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康有为为何被毁尸抛骨,他的尸骨又葬在了哪里?

康有为号称南海圣人。他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一夫一妻制度,结果自己先后娶了6个老婆,还有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甚至在他62岁时,还不忘对一个19岁的姑娘一见钟情,将其娶进门。

靠着一张和光绪合影的照片(据说是PS的),康圣人在南洋得到了大量华侨的赞助。那么他拿着这些钱有没有去救国呢?

对不起,康圣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开银行、买别墅、买小岛、娶媳妇儿,这可都是巨额开销。没钱了就伸手向华侨要,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尤其是在1904年,光绪还活着呢,康有为完成资本积累以后,到瑞典买了一座小岛,命名为康有为岛,并且在上面建造了一栋私人别墅,命名为“北海草堂”。

这样的康有为,最后的落脚点在哪儿呢?岁数大了以后,康有为在国外玩腻了,走遍五湖四海,发现还是咱们华夏大地最美,所以他选择在青岛了此残生。

一、康有为钟情于青岛。

在青岛,康有为大手一挥,就买下了一栋别墅。他对青岛的确情有独钟,曾经走遍31个国家,行程超过60万里,最后发现还是中国青岛最美。

他曾经这么形容青岛: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中国第一。

正是因为对青岛的痴迷,所以康有为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养老退休。他选中了福山支路5号的一栋别墅,这里背面靠山,前面靠海,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别墅内部虽然不大,可是周围可以玩的地方却不小,只需要走上百来步,就能够看到海。住在这里,康有为别提多高兴了,因此他将这栋别墅命名为“天游园”。

从1923年,康有为带着一大家子迁居到青岛以后,一直到1927年他去世为止,康有为一直都居住在青岛。

他的几个年幼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手握巨资的康有为,本来还想在青岛兴建一所大学,甚至连章程都拟定了。结果因为有人先做了,他就不干了。

我很不能理解这种事情,别人做了,难道你就做不得?倒不是因为这个,主要是康有为想要做第一,现在有人在他前面了,那么他再做,不就没什么面子了吗?

二、康友为一生,都是保皇党。

不少人认为康有为是先进的改革派,其实他的改革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他始终认可皇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不应该学习法美的共和制度,应该要学习英日的君主立宪制度。

似乎保留君主制,是康有为变法的底线。为此他也折腾了一辈子。早年跟着光绪皇帝后面混,搞了个百日维新,结果被慈禧太后一棒子打跑了。

在几乎所有先进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推翻清政府的时候,康有为却始终坚信要保留满清皇族的地位。为此还写了一堆文章阐述自己的建议,结果被章太炎、孙中山等人批得体无完肤。

他的理论显然在当时的国内已经没有市场了,所以他索性远渡重洋,先后去过日本、印度、欧洲、美洲等地,历经31个国家。

在国外一晃就是15年时间,终于在民国二年,康有为的母亲去世,他才勉强赶回来。这个时候的康有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在他心目中依旧是满清的皇帝和孔子的儒家最为重要,你以为他纯粹是为了保住君主制度吗?当然不是,他只是为了保住清朝皇帝的皇位。老袁称帝的时候,康有为倒是冷嘲热讽,一点儿也不高兴。

民国六年,张勋复辟,康有为别提多高兴了,立马跑北京去表示支持。结果没几天复辟就破产了,康有为只好灰溜溜地躲进了茅山隐居了起来。

到了民国十三年,此时的康有为已经在青岛定居了,冯玉祥带着军队将溥仪赶出了皇宫,这个时候康有为居然跑出来为溥仪仗义执言:挟兵逼宫,何以立国?

自此康有为似乎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当中,他就像一个过气的网红一样,从1916年开始,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三、康有为之死,其实是个谜。

第一种说法,移植睾丸,身体出了问题。

其实从1916年开始,关于康有为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有一件事倒是让人大跌眼镜,几乎成了街头巷尾纷纷议论的事情。

康有为岁数大了以后,又娶了个年少的小姑娘做媳妇儿。62岁的老大爷怎么配得上19岁的小姑娘了?这事儿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

可康有为这个时候思想倒是挺开放,不仅逆流而上,而且为了娇妻几乎把小命给搭上了。当时康有为看到一篇文章,说俄国外科医生,有返老还童的手术水平,将猿猴的睾丸移植到老年男人的身上,就能够增强老年男人的记忆力,身体也会显得年轻。

康圣人看完以后,立刻就坐不住了,一边是已经垮台的清朝,一边是刚刚娶进门的娇妻,康有为必须要尝试一下。

他花了一大笔钱,请来了德国的医生给他办了这件事。手术结束以后,康有为果然感觉年轻了不少,甚至大呼:大清有救了!

