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抓走以后,他的老弟朱祁钰被于谦等人扶上了皇位,也就是著名的明代宗景泰皇帝。

朱祁钰的后宫妃嫔其实并不多,因为他个人的身体不怎么好,再加上国事繁忙,没什么时间给自己找乐子。

因此有史记载的妃嫔,也就2位皇后3位妃子。其中2位皇后分别是汪皇后、杭皇后,3位妃子分别是唐皇贵妃、李贤妃、李惜儿。

朱祁钰只做了8年皇帝,就在夺门之变中,被哥哥朱祁镇给赶下了台。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以后,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这几位妃子的呢?

一、唯一逃过一劫的汪皇后。

汪皇后是朱祁钰的原配夫人,老汪家在明朝还是有点影响力的。汪皇后家的男人世代都是金吾左卫指挥使,过去是亲军上十二卫之一的领导人物。

景泰年间,汪皇后的爷爷汪泉都指挥同知府军卫,父亲汪瑛是锦衣卫指挥使。她们家可以说是有一定人脉关系的。

而汪皇后本人,也给朱祁钰生了两个女儿,可惜就是没有生儿子。这种情况下,她自然不愿意让其他女人的儿子做皇位接班人。

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是后来的杭皇后所生,当时朱祁钰打算废了哥哥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遭到了汪皇后的强烈反对。

汪皇后的理由很简单,她认为朱祁钰只不过借用了朱祁镇的皇位罢了,而且有孙太后在,动她的孙子不是找事做吗?

实际上什么原因我们都知道,自己没有的,也不可能让别人拥有。朱见深做太子,那汪皇后的位置是动摇不了的,可是朱见济做了太子,那汪皇后的皇后之位可就不保了。

因此汪皇后属于奋力一搏,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朱祁钰大怒之下便将汪皇后给废了,打入了冷宫。顺带着将杭皇后扶正,改立她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朱祁镇复位以后,汪皇后并没有遭受牵连,这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朱祁钰在一个月后就莫名其妙死了,除了汪皇后以外的所有妃子,全部被朱祁镇逼着殉葬了。什么原因导致汪皇后活了下来呢?而且还活了80岁!

  1. 首先,汪皇后曾经为朱见深仗义执言,虽然目的不纯,可是好歹也是为朱祁镇的儿子争取过太子之位,哪怕失败了,也是有功劳的。
  2. 其次,汪皇后他们家世代都是金吾左卫指挥使,总归有很多人脉关系。所以在家族的操作之下,不光汪皇后没有被逼殉葬,而且汪泉和汪瑛依旧还是担任原来的职务。
  3. 再者,汪皇后和朱祁镇的钱皇后,关系是相当好的。过去朱祁钰没做皇帝的时候,她们就时常往来,所以有钱皇后求情。
  4. 最后,汪皇后虽然没有儿子,但是生了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当时年纪还很小,需要生母抚养。而朱祁镇赶尽杀绝的事情也没有做在明面上,所以没理由把她们仨都给杀了。

所以说汪皇后逃过一劫,可谓是有多重关系在其中维系着。要不以她耿直的性格,早就被明英宗灭了好几回了。

二、杭皇后早逝,却依旧逃不过朱祁镇的鞭挞。

杭皇后给朱祁钰生了一个大儿子朱见深,这可把朱祁钰高兴坏了。在废了汪皇后以后,杭皇后就转正成了景泰帝的第二位皇后。

杭皇后早年是朱祁钰的侧室,也就是小老婆。后来朱祁钰做了皇帝,杭皇后就成了贵妃。本来母凭子贵,杭皇后日子应该过得不错。

可惜景泰四年,朱见济夭折了,这可把夫妻俩给伤心坏了。景泰七年,杭皇后病逝,这夫妻俩的身体真的是一个不如一个,谁也想不到,两个病秧子,居然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明英宗复位以后,记恨杭皇后让朱见济取代了朱见深,所以不仅废了她的皇后封号,而且捣毁了杭皇后的陵墓,甚至毁了她的遗体,下场十分凄凉。

此后整个明朝,都没有任何人敢承认杭皇后是朱祁钰正妻这件事。不过我觉得她的下场并不是最惨的,毕竟她没有在活着的时候,遭受到后来的清算。

三、唐皇贵妃,被逼殉葬。

有史以来,第一位皇贵妃,那就是唐皇贵妃。此前都是贵妃,包括杭皇后,此前也只是贵妃而已。在汪皇后被废,杭皇后去世以后,她就是后宫实际上的主人。

而且她的父亲还是锦衣卫千户,有外戚力量加持,使得唐皇贵妃在后宫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不错的。

可惜她的丈夫朱祁钰是个病秧子,夺门之变以后,也就注定了唐皇贵妃厄运。明朝皇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直实行殉葬制度,后宫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子,全部要下去陪皇帝。

