、西面扩张到了北非和欧洲的伊利比亚半岛。

但随后,阿拉伯帝国的各大家族也开始在各自的势力范

围内建立自己政权,建立自己的苏丹国。而哈里发统治的势力逐渐只剩下首都巴格达周围。

阿拉伯帝国的分裂

后来,由于突厥草 民族早唐朝打击下西迁,突厥中塞尔柱人逐渐进入阿拉伯帝国的中心舞台(塞尔柱人最开始作为阿拉伯人的奴隶和雇佣兵),获得更多政治权力,而此时的阿拉伯的哈里发更多的是作为在世的伊斯兰教的最高宗教

领袖,而非政治上的。

此时,欧洲的十字军东征也不断的影响着阿拉伯帝国的

残存领土。其中当代热点的圣城耶路撒冷就几度易手于阿拉伯人、欧洲人、库尔德人。

十字军东征

12世纪蒙古人的西征,将末代阿拉伯哈里发处死,彻底灭亡了阿拉伯帝国。

蒙古西征彻底摧毁了阿拉伯帝国

后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叙利亚遭遇埃及阿拉伯人反抗,蒙古人失败后,哈里发名义上被埃及的阿拉伯人王朝获得,但是已经不是阿拉伯帝国,13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建立奥斯曼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又几乎收复了原来的阿拉伯帝国领土,并自称哈里发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但此时的哈里发与彼时的阿拉伯哈里发已经完全不同。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阿拉伯帝国是古代几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之一,但相较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等等,阿拉伯帝国的存在感长久以来都是比较薄弱的。

对于阿拉伯人的定义,长期以来都是有点模糊的,狭义上来说阿拉伯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族群,他们与犹太人的关系十分亲密。

古代长时间内,阿拉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族群,相当松散,阿拉伯半岛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王国与部落,各个王国之间也信奉着不同的宗教,彼此攻击征伐。

直到公元7世纪的时候,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并且开始传播,他出走麦地那在当地获得了极高的支持,阿拉伯借助伊斯兰的力量,开始走向统一。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时候,凭借多次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伊斯兰教广为传播,让麦地那成为了当时半岛上最强大的存在,最终迫使麦加的贵族也臣服于他。

随着麦加与麦地那的强大,伊斯兰教逐渐传播到整个阿拉伯半岛与更远的地方,久而久之原本多神教的阿拉伯半岛各国,纷纷都集中信奉伊斯兰。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以后,阿拉伯世界的主导者自称哈里发,正式建立阿拉伯帝国,而从此到公元661年,相继有四位哈里发主宰帝国,称作“四大哈里发时期”。

这四位哈里发并非是穆罕默德的后裔,他们掌权也是通过当时的推举产生的,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作是阿拉伯帝国的“神权共和时代”,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罕见的现象。

就有点像我国上古时代,一开始施行禅让制,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家天下,四大哈里发时代的阿拉伯帝国先后征战拜占庭与萨珊波斯这两个更加先进强大的文明,并且取胜。

公元644年出身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伊本·阿凡成为哈里发之后,他大力扶持自己家族的成员担任各种重要的职务,逐渐掌握了帝国的实际权力。

阿凡遇刺身亡后,他的堂侄穆阿维叶不满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的阿里继承哈里发之位,由此掀起了大规模的内部战争。

说来也是好笑,因为穆阿维叶所在的倭马亚家族当年是先知传教的最大宿敌,结果后来反而逐渐掌握了阿拉伯世界的实权,尤其是在叙利亚一带,倭马亚家族的势力极其庞大。

公元661年最后一位纯洁的哈里发阿里遇刺身亡,而穆阿维叶以武力手段,让他的儿子叶齐德成为哈里发继承人,原本的哈里发选举制度被破坏,阿拉伯帝国成为世袭制国家。

也就是这段过去,产生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什叶派与逊尼派之争,什叶派是伊斯兰世界中的一个主要派别,他们不承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地位。

什叶派穆斯林认为哈里发的职位只能从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的后代当中产生,但阿里的长子哈桑与次子侯赛因都在倭马亚王朝时代,被倭马亚家族所害,让什叶派震怒。