幸福的小日子刚过了1年时间,康有为就觉得不对劲了。他的身体出了状况,而且很严重。所以他将那位德国医生告上了法庭,可惜还没开庭康有为就去世了。虽说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是我觉得康有为如此聪明,应该不会这么反智吧?排斥反应不知道吗?

第二种说法,食物中毒去世。

这个说法就靠谱多了,当时70岁的康有为在青岛居住,到一位同乡家里做客,在他家喝了一杯柠檬红茶以后,立刻肚子就疼得不行了。

在医生的诊断下,发现康有为是食物中毒了。还没等医生想办法解救,康有为就去世了。我查了一下,红茶不能跟狗肉一起吃,可能会吸入有毒物质或者致癌物质。红茶也不能跟酒一起喝,因为酒精会刺激心血管,而红茶也会,这会使得心脏不堪重负。

或许康有为正是喝了几杯小酒以后,就跑同乡家里喝红茶了。70岁的心脏,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呢?

结局:一生爱青岛,临了也葬在了这里。

和很多皇帝一样,康有为也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墓穴。他活着的时候,就花重金购置了青岛崂山区浮山上的一块墓地。

墓地占地2亩,好家伙,1个人住2亩地,这是要在里面跑步吗?康圣人有钱任性,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

其实康有为的结局没什么惨不惨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康有为这辈子该享受的不该享受的,全都享受过了,还活这么大岁数,有啥惨的呢?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最具争议性的历史名人之一,戊戌变法,他深受光绪帝器重,关键时候,却抛弃皇帝率先逃往日本,在日本他自称持有光绪帝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是个彻头彻尾的保守派。康有为坚持君主制,对共和制一再反对,甚至还提出“中日合邦”这样的荒唐言论,如此迂腐守旧之士,相比于“戊戌六君子”为变法受死的壮烈之举,康有为不知道要逊色多少。那么康有为死后有多惨,又葬在了哪里呢?

一生充满争议的南海先生康有为

康有为堪称是近代的风云人物,不仅是他自己,连他的徒弟梁启超都堪称当世名士,但梁启超一生清政有为,虽力主君主立宪,但始终保持底线,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都持批判态度。进入民国后,梁启超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从晚清腐朽的思想体制中逐渐实现蜕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而身为师长的康有为,尽管早期接触西方文化,试图通过效法西方以图清王朝实现政体变革,但他后期越趋保守,对清王朝的灭亡“痛心疾首”,心存幻想恢复帝制。

康有为的一生,不仅在当时,甚至于后世都褒贬不一,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康有为较早的接触了西方思想,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是戊戌变法百日而止,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光绪被幽禁瀛台,变法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失败,康有为却不能汲取教训,反而思想越趋保守。变法失败,谭嗣同决意赴死以证大道,康有为却闻风逃遁日本,在东瀛伪说自己手上有光绪帝的“衣带诏”到处忽悠,欺世盗名敛取钱财。更为荒唐的是,康有为竟然还提出了所谓的“中日合邦”,将“甲午海战”的仇敌日本当做拯救大清的希望。如此迂腐守旧,又如何能担当“圣人”二字?进入民国后,康有为为尊孔复古推波助澜,与“窃国大盗”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

离奇去世

康有为生前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风云人物,而他的死因同样是一个谜。

(康有为与友人)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家中离奇去世,据说死时“七窍流血”,终年70岁。由于死的过于蹊跷,不像是正常亡故,因此后世对于康有为的死因一直是争论不断,目前主要对康有为之死主要存在三种说法:一属正常病故;二被慈禧太后生前所派杀手毒杀;三被日本人下毒。三种说法中,第一说为正史说法;第二说理由未必充分,盖南海先生晚年支持清室复辟,戊戌变法时的恩怨几近消散;第三说迄今未见任何史料记载,但因系康氏后人自述,值得重视并有待史家考证。