就算我们熟知的明君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有殉葬记录。朱祁钰去世以后,明英宗本来已经废掉了朱祁钰的皇位,也就是不承认他做过皇帝,却依旧要求他的那些媳妇儿们殉葬,这就有点儿是非不分了。

没办法,皇帝下令了,那就只能殉葬了。因此没有生下子女的唐皇贵妃,便成为了殉葬者之一。最关键的是,还没人替唐皇贵妃说句话,真是可怜。

四、李贤妃、李惜儿应该也在殉葬之列。

除了以上3位以外,朱祁钰的后宫里,有记录的女人,还有李贤妃和李惜儿这两位。李贤妃在历史上就留了个封号,生卒年都没记录,大概率是跟着殉葬了。

李惜儿身份比较特殊,她原来是一名妓女,由于十分漂亮,所以就被朱祁钰给弄到了宫中,十分受宠。可惜的是这位美女,也没能逃脱殉葬的厄运。

初景泰中,荣谄事义,义承旨选妓女李惜儿等先后进入宫中,至于是教坊司言其事。上曰:“奸邪小人,逢迎以图富贵乃如此!”司礼监其即释妓女给其亲。荣、义等下锦衣卫拷讯之。具伏逆伏诛。---《明英宗实录》

除了这5位有名字的妃嫔,朱祁钰在后宫的其他女子,全部被明英宗给殉葬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总结:明英宗7年后,废除了殉葬制度。

朱祁钰的这些妃嫔,可以说是明朝最后一批殉葬的妃嫔。因为在殉葬完了这批妃嫔以后,朱祁镇在临死前就废除了殉葬制度。

其实殉葬朱祁钰的妃嫔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你明英宗始终不承认朱祁钰做过皇帝。既然不是皇帝的女人,为啥非要殉葬呢?

明英宗强行殉葬了朱祁钰的这些媳妇儿以后,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会遭到这种报应,因此才会选择废除殉葬制度。

参考资料:《明史》、《明英宗实录》

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都说祸不及妻儿。

英宗和景泰帝兄弟两人之间的一笔糊涂账,却连妻累儿,不忍与闻。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评价,唯一的亮点就是废除后妃的殉葬制度。

但是,

大家都忽略了,他也是最后一个执行殉葬制度的明朝皇帝。

明英宗对弟弟景泰帝妻子们的处理,就带有一定的报复色彩。

他弟弟景泰帝朱祁钰的后妃,除了孝渊汪皇后,都被明英宗下令殉葬了。

那么,为什么孝渊皇后得以幸免呢?

先说这次历史事件的两位主角,永乐帝朱棣的两位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和明景帝朱祁钰

说起来令人感慨。朱棣是何等英武的一位皇帝。

史上唯一一位藩王起事能够成功的例子。

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之后,又五次亲征瓦剌和鞑靼,把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军打得溃败。

把马哈木军打得大败亏输,纷纷内附。

但是,才过了二十五年,1449年,他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就在土木堡大败于鞑靼部太师也先之手。

甚至被俘。

可以说是大明朝立国以来的奇耻大辱。

此战也让大明朝功勋集团遭到重创,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功勋战将几乎一扫而空。

大明朝文官强于武官的态势最终形成,和明英宗这一次的战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他的弟弟,他临走时匆匆下诏令其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孙太后和于谦等重臣的一力坚持之下,登上了大明朝的舞台,登基为明代宗。

但是,请注意,孙太后是先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皇帝。用意很明显,皇帝还是属于朱祁镇这一支的,朱祁镇还是帝系里的大宗。

也就是说,明代宗朱祁钰百年之后,还是要把帝位归还给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这一支帝系。

本来朱祁钰是不情不愿硬被大家伙赶鸭子上架当的这个皇帝。

但是,当上之后,那还真是“臀部决定脑袋”。

先是推三阻四各种拖延不让大臣们接明英宗回来。

拖了快一年,实在拖不下去了,明代宗就满脸不高兴地出言试探:我本来不愿意当这个皇帝,你们非得让我当,这可都是你们的意思啊!

话说得挺委婉,其实就是试探大臣们接回太上皇哥哥之后,是不是就不让他这个代宗继续当代理皇帝了。

于谦于少保多聪明啊,斩钉截铁地安他的心:大位已定,不改了!

于是在北方大草原上吹了一年风的太上皇明英宗,终于结束了“兜风”的日子,回到了自己的家。

虽然弟弟景泰帝把欢迎他的规格一降再降,好歹也还是让他坐了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法驾”,然后两兄弟执手相看泪眼,然后,24岁的明英宗就住进了南宫,开始,养老。

关起哥哥,欺负侄子,惹恼了老婆。

历史上当太上皇的,数一数,论一论,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和乾隆皇帝陛下是真的又有权又享清福。

很遗憾,明英宗不属于此列。

他弟弟景泰帝把南宫门上的锁都灌了铅了!还好,这算比较宽松的“圈禁”。

还没过分到关小黑屋那样的“屋圈”。

仅仅这样景泰帝就满足了吗?那怎么可能!

