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代两次最大规模性质的世界大战,仅仅在时间上相隔三十年,这在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都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缓冲,那个年代为何如此疯狂,背后隐藏了哪些深层次原因?

准确来说,一战和二战只隔了20年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一批帝国都给干趴下了。陨落的帝国主要有4个。其中主要下台的君主有:

  1. 第一,德意志的皇帝威廉二世。
  2. 第二,奥匈帝国的皇帝卡尔一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1916年突然去世)。
  3. 第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
  4. 第四,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尼古拉二世。

这四位都是昔日欧洲大陆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一战直接终结了这几位的政治前途。此后列强开始重新制定世界格局,三件大事最终导致了20年后二战的爆发。

  1. 第一件事: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其实这是一场列强瓜分弱者的会议,压根不具备任何公平性可言。
  2. 第二件事: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几乎把列强们的利益放大到了极点。
  3. 第三件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使得列强急切地需要转型才能摆脱这一危局。德国选择了战争,美国选择了卖军火。

也正是因为这三件事,使得不到20年后,爆发了二战。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一、巴黎和会产生了多少矛盾?

第一,中日之间的矛盾。

1919年,是个敏感的时间,因为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在这一年爆发的。为啥爆发五四运动?因为当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不顾中国的利益,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这之前,由于日本明治维新,学习了大量先进的西方文化知识,所以不少中国留学生愿意到他们那边学习。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中日的关系相当友好。

可是在这之后,中国人认清了日本的真面目,他们就是一头狼,而且胃口还不小。不光觊觎中国的山东,还觊觎中国的东北。所以这次巴黎和会,直接将中日关系降低到了冰点。

第二,德国新政府觉得很委屈。

德国作为战败国,其实也没啥不合理可言的,任人宰割是其最终的结局。可问题是,列强们对德国的限制还不如把德国给灭了。

  1. 要求一: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全部被剥夺,由列强们瓜分。阿尔萨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国,同时作为赔偿,德国萨尔区的煤矿权益归法国。
  2. 要求二:德国本土地盘遭到瓜分,莱茵河左岸的德国领土,被分为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此外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不准德国人设防。
  3. 要求三: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和1.5万海军,不允许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度。主力舰、潜艇、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德国统统不能拥有!
  4. 要求四:赔款!具体多少钱呢?能把人给吓傻了,英法美合起伙来商量了一下,需要德国赔偿1320亿德国马克,相当于当时的330亿美元。就算把税收到99年后,恐怕也赔不起吧?

这么多苛刻的要求摆在这里,你说德国签不签字?签字就是卖国,不签字就继续打,早晚把德国给打光了。

最终,德国的新政府选择了服软,签订了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但是德国人会乖乖罢休吗?显然并不会,这就是引起二战的重要原因。那么好了,第一个法西斯国家枕戈待旦。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法国福熙元帅似乎也觉得有点过分了,所以叹了口气表示: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罢了。

二、华盛顿会议,其实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或许由于一战中,日本没起到多大作用,又或许是因为日本外交官的英语不好,所以他们在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总是很沉默,没有涉及到他们利益的问题,他们从来不插嘴,因此被列强们称之为沉默的东方国家。

可是这个国家的野心并不小,在巴黎和会过后,各国列强都在进行海上霸权的争夺战。英法美日是其中最牛的几个。

  1. 美国扬言,五年内造137艘军舰,组建出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2. 英国作为老牌海军国家,直接宣布宁可花光所有钱,也要保证海军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优势!没办法,英国是岛国,海军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3. 日本直接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也就是打造两支强大的舰队,每支舰队拥有8艘主力舰,而且每隔8年更新一次。
  4. 法国和意大利也不甘示弱,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海军舰队。

这么一来全世界的列强可都进入了军备竞赛的阶段,可财政一旦花在了海军上,那国内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搞了一阵子以后,大家都熬不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会议召开了。会议的结果是什么呢?仔细看看几个条款就知道为啥日本人会崩溃了。

  1. 第一,规定了英美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比分别是:5∶5∶3.∶1.75∶1.75。具体来说英美两国可以达到52.5万吨,而日本只有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更惨,只有17.5万吨。
  2. 第二,大家的主力舰排水量,都不准超过3.5万吨!
  3. 第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也有限制。英美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6万吨。

这几个条款,直接把日本海军的未来给限定死了。不管日本怎么发展,都不能超过英美,否则人家就要来收拾你!你说这是不是对日本的审判?