3月29日,康有为来到中山路上的一家名叫英记酒楼的粤菜馆拜会广东同乡,在宴会上喝了一杯橙汁后其腹痛难忍,急忙退席返回家中,康家人请了两位医生上门诊断,初步诊断为为食物中毒。医生虽全力抢救,无奈已近风烛残年的康有为仍然没能挺过来,于31日凌晨宣告不治,且死状离奇,是“七窍出血而亡。”死状如此离奇,让人不免联想到康有为是死于他人投毒,他的女儿康同璧对父亲的死因同样认为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所至。至于是什么人投的毒,曾为康有为撰写过墓志铭的吕振文有自己的看法,此人认为是被日本人暗中下毒毒死的。日本人之所以下毒,是源自康有为反对溥仪成为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吕振文后来在青岛出任伪职,做了可耻的汉奸,有机会接触不少日本人,因此他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当然,康有为被日本人毒杀这种说法,部分康家人还是不认同的,比如康有为的另一个女儿康同环就认为这种说法乃无稽之谈。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康同环认为父亲是吃了英记酒楼不干净的食物而导致中毒的,加上康有为自身抵抗力差,医生最后不也是无力回天。

亲选墓址

(晚年康有为选择定居青岛,半百之年仍娶少妻)

早在1924年春,康有为便为自己身后事做了安排,花了100块银洋购得李村南庄刘希秋山场2亩,备作自择墓地并筑寿堂。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离奇病逝于青岛家中。三天后,康有为下葬,而墓址正是他生前自己择定的李村枣儿山西北角。康有为墓原本是没有立碑的,直到1929年才由他的弟子吕振文撰写了“南海康先生之墓”和143字的墓志铭。

1943年,康家人发现墓址与康有为所择有误,又在同年10月20日,在大批伪军警的保护下进行重新安葬,康有为墓向东北方向迁移了约16米。

破坏重修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破四旧”运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康有为墓也未能幸免。这一年8月的某一天上午,青岛一所中学的师生来到康有为墓前,高呼“破四旧”的口号,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拿着锄头铲子对康有为墓进行了狠挖暴掘,对康有为墓进行了大肆破坏,将康有为的颅骨放在一个翻斗手推车里拉到李村街上进行游街示众,游街后还在康有为颅骨上贴上“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的标签。作为近代著名思想家、维新志士的康有为身后遭到如此待遇,不免让人唏嘘扼腕。

原本康有为的颅骨游街后要被销毁,幸得时任青岛市博物馆研究员的王集钦先生以“造反有理”实物展览为名将颅骨收入馆中藏匿,这才使得康有为先生不至于尸骨全无。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康有为墓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直到1980年起,青岛市政府才对这位对近代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的墓进行重修,只不过墓地已不在李村。而是选择了大麦岛村北的浮山南坡作为新墓墓址。1983年,康有为新墓建成,占地达到1000平方米,康有为弟子,艺术大师刘海粟为恩师题写“康有为先生之墓”碑文,碑后是康有为生平简介,墓后所植6株龙柏象征着为戊戌变法而牺牲的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1985年10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浮山茅岭举行了隆重的康有为先生迁墓仪式,康有为的亲人二儿媳庞莲、孙女康保娥夫妇、外孙女潘庆照夫妇等出席,刘海粟展读了颂词。自此,康有为先生得以在此地得以长眠。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1926年,年过花甲的老康无力应对家中众多年轻美妻,情急之下把希望寄托于西洋游医身上。他不顾家人劝阻,执意移植了一只年轻黑猩猩身上的睾丸。术后康有为身体出现了排异反应,从此萎靡不振,一年后在家“七窍出血而死”,死因争议很大。

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在居住期间,康有为提出了荒唐的“中日合邦”的想法,建议伊藤博文等人全面掌管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外交等一切事务,结果引起了清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日本为了避免外交纠纷,在清朝的压力之下只好下达了逐客令,让康有为限期离开日本。康有为只能一路向西,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加拿大。当时民穷国弱,海外华人们在国外受尽了屈辱和苦难,无时无刻不盼望着祖国能够变强。康有为从里面看到了商机,于是伪造了一张和光绪皇帝的合影照片,四处演讲,宣扬变法救国,并宣扬自己“密受光绪帝衣带之诏,奉诏出外求救”,华人们听得是热血沸腾,纷纷捐钱捐物。