自己辛辛苦苦当皇帝,怎么甘心百年之后给侄子朱见深?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只比朱见深小一岁而已!

那得多么小的可能性才会轮到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啊!

景泰三年,景泰帝朱祁钰先生开始给朝中的重臣们,送礼。

很熟悉的感觉吧,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口子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也是巴巴地跑到长孙无忌家又是送礼,又是出言试探的。

景泰帝在这种事上还真是不让先贤。

朝臣们含含糊糊的,旁边却惹恼了景泰帝的正宫妻子,汪皇后。

原因只有一个,朱见济不是她生的!是杭贵妃的儿子!

母凭子贵,很可能杭贵妃就变杭皇后!

再说了,汪皇后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了。万一生个皇子,那就是嫡长子,那就是妥妥的太子!

所以,汪皇后下死力反对废掉朱见深,其实也不是心存仁厚,只不过是反对现在废掉朱见深而已

可惜,景泰帝不想等了,他很干脆地废掉了汪皇后。

竟然没有遭到宦官和朝臣们大规模的反对。

这下景泰帝心里更有底了,于是,景泰三年,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降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而朱见济的生母杭贵妃,则母凭子贵,被册封为皇后。

世事难料,朱见济当了不到一年的太子,于景泰四年薨逝。这下对景泰帝朱祁钰的打击太大了。

费尽心思,顶着有可能背负的千古骂名,把儿子扶上了太子之位,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又在朱祁钰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说朱见济的死是天意,因为帝系的正统,本来就应该在朱祁镇那边,您还是把上皇的儿子朱见深就当做您的儿子吧!两好和一好,大家都好!

钟同被下狱活活打死。

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哥哥又把弟弟关起来了。

景泰四年朱见济死,景泰帝才26岁,没人担心储君的问题。

但是,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患重病,朝野开始了动荡。

立储甚至复立朱见深的意见又开始冒头。

但是,有人走得更远,想得更深。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小小年纪的朱见深身上,为什么不去拜南宫里的那位太上皇呢?

太上皇明英宗也就比景泰帝大一岁而已。

新贵代表,也是深知景泰帝真实病情的武清侯,太子太师石亨。

旧勋贵代表,在土木之变中阵亡的英国公丈夫的弟弟,张軏(yuè)。

英宗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太常寺正卿徐彬。

当然,还有土木堡之变曾建议南迁的投机分子徐有贞。

还有大太监王振的余党,太监曹吉祥。

这几位,共同策划了夺门之变,

明英宗复位,把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到了西苑。

有意思的是,英宗是正月十七复位,正月二十一改元天顺。

二月初一才想起废景泰帝为郕王。

也就是说,有那么十来天的时间,大明朝存在着两位皇帝。

从明英宗到拥立其复位的群臣,到默认他复位的群臣,谁都没想起这件事。

可见夺门之变是如何的仓促和荒唐。

明英宗对景泰帝后妃的处理。

母以子贵,被封为皇后的杭氏幸运地死在了景泰七年。

但是,明英宗没有放过她。

命人将她的陵寝毁掉。

景泰帝于二月死了,明英宗也没有放过自己的弟弟,给他的谥号,是“戾”!是恶谥。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明仁宗死后,都有后妃殉葬。

景泰帝虽然被废为郕王,但是藩王死后,后妃有殉葬的规定。

所以,虽然汪皇后被废,但是也在殉葬之列。

幸亏吏部尚书,后来明英宗的托孤重臣,李贤求情。

说汪皇后毕竟反对过废立太子,而且早已被废幽居冷宫多年,而且她膝下两位公主尚且年幼,需要抚养照看。

于是汪皇后得免,搬出了皇宫,移居郕王府,而且高寿,一直活到了正德元年(1506年),享年八十岁。得以与景泰帝合葬。

明史上承认的景泰帝的皇后,也只有她一个人。杭皇后则被打入另册,再也没有人提起。

而备受景泰帝宠爱的唐贵妃等人,悉数殉葬景泰帝。

总结来看,明英宗既然给了弟弟一个“戾”字的恶谥,那么对他的后妃的处理就是全然不带亲情的冷冰冰的处理方式。

从毁掉杭皇后的陵寝,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

因为他废除殉葬制度的原因,是周王朱有炖希望自己的丧事从简,不要这么多后妃殉葬。

他也同意并下诏了。但是这圣旨到得晚了,朱有炖的所有后妃都被殉葬了。

而那一年,是143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前十年。

如果他是因为这件事受到触动,而废止殉葬制度。

那么天顺元年也就是景泰帝死时的1457年,他是有机会不让弟弟的后妃们殉葬的。

但是,他选择的是另一种处理方式。

可见,明英宗对弟弟后妃的处理,是没有附带任何亲情的。

这也是封建帝王家庭的悲哀。

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明朝景泰八年(西历1457年),明朝大臣石亨等人利用景泰帝患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因被瓦剌俘虏而退位多年的明英宗复位,历史上,将这场政变称之为“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后没多久,景泰帝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有传说认为,景泰帝是死于明英宗的谋害。