整个倭马亚王朝时代,什叶派都一直反对其统治,并且与其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战争,而曾经不满阿里服从所谓“神之裁决”的士兵与信徒,组建了哈瓦利吉派,也反对倭马亚王朝。

话说回来,倭马亚王朝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极其惊人,其版图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其最东囊括了印度河流域,而最西攻入了伊比利亚半岛。

但可能也是地盘扩得太大,倭马亚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大量的士兵都被分散出去,而其内部的什叶派与哈瓦利吉派持续发动反叛,使得倭马亚王朝的统治相当不稳定。

倭马亚王朝时期,多位哈里发遇刺身亡,大多数的哈里发在位时间都很短,而反对力量当中有一支来自于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穆塔里布的后代,势力最强也最精明。

阿拔斯的后裔也就是哈希姆家族,利用什叶派与呼罗珊的波斯人,组成联盟对倭马亚王朝发动了多次攻击,最终在750年成功取代倭马亚家族,建立阿拔斯王朝。

原本的倭马亚家族王室大多数都被清除,只有倭马亚王朝末代哈里发的孙子阿布达尔拉曼幸免于难跑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长期与阿拔斯王朝为敌。

相较于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的对外扩张规模虽然不算很大,但征战却不少,其第一代哈里发阿布甚至直接自称“萨法赫”,也就是屠夫,继位次年就在怛罗斯之战中打退了唐朝。

公元9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帝国进入了鼎盛时代,当时其人口超过四千万,不管军事、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极其繁荣,国家也比较安定,大量波斯文化也融合入了阿拉伯。

但正所谓盛极而衰,著名哈里发麦蒙去世之后,阿拔斯王朝江河日下,他的继任者穆塔希姆重用突厥,结果引狼入室,大量突厥人掌握大权反客为主,开始任意废立哈里发。

阿拔斯王朝的王室越来越虚弱,公元934年由德莱木人所建立的白益王朝攻占巴格达以后,使得哈里发成为了扯线木偶,而王室的衰落也引发了帝国的崩解。

阿拉伯帝国的地盘实在太大,所以为了维护统治分封了大量的军事将领,类似诸侯,时间长了之后纷纷开始脱离阿拔斯王朝的控制,哈里发之后变得如同周天子一般。

公元1055年塞尔柱土库曼人攻陷巴格达,迫使哈里发分封其为苏丹,到这个时候哈里发已经完全变成了花瓶,与我国先秦时代的周天子,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不仅仅是内乱迭起,当时的欧洲发动了多次的十字军东征,沉重打击了阿拉伯帝国,而帝国的内部因为各种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起义,阿拔斯王朝再也撑不住了。

从公元778年开始,阿拉伯帝国就开始有人单飞,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地方部族还有总督纷纷宣布脱离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塔希尔王朝、伊德里斯王朝、萨法尔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韦希王朝、塞尔柱帝国、阿格拉布王朝、图伦王朝、阿尤布王朝等等,阿拉伯帝国居然撕裂出了一大群的王权国家。

想想也对,阿拉伯帝国横跨三大洲,统治了大小上百个不同的族群,一旦阿拉伯帝国衰落必然遭到反噬,从前臣服于阿拉伯帝国的各个族群当然不甘心再听命。

最终阿拔斯王朝能管得到的地方仅限于两河流域一带,可好不同意摆脱了塞尔柱人,东方的蒙古又迅速兴起并且西征,彻底让阿拉伯帝国走向了终结。

原本在中亚地区有个花剌子模,其脱胎于阿拉伯帝国撕裂出来的塞尔柱帝国,但后来迅速崛起并且开始反攻西南亚一带,成为中亚地区最强悍的伊斯兰国家。

蒙古与花剌子模通商的时候,被当地人劫杀商队,引起成吉思汗震怒,从此开启蒙古西征,花剌子模被灭之后蒙古西征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先后多次西征。

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蒙哥与忽必烈之弟旭烈兀攻打阿拔斯王朝,围困其都城巴格达,末代哈里发投降归顺蒙古被杀,从此阿拔斯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结束。