都说英国是老牌海军国家,实际上日本也是靠海军发家致富的,他们也是岛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一场海战为其赢得了2.3亿两白银的赔款,直接把日本从穷困小国变成了大国列强。

尝到甜头的日本,此后积极发展海军力量,所以他们到了一战后的海军规模早就超过了华盛顿会议所限制的额度,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得把多余的军舰都给当废铁卖了!因此日本觉得受到了欺负,第二个法西斯国家积极备战。

三、1929年的经济危机,成了关键因素。

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采取的手段就是转移矛盾。自己的风险转嫁出去以后,就不再是风险了。

他们虽然没什么殖民地,但是市场很大。比如说加拿大、南美洲,都是他们的风险转移阵地。可是德国呢?他们的殖民地都丢了,没有风险转移的阵地。只有靠一场战争才能保证矛盾的输出。

因此在1929年以后,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新领袖,带着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与此同时日本则打算把风险转移到中国来,所以在1931年开始对东三省下手。

总结: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手段之一。

三件大事,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让德国很不爽。华盛顿会议,让日本很憋屈。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各国继续转移矛盾。这么一来,只有靠战争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了。

参考资料:《一战战史》、《二战战史》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殖民地太多,而后起之秀德国奥匈帝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不断强大,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比如当时英国就占有世界领土4分之1的殖民地,但是像德国就很少,所以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爆发了一战,其实在一战爆发前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就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比如1884年在柏林由俾斯麦主持的瓜分非洲会议就是一战的重要因素。

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和约》没解决山东问题,而爆发了54运动

1914年爆发了一战,德奥和英法俄两个阵营干起来了,1918年德国宣布投降,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战胜。但是仅仅过了20年,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就是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像毒瘤一样并没有解决一战留下的各国问题,反而更加深了各国的矛盾,比如英法等国瓜分了德国在世界的所有殖民地,德国丧失了67000平方公里土地,解散了德国军队,收缴了德国各类矿产,还有各种高利贷条款等,苏联总理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一个刽子手和约,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城市千疮百孔,战后德国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就是因为民众对战后的不满,只持续了14年就灭亡了。

1937年的德国城市街道图

欧洲各国各怀鬼胎,只想维护本国既得利益,英美等国对德国开启了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等,统称为绥靖政策,给了德国喘息的机会,一个人类怪兽上台了,他就是希特勒,这人其实是非常有能力的,希特勒当总理后很快将千疮百孔的德国恢复了经济,而此时其它各国正爆发全球经济危机而无暇顾及德国,此时富有野心的希特勒开始发展军事,并实现全民军事化和全国经济军事化。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无法去执行,并导致了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出现,拉了所有日尔曼民族的仇恨,开启了二战这台世界最大的绞肉机。

二战结束后的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

另外,一战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比如机枪、坦克、飞机、化学武器等,二战更是深化了这武器,出现了导弹、战斗机等,这些杀人的利器使得小规模的战争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当杀人变得如此高效后,侵略者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了。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遗留下的问题过多。该解决的一些问题没解决好,没必要解决的问题协约国乱解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战败国被过分的削弱和制裁,因而复仇情绪很高。战胜国中分赃不均,有野心的没有得到满足,心生不满。该遏制的没有得到遏制,野心膨胀。个别国家合理的要求被无视。战胜国分赃的凡尔赛会议

首先,战败国被过分的削弱。奥匈帝国彻底瓦解,德国不仅领土被削弱,军队也被过分削弱,莱茵区更是设置为非军事区,若不是英美的干预,德国险些被肢解。当然了,德国人也不会感激英美的,因为英美不过是为了让德国牵制法国。这直接导致德国民众的复仇情绪高涨,只要有人点一把火,立马就会引起下一场战争。德国损失大量土地,背上了巨额的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昔日的大国彻底沦为欧洲二流甚至三流。若不是凯末尔革命,土耳其几乎濒临亡国。

其次,战胜国中,意大利的野心被协约国打压,因为分赃不均,造成意大利的不满,退出了凡尔赛会议,也脱离了英法的所谓国际联盟,自己寻求扩张路径。没过几年,随着墨索里尼的上台,意大利彻底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坚决的站在了轴心国一边,虽然有点坑队友,但是这一次意大利是真的站在德国一边了。