对于景泰帝,复位后的明英宗,对其所持有的态度,几乎完全是仇恨:因为从明英宗返回明朝开始,就过着被景泰帝软禁的生活,这长达数年的软禁生活所积累的怨恨,终于在此时爆发了——因此,明英宗不光让景泰帝莫名死掉,还一并废黜其皇帝称号。而对于景泰帝的家人,明英宗的态度则出现较大分化。

景泰帝的家人

景泰帝在位期间,前后册封过两个皇后,但是,这两个皇后可谓命运迥异。

第一个皇后是汪后。

起初,景泰天子本是明朝的郕王。汪后原本是郕王妃。因为明英宗贸然出击瓦剌被俘以后,郕王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景泰帝。景泰帝做皇帝后,郕王妃也一举成为景泰皇后。景泰帝登基之初,太子依旧是明英宗之子朱见深(后来的成化帝)。景泰帝坐稳皇位后,打算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一打算遭到汪后抵制和反对,于是景泰帝一怒之下,废掉汪后的皇后地位,改立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感激汪氏当年为保住朱见深的地位而做出的牺牲,于是,恢复汪氏郕王妃的身份,并让其在郕王府颐养天年。而汪氏也堪称高寿,从明英宗时代,历经成化、弘治两个时代,到正德帝在位期间方离世。

第二个皇后,则是前文提到的杭氏。

明英宗复位的时候,杭氏和朱见济都已经去世很久了。不过,明英宗对于杭氏母子夺去朱见深的皇位一直深恨不已、耿耿于怀,因此,在复位后,将杭氏的陵墓挖掘,尸体毁掉,同时,皇后尊号也一并废掉——可叹杭氏,因为做过几天景泰皇后,最终导致死后不得安宁,甚至尸骨无存。

此外,景泰帝在位期间,明朝还存在一位“预备皇后”。

所谓“预备皇后”,指的是景泰帝的唐妃。在汪后被废、杭后去世这段时间里,景泰帝没有册立皇后,但是,景泰帝不能让后宫管理出现真空状态,于是委任唐妃负责主持后宫情况。这期间,唐妃代行皇后职权。一般认为,如果不是夺门之变的发生,唐妃被册立为皇后只是时间问题。

夺门之变后不久,随着景泰帝一死,明英宗将唐妃在内、汪氏除外的所有的景泰帝的嫔妃,全部殉葬。

归纳一下:景泰帝的后妃,除了汪氏和早死的杭氏之外,其余悉数都被明英宗强迫殉葬了。

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是如何对待弟弟景泰帝的后妃的?就一个字:狠!

朱祁镇,传说中的“大明第一战神”。率领着二十多万京军精锐御驾亲征瓦剌太师也先,硬是在土木堡玩脱了。皇帝本人被俘,扈从文武大臣几乎全军覆没。

为了避免瓦剌人的讹诈,京师的留守官员在征得皇太后孙氏的同意后,立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这位郕王殿下虽说是明宣宗朱瞻基私生子出身,从小又和母亲吴贤妃一起生活在宫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皇家教育,但做起皇帝来却比他哥哥朱祁镇强得多。

由于明军在朱祁钰、于谦和石亨等人的指挥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俘虏皇帝朱祁镇在被俘一周年之后回到京师。回到北京后,朱祁镇的命运并没有得到好转,除了他本人被幽禁在南宫外,长子太子朱见深也被降封为沂王。

可惜随着朱祁钰唯一的独子怀献太子朱见济去世后,朝中要求复立沂王的呼声越来越高。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一批野心家从南宫放出朱祁镇,经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后重新夺回了皇位。哥哥复辟,弟弟遭殃。景泰帝朱祁钰被废为郕王,而在他去世后,哥哥又是怎么对待他后妃的呢?

寿陵故址:今庆陵

景泰后宫:已死之人刨坟

肃孝皇后杭氏,怀献太子朱见济生母。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初二日,朱见济被封为皇太子,杭氏母以子贵,取代朱祁钰原配汪氏成为新皇后。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二十一日,杭氏崩。三月十三日,赐谥曰孝肃皇后。太监吉祥,保定侯梁珤,工部右侍郎赵荣奉旨督工,为孝肃皇后修建陵寝,取名寿陵。

当年六月二十二日,孝肃皇后杭氏正式入葬寿陵,三天后,其神主祔享太庙。英宗在复辟之后,立刻命礼部尚书胡濙等人讨论杭氏的地位。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当时朱祁镇虽然已经重新登基,但朱祁钰本人尚未被废去皇帝尊号。因此,对于杭氏的清算,是英宗皇帝试探朝野反应的第一步,当然结果令他非常满意。最终杭氏的神主牌位被移出太庙正殿,于别室安放。