阿拉伯帝国走向衰落与覆灭,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其内部因继承问题导致的内乱,另一方面是命运不济遇到了各种强大外力攻击,这也是很多王朝帝国都会遇到的事情。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刻的内部分裂,二是致命的外敌入侵。

首先,内部分裂逐渐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实际上,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开始,内部分裂的种子就产生了。默罕默德去世之前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默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的追随者,认为先知已经私下指定了阿里做继承人。但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尔等人,却主张按照先知生前的惯例进行推举,并表示先知去世之前实际上已经推荐阿布·伯克尔为提名人。最终,阿布·伯克尔成为第一任哈里发,埋下了不和的种子。后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阴谋诡计登上哈里发的宝座,并杀死了阿里的小儿子侯赛因,引发阿里追随者即什叶派的奋起和反击,从而引发了贯穿阿拉伯历史的激烈内斗。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残酷斗争,是导致阿拉伯帝国最终分裂和灭亡的一条主线。

导致阿拉伯帝国灭亡的另一条主线是圣门弟子后裔跟执政集团之间的争夺。圣门弟子是首批批追随穆罕默德加入伊斯兰教的人,也是最早陪伴在先知周围的左膀右臂。这批人在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随着后来哈利法的产生由推举转变为强权和诡计,圣门弟子及其后裔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引起了这一精英群体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抗。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断的拥兵自重,反抗阿拉伯帝国的政权统治,严重动摇了阿拉伯帝国的执政根基,为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和灭亡埋下了祸根。

阿拉伯帝国分裂和灭亡的另一条主线是部落之间的斗争。穆罕默德生前通过自己的崇高威望降服了很多偏远的部落势力。先知去世后,这些部落势力争权不成开始进行分裂斗争。不仅如此,不管哪一位哈里发上台执政,都面临着自己所在的部落和自己母亲所在的部落与其他部落之间的权力争夺问题。这些部落联盟之间的争夺,沉重的打击了阿拉伯帝国的团结和统一。

其次,阿拉伯帝国的最终灭亡,源于蒙古的野蛮入侵和灭绝政策。

在蒙古崛起和西侵之前,阿拉伯帝国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蜷缩在巴格达的阿巴斯帝国哈里发已经权力很小了,很多穆斯林的割据势力拥兵自重,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中心。在这种背景下,蒙古人的入侵给了他们最后的致命一击,彻底葬送了阿拉伯帝国的生命。

蒙古西征部队在旭烈兀的指挥下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到达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时,旭烈兀遣使劝降。末代哈里发误判形势,以为穆斯林军队会兴兵勤王,拒绝投降。但是,巴格达被围数日,无人来救。蒙古军队投巨石强行攻破巴格达,将阿拔斯帝国末代哈里发及其王族成员装进口袋,任由战马踩踏,踏肉成泥。巴格达城内血流成河,尸臭冲天。蒙古人将搜集来的金银珠宝装上马背,扬长而去,阿拉伯帝国彻底宣告结束。

谢谢阅读此文。如果感兴趣,欢迎关注、点赞。作者会为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阿拉伯帝国,从63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占领麦加后统一阿拉伯,帝国建立,到1258年蒙古大军攻入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享国祚600多年。想当年,十字军东征没有灭了阿拉伯,穆斯林起义没有灭了阿拉伯,倒是远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骑着小矮马把这个神圣的帝国给剿灭了。

图为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势力范围。

1206年,铁木真推举为蒙古大汗,尊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建立,随后开始了吹枯拉朽的东征西讨,先是3次进攻西夏,党项人被打服,又征伐金国,几次南下打到汴京后,蒙古大军的主力转向西边,对准了中亚的花拉子模国,仅抵抗半年国破,札兰丁王子带领着最后残余覆没于印度河畔,几年间蒙古大军踏遍中亚,打到印度、伊朗、俄罗斯边境,1227年因成吉思汗病逝,蒙古大军收兵结束远征,但平静的表面下是波涛滚滚征伐风暴。