第三,日本的野心开始膨胀,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诉求被无视,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被压制,日本的野心得逞之后,独霸中国的野心进一步增强。华盛顿条约中,日本扩张海军的野心虽然一度被压制,但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独霸太平洋的野心已经势不可挡。胃口越来越大的日本,考虑的是独霸中国了。

第四,俄国因为革命退出了一战,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战后协约国对苏俄进行了野蛮的干涉,使得苏俄在战后和西方国家势如水火,二战初期更是与德国一丘之貉。此外,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都一度被协约国野蛮的干涉。协约国的一系列可耻行为严重损害了部分国家的利益,直接造成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在德国再次崛起之后心甘情愿的成为德国的附庸国。协约国干涉匈牙利革命,让之后的匈牙利军政府坚决的站在希特勒一边。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由于战后对战败国的过分制裁,以及对欧洲众多国家内政的干涉,以及个别国家的侵略野心过分的纵容,造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注定维持不了多久。希特勒上台执政

二十年代的鲁尔危机中,法国粗暴的制裁德国让民主的魏玛政府失去民意,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之后,随着纳粹党在德国的上台,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上台,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最终形成。下一场世界大战自然就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了。而自作聪明的英法最终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脚。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战是一战的继续,一战的主战场是欧洲,二战的主战场除了欧洲,还有亚洲。一战结束,欧洲国家内部矛盾依旧没有解决,特别是德国和俄国的混乱局面。在亚洲,日本快速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太东亚战略注定会触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各种矛盾在累积,但维持着脆弱的平衡,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希特勒的上台以及英法的绥靖政策逐渐打破了这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爆发,直至1918年结束,共历时四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自1939年正式爆发,直至1945年结束,共历时近6年。两次大战中间间隔了约21年。

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之前的21年,世界勉强维系了暂时的和平。然而这种和平却如同花瓶那样脆弱,一旦受到猛力撞击必将化为碎片!

这段时间可以划为两个部分。

上半部份是英法等战胜国,力求利用《凡尔塞和约》削弱德国,并重铸欧洲秩序的过程。

以及美国利用“华盛顿体系”,力求调整与野心勃勃的日本的关系,并重新树立太平洋地区秩序的过程。

下半部分可以从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算起。这场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漫延,很快便把美、日、英、法、意等国,以及正处于战后复苏期的德国拖入了危机四伏的深渊。

于是,各国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了危机,英法两国也度过了危机,只有德意日三个国家走上了邪路。

其实这并不奇怪。

因为,日本不但一惯侵略成性,而且还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因此日本的工业原料大多依赖国外输入,日本的工业制成品也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所以,在无法依靠自身潜力走出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便得以趁势兴起,并利用危机带来的冲击与困难逐渐做大,法西斯分子疯狂叫嚣着侵略与扩张,并试图利用对外侵略转嫁危机。

由此,日本逐渐演变为新的战争在亚洲的策源地,它的邻国将首当其害!

经济危机带给德国的冲击也很严重。一时间德国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凋蔽,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局面,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力,无法稳定局面更无法控制局势。

因此,便逐渐丧失了权威。在这种形势下希特勒与他的纳粹党趁势崛起。希特勒利用德国人痛恨《凡尔塞和约》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掀起了一波波种族狂热的滔天浊浪。

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整个德国成了纳粹主义滋生的温床。自此,种族迫害反犹排外,打击反对党狂揽大权,宣扬侵略复仇,积极准备对外扩张便成了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国的主导思想。

从此之后,德国这个一战的战败后摇身一变,又成了新的战争的导火索。欧洲邻国将首当其害,甚至连因惧怕战争而一惯对其姑息绥靖的英法两国,也无法置身事外!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早已实现了法西斯专政。不过意大利虽有野心却实力不济,因此注定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苏联正忙于国内建设,但对欧洲局势却相当敏感。

苏联察觉了希特勒的野心,意识到了放纵希特勒的危害。所以,起初苏联试图与英法联手遏制德国,借以维护欧洲和平。

但英法两国既不愿得罪希特勒,又抱着祸水东引之心。因此,苏联只得转而与希特勒达成脆弱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争取置身于战争之外,或是至少可以推迟苏德战争的爆发。

然而,事实证明放纵法西斯就等于伤害自己!