丁亥,礼部等衙门尚书等官胡濙等奏:皇上正位改元,以肃孝皇后神主祔庙之礼未安,命臣等议拟以闻。臣等会同总兵官石亨等议得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名分不可不谨。肃孝以皇上弟妇,倨然列于太庙,四时祭享,难以行礼。当迁别室以正名分,庶于礼为宜。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等到朱祁镇稳定住权力基础之后,这位昔日的俘虏皇帝再也不念兄弟之情,于二月初一日废去朱祁钰的皇帝尊号,仍称郕王,暂于皇宫西内休(软)养(禁)。至于杭氏,先是被革去皇后封号,又在三个月后被刨坟。

景泰帝汪皇后剧照

英宗复辟后,以意欲迎立外藩的理由杀害了民族英雄于谦。而所谓的外藩,就是朱祁镇的叔父襄王朱瞻墡。这位襄王殿下为了彻底洗刷身上的嫌疑,特意进京朝觐新君。朱瞻墡来京后向皇帝侄儿提了一条建议,他认为寿陵“明楼高耸”,以区区皇后的身份,竟然和太宗朱棣长陵、仁宗朱高炽献陵相等,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终襄王殿下用自己的口,说出皇帝本人的想法:“夷其坟垣,毁其楼寝”。五月十一日,当初负责承建寿陵的工部尚书赵荣率领五千官军将寿陵毁去。至于肃孝皇后的梓宫是如何处理的,史书未载,笔者推测是大告而不妙的。当初杭氏生下朱见济,几乎给英宗及其子孙带来灭顶之灾,双方之间可谓有着深仇大恨。

顺便提一句,日后明代著名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由于死得突然,未来得及准备陵寝,最终选用早已被废的寿陵故址进行修建,取名庆陵。

景泰后宫:未死之人殉葬

除了已经去世的杭皇后和已经被废的汪皇后,景泰帝其他后宫妃子的命运都是殉葬。这其中包括景泰朝后期最受朱祁钰宠爱的唐贵妃及名妓李惜儿。

景帝崩,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帝乃已。—《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明史》上没有唐贵妃的记载,在明末著名史学家谈迁所著的《国榷》中称其景泰七年才选进宫,景泰八年封皇贵妃。这个记载显然是有些问题的,因为早在景泰元年的时候唐贵妃之父唐兴就拿到了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的诰命,而且明确指明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换句话说,唐贵妃很可能在朱祁钰还是郕王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他了。

己亥,命给锦衣卫带俸指挥使杭昱、指挥佥事唐兴世袭诰命。昱等俱外戚也。—《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九·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七》

明英宗剧照

早在朱祁钰被废去帝号乃至驾崩之前,唐贵妃之父都督唐兴就已经被下狱抄家。而在唐氏殉葬之后,朱祁镇下旨将唐兴宥死发河南充军。至于李惜儿,在《实录》中被明确称为“妓女”。她在得宠之后,弟弟伶人李安居然也拿到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职位。而在朱祁镇复辟之后,不但李惜儿被勒令殉葬,当初选李惜儿入宫的钟鼓司内官陈义、教坊司左司乐晋荣都被一并处死。

汪皇后,是明媒正娶的郕王妃,朱祁钰登基之后册封其为皇后。但是此后为了改易太子之事,帝后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朱祁钰一意孤行,因为皇后反对易储,不惜将其废黜。而对于这样一位曾经为了自己儿子站出来说话,又素有贤名的废后,明英宗居然原先也并不打算放过。亏得内阁首辅李贤发话,才让汪氏逃过一劫。倒是重新当了太子的朱见深和其母周贵妃,一直对汪氏非常尊重。英宗的品格,说实话比起他儿子来说真是天差地别,

宪宗复立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立,事之甚恭。因为帝言,迁之外王府,得尽携宫中所有而出。与周太后相得甚欢,岁时入宫,叙家人礼。—《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结语:明英宗朱祁镇,在很多人口中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人。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位俘虏皇帝人品之差,在明朝历代帝王之中足以垫底。他在复辟之后除了杀害于谦以外,对于景泰帝亲信和眷属的清算更是凶狠无比。

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对景泰帝朱祁钰的后妃比较残忍,除了一个妃子得到善待之外,其他妃子要么被逼殉葬,要么被杀死,甚至还有个妃子当时已经死掉了,但依然被毁掉陵墓。

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的瓦剌入侵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由于明军准备不充分,还遇到了恶劣的天气,再加上情报泄露,导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数十万明军被杀,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虏。

明英宗被俘之后,瓦剌太师也先裹挟着他继续进攻明朝,一路打到北京城下,试图以此来向明朝索要财物,但孙太后和于谦并不打算让也先的计谋得逞,便提出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的主张。