康有为凭借着爱国华侨的捐款,四处考察政治以及民俗风情。虽身在海外,救国救民之举一刻未停。康有为十六年间去了42个国家,在此考察期间,康有为登埃菲尔铁塔,乘热气 球俯瞰欧洲大地,访滑铁卢古战场,上纽约30层摩天大 楼,去印度访佛迹,到埃及看金字塔,参 观瑞典监狱,探访墨西哥银矿、购买瑞士私人小岛 ⋯康有为商业嗅觉敏锐,他在游历世界的途中,投资了不少的商业项目,让其获利匪浅,也是他能在救国途中有底气吃当地大餐,住高档酒店、请 当地人做导游和翻译,携家带口,前呼后拥出行的底气所在。

1908年,光绪帝驾崩,作为光绪代言人的康有为自然失业下岗。为了生计,蜗居香港做寓公的康有为暂时兼职了一段的黑社会头目。康有为规定,但凡海外华人回国投资,必须经过康有为同意,并交钱作为“革命”经费。当时广西人刘士骥从海外筹得款项二百万余元,准备开采广西天平山银矿和修铁路、开银行等开展兴实业计划,被康有为得知后想要强行入股,结果被刘士骥一口拒绝。为了杀一儆百,康有为派遣的8名凶手将刘士骥暗杀在家中,三个月后,振华公司另外一股东刘义任亦被其毒杀,此时轰动了海外华人圈,两广及南洋、美州华侨纷纷联名要求朝廷严惩凶手,但大清自己尚且自顾不暇,最后此案不了了之。

但公道自在人心,革命党人对康圣人的优质生活很是不满,他们在《中国日报》揭露了康有为接受捐款之后的生活和所作所为。由于《中国日报》在海外华侨中影响力很大,海外华人为之哗然,康圣人的声望是一落千丈。但当时国民党声望如日中天,康有为无力对抗,只能让自己女儿康同壁向法院起诉,控告《中国日报》损毁其圣人名誉,让市民们茶余饭后增加了不少的谈资。

1912年,满清灭亡。第二年,康有为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活,返还故里广东南海,广东省政府发还逃亡期间被清政府抄没的康氏家产,并给了康有为一大笔钱作为他在外国流亡15年的 赔偿。手握众多现金,康有为在上海购入大量地皮开发地产,一战后随着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地价迅速上涨。1921 年,腰包鼓鼓的康有为在上海愚园路购 地皮10亩,修建了一座花园豪 宅,取名“游存庐”,定居于此。

但民国已立,君主立宪已经没有了市场,虽然期间有过短暂的复辟,康有为却因为辫子不够长的原因,只捞个“"弼德院"副院长”的职务。但这却是康有为晚年最后一次参与重大政治活动,也是"虚君共和"理论唯一的一次尝试,十二天后,这些满清的遗老遗少则被赶出了北京城。这次失败的经历让康有为心灰意冷,甚至一度想去佛寺剃度为僧,但终究因为舍不得家中几位如花似玉的小妻而作罢。

康有为虽然多金,但开支亦庞大。因为妻妾成群,所以家庭成员众多,在上海期间,无论是在“辛家花园”或“游存庐”,康家常住人口包括6个未婚子女,以及10多个女仆,30多个男仆,加上门生故吏、食客文人川流不息,少时十余人,多时三十余人,每年光伙食花费就在两万银元以上。而康有为亦喜好“挟妓游山玩水”,也是开销不少,到晚年时期,经常入不敷出,以至于欠妓女嫖资太多,曾一度坐船逃往广东躲债。时人曾写诗讽之:“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

好在康有为毕竟声名在外,即便灰色收入减少,还能靠“卖文售字”用来补贴家用。为了让更多的人前来求购墨宝,康有为曾多次在报刊登载广告来明码标价,并和北京上海等大书店联手利润分成以摆放“康南海先生鬻书润例告白”的广告牌,生意做的不错,每月能收入数千银元。经济上的事好解决,但身体上的力不从心却让康有为感到岁月不饶人。

康有为虽然是一夫一妻制度的推崇者,但除去原配夫人张云珠比康有为年长3岁外,康有为其他的妻子都年轻貌美,他43岁时娶了18岁的梁随觉,49岁娶了17岁的何旃理,50岁时在日本又娶了17岁的市冈鹤子,58岁娶17岁的廖定徵,62岁时还不顾家人反对,又娶了19岁的张光,过多的家庭负担让康有为时常感到精力不济。