花剌子模国信奉拜火教,人死后尸体要放在一个叫寂寞塔的高处,鸟吃完肉后骨头收敛装罐纪念,图为阿姆河畔的寂寞塔。

1251年蒙哥继位,1256年蒙古令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阿拉伯帝国挺进,途径当年的花拉子模国时,短暂的20年宁静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的大小国,被扫荡的一干二净,然后建立伊利汗国,下一个目标就是巴格达了,剑锋直指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

图为12世纪安达卢斯字体的《古兰经》。

1258年1月蒙古大军包围巴格达,当时旭烈兀有个老婆是穆斯林,阿拔斯的哈里发想通过她来谈判停战,但被旭烈兀拒绝,阿拔斯又向蒙古大军提出警告,哈里发是全宇宙穆斯林的领袖,如果杀了哈里发,将受到真主的惩罚,旭烈兀对此置之不理,2月10日蒙古军破城巴格达,哈里发率官员前来投降,但为时已晚。

图为萨迈拉大清真寺,阿拔斯王朝时期的产物。

整个巴格达开始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蒙古军在城内烧杀抢掠7天,被害人数超十万,珍贵艺术品、建筑、书籍被焚毁,到处废墟,遍街尸体。不过景教在之前跟旭烈兀打过招呼,在巴格达的景教人员和建筑受到优待,没有被破坏,2月20日,阿拔斯的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被装在麻袋里,被蒙古骑兵踏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图为旭烈兀,阿拉伯人的噩梦,最远打到匈牙利,创建伊儿汗国,图为旭烈兀与脱忽思哈敦。

阿拉伯帝国看似蒙古帝国给灭的,其实阿拉伯的灭亡有很深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首先内部分裂,虽然横跨欧亚非,但因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这个帝国统治是有名无实的,内部又有许多新的教派,培养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帝国撕的七零八落;其次外部的入侵和征服,先后有波斯人、突厥人,后有十字军东征,最后是蒙古的铁蹄。实际上阿拉伯灭亡,蒙古人只起推动作用,在摇摇欲坠的帝国下,给了最后一击罢了。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我来回答这一问题。先说答案四个字:内忧外患。

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是指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以安拉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开始由亲朋中秘密传教。三年后,他在麦加公开传教,皈依安拉。教徒也由贫民,扩展到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这引起了倭马亚家族的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

这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穆罕默德只好被迫出走,于622年迁往雅特里布城。这座城也因为穆罕默德到来,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

随后,穆罕默德在那里建立了威望,并组建了卫队和军队。624年,麦地那穆斯林以少胜多袭击了麦加古莱西贵族的一支武装商队,此后数年间,穆罕默德先后两度与麦加军队交锋。

627年,穆罕默德挫败了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630年,穆罕默德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而麦加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国家初具雏形。

帝国形成后,作为先知继承者的哈里发们,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并在100多年的扩张中,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封建军事帝国,极盛疆域达1340万平方公里。

在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统治时期(574-656年),帝国内部发生分裂。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为首,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哈里发合法性提出质疑,并组建起什叶派,与奥斯曼继位的逊尼派相对立,分裂由此拉开序幕。

随后,奥斯曼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但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不承认阿里政权。不久,什叶派内部又分裂出一个“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

不过,该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结束。接着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君主。

接着阿拉伯帝国征战四方。向东到达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

在征服过度中,又出现了一个自称为先知叔父阿拔斯后裔的阿拔斯派。

公元751年,阿拔斯后裔阿布·阿拔斯率领阿拉伯帝国军队与大唐军队在怛罗斯发生遭遇战。由于葛逻禄军队临阵倒戈,阿军取得了胜利。这一时期,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帝国内部开始爆发民众起义。而且起义渐渐遍布帝国全境。像巴贝克率领红衣军屡败官军,前后斗争20年。接着又是黑奴起义,被镇压后,由阿布·阿杜拉创立的“卡尔马特教派”兴起。

风起云涌的民众起义,多个教派形成的矛盾冲突,激化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而且割据政权纷纷独立,又相互攻伐,并都想替代中央政权。各个总督建立起来了五花八门的王朝。

正当阿拉伯帝国四分五裂之际,蒙古铁骑来了,一顿横扫屠杀。公元1260年巴格达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宣告灭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