事实上,孙太后并不十分愿意这么做,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家正值生死存亡之际,也容不得她存有私心。

不过,孙太后虽然同意让朱祁钰当皇帝,但在朱祁钰登基之前,她下诏册封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她的用意其实很明确,那就是皇位依然是英宗一系的,朱祁钰只是代为监国罢了,这就为后来发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朱祁钰登基之后,采取果断措施,在北京保卫战中将瓦剌给击败了,后来又多次在野战中击败瓦剌,可以说展示出了很强的能力,也取得了不小的威望,皇位因此得以稳固。

在尝到当皇帝的甜头之后,朱祁钰明知自己是个备胎,却不想撒手了,因此当臣子们提出迎接朱祁镇回朝的时候,他表现得十分消极。

不过,在孙太后斡旋下,以及于谦等大臣保证皇位不会改变的情况下,朱祁钰最终同意迎回朱祁镇。

1450年八月,被俘一年多的朱祁镇返回北京,朱祁钰在宫门前与他相互让位数次,最后将给他送到南内居住,不久后朱祁钰派人封锁南内,并让锦衣卫日夜监视,朱祁镇就这样被囚禁了。

上(朱祁钰)迎拜,太上(朱祁镇)答拜。拜毕,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逊良久,乃送到南内。

在控制住朱祁镇之后,朱祁钰并不满足只有自己当皇帝,他还想让儿子当皇帝,于是他开始密谋改立太子。

不过,不论是孙太后还是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他们虽然都认可朱祁钰当皇帝,但也认为应该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作为继承人,这样才算是公平,因此当时支持他改立太子的人并不多,怎么办呢?

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朱祁钰采取的办法竟然是贿赂,他给一些大臣加官进爵,并厚加赏赐,以此来拉拢他们;对于内宫的太监们,朱祁钰出手也很大方,大肆赏赐他们,让他们也支持自己。

最终,在朱祁钰的不懈努力下,大多数朝臣和太监都支持他,他便在1452年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值得一提的是,朱见济是杭贵妃的儿子,而不是汪皇后所出,并且她认为朱见深应该继续当太子,因此她对改立太子这件事十分反对,朱祁钰感到十分愤怒,便废黜她,将她打入冷宫,然后改立杭贵妃为皇后。

因为这件事,后来朱祁镇复位之后,对汪皇后比较善待,对杭皇后则极力打击。

朱祁钰虽然成功让儿子当了太子,但悲催的是,仅仅一年之后,朱见济就去世了,由于朱祁钰没有其他儿子,因此孙太后和许多大臣都要求他再立朱见深为太子,但他顶着压力将此事压了下来,因为他指望妃子们再给他生一位皇子。

时间来到1457年,朱祁钰突然生了重病,皇储问题再次摆在桌面上,他准备在2月10日上朝的时候,跟大臣们商议这件事。

但就在当天深夜,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在大将石亨、政客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带兵进入皇宫,逼迫朱祁钰交出皇位,朱祁镇随即称帝,并将朱祁钰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朱祁镇复位之后,马上就开始了疯狂报复,他将一于谦为首的一大群大臣、太监以谋逆罪抄家问斩,并将那些扶持他复位之人封官赐爵,经过一系列操作,他最终重新坐稳了皇位。

然而,就在朱祁镇复位后不到半个月,朱祁钰死亡的消息就传来了,一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害死的,总之朱祁钰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朱祁钰死后,如何处理他的妃子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朱祁镇面前,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朱祁钰一共有四位后、妃可查,我们来一一看看她们的结局。

一、汪皇后,受到厚待。

汪皇后是顺天府人,祖上世代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其祖父、父亲也都是朝廷官员,她十八岁的时候被册封为朱祁钰的郕王正妃,朱祁钰继位之后又成为皇后。

汪皇后有仁德之心,北京保卫战的时候,许多将士死于荒野,她拿出私产让侍卫去掩埋将士遗体,还对孤苦无依的朱祁镇之妻钱皇后十分照顾,钱皇后因此十分感激她。

但汪皇后同时也很偏执,她只有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却不同意让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成为太子,她还认为皇位理应传给英宗一系,因此支持朱见深继续当太子。

朱祁镇复位之后,鉴于汪皇后的表现,便下诏封其为郕王妃,迁到郕王府居住。

并且,在钱皇后的帮助下,汪皇后得以将许多财宝及侍奉她的宫女太监,一起带到了郕王妃,她的生活因此无忧。

不过,朱祁镇有时候也因为怨恨朱祁钰,而迁怒于汪皇后,比如有一次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用过的一件玉玲珑,就询问左右玉玲珑在何处,左右说被汪皇后带出宫了。