1925年底,康有为在早晨看报时被一篇文章所吸引:“一个叫沃罗诺夫的俄国外科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成功的将黑猩猩身上的睾丸移植到老人身上,并使老人恢复了青春活力。”康有为几经寻访,终于打听到了在青岛也有一位德国名医施泰奈具有同样的技术,即使身边的亲朋好友极力劝阻,不希望康有为以身试险。但康有为依旧铁了心的要再现青春,他带着自己一名多年老仆,秘密地住进了施泰奈的诊所,并亲自挑选了一只年轻健壮的公猿用来置换。

手术很成功,术后的康有为觉得自己的食量、精力都大为提高,好像年轻了二十岁一样。但很快就出现了排异反应,身体很快变差,盛怒的康有为愤怒地向法院提起了公诉,以欺诈罪告施泰奈医生“妖术欺世”。

还未等到开庭,北伐军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这让康有为十分惊慌,于是从上海搭船赴青岛,住进了天游园别墅。在离开上海之前,康有为在3月8日举办了自身的七十寿宴,这是康圣人戊戌变法后最为风光的时光。在寿筵前一天,末代皇帝溥仪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感到皇恩浩荡,虽然满清已经灭亡了十六年。但康有为依旧焚香沐浴,再穿上满清官服,三叩九拜之后才接受了贺礼。收礼之后的康有为再也无法入睡,不顾身体老弱,又熬夜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并让仆人打印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宾客。

寿宴的当天,宾朋满座,昔日的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寿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如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直接把康有为比作圣人,这让老先生得意非凡。或许是情绪太过激动,又或许是旅途太过劳累,抵达青岛后,康有为感到全身不适。

29日,受同乡邀请,康有为又参加了同乡酒宴,饭后老先生意犹未尽,又喝了一杯橙汁,不久就腹疼难忍,只好退席求医。老仆为其请来了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第二天,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良好,和看望他的朋友侃侃而谈,晚上照旧夜观天象,但只看了一会,就大叫:“完了!”当天晚上五点,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妻妾儿女门徒皆不在身边。

康有为死后,他为的门人弟子向溥仪要“仁忠”谥号,被拒绝;又计划将康有为灵柩埋葬于北京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二人君臣相伴,但因康有为儿女不肯出钱而作罢。十天之后,康有为葬在了青岛李村枣儿山,这是他自己亲自选取的墓地。

1966年运动来袭,康有为墓地被掘坟开棺。学生们将刻着“国学大师”的碑文砸破,打开了红松棺木,暴露出康有为的遗骨。康得陪葬品不多,左手握住一枚日本金币,右手握一枚印度金币,另外还有一把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美国华侨所送金锁,除去自身所穿的中山装外,随葬的还有一叠满清官服。

学生们把康有为的骨头扬散,头骨掏出,绑在木棒上高喊口号游街示众,在游行中康有为还丢掉了下巴。本来在游行后颅骨要被销毁,幸得当时青岛市博物馆研究员的王集钦先生以“证物保存”为名将颅骨保存于博物馆中,才使得康有为不至于尸骨无存。

1980年,青岛市政府对康有为墓地进行重修,康有为弟子,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康有为先生之墓”碑文以及生平简介。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在“那个特殊年代”,康有为的坟墓被挖掘,头骨以手斗车载以游街,上贴“中国最大的保皇派”纸标,的确有违人道!不过经过有关部门的恢复原状努力,重新包坟砌墙,双碑屹立,也算是大难后福,夫复何求?康有为的墓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浮山上。其实康有为晚年为人所诟病,除了人格的缺失外,私人生活妖艳,为了“重振雄风”不惜“引刀一快”,终于在痛苦中卒然去世。

‬晚节不保的康南海

聚天下举子为一体,集体跪呈“维新上书”,京城为之震惊!薄薄一纸,却承载着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挑战的千钧重担!康有为是召集带头人。

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在满清政府的通缉令下,栖遑国外十几年后。曾经的追求目标却来了𠆤180度大转身,成为保皇党的首要份子。即使清帝逊位,民国肇始,康有为心如南海,复辟暗流却涌动不止。