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永无满足之日,又岂是惧战妥协的英法两国能够满足的?在鲸吞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仍要继续扩张。

结果,随着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的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而在这之前,疯狂的日寇早在1931年便鲸吞了整个中国东北,并于1937年7月7日挑起了全面侵略战争。

此后,日本人又因与美国矛盾激化,为了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掌握亚太战场的主动权,遂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结果却偷鸡不成反蚀米,反而把美国人拖入战争。

综上所述:一战与二战之间的21年,并没有真正的和平。而只是欧美列强为了休养生息,不得不暂时达成的妥协而已,而且这种虚伪的和平既不可靠又极其脆弱。所以当遭受了规模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后,这种虚伪的和平很快便破产了!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笔者试着对此问题做简要的回答。

一战的起因是由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主要是德国的需求最强烈。德国拉拢了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同胞奥匈帝国组建了同盟国集团,后来又有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等陆续加入。当然还有墙头草意大利。

面对新兴德国的咄咄逼人,英法俄三国迅速协调立场,组建了协约国集团,形成了对同盟国集团的东西夹击。于是萨拉热窝一声枪响,一战开打,一打就是四年。结果众所周知。

(一战后签订巴黎协定)

一战打完后,虽然暂时泯灭了德国人重新瓜分世界的梦想,肢解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但是对于欧洲大陆上英国法国和美洲大陆上的美国来说,他们都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是英法两国。虽然德奥战败投降,但是欧洲大陆上消失了俄罗斯,却出现了苏联。苏联是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以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目标的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对他们而言比战前的德国更可怕。虽然英法主导下的协约国集团对苏联进行了三次武装干涉,但全部失败。况且英法和苏联之间隔着德国和波兰,自身经过一战也早已精疲力尽,这就需要培养一个够分量的打手来扑灭苏联。

同时英国由于本土僻出英伦三岛,也担心德国过度削弱以后,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这不符合英国一贯的大陆均衡的政策思路。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

其次是美国。美国人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一举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一,并在选边协约国集团后成为了战胜国。但是在重新瓜分世界上,美国却不得不尊重照顾英法的利益,所以觉得赢的很不过瘾。它也不能朝英法开战,毕竟同英国是同文同种,国际舆论也都要求和平。同时在太平洋上美国日益受到日本人的强力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觉得还需要一场战争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一方面继续削弱欧洲强国,同时扑灭苏联,进而实现美国的一家独大。

(法西斯德国开始重新武装)

其次是德国。德国在一战中输的很不服气。而且战后在法国的力主签订的《巴黎协定》,将德国扒的只剩下一个三角裤头,再加上战后德国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所以德国人都憋着想复仇,也恰好他们诞生了一个领袖希特勒。

在这种情况下,美英一拍即合,那就是重新武装德国,作为发动对苏联战争的主力。法国人虽然害怕德国复兴后会威胁自己,但是在苏联的潜在威胁和美英两国对其安全保证的情况下,也只好默认。况且还能够从德国的复兴中得到战争赔款。

(慕尼黑协定)

于是从美国华尔街那里发出的大量贷款,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大量的新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被转让给了德国。法西斯德国自然来者不拒,用这些贷款,不但偿还了战争赔款,还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组织起了日益壮大的军队。美英法用绥靖政策不断鼓动法西斯德国朝苏联开战。

苏联的斯大林也不傻,快速的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终于在战前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具备了应付一场世界大战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和法西斯德国加强外交沟通,甚至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而希特勒和德国人自然更不傻,不是任凭美英法摆弄的。在鲸吞了周围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荷兰、比利时等国以后,一刀就劈向了法国。灭了法国以后,马上又发起了针对英国的空战。英法算是自食其果。

但最终法西斯德国还是如华尔街的金融垄断资本家们期望的那样,最终向苏联开战。

(二战苏联攻克柏林)

最后的结果就是:

美国人通过挑动二次世界大战再次大发战争财,彻底削弱了欧洲列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龙头老大。

苏联通过自己的一番血拼,楞是杀出了血路,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却成为和美国比肩的世界另一级,并在战后将中东欧一举收入囊中。

英国人虽然惨胜,却从日不落帝国的宝座上跌了下来,沦为美国人的跟班。

法国人通过早早的投降保留了一些国力,但也落下了软骨头的名声,从此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损。

德国则再次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和日本一样,沦为美国的半殖民地。

(二战后日本投降)

至于意大利,不论是战前还是战中战后,都是个渣渣,不值一提。

而伟大的中国人民,利用一战和二战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互相厮杀,在血与火中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最终重新战立了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