朱祁镇便派去去索取,汪皇后不肯还,还说,我在宫中当了七年皇后,难道无法消受区区几片玉吗?说完还将玉玲珑扔到井中。

朱祁镇得知这件事后很生气,就派人将汪皇后从宫中带走的财物全部没收,但也没有进一步处罚汪皇后。

朱祁钰去世的时候,朱祁镇让许多妃子殉葬,但在论及是否让汪皇后殉葬的时候,因为有大臣替汪皇后说清,他便没有让汪皇后殉葬。

后来,孙太后可怜汪皇后,便找朱祁镇说清,朱祁镇便将取走的财物又还给汪皇后,汪皇后得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继位,他得知汪皇后曾支持他继续当太子,因此对她很孝顺,不但时常赏赐她财物,还给她的两个女儿找了很好的人家嫁了,并将她的父亲升为世袭锦衣佥事。

汪皇后的寿命很长,一直活到正德年间去世,死时八十岁,谥号贞惠安和景皇后。

二、杭皇后,陵墓被毁。

杭皇后出自民间,原本是朱祁钰的侧室,因为生下独子朱见济,因此在朱祁钰登基后封为贵妃,又在朱见济成为太子后,取代汪皇后成为后宫之主。

可以说,杭皇后的人生之路的十分顺畅的,她从嫁给朱祁钰到成为皇后,前后不过数年时间,她的家人也因此受益,父亲杭昱累官至锦衣卫指挥使,几个兄弟也都成为锦衣卫千户。

然而,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朱见济在称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去世,杭皇后因此悲痛欲绝,竟然一病不起,最后在景泰七年的时候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多岁。

杭皇后死后,朱祁钰也很伤心,便追封她为肃孝皇后,又为她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陵墓,取名寿陵,并违背祖制,将她的画像挂在太庙中。

古人讲究盖棺定论,也就是对死者不再追究任何责任,但因为汪皇后的儿子当过太子,所以她死后也不得安宁。

朱祁镇复位之后,怨恨杭皇后的儿子成为太子,便下诏废黜她的谥号,还派人将她的陵墓给摧毁,她的梓宫因此下落不明,其尸骨也不知去向。

除此之外,朱祁镇还不再官方承认杭皇后的身份,因此历代史官都不给她立传,她不论作为郕王侧室或代宗继后,都得不到正史承认,她儿子朱见济的谥号也由怀献太子改为怀献世子,无法享受应有的礼遇。

因此,朱祁镇对一个死去的人这般对待,确实显得太刻薄了,而汪皇后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官职全部被罢免,返回老家种田。

三、唐贵妃,被逼殉葬。

唐贵妃的名字叫云燕,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唐兴因为武功了得而成为锦衣卫,并一路升迁成为锦衣卫百户。

唐贵妃稍稍长大之后,因为貌美而有学识,被朱祁钰选为妃子,唐兴也因此从锦衣卫百户升为千户,最后一直做到了指挥佥事。

据记载,唐贵妃非常受宠,她入宫的时候还只是个低级嫔妃,但在两年之内就做到皇贵妃之位,她也因此成为明朝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贵妃。

关于唐贵妃有多么受宠,史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次唐贵妃骑马摔倒,朱祁钰心疼得不得了,便派人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夜不停训练,方便唐贵妃下次游玩的时候再骑。

不过,唐贵妃也十分可怜,她入宫不过数年,朱祁镇就复位了,而后朱祁钰去世,她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朱祁钰刚去世的时候,朱祁镇与大臣商议殉葬妃子的人选,汪皇后生下过女儿,又有人替她说话,因此得以幸免;只有唐贵妃既没有生育子女,又没有后台,因此被朱祁镇逼着给朱祁钰殉葬,与她一同殉葬的还有其他几位低级嫔妃。

而就在七年之后,朱祁镇就下旨废黜了人殉制度,因此有学者推测,唐贵妃等人是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子,从这一点来说,她们的运气也确实差了点。

四,李惜儿,或被杀,或被朱祁镇所纳。

李惜儿原本只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娼妓,因为姿色出众而闻名,后来流落京城,被送到了教坊司,朱祁钰听说她的大名之后,便派人将其接入宫中,日日与之厮混。

据说,李惜儿最大的特色就是妖媚,男人根本无法抗拒,还有个外号叫牡丹花,但由于她出身卑微,因此在她入宫的时候,很多人大臣站出来阻止,但朱祁钰不听,只不过碍于情面,没有让其成为正式妃子而已。

李惜儿入宫之后,受到的朱祁钰的极大宠爱,她的家人也因此受益,几个兄弟都成为锦衣卫千户,其弟李谙甚至被赏赐香火院(为私人营建供诵经祈福的庵堂寺院),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李惜儿入宫不到三年,夺门之变就发生了,朱祁镇复位,她则不知所踪。

根据史料推测,李惜儿有可能被当初反对她的大臣杀掉了,并且她出身娼妓,是没有资格给朱祁钰陪葬或者殉葬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祁镇复位后,为李惜儿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暗纳之,也就是留下来自己享用了,至于她最后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根据李惜儿的家人在朱祁镇复位后依然在锦衣卫任职这件事来看,她或许并没有被杀,而是被朱祁镇所纳的可能性比较大。