他与臭名远扬的张大帅合作,同谋复辟了十多天,当了十二天的什么“弼德院副院长”,板凳没有坐热,再次流亡东交民巷使馆区厮混。“我生命岂在牛斗,蒙难仓惶又廿年”了。

这时的康有为对国事的主张如何呢?他认为“中国乃数千年之君主国,共和政体无法代替治理,应该效仿日、英两国,以立宪君主国,釆用民主主义,以建立理想之君主国。”康有为认为方今天下,只有两个人可以为君王,一是孔子末裔衍圣公与宣统。但是衍圣公不到两岁,仍然主张拥立溥仪为君。却是老调重弹。

如果有人认为康有为只是与它人政见不同而已,那就“大‬错特错!‬”只有他‬的学生‬梁‬任‬公‬很‬清‬楚‬老师的内心想法:‬“.....思‬报‬先‬帝‬之‬知‬于‬地‬下‬,‬则‬于‬吾‬君‬子‬以‬行‬吾‬敬‬....”

学‬生‬对‬老师的‬复‬辟‬目‬的说‬得‬很‬委‬婉‬,‬完全是顾‬及‬其‬面‬子‬,‬康‬有‬为‬的‬真实想法就‬是希望溥‬仪‬穿上“皇帝‬的新‬衣‬”,‬而‬自己却‬要‬当‬皇帝的帝‬师‬!‬

‬晩年颟顸的康南海

颟顸‬一词‬在‬本‬小‬节‬的意思是昏‬瞆‬、‬糊‬塗‬。‬总结‬康‬有‬为‬一生‬,‬他‬是以‬“维‬新‬”而‬扬名,‬却‬以‬“复‬辟‬”而‬失‬格‬。‬晚‬年‬又‬正‬是‬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之‬时‬,‬他的那‬一套‬只‬能给‬人‬徒增笑‬料‬‬。‬晚‬年的时候,‬落‬寞‬十分,‬言‬行‬更加颟‬顸‬,‬周‬游‬全国,‬用‬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哄‬得‬那‬些‬后‬起‬之‬秀‬的军‬阀‬“一楞‬一愣‬的!‬”

这‬时候的‬康‬圣‬人‬毫‬不‬爱‬惜‬羽毛,‬1923年‬逗‬留‬西安时‬,‬向‬督‬军‬刘‬镇‬华‬“打‬秋风”,‬收到店‬家‬的几‬件‬狐‬皮‬袍‬后‬,‬叫‬店里去‬找‬刘‬镇‬华‬要‬钱‬。‬

陕西是‬文‬物‬大省,‬收‬藏家们‬纷纷把‬自己秘‬不‬示‬‬人‬的所‬藏‬请‬他‬鉴‬定‬,‬康‬有‬为‬全‬部‬打‬来‬吃‬起‬,‬据‬为‬己有。‬

更‬为‬邋‬遢‬的是‬,‬他‬竟然偷‬取‬卧‬龙‬寺‬藏‬经‬,‬用‬人‬拉‬的高‬级‬车‬“辇‬走‬”出‬关‬,‬后‬经‬当‬地‬士‬绅‬高‬介‬人‬等‬用‬法‬律‬手段解决,‬康‬有‬为‬不‬要‬老‬脸‬,‬反而‬乘‬机‬提出‬天‬价‬赔偿名‬誉‬费‬,‬而且强‬行向‬西‬北‬大‬学‬兜‬售‬自己的藏‬书‬。‬

‬引刀一快 烦恼根

康有为晚年寓居上海,1925年二月,想要远游,第一站就是到天津卫觐见废帝溥仪,然后游历江西、湖北、山东、河南,再次拜访吴佩孚。又游秦陇,登五台、在西湖的湖心亭与新纳的小妾红袖添香,灯下写字卖钱,后来应酬实在太多,乃由小妾代笔,私章放在桌子上,随便盖哈。

此时的康有为,已经是六十九岁的老人,但是他禀赋绝逸,仍然是龙行虎步,声若洪钟,由于家里妻妾成群,“一柄枯柴怎禁得住夜夜利斧砍伐?”而且年龄终归是老了,在他吟哦“大丈夫鄢能雌伏”之际,终于突发奇想,为了使某一方面“举枪致敬”,他想起了艳情小说《肉蒲团记》的章节内容,于是由自己的好朋友,上海名医江逢治介绍一个擅长于“返老还童”的德国医生,为康有为独家设计打造“人间奇迹。”

康有为只带了一个老仆人秘密进入医院,没有告诉任何人,到了深夜,老仆人回府见到焦虑不安的男女老少一家人,陒异的笑着告诉众人:“大人在医院,平安无事。”再三询问,老仆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直到医院见到江逢治,江说:“康先生没有病,现在室中休息,十天后就要返老还童。

家里人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真相,见到康南海后,只见圣人卧床休息,气色如常,根本没有病人之态,康有为于是把自己割去“烦恼根”换上“如意腺”的经过告之众人,众人方才转忧为喜,不禁责问仆人不如实回答,仆人十分为难的说:“我怎么敢在太太面前,侃侃而谈大人割去了什么东西,接上了什么东西?”