以上是朱祁钰几位有史可查的妃子的结局,至于说其他史书没有记载的妃子,则大概率都被朱祁镇逼着给朱祁钰殉葬了,总之朱祁镇复位之后,是容不了朱祁钰的妃子继续待在宫中的。

事实上,朱祁钰去世之后,也没有得到朱祁镇的礼遇,朱祁镇下诏说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还废黜他的帝位,赐给他谥号为戾,并不允许以皇帝礼仪将其下葬,而是安亲王待遇葬在北京西山,他也因此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没有被安葬在帝王陵园的皇帝。

一直到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一些大臣为朱祁钰鸣不平,朱见深这才承认其帝位,并赐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还给他扩建了陵墓,但依然没有将其葬入帝陵,也没有给他定庙号。

南明时期,朱由崧给朱祁钰定庙号为代宗,他这才在礼仪、规格上与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所取得的功绩也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英宗复位后,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在正月十六日这天凌晨,已经被封锁了六年多的南宫大门终于被撞开,武清侯石亨和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迎请英宗复辟,一行人向东华门匆匆跑去,到东华门后,守卫大声盘问呵斥,憋屈多年的英宗愤懑高喊:“朕太上皇也!”

此时的东华门随之应声而开,恭迎太上皇的王者归来。

这件事史称南宫复辟,又称夺门之变。明英宗七年多来的惊心动魄和孤独寂寞,至此终于画上了句号,朱祁镇上演了一部王者回归的年度大戏。

重新登上皇位的朱祁镇随后就废了景泰帝,从此之后兄弟二人就再度角色互换了。朱祁钰开始了他的幽禁生活,其时他已卧病在床,禁不禁倒也不重要了,想来朱祁钰并不像哥哥那般坚强,他心情抑郁,不到半月就一命呜呼了。

朱祁钰死后,一朝有势、大权重握的朱祁镇,是如何对待景泰的后妃的?

明朝制度中有一条殉葬制度,所以在朱祁钰死后,他的妃嫔们理应都殉葬,可有一人却没有被执行。这个人就是汪皇后,景泰帝的原配妻子,因为在景泰三年的时候竭力反对朱祁钰废除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的太子之位改立朱见济(朱祁钰的儿子,杭皇后所生)为太子这件事而触怒了朱祁钰,被废了皇后之位,从此就被幽禁在皇宫之中。

后来明英宗复位后,她又被重新得以认可为朱祁钰的原配之妻,复称郕王妃,而且还得到孙太后、钱皇后和朱见深的照顾。

在天顺元年的时候,朱祁钰逝世,英宗让朱祁钰后宫的妃嫔们殉葬。

但是当提及汪皇后是否也要殉葬时,第一个不赞同的人是李贤,他以汪氏已经被废幽禁深宫多年,且汪氏的两个幼女年龄尚小,还需要需人照顾为由,应免除殉葬。

复立太子后的朱见深也知汪氏当年是因他而被废,所以对汪氏也存在一定的恩情,所以便向英宗说情不让汪氏殉葬。英宗也念及汪氏当年帮自己儿子说话的情分上同意后免去汪氏殉葬,所以汪氏便得以活命,后来汪氏就从宫中搬去了郕王府。

汪氏搬到郕王府后就每天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直到正德元年十二月,汪氏薨逝,终年80岁。

景泰的所有妃嫔中汪氏是唯一得以善终的一位,而且明武宗时被追封为“贞惠安和景皇后”,在南明弘光帝即位之后改上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朱祁钰的第二位皇后杭皇后是朱祁钰登基之前的侧室,朱祁钰即位后就册封杭氏为贵妃。

杭皇后在景泰七年的时候崩逝了,谥号肃孝皇后。 英宗复位后就下令废除杭皇后的谥号,还将她的陵墓毀坏了。而且明代只认汪氏为朱祁钰的正室,没有一个朝代承认杭氏。

其实这都是杭氏咎由自取,因为当年朱祁钰废朱见深改立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少不了杭氏的怂恿参与,因为朱见济是杭氏的儿子,所以杭氏是受益最大的一方。她应该庆幸她在朱祁镇复位之前死了,不然她的结局应该会更加的悲惨。

朱祁钰的妃嫔中还有一位较为出名的皇贵妃唐氏,唐氏是景泰七年的时候进宫的,在八月的时候被封为皇贵妃。她是历史上可以查证的第一位皇贵妃,因姿色艳美,宠冠后宫。

英宗复位后,郕王死后,唐贵妃就被逼为郕王殉葬,但也是最后一个为皇帝殉葬的明朝妃子,因为明英宗后来,干脆就废除了殉葬制度。

综上所述,英宗复位后景泰的后妃除了汪皇后得以善终外,其他妃子大多结局都很悲惨,而且大部分都被英宗以最残酷的方式逼迫殉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