众人皆大欢喜!康有为大喜之下,反手回敬德国人一刀笔,用他那一手“隶楷草龙书法”为德国人写了一付中堂。

手术后不久,不但没有出现所谓的“龙马精神”,反而气息奄奄,伤口愈合情况险恶,可是“斯根已去,徒呼奈何?”从此康有为从“维新旗手”沦为“医闹”,闹到术后的第二年(1927)二月十八日,康有为终于闹到“天上雄起,地上安息。”也对哈,一切烦恼化为灰烬啰!

后记

康有为死后被掘墓、示众,他的境遇只是苍海一粟,倒是他晚年所作所为令人齿冷和可怜。现在他的墓地修复一新,1992年成为省级保护范围。康有为,伏维尚飱!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康有为此人,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清末杰出的改革家,是维新运动的倡导者,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也有人说他是顽固的保皇党,是尊孔复古思潮的推动者。特别是他与袁世凯同流合污,为帝制复辟而不惜站在历史和人民的对立面,而且私德有亏,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不过在咱们的历史书中,康有为是一个忧国忧民,积极探求救亡图存道路的爱国者。他一生试图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立宪主义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救国的努力却是应该肯定的。康有为后期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堕落为保皇党,因此可以看出他所主张的变法,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我“革政”,并未上升到革命的高度。

康有为这个人,私德是不太好的。想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被杀,康有为仓皇出逃日本。本来大难临头时逃命要紧也算人之常情,但康有为却把这逃命的旅途当成了敛财的路数。他声称自己“密受衣带之诏”,此次出逃是“奉诏出外求救”,是效法当年伍子胥灭楚时,向秦国求救的申包胥,要求所有“忠君爱国之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结果数月之内,康有为募得大量资金。

这笔钱到手后,康有为却并没有拿出救被软禁的光绪皇帝,而是去了海外,过起了优越的生活。他甚至还在北欧买了一座私人岛屿,准备将来在此养老。虽然最后他还是回国了,但自戊戌变法之后,康有为便利用人们的爱国心,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1923 年,保皇和复辟均告失败的康有为来到青岛度假。这里有他一个朋友,名叫李可良。但是康有为并不知道,这位李可良是一位秘密从事反对北洋军阀活动的国民党员。在青岛的日子里,康有为经常带女儿到李可良处喝茶聊天,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李可良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孙中山及国民党的看法,不再把国民党当成洪水猛兽了。

1927 年 3 月 8 日,是康有为的70 寿辰。为了庆贺他的寿辰,溥仪派人送来了手书“岳峙渊清”匾额一块,以及玉如意一柄。康有为受宠若惊,连忙穿起前清官服,跪谢天恩。随后,康有为含着热泪写下一份“谢恩折”,以大清臣子的名义,向溥仪这位“皇上”谢恩。

康有为虽然是广东人,但对青岛十分偏爱。他曾在家书里说:“青岛气候甚佳,顷得一官产屋,名为租,实则同买,园极大,价极少,候数日可得。今各人住客栈极贵,候得屋,当电告,至时可来青岛,实则远胜沪矣,沪无可恋。”

1924年,康有为在青岛花了一千大洋买下了一幢德式楼房,将溥仪手书的“天游堂”三个字悬挂其中,将该楼命名为“天游园”,并自称“天游化人”。这座大楼位于今天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原是德国占领青岛时一些要员的官邸,先后有数位督军、司令在此楼住过。不过这些人的下场都不太好,康有为亲自对这座楼进行了风水堪舆,认为这所宅子风水不太好,于是对其进行了重新装修,将自己的卧室从一楼移到二楼,还请了高人为溥仪手书的“天游堂”三个字进行了开光仪式。彼此,康有为认为“凶宅”已变成了“福地”,大可安居了。

按说起来,住在福地之中,身边又不缺钱,康有为正好可以颐养天年。但是康有为在青岛没住几年,便突然离世。按说起来,他去世时也才七十岁,并不是油尽灯枯的年龄。他是怎么死的?

关于康有为之死有三说:一是病故;二是被前清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毒;三是被国民党特务下毒。

被前清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毒的说法,虽然在二十年代的青岛风靡一时,但考虑到此时慈禧已去世近二十年,就算生前有所遣杀手,断不会等二十年才动手,因此这种说法乃是坊间传奇,不足为信。

1927年3月8日是康有为七十寿辰,原打算在济南祝寿,后因故改在上海举办。寿诞前一日,溥仪命人送来题御笔“岳峙渊清”四字匾额和玉如意一柄,康有为起草《谢恩摺》向溥仪谢恩,并将匾额高高挂起,向祝寿贺客展示。此时康有为没有一点去世的征兆。

此时正值国民革命军北伐之际,兵锋直指山东。康有为把全家转移出青岛,以避北伐军之锋芒。于是,3月18日康有为离开上海去青岛,临走时对儿子说:“我与上海缘尽矣。”

到达青岛后,康有为应邀去一位广东同乡家中做客。做客回家后,他饮了一杯柠檬红茶,一会便腹痛如绞,请了一位日本医生来诊断,说是食物中毒。次日清晨,康有为猝然离世。据说死时七窍溢血,尸体不僵。

康有为死后,其女康同壁认为父亲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因为康有为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故而被日本人投毒所害。

但是康有为的另一个女儿康同环反对这个说法,认为康有为可能是在朋友家吃了不洁食物中毒,“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但是康有为死后,其朋友高拜石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文披露:康有为实为“移植睾丸致死”。

据高拜石透露,康有为热衷房事,但年龄毕竟大了,有时有心无力。于是康有为便向上海名医生江逢治求诊,江逢治便介绍了一个德国医学博士为康有为“重振雄风”。据说这个德国博士能将猴子的生殖腺移植在人体上,但须将人体的睾丸割去。

康有为听了江逢治的介绍,表示愿意做这个手术。据德国博士说,手术非常成功,康有为在术后也表现得很正常,还笑着和江逢治说了手术的经过。事后,康有为还写了一副对联赠德国人。没想到,手术后不到三个月,康有为便暴卒了。

结合康有为的为人,这种说法也颇有可信之处。众所周知,康有为一生共拥有六个女人,而且向来宝刀不老。1919年,62岁的康有为遇见年仅18岁的美女张光,不惜放下身段,用死缠烂打的方法,终于抱得美人归。当时徐悲鸿则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幅画,名字就叫《康南海六十行乐图》。康有为年过六旬仍如此风流,想通过手术返老还童,也在情理之中。

康有为死后,葬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浮山上。他下葬时,脖子上佩戴着当年面见光绪时的朝珠;胸前戴着一把金锁,正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刻着“国学大师”等字样。死后的康有为,左手中握着一枚日本金币,右手握着一枚印度金币,身着中山装,遗体边上则叠着一套蟒袍玉带的朝服。

客观来说,康有为的立宪思想具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他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理解得也不深刻,但他仍旧算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学者,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至于他的私德有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离奇死亡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来到中山路的一家粤菜馆,参加同乡会,期间喝了一杯橙汁,腹部疼痛难忍,急忙回家。

经过诊断是食物中毒导致,30日晚,康有为有所好转,晚上还起来看星星,突然大喊:

“完了,完了。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但我是不能死在国外的。”

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家中离奇死亡,死时七窍流血,终年69岁。

死亡之谜

如此神奇,不免引起人们的好奇。

康有为女儿认为是被人故意投毒害死的。

那被谁投的呢?至今依然争论不休。

康有为好友——吕振文,认为是被日本人投毒毒死的。因为康有为反对溥仪成为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康有为女儿——康同璧,认为是国民党特务。

最近央视一档栏目叫《民国奇案》,也试图揭开康有为死亡之谜。认为康有为极有可能是因为误食而中毒死亡。

“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物质,而橙汁含有大量维生素C,如果二者同食,人体会产生砷,也就是砒霜,引起中毒。”

当时是在粤菜馆,极有可能有海产品,所以极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死亡。

后事

康有为死后不久,门人弟子要求溥仪谥之“仁忠”,但遭拒绝。又拟将其灵柩葬于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他们君臣相伴,也因经费不足作罢。

十余天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3天才选定的